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时间:2019-05-15 15:0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第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吴昊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于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学科——数学,应当如何去教授?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对于我们师范类的学生如何做好一名高中教师,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思索,去探究的问题。听完分别由沈阳市一二〇中学的老师们和本溪市某初中的教学副校长的报告之后,笔者思考了许多,也做了许多。笔者从实际出发,在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从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工作,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做好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同时对于如何做好其他学科的老师又也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专业知识

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师德建设课程设计

2007年6月13日与14日两日,我听了由教育科学学院组织的两场小学期师范生报告,一场是由沈阳市一二〇中学的老师作的,一场是由本溪市某初中的教学副校长作的!听了报告之后,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在如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去完成?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下面我将仅就高中数学来谈一谈这些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工作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之后课程的基本理念更加贴近素质教育,更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之后加入了算法作为必修课程,体现了信息化社会的本质。而又加入了空间向量、数学史、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对称与群、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矩阵与变换、数列与差分、初等数论、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内容作为选修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的选择修读。

这样一来,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又加强了!对于某些知识点教者和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那么对于在这种情况下的数学教学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1、改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2、打好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5、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6、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听完由沈阳市一二〇中学数学教研组的高越老师讲授的那节古典概型课之后,颇有感触,高越老师的课讲得很生动,也很吸引人。高越老师的课抓住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1.加强师生互动。例如:将出拳问题引入课堂。

2.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思考、探究问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观察寻找古典概型的例子。

3.于教学中引入多学科、多角度的知识点,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融合。例如:高越老师把数学的概率的知识与生物的遗传问题相结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物问题。不仅完成了本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辅助了生物的教学,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数学的实用性,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银行卡密码的问题。

整体上来说高越老师的课讲得很好,但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好,多媒体不过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板书内容过少,同时课件的制作方面上颜色搭配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学内容过于肤浅,应适当的加以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逐步建立健全,专业知识含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将无法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的老师常常这样说,可是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对于每一名学生自己都要有一桶水,是多么的难呀!

专业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支柱,一个教者,只有在他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前提下才能更自信的完成教学工作,才能有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学的更好,试想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懂的知识点,去让你给别人讲,你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而你的教学效果有是什么样?所以说,加强个人的专业素质建设是今后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然而一个满腹经伦的人却不一定能教出一个好学生来,也就是说,你专业知识丰富但却不一定能上好一节普通的高中数学课。教学不是简单的去说、去读、去讲,是一门技术,是需要方式方法的,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高超的艺术。所以在加强专业知识建设的同时还有加强自己的教育方法建设,要思考,要探究,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听你讲课,怎样才能使学生听懂?

当然,课堂教学不是由教者一个人所能单独完成的工作,需要师生间的配合、互动。这样,如何去把握课堂也是一个教者的工作之重。如何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按照何种方式去讲,利用何种手段,借助怎样的教学工具,何时去提问,怎样设问,如何对学生的答案去评价,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去思索的问题。

一堂生动的课不仅能够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信服你,折服你、佩服你。一堂生动的课的课程设计不是一日之功,它能体现出一个教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把控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专业技能的高低和教师基本功的能力高低以及一个教者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等等诸多方面,因此,我说一堂生动的、吸引人的课,他就不再是一门普普通通的课了,而是一件无价的艺术品。

一个智者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教者,但一个成功的教者一定是一个智者。那么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成功的教者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

沈阳市一二〇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潘老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谈到,当今学校需求老师的素质总共包含了六个大方面:1.专业知识,这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完成的基础。2.处理好大学知

识与教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如何去设计好一节课。将自己的知识传授予学生。3.解题能力,毕竟谈到教学就离不开考试,离不开考试也就离不开解题,而数学的解题工作又很重。

4.管理能力(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对当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得知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是班主任工作。5.编程能力,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算法引入教学,这一点更显得尤为重要。6.文体方面,促进师生间沟通,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除此,潘老师还谈到,对于数学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数学的基本技能,如何设计板书?如何协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以及画图能力。总不至于画一个圆比椭圆还椭吧?不仅不利于学生感性思维上的思考同时也不能让学生信服。潘老师另一点指出的就是关于外语的学习。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沟通和后续的学习以及就业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首先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正直的思想,时时处处能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教师所特有的品格——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校长在报告中谈到,一个好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但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个好人。道德乃树人之本,也是教学之基,所以师德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是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道德教育无非3个途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学校教育处于中心位置,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学校不仅应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且也要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持,为移风易俗作出贡献。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都应该以“四有“新人为自己的根本培养目标,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要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改革学校的德育。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加强师德建设应提出教育伦理几条基本原则,即:爱的原则,爱学生、关怀学生;平等的原则,师生人格平等,不得歧视差生;公正的原则,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与教诲。此外,应特别注意几项规范:第一,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事业;第二,传道授业结合,教书育人;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四,尊重同仁,相互支持。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

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因此说只有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的方面。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合理的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确处理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而对于一名师范专业或者将来想要加入教师这一行列的学生,应当立足根本,努力的学习专业课文化知识,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建设,参加社会实践,完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多学科、多角度的进行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做好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第二篇: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广西柳州鹿寨中学 545600 马靖超)

在如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去完成?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下面我将仅就高中数学来谈一谈这些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工作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之后课程的基本理念更加贴近素质教育,更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之后加入了算法作为必修课程,体现了信息化社会的本质。而又加入了空间向量、数学史、、初等数论、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初步、等内容作为选修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的选择修读。

这样一来,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又加强了!对于某些知识点教者和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那么对于在这种情况下的数学教学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1、改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2、打好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5、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6、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二、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逐步建立健全,专业知识含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将无法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的老师常常这样说,可是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对于每一名学生自己都要有一桶水,是多么的难呀!

专业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支柱,一个教者,只有在他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前提下才能更自信的完成教学工作,才能有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学的更好,试想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懂的知识点,去让你给别人讲,你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而你的教学效果有是什么样?所以说,加强个人的专业素质建设是今后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然而一个满腹经伦的人却不一定能教出一个好学生来,也就是说,你专业知识丰富但却不一定能上好一节普通的高中数学课。教学不是简单的去说、去读、去讲,是一门技术,是需要方式方法的,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高超的艺术。所以在加强专业知识建设的同时还有加强自己的教育方法建设,要思考,要探究,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听你讲课,怎样才能使学生听懂?

当然,课堂教学不是由教者一个人所能单独完成的工作,需要师生间的配合、互动。这样,如何去把握课堂也是一个教者的工作之重。如何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按照何种方式去讲,利用何种手段,借助怎样的教学工具,何时去提问,怎样设问,如何对学生的答案去评价,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去思索的问题。

一堂生动的课不仅能够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信服你,折服你、佩服你。一堂生动的课的课程设计不是一日之功,它能体现出一个教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把控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专业技能的高低和教师基本功的能力高低以及一个教者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等等诸多方面,因此,我说一堂生动的、吸引人的课,他就不再是一门普普通通的课了,而是一件无价的艺术品。

一个智者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教者,但一个成功的教者一定是一个智者。那么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成功的教者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

当今学校需求老师的素质总共包含了六个大方面:1.专业知识,这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完成的基础。2.处理好大学知识与教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如何去设计好一节课。将自

己的知识传授予学生。3.解题能力,毕竟谈到教学就离不开考试,离不开考试也就离不开解题,而数学的解题工作又很重。4.管理能力(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对当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得知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是班主任工作。5.编程能力,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算法引入教学,这一点更显得尤为重要。6.文体方面,促进师生间沟通,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除此,潘老师还谈到,对于数学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数学的基本技能,如何设计板书?如何协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以及画图能力。总不至于画一个圆比椭圆还椭吧?不仅不利于学生感性思维上的思考同时也不能让学生信服。潘老师另一点指出的就是关于外语的学习。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沟通和后续的学习以及就业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首先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正直的思想,时时处处能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教师所特有的品格——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校长在报告中谈到,一个好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但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个好人。道德乃树人之本,也是教学之基,所以师德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是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道德教育无非3个途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学校教育处于中心位置,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学校不仅应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且也要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持,为移风易俗作出贡献。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都应该以“四有“新人为自己的根本培养目标,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要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改革学校的德育。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加强师德建设应提出教育伦理几条基本原则,即:爱的原则,爱学生、关怀学生;平等的原则,师生人格平等,不得歧视差生;公正的原则,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与教诲。此外,应特别注意几项规范:第一,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事业;第二,传道授业结合,教书育人;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四,尊重同仁,相互支持。

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

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

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因此说只有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的方面。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合理的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确处理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而对于一名师范专业或者将来想要加入教师这一行列的学生,应当立足根本,努力的学习专业课文化知识,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建设,参加社会实践,完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多学科、多角度的进行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做好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欣赏课心得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欣赏课心得

陆霄峰

摘要: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如何成为多面手,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字:美术新课程标准人文性多样性 互动

正文: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如何把握这次美术课程改革的动向,如何把课改中的新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作为高中欣赏课教师的我们急需做的是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以适应教育的新要求,在对比了新老教材以及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活动后,我有了的认识和感悟,下面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欣赏如何上谈一些浅见:

一、把握欣赏课的性质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情感是一种智力,是现代教育观念。很长时间,旧的传统教育只重视理性智力,忽视情感智力。如今,学校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通过美术欣赏课来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审美文化素质又利于情感智力的培养。而在实际欣赏课中如何更好体现人文性呢?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要防止美术学科过分专业化,例如,在课上,一个专业的美术老师面对不同欣赏层次的学生,一讲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必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这样大量运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直接套用教材句章的欣赏课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使原本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另一方面,要防止美术欣赏课变为故事会,一些教师上课为了吸引学生常常把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轶闻趣事甚至作者的私人感情作为讲课的重点,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似一堂成功的欣赏课,却与教学重点、目的丝毫无关,也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对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毫无作用,本末倒置。当然美术欣赏也不该是“看图识义” 如果单纯注重欣赏这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忽略对图像生成规律的认识,对图像生成方法的学习,对图像美感的评价。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力图避免的正是这种单一的倾向,而注重将人文性和技术性平衡起来,这学期开展的书法和设计兴趣小组,学生积极参加的兴致,更好地实现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价值和功能。

二、多学科的结合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现代美术教学趋势之一。教师除应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同时,还需了解所谓的“姐妹艺术”。例如: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等,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掌握的知识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维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顺理成章逐渐深入。例如:高中欣赏课《现代人物画》中对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品欣赏,可采

用如下办法:教师:“同学们,你们对古文《愚公移山》一定很了解,请一位同学跟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吗?”(学生回答积极:“坚忍不拔,面对困难不退缩。”)教师继续问:“徐悲鸿先生在画这幅作品时正是抗战时期,他所表达的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这样,可以从学生了解的知识、故事切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握欣赏课的性质,达到满意的教学目的。

三、让学生说,实现师生互动

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交流过程。教师在上课时都设计了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安排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滔滔不绝,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洗耳恭听。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少,在课堂上充当配角,教学效果是预设的,往往教师感觉良好,学生却没有兴趣。要彻底扭转这种被动状况,美术教师必须转变形象,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凸显美术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习美术感觉很容易、有趣味,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西方有句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应该是“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蒙娜丽莎。”你可以觉得她是忧郁的,也可以是快乐的,美丽的亦或平常,这都可以。教师在分析作品时留个空间给学生,而不是僵化于课本或自己认同了的一个观点,通过不断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既然是欣赏课,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有争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这种模糊区域应该是存在的。教师应该尊重、保护、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自己的主张。例如:教师在分析抽象派作品时,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看不懂”,“非常棒,有意思”,“恐怖”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敢说,想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困惑,教师在一旁给予肯定,或是帮助,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就会主动参与,形成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实际上,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积累,思维和想象力提高,情感丰富稳定,审美意识观念初步形成,表现在审美对象不断扩大,能够对抽象的形像所包含的情感,意识有较深层次的体验和把握。他们需要的就是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平台,当然这种平台是需建立在课前教师对步骤中的问题精心设计基础之上。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对于问题的难易巧妙地设疑,由易到难,需有一定的诱导性,使学生始终对问题保持兴趣,还需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思考中的阻塞现象及时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做准确评价。

四、善于利用多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弥补以前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传统美术欣赏的苍白,这种融合图象、文字、声音于一体的教学技术使得许多教学上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当然,它也不是万能的,无论多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评价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的标准只有一条:即教师如何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那些优质课程竞赛中,把是否运用多

媒体技术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对于不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就是不成功的教学都是错误的。例如: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毫无巨细形容:本来直接可以使用的图片,偏偏要压缩在电脑里,一些要提问的问题也精心设置在内,并配上回应学生回答的音响效果,反映在荧幕上的文字也以各种方式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与颜色。于是教师只要鼠标轻点,教学过程便在荧幕上上演,许多教师认为制作一个课件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但在华丽的荧幕背后,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现象——一个一成不变的课件并不适合不同的班级同样使用,因为学生的特点,教学情景是不同的。教师如果忽视具体情况,整堂课其实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所以只有善于利用多媒体——把它和现代教育要求适时配合使用时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不断向美术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要求美术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解析》

第四篇: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心得一:

我们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时听到几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新课程意识、评价方式的转变、要给学生减负增效。。。

其实,每次一听到这些词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们的做法上符合这些吗?这里我就讲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同行们探讨,更恳请大家对我见解的批评与斧正。

1.我们来谈谈减负增效的问题。其实减负增效不应该只说是对学生,一定要对教师是一样的做到才能够真正做到。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新课改,那么,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到减负增效了呢?对学生来说,首先从课程学科的设置来看:在课改之前,高一的新生只有8个学科,就是没有生物学科,其实就是在课改前,学生想真正将8个学科都学好已经不容易了。当然我还是发现,高一的学生的确将8个学科都学得较好的,这不仅要学生有较高的智慧,更要有相当好的方法。然而,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学科变成了9科。不少的学生真的就是照顾了这科无法照顾其他学科。我所遇到的学生,无论他又多优秀,都给我的答案大同小异:总感时间紧,每天就在不断的赶作业。其次从每个学科的内容设置来看,我是教数学的,我这里就以数学学科为例来加以说明。数学课改前的第一学期的内容就是三章:《集合》、《函数》、《数列》。至少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总还感觉到:这些内容能够在一学期中可以完成的。然而在课改以后,第一学期的数学内容明显增加了,内容有:《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四章内容,当然还要感谢市教科所的领导们非常了解情况,为大家减轻负担,把《三角变换》没有列入全市期末统考的范围。同时在函数部分还新增加了《幂函数》的内容。在其次是四川的高考在命题上怎么命?没有谁能够明确的告知的事情。所以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就还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上、课后的作业指导上,没有真正贯彻课改的理念和意识。从这样的一些层面分析:所谓课改的减负问题还真成了有的老师说的减负就是加正的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在减负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改变自己的理念,当然理念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和时间。正如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王春易的“讲和不讲”的问题一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和改变,我们的学生不能象成七那样,讲不讲都没关系。教师理念要慢慢改。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群体。初中教师那一种填鸭式教学没有改变,就会影响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换句话说:中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只是改变高中教师的理念是不现实的。

其次,高中教师在不能改变更多的现实的情况下,应该做到的,还是要多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解读》,从中找到改变课堂的要素,尤其要找的是:我们再教学中要如何操作,才能够体现我们的课改的真正精髓。

再次,教师们要发扬合作与团结精神。真正做到充分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活动中不仅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做到集体认真研究课本,对教学起好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第四,对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的研究,教师要洞察高考的方向和趋势。不仅在备课组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同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还要不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搞清楚每一堂课中的,讲、如何讲、讲多少等的问题。这就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在指导学生时,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2.谈谈评价方式。其实,我们搞教育的人都知道:教育评价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可以说到现在都没有一套评价方案是很好的。其实,我在这里谈得评价方式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或学校的的评价。首先,我们来探讨对学生的评价。要分为几个方面的来讲,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一个评价方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的评价,学生交来的作业,教师的批改和评语,也是一种平时的评价。学生参加一个阶段的学习,参加的阶段学习考试得到的结果也是一种评价。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就是高考一次来一个终结性评价。除后面的终结性评价以外,我们老师在以前不少老师没有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其实我建议作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最好是一种鼓励式的,发现优点式的评价起到的效果会明显一些。高考的终结性评价,对我们老师来说。是没法改变的。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来说,现在各地的搞法,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个专家讲:学生的一次成绩好坏能够评判一个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的水平和对学生的培养,尤其是一个学生的将来的法杖潜力?对现在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型,教师的特能讲,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多的体验参与的一种意识。高考的评价方式没有变,无论怎么改,同样不能改变学生学习教师特能讲的方式。不改变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方式,学校和老师更多更看重的是:学生高考的成绩。在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经常说:不能拿高考的成绩比较学校和学校的好与不好,但是,实际能做到吗?现在,不用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衡量一个老师,那么,有用什么来衡量更好呢?每年高考成绩发下来以后,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又要统计,进行一定范围的评比表彰,这又是符合我们的现代教育中得课改理念吗?

在教师的教书育人过程中,不要以为教给学生多记得几个公式,多记得几个结论,这个老师的水平就要高。对教师的评价能不能看学生的发展潜力?教师的教书育人中,重点可能还应该是育人。

心得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在全国铺开,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为此,国家教育部组织了本次新课程远程教育研修。经过十多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使我收益非浅。下面就结合本次研修内容,谈谈学习的体会与心得。

一、实施新课改首先要转变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起点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起点科学合理,既考虑到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课业学习的目标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又充分考虑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开放式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学困生有成功感,学优生能最大程度的放开手脚,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各展所长,各有进步,各有收获。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二、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多是一言堂,满堂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程度,基础水平,个性差别,要求所有学生对学业的完成整齐划一,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发展,新课程则提倡构建 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合理的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敢于让学生提问,敢于让学生发言,敢于让学生讲尽兴,敢于让学生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标新立异,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要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合作型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旧的评价模式是定性评价,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程评价模式则要求除了定性评价之外,还应提倡定量评价。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 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实施新课程必须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之下的有效教学应该体现出四个维度,即在四个范围体现:第一,要看课堂教学的效率度。你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你的目标的有效性,你的开放度,达成度等等。第二,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她的这节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意识,完全不是一种封闭的就课本弄课本,这里边就包括了内容的开放度和对教科书的再开发问题,还有教学方式的开发度,包括个性化的、多样化的一些引领等等。第三,应该看课堂教学的深刻度。这个深刻度主要体现在内容处理的深刻上,学生思维的深刻上,我们视野的引领的深刻上。最后一个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我认为是幸福度。什么叫做幸福度呢?第一看学生的情感素质的发展程度;第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是否体验到了一种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等等;第三个就是学生能不能享受到智慧生成的这种成功的愉悦感。

五、实施新课程必须正确把握三维目标。

要正确地把握三维目标,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就是先以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切入点,进行了确切的学情分析,这是一个保障。第二,在过程和方法的有效设计上,进行了高效的引导。第三,在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为贯穿全课的追求目标。另外,还要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储备,当作实现三维目标的一个重要的保障。

六、实施新课程必须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

我们看待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的立足点之一,应该首先就是看我们的教学能不能充分地遵循了学科固有的一些属性和它的一些基本的特点。那么,按照学科的基本特点的这个角度来考虑,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不是有效呢?第一点,我觉得现在的教学当中,存在着一个轻知识重能力的倾向,这种倾向实际跟学科特点是不一致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理直气壮的去抓知识。第二点,其实跟第一点相联系,有效教学应当体现出学科的叙事性的特点,而且叙事性必须要条理清晰,就是第一叙事第二清晰,如果你叙事不清晰这不能说有效的,如果你没有叙事的话就更没效了。第三,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师讲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关系,这个问题也跟前面讲第一个问题知识和能力问题有关系,我觉得知识和能力问题,还应该是一个总的纲,不可偏废,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过程最低限度的讲授,进一步探究活动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么建立在这种空中楼阁基础之上的教学肯定也是无效的。

就教师而言,实现新课程有效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第一,坚定课程改革的基本信念;第二,磨炼自身的基本功,这里边就包括了知识和技能;第三,要向课堂质量。

第五篇: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我们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时听到几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新课程意识、评价方式的转变、要给学生减负增效。。。

其实,每次一听到这些词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们的做法上符合这些吗?这里我就讲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同行们探讨,更恳请大家对我见解的批评与斧正。

1.我们来谈谈减负增效的问题。其实减负增效不应该只说是对学生,一定要对教师是一样的做到才能够真正做到。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新课改,那么,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到减负增效了呢?对学生来说,首先从课程学科的设置来看:在课改之前,高一的新生只有8个学科,就是没有生物学科,其实就是在课改前,学生想真正将8个学科都学好已经不容易了。当然我还是发现,高一的学生的确将8个学科都学得较好的,这不仅要学生有较高的智慧,更要有相当好的方法。然而,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学科变成了9科。不少的学生真的就是照顾了这科无法照顾其他学科。我所遇到的学生,无论他又多优秀,都给我的答案大同小异:总感时间紧,每天就在不断的赶作业。其次从每个学科的内容设置来看,我是教数学的,我这里就以数学学科为例来加以说明。数学课改前的第一学期的内容就是三章:《集合》、《函数》、《数列》。至少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总还感觉到:这些内容能够在一学期中可以完成的。然而在课改以后,第一学期的数学内容明显增加了,内容有:《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四章内容,当然还要感谢市教科所的领导们非常了解情况,为大家减轻负担,把《三角变换》没有列入全市期末统考的范围。同时在函数部分还新增加了《幂函数》的内容。在其次是四川的高考在命题上怎么命?没有谁能够明确的告知的事情。所以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就还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上、课后的作业指导上,没有真正贯彻课改的理念和意识。从这样的一些层面分析:所谓课改的减负问题还真成了有的老师说的减负就是加正的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在减负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改变自己的理念,当然理念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和时间。正如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王春易的“讲和不讲”的问题一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和改变,我们的学生不能象成七那样,讲不讲都没关系。教师理念要慢慢改。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群体。初中教师那一种填鸭式教学没有改变,就会影响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换句话说:中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只是改变高中教师的理念是不现实的。

其次,高中教师在不能改变更多的现实的情况下,应该做到的,还是要多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解读》,从中找到改变课堂的要素,尤其要找的是:我们再教学中要如何操作,才能够体现我们的课改的真正精髓。

再次,教师们要发扬合作与团结精神。真正做到充分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活动中不仅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做到集体认真研究课本,对教学起好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第四,对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的研究,教师要洞察高考的方向和趋势。不仅在备课组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同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还要不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搞清楚每一堂课中的,讲、如何讲、讲多少等的问题。这就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在指导学生时,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2.谈谈评价方式。其实,我们搞教育的人都知道:教育评价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可以说到现在都没有一套评价方案是很好的。其实,我在这里谈得评价方式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或学校的的评价。首先,我们来探讨对学生的评价。要分为几个方面的来讲,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一个评价方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的评价,学生交来的作业,教师的批改和评语,也是一种平时的评价。学生参加一个阶段的学习,参加的阶段学习考试得到的结果也是一种评价。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就是高考一次来一个终结性评价。除后面的终结性评价以外,我们老师在以前不少老师没有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其实我建议作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最好是一种鼓励式的,发现优点式的评价起到的效果会明显一些。高考的终结性评价,对我们老师来说。是没法改变的。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来说,现在各地的搞法,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个专家讲:学生的一次成绩好坏能够评判一个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的水平和对学生的培养,尤其是一个学生的将来的法杖潜力?对现在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型,教师的特能讲,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多的体验参与的一种意识。高考的评价方式没有变,无论怎么改,同样不能改变学生学习教师特能讲的方式。不改变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方式,学校和老师更多更看重的是:学生高考的成绩。在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经常说:不能拿高考的成绩比较学校和学校的好与不好,但是,实际能做到吗?现在,不用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衡量一个老师,那么,有用什么来衡量更好呢?每年高考成绩发下来以后,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又要统计,进行一定范围的评比表彰,这又是符合我们的现代教育中得课改理念吗?

在教师的教书育人过程中,不要以为教给学生多记得几个公式,多记得几个结论,这个老师的水平就要高。对教师的评价能不能看学生的发展潜力?教师的教书育人中,重点可能还应该是育人。

下载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新课程改革制度

    为了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新课程的教学行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要求,请全体教师参照执行。第一条教学......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化隆县民族中学 为了事实求是地反映我校组织、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兹对我......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摘要】我国高等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不同于以往的英语教育理念,更加灵活的学业目标体系,更加多元化的英语课程评价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一、新课改针对的问题与新理念(一)新课改所针对的问题只有了解新课改的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新课改。国外课程改革失败的教训很多,比如美国60年代的结构主义教学改革,因为缺......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学》中明确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最终5篇)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最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之一, 论文这要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深入领会......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2010年秋我省进入新课改。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