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朱永新教育理念有感

时间:2019-05-15 15: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魏书生朱永新教育理念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魏书生朱永新教育理念有感》。

第一篇:读魏书生朱永新教育理念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寻梦-追梦》。前段时间我认真地拜读了魏书生先生《我的教育理想》和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心中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向往。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的追求理想,谁就能不断的实现理想。”那怎样的教师才算理想的教师呢?

朱教授在书中写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的,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并与之朝夕相处的老师,真是需要有摘星的梦想和激情澎湃的诗心。而这一点恰恰是我所欠缺的。反思自己,确实,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优秀,行为习惯良好,可是相对缺少了一些灵性,一些悟性,读了《新教育之梦》更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者应具备灵感、悟性和冲动的品格。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我的教育理想是做一名好教师。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其次要努力实现并适应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做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还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管理者和朋友。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使命,并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好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榜样,是崇拜的偶像。而榜样、偶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远的。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实现自己从“教师”到”“榜样”的转变。

再次,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要知识渊博,要懂得学生的心里所想,要使学生感到你和他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犯了错不能挖苦,讽刺,而应选择他能接受的方法循循善诱......为什么魏书生所教的学生都能够开心,快

乐?就是魏书生能和学生平起平坐,学生没有压抑感,这样他们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自觉的学习知识。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自以为是。不看不起学生,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也不会!”我个人认为:学生必竟还是孩子,你认为简单的东西,他不一定能理解。因此,作为学生的朋友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我,一个实践教育、探索教育十四年的普通教师,又何曾没有一个瑰丽的新教育之梦呢?

我梦想有一天,新教育的改革之声从大泽山下、胶莱河畔响起来。有梦者,也能在平度这方土地上扬帆起航。

我梦想有一天,新教育与全体师生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平度教育的未来!

第二篇:读《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有感

读《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有感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艾艳利

一开始听到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我就迫不及待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我迫不及待的研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刻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拼搏、自强、坚忍、永不言败、百折不挠,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我们学生缺乏的。“三点一线”的生活不仅禁锢了他们活动的范围,而且僵化了他们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体育带来的巨大精神财富。体育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教会学生遵守规则与合作,培养学生坦然面对成败的良好心理„„这些优秀的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人,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今后我一定要及时改变自己往昔对体育的片面理解,帮助我们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在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尽情展现特长与个性,从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有感于朱永新教授对体育的理解,特引用他的原话:

“体育是力量的角逐,两军对垒,谁能逐鹿问鼎,让人惊心动魄。体育是智慧的较量,排兵布阵,谁有锦囊妙计,使人捉摸不定。体育是美丽的展示,刚柔兼具,谁更技高一筹,令人赏心悦目。” 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晨诵比赛,读、写、绘、画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 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作战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

总之,读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犹如邂逅好友、知己,心里迸发出深深的喜悦。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内心深处的滋,收获的是人生大厦的稳固根基。今后我还会读更多的书,读出壮阔,读出豪迈,读出人间万象,也读出新教育的真谛。

第三篇: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首次翻看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说到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学生早晨背古诗,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与经典古诗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然而,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是阅读能力还有限。我根据新教育倡导的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孩子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刚开始,班里有几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一直让我发愁,因为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玩具。在开展读写绘活动一个月后,我评选了九月的阅读之星,让他们写好读书卡,并贴上照片,张贴在班级的墙上。大家看到了,积极性也提高了,我顺势介绍一些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看的书,如《唐诗三百首》、《小猪唏哩呼噜》、《三字经》、《安徒生童话》、《二年级的小豆豆》等等。现在最顽皮的几个孩子也加入到阅读队伍,全班至少人手一本,每天中午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孩子们快乐,我也跟着快乐。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学生写日记是老师要求的,不得不写,并且会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低年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但是老师自己也需要多写教育日记,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获得成长,我会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到晨诵、午读、暮省,那我们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们相信,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朱永新《教育是一首诗》

假期中,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加深了我对新教育的认识,使我心情澎湃。新教育就像星星之火,唤醒了沉睡心底多年的教育激情。我从中深深感到,朱永新教授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献身,为中华民族的教育腾飞,返璞归真,发起草根新教育行动,令人敬仰。读后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在哪里?在新闻媒体的报道里;在新教育人的著作里;在新教育实验学校里;在所有热爱新教育实践者的课堂里„„自1999年新教育的萌动、2002年的启动、到如今虽然走过了不到10年的时间,却如星星之火散发着燎原之势,硕果累累,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行动者着。我们有理由相信: 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行动,必将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新教育精神

新教育有四种精神,概括为四句话就是:

1、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相信新教育,坚定向前走。)

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倾听内心的教育声音。)

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共读、共写、共同合作。)

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种爱得爱,新教育中充满爱的情怀。)

三、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全部过程的这样一个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校长、关注父母、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

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实际上,一句话,教育只有关注到社会所有人员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和谐社会的教育。

四、新教育的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2、师生共写随笔。

3、聆听窗外声音(参加社区活动)。

4、培养卓越口才。

5、构筑理想课堂。

6、建设数码社区(建设网络社区)。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实践证明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有阅读的人,就有底气,很从容,很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惧怕生活和生存的艰难。所以,我要经常阅读,有了阅读的教师,也有底气,也有灵气,不再为教不好学生而犯愁!再看看新教育的先行者,他们是怎样带领孩子进行阅读的:最让我仰慕的是网名叫芷梅的常

丽华老师,她开辟了新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农历的天空下——新教育晨诵课程之古典诗词部分”,近5年的时间里读了500本左右的图书,带着她的学生又用了一年的时间,用唐诗宋词、用音乐图画穿越了整整24个节气感受着诗词的温暖和气息,触摸着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在农历的天空下,他们唤醒了唐诗宋词,唤醒了中国文化,也唤醒了许多迷茫的新教育者。今后,我也要学习他们的思路,来激励自己和学生的读书热情。

五、全民阅读

朱永新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国家教育价值观,应该把阅读上升为国家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教师、家长或者个别学校行为。“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校长已经意识到真正要改变我们的教育,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全民阅读非常有必要,而且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比如犹太人为什么如此厉害?我觉得这和犹太人视书如命,将阅读作为崇高,是有很大关系的”。少年志,则中国强!随着新教育的推进,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伴随孩子成长,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是水到渠成的事。让孩子写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写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倾诉自己的感悟;诉说自己的心声。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视野,净化他的心灵。这样孩子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六、全面发展不会导致全面平庸

在刚接触新教育之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担心:强调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势必要挤占孩子的时间,到头来会不会造成孩子全面平庸?看了《新教育》,让我消除了心中顾虑,明白了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不会导致平庸,而看似平庸的学生也并非是全面发展所致。教师能在同样的时间内教儿童更多的东西。更确切地是要给儿童展现自己的各种能力,并且如何在他所处的世界中从物质的和社会的两方面练习这些能力,使他成为一个更好、更幸福、更有用的人。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吧,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课外时间和精力有所寄托。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有个兴趣爱好。让孩子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即使考不上大学,也会有健康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毕竟考上大学的是少数人,要求孩子们个个都优秀,那是不现实的。只要经历过,追求了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有 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就足够了。

最后,让我以扉页中的那首诗作为结尾,同时来勉励永远年轻的新教育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 有一群

播种理想的人

这个朴素的词语 这粒神奇的种子 这份久远的期盼 这串未来的足迹 它就是 新教育

第四篇: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国缺少的不是批评家,不是理论家,而是真正的行动家。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一是营造书香校园。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人类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的途径。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我们坚信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有一个训练的工具。为扎实推进书香班级建设,各班在教室开设了“图书角”,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和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籍放在班级供同学交流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进行交流,以此养成读书作笔记的好习惯。

二是师生共写随笔。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往上攀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的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养成习惯后,阅读、思考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为此,我们学校引导学生养成了写日记和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天天写日记,日记、日记,一日一记;一日不记,不成日记。鼓励教师在每个学案的后面撰写课堂反思,然后时常整合,撰写教学反思。摘取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编写在我校的“春溪”杂志之上。

三是聆听窗外的声音。现在多数学校实行的是一种关门教育,难以点燃孩子的激情。聆听窗外的声音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听到真实的声音,寻找到人生和社会的本真价值和意义。为此,学校组织了多种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国内外大事记,关心时事,热爱时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还时常举办法制报告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是培养卓越口才。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的表达思想,是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的表现。自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没有自信心,就难有真正的竞争力。表面上看来是“说”,其实“说”的背后思想,为了说得精彩就必须研究得精彩,否则拿什么去说?而人际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恰恰是我们教育里所缺乏的。为此,我们学校启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示自我,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是构筑理想课堂。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最重要的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最重要的一个场所。构筑理想课堂就是指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比如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六是建设数码社区。信息技术革命是新教育的助产婆,是新教育得以实现的桥梁和通道。而建设数码社区就是指通过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为此,学校很多老师利用QQ建立了学科群,布置作业,讲解练习,与学生互动成为周末和假期的良好形势;学校还通过“名师空中课堂”的建设和推广,让名师教育资源有效快捷的得到了共享。该平台模拟真实的传统课堂,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课后时间,为学生提供特色教育服务,通过优质的师资团队、创新的课程直播模式、强大的课堂管理功能,真正实现“离校不离教”,让教育与爱在空中传递。

七是推进每月一事。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是伴随他们的良好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做事情有计划地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感恩的习惯等等。根据心理学习惯养成的规律,新教育通过每月重点培养一个好习惯的方式,在整个中学阶段螺旋式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重要习惯。为了让学生练就一手好字,将来受益终身,学校推行了“阳光练字20分钟”的活动,每天中午午休后,学生会伴随学校提供的精美音乐下,或是临摹字帖,或是一笔一画,周二练习英文,其它时间练习汉字。

八是缔造完美教室。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雷夫老师这样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缔造完美教室,要具有完美的班级“价值体系”,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健全班级价值系统。要有富有寓意的班级名称、班级精神、班风、班级愿景、班训、班规、班级活动计划等等;要有有特色新明的文化符号,如“班歌”、“班徽”等,种种班级文化符号要反映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与祝愿,是有文化的。

九是研发卓越课程。教室是河道,课程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涌现教育精彩。课程以人为中心,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让知识拥有生命的温度,通过一组生命体验的过程,让我们成为具有德行、审美、情感、智慧和能力的人。学校一直倡导:课程即生活。课程的样态决定着学生生活的样态。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活的丰富性。学习就是生活。课程必须向内扎根,向外开枝散叶,向内向着师生生命的深处,向外迎着周遭的处境。卓越课程应关注现实生活,编织共同生活,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

十是家校合作共育。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则可能变得更坏。通常,优秀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第五篇: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正视自己,快乐前行 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这个暑假,有机会读了一本书,认识了朱永新教授,他是一个高官,但我更认为他是一个学者,一个真心做教育的人,他身兼多职,在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更重要的他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在他的书里,我认识了新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他一直致力于祖国的教育研究,他立志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他的新教育理念和追求深深吸引着我,通过学习我对新教育实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的五大理念,他给我更新了理念,找到了方向,是我教海航行的指路明灯。

学习着他的理念,感受着他给我带来拔云见月,我写下了自己的感触。理念

一、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相信学生能做好,是每个老师都愿意做的事,便事实却让人心寒,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但朱教授的无限相信,使这种相信成为一种催化剂,去除了教育过程中的杂质,让相信变得坚定,让相信变得有韧劲,使老师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让学生的潜力得以发挥。无限相信超胜简单相信,让人执着,让人看到希望。

理念

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首先应该是品质,俗话说:学习不好最多是次品,废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好的品质是历来教育家们所推崇的,远到孔孟,近到一些学识大家,所以品德是必须注入教育的,其实是得到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这种本领,不愁学不到东西。最后是知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举一反三,是延伸,是拓展,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活的人。

理念

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对于这点我觉得孩子的学生状态是必须保证的,试想一个整天精神痿糜,哈气连天的人是没有能力学生,现在各种电子诱惑越来越盛,孩子的防御能力又差,所以我们要提倡家长首先在休息时间上保证好孩子的睡眠,让学习有一个精神百倍的基础,再来谈孩子的教育,无论是直授也好,体验也好才有保证,我更同意朱教授的让孩子有成功体验,因为有了成功才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萌发信心,有了信心才会始终如一地学习下去。

理念

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因才施教,是孔夫子的教育理念,这种勿庸质疑,十个手指有长短,十个手指各有作用,每个学生也一样,他们表现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我们老师要认识到这点,要关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加以引导、拓展、提升,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物竟其用,人竟其职,这样的教育才是顺应的教育,一味地强求大同,最终得到的只是生产线上下来的人偶,没有生气与个性。

理念

五、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人类总是活在精神与崇拜中,崇高的精神让人膜拜,它给我们指明了生活的意义,前进的方向,给我们心灵以慰籍,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我觉得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境界,与崇高精神对话,敞开心扉,让精神与内心接洽,去浊藏清,人会活得一样纯真,一样伟大。

朱教授的新教育理念,让我认清了自己,找准了努力方向,我将执着前行,感受一种的艰辛与快乐。

下载读魏书生朱永新教育理念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魏书生朱永新教育理念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保持热情,坚持做好一件事--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杨丽红阅读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内心时时激起波澜。我一边读,一边对照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小小表扬一下自己;有做的不足的,一定......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深蓝色的背景中荡漾着一轮轮浅灰色的涟漪,让我们想起知识的海洋;海洋上激荡着螺旋式的浪花文字——新教育之梦,朱永新的缩影处在圆心,露出灿烂的笑......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有感 ——崔瑞峰 近来读了《新教育》——作者朱永新,著名的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学者。总的感觉:理念新,更难得的是辅以行动的方案、计划,让人有怦然心动的......

    读朱永新老师有感

    读朱永新老师《致教师》有感 文|高进儒(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八一中学教师) 教师是什么?教育学上已有答案,不过仍然有很多人还在探究。毫无疑问,教师是份生存的职业,平凡中彰显伟大,......

    读魏书生教育理论有感

    在实践中提升 读魏书生教育理论有感 “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这是盘锦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恪守的 座右铭和价值观。我初读感悟不深,再读感觉意蕴深长。在......

    读魏书生教育著作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著作有感 ——我与我的书论文 在师范读书的时候就听上《教育学》的黄老师经常讲到教育名家魏书生,听着老师介绍魏书生丰富而又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我真的是感到佩......

    读《魏书生的教育》有感

    读《魏书生的教育》有感 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 有些无法选择的事情就要放得下。我们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你就不能老是想,要是我出生在......

    读魏书生《教育专著》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专著》有感 鸡冠山九年一贯制学校高宏昌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里这样说: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读书笔记或知识卡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