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洋思总结
七年级
(五)班语文教学学“洋思”学期
实验总结
学习洋思教学模式已经一个学期了,现做一阶段性总结。
一、基本情况
实验班级:七年级(5)班,64人。实验学科:语文。实验课题: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教师:杜丽娜
二、所做工作
(一)自己的学习与实践
1、自担任学“洋思”语文教学工作任务之后,我就大量阅读学校从洋思中学带回来的《洋思—课堂教学新策略》、《走进洋思》等书籍,借助网络查阅与洋思有关知识,更新自己的观念,在教学中大胆实践。
2、积极在语文教学中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a.努力规范备课:我和刘苗、丁桂玉等老师利用每周二集体备课的时间积极研讨,共同研讨学习目标如何定,备课应注意的环节以及在落实洋思教学模式中所遇到的问题等。
b.以学洋思为载体,努力搞好课堂教学,上赛教课、示范课2节,在教研组内累计听课15节,并参与评课。
c.认真做好了作业批改、辅导和月考工作。
d.围绕学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体会感悟进行了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二)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和学生讨论学“洋思”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和课堂基本要求。
2、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内组员的职责,确立培优名单和学困生名单。
3、在班内举办语文学习方法讲座2次,熟练掌握预习方法。
4、举办作业展评2次,表彰鼓励优胜者。
三、取得的成绩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所提高。刚进校时我班有一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进校成绩太低,不愿学甚至弃学。后来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给他们讲什么是洋思,学洋思的意义,以及如何学等,让他们也转变观念,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产生兴趣,然后对他们进行层次性的辅导。我在班上把语文学的较好十六名学生定为语文学习小组组长,让他们在课余督促、检查、辅导后进生、对那些后进生的小小进步也予以鼓励,这样那些不想学的也在开始学,弃学的也在努力学。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具备了一些自学能力。开学初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并利用早、午自习进行预习指导,经过这一学期三个多月的训练,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已基本形成,多数学生不用教师布置预习内容也能自觉的进行课前预习,为课上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3、学生喜欢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初步构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5、教师的教学素养尤其是课堂调控能力得以极大提升。
四、存在问题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还不娴熟。
2、学生的“先学”环节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个别学困生一筹莫展,产生畏难情绪。中等生的自学能力不稳定,受外界和自身情绪影响较大。
3、在“后教”环节中,讲解不够精炼,易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毛病。
4、“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没落实。
五、实验中的反思及心得体会
(一)学生为什么不认真“先学”?
“先学后教”中,先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几乎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通常我会出示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要求,但每节课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看似在学,实际在开小差,一无所获,通过调查研究,找到了原因。一是对学习没兴趣,只图混完三年了事,而现行的教学中没有“惩罚”一说,所以你的苦口婆心对他而言如同隔靴搔痒,你的善意激励对他来说犹如一阵微风,过后没一点影响,这种同学虽少,影响极坏。二是学生自制力差,所以课堂开小差、懒惰、浅尝辄止,不愿动脑筋去思考,只愿完成最简单的东西。三是学习不讲效率。四是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太差,这些都极大影响了“后教”,最终导致效果不好。
(二)“先学”必集训: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战前动员非常重要。我用了两个早自习给学生做战前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得之鱼,不如得之以渔”的道理,针对班级学生“先学”中的思想态度,分类对待,可谓“威逼利诱,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呀!个别学生顽固不化,加之基础较差,行为散漫不想学,我只有用情感去“软化”他,让他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住老师。但是由于学生都是走读制,回家的这一时间需要家长的监督与配合,我班有近三十多名学生的家长在外打工,还有一部分家长文化层次有限,对学生的辅导与监督无从落实,这对落实“先学”造成极大困难,这也是我最为困惑的问题。
(三)时间就是质量
上完每节课,总觉得时间太紧,匆匆结束,往往未能落实课堂训练,为什么?为什么上不完的总是我?痛定思痛:一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尚未养成,依赖性强,因此在“后教”中势必占用大量时间。二是学生的课堂习惯欠缺,如不愿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因此组织教学占用了一些时间。三是我教学的重点不够突出,面面俱到,生怕遗漏,结果适得其反。可见要想落实“当堂训练”,必须合理安排每分钟。
(四)反思“后教”之一:
“教”,虽是老本行,但在“学洋思”教学模式中,我在“后教”这一环节上摔了几次跟头。在开始的几节课中,每次都从学困生开
始检查,再到中等生,然后尖子生,最后教师精讲。几节课下来,尖子生几乎不再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态度散漫、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多了。对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反复思考,方悟出其中原因。原来,尖子生认为反正这些问题每回都由学困生、中等生完
成了,自己可清闲了,没事了就该休闲休闲,久之便产生了上述现象。我决定改变一些形式,在学困生回答后,或由尖子生充当老师评判,或由尖子生补充完整,再由中等生评判,而我本人在这之间不发表任何意见,充分展现尖子生的能力。
六、努力方向
1、继续激发学生兴趣,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自学方法。
2、我应继续领悟“洋思”教学实质和精髓,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娴熟的驾驭课堂教学。
3、克服畏难和懈怠情绪,扎实抓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勤奋而务实地做好“周周清”、“月月清”工作,让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总之,一学期的学洋思实验,有喜有忧,有苦有乐,有收获有遗憾。但我将沿着学洋思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
第二篇:学洋思总结
学洋思总结
一、收获
首先,是大家的思想观念都在转变,这是推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永远也迈不开大步子。
其次,是学生学习的转变,由过去的集体被动学习转变成个体主动学习,学生都动起来了,真正地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热情高了,学生的笑脸多了,老师的笑脸也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一下子蹿上来了。课堂上说闲话的人少了,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玩手机的人也少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再次,先学后教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预习的习惯,动手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等都在慢慢养成。
二、困惑 学生作业太多,学生的负担过重,老师的负担也过重,过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挫伤了老师进行教改尝试的积极性。比如,我们整天都埋头在作业里面,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样长期以来,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也许就会形成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对策的消极思想。而洋思和杜郎口的做法是尽量不布置作业,如果要布置,则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不同课型,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分为必做题和试做题。作业一般不能超过三道题。课后作业的数量还要以教师能及时批改为限。并教育学生和家长不过分迷信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以避免课外时间的浪费。
2、课堂上对学生往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是教改中许多教师共同的体会。
3、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在一个小组内找不到一个领头羊,一个不会,大家都不会,达不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结果还得老师一个一个讲,很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进度。
三、今后的措施
1、认真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具体做法,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还要关注魏书生、李镇西、余映潮等人的教学改革。
2、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大家抽出时间相互听课,一定要放下架子,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我们不敢说洋思的做法是非常科学的,但至少在目前是适合我国教育体制的。所以我们要重视洋思的“当堂训练”这一环节。多年来洋思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再到后来,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4、在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对好学生的精彩发言报以微笑,肯定与赞扬,他们永远生活在鲜花与掌声当中,而我们的阳光却总照不到后进生的身上,他们默默地坐在那儿,只有羡慕的份儿。这样好学生越好,后进生就越后。而洋思的做法是“起点是后进生,重点是后进生,落脚点也是后进生”。我们今后要用“关爱和尊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只有后进生的成绩上去了,我们才能获得大面积的丰收。因此,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今后工作中一个重点。
5、处理好“收与放”“动与静”“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与语文能力”“张不开嘴与话语霸权”等之间的关系。
四、几点思考
1、教学改革只有人人参与,才有可能成功。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怎么样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一个教师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改革当中,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我认为是学校目前的头等大事。
2、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只体现在课堂上,它应该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领域中。比如晚自习,作业和有关制度也应随之改革。我们学洋思,不能全盘模仿,好的留,不好的坚决去,为什么现在学洋思的普遍一层,而成功的没有几个,弄到最后不得不发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感慨。
3、我觉得学不学洋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首先必须学习和了解科学的教育思想,只有真正地掌握了教育规律,我们也能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条路子。洋思只是路标,是航灯,而不是归宿,真正的归宿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天天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生想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真的知道吗?了解吗?这也许包括领导和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反思的问题吧。我们既然铁定了要改革,就要有颠覆传统的勇气和决心。
4、教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不要一改革就要见成果,一口就要吃个大胖子,特别是在改革初期也许可能失败,但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当我们感到迷茫和无序的时候,我们很需要指导。
5、我们课堂上要改革,我觉得像晚自习、作业等也要随之改革。
第三篇:学洋思总结
学洋思,促课改,抓质量
——谈学习洋思经验与提高山区学校教学之感悟
衢江区黄坛口乡中心小学 方雪辉
这次,全国刮起了学洋思之风,起先总觉得这是一种宣传,一种夸张,然而,通过耳闻目睹洋思的事迹,聆听洋思的办学发展历程及洋思的经验介绍,特别是他们的成绩更让我们刮目相看,真可以说是教学管理上的一个奇迹,让我彻底信服了洋思人。一开始觉得他们这样的管理对学生的文化课的提高是有效的,但没想到他们学生的学习习惯、表达能力、音、体、美等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整个学校学生的合格率、毕业率都达到100%。最使我们敬佩的是他们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真正看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和方法。细细分析,“洋思”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我们不光要学习洋思人的精神,还要学习洋思人他们的办学思想和成功的教育理念,他们那完整而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严格的管理方法、严肃的敬业态度、严明的办治纪律、严谨的教育理念。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们衢江区已经开展了一轮多了,在这七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摸索着课改,实践着课改。然而,课改的效果在我们的学校并不是显的那么的突出,而且课改之后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如两极分化,学生的成绩下降等等却让我们教师绞尽了脑汁。对照洋思经验,我们发现,我们新课程改革在洋思是有那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上,我们的的确确要好好的学习洋思,以促进新课改真正的良性化发展,也确确实实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核心就在于人人都能学好,人人都能学会学习。“洋思”的“先学后教”,渗透着自主精神,不仅预习在先,上课时往往经教师数语点拨,学生们就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快车道”,而且所谓“后教”之“教”也不是教师教,依然主要是引导学生们自己教自己,学会的教尚未学会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革新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做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洋思经验在教学工作中的支撑点就是“三清”,要把洋思的“教学三清”运用到新课改中,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三清“是洋思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从课课清做起,可能就会在教学方面大有进步的,我想学洋思经验就要先学好课课清。教师在落实新课程中都必须做到教学内容堂堂清、周周清、单元清、月月清,必须精心备课,精讲精练,当堂过关。对于学困生,可指导他们预习,为他们扫清新课程中的障碍,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能够有效的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针对他们在当堂达标测试题中出现的问题
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课堂上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讨论,尽量给更多的孩子以表现的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和学困生,为此课堂上它限制优秀学生发言的机会每人每节课最多两次,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就有了热情,有了热情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来了
2、困难分解,发挥学生的作用。
我们用于课堂教学总学时间较紧,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很多老师已觉得很紧了,加上班上有大部分的学生需要辅导,很多老师学生的作业不讲解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甚至有的教师一次作业要讲三次,做之前先讲解一次,批改之后还要讲解一次,最后对差生没听懂的还要再讲一次,本来工作已经很忙了,还要给自己添上更多的工作,结果教师自已一天到晚忙的团团转,结果还没忙到点子上,甚至出现顾此失彼。为此,洋思经验启示我们,在课上怎样指导学生形成兵教兵的习惯,以及课后如何发挥兵教兵的作用等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方法,一对一,他们优秀学生本来自己学会,通过辅导自己又加深了了解,而差生有一对一的辅导,克服了学习习惯上的障碍,也避免了集体辅导没有针对性的缺憾。为此“兵教兵”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3、精心备课,做到胸有成竹。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真正正的还给了学生。老师轻松了吗?不是的。因为“功夫在课外”,老师的任务更重了。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
第四篇:洋思模式
洋思模式,不是吹出来的
这次,我们带着神圣的使命走进洋思中学学习了一个星期。在这里,我一次又一次的好奇,一次又一次的震惊,而又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收获。我想告诉你:洋思中学不是神话,但洋思中学一定是一个奇迹。
也许,苍白无力的语言不会让你相信这一切,因为你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过很多同样的做法;也许,我无法改变你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是几十年前我们读书时就形成的。也许,我更无法让你愿意去尝试这种做法,因为你会觉得你的教法是最好的。但,我会尽力用我的语言让你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洋思模式,绝不是吹出来的。
一、洋思中学发展的起点
具不同的洋思中学老教师讲: 1980年,洋思中学由五个自然村集资2.4万元建了26间平房开始办学,其校名因学校所在地叫洋思而得名。到1983年,洋思中学本应有两个毕业班,但却变成了一个毕业班。为什么呢?因为流失和转学了一半的学生。最让当时洋思中学老师痛苦的是:第一届毕业学生参加中考,一个也没能考上高中,这就是当时的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的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我们辛苦教了三年,怎么没有一个学生能考上高中呢?”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困扰,蔡林森校长毅然决定在1983年这个暑期招集所有老师(12名教师,大部分是民办老师)研究中考失败的原因。就在这次研究中,他们发现,学生平时的作业与考试完全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个学生找到了答案,全部学生也跟着有了答案。于是,就在这个秋天,他们开始了第一轮课改:当堂完成作业——每节课老师讲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后15分钟必须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你们要知道,有了好的方案,实施起来是多么的困难,因为已习惯了“满堂灌”的老师们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是要改变老师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呀!这个方案实施之初,全部老师都感觉困难,因为30分钟到了,总是有讲不完的内容。可蔡校长是一个非常“掘”的人,他每天亲自敲钟,每节课敲三次(上课铃、课堂作业铃、下课铃),每一节课查三次堂。老教师们说:他就像一个“幽灵”一样每节课准时赶到。正是这个“幽灵”,让洋思中学的第一轮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1986年的中考取得“三个百分之百”(合格率百分之百、升学率百分之百、巩固率百分之百)。也正是因为这“三个百分之百”让洋思中学不断发展、壮大,直至在不断求真的探索中发展到名扬全国。
二、洋思中学教学理念的缘由
有可能你会想:“当堂训练太简单了,我也曾经做过”,是的,的确太简单了。但是,你坚持了吗?你在当堂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和研究了吗?洋思人为什么会创造出全国有名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模式?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他们有其它学校99%的老师都认为不正确的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作为一个有十多年教龄的老师,我也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不信,我们就把一个弱智来让他们教,看能不能教好。
其实,我们错误地理解了一个“好”,这句话中的好并不是要教到每个学生都是满分,这个“好”字的意思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
那么,洋思中学的这个理念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草根理念,它源于蔡林森校长教育三个子女的故事。大儿子和二儿子小学时成绩较差,小升初均然连初中都考不上,但后来,在蔡校长的精心培养下,均然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儿子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二儿子现在在江苏省财政厅的重要岗位上。而最差的,要数他的小女儿了,小升初考试竟孝全镇倒数第二名。最后在蔡校长的引导下,均然也考上了高中、大学,最后到美国留学。就是这几个故事,让蔡林森校长想起了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于是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就这样诞生了。
三、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发展的猜想 所谓理念,就是看法和思想,有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看法和思想,我想,他们一定会反思:怎样才能做到教好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是的,或许他们真是这样做的,通过“当堂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他们尽可能地去思考“教”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在上面津津有味的讲,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下边装着听课地走神,老师讲得详尽具体,一部分学生却听得一塌糊涂,效果自然不好。为此,他们又想出了让学生“先学后教”这一招——因为这一招既可以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做就不会睡觉或干其它的事,又可以让老师有时间来监督学生学习,并在监督中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老师再针对存在的问题来教。即便这样,学生不懂的地方,老师还得要讲,在讲的过程中,学生又被动了,先前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无法做到更有效地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发明了“兵教兵”,老师只讲规律性的、共性的、富有典型意义的和容易忽视的问题。我想,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应该是这样形成的。
当然,后来又形成了“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这里的清,是“清理基础知识”的意思。这为高效课堂又提供了后续保障。学生为了完成这个“清”,我亲眼看见部分学生吃饭在学习,走路在跑步,他们没有时间去打跳、更没有时间去违纪。
当然,“洋思经验”远远不止这些,譬如:他们的集体备课很出色、“兵教兵”怎么教、“四清”又怎样清等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我向你保证,一定会收获不浅。
第五篇: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中学的心得体会
在奔赴苏州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学习之前,通过一些资料,对它有所了解,并 对洋思中学的主要经验作了以下简介: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这八个大字,高高地竖立在校园教学楼的顶上,镌刻在进校大道旁由蔡校长亲自填词的校歌里,也烙在洋思人的内心深处。
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德育工作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之重点)
洋思经验的精髓就是他们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成功地构建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个尊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内容,做到了课堂教学的优质化。所谓“先学”: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所谓“后教”,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兵教兵”是主要形式,即先学会的同学教未学会的同学。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促进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而教师的教主要是引导、更正、点拨,一般在10分钟左右。现在他们又提出每堂课老师讲授时间控制在4分钟左右。“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当堂训练的目标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知识和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他们采取的策略是:一点多题的强化巩固,一题多点的系统巩固,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这一模式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讲课时,不管是不是大纲中规定的,不管是什么层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会了的就少讲。而教的应是不会的。洋思老师上课也不是不讲不教,而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引导。通过这次对洋思中学的学习考察活动,虽然之前有所了解,但是亲身感受之后,还是体会多多:
第一、洋思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洋思从学校到班级再到学生、老师就是一个整体。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非常融洽。
第二、洋思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洋思的学生能够非常有效的利用时间。第三、洋思的教师队伍中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教育事业。其中大多数教师是住在校园内的教师公寓里。这样,便于教师辅导学生,便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因为学生几乎全部住宿)。我想这也是洋思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洋思中学具有科学的教学模式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洋思中学自从建校到现在有2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说,现在的洋思大到学校管理,小到班级管理,以及教学过程的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有节紧密相联。
那么我建议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加强学法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二,要充分备课,实现精讲点拨,压缩教师讲的时间;第三,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的原则,精心设计训练题目;第四,调整学生作业时间与预习时间,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逐步增加预习时间;第五,要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让每一个差生都具有自学的主动性,具备自学能力。
2009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