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邢台经济开发区青介中学薛正宇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是指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求得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是在13-16岁左后,正是青春期,身心快速发育,是从少儿时代所具有的依赖心理向具有独立生存能力过渡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心理起伏变化大,是比较难于管理的时期。的完成。”([美]杜克主编《班级管理》)因而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的总和。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初中阶段学生的管理成为初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棘手问题。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初中阶段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管理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家庭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里,尤其是学生班主任的工作问题,另外还有任课教师管理等多方面共同造成的,其中班主任和家庭是两个主要的方面。其中家庭对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溺爱,另一个是唯学习最重两种思想。其中溺爱主要因为现在家里孩子少,很多家庭是八位家长守着一个孩子,疼爱情有可原,但过分的溺爱就会使得孩子不懂的珍惜亲情、珍惜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很多不良习惯随之而来,这也会给生活造成上很多不良习惯。唯学习最重主要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大量的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各种课外作业,使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比学校更紧张,造成孩子们压力过大。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是相反的情况,只顾工作,对孩子疏于管理,这也是不对的。班主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管理经验等方面,很多班主任管理方式粗犷,动不动就大声训斥,甚至还有罚站,在个别农村中学还有体罚的现象。所以,不能用心交流,不能真正关心学生内心的想法,不能了解他们生活与学习的问题,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是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任课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但是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忽视,主要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不够,比如很多教师仍然存在过多关心学习好的,而忽视学习差的等问题。
二、如何改进初中阶段学生的管理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长年盛开的花朵”。在班级中,每个个性学生都是一朵独特的花,班主任要努力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独具魅力的特点,用欣赏的态度关注个性的发展。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都有很强的被赏识的欲望,如果教师充分把握,在日常的管理中多多的给于鼓励和赞扬。
一个挚爱学生的班主任,自然会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自然会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会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同时理解与沟通必不可少,还需要无时无刻的激励教育,“多激励、少批评”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二)科学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善于扶植心灵真善美的思想,勤于清除假恶丑的东西,对外界的东西也有分析和筛选的能力。”(魏书生语)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三)、加强与学生干部的沟通
要使班级的整体目标、工作计划得到落实,班主任的工作得到学生认
可和拥护,使学生成为组建班集体的主人就必须民主选拔、认真培养和大胆使用学生干部,让他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班主任需要经常与班干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直到他们制定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工作总目标,弄清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法等。在班集体活动中培养班干部的热情和能力,无论是主题活动、文体活动、评比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组织、去设计,让他们在“台前”亮相,班主任在’后台”指导,并注意保护班干部的积极性,创设良好氛围,为顺利工作创造条件,全体同学之间应团结信任、应由集体主义依荣誉感,服从干部的指挥安排,如有意见应采取恰当方式途径提出,但原则上应先执行,少数必须服从多数,班干部工作方法却有不当,经全班同学讨论后改正,必要时班主任出面承担责任,他们就不会因困难和挫折打退堂鼓。
(四)、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构建家庭学校共同管理的新模式初中阶段的学生,毕竟年龄还都不大,仍然不成熟,在很多方面都离不开家庭与教师的约束,而且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实践也几乎相当,所以对于初中生的管理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进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建立家长与班主任的对话机制,其目的在于相互了解学生在对方视野下的表现,有哪些问题,问题出现在哪里,这样有利于及时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与学生的培养大有裨益。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可以采取很多方式,比如定期的召开家长会,定期的家访座谈,不定期的电话、网络、短信沟通等都可以,一切可以促进家庭与学校交流的方式,一切可以提高对学生管理效率的方式都可以为我们所采用。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第二篇:试析农村中学教育现状与对策
试析农村中学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中学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中学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学去,提高农村中学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留守学生”增多
“留守学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频繁流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或南下沿海打工赚钱,将年迈的双亲和幼子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留守学生群体。通过对农村中学的“留守学生”的教育调查发现,迫于生存的需要,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教育上存在以下问题:(1)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夫妻同时外出打工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形成了隔代教育现象。而这些老人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家庭管护,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每学期,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学生”受到伤害的悲剧。少数留守女孩还不时受到性侵犯的威胁。(2)影响学生的性格培养:青少年时期,正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在这一时期的态度和行为,往往会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祖辈只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孩子,但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方面根本照顾不到。长期与父母分
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使这些孩子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3)影响学生的学习:祖孙辈的年龄相差40到60岁之间,这部分农村老人有70%以上是文盲,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无法顾及,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不要饿着,不被冻着,是很多留守老人带好孙儿的想法。由于祖辈对孙辈往往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树大自然直”,姑息纵容,使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结果,在“留守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情况严重的地方,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相对来说,孩子的父母比较了解现实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精力也比老人充沛。
(二)农村中学目标定位不准
农村中学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严重地阻碍着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研究有效对策,加以彻底解决。由于人们对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农村初中较为普遍地把它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把农村初中局限于为升学打基础,导致“为升学而办学”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智育而忽视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办学方向上,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提高;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存在着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倾向。正由于农村初中存在着办学思想不端正,严重地片面追求升学率,它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总之,片面追求升学率危害极大,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必须研究对策加以彻底解决。
(三)师资队伍问题严重
1、师德教育力度不够,师德师风出现滑坡。当前,虽然有许多学校口头上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但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很多学校存在着教师从事第二职业,或以营利为目的的收费家教和办各种收费补习班,有的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严重,在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处理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有的教师“以教谋私”,使高尚的师生关系蒙上了金钱的阴影,损害了教师和教育工作的社会声誉。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重偏大,中年教师比重偏小,骨干教师几乎出现断层。这种教龄短、学历低、教学经验不足的农村初中教学队伍的构成现状,很难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3、师资数量不足。农村初中教师普遍严重缺编,造成许多事实上的薄弱学科,如音、体、美、劳等学科几乎没有教师,这种状况将制约着农村“普九”工作的进程。
4、学校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教师难以持续发展。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人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但许多农村初中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无法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缺乏学习氛围的营造,久而久之,教师自我学习观念淡薄,得过且过;加之有的从事第二职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奉献”观念、敬业爱岗、学习进取更是与之无缘,自我持续发展便成为一句空话。知识的陈旧导致方法的陈旧,方法的陈旧将导致教育的落后,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这方面将越彰显出来。
(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二、改革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对策
针对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我认为改革农村中学教育的对策主要有:
(一)加强各地“留守学生”教育
各地“留守学生”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仍十分严峻,从这些教育中,我们得出以下教育经验:(1)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为“留守学生”撑起保护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坚决取缔学校周围的黑网黄网,规范网吧管理,彻底杜绝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儿童进入网吧。打击不正之风,净化社会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2)学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为“留守学生”构建心
灵家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有序地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训练,组织社会活动,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将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实现由纪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开展好心理教育,切实利用班主任,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解留守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他们以关爱,帮助其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3)加强与临时监护人、父母的联系。定期召开其临时监护人联席会或开展家访活动,互通学生在学校及家庭情况,研究教育的对策。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日常出现的突出问题,维护他们的利益。也要加强与这一部分学生父母的通讯联系。班主任老师应了解本班这一部分学生家长的务工所在地的地址、电话号码或邮箱等,以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确保这类学生人格健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老师也要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知家长,以便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
(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不能也不应该把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校能理直气壮地抓素质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加强舆论导向,向社会广泛宣传基础教育的地位、功能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危害。使全社会真正明白,基础教育是为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打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几个尖子学生,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的教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村中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应始终坚持以师德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同时关注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1)强化师德教育,弘扬敬业精神,塑造全新的教师队伍良好形象。事实表明,教师道德对于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工作质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要贯彻好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就必须有一支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2)学校要重视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以教学技能为主要内容,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重视教坛新秀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建立健全学习机制,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完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实践、读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是教师素养完善与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创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让教师们充分地将“实践、读书、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自身素养。当前正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新时期,学校更要以此为契机,着力建立健全学校良好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强化广大师生终身学习、自我学习意识为重点,重建校
园文化,打造一个学习型的新型学校。
(四)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
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查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五)改善中教办学条件,促进中教事业科学发展。
在中学教育立法尚未到位情况下,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立足长远,顺应民意,在保证对初等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努力加大对农村中学教育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合理地引导和安排社会力量参与中教事业建设,不断改善中教办学条件,促进农村中教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这方面,经济条件较好、进取意识较强的苏北地区,更应该有胆识、有智慧、有能力率先实践并争取形成示范效应。(1)汇聚各方力量,改善办学校条件,各级人民政府要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关注和重视农村中教工作,把中教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与开支计划,并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中教事业,持续推进和改善中教的硬件设施。(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师资队伍,首先要明确工资渠道,提高中教人员工资标准。广大农村中学学校实行“自收自支”,中学学校收入有限,自身提高教师工资福利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应拨出专款承担中学教师工资,并使其工资接近或等同公办教师工资水平,有职称的教师真正享受应得的职称工资,使中学教师比例中占98%的非公办教师同样享受人民教师的光荣和应得待遇。其次要解决社会保障,解决教师后顾之忧。非公办中学教师除工资低福利少以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是压在她们心口的两块巨石,政府应拿出资金与中学学校一起,创造条件为教师办理相关保险,使广大教师在年老体弱时享受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
当前的形势的确有很多不利于农村中学的教学因素,而且短时期内这一现状也不易改变。但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曲折的。将来总会有一天,社会会对求学、辍学者的将来有一个合理的安排,留守学生、教育思想、师资队伍问题会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在这些问题尚未解决之前,让你我站好自己的岗,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性地工作,为农村中学教育的美好明天尽自己一份力!
第三篇: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现状与对策
2010年教师论文
历
史
类
农村普通中学校本教研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丰城市某农村普通中学历史组为例
江西省丰城二中:李少南 电话号码:***
农村普通中学校本教研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丰城市某农村普通中学历史组为例
【内容摘要】:新课改以来,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普通中学在加强校本教研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冀能为农村普通中学的校本教研建设起抛砖引玉之作用。【关键词】:农村普通中学 校本教研 现状 对策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加强校本教研工作也在各地中学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普通中学,校本教研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江西省丰城市某农村普通中学,重点调查了该校历史组的校本教研现状。
一 校本教研开展状况
1、教师结构及承担的教学任务:
该校历史教师总共18位,其中高级职称4位,中级职称9位,初级职称5位,承担54个班的教学任务。2、2009—2010年上学期承担公开课状况:
共有10位教师承担了本学期的公开课,其中初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0人。3、2009—2010年上学期听课状况(该校规定不同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听课):
四位高级教师分别为22节、18节、20节、15节,平均18.75节;
九位中级教师分别为8节、17节、14节、13节、17节、17节、12节、14节、17节,平均14.33;
五位初级教师分别为12节、12节、12节、16节、12节,平均12.8节。4、2009—2010上学期论文立项、获奖情况:
省级立项1人(初级教师),论文获奖2人(初级与中级教师各1人),获奖课件2人(初级与中级教师各1人),辅导学生获奖1人(初级教师),总共6人。
二 校本教研现状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及笔者访谈得出,该校历史组开展的校本教研呈现良好态势,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意识、校本教研的质量都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校本教研时间不充足
调查发现,教师平时用于校本教研的时间严重不足。目前,虽然实行了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考试的压力下,大多数教师仍然秉承着应试教育方针,一心一意抓分数,埋头苦干为成绩。有教师直言不讳地说,高考政策不改,新课改就很难真正推广,素质教育也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所以,教师的日常工作基本上是授新课、讲试题、抓考试,循环往复,很少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校本教研。另外,沉重的教学任务也导致教师缺少时间进行校本教研。该校历史教师18人,其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有4人,班主任11人,承担54个教学班的任务。因此,教师基本上忙于应付日常教学,再加上学校硬性的坐班制度,大多数教师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根本无充足时间进行校本教研。虽然该校规定各学科以年级为单位每周召开一次校本教研活动,时间为45分钟,但基本上都流于形式,无实质性效果,因此谈不上达到以教研促进教学的目的。校本教研动机不合理
有些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的动机,一是为了应付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二是为了教师个人职称评定的需要。比如关于集体听课、评课,学校规定每人每学期应达到多少次。然而大多数教师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听课,因此出现了一堂公开课中,签名听课教师的数量竟然超过了学生数量的怪事(不同科目之间也可以互听),有些教师签完名就走人,而坐下来认认真真听完一堂课的人并不多见。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听无目的、议无中心、评无深度,不愿或不能触及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备课,学校明确规定必须是集体备课,且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将此作为评定教研组的一个标准。但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体备课渐渐演变成了搞花架、做样子给领导看。教研活动的上交参评教研论文一项,更能体现部分教师教研动机的不合理性。有些教师撰写教研论文,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纯粹是为了评定职称的需要。只要评到和聘到了
高级职称,撰写教研论文就成了多余之事。如前文中提到的该校在本学期教研论文立项和获奖者中竟无一位是高级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这一点。校本教研质量不达标
由于校本教研动机的不合理性,导致了校本教研质量的不达标。如集体备课,原本是大家坐在一起共同研讨如何备课。而事实上有些教研组长干脆将备课的任务分段下达到每个教师,由教师单独去完成。教师们也往往是利用网络下载教案,打印分发就算是完成了集体备课的任务。至于交流、讨论,激起灵感的火花,产生思想的共鸣,更是无从谈起。又如撰写的教研论文,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自己的原创。有些教师认为撰写论文就是“复制”加“剪切”,教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复制”和“剪切”的过程。因此,通过此方式撰写出的论文脱离自身教学实际,缺乏现实材料支撑,既不能解决教学问题,也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故参考价值不大。而那种原创性的、新颖性的、有真实材料支撑的且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论文则很难产出。论文的发表,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某些报刊代理商发表。“我订你的学习报,你帮我发论文”,从而形成了利益链;二是通过某些杂志代理商发表。“一篇文章400元”,是否剽窃,无关紧要。正是因为教研质量的不达标,从而导致能在权威性的杂志报刊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文章则是寥寥无几。校本教研体制不健全
校本教研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为重形式、轻实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教研活动,虽然领导重视,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往往是有计划无落实,仅是纸上写写、墙上挂挂,至于达到什么效果,并无具体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指导人员由于人手不够,精力有限(教研室人员常常被抽做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事),他们很少走进农村普通中学指导教研活动,因此无法实现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环节,从而使农村普通中学的校本教研活动逐渐边缘化。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举办教学论文、课件和教案的评比活动,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许多参评作品的质量值得怀疑。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教师参评的论文、课件、教案,既不是自己的教学反思,也不是自己的研究获得,既不能反映自己的教学理念,也不能提高自己的教研
水平,纯粹是借他人之成果,充自家之门面。虽然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必须是自创的,但是在评选的过程中,这些“伪作品”难免会成为漏网之鱼,使评比活动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 校本教研对策建议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履行校长“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同时保证校本教研经费的落实到位。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和深入推进,校长肩负着主要责任。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把课堂教学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板块,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三所学校都是校长为校本教研把脉播种,举旗引领。
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的主管领导,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明确办学理念,形成教研愿景,制定教学改进计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在这方面,校长心中要有通盘考虑,不能做“即兴之作”、做“应景性的花样文章”和“官样文章”,要求真务实。第二,统筹学校各项资源,协调校外的有关资源,促进教研管理与教研实施。为此,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收集信息和资料、进行绩效评估、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在组织上为校本教研提供保证。第三,重视制度建设,建立业务学习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研激励机制、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专业引领制度。第四,通过“主动引发”的人性化组织管理模式,营造优质的校本教研氛围,做到研究问题出自课堂、来自教师,研究成果返回课堂,服务教学。
另外,校长要保证校本教研经费的落实到位:一是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划拨教研经费,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带领全校教师积极开发课题,申请立项,获得立项经费补助;三是争取企业赞助和政府支持,设立“教研基金”,并专款专用。贴近实际,追求实效,积极有效地将校本教研活动转变为教师个人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
在我国,由于校本教研活动还没有转变成教师个人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导致教师参与教研的动力明显不足,教研动
机也不尽合理。所以,应从以下三方面解决教师的动力和动机问题。
首先,改变当前校本教研活动边缘化的现状,将校本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教师便会将这种负担转化成一项感兴趣的工作,久之会内化为教师个人的自然需求。新一轮的课改向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过去相比,它赋予了教师更大的专业自主权。在课程支配和开发等问题上,教师比过去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理解和相关的知识储备,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的解放,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解放须有一个过程,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它需要教师对教育对象、教育教学的特定条件等多种不可控制的因素进行研究,以追求最大的教育效果,这正是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所以说,做校本教研对中学教师来讲,不是脱离教学实际另搞一套,而是从工作需要出发,立足于社区、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将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助力器,做到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从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使教师从中获得成就感、荣誉感。
其次,减少教师的行政负担,增加用于教和学的时间。早在1983年,美国的教育改革就提出了应以教师工作的改革和教师质量的提高为重点,提出了减轻教师的行政负担,增加用于教学的时间等措施。我国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也向教师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新的挑战,学校和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给教师创造相应的条件。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做教研最大的困难是时间和精力问题,教师的工作,琐碎而又缠身。农村普通中学生独立性弱,纪律性差,班主任教师一整天都和学生在一起,在学校里几乎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八小时之外,还要备课,处理学校里的其它事务,很少再有时间看书、做研究。如果不改变教师的这一工作现状,而一味地要求教师做教研,实际上是在增加教师的负担。为此,建议在中学,增设专职班主任或管理人员,逐渐把教师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教研活动。
最后,通过合理的考核和奖励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在新课改中,我们的教育管理也需要转变观念,确立新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只有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当作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才能将校本教研活
动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将校本教研活动的考核作为日常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考核和奖励制度,将教师的日常工作与校本教研活动统一起来,使之由外部需要转变成教师个人的内在需求,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充分发挥领导及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创建校本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教育行政单位和学校领导应大力提倡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在农村普通中学形成开展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这是抓好农村普通中学教研工作的关键。要真正把农村普通中学教研工作列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并要切实做到有布臵、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要在农村普通中学大力宣传开展教研的重要意义,积极倡导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研活动。在这方面,倘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能率先垂范,亲自主持或参与某一方面的研究,并能出一些教研成果,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教研方面的文章,那将比口头倡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要有力得多,也有效的多。另外,培养一批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研骨干分子,形成一支教研骨干队伍,是推动农村普通中学教研工作尽快开展起来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开拓进取、大胆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来发现、扶持、培养教研骨干,充分发挥教研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校内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活动氛围。正确定位,精心组织,大力促进各级专门教研机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农村普通中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特别是市、县两级教研室,更应该正确定位、精心组织,努力解决好人员少、事务多的矛盾,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普通中学,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和农村普通中学的实际相结合。开展教研活动旨在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不是从数量上和花样上做文章。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学校基础薄弱,设施不全,所以应该将教研活动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适合农村普通中学的教研活动。除了自身要紧密结合农村普通中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外,还应该深入农村,加强对农村普通中学教学和教研、教改
工作的调查和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动和组织农村普通中学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尤其要注意筛选、确定事关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师资水平、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等多方面的重大课题。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研究或选择试点学校进行实验,努力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为教育领导机关决策和指导农村教育工作提供范例和正确的依据。与此同时,还应逐步加强对农村普通中学教研工作的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制度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普通中学教研课题的规划、理想、监督检查、经费资助、成果处理、表彰奖励等制度,以促进农村普通中学教研工作尽快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总之,解决农村普通中学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普通中学校本教研建设是推进农村普通中学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推进城乡学科建设和城乡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规划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校本教研建设这根主线,做到规划当前,谋划未来,坚持走以校本兴学校、以教研促发展的道路;在实施中,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的建设和管理政策机制,突出重点,着眼事实,追求实效,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建设、管理好校本教研,从而为农村普通中学的内涵式提升和跨越式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小萍 谢菊兰.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2008年17期.2.孙明政、房正.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J].教师之友.2005年第2期.3.杨士昌等.试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5期.4.梁庆.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缺失的根源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6卷第2期.8
第四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改革更新,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面临改革大潮,农村中学贯彻实施新《英语教学大纲》,其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既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既有来自教师的、学生的,也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甚至有来自学校和主管部门的,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设备差,思想守旧,教法单一,考核不规范,评价不科学,等等。
改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首先要加强和完善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要加强教研,相互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教育理念。
其次,教师要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比如运用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等,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大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对任何人来说,自学都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意志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明确的预习目标和内容,布置预习纲要,提示自学重点,克服预习的盲目性,同时培养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和主动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
教师首先要用好课堂用语,尽量多说英语,尽可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其次,要让学生多听。教师可以利用收音机、录像机、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听英语歌曲、看电视电影和录像等形式提高英语听力。
在英语听说训练中,不同年级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主要指导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角色表演。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主要让其用英语回答问题,讨论分析并复述课文,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采取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
在训练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笔头转述所听或所读的内容,另外,还可让学生做句子翻译、句型转换、句子缩写和扩写等。
第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设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践,创造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给出图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描述其内容或叙述一个故事,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图,然后互相描述其内容。三分钟的即兴演讲,则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诗朗诵,唱英语歌曲,演课本剧,影视欣赏,英语角,英语班会等。
总之,只有在充分认识农村中学英语现状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大纲精神,才能逐步贯彻实践新大纲的要求。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分析陈拥军
【摘要】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困难,尽职尽责,把新的理念和方法带进课堂,认真钻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把最成功的课带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热爱英语,学会用英语做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会尽快得到改善和提高。【关键词】农村;中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对策Countrysid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nglish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CHENYong-jun
【 Abstract 】the countrysid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enhancement has heavy responsibilities, needs the entire social the joint effort, takes the teacher, we must overcome difficulties, fulfills duty fulfills
responsibility, takes into the new idea and the method the classroom, the earnest study, creates the good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student, takes to the most successful class the student, makes them to know study English the importance, deeply loves English, the academic society works with English, changes the passive study for to inquire into on own initiative.Believes in the near future, the countrysid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enhancement as soon as possible.【key word】countryside;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English teaching;Question;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G6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131-02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当今社会受到普遍重视和欢迎。国家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英语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在一些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效果和城市差距较大。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滞后,学习英语的目的单纯。为了了解农村中小学英语学习环境和现状,以便寻求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特对一些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1存在问题:1.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工作。经过调查农村英语教师中,非英语专业教师占到50%左右,有些学校还有代课教师。小学只有10%的专业英语教师。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的学历和素质远不及城市学校。在农村,英语本科学历教师占20%左右,英语专科学历教师占30%左右,而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则占到50%之多。使得农村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时,就没有良好的教育。同时,由于地处农村,待遇和工作环境的差异,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回农村学校任教。许多有任教经验的专业英语教师都流向城市学校或私立学校。近几年,流失到城市和私立学校的教师占40%左右,其中80%是英语教师。造成英语教师在农村学校 “青黄不接”,力量薄弱。另一方面,为了节省开支,许多英语教师工作量超标。教两个人数超标的班级,甚至三个班的英语课,还得兼代班主任。据调查,70%的农村英语教师认为工作量大,除了平时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外,还要在个别英语教师请假的情况下,分摊其工作量。这种现状造成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无法跟上。教师进修、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缩短。大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1.2教学环境差,设备落后,相关教学资料和工具配备不全。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实行“一费制”政策,许多学校进可能减轻学生负担,在教材征订上不配套,只订一本课本,没有配套的听力材料与磁带,没有必备的教学挂图和练习册。加之教育经费紧张,使得教学设施落不到实处,教师上课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更不要说语音室和多媒体了。近一两年,各农村学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室,DVD等教学设备,但不是坏了,就是教师不会使用而形成虚设。只有10%的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50%左右的教师会简单操作,而其他教师则不会使用。对电化教学手段使用的培训相对滞后,大大降低了教学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1.3学生自身及评价体系存在制约学习英语的因素。学生问题是导致农村英语教学滞后的重要原因
之一。农村学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学英语上缺乏自信心,胆小而不愿开口。尽管教育部要求各地乡镇学校要逐步开设英语课,但在有些农村不是英语课时不够,就是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使得英语课成为“哑巴语”,扼杀了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和自信。升入初中后,学生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加之受应试制度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把学生致于书山题海中,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发生了偏离。70%的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只有30%的学生认为学英语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交际能力。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不会用英语做事,学英语纯粹是为了考试,严重影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1.4家庭方面诸多问题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对受教育程度较低,据调查,10%的农村家长大专以上学历,60%的家长初中或高中毕业,还有部分家长是小学文化程度或是文盲。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比较落后,认为英语不重要,平时对子女学习英语重视不够,辅导跟不上。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相对贫困,有些家长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物质条件,经调查,在农村学校,只有20%的学生有英汉字典,10%左右的学生有复读机,更不要说其他的英语学习辅助设备。同时,许多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托给他人照看,使学生在生活、情感、性格
等方面有欠缺,影响其英语学习。2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加大师资力量,减轻教师工作量.稳定教师队伍。有关部门要严把教师入口关,缩小城乡教师的福利待遇差异,使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对于在职教师,采取进修、培训等方式使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同时,开展送课下乡、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及时对教师使用电教手段教学进行培训指导,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重视教师的健康问题,不要把教育行政化,让教师专心于教学和科研。有充沛的精力搞好教学。2.2社会、学校、家庭、教师携手创造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政府要加大投资,使农村学校拥有必备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学校要开足课时,招聘有资质的教师,同时,要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给教师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家庭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要多关注学生生活、情感,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必要工具。督促和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者,肩负着神圣的职责,更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可行的学习方法,创造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2.3利用农村学生自身优势和校本教研,开展学习英语的第二课堂。农村学生教城市学生而言,他们有更丰富的生活经历,对大自然的体会更深。这些都是学习英语的良好情景,利于促进英语学习。同时,农村学生大部分住校,过集体生活,教城市学校学生更亲和、单纯。这些有利条件为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交际环境。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要搞好校本教研,挖掘和寻找更加适合农村学生的英语教材和学习途径和方法,这样,农村学生便可克服自身不足,把握优势。在劳动生活中学英语,在合作交流中说英语。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2.4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课外活动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英语俱乐部,开英语聚会,举办英语歌曲比赛,用英语进行演讲等等。同时,学习用英语制作广告,张贴寻物启事,招领启事,学生自身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最终达到会用英语做事。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困难,尽职尽责,把新的理念和方法带进课堂,认真钻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把最
成功的课带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热爱英语,学会用英语做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会尽快得到改善和提高。
摘要:面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使外语在新世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观念;兴趣;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林凤琴,任教于福建省泉州安溪蓝溪中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并与他人交往联系、沟通思想,从而相互了解。
英语是一门语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及我国政治、经济等的迅速发展,英语的交际功能显得更加重要。
一个人的外语素质是听、说、读、写、译等综合交际能力。然而,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李岚清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虽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特别是存在于农村中学英语之中。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之所以会普遍存在这种“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正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一,大多数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地禁锢在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中。
目前,教育部门仍然通过笔试来体现学生的成绩,而不是通过实际运用来衡量。因而,一些教师担心自己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学生的成绩直接关系着教师们的教学业绩。为了出成绩,教师们不辞辛苦地日夜加班,编制模拟考试题,课堂上反复讲解语法和单词的应用,以应付各种考试。因此,教学方法保守、陈旧,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这是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发布后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词汇和语法规则,忽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已习惯于闭关自守,这种社会形态严重阻碍了语言的交流。
尽管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了,农村中学的学生家长们仍然认为学“洋话”不如学“数理化”,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这场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英语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实际用途。这种不健康的语言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第三,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简陋,且缺乏一种能够让学生交际的语言环境。
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室里没有电脑、幻灯机等教学设备,更谈不上语音室、语言实验室等。学生大都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缺乏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没有较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因而,农村中学的学生缺乏听力训练及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
另外,农村中学的英语师资短缺,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较低。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开口说英语少,操练少,形成了学生只听不说的“哑巴英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依然很差,“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快、写不好”等现象普遍存在。
笔者长期在农村教学,亲眼目睹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要改变这一现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满足新世纪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位英语教
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更新思想观念,培养学习兴趣
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各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外语作为交际的工具就显得日益重要。而且,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随着电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学习和运用外语几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的技能。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在农村中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外语的重要性在农村中将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农村中学更应重视这一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及其子女从闭关自守的小农自然经济的社会形态中解脱出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注重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又快又好地学知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因此,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应走进新课程,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优化课堂教学
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实践证明:以一种或两种形式为主,辅之以其他形式教学,效果较好,而长时间地采用一种形式教学,会给学生造成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抑制。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模式,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兴致不高。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根据新教材的多功能话题,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英语教学的多样化包括教学多媒体手段运用、课堂组织、学习者角色、练习、活动、任务、技能、话题、侧重点等的多样化。
首先,开发多种教学形式。尽管农村中学设备相对简陋,但是教师必须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如:单词竞赛、英语限时阅读比赛、英语课本剧编排评比、英文辩论会、英文故事或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并且借助已有的多媒体如:录像、录音设备、因特网上的BBS及相关链接、光盘等,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记忆的能力。
其次,为保持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良好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中,无论是对话、词汇还是课文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活动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表演、讨论、采访等交际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学生在讨论和表演的过程中会有语言错误,教师应在表演后准确地指正错误,并培养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积极态度,而不是回避。促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找到乐趣,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努力的学习。正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师生增进了解,双方都有益,提高了课堂质量。
第五篇:浅谈农村中学体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体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农村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的主战场之一。农村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经费紧张等诸多因素,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体育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因种种原因受到严重阻碍。
(1)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经过对多所农村中学调查,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只要是中考、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许多农村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常常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被学校其它活动挪做他用,有些学校的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有为数不少的校领导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2)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村学校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很多1000多号人20多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2~3名体育教师,这种状态算是好的,剩下这些兼职老师,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学校评优评先,体育教师也往往被列出名单之外,由于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对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热心,敷衍了事。例如:还有一些农村体育教师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据调查:农村中学每年每个学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费用不到1000元左右,有的学校连一快普通的垫子也没有,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面对这些,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艰难。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和评估体系。制定有关体育教学文件,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板书、广播和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和学生家长要更新观念支持体育工作,激励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3)重视体育教育人才。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提高教师福利工资,吸纳人才,利用人才,稳定高级人才的队伍,学校还应鼓励现有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发展要求。
(4)拓宽体育经费渠道。要根据农村的实践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来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快体育设施器材建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合理地使用体育经费,用以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不足,器材设备简陋的状况。
(5)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育教学、考核,大家都重视体育教育,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三、针对农村地区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资源
(1)利用校外周边场地地形。在山地丘陵地区,好多学校都建在山坡旁边。自然环境优美,并且许多学校旁边有河流沙滩,学校附近的山坡平坦,车辆行人较少,学生活动安全而又方便,如学生爬山、冲坡、翻山丘、穿越树林等练习。农闲时的打谷场,夏天里绿荫连天的河堤,这些都是天然的运动场,还可利用山地开展野外活动,利用江河湖畔有组织的开展游泳活动等。
(2)在教学的安排上要有选择性、目的性。由于场地、器材的缺乏,只要有活动的场地,不影响教学秩序,例如:在走廊过道、花坛等处安排武术、健美操、健身走、体操、身体素质练习等,这种不用多少器材,学生的活动范围小,固定队形进行的练习,要求学生位置不变而教材教法多变,用以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来开展体育教学。
(3)老师学生自己制作器材。农村中学自然资源丰富,可以用竹子做标枪,喝过的矿泉水瓶做“保龄球瓶”的掷球游戏,利用废旧轮胎做滚动游戏练习,跳绳、乒乓球台等都可自制,老师和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享受上课时不能体会的另外乐趣,做沙包、做毽子,很早以前的游戏现在照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雨天室内课。3~5月,阴雨连天,平均雨日为55天,大多数农村中学都没有室内体育馆,雨天室外是无法教学,在不影响邻近教室教学的情况下,我们的雨天室内课可以这样上。比如:①新闻聚集课。平时体育教师收集的体育新闻、体育节目、体育赛事等各种资料整理摘抄好,利用室内课向学生进行报道,大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②知识拓展课。向学生讲授一些体育与健康的卫生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生理解剖学知识、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知识、预防常见病、传染病常识、科学合理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等。③室内体育游戏。如“原地投镖”、“乒乓球颠球接力赛”“小篮球、小排球等,做击鼓传球”等游戏,室内体育活动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多数学生能上台表演节目,如:讲一个体育故事,做一个体育动作、出一道体育知识题等。总之,体育课前的合理安排,形式多样,是室内体育课能生动有趣的前提之一。
四、结束语
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要使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尤其是体操项目类的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大力发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当地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一些如:越野跑、定向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教师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简易器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
农村学校可开发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当地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充分发掘现有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必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