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定位
高中化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定位
福鼎四中周蒙钦
目前,就课程建设方面,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及具体操作越来越为教育界所关注。有些学校能紧跟课程改革步伐,及时调整了课程设置,并积极尝试研究性学习等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我校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在创新教育方面勇于探索,也走出一条新路,在福鼎四中近年的教育教学探索中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仍有不少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含义、特征以及实施方法存在着误区,现谈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几点粗浅认识,以及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新型学习方式的建构、平等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素质发展终极目标的追求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可见“研究性学习”就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改革教学制度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发,把学生一部分学习过程变成探索过程,也可通俗地讲成: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人们通过假设、想象、实证、逻辑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高中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生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
基于“研究”的性质和需要,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的直接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从“教”的角度来考虑与之相应的课程、教材、教法等问题。由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的。因此,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教师就要改变观念,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师生共同营造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重视细节和过程,强化发展性评价,夯实学生科学品格养成对于这一具体过程,我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来阐述,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教师拟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范围。
(二)、成立课题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及其分工。
(三)、细化研究过程,优化研究成果。
(四)、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是有目的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某个终结状态。学生的学习不会整齐划一地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教学恰恰凭借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素质。我们学习小组成员的选择,就要利用这种差异,选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成组,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个体优势,形成互补,互相勉励,互相竞争,创设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小组模式,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对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探索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试着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学生的课题研究如果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就要给学生肯定的评价。
①展示各小组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我们应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可以组织研讨会,让大家共同讨论评价;开辟一个展示园地,供大家借鉴学习;选择出一特例,鼓励形成研究之风气。
②客观评价并备案。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其中的不足应明示并指导修改,给予鼓励。其中的典型案例要记录在案,对个别学生客观公正独特创新的见解的肯定不仅可以提高个体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拓宽整体学生研究的思路与角度,还可以促进教师对教材、学生的再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不足之处的再探讨重在激励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能一棒子打死,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个环节做好了,往往能起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既教给了学生方法,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
③树立典型,提出表扬。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与及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树立那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的创新意识,攻克难关的品质的典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人格的养成。表扬那些善于利用资源,注重研究方法的典型,有利于学生自主研究习惯的养成。
三、诱发问题意识,善于制造“富于孕育性的时刻”
——激起学生求索的热情,教师应该成为化学教学艺术的总设计师
改革教育方法,首先要转变教师自身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我们的教师就不应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尤其是研究课题的拟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问题的解决,要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判断。教师应时刻关注过程并加入探讨,给予提点,对新颖独到的见解给予鼓励支持,教师不要满足一定的标准答案,而是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依据,发展他们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认同,得出结论,而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再想想看”,找到更多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多一种思路多一种答案。为此我们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创造思维习惯,一般知识的掌握,教学目的实现,要体现在思维的过程中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反馈,要突破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观念,要注重过程的分析,关注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关注学生在协作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形式上可以多样化,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之,要开创创新教育,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也需要我们改变作用。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未来,去选择、去竞争、去锻炼、去体验、去创造,去做他们想做而应该做的事情。而教师,就是一个沉稳的指导者,灵活的组织者,积极的判断者和进步的推动者。
第二篇: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
无数的事实表明,任何一项科学研究,要想取得较大的成功,除了人员的素质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选题正确与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题选得好,方向对头,可以捷足先登,后来居上,突破一点,带动全盘;而选题失当,方向有误,则可能心余力拙,久攻不克,或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虚掷光阴,劳而无获。孟子说“学贵慎始”,兵家言“慎重初战”,都说明了选题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般是:确定课题 → 设计研究方案 → 做开题报告 → 探索研究 → 报告研究结果 → 讨论研究结果。
一、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能否选择一个适当的课题,对于研究能否开展影响很大,对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教师要做一系列的启发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些课题的示例。
1、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进行专题研究
比如,① 化学与环境保护。可细分为: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汽车尾气及固体悬浮物、工业“三废处理”、环境监测技术等。② 化学阿新能源、新材料。可细分为:化学电源、新能源、纳米技术、海洋技术、硅酸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③ 化学与生活。可细分为:水与生命、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机物、健康与安全(毒品、烟草、兴奋剂对人体的危害),药物合成等。
2、对前沿知识的“拓展性研究”
如讲了碳的同素异形体后,可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讲了胶体一节后,可让学生了解什么叫纳米,什么叫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有哪些特点等;讲了氧族元素,可以介绍科学家新近发现的O4分子,可让学生根据O4分子的结构特点,预测O4
5+的氧化性强弱、稳定性等;又比如,学习了氧族元素后,可以介绍N盐粒炸弹、C8(NO2)8猛
5+烈炸药等。又比如对C60、N等物质,我们可以根据数学、物理等知识确定它们的结构,并
根据结构,预测它们的性质,这样的学习也属于创新学习。
3、对化学实验的深层次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比如铜与浓硫酸加热能反应,而稀硫酸则不能,那么,多大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跟铜反应呢?在实验中又如何避免SO2的污染呢?
除上述外,还可以对高中化学重难点知识进行专题研究,这里不再一一阐述。
特别强调的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潮州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注意把利用文献资料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资料结合起来,多选具有特色的课题,这样的课题更有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刚做化学研究性课题时,学生可能把握不住方向,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可能不甚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指点。步骤如下:
1、研究开始时,注重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参考书尚少,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的含义,要让学生熟悉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要让学生根据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交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钥匙。
2、研究过程中,注重鼓励和督促检查并举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遭受挫折后,学生容易气馁,使探究活动不能持久。这时需要教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要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要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如我校化学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设计了下列表格:① 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② 研究性活动小组活动计划表;③ 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学生呈报表;④ 设计方案评审表;⑤ 研究性活动小组活动报告表;⑥ 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师上课登记表;⑦ 研究性活动成绩评定表。教师、学生及时记载研究情况,写好研究日记,真实记录个人体验,每周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学生相互督促、检查,为将来评定成绩提供依据、积累资料。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和人际交往,又能很好地自我保护。
3、研究结尾时,注重表达和交流
在结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要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同时还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研究工作报告,总结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研究的思路、过程及取得的成绩和体会。要召开不同形式的辩论会、研讨会,可以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使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有一个充分交流、研讨的机会。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敢于和善于申辩。
三、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评价及内容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分析研究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的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等。
2、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所研究课题的价值、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实物模型、多媒体软件等。要注意评价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发表评论
第三篇:关于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的认识
关于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的认识
广饶一中郭连海
摘要:当前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并针对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化学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主体
1引言
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最大可能地激发其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而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对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让其通过自己探索、思考,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正是通向此目标的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组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充分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值得深入探讨。
2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化学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已经成为新课程化学学科要求或渗透的内容。然而,目前化学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的开设和推进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社会因素
这里说的社会因素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受选拨人才制度的影响,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片面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为数不少的学校、教师、家长对研究性学习持赞成态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是否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影响升学率。
另外,中学各班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校舍图书设备不敷使用,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短缺,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纸上谈兵。
2.2 教师素质
教师的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教改意识、问题意识、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精深、基础知识广博、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十多个方面。现仅从教改意识、心理学认识和知识储备方面进行分析。
2.2.1教改意识方面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高考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都发生变化。
据调查报道,在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盲目照搬外地经验,脱离实际情况,学生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因而失去研究兴趣。还有部分化学教师对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热情,仍以给学生灌输知识,追求高的升学率为教学目的,时常会出现在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至于化学研究性学习,则被视为教学的额外任务。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化学研究性学习本身并无异议,只是迫于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仍有所顾虑。
2.2.2心理知识方面
老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仅保持在一般了解的层面上,而且还认为可以忽视学生感受,全力抓紧学生学习成绩才对。这体现了现在部分老师还是困囿在传统的只重视学习的老思想之中,对学生的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认识。
2.2.3知识储备方面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否丰富是否精深是家长和学生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教师能力的显示。教师想要组织好“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具有实践能力。而有着广博的基础知识,又精通一刻专业知识,而且有着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相当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中更有用武之地。
2.3学生兴趣及社会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所持的态度亦令人有所担忧。面对升学的压力,考试的压力,高分数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失去了他们学习中应有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甚至对充满趣味性的探究性化学实验,他们也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3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通过主动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
3.1 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表现:第一,学习的地点和内容的开放性。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已涉及诸如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健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不拘泥于课本。如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等。第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过程也具有开放性。学生不仅向书本学,还要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他人学,养成一种开放的思维习惯。第三,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和校园,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化学实验室、网络、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资料,把课内和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的联系起来。
3.2 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以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主要表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处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自主释疑,自主探索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实践性
“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对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自主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如在“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的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采集海水样本,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安装实验装置,用AgNO3测定有关数据,再处理数据,分析结果。这一系列过程都需学生的亲身实践。
3.4 过程性
化学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单是实验或调查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更注重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除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这为他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4.1 正确处理好一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化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而研究性学习在让学生感知直觉经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不是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改被动的、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性学习。
4.2以促学生发展为目的,精选研究课题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及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有关“水”的知识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查阅资料、向有关管理部门咨询及实地考察相结合,了解本地区水污染及其危害的情况,并就如何防治水污染献计献策。另外一部分学生就我国水资源、本地区居民饮用水的品种、价格及质量情况进行调查,还可以去了解本地区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生产的水质问题等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
4.3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它学科产生了很大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就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可在明确课题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过程、研究信息的分析、归纳、整理、研究课题总结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但不能反客为主。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对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应在活动中强化自主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加速自我完善的过程,要求化学教师不仅要精通化学学科的知识,又要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解释化学问题,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教学技能过硬的“专家型”教师。
4.4 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性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当然他们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他们学会了无怀疑的接受,从而削弱了自己的问题意识。这就需要在学习中多鼓励学生自己发表不同的看法,解决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走不同的路径,同时尽可能在原来问题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提出疑问,从而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通过实验创设情景。用生动、鲜明、直观的实验现象以及意想不到的实验事实和结果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更深刻,全面的思考探究问题,使探究活动得以深入进行。例如,在介绍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之前,先播放一段录象:桂林的七星岩和芦笛岩的岩洞。学生们肯定会被这仙境美景所吸引。再问:这位雕琢美景的能工巧匠是谁?学生们联想翩翩。通过小组讨论后揭开谜底:二氧化碳。同学们面面相觑,不可置信。这时再引出实验:氢氧化钙—碳酸钙—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马上就高涨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总结分析
研究性学习是立足于教材,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的一种教学学习方式。所以,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过程的结尾中,为了提炼所学到的知识、能力,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自己及其他人的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做出反思。反思概括的意义在于:其一,内化新知识,加工与整合新旧知识,达成同化或顺应,形成更协调一致的理解;其二,加深理解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这对知识的迁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三,科学的反思往往能使新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归宿,即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他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而且还在于他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教育评论》一有关人士说得好,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整体配套的改革,学校是主阵地,政府行为、家
庭教育和社会参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政府方面来讲,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改善条件;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建立合理的考试制度。从家长和社会方面来讲,要给与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为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化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一个长期探索、研究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研究性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必会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季 芳﹒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2002﹒(6):34-26﹒
[2] 蔡亚萍﹒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适应性研究[J] ﹒化学教学﹒2004﹒(5):28-30﹒
[3] 王建成﹒谈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融合[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1):65-67﹒
[4] 崔允郭,余进利﹒我国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调研报告[J] ﹒全球教育展望﹒2003﹒(7):41-43
[5]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 ﹒教学发展研究,2001,5﹒
[7] http:/// 关于化学研究性课程的课题选择等﹒
第四篇: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实施和评价
科学不仅是知识,更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科学教育绝不能仅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领略科学探索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科学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正是体现上述思想和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在高中阶段,周课时安排3课时学必修获得15个学分,而且在高考试题中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试题,所有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一定的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三大要素。研究性学习最重要、最突出的属性是研究性、探索性。此外,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专题性、学生自主性和实践性等等。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般是:确定课题 → 设计研究方案 → 做开题报告 → 探索研究 → 报告研究结果 → 讨论研究结果。
一、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能否选择一个适当的课题,对于研究能否开展影响很大,对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教师要做一系列的启发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些课题的示例。
1、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进行专题研究
比如,①化学与环境保护。可细分为: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汽车尾气及固体悬浮物、工业“三废处理”、环境监测技术等。②化学新能源、新材料。可细分为:化学电源、新能源、纳米技术、海洋技术、硅酸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③化学与生活。可细分为:水与生命、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机物、健康与安全(毒品、烟草、兴奋剂对人体的危害),药物合成等。这类课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学生比较感兴趣,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对前沿知识的“拓展性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对书本知识研究的延续与深化,故课题也可以结合书本进行深入挖掘。如讲了碳的同素异形体后,可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讲了胶体一节后,可让学生了解什么叫纳米,什么叫纳米技术,纳
米材料有哪些特点等;讲了氧族元素,可以介绍科学家新近发现的O4分子,可
让学生根据O4分子的结构特点,预测O4的氧化性强弱、稳定性等;又比如,学习了氮族元素后,可以介绍N5+盐粒炸弹、C8(NO2)8猛烈炸药等。又比如对C60、N5+等物质,我们可以根据数学、物理等知识确定它们的结构,并根据结构,预测
它们的性质,这样的学习也属于创新学习。
3、对化学实验的深层次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比如铜与浓硫酸加热能反应,而稀硫酸则不能,那么,多大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跟铜反应呢?在实验中又如何避免SO2的污染呢?还可以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从反应物的浓度、用
量、控制反应的条件、外界对反应的影响等方面去分析、研究,通过对失败的实验研究,更可以巩固反应条件,理解工业生产中条件控制的重要性。
特别强调的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无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注意把利用文献资料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活”资料结合起来,多选具有特色的课题,这样的课题更有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刚做化学研究性课题时,学生可能把握不住方向,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可能不甚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指点。
1、研究开始时,注重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参考书尚少,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含义,要让学生熟悉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要让学生根据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交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钥匙。
2、研究过程中,注重鼓励和督促检查并举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遭受挫折后,学生容易气馁,使探究活动不能持久。这时需要教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要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要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指导教师可以设计了下列表格:①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②研
究性活动小组活动计划表;③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学生呈报表;④设计方案评审表;⑤研究性活动小组活动报告表;⑥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师上课登记表;⑦研究性活动成绩评定表。学校要围绕研究性学习开展一系列活动①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讲究;②开题报告会;③中期课题报告会;④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会。教师、学生及时记载研究情况,写好研究日记,真实记录个人体验,每周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学生相互督促、检查,为将来评定成绩提供依据、积累资料。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和人际交往,又能很好地自我保护。
3、研究结尾时,注重表达和交流
在结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要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同时还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研究工作报告,总结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研究的思路、过程及取得的成绩和体会。要召开不同形式的辩论会、研讨会,可以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使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有一个充分交流、研讨的机会。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敢于和善于申辩。
下面是本人在化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点心得。
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校中产生认知矛盾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1、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新授课堂
人类的认识水平的提高,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个别到一般地掌握知识和发掘规律,再运用这些知识和规律,开始自己的发明创造。在新授课堂中,教师逐步渗透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全心参与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创造。
其实,高中新编教材中有些内容编排,就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如离子键概念的形成,高一课本是先安排氯气与镁反应实验,让学生感知宏观现象,再由此分析镁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讨论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稳定结构,最终明白阴、阳离子产生的静电作用是离子键的实质。这种用微观分析宏观现象的实例可让学生学到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于新授化学基本理论课程,也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新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各节内容时,从量变
和质变规律阐述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介绍门捷列夫当初的哲学思想,启发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指导学习,研究问题,打破思维定势,营造创造发明的情境。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新授课,教师也能比较好地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可通过一些探索实验和实验设计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在化学1硝酸性质教学中,教课书上用铜片与硝酸(浓或稀)反应说明硝酸的氧化性,用无色透明塑料片罩住试管口,实验现象还比较明显,但从环保角度来说此装置欠佳。如果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简易装置,学生是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新装置。事实告诉我们,教师若能对这类教学进行巧妙的设计,立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创新意识就由然而生。此时学生学的东西就不仅限在课本上了。
2、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化学实验课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大舞台,在此不仅能培养和发展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各种技能,甚至还能在某些方面有重大发现和创造。
任何研究能力的培养都不可忽视基本功的训练,所以课本上的实验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实验课,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预写实验报告(把要记录处理的数据和结论留出空格)。因为课本上的实验都是检验别人设计好的实验,所以此时的教学重点在操作技能上,但实验时也要认真记录现象、数据和条件,对反常现象也应如实记录,事后再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创造一种让学生探索实验的环境,以培养学生探索实验的精神,比如,氨气的实验,可以设问:我们常用固-固反应方式来制氨气,能否用固-液反应装置来制氨气呢?若能,采用什么仪器和设备?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在要求改进装置和反应条件时,可让学生小组讨论,由他们自己找答案、出方案,即布置每小组写出相应内容的小论文。实验习题课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好机会,因为使用的仪器设备,采用的实验方法都是开放性的,每道习题都是一个小课题,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本功,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前把自己的实验方案写好,用一个课时分组筛选出小组方案(每班分十个小组为准),具体是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讲清本组方案,再由全班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秀方案,准备在学生实验课实施。因为这种教学活动全是学生亲自参与科研活动,所以学生很容易
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异,对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和提高高考的解题能力大有帮助。另外,我们还可以选做一些“选做实验”,这可以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复习课堂
复习课的目的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等,以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知识迁移和综合能力。其实,此时的教学活动有很浓的研究性学习的成分,教师若能把握和设计这种课堂,学生就有一个锻炼和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好机会,各种考试成绩也会显著提高。
在中学化学前后知识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把前后知识网络化、条理化。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具体可以在黑板或印件上设计出有实际探讨价值的网络表格,要求学生在限有的时间内填完表格(或边讨论边归纳),以培养学生网络知识,类比推理和归纳问题的研究能力。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归纳其它章节反馈练习。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研究一下每章节或每个知识块的内容,找到一条合适的线把各知识点串起来。比如,学生对比归纳一切有机反应时,不难发现,卤化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等都属于取代反应的范畴,再由此对比发现有机化学反应大致分为几种类型,而这些反应赋予的内容几乎覆盖所有中学有机部分。实践证明,学生这方工作做得好,解答有机化学习题,特别是信息给予题就不难了,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因为复习课是学生已经把握一定知识和有一定能力的教学活动,此时,教师可以大胆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分组去做,也可以让学生单干,对于工作量较大的课题一定要分小组做,让他们分工协作,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活动,教师要找的课题很多,如一题多解、容易混淆的概念、解题技巧、实验设计和装置改进等等,都可以考查和提高学生自学、知识迁移、知识加工等综合研究能力。不过,要避免同类问题的题海训练,否则会使原本的技巧和方法也变得机械化了,能力的考查也荡然无存。
三、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结题验收后,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这次研究的得与失,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为今后的化学研究提供借鉴的思路。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在评价上应侧重于学习、研究的过程,不论结果如何,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当然,研究后获得了成果,得到了公
认,要给予充分肯定,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继续研究。研究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分析原因,为今后的研究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1、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分析研究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的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等。
(2)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所研究课题的价值、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实物模型、多媒体软件等。要注意评价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2、高中化学研究学习的评价程序
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重点则可放在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三个环节。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如:研究资料的积累情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如何克服解决等。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学生难于解决的问题,应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之间的交流,或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参与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成果及成果展示方式进行评价。
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形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可以是定性评价,也可以是定量评价。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形式,对学习结果重在鼓励,其标准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干。
第五篇:浅析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索
浅析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索
时间:2012/11/26 14:50:00 来源:
【论文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化学实验
【论文摘要】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实验之中,增强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质量;同理,研究性学习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理论联系实际,对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碰到实际问题、操作难度并结合事例等进行探索与总结。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指导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实验中应弄清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对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1.通过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2.通过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而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应遵守学生力所能及的原则,不要贪多求大,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
二、根据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化学知识作为载体 ,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
①探索性化学实验;②开放性的化学问题;③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④能体现研究过程的问题;⑤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⑥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具体如下:
1.结合化学教学选择研究课题。当今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结合日常生活选择研究课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