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教学反思
组歌教学反思1
长征难,重走长征路更难!
这是朗读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孩子们将从学习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开始来学习朗读诗歌。
单从诗句来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诗的层次是比较清楚的:前面的长短句交错,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后面长句着重描写了红军的神勇与指挥员的战斗智慧。但是后面的句子包含的信息容量太巨大了:四渡赤水奇在哪里?乌江天险怎样重飞渡?兵临贵阳怎样逼昆明?调虎离山怎样袭金沙?这些历史情节早已离孩子们远去了,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怎样让孩子们走近历史去由衷地体会“用兵如神”?开始我想在课堂上只把诗句读懂,诗句里的历史让学生在课外去了解,然后以故事会的形式来交流,但是,我联想到在课前我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工作,我放弃了个想法。在课前,我查找了许多关于四渡赤水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对这段历史都有大量的文字介绍,其中有错综复杂的线路、陌生拗口的人名、还有扑朔迷离的前因后果,我甚至动用家人的关系请教了部队的“专业人士”,最后还是没有彻底理清楚,我怎么能把这个难题丢给学生?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边读边补充的方式,在补充背景中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中理解诗句,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当然,我补充的背景都是浅层的,都是梗概,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诗句和朗读诗句上。其实在课前我也学生收集了相关资料,但刚上五年级的学生并不能在如此多的信息中去甑别去选择,甚至有的孩子连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完的耐心都没有,这就使课堂上老师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对于这样一些关联着厚重历史的课文,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达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合适?这种渗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操作?以扫清学生的理解障碍、朗读障碍为标?还是以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标?
在备课时,我总是把自己想成一个学生,我总是在动笔之前问自己,如果是你,你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些什么技能,获得些什么知识?所以,我的备课总是很艰难,每一段相关的历史,每一种相关的文化我都想翻个底朝天,让自己在走上讲台时底气更足一些。但也正是这样,我的教学工作受到了许多牵绊。走到高段,课文愈加深奥,现在的我,渴望早日突围!
组歌教学反思2
今天在曹校长的带领下,语文组全体同仁到沂南三中听了蒲汪中学孟祥娟老师的语文课《组歌》。受益匪浅。
孟老师的课是在沂南三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诚邀下的上的示范课。虽然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但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都感受到了孟老师的课践行了县“126策略”结合了语文科的特点、充分展示了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孟老师环节间的过渡、课堂激励性的语言更是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热情。
随后我们有幸听取了县教研室徐以山主任的精彩报告。对126策略的提出和教育的规律、做幸福的老师等方面做了深入剖析。最后徐主任结合所讲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如何与126衔接做了具体指导。
成就学生,发展自己。这就是徐主任的提出课改的根本目的。把现在的课堂由“闷”变成“福”,最具体的可操作的就是“126策略”的具体实施。听了这些也就对课改豁然明了,也坚定了今后在课堂教学中的路。
组歌教学反思3
这是两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我抓住这一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听读感知——品读欣赏——美读体验——模仿创造,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学习创造。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享受到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教者“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
组歌教学反思4
课堂中,自主学习进行的有条不紊落实到位,但仍然有一点是缺憾,那就是,模仿这种写法仿写一篇散文诗。在这一点上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落实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欠信任,只是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譬如 小草 小花 秋风 冬雪 梅花 菊花 泥土 等等来写几句话,句数不限。现在想想,应该让基础好的学生小试牛刀,不能觉得能力不怎么够就让他们失去操练的机会。有句话说的有道理,什么都不是天生的,是锤炼出来的。教学教研同样如此。
组歌教学反思5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老师要有一条河流,学生才会有一桶水。优美的散文诗需要优美的语言去讲述。我今后,要加强自我语言的修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堂调控的问题。这篇文章还要在阅读上多占用一些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
组歌教学反思6
《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佳作,作者纪伯伦。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预设一个课时讲完。我最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原则是:朗读为主,稍作点拨,点到为止。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在抒情的同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在《浪之歌》的教学中,我预想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主人。但最大的感受还是感觉设计课的时候想达到的效果和真正通过上课达到的效果的差距比较大。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不够充分,另一个原因自己对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科学,文章的美感没有通过入情的朗读体现出来。
《雨之歌》是纪伯伦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对诗歌意象的重点讲解。预设问题时,也没能本着循序渐进的手法,让学生一步步领悟出“雨”的形象。在通读几遍课文后,考虑课堂时间分配问题,就匆匆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雨”的形象,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却没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行文用句方面有何不理解的地方。
现在想想,将教学的环节相对调,让学生们在美读中品味情感,领悟意象,效果应该会比这节课好很多。反复地美读课文,学生们会逐步体会出,作者笔下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这样就能感受到“浪”的一个博爱形象,一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守护者的形象;和“雨”的一个奉献者形象,一个传递爱的使者形象。更能深知作者是一个有着大爱的人,如此课文的主题便突显出来,情感自然就能不期而至。
组歌教学反思7
通过前后两次的授课实践,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其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经过师傅和组内各位老师的指导,我又习得了些经验体会。
首先,问题还在于课堂不够形象、生动。正如张老师所说,导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让生长在海边的学生调动最大的生活经验,进入与海浪、海岸的沟通,但由于我没有给学生以视觉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声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远离学生的课堂学习。而在问题设计上,教师的语言尤欠生动,过于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其次,对文本主题的探究还不够全面。第一次授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挖掘这首散文诗的第二个层面的主题时,对作者纪伯伦做过相关的简介,但没能结合他的身世和经历,从诗人与祖国的情感方面来探究。虽然这点在第二次授课期间得到了补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层面主题与第二层面主题之间。但从课堂的总体架构来看,这部分内容的加入破坏了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有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感觉。而这个爱国主题又不得不说,因此左右为难。后来,还是叶老师帮忙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将爱国主题放在最后——由诗人出生地环境与文中的海的环境做一联系,再用创作背景的相关说明做一个巧妙的过渡并出示诗人流亡海外,为祖国的独立而奔走呼告的经历,那么让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那份对国土的思恋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学会对课文相关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与转化运用。而有时一个巧妙的过渡就能让左右为难的事变成两全齐美。这也是师傅经常向我强调的。
最后,就是朗读问题。总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陈老师不止一次给我们年轻教师指出,教师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但是,在我们自己做学生时,默读、速读已经成为习惯,对于高声朗读确乎十分陌生。然而我还是相信“勤能补拙”这句话,反复的练习定能够提高我们现有的朗读水平。
组歌教学反思8
这是一篇很适合朗读的文章,用纪伯伦自己的话说“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因此纪伯伦的文章特别能带给人一种特有的美感。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这篇文章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读为主:听读想象,默读思考,朗读悟情,品读欣赏。
在读中学生去寻找“浪”和“雨”的形象,在读中学生去寻找人生的启迪。最后引入《花之歌》、《美之歌》,让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美美地读上一番。这篇文章在理解上并不是很难,但一节课要读完两篇文章以及拓展的内容又感觉时间比较仓促。今后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仍需精心安排,把握课堂的节奏,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组歌教学反思9
课堂是双向的交流,责任在双方:一方在我,一方在学生。有问题,我应该先反思。
首先:我认为这个课堂设计还是比较好的,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发挥。问题不多,但比较紧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指导是很必要的,不必因为课程任务而赶,读得不好,随时停下来进行指导。朗读的过程就是理解体会的过程。
再次:对于后进生千万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其实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苦心的。
组歌教学反思10
“朗读,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反过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
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也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法。
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课标说: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朗读教学,从教师的角度看,需要我们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朗读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语文教师的朗读技能训练和朗读水平的提高
第三,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以上是著名语文教育家湖北荆州地区教研员余映潮先生的论述。我认为实在是精当。在《组歌》的教学中我认为就应该从朗读入手。对于纪伯伦的散文诗,我是非常喜欢的,课本所选择的是纪伯伦散文诗中 的代表作,初读这两篇诗歌的时候,纪伯伦的才气就迎面而来。如何使学生也能体会的这一点是我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现在的中学生从不缺乏灵动的思想,以及过人的才气,我相信只要细加点拨,学生是能够体会到的。
课上完了,留给我以下启示:
一、导语的设计非常重要,我用李白杜甫等中国文学大师联系到纪伯伦,本没什么不妥。但现在看来,这个导语实在太平常,它没有给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朗读气氛。如果是再教一遍,我一定会用诗的语言,或用灵动的比喻,或直抒胸臆。尽最大力量打动学生,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二、设计还要精炼。我在课堂上,把两篇诗歌放在一起教,主次不分,使学生抓不到头绪。正如三中老师所云;把《浪之歌》作为重点,教学生研读,《雨之歌》留给学生自读即可。
三、要相信学生。我现在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相信学生,讲课时常常包办,自己弄得很累,学生却收获不多。
四、任何时候都要有激情。哥白尼说得好:没有激情世界上任何事都做不成。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尤其如此,我们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一个有激情的老师一定会教出有激情的学生。
组歌教学反思11
这篇课文有《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两首诗歌。说实在的,以前教学这篇课文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说、思、议,逐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重难点的。学生掌没掌握心理比较有底。现在利用导学案来上这样的课,我的心里有点黄。于是,我在课前预习时着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并把课文熟读成诵。我个人也查找了许多的相关资料,如“四渡赤水”、“乌江天险重飞渡”等等,在充分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后,通过导学案练习发现学生能更准确地从文中找出表现红军“难”和表现毛主席用兵“神”的词句。通过欣赏和和学唱这两首诗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很快背熟了课文。
在课前预习时着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如“四渡赤水”、“乌江天险重飞渡”等等,当然,教者也作了一定的准备工作,我补充的背景都是浅层的,都是梗概。
在充分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后,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诗句和朗读诗句上。选择了边读边补充的方式,在补充背景中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中理解诗句,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组歌教学反思12
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主人。当然,最大的感受还是感觉设计课的时候想达到的效果和真正通过上课达到的效果的差距还比较大一些。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准备不够充分。另一个原因感觉自己对教学环节不够熟悉,对词语的推敲不够到位等。
组歌教学反思
组歌教学反思1
课堂中,自主学习进行的有条不紊落实到位,但仍然有一点是缺憾,那就是,模仿这种写法仿写一篇散文诗。在这一点上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落实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欠信任,只是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譬如 小草 小花 秋风 冬雪 梅花 菊花 泥土 等等来写几句话,句数不限。现在想想,应该让基础好的学生小试牛刀,不能觉得能力不怎么够就让他们失去操练的机会。有句话说的有道理,什么都不是天生的,是锤炼出来的。教学教研同样如此。
组歌教学反思2
《长征组歌》是一组歌词,也是自读课文。在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的基础上,我决定让学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课文。考虑到实际情况,我先放了一遍课前下载的朗诵,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没想到,本来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们好像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个个跃跃欲试。如《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文,有的说后半部分要读得快点,因为打了胜仗,心情高兴;还有的说后半部分句子的前面要读的稍微慢一点而后句要快,因为有动词,也说明行军神速。最后一句要读得慢一点,调子要高,才能强调毛主席的用兵如神,还有的说开头写环境的四句应读得特别慢,并指出重音在“断”和“难”上。让学生说的同时我也让他们示范去读,他们俨然一位小老师,读得有板有眼。
随后,我又趁热打铁,要他们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的含义及作用,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目标。如:从“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细细体会“长征难”和“红军将士不怕难”,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和形象。我想:有时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会胜过老师的讲解,书读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文章就理解了。
组歌教学反思3
这是一篇很适合朗读的文章,用纪伯伦自己的话说“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因此纪伯伦的文章特别能带给人一种特有的美感。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这篇文章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读为主:听读想象,默读思考,朗读悟情,品读欣赏。
在读中学生去寻找“浪”和“雨”的形象,在读中学生去寻找人生的启迪。最后引入《花之歌》、《美之歌》,让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美美地读上一番。这篇文章在理解上并不是很难,但一节课要读完两篇文章以及拓展的`内容又感觉时间比较仓促。今后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仍需精心安排,把握课堂的节奏,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组歌教学反思4
《长征组歌》是一组歌词,也是自读课文。在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的基础上,我决定让学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课文。考虑到实际情况,我先放了一遍课前下载的朗诵,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没想到,本来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们好像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个个跃跃欲试。如《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文,有的说后半部分要读得快点,因为打了胜仗,心情高兴;还有的说后半部分句子的前面要读的稍微慢一点而后句要快,因为有动词,也说明行军神速。最后一句要读得慢一点,调子要高,才能强调毛主席的用兵如神,还有的说开头写环境的四句应读得特别慢,并指出重音在“断”和“难”上。让学生说的同时我也让他们示范去读,他们俨然一位小老师,读得有板有眼。随后,我又趁热打铁,要他们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的含义及作用,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目标。如:从“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细细体会“长征难”和“红军将士不怕难”,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和形象。我想:有时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会胜过老师的讲解,书读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文章就理解了。
(二)通过前后两次的授课实践,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其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经过师傅和组内各位老师的指导,我又习得了些经验体会。首先,问题还在于课堂不够形象、生动。正如张老师所说,导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让生长在海边的学生调动最大的生活经验,进入与海浪、海岸的沟通,但由于我没有给学生以视觉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声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远离学生的课堂学习。而在问题设计上,教师的语言尤欠生动,过于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其次,对文本主题的探究还不够全面。第一次授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挖掘这首散文诗的第二个层面的主题时,对作者纪伯伦做过相关的简介,但没能结合他的身世和经历,从诗人与祖国的情感方面来探究。虽然这点在第二次授课期间得到了补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层面主题与第二层面主题之间。
但从课堂的总体架构来看,这部分内容的加入破坏了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有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感觉。而这个爱国主题又不得不说,因此左右为难。后来,还是叶老师帮忙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将爱国主题放在最后——由诗人出生地环境与文中的海的环境做一联系,再用创作背景的相关说明做一个巧妙的过渡并出示诗人流亡海外,为祖国的独立而奔走呼告的经历,那么让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那份对国土的思恋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学会对课文相关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与转化运用。而有时一个巧妙的过渡就能让左右为难的事变成两全齐美。这也是师傅经常向我强调的。最后,就是朗读问题。总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陈老师不止一次给我们年轻教师指出,教师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但是,在我们自己做学生时,默读、速读已经成为习惯,对于高声朗读确乎十分陌生。然而我还是相信“勤能补拙”这句话,反复的练习定能够提高我们现有的朗读水平。
(三)《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佳作,作者纪伯伦。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预设一个课时讲完。我最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原则是:朗读为主,稍作点拨,点到为止。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在抒情的同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浪之歌》的教学中,我预想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主人。但最大的感受还是感觉设计课的时候想达到的效果和真正通过上课达到的效果的差距比较大。
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不够充分,另一个原因自己对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科学,文章的美感没有通过入情的朗读体现出来。《雨之歌》是纪伯伦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对诗歌意象的重点讲解。预设问题时,也没能本着循序渐进的手法,让学生一步步领悟出“雨”的形象。在通读几遍课文后,考虑课堂时间分配问题,就匆匆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 “雨”的形象,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却没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行文用句方面有何不理解的地方。
现在想想,将教学的环节相对调,让学生们在美读中品味情感,领悟意象,效果应该会比这节课好很多。反复地美读课文,学生们会逐步体会出,作者笔下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这样就能感受到“浪”的一个博爱形象,一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守护者的形象;和“雨”的一个奉献者形象,一个传递爱的使者形象。更能深知作者是一个有着大爱的人,如此课文的主题便突显出来,情感自然就能不期而至。
组歌教学反思5
长征难,重走长征路更难!
这是朗读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孩子们将从学习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开始来学习朗读诗歌。
单从诗句来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诗的层次是比较清楚的:前面的长短句交错,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后面长句着重描写了红军的神勇与指挥员的战斗智慧。但是后面的句子包含的信息容量太巨大了:四渡赤水奇在哪里?乌江天险怎样重飞渡?兵临贵阳怎样逼昆明?调虎离山怎样袭金沙?这些历史情节早已离孩子们远去了,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怎样让孩子们走近历史去由衷地体会“用兵如神”?开始我想在课堂上只把诗句读懂,诗句里的历史让学生在课外去了解,然后以故事会的形式来交流,但是,我联想到在课前我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工作,我放弃了个想法。在课前,我查找了许多关于四渡赤水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对这段历史都有大量的文字介绍,其中有错综复杂的线路、陌生拗口的人名、还有扑朔迷离的前因后果,我甚至动用家人的关系请教了部队的“专业人士”,最后还是没有彻底理清楚,我怎么能把这个难题丢给学生?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边读边补充的方式,在补充背景中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中理解诗句,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当然,我补充的背景都是浅层的,都是梗概,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诗句和朗读诗句上。其实在课前我也学生收集了相关资料,但刚上五年级的学生并不能在如此多的信息中去辨别去选择,甚至有的孩子连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完的耐心都没有,这就使课堂上老师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对于这样一些关联着厚重历史的课文,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达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合适?这种渗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操作?以扫清学生的理解障碍、朗读障碍为标?还是以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标?
在备课时,我总是把自己想成一个学生,我总是在动笔之前问自己,如果是你,你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些什么技能,获得些什么知识?所以,我的备课总是很艰难,每一段相关的历史,每一种相关的文化我都想翻个底朝天,让自己在走上讲台时底气更足一些。但也正是这样,我的教学工作受到了许多牵绊。走到高段,课文愈加深奥,现在的我,渴望早日突围!
组歌教学反思6
《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佳作,作者纪伯伦。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预设一个课时讲完。我最初对这篇文章的处理原则是:朗读为主,稍作点拨,点到为止。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在抒情的同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在《浪之歌》的教学中,我预想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主人。但最大的感受还是感觉设计课的时候想达到的效果和真正通过上课达到的效果的差距比较大。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不够充分,另一个原因自己对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科学,文章的美感没有通过入情的朗读体现出来。
《雨之歌》是纪伯伦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对诗歌意象的重点讲解。预设问题时,也没能本着循序渐进的手法,让学生一步步领悟出“雨”的形象。在通读几遍课文后,考虑课堂时间分配问题,就匆匆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 “雨”的形象,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却没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行文用句方面有何不理解的地方。
现在想想,将教学的环节相对调,让学生们在美读中品味情感,领悟意象,效果应该会比这节课好很多。反复地美读课文,学生们会逐步体会出,作者笔下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这样就能感受到“浪”的一个博爱形象,一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守护者的形象;和“雨”的一个奉献者形象,一个传递爱的使者形象。更能深知作者是一个有着大爱的人,如此课文的主题便突显出来,情感自然就能不期而至。
组歌教学反思7
通过前后两次的授课实践,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其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经过师傅和组内各位老师的指导,我又习得了些经验体会。
首先,问题还在于课堂不够形象、生动。正如张老师所说,导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让生长在海边的学生调动最大的生活经验,进入与海浪、海岸的沟通,但由于我没有给学生以视觉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声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远离学生的课堂学习。而在问题设计上,教师的语言尤欠生动,过于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其次,对文本主题的探究还不够全面。第一次授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挖掘这首散文诗的第二个层面的主题时,对作者纪伯伦做过相关的简介,但没能结合他的身世和经历,从诗人与祖国的情感方面来探究。虽然这点在第二次授课期间得到了补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层面主题与第二层面主题之间。但从课堂的总体架构来看,这部分内容的加入破坏了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有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感觉。而这个爱国主题又不得不说,因此左右为难。后来,还是叶老师帮忙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将爱国主题放在最后——由诗人出生地环境与文中的海的环境做一联系,再用创作背景的相关说明做一个巧妙的过渡并出示诗人流亡海外,为祖国的独立而奔走呼告的经历,那么让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那份对国土的思恋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学会对课文相关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与转化运用。而有时一个巧妙的过渡就能让左右为难的事变成两全齐美。这也是师傅经常向我强调的。
最后,就是朗读问题。总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陈老师不止一次给我们年轻教师指出,教师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但是,在我们自己做学生时,默读、速读已经成为习惯,对于高声朗读确乎十分陌生。然而我还是相信“勤能补拙”这句话,反复的练习定能够提高我们现有的朗读水平。
组歌教学反思8
今天在曹校长的带领下,语文组全体同仁到沂南三中听了蒲汪中学孟祥娟老师的语文课《组歌》。受益匪浅。
孟老师的课是在沂南三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诚邀下的上的示范课。虽然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但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都感受到了孟老师的课践行了县“126策略”结合了语文科的特点、充分展示了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孟老师环节间的过渡、课堂激励性的语言更是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热情。
随后我们有幸听取了县教研室徐以山主任的精彩报告。对126策略的提出和教育的规律、做幸福的老师等方面做了深入剖析。最后徐主任结合所讲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如何与126衔接做了具体指导。
成就学生,发展自己。这就是徐主任的提出课改的根本目的。把现在的课堂由“闷”变成“福”,最具体的可操作的就是“126策略”的具体实施。听了这些也就对课改豁然明了,也坚定了今后在课堂教学中的路。
组歌教学反思9
课堂是双向的交流,责任在双方:一方在我,一方在学生。有问题,我应该先反思。
首先:我认为这个课堂设计还是比较好的,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发挥。问题不多,但比较紧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指导是很必要的,不必因为课程任务而赶,读得不好,随时停下来进行指导。朗读的'过程就是理解体会的过程。
再次:对于后进生千万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其实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苦心的。
组歌教学反思10
这篇课文有《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两首诗歌。说实在的,以前教学这篇课文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说、思、议,逐步理解诗歌内容,突破重难点的。学生掌没掌握心理比较有底。现在利用导学案来上这样的课,我的心里有点黄。于是,我在课前预习时着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并把课文熟读成诵。我个人也查找了许多的相关资料,如“四渡赤水”、“乌江天险重飞渡”等等,在充分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后,通过导学案练习发现学生能更准确地从文中找出表现红军“难”和表现毛主席用兵“神”的词句。通过欣赏和和学唱这两首诗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很快背熟了课文。
在课前预习时着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如“四渡赤水”、“乌江天险重飞渡”等等,当然,教者也作了一定的准备工作,我补充的背景都是浅层的,都是梗概。
在充分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后,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诗句和朗读诗句上。选择了边读边补充的方式,在补充背景中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中理解诗句,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组歌教学反思1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老师要有一条河流,学生才会有一桶水。优美的散文诗需要优美的语言去讲述。我今后,要加强自我语言的修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堂调控的问题。这篇文章还要在阅读上多占用一些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
组歌教学反思12
“朗读,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反过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
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也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法。
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课标说: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朗读教学,从教师的角度看,需要我们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朗读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语文教师的朗读技能训练和朗读水平的提高
第三,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以上是著名语文教育家湖北荆州地区教研员余映潮先生的论述。我认为实在是精当。在《组歌》的教学中我认为就应该从朗读入手。对于纪伯伦的散文诗,我是非常喜欢的,课本所选择的是纪伯伦散文诗中 的代表作,初读这两篇诗歌的时候,纪伯伦的才气就迎面而来。如何使学生也能体会的这一点是我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现在的中学生从不缺乏灵动的思想,以及过人的才气,我相信只要细加点拨,学生是能够体会到的。
课上完了,留给我以下启示:
一、导语的设计非常重要,我用李白杜甫等中国文学大师联系到纪伯伦,本没什么不妥。但现在看来,这个导语实在太平常,它没有给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朗读气氛。如果是再教一遍,我一定会用诗的语言,或用灵动的比喻,或直抒胸臆。尽最大力量打动学生,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二、设计还要精炼。我在课堂上,把两篇诗歌放在一起教,主次不分,使学生抓不到头绪。正如三中老师所云;把《浪之歌》作为重点,教学生研读,《雨之歌》留给学生自读即可。
三、要相信学生。我现在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相信学生,讲课时常常包办,自己弄得很累,学生却收获不多。
四、任何时候都要有激情。哥白尼说得好:没有激情世界上任何事都做不成。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尤其如此,我们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一个有激情的老师一定会教出有激情的学生。
组歌教学反思13
本文的语言清丽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主人。当然,最大的感受还是感觉设计课的时候想达到的效果和真正通过上课达到的效果的差距还比较大一些。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准备不够充分。另一个原因感觉自己对教学环节不够熟悉,对词语的推敲不够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