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15 16:1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邮编:734103

通讯地址:甘肃省山丹县李桥乡河湾小学

作者:梁锦芬

电话:***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势在必行。走进自然,感受生活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培养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进行课文延伸拓展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一、走进自然,感受生活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发现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过去,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客观事物而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通过亲身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一门实践性课程。过去的做法,不但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在教学中,运用先设置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施教,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三年级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这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中,以生动形象、清丽典雅的词语介绍物候学知识时,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观察或向别人请教等不同形式,了解大自然中有哪些自然现象,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宽了学习渠道,培养了实践能力,激发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增强了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好转。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和语文应用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变“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为了落实老师的教案,更不能以老师的思维活动来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上必须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根据所学内容安排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课文情节性、戏剧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进行表演,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精彩,而且最能表现文章的主旨。表演结束后可安排讨论,让他们各自谈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并品评各小组表演的优劣。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创造性地学习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培养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 在现代人的能力体系中,综合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综合实践能力中,创新能力则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开拓空间带来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学习《狮子和兔子》这篇童话故事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开展“课文新创作”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热情地鼓励:大家根据课文的内容,小组合作,能不能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如果能把狮子和兔子当时的心里想法也说出来,那就更棒了。听了老师的话,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很快进行分工,进入表演……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欲望,而且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解决了教学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进行课文延伸拓展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 教材的延伸、拓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实践的广阔空间,它虽然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如果能借助于教材的延伸拓展,就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比如学《用冰取火》时,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外应用凸透镜的作用进行发明小创作,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江泽民同志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地去参与,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爱家乡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要灵活开展各种综合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

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学习、实践体验的主阵地。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吕林萍

一、课题研究目标

根据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以及目前教学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本学期的课题工作目标,围绕课题研究重点,扎实、深入开展研究,通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等的研究,着眼于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研究重心:

1.继续结合课堂教学常规,以及信息与学科整合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2.针对上学期研究课中呈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学习,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在理论学习中加强教与学策略的学习。

3.建立校内教学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

1.课堂教学实践观察

2.经验总结

3.理论交流与座谈

四、实施过程:

1.理论学习

(1)定内容:根据我组课题研究的实际开展有关优化策略方面的理论学习,力求深度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

(2)定时间:除规定的业务学习时间外,课题组成员每周安排1小时的理论学习时间。

(3)定要求: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共5000字的学习摘抄并有学习心得。

(4)定交流:组内经常进行交流活动,就课题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互助互长。

2.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将侧重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加强课堂教学技能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为目的。有效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充分发挥组内老教师的领头作用;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开展展示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活动多方面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通过研讨交流使研究回归教学、为教学服务。

3.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确定本学期各年级组教学内容按单元分别集备,严格按个人备课------集体听讲-----集体修正-------形成资料的步骤进行活动,定时监督上交资料。

4.积极参加总课题的研讨,定期开展子课题研讨会,注意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研究成果。5完成一篇相关学习论文。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团风县团风小学

万丽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一、走进自然,感受生活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发现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过去,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客观事物而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通过亲身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一门实践性课程。过去的做法,不但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今,我在教学中,运用预先设置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施教,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三年级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这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中,以生动形象、清丽典雅的词语介绍物候学知识时,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观察或 1 向别人请教等不同形式,了解大自然中有哪些自然现象,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宽了学习渠道,培养了实践能力,激发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增强了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好转。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和语文应用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变“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为了落实老师的教案,更不能以老师的思维活动来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上必须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根据所学内容安排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课文情节性、戏剧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进行表演,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精彩,而且最能表现文章的主旨。表演结束后可安排讨论,让他们各自谈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并品评各小组表演的优劣。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创造性地学习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培养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

在现代人的能力体系中,综合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综合实践能力中,创新能力则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开拓空间带来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学习《狮子和兔子》这篇童话故事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开展“课文新创作”综合实践 活动。教学时,教师热情地鼓励:大家根据课文的内容,小组合作,能不能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如果能把狮子和兔子当时的心里想法也说出来,那就更棒了。听了老师的话,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很快进行分工,进入表演……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欲望,而且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解决了教学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进行课文延伸拓展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

教材的延伸、拓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实践的广阔空间,它虽然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如果能借助于教材的延伸拓展,就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比如学《用冰取火》时,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外应用凸透镜的作用进行发明小创作,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江泽民同志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地去参与,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爱家乡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教师要灵活开展各种综合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学习、实践体验的主阵地。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立项申请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立项申请书

1、选题依据论证(是否是十一五延伸课题;是否是引进课题)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分析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探究,是近年来提高课堂教育水平中的一个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早期的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例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比较活跃,研究的视野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因素;不但注重教学的物质环境,还对教学的精神文化环境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2、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突出应用及推广价值):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必须引起重视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检阅教学质量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课堂教学毕竟是落实以上标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课题研究,将从如何建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如何将这一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效整合“课堂有效性教学”资源,探索出适合校情的课堂有效性教育模式,并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符合目前教育形势的需要,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从人的发展出发,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建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实践探究的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⑴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由此可见,备课质量影响课堂效果,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师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这是一种学习、提升和修炼的过程,它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重点难

点训练点、备思路、备教学策略,它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一种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过程,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强调在备课时要有预见、有对策,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验证,修改、总结和积累,长此以往,备课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心中越有数,上课时就能做到轻车熟路,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⑵提高学习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⑴关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新理念,生成性的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绝非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但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面对一个个有想法的学生,课堂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⑵关于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来安排教学,只有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才能使教育的意义--学生的发展得到实现。⑶关于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检验教学方式是否优化的重要条件,是看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高度统一。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等。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每一种教学方法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选择和运用它。

⑷关于学习评价。《标准》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根据发展性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①学习评价应是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②学习评价应是针对性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③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3、提高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基础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的高效,重在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诚然,教师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更加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取得进步。

4、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教育专著、资料汇编及大量的期刊杂志。

2)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理论探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体验性学习的内涵及其能力培养方法。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

当然,研究过程中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及调整。

参与本课题的人员均为中青年教师,他们精力充沛,参与兴趣浓厚。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自主地“在语文学习中探究”,建立能促使他们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有关教学模式。

5、预设课题实施步骤和保障条件: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1.4~2011.6)

⑴成立课题小组。⑵申报立项。⑶加强课题组教师培训、指导理论学习。其成果形式申请书。

2、启动阶段(2011.6~2011.8)

⑴调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⑵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⑶完成课题研究方案。⑷组织开题论证。其成果形式为实验方案。

3、实践研究阶段(2011.9~2013.12)

⑴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⑵开展课题研讨活动。⑶组织有效课堂优课评比活动。⑷收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⑸撰写阶段性实验总结、论文等。其成果形式为阶段性实验报告。

4、结题阶段(2014.1~2014.3)

全面总结课题实验,写出研究报告、论文、研究课例等展示实验成果,写出结题报告。其成果形式为论文、总结报告等。

6、预期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是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就其原因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只求量不求质的重复训练,片面将学生的能力培养等同于知识性传授,忽视师生活动的合理设计等,从而使课堂教学低效乃至无效。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力求解决以上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空间发展多方面的素质、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校本研究,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养成实践+反思的工作作风,从模仿教学走向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的价值是让教师在课堂上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乐学、会学、善学,学得有效、高效与长效。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初探

陆丰市城东镇城军小学

林义声

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经常的一种技能。而教师的课堂设计的有效提问就像是一粒粒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目标明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收放自如、面向全体;要及时追问、恰当补问,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下面我就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1.善于抓住关键词提问。

有些课文,我们并不一定在讲解时就要做到面面俱到,也不一定要按序进行,有时我们只有抓住它的重点部分,具体展开讨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精讲多练;我们只有突破难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尽可能地多设计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他们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得到暗示,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果实”。如《母鸡》一课教学中,我在前一部分就可以抓住“讨厌”这个关键词语来设计提问。我为什么这么讨厌母鸡呢?谁能从文中找到原因呢?围绕关键词“讨厌”展开教学的过程,每一步紧扣“讨厌”,从讨厌的原因,到讨厌的朗读,层层铺开教学,教学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同样的,后一部分,我也是围绕“英雄”这个词语展开提问并进行教学。如:我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说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个英雄?母鸡的英雄表现在哪些方面?谁能读出母鸡是英雄的语气来?就这样,全文紧紧抓住“讨厌”和“英雄”这一对关键词,将教学贯穿始终,教学的重难点也在其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2.有针对性地提问。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例如以下教学片段,是一位教师在前后的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

修改前:

问题1: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他要去干什么呢?

问题2:父亲为什么要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 问题3:父亲对这块新菜地的深厚情感体现在哪里? 修改后:

问题1:面对冲进暴雨中的父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问题2:从父亲做出要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这个决定中,你读出了什么?

问题3:父亲对这块新菜地做出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举动?这些举动体现在哪些句子中,请划出来。问题设计的过于浅白,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提不起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其难度应以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最佳。修改前的一、二两个问题,学生根本不富于启发性,只要把文章读下来就能回答。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换一种方式提问,变为修改后的两个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两个问题学生只有在通读全文,精心思考下才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修改前问题三中所设计的问题显得比较宽泛,思考起来有些困难,不怎么好把握。如果换成“父亲对这块新菜地做出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举动?这些举动体现在哪些句子中,请划出来。”这种问题就比较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辨别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的重点之处。如老舍的《猫》中有很多关于猫的性格矛盾的对比描写之处,如:“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对比描写片段的教学中,如果教者泛泛地讲猫的某一方面的特点的话可能效果不好,不凡就此设问:“猫的这几组特点矛盾吗?作者这样对比的描写的安排有何用意?”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加深了对猫的印象,还在于可让学生从中去探究作者的写作特色以及对猫独特的感情。同样,教学《落花生》时如问“课文写了花生的哪些好处?”、“为什么父亲要孩子们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而不要做石榴那样的人?”教学《西门豹》时若问“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惩治贪官们的?他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这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的提问要有科学的指向性。《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出示课文片段: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仗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师:夸父死去时情景是怎样的? 生1: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

生2: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生3:太阳正在虞渊落下,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

„„ 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像上面《夸父追日》的教学中,老师所提的问题“夸父死去时情景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设计着眼于问夸父死的场景而已,学生回答是滔滔不绝,我想学生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罢了,因为就《夸父追日》而言,课文要揭示的并非夸父死的方式而是他死的原因,夸父是为追赶太阳,追寻美好理想而献身的,它所表现的是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去谈夸父的死,实在是难免有与教学目的脱节的嫌疑,这样的提问是不足取的。

3.要有创造性地提问。

教师创造性的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在教学《凡卡》时的问题设计:

师:“凡卡没把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似喜实悲的结尾确实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于是,教师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

师:凡卡怀着强烈的愿望把那封宝贵的信塞入邮筒,可万万没想到爷爷是永远不可能收到他的信的。那凡卡的命运又将怎样呢? 生1:永远摆脱不了现实悲惨的命运。

生2:爷爷不可能来接他走,他将永远过着受别人欺负的生活。

师:是呀,既然凡卡无法摆脱这悲惨的命运,那文章这样结尾的用意是什么呢?(这时,学生思维被打开了,异常活跃。)

生1:结尾是美好的,这样一来,凡卡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生2:我想文章这样结尾可能在暗示凡卡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吧。

生3:这个结尾看似美好,其实隐藏着不幸,更激起我们对凡卡的同情。

生4:这样的结尾,我觉得仿佛在告诉我们:在旧社会黑暗的统治下,穷人是永远过不上幸福的生活的。

创造性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如上文《凡卡》片段教学中,教师就文章的结尾提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凡卡没把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然后在这一教学疑点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使学生对凡卡的“命运”展开的求异思维,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涟漪——对凡卡的同情,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不满。大家讨论结果,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

4.把握有效的时机提问。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

在学生认知发生冲突时提问。

第七册《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描写了巨人和孩子们友好相处的历程,揭示了能与大家一同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深刻道理。课堂上我抓住了巨人从讨厌小朋友到喜欢小朋友,拒绝大家来花园玩到欢迎大家来花园玩的矛盾变化提问:“为什么巨人开始很讨厌孩子们,后来非常喜欢他们?”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地、积极地投入文本的阅读中。然后再指导学生从作者描写的一系列的语言、动作的变化,以及前后环境的对比描写中,感受到巨人对“孩子们”由远及近、由围墙到拆墙、由讨厌到喜欢的进程,感悟到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美好境界。

在教学中,如能让提问激发矛盾冲突,引发认知冲突,就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就像上面这个例子,在问题的冲突下,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学生自然就很想知道巨人之前那么讨厌小孩,后来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他又喜欢上孩子们了呢?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自主地走进文本的学习中。可见只要教师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薄走向深刻,课堂因此而格外鲜亮、活跃。

在学生处在“积思求解”时提问。

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我在问题的设计上,做出了如下编排:

师:孩子们,请找出小村庄面貌前后对比描写的句子?(学生马上找到了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并进行朗读)然后在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的时候,教师马上抛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师:这样美丽的一个小村庄,最后的命运为什么会如此凄惨?

师:课文的最后一句,两次提到了“斧头”,难道斧头里隐藏着什么玄机?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指哪些?

师:造成悲剧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中心引发的,首先让学生读懂中心句——最后一句,然后弄清围绕中心句所写的内容,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最后抓住关键词语——斧头,把握课文的中心。把握最佳提问的时机,然后围绕这几个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将处于积极的状态。把握最佳提问的时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需要敏于捕捉、准于把握,找出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的?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

在旧知识与新需求接轨时提问。

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学生原来认为蟋蟀和其他动物一样造个住宅没啥不一样,再说只是挖个洞而已,简简单单的,没啥值得一提的。可是,学了前面蟋蟀在选址上是如何不肯随遇而安,造出的住宅又是如何的舒适时,他们知道了自己原来的认知是错的。当旧的知识和新的探索欲望发生矛盾时,教师再适时地提出问题“:那么蟋蟀又是如何用它简单而柔弱的工具创造了这项伟大的工程的呢?”问题一抛出,马上激发了学生探求欲望,他们积极地都想从下文找出答案。

当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和新的求知需求发生碰撞时, 在学生的心理上自然而然就创造了一份悬念:就像上面这个例子中:学生发现自己原有的知识有误时,就迫切的想知道真正的缘由。这时,老师抓住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下,恰到好处的提出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起了,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自然思维也就被激活了。由此可见,此时提问不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课堂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活动”学习感悟 高燕乡第一中心小学 熊诗咏 12月11日1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重庆市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礼堂内由全国教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家乡粮油作物》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设计意图 粮、油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可是,2008年世界上不少国家粮油紧缺,部分地区甚至造成粮荒。而我国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1-05-25 08:48:00 ]阅读:610作者:吴建强 编辑:studa090420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关注饮食健康》活动二 “制作家人水果食用单”认识水果 一、活动主题提出背景 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热情高但是研 究性学习的能力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错别字》[★]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错别字》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制定错别字调查方案,认识错别字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颜晓平单位: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杨家庄小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

    谈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呈现形式

    谈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呈现形式李素琴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的,课内外表现为众多形式,丰富多彩。在课堂设计与活动实施中也没有特定的模式可以套用,然而具体的......

    怎样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TJ小学 XXX 一、活动就在学生的生活中。 课堂不是唯一的信息源,老师要善于以课堂教学为基点,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一个广阔的空间—奥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