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

2023-0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

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

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LM〗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课文剖析

1、写法精讲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的,你学习起来会很容易的。

2、重点精讲

(1)《咏雪》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与友期》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本文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陈太丘与友期行”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

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但陈纪“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难点精讲

(1)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陈太丘与友期》何以不入“夙惠”门?

“夙惠”门是《世说新语》36门中的第12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所以还是放在“方正”门内为好。

故事的结尾亦有争议。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说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学习方法指导】

1、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完全可以利用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将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2、学习本文既要掌握必要的古文知识,又要弄懂课文的基本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背诵,并熟练默写课文。

4、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加强对课文的认识,并有所启示。

【知识拓展】

1、人物介绍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2、《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关于古代小说的说明,最早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

4、《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课内问题指导】

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感知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本文不是标准的书面体,只能算古白话,但文章不长,两则加起来不足二百字,读读背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1)第一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第二问:“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按:“儿女”在古诗文中亦有专指子女的用法,如杜甫“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诸句中,“儿女”皆指子女。

(2)第一问是常识性的,有这类常识,读文言文才不至于弄错人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家君”的用法见课文注释。

第二问是探究性的,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设题目的是积累词语。

参考答案:

1、“俄”,又常与“而”“顷”诸字连用,皆片刻义。“欣然”,高兴地。然,语助,无义;或作“……的样子”。

2、“拟”,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以后才有准备、打算义,如“比拟好心来送喜”(唐代民歌),“也拟泛轻舟”(宋李清照词《武陵春》)。

3、“未若”,比不上。

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按:此字用法较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切忌多讲,碰上一种说一种最好。

5、“期”,约会、约定。“委”,舍弃。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最后一问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自创比喻更好,如果想不出,也可以引下面这首诗为例,让学生说说诗中对飞雪的比喻好在哪里。

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复述故事;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欣赏咏雪名句,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诗礼簪缨之家和谐融洽、书香味浓郁的家庭氛围的感知陶冶情操,培养生活雅趣。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达到当堂成诵的效果;积累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教学难点:欣赏咏雪名句,探究比喻修辞之精髓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法;品读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法;同桌合作翻译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窗外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有什么想法和冲动?(让同学们说一说,学生会说打雪仗、堆雪人等)。同学们玩儿的兴致很高啊!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寒风凛冽固然让人心存畏惧,可严冬也有令我们期待和憧憬的地方,雪花这个飞舞的精灵给冬天增加了多少意趣和浪漫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诗礼书香之家,看看他们在下雪天会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二、师生共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勾画有疑难的字音;

2.教师范读,指导诵读(读音和句读);

3.学生自由朗读,力争流畅;

4.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示范朗读。

三、由浅入深,理解文意

1.组织语言,概括文意;

2.小组合作,讨论翻译;

3.同桌配合,准确翻译;

4.质疑难点,讨论明确。

重点字词: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未若:不如

四、比较两个比喻的优劣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大雪纷纷的情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么?(以此诱发学生品读、赏析诗文的兴趣,无论学生品读是否到位,只要能谈出自己的感悟,即予以鼓励)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老师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其实关于这两个比喻孰优孰劣之争,归根到底是形似与神似之争,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对,神似更重要,更美,更有意境。

“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生动、传神。柳絮与雪花都是很轻盈的,形状又相似,柳絮因风而起,让人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且以“柳絮”为喻,新颖别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因为柳絮飘飞正是春暖花开之时。冰天雪地之中,让人感到融融春意,与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以“梨花”比喻“雪花”有异曲同工之处,有优美的意境,激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而“撒盐空中”只有形似,缺少意蕴,更无法激起读者的想象力。把盐撒到空中干什么呢?有什么用呢?别说人们去玩赏了,恐怕只会避之而不及吧。

补充:谢道韫因此获得了“咏絮之才”的雅称,后世又用“咏絮才”作为才女的别称。文章结尾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充说明是有力的暗示,表明了作者倾向。而对于侄子、侄女的回答,谢太傅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耐人寻味。不答是雅量,不评是慈爱。一笑是儒雅,一笑是暗许。既暗许了谢道韫的才气,又保全了侄子胡儿的自尊。

五、拓展延伸,开拓视野

《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一个与谢道韫有关的典故:林下风致。板书“林下风致”并讲述小故事。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提问:从中可以看出对谁的评价更高?

找同学回答之后,教师点评:顾家妇不过是闺阁中秀出者,而王夫人即谢道韫虽巾帼,却有名士之风,有一种飘逸出尘的气质。“林下风致”是指魏晋时期士人们所崇尚的超尘脱俗、恬淡潇洒的人格美。

六、品味其语言简洁、辞意隽永

人们评论《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时:简洁隽永,也就是用十分简洁的语言传达出非常丰富的意味。请同学们从中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将论文义”:寥寥数语,道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大笑乐”、“欣然”结合在一起营造乐谢家这个诗礼簪缨之家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结合学生近期习作中语言拖沓、累赘的现象点评:语言简洁才富有美感,万不可重复、罗嗦。

七、教师小结

学习了《咏雪》一文,我们除了欣赏赞叹谢家“儿女”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外,文中透露的生活雅趣和文化传承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在生活中培养一些雅情雅趣!

作业布置:

用现代文改写《咏雪》;用三行翻译法翻译《咏雪》。

教学反思:

亮点:

一、这节课对文言知识的处理比较扎实,在课堂上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能将这篇短小的文言文当堂成诵;又通过小组讨论质疑、同桌互译、教师点拨明确等形式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落到了实处;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比较合理,在扎实课内的基础上又做了适当的拓展,重难点突出;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上处理得比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改掉了以往比较生硬的缺点。

缺点:

一、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亮点没能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点评不够到位,没能及时抓住时机进行较深入的师生互动,从而促成非常有效的课堂生成;

二、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明净,还是会不自觉地将同样意思的话重复说,需要下功夫净化教学语言;

三、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比如对学生记笔记习惯的培养有所忽视,总是以为学生会自觉记下重点,没有督促、指导,自己要从意识上加强重视。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语文教学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将你淹没,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永远不该有自我感觉的良好,因为当你觉得自己还不错的时候,艺术之神就会无情地将你抛弃。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叮咛自己:且行且珍惜——一路奋勇地前行,珍惜自己和语文教学结下的美丽缘分。这次的评优课,无论是自己备课讲课,还是聆听诸位老师、前辈的课,都收获了很多,史老师评课的关键词更让我记忆尤深: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细读深挖、个性化解读文本;及时固化、养成习惯……自己做得还太少太少,努力努力努力!

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白文朗读、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的方法,把握人物情感,学会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古人的聪慧,感受良好的家教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情感。

2.学习摹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朗读时的白文断句,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教会学生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提问: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两个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聪明、机智。)

今天,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来认识两个孩子,看一看这两个孩子与司马光和曹冲有什么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多种朗读,理解内容

1.教师展示《咏雪》的白文(竖版)的课件给学生。学生根据理解朗读断句。

学生自由断句,展示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讨论断句,各组展示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根据语感尝试断句,激起学生的挑战意识;通过竞争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咏雪》的标点版(竖版)课件给学生。学生自读,对照自己的断句,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根据词语的解释、句段内容,找出问题所在。学生集体朗读,感受有标点的文章阅读在朗读时,要比白文的一读到底,顺畅、舒服、意思明了,断句和标点符号帮助自己更好地通过语气、节奏感受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感受白文朗读与标点文朗读的区别。

3.教师展示《咏雪》的课本版课件给学生。男女生比赛读,各组比读,谈横版与竖版书写阅读的区别。(现代汉语的语言书写习惯是从左往右书写,而古代文言文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书写。)

【设计意图】了解古代文章的版式与现代的不同。

4.概括故事。

教师设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成表格问题,然后将表格内容组织成一句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咏雪》教学设计

人物:谢太傅、兄子、兄女(谢道韫)

情况:下雪日谢家聚会,谢太傅问飘飞的大雪像什么。

做的事情:兄女分别咏雪。

组织成一句话:下雪日谢家聚会,谢太傅问飘飞的大雪像什么,兄子、兄女分别咏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简单基本概括的能力。

(三)围绕“咏”字,把握情感

1.析“咏”解题。

教师通过展示“咏”字由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知道“咏”的本意,由此学生知道“咏”的引申义:深情地抒发,表达,即赞颂。由此完成对题目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质疑,为后文的学习做铺垫。

2.赏读咏雪句子,把握人物情感。

(1)请同学们在文中用横线划出兄子、兄女二人咏雪的句子并朗读。

(2)学生运用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两个人物朗读咏雪句子时的感情、语气、节奏等,并用演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两句咏雪的句子,一个是兄子胡儿说的,一个是小才女谢道韫的;两个人回答的都是“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句问话。两个孩子回答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描述,你能想象两个孩子回答时的神情、心理、语气、语调、节奏等吗?同学们运用脚本批注的方法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落实成文字,写到相应的句子旁边。使作者给我们的这块留白,通过我们的想象丰富起来,精彩起来。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多元解读。)

举例:男孩性子急,想问题简单,只抢占第一个答题名额,所以他会很骄傲地快速地高声脱口而出;而女孩相对较沉稳,性格内向些,深思熟虑之后,自信地微笑着,不徐不疾地说。

分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中,在全班中演读展示。

【设计意图】巩固脚本批注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书写和演读,给孩子们充分的展露自己才能的舞台,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3)体会文中人物对咏雪的句子的评价。

教师提问:谢太傅更赞赏谁的咏雪句子?

请学生们用曲线,划出描写谢太傅表情动作的句子并朗读。体会揣摩谢太傅对两个孩子咏雪句子的评价。

教师提问:其实两个人都很聪明,一个好,另一个更出色,他们为什么这样优秀?

教师课件出示谢太傅的学识、家庭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家庭生活情趣的词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大笑乐),加以分析。

得出:她的家庭是一个温馨、欢乐、融洽的书香之家,正是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了如此聪明的孩子。

分析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背诵、演读的方式,将咏雪故事的`场景再现给同学们看。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讨论,更好的理解文章。让学生领会家庭氛围在对人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利用背诵演读,提高学生快速记忆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咏雪句子的评价。

(1)教师提问:作者认为哪个好?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用括号标出表明作者态度的句子并朗读,之后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对于谢道韫的赞赏之情。

(2)补充文学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提示学生:“言语”指会说,善于言谈应对。作者正是欣赏谢道韫的这方面才学,才将此文编入《言语》一门。

【设计意图】明确作者选材的意图,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

(四)写法探究与活动学习

教师提问:我们通过读文章知道了这则小故事的内容,知道了这个温馨和乐的大家庭,通过读作者,知道了他的写作意图。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又怎样看呢?你觉得怎样的比喻才是好的比喻呢?

(教师带着学生分析两个比喻句,一个有形无神,还不是很贴切;另一个既有形又有神,给人一种很诗意的美感。总结得出好的比喻:既要形似又要神似,有意蕴。)

学生尝试仿写赞美雪。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古诗中咏雪的句子,拓展思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描摹事物的方法,考察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文章。

2.描摹事物练习:请你任选一样事物进行描写和比喻。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

《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刘义庆及《世说新语》的相关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3.欣赏古代儿童的聪慧,感受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修养。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常见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2.感受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修养,领会《世说新语》之美。教学方法:朗读法 小组合作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了浩如烟海般的经典著作。在这当中,有一部作品,它深深的影响了后世的读书人。这部著作中所记叙的士大夫们,他们的一言一行,为后人所称赞,并纷纷仿效学习。(问)那么,大家来猜一猜,这是哪一部作品呢?

生:《世说新语》。

师:非常正确。一代“诗仙”李白,曾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傲诗句的李白,曾俯视天下英杰的李白,在面对本书中所记述的某一世家大族时,也被他们的言行所深深的折服。(问)那么大家又来猜一猜,这让李白赞叹不已的家族,是哪一家呢?

生:谢家!

师:很好!为什么《世说新语》中记述的士大夫们受到后人称赞,他们的言行受到后人的仿效学习?为什么眼高于顶,看不起天下氏族的李白却偏偏只赞赏谢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二则其一《咏雪》,相信经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对其有所了解和领会。(板书《咏雪》)

二、检查预习

师:首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状况。(问)有没有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世说新语》这部作品?

生:《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朝代)临川王(封号)刘义庆(主编)组织编写的一部志(记录)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士大夫的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师:(问)《世说新语》一共三十六类,《咏雪》选自于哪一篇呢? 生:选自于《言语》篇

师:(问)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生:书本上的注释1

师:好,非常细心,预习非常到位,请坐。那么大家以后在预习课文时,也应该要记得留意课文下面的注释。

三、整体感知: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多,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对于文言文而言,更应该如此。既然要多读,那么在朗读时,我们首先应该要读准字音。

师:(拿出小黑板)请同学们看到这个小黑板,上面有一些用红色粉笔标出的字,老师认为有点难读,那么,有没有同学主动上来给这些字标上拼音呢?(傅

韫)

生:上台写拼音

师:恭喜你,全对啦!看来基础非常的扎实,非常棒。/很不错,对了X个,有没有同学上来替这位同学改一改呢?

师:接下来让我们看着自己的书本,齐声朗读,注意要读准字音。师:声音非常的洪亮,非常棒!让我们来听一遍名家朗诵,看看我们自己读的和名家朗诵的有什么区别?(师播放音频)2.二读课文,读出节奏

师:通过欣赏名家朗诵的音频,我们发现自己朗读时语速过快,这样听起来感觉就不太美妙。其实,在朗读时,我们还应该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师:让我们再次看到小黑板,看看老师划分的朗读停顿。(师当场划出朗读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师:老师刚刚在黑板上板出了朗读停顿,那么接下来大家看着黑板,跟着老师来齐声朗读一次。

生:跟着老师齐读。

师:读得非常好。我们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看你们谁读得更棒一些。女士优先。

女生读。师:非常的整齐,并且读出了节奏。接下来让男生们来表演。男生读。师:声音非常的洪亮,同样注意了停顿。看来我们班的男生女生们都是好样的。3.三读课文,读懂文义

师:好!我们已经读准了字音,也读出了节奏,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读懂文章的意思。请大家注意听老师的要求。

小组合作:首先,小组内的同桌之间,一人朗读文章,一句一句来,另外一人将同桌所读的文言句子用白话文翻译出来。如果遇到不懂的字、词、句,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相互解答。若小组之间也不能解决的话,那么就暂且先跳过这个问题,继续后面的翻译。其次,翻译完后,接下来,组员可以将自己不懂的地方举手提出来,由其他小组的成员来帮助解答。如果其他小组成员也无法回答的话,那么老师再来答疑解惑。(在这里,如果没有人提出问题,那么可能说明大家都能顺利翻译出来。老师就要来进行抽查,回答不出的话,整个小组课后都要接受处罚。)最后,老师再请一位同学将文章用白话文完整的翻译出来。

(附:重要词语:内集 俄而 欣然 未若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谢太傅二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上可以与之相比。”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说:“不如说像柳絮乘风起舞。”谢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为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4.四读课文,读出情感。

师:好,读懂了文义,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文章的情感。(问)我们来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蕴含了情感?

生:欣然曰 大笑乐 师:非常好,那么在朗读这些句子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呢? 生:高兴、开心。师:很好,那我们来尝试一下。师读,生跟读。师:读得非常棒!那么有一个问题,(问)公为什么“欣然曰”呢? 生:因为“俄而雪骤”,雪下得急下得大了。

师:嗯,雪下得大了,所以高兴,很好。(问)在这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季节里,谢太傅做了什么?

生:把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板书 寒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

—公欣然)

师:谢太傅真是有雅兴,这么冷的天还把大家聚在一起,探讨人生哲理,要是老师的话,不是缩在被窝里睡大觉,就是围着火炉看电视。师:这个“欣然”体现了谢太傅家儒雅的生活情趣、轻松自在的家庭氛围。谢家真的不愧是名门望族啊!难怪“诗仙”李白大力称赞谢家!(板书:儒雅的生活情趣,轻松自在的家庭氛围)

师:谢太傅看到雪花纷飞的场景,高兴的出了一个题目,来考考自己的晚辈们,他问了什么问题?

生:白雪纷纷何所似? 师:谁回答了谢太傅的问题?

生:兄子胡儿和兄女谢道韫。师:二哥的儿子胡儿是怎么回答的?大哥的女儿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大家来说一说这两个比喻怎么样?你觉得哪一个会更好一些?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板书)

师:胡儿的比喻,雪的颜色和下落时的姿态跟盐非常的相似,重在写实,可见胡儿善于观察。

谢道韫的比喻,颜色相似,柳絮的飘飞姿态还表现出了雪的轻盈。不仅将雪写活了,给人美的享受,还带给人春天来临般的感觉,充满了活力和希望,富有神韵。可见谢道韫的才气。这么聪慧、有才气的小女孩,难怪会得到后人的称赞和仿效学习。

师:(问)听完两人的咏雪后,谢太傅有没有对他们做出评价? 生:没有。

师:谢太傅虽然没有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评价,但是当谢道韫作出回答后,却立即高兴的放声大笑。他的“大笑乐”,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又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更加有对兄女谢道韫的赞赏之意,(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不仅表现在谢太傅的大笑乐,刘义庆在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分明是在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同时也给兄子胡儿留足了面子。这体现了谢公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五、总结全文

《咏雪》这个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谢道韫的聪慧和才气,同时也透露出谢家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六、拓展延伸

师:学了《咏雪》一文,我们知道,兄子胡儿,将纷飞的白雪比作撒盐空中;兄女谢道韫,将飞舞的雪花比作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都是那么的形象、贴切,富有美感。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小黑板上的这些描绘白雪的诗句,然后请大家来说说它们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感觉。(小黑板展示)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卢梅坡:梅须逊(xun)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岑参(cen shen)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师:分析

(第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燕山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第二句:梅没有雪白,雪没有梅香。将二者做了对比,告诉人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应取长补短。

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突如其来的飘雪,比作洁白芬芳的梨花,联想奇妙,形神具备,意境优美,给人的不是寒气逼人的感受,而是春的勃勃生机!)

/师:既然已经打铃了,那么我们就把它当做课后作业,请大家把对它们的感受写下来,老师明天再请大家来谈一谈。下课!七.板书设计:

咏雪

儒雅的生活情趣

寒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 雪骤 —公欣然

轻松自在的家庭氛围

兄子:空中撒盐差可拟

(善于观察)

色 形(下落)写实

良好的个人修养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公大笑乐

重视教育后辈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

(聪慧 才气)

色 形(飘飞)神韵(活力、希望)

下载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咏雪》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咏雪教学设计

    《两则》 (《咏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诵读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句意,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

    咏雪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之一 刘义庆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理解课文。 4.自......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复述故事;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欣赏咏雪名句,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朗读中质疑、思辨; 2.发挥想象,品析诗句的高下,并用比喻作诗; 3.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情境中感受诗意,能喜欢《世说新语》。 【......

    七年级语文咏雪教学设计4(5篇范文)

    张笑天——《咏雪》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

    七年级语文咏雪

    《咏雪》教案 茶园九义校 陈治洪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培养......

    《咏雪》公开课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感受到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 【教学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