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一年级学生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一年级的小学生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少,也谈不上有什么社会阅历,所以在面临看图写话这样的小作文时,通常都是只能写出干巴巴的几句话,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样就很容易在考试中失分,况且一年级的语文考试,所涉及到作文这一项几乎都是“看图写话”的形式.一、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题不清的问题
一年级的语文考试,所涉及到作文这一项几乎都是“看图写话”的形式.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图,然后再写话,所以看是基础。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
(二)语言方面的问题
一年级语文重在字词积累,有的学生不注意字词的用法,很多时候望文生义,滥用词语,没有正确的书面用语,语病连篇,连句子表达不完整,不通顺.更谈不上巧妙灵活的修辞和优美准确的修饰语了。
(三)写作技巧的问题
主要问题是概念空洞,没有具体的事实,或者只有事情的轮廓,没有细致的情节。对事情发展过程交代不完整,或者缺失某些要素,或者只用三言两语把重点场面与经过情形带过;忽略事件中人物的活动,对人物的行动变化也是一笔带过,不做具体的变化描写。还有就是不能很好地从整体去构思,作文层次混乱,过度不自然,无主题或主题不突出,不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详略处理不当开篇结尾不能为主要内容服务等。
二、出现写作问题的原因
(一)兴趣不足
(二)资源贫乏
1.阅读空间小
现在小学阶段的课业很繁重,家长还要让自己得孩子参加各种所谓的补习班或兴趣班。使得多数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更没有阅读习惯。少数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例如沉迷漫画、小说、娱乐等方面的周刊书籍,使阅读空间变小,欣赏品问变低。
2.生活经验少
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除节假日之外,每天学习、生活基本局限于校园之内,即使是到了节假日,充斥他们生活得也许是各种兴趣班。而长期单调、重复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无疑造成了学生视野狭窄、认识肤浅、思维僵化和写作素材的匮乏。
(三)写作技巧差
主要是平时缺乏练笔,对教师新授的写作技巧没有练习巩固,在写作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未能使技巧成熟和稳固。比如,因为教师有时是会在教课文时适时穿插讲相关的写作技巧,学生没有及时领会而教师也没有及时要求写个小练笔,久而久之学生更不知道这个写作技巧要如何运用。
三、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图,然后再写话,所以看是基础。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看得懂才能说得明,所以,看懂图意,会看图是写话的前提。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我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一般地说,单幅图属情景图。在教学《秋天到了》这幅图时,我做了如下观察指导:
1、整体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总体上先有个了解,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人物,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总体上看,这幅图画的是郊外,景色很美,有山有水,有麦田,有花草树木,四个小朋友在郊外游玩。)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先看远处的蓝天、白云、高山,再看房屋、麦田,最后看近处的树木、水池、小朋友。观察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特点。如:麦田的颜色,小朋友在干什么等。
这样训练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看一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几幅图。学生在观察多幅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们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他们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记叙文不是先让他知道梗概和主要内容吗?看图也是。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可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理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孩子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
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面中,进入角色,大胆想象,也可以借助课件进行演示。如果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还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让他们在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中,想象画面内容以外的东西,同时又使静止的画面传递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一年级下册语文书封面这幅图,指导看人物植树图这一部分时,除了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进丰富的想象,如:小男孩丁丁和小女孩笑笑在植树过程中是怎样做的,他们深情地望着小树苗心里又会想些什么,而在小树苗头顶飞来飞去的小鸟会对小树苗说什么,又会对这两个植树的孩子说些什么等等,这些只是给学生一些提示,但就是这一点提示,可能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学生想说想写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小树苗呀小树苗,快快长大,长成参天大树吧。”“小树苗,我们会精心地呵护你的,让你茁壮成长。”“可爱的小鸟飞来,望着小树苗唱着快乐的歌:亲爱的小家伙,你们的勤劳,让我将来的家舒适暖和。”这些都是孩子们想象的火花,让画面变得生动鲜活。
三、理顺思维,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从想象到写话,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口头表达。低年级学生表达时,往往缺少条理,不连贯,所以我们要重视“看图说话”的教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为后面的写话打好基础。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展现出来。在说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找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做示范,然后再让其它同学仿照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用词准确生动、想象合理等独特之处。
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一位同学站起来介绍说:“我喜欢吃的水果是梨。我家院子里就栽了一棵梨树,一到秋天,爷爷就用叉子叉下来给我和弟弟吃,咬一口,满嘴都是水,好吃极了„„”于是,我连忙鼓励说:“说得很好,把老师给说馋了,我仿佛看见爷爷在‘叉’梨的情形。”听到老师的真诚表扬,每个同学都积极的想把话说好。说话时可采用自己小声说、同桌说、小组说、指名说等形式。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要及时小结,积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四、由说到写,让学生乐于动笔
写,就是学生在说的基础上,把说的内容写出来,写的过程是学生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因此,在指导学生完整而连贯地说一段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说的内容写下来。
1、带头范写,调动积极性
教师引导着讲完了,孩子也已经用自己的话把图的内容都说过了,接下来我没有马上让孩子写,因为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能力比较超前的孩子在这个时候马上就写,当然不成问题,可是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一筹莫展地在咬着手里的笔杆子挨时间,经过缜密的思考,我没有马上让孩子写,而是先在黑板上“范写”,在我范写的过程中,我一边征求着孩子的意见,一边讲解着一些比较具体的语法知识,比如”在本文的一开头应该先交代时间”,“到哪里应该分段了,为什么要分段呢?因为地点或时间发生了变化”;“这里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等等。有些地方在写的过程中,我甚至还主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这样极大地刺激了孩子们创作的积极性。在写完这篇下水文之后,通常还会请一两个写作特别吃力的孩子再读一读,然后我马上就把黑板上的下水文擦掉,再让孩子开始动笔写。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洋洋洒洒地写出很详实完整的作文来,尽管与老师雷同的地方很多,但是初次学习写作的孩子就是模仿的痕迹多一些,这并不奇怪,因为等孩子到一定的年龄时,他们往往就有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就会终止模仿教师的行为了。
2、以画促写,学生兴趣盎然
第二篇:初中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段考刚结束,通过对语文试卷的评阅,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1、语言贫乏、平淡,语言积累不足。
2、内容空洞,缺少主旨,缺少创作素材。
3、在形式、结构、写法等诸多方面都缺乏设计与创新不会结构文章,缺乏写作经验。
该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将我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一)激发兴趣,降低要求,克服畏难情绪
明确兴趣在作文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接受这种赠送的。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
(二)重视语言积累
语言是一切文字创作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就无以谈写作。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古人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之说,杜甫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语言积累确实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然而初中学生日常阅读活动情况却不容乐观。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要求学生重视语言积累,遇到好词好段好篇章,要求多读多背,最好做到分单元、分类型,有计划、有指导的摘抄和仿写。例如,老师可以有目的有意识的将一些形容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形容环境的词语集中起来,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七八个词语写一段话表达一种心情或者一种思想认识。老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让同学们对当天发生的大家都看到的某一事件或者某个场景进行口头或者笔头的即时创作。最好做到当场做,当场读,当场评,让不会写的同学通过比较,感受到自己创作的语段的不足之处。因为是大家共同经历的,很容易看出不足,因为一个个样板摆在那里,补足的难度小,学生也容易从一个语段上举一反三,悟出其中的奥妙。同时,写的好的可以得到激励,写的稍差或者不会写的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对于老师来说,这样的操作简单易行,可实施性也强。这样做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三)要求学生注意搜集素材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写文章无话可说,找不到素材,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活动范围小,交际有限,阅读的局限性很大。许多学生整日奔波于家和学校两点一线之间,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课内知识的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与课内知识无关的事一问三不知,写出来的文章“套文”的现象非常明显,或“千人一腔”,或脱离生活,内容苍白乏味。他们缺乏的是大量的课外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经验积累。例如,一写赞颂母爱的文章,就是“有一天夜里,母亲大汗淋漓地背起发了高烧的孩子上医院”;写老师,就是“老师饿着肚子冒雨到学生家里为学生补习”。就好像,孩子不生病就不能感受到母爱,老师不给学生补习就不是好老师。
著名文论家刘勰的“积字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读以穷照”之说,开宗明义地说明了材料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媳妇再巧,若没有相应的烹饪材料也做不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同样,我们写文章,也必须先有材料,例如人、事、物、景。丰富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在进行课文讲解时,要以课文为范本,将课文中的语言、语法、句法和文章结构知识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此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领悟生活的真谛。要求学生加大写作知识的拓展、搜集、积累。搜集素材、积累材料的渠道还有很多,如可以直接收取家庭、学校、社会的人和事,还可以阅读报刊杂志、名篇佳句、优秀作文和网上资料等,都能开拓思维。接受的角度也不应只限于语言文学角度,还须从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广泛采集。
要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应当引导学生有效进行素材的积累,否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是一句空谈。
(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经验积累 作文是创造性的工作,中学生所处的阶段决定了他们在学写作前,需要吸取别人写作的方法和经验,即模仿。模仿包括:文章好的句子、段落、篇章、、结构、立意等。学生的摹仿力很强,只要细心指导,仿写文章也一定会成功。模仿写作,可为学生写作文夯实基础。
在写作练习中,一般可采用三步走的方法:一是写少,指不求字数,不限内容,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二是写多,至少每周一次;三是鼓励,教师要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具体写作时,要做到:首先,在写作文前要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要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告诉学生写什么、怎样写,如何下笔,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审题、立意、谋篇,怎样安排结构,怎样开头结尾,怎样选用表达方式等写作技巧。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的真切体验”,这要求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没有情感或虚情假意的文章是苍白无力,无法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只有情动于衷才能形成于言,情真才能意切,情真始能洞察人的心灵,情真才能创造出悲欢离合,品味到酸甜苦辣的纷繁的生活。
当然如果每次作文中出现的立意不健康的文章,根据出现的量判断是否是共性的问题,然后分别采取单独交流和集体探讨的方式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立意方向。作文前多提醒:我们的作文必须合拍于社会心声,自己要先确立该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作文必须是对社会的美好的人事起鼓励作用、对社会中丑恶阴暗的一面持批判态度。学作文前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途径很多。但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第三篇:中学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2010年四川省中小学英语参评论文
标题中学英语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
作者姓名黄艳丽
联系电话***
[内容提要] 当今,英语写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课是中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写作是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目前,在考试中英语写作部分的得分率相当不理想。中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较为低下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用有效的写作方法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的整体水平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学英语写作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现状,介绍了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中学英语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 当今,英语写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课是中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写作是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目前,在考试中英语写作部分的得分率相当不理想。中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较为低下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学英语写作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现状。此外,还提出一些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一些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写作能力写作问题方法策略
一、引言
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据1986年的统计,世界上约有20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共计约有8亿人。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英语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以加速我国“四化”进程,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因此,英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英语课已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然而,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差。虽然我国英语教学法流派经历了从语法翻译法到情景法的变革,然而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重听说轻读写,着意于口头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书面阅读和表达,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当今的课堂,许多老师把大多数的课堂时间用在单词和语法的学习上,学生也误认为把课堂上的时间用来写作是一种浪费。因此,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后却不能写出简单并正确的句子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写作是学习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英语写作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惧怕写作、汉语式作文现象、语篇布局及衔接能力弱、写作内容贫乏、语法错误多等问题。在英语写作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来分析学生写作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英语写作是中学英语教育的薄弱环节,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
1.语法错误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语法错误大致可分为:(1)主谓不一致(2)语态错误(3)流水句(4)修饰语错位
(1)主谓不一致(person/number agreement)错误
英语的谓语动词要和主语保持一致,谓语动词单复数要根据主语来确定。而汉语的动词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影响,学生主要用汉语思维,往往没有习惯去考虑主语是第几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例如:
a.He like icecream very much.b.A number of trees has been cut down.分析:a句中 He是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态中谓语动词like应该加likes。b句中“a number of+复数名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正确的形式应为: a.He likes icecream very much.b.A number of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2)语态(voice)错误
英语的语态分为两种,即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写作时不要因为混淆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而误用语态。如:
a.That house is belonged to him.[正] That house belongs to him.b.Great changes have been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正]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分析:belong to是及物动词,但是没有被动语态。而表示发生的词take place, occur, happen, belong to,appear, break out, rise, die等没有被动语态。
(3)流水句(run-on Sentences)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另一个顽固不化的问题就是流水句或串句(run-on sentences)。什么叫run-on sentence呢?流水句是学生们将几个不带任何关联标志的句子一“逗”到底,在最后一个句子以句号结尾,如:
a.There are many ways we get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分析:这个句子包含了两层完整的意思:“There are many ways.” 以及“We get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简单地把它们连在一起就不妥当了。
应改为:There are many ways for us to get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或:There are many ways through whichwe can get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又如b.I walked into the pet store and asked the clerk if she had any talking parrots, this made her roll her eyes.剖析:这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都是完整的单句,因此不能用逗号连接。有很多方法来改正这个句子,其中最简单的改法是把逗号改为分号,如:“I walked into the pet store and asked the clerk if she had any talking parrots;this made her roll her eyes.”
(4)修饰语错位(misplaced Modifiers)
英语与汉语不同,同一个修饰语置于句子不同的位置,句子的含义可能引起变化。对于这一点中国学生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了修饰语误放。例如,only 是一个很容易被误放的修饰词。
a.I ate only vegetables.b.I only ate vegetables.第一个句子(I ate only vegetables)意思是除了蔬菜我什么也没吃,既没吃水果,又没吃肉,只吃了蔬菜。第二个句子(I only ate vegetables)意思是我唯一的所做的事是吃了蔬菜,没有种,没有去收割,没有洗,没有煮。
2.中式英语(Chinglish)
中式英语Chinglish 来源于Chinese 和English 这两个词的合成。“Chinglish is a poor broken English that is of Chinese origin”(Wikipedia).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中国学生因缺乏真正的英语环境,在学习中尤其是在写作中就容易忽略这种差异,常把自己学习汉语写作时养成的习惯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去,因此就写出了所谓的Chinglish.Chinglish 的表现主要有以下:
(1)多余的词(redundance)
多余的词是中式英语的显著特征。而高中生因为不谙英语的地道表达法,常常会通过汉语思维或汉语结构来表达英语句子。
a: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
He is a clever young boy.Boy本来就指年轻人,所以young 应该去掉。正确的说法是He is a clever boy.b: He is good at telling funny jokes.在这个例子中,funny属于多余的词,因为 “jokes”已经足以表达funny.正确的说法是: He is good at telling jokes.再以书桌(desk)为例,中国学生会说成“a book desk”或“awriting desk”,事实上desk前的修饰词都是多余的,因为它本身就表示书桌或写字用的桌子。
(2)文化差异(culture differences)
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同一意象在不同语言里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当中国人说龙时,心里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因为中国人自认为是龙的传人。而英语里的dragon是指“akind of monster”,西方人不喜欢龙。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中西文化差异,“龙的传人”应为“the descendants of the Chinese dragon”才比较稳妥。
(3)平行结构的误用
平行结构是英语当中一种普通的结构,而高中生在写作时容易造成平行结构的误用。例如:攀枝花的天气比成都干燥。
The weather in Pan Zhihua is drier than Chengdu.[正] The weather in Pan Zhihua is drier than that of Chengdu.在汉语中,成都指代的是成都的天气。实际是成都的天气和攀枝花的天气在做对比。因此,译为英语时,必须加上指示代词that.(4)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写作角度、用词等的不同,许多学生把整个英语写作的过程视为机械逐字翻译的过程,不会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正确的遣词造句,而是逐词逐句硬译,生搬硬套。例如:我的父亲满腹墨水。
[误]My father has a stomach of ink.[正]My father is very knowledgeable.再例如:“一阵大雨”,“a heavy rain”而不是“a big rain”;“一杯红茶” 应为“a black tea”,而不是“a red tea”。
三、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策略
综上所述,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而且是文化的教学。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1.通过积累词汇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英语老师应设法加强词汇教学,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对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从整体结构上有个正确认识,学生不仅要知道这些词的基本意思,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词的其它涵义,以及在句子中的用法。
2.通过扩大阅读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汉语的一种学习方法,同样可借鉴于英语写作。
3.通过提高听说能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提高听说能力必定会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4.通过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学生必须加深对英语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合理地利用母语的帮助,才能避免“中国式英语”,从而可以自由、流畅地用英语写作。另外,学生要尽量多读英语报刊杂志,熟悉中西文化差异、思维差异,才能写出地道的英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2001。《英汉写作对比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2]丁往道,吴冰,钟美荪,郭庆,1998。《英语写作手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李悦娥,范宏雅,2002。《话语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2页。
[4]马广惠,2004。《影响二语写作的语言因素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嘉应学院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徐冰琪 政法学院094班 2090726110 摘要:嘉应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嘉应学院在学生管理上有许多可取之出,但是问题也不少。首先,它延袭了传统的学生日常管理模式,与中学管理模式无异,甚至更严格管理学生。其次,它的管理模式使大学生从一个以成绩为重的极端,发展到另一个以学分为重的极端。最后,嘉应学院在学生管理中缺少人文关怀,缺乏必要的人性沟通与关怀。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嘉应学院如果想成为更高水平,更受欢迎的高等院校,就必须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关键词:自由开放,机械管理,情感管理,真正的家园。
一,嘉应学院概况
嘉应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是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广东省梅州市。学校设江北校区、江南校区、梅州师范分院校区和医学院校区。四个校区均在市区范围内,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内楼宇林立,花团锦簇,绿树葱茏,环境优雅,是理想的读书治学之地。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办学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嘉应学院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90多年的风雨兼程,使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嘉应学院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二,当前管理里中出现的问题
嘉应学院学生管理有着优良的传统,但是糟粕也不少。优良的传统在此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在此仅写如下三点糟粕:
(一),日常管理模式与大众所认同的大学模式大相径庭。嘉大依然延袭中学的严格管理模式,甚至更严格。梦想中的大学是一个无忧无虑,放飞梦想的天堂,它没有过多的束缚,也没有过多的形式主义,有的是自由开放的环境,梦想遨游的天空。幻想破灭,猛然想起大学原来与中学无异,只是课少了,内容更深了而已。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星期一星期二要早读,星期三要早操,星期四要宿检,除了星期五和周末,每天都要早起,有的二级学院每天还要早签,大学二年级要如此。其实早起不是问题,问题在与这样与中学无多大差异,学校说是为了学生好,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学院还严格规定学生的作息时间,除了周五周六,每天晚上都准时十一点关灯,为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应付明天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学校以传统的方式来束缚我们,我们要的是自由的天堂。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有足够的能力去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没有必要用机械的管理来教育学生。机械的管理只会只会制约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应试教育一起毁灭祖国的未来。机械的管理不可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不可能培养德才兼备、更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二),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学生走向以学分为重的极端,形式主义泛滥。
1,没有加分的活动不参加,加分少的活动也不参加,一切向学分看。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与加分有关,而学分又是关系到奖学金的问题和以后就业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为得到学分而努力。大一班际篮球赛的时候,需要每班有四位同学组成医疗小组来帮助球员,刚开始班长没说有加分,举手报名的人寥寥无几,班长见状,说参加者每人加一分,班长果然是老奸巨猾啊,举手的人那个多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2,形式主义的泛滥或许和中国社会的大背景有关,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形式主义会扼杀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式主义会让我们觉得在这个社会立足只需要做表面功夫,无须过硬的真才实学。学院里很多讲座和报告都实行签到制度,被要求参加而没有参加的人则会被扣分。其实如果是有意义有吸引力的讲座还怕学生不去吗,没有必要严格要求学生参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三),人文关怀欠缺,人性缺失。人本原理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和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是人类所特有的,没有感情的人是不存在的,不为别人的感情所动的人也是绝对没有的。对于学院来说,建立良好的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快乐是学校管理的大事。在管理中融入情感,即所谓的情感管理。然而嘉大在情感管理方面做得有些欠缺。
1,大学生大都背井离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学校也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怀。只记得大一那年刚来学校时,辅导员有来宿舍进行十几分钟的慰问,班主任也有来过一次。其实大学生也不需要老师的过多的辅导和帮助,但是有时也需要心灵上的安慰。亲切的嘘寒问暖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点滴关怀更能加深学生对嘉大的影响,为嘉大加分不少。我们嘉大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上比不上其它高等学府,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让嘉大成为真正的家园,一个让学子感激一生的家园。2,管理中出现了很多官僚主义作风,有人情好办事。虽然我没有遇过送礼给老师或辅导员的事,但是多多少少也听过一些。人家说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或许送礼是以后应付社会的手段吧。可是学校毕竟是学校,是教育学生明是非、知善恶、修身养性的地方,送礼只是不良的社会风气。虽然送礼是学生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老师不收并加以劝导,或许这种情况会变少。另一方面,某些辅导员甚至任人为亲,把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到管理中来,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听到某人做什么职位时,别人会说他和辅导员很亲近。很多学生都怕得罪辅导员,那个在新生眼里可爱可敬可亲的辅导员。其实这些现象何尝不是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呢。
三,解决之道
(一),针对日常管理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适当改革一下管 理制度。
1,早签制度应该及早全面取缔,因为早签制度完全是没有必要 再继续下去。
2,早读采取自愿的原则。因为如果学生认为有必要去早读,他会很努
力地去早读,而一些觉得没必要的同学即使强迫他去,他也读不下去,这样既浪 费时间浪费精力,又还会惹来学生的埋怨。
3,取消早操。大学生知道如何锻炼身体,没必要强制学生参加早操。4,宿舍应该全天供电,这样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5,宿舍晚上应继续定时锁门,但是可适当调后关门时间,方便 学生的生活。
经过这么一改革,可以减少很多的用于查勤的人力,使这些人 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做自己的事。
(二),针对学分问题,学校应该适当地教育学生不要太看重学 分。其实这个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和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有关。中国的教育
体制不改革,嘉大的学分问题也改变不了。
(三),针对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性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学院领导应多走访宿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考虑,提 出的建议认真评估和接受。学院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院的管理中来。2,学院领导和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开设一些 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外,应该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4,领导和老师应少些任人为亲,给学生平等的机会。3,在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学院应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一些深入人心的真正考虑到学生心里的活动。比如冬至的时候,很多地区都有吃汤圆的习惯(如潮汕地区,而嘉大的潮汕籍学生众多),学校可以在冬至那天,派发汤圆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或许也可以组织学生在一起做汤圆,吃汤圆。肇庆的某所高校就如此做过,效果不错。
以上是我对嘉大发展提出的意见,希望嘉大越办越好,越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桂玲等,《情感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读后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读后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山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李艳,云南 文山663000)
摘要: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概述了学生在读后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分析了学生对读后感写作“望而生畏,教而远之”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意的方法和要求。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读后感写作;问题;方法
所谓“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文章后的感想。让学生写读后感,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经常应用的课外写作训练方式。写读后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词句、体会别人的写作技巧,并从中学会写作的方法,从而加以应用,并最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读书效益,提升写作能力。在中国传统的教学中强调学生在 “读”中体会,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目的与我们今天的让学生写读后感相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对读后感教学的认识。
一、中职学生读后感写作存在的问题
1.抄袭原文多。无“感”或“感”少。大部分同学只有介绍没有感受,特别是写较长篇幅文章的读后感,写作的主体部分几乎是复述原文的故事情节,复述完了,文章就结束了。还有的同学根本不认真读原著.把图书馆借来的有关这部名著的参考书、背景介绍或是人物分析进行摘抄,之后加进几句不痛不痒的点评,就成了一篇所谓的“读后感”.几乎没有自己的“感”。
2.无“感”而发,牵强附会。这类文章由于“读不深,悟不透”,所以一般来说,中心不明确,体会不深刻.没有紧扣原著,也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空话连篇。学生只是介绍文章的内容、艺术特色等,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勉强地扯在一起,“读”与“感”、“晓”与“悟”没有有机的结合。
3.人云亦云,空洞抽象,缺乏新意。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浅尝撤止,缺乏深入的思考,再加之知识的局限,因此在读后感的写作中不能准确抓住写作的主题,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主题,因此入题较慢,主体部分往往展不开,即使勉强写下去也常常是思路不清晰,泛泛而谈。
4.蜻蜒点水,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这类文章主要表现为没有较好地把握原文的精神或主旨,没有确立好感发的要点,从议论文的角度来说,就是没有清晰的论点,或者即使有也显得很空泛、不集中,因此写得全、杂、乱。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正确的写作态度,将读后感写作只作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其次就是学生没有弄清“读”和“感”的关系;第三就是没有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第四就是在读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思考,写之前更没有认真的思考。
二、中职学生读后感写作的几点要求
1.感不离读,做到读感结合。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重视“读”,如果没有对原文的细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之深,才能感之深。在具体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原文,认真体会文章的字词句、布局谋篇,搞清写作的社会背景,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找出作品中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思考为什么会使人感动等等.搞清了这些问题再构思动笔。
2.准确选择感受点,做到感想集中。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写下的感想。由于各自的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例如读寓言《滥竿充数》,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
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人与人之间讲究以“和”为贵,所以没有人揭发南郭先生,也是其以“混”的原因之一。只要抓住了作品中最令人感动、体会最深的内容,寻到“感悟点”,延伸下去,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就可以克服读后感中千篇一律的毛病。
3.联系实际谈感想,做到个性化。联系自己的生活或思想实际,畅谈感受,这是读后感个性化的重要方法。读后感的重点在“感”字上,联系实际谈感受,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读后感写作指导中,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时要结合现实热点问题有理论、有实例地展开自己的联想;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等,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谈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育。如《滥竽充数》为题的读后感,如果我们将这故事与今天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就不难发现,齐宣王“必三百人”齐奏的弊端,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联系实际,畅谈新人新事新思想,这样的读后感才具有时代特色。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严格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品德修养。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形成的,是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芝兰般的 芬芳,沁人心脾,让人如沐春风,良好的读书习惯将受益终身。
2.学、思、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写作的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动笔、写批注、做摘记、拟提纲、写感想,是巩固读书成果、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求学生将读书时的真实感受写下来,这就是将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 的东西。“学而不思则罔”,学习需要思考,读的过程一定要与思的过程结合,长期坚持写读后感就能使学生读、思、写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3.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加强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推出了一套学生阅读教学方案,把各年级教学单元教材篇目和阅读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进行有机整合.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将优秀的读后感推荐到学校的校报和文学刊物上发表;将影视资料与阅读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 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近年来,学校先后购买了影视资料.并把四大名著录制下来.在周末播放,学生在教室观看,尽量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实现学生与名著近距离接触;将课外讨论与阅读结合,我们利用阅读课举办“专题讨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阅读的体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阅读的快乐.通过讨论,教师们也能切实感受到了学生思维中蕴涵的巨大潜能,从而以更科学的方式去加以引导启发.为学生们提供更大的个性化阅读空间。
读后感写作,“读”是前提,“感”是“读”的升华;“读”的内容为次,“感”的内容为主;“读”和“感”必须有机的统一起来。多让学生写“读后感”,能锻炼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学生只要能做到“善读”“晓悟”,那他们的阅读和写作 水平必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林良富谈教学生活化的实战与探索[M]宁波出版社
[2]张承明著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