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5 15:3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汇报材料》。

第一篇: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汇报材料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一、基本情况固江镇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汇报材料

固江镇是吉安县四大古镇之一,自古盛产吉固芷而得名。土地管辖面11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3万人,农业人口约1.85万人,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固江人杰地灵,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和两位共和国少将欧阳家祥、郭延林;固江鲤鱼灯曾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

固江名胜古迹不少,如古候城书院文天祥手植的古倒柏树、原两广总督赞汤古坟墓、谷塘凤凰塔、赛塘百柱祠堂等。

我镇现有小学7所,在校学生1290人。其中完小2所,村小2所,教学点3个。现有教师73名。

全镇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6978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28.8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898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7.02平方米。

二、具体措施

近年来,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适合就好”为教育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切实落实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把民族传统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校内外专题教育和各项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构建和谐校园。

(一)、一、成立领导小组,使学习活动更具动力

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为此,成立了建设民族传统文化校园的领导小组。

组长:肖海涛副组长:王林祥

组员:肖斌才、杨芳、孙茂祥、张小龙、黄卫华、谢君凤

(二)、营造育人氛围,让师生有一个优美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1、我们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扇橱窗充满民族传统经典文化气息。

(1)在校园醒目位置安装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张贴名人名言画像;修缮增设橱窗、板报等,展示师生风采。

(2)在教学楼走廊布置励志格言、温馨提示等内容。

2、每班教室门口布展班级橱窗,展示班级主题文化及班级风采。室内由各班根据实际自主设计,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3、努力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氛围。

(三)、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活动,营造融合校园氛围 学校开展了以下特色活动:

1、开展“学习王梓坤爷爷,苦学立志成才”的活动。王梓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师节首倡者。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县固江枫墅人。我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学习王梓坤爷爷,苦学立志成才”的活动。开学初,我校举行了“学习王梓坤爷爷”活动的开机仪式,并制作了“学习王梓坤爷爷,苦学立志成才”的横幅,全校881位学生在上面签名,并把横幅悬挂于我校逸夫楼的四楼,彰显出我校全体学生学习王梓坤爷爷勤学好问、奋发图强的精神的决心。另外,学校还编纂了校本教材《王梓坤爷爷的故事》,我校学生人手一本。教材中编写王梓坤爷爷的故事,并在每则故事后编写读后思考题,加深了学生对王梓坤爷爷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讲王梓坤爷爷的故事”、“学习王梓坤爷爷,苦学立志成才”读书征文及演讲比赛、手抄报及书画比赛、培养王梓坤爷爷事迹解说员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围绕《庐陵文化读本》,开展光荣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方面的教育。我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著名的将军县,曾经演绎出“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壮丽史诗。对此,我校积极开展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首先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班会和课外阅读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庐陵文化读本》、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文章、新闻报道、网上资料、地方风土人情和庐陵文化等书籍。另外,围绕《庐陵文化读本》,在开展读书活动基础上开展以“知庐陵,爱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民族传统文化书香校园。

3、开展践行“弟子规”的活动。为进一步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让国学与学生的养成教育、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我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国旗下讲话”征文活动。每周围绕一个以《弟子规》内容为核心的主题,分别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征文,从中评选出最佳征文,由作者于下周一升旗时作国旗下讲话。至学期末在国旗下讲话征文的基础上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由每班评选文明学生两名予以表彰。另外,学校还组织抽背《弟子规》活动,每天的课间操后组织全校学生齐诵《弟子规》内容等活动,关注了儿童的道德生成,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加强了学校的德育建设。

三、活动效果

1.校园文化散发着浓浓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班级文化张扬着学生的个性,办公室文化做到了细节的完美。校园整洁,规范,绿化好。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和谐、大方、有特色。

2.“学习王梓坤爷爷,苦学立志成才”的活动与“知庐陵,爱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在县级报纸上进行了宣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3.教师爱校如家,良好的教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在:讲奉献的多了,讲报酬的少了,谈教育教学方法的多了,嫌学生调皮、难教的少了,与学生交朋友,与家长沟通的多了,课堂只重教不重导的少了,早出晚归的多了,出谋献策、关心学校发展的多了,钻研业务的多了,上班闲聊的少了。

4.校园精神面貌新变化。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以来,校园里《弟子规》书声朗朗,氛围浓厚。仁爱、诚信、知礼入心田,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满校园。同事、师生相见笑脸相迎,随手随地乱扔垃圾现象少了,大吵大闹现象变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集会安静文明了,着装、仪容仪表规范了,守时、守信、关爱、奉献进取的人多了。学生精神状态饱满,言行文明,谈吐大方,充满活力。学生懂文明、讲礼仪的习惯已经基本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培养。

几分汗水、几分收成,几多付出、几多收获。固江小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建融合校园工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校还将不断努力,继续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实力。

第二篇:传统文化教育汇报材料

各位尊敬的领导:

大家下午好!

能在这里向大家做工作汇报,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通过汇报,大家能对我们东方教育集团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有个更深刻的了解。

一直以来,我们全体东方人励志耕耘,锐意进取,教育教学取得了骄人成绩,遥遥领先于兄弟学校。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育人环境,学习先进理念,着力课程改革。今天,我着重就我们东方教育集团课程改革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 作波涛。

这首诗告诉我们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凝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学经典作为民族智慧集结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我们自准备开设国学课起,就有一个明确目标,那就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聊城教育的发展进行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努力走出一条既有我校特色又可供借鉴学习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国学课程开设顺利,我们做了大量准备性基础性工作。

8月24日,明德书院院长、中华儒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道国教授就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授课方法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的践行为老师们做了一场精彩报告,为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打好了基础。

8月29日,我们东方教育集团国学教研团队赴曲阜三孔“朝圣”暨游学研活动。此次游学研活动提升了我们国学教研队伍的人文素养,夯实了我们国学教研队伍的文化根基!

9月27日至10月1日,为提升国学教师团队自我修养,积学教学智慧,我们又组织国学教师团队赴孔子文化学院进行学习。

开学初,进行集团层面的国学教研,通过教研集思广益,有效地凝聚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厚了底蕴,传统文化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重视知行合一,抓好活动推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传统文化教育育人作用明显,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理解其丰富内涵,不断向上“登攀”,更要切实践行,使其落地生根。我们在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多活动已初见成效。

首先,原来开设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国学特色课程。我们开设的国学特色课程既有传统的《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等蒙学经典内容,又有《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精华内容。

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开设非单纯经典学习的传统文化课程,比如国画课,培养孩子胆大心细、求真务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山东快书课传统戏曲课,对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葫芦雕刻课,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培养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怀;还有剪纸课、传统礼仪课等等。这些课程的开展,彰显了各自特色,丰富学校特色课程体系,适应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的需求,促成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特质的发展。为他们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全天生活皆教育 一草一木总关情”是我们的办学抓手,各校区充分利用校园墙壁走廊积极创设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文化,坚持内外兼修,育人为本,营造“墙壁文化”“廊道文化”“专题文化”“班级文化”,利用LED屏幕,滚动播出《弟子规》内容,让墙壁说话,草木育人,人文化成,润物无声。让师生随时随地感悟经典,举手投足触摸经典。时刻浸润在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中。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经典文句的宣传,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比如文化雕塑,实物展等等,让学生近距离触摸传统,感受传统,从而了解文化的演变过程,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文体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们根据这一特点,把传统文化学习和文体活动结合在一起。我们发挥团队精神,利用集体力量,把优秀传统文化和体操融合为一体,在诵读音韵优美声调和谐的《弟子规》、古诗词的同时,配上优雅的动作,创作了极具特色、个性向明的《弟子规》操,古诗文韵律操。

第四、开展多彩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热情,更好地弘扬国学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打造“多彩校园”。各校区各年级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年段特点开展类型多样的活动。如“传统戏曲进校园”“传统手工制作”“国学诵读吟唱比赛”“国学知识竞赛”“国学故事大赛”等。

第五、团体推动。学校成立社团,通过传统文化学习社团活动,营造一种氛围,去感染、陶冶师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把传统文化文化精髓内化为个人良好修养。

第六、开展师生同读国学书籍的活动。言传不如身教,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每学期我们全体师生共读一本传统文化书籍,通过师生共读,引领学生阅读,渗透方法,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传统文化学习更有效更持久。

第七、提供展示平台,深化传统文化学习。写作能促进学习的深入进行,使思想更深刻,思维更有序。我们利用校报同时和大众媒体结合,定期把学生学习之后所写的优秀感受、心得等等刊登发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写促学促读。

总之,今后我们将不忘初心,一往如前,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为我们东昌府区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信我校将会成为一所紧扣时代脉搏,极具时代气息,精神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学校人文文化、办学品位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共同进步和提高。

最后,再次对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和多年来对我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第三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向亲爱的同学们推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论坛

曾几何时,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自主能力,缺乏劳动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自以为是,没有责任心,缺乏集体意识、国家意识。甚至顶撞父母、师长,叛逆。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这些孩子从小就缺失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能提供基本道德观和价值理论。学习传统文化能塑造人格高尚、心胸开阔、有思想、有担当、有道德的人,能让你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增强做人的幸福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

近年来,不少文化中心和教育机构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引进了学校、企业、监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曾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做主持人、《经济半小时》栏目做总主持的陈大惠老师带领一行五十余人,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了多少迷途的羔羊,使多少浪子回头,使多少濒于破碎的家庭和谐,使多少垂死的人获得重生。用一句“中国传统文化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话来说,一点也不过分。

据陈老师介绍,他们在广东四天的论坛时,有下周一要离婚的,听了两天论坛后不离婚了;有要自杀的,听了论坛后不自杀了;有一对父子,听了两天论坛后,自动上台,儿子给父亲磕头,声泪俱下说他骗父母的钱,骗了四年,共骗了四十万;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上台老泪纵横地说,我活了六十多岁,从来没有听过这些道理,没有人教啊,要能早知道这些,我的人生就不会走么多弯路了。这些都是真的。这个论坛每个人都适合看,每个人都需要看,对我们的生活、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中共中央党校八十四岁的任登弟老教授和他的夫人牛老师写了一本书,叫《大家都学弟子规》,并且场场论坛他们都参加啊。

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发现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弟子规》、《四书》、《五经》、《了凡四训》里。如果我们按照这些规律去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们就会一切顺利、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些规律办事,就会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轮常乖舛,立见消亡”。就是如果我们违背了永远不变规律,就离消亡不远了。

有人说,传统文化是迷信,是封建思想。其实传统文化一点不迷信,不封建。有时是我们现代人把老祖宗的意思理解错了。

如:“人定胜天”一词,在字典里解释为:人一定能战胜自然界。错了,错了啊,如今的顶尖权威——字典都解释错了。“定”是安守本分,人心安定的意思,就是老师要象老师,学生要象学生。人定胜天的意思是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所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超过自然界。

再如:“人善人欺,天不欺”。“天”指自然规律,是科学发展观。意思是人可以欺骗你,但自然规律不会改变,不会欺骗你。

再举一例: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德”是要按自然规律去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物”是福报的意思。意思是你遵循自然规律做事,积累有深厚的德行,才能乘载你的福报。否则,如果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今天我们天天在争啊,如果你的德行与享受不匹配的话,必有灾殃啊。古人云:无功受禄,大凶之相啊。

据报道: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起讨论二十一世纪的文化教育方向到哪里去找,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要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孔老夫子那里去找。今天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传统文化非常吻合。党章也写了,宏扬传统文化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让每个人心身和谐。当每个人身心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每个家庭和谐了,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现在的家长,送孩子学钢琴、学跳舞、学奥数等各种技能,忽略了做人的教育。一个人不会跳舞他还是个人,但是一个人没有了做人的标准他还是个人吗?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会行孝道。行孝道会开启他的福运,开发他的智慧,让他的人生顺利,事业兴旺,家庭幸福。

人生的第一要事不是赚钱,是增长智慧。没有智慧,您的人生会下错很多抉择。司马光曾经说过:“留财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所以,人生要有所取舍,要赶快用更多的时间来好好跟圣贤人学习,我们要修德,让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延绵不断。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到现在只剩下我们中国了。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绵延五千年不衰,这是偶然性的吗?不是,这是古圣先贤的浩然正气,对子孙后代实行伦理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这一份对民族的道义、孝心,才能让中华文化源源不断,才能让子孙后代得到这些智慧的庇荫。

我很惭愧,真的很惭愧呀,我虽年过不惑之年,有很多道理今天才从《弟子规》中学到,今天才明白呀。对于传统文化,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我从小就学习了传统文化,我想我会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更自在。我今天学传统文化受益了,我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受益,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同学中还是有不少搞教育的哈),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受益,让他们的人生少走弯路,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让他们坦然面对人生,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

亲爱的同学,该论坛我们每一个人都适合看,它会教给我们绝妙的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让你心态更平和,让你更健康、更快乐地生活。

该论坛可在百度视屏里输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搜索,其中《中华传统文化郑州公益论坛光盘一》、《中华传统文化郑州公益论坛光盘二》,你一定要看。

家里有孩子的同学,《大易教育教育演讲01、02》可以参考。你还可以陪孩子学习《弟子规》,你家的孩子将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将是祖国优秀的人才。该视屏可在百度视屏里输入《弟子规》搜索,蔡礼旭老师讲得非常好。

祝愿我亲爱的同学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推荐人:宋惠琼2011、07

第四篇: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省第三初级中学

董遂红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总目标。可见,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在讲授相关课文时,应重视结合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行为得以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过程和方法:(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3)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5)自由选读一些爱国思乡诗歌,体会“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使学生充分体味到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学习《蒲柳人家》时,我选择何满子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小说中营造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生活,从而关注其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震撼、教育和感染。

又如,在学习《核舟记》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著名的雕刻艺术品,如云冈、龙门石窟雕刻规模之大,形象之逼真,在中外是无与伦比的,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在讲述这些文物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有关雕刻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对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注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因此,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任务的同时,我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学校每星期设立一节“传统文化课程”,根据学校资源,学校设置了五种课型——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经典推荐课,对联赏析创作课,书法艺术欣赏课,由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选择课型进行讲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①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

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以诵读记忆为主,对经典诗词(古文)进行介绍,解决阅读障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句义,对句章篇进行熟练朗读,达到优秀句章篇的准确背诵。②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

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以赏析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大量资料,了解文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创作背景,理解诗词(古文)的深刻内涵,对作品进行鉴赏,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③经典推荐课

经典推荐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经典篇章、书籍等,学生自由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认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④对联赏析创作课

对联赏析创作课根据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赏析古今名联,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学生创作对联。搜集与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⑤书法艺术欣赏课

通过书法艺术欣赏课,引导学生了解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掌握学好书法的方法,了解书法工具、碑帖常识,掌握选择字帖、书法工具的方法。

我们还为学生开列了古诗文诵读书目,并尝试开展以下活动:(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背诵一首古诗文。(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位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篇心得体会。

(3)月月三个一:要求备课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

(4)学期成果展: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书法荟萃、诗词吟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展。

通过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

三、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语文教师应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综合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我们汝州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汝瓷、汝帖堪称国宝,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如“刘希夷与汝州”、“汝州在河南曲剧史上的地位”、“汝瓷的变迁”、“汝州历史文化调查”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搜集相关资料。

以假期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汝州的文选典籍、文史资料,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故事传说、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搜集相关资料,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②观看有关汝州传统文化的影视录像。

汝州是戏曲艺术发达的地区,民间戏曲活动频繁。逢年过节,农村经常有各种戏曲表演活动。我们注意利用民间戏曲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和音乐教师一道开展“戏剧进课堂”活动,收听收看豫剧《花木兰》、《穆桂英》、越调《收姜维》、曲剧《卷席筒》、《风雪配》等精彩片段、以及“中国首届曲剧艺术节开幕式”等影视录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艺术,增进了学生对地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民间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欣赏、体验和感受,更好地鉴赏了戏曲表演,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2)开展考察活动。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考察活动,组织师生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共同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我市的文庙、汝瓷博物馆、千年古刹风穴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

(3)开展“追寻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搜寻与家乡有关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来见证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开展“扬弃传统文化” 的辩论会和“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辩论赛、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了汝州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应精心选择富含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目,采取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第五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弘扬中华优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重庆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德育处负责人

副组长:年级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 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 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五、工作措施

1、学习宣传,营造氛围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责任。加强宣传,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2、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资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

3、加强各项活动的指导和落实。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2016年9月25日

下载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舒兰六中开展“弘扬中华优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舒兰市中小学生“......

    孔子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汇报材料

    孔子中学 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丰富深厚的民......

    传统文化教育大全

    传统文化教育材料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

    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文化地球化的大潮,我们有必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试图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

    高中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作为高中生教育之本来大力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但对高中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却没有及时跟上,......

    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传统文化总结 青云小学张向红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

    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深入人心,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塑造一个和谐的人格,我班团委会特策划这次的传统文......

    传统文化教育前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