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导读论文定稿
《诗经》导读论文
对战争诗的赏析以及对后世作文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真实反映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极其广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歌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据统计,与战争相关的篇目,几占十分之一,虽然这些诗短小零碎,有的晦涩难懂,但却保留一部分反映我国人民富有尚武精神的刚健清新的好事。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从《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几种类型出发,赏析《诗经》及其对后世作文的影响。
一、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
尽管战争残酷,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将士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上战场,积极投入战争。如《秦风•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与子“同仇,偕作,偕行”。就是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乐观战争诗。
《诗经》中不注重描写战争厮杀的场面,而是重在体现军威声势,注重文德教化,体现德政的布施,是敌人不占二项的政治理想。开启了中国古代以来直到今天的崇尚武德、广施仁义、以理服人的战争理想。与其他国家的战争观念完全不同。
二、对亲人的思念
战事连连,久久没有归期。战士的心里挂念着家里的妻子,回想临行时与妻子的离别之词,有泪也往自己心里流。如《秦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希望战争快些结束,好回家与妻子团聚。即使在今天,我们仍难以忘记这美好的爱情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三、对战争的厌恶
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此诗是千古厌战诗之祖。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的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忧伤。如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日离家是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戚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到唐代,杜甫更是用自己的史诗“三吏”、“三别”,表达出人们的反战情绪。历代诗人的反战诗的主题与《诗经》的反战诗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都表现出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战争,永远都不会落伍的话题,无论身处战乱时期还是这和平年代。《诗经》中占据很大比例的战争诗
第二篇:《诗经》导读
《诗经》的分类和内容
一、社会政治诗
1、反映了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所作的反抗斗争。
《魏风·伐檀》——幽默而辛辣地嘲讽剥削者不劳而获,揭露了他们寄生虫的本质,戳穿了统治阶级所鼓吹的“不素餐”的谎言,揭露出他们强盗的行径。
《卫风·硕鼠》——把奴隶主统治者比作喂不饱的大老鼠,并发誓要以逃亡来反抗,虽然他们追求的生活理想只是幻想,但却反映了被剥削者的初步觉醒,鼓舞着千百年来人民为美好生活而斗争。
《唐风·黄鸟》——暴露了统治者以人殉葬的罪行。惨厉哀婉,读之令人悲怆,从而产生对野蛮的奴隶制的无比愤恨。
2、反映了沉重的兵、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邶风·击鼓》——写一位士兵在行军途中追忆与妻子诀别的情景,充满着难以生还的忧伤,以及对驱迫他上战场的统治者的憎恨。
《王风·扬之水》——是东周王朝派往防戍申国等地的士兵思乡怀人之作,他们对遥遥无期的服役无比愤怒。
《小雅·何草不黄》——怨恨行役劳苦,和官兵间的极不平等。
《魏风·陟岵》——写服役者登高望远,想像父母、兄弟如何为他的安全而担忧。《豳风·破斧》——写一位西周早期随周公东征的士兵自幸生还。
《小雅·采薇》——写士兵征战归来的诗,内容丰富曲折,既写到思乡之苦,也表现了对战斗胜利的自豪,感情起伏,情景交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豳风·东山》——是东征归来的士兵途中抒情之作,用蠕动的桑蚕比喻蜷缩在车下露宿的士兵的艰辛;侧重表现这位士兵对家园和妻子细腻而深厚的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重整家园的信心。
„„
外有旷夫,则内有怨女。有的诗就是从思妇一面控诉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祸。
《卫风·伯兮》——写思妇(地位较高一些)一面为丈夫是国家有用的人才,能充当“前驱”而骄傲;一面又感到丈夫走后孤寂空虚,毫无生活乐趣,连日常的梳妆也一概无心。思念极沉痛。
《王风·君子于役》——写农家妇女思念丈夫。她不知丈夫生死存亡,思念中包含着极大的忧惧。诗的容量更为丰富,对战祸的控诉更加深刻有力。
„„
战乱也必然伴随着沉重的徭役。
《邶风·式微》——揎控诉了无休止的徭役对人们的折磨。
《唐风·鸨羽》——反映了徭役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控诉繁重的徭役非但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甚至不能自养。作者呼天唤地,只是希望能过上正常的生活,而如此微小的要求竟成难以企及的奢望。
《王风·兔爰》——写东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人民在日益加重的徭役逼迫下走投无路,惟求一死了事,其悲惨的境况更不待言。
„„
战争和徭役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经济和城镇的手工业生产,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社会上大批的流浪者。
《王风·葛藟》——本诗是流浪者之歌,诉说他们离乡背井之苦,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
《小雅·鸿雁》——同上。
3、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讥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
《邶风·新台》——揭露宫闱丑行。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子的新娘。本来是一桩美好的婚姻,却遇上了一个“癞蛤蟆”,用“癞蛤蟆”形象,把对卫宣公的憎恶感情与自己的悲伤和无奈,表现得生动明快。
《鄘风·墙有茨》——讽刺卫宣公与其后母私通,生子名及;后来替及娶妻齐女宣姜,又被他劫夺;卫宣公死后,他的庶长子顽又与宣姜私通。
《鄘风·君子偕老》—— 《齐风·南山》—— 《齐风·敝笱》—— 《陈风·株林》——
《鄘风·相鼠》——用令人厌恶的老鼠,比衬出贵族统治者道德品格的低劣,表达了人民的憎恶情感。
4、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
《邶风·北门》——从自身的体会入笔,抱怨劳逸不均。这个小官吏备受公事繁累,又被家人讽刺,内外交困。
《小雅·北山》——是小官吏对劳逸不均的怨愤。
《小雅·正月》——抒发官吏忧国忧民、愤世疾邪,披露了政治的昏暗。
《小雅·节南山》——挟击太师尹氏无视国乱民怨,只是任亲黜能,搜刮民膏,把周王朝搞得混乱不宁。
《小雅·十月之交》——直斥周幽王昏庸无道,任用群小,乱政误国。《小雅·雨无正》——同上。《小雅·小旻》——同上。
《大雅·抑》——揭露了国政混乱、人君昏聩的现实。
《大雅·荡》——告诫最高统治者,树根如果腐烂了大树就会死去,应借鉴殷商亡国的教训。
《大雅·桑柔》——激愤地批评周王君王无道、奸佞得宠而贤良遭黜,导致国政混乱、人民受难的黑暗局面。
《大雅·瞻昂》——同上。《大雅·召旻》——同上。
5、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
《桧风·隰有苌楚》——用拟人化手法与苌楚对话,羡慕苌楚无知无识因而没有痛苦,比衬隐托出人有知有识所以多有自存的苦闷。
《魏风·国有桃》——表达了“士”的悲哀。诗人自甘淡泊,不求闻达,却被人指斥为“骄慢”。诗作抒发了他不被理解的苦恼。
《王风·黍离》——据《毛诗序》说,是东周大夫悲叹西周沦亡之作。诗作以深沉的笔调,写家国沦丧的悲哀。
6、称颂执政者。一些诗作,赞美尽瘁为公的执政者。《召南·甘棠》——是人民歌颂、怀念召公的作品。
《鄘风·定之方中》——歌颂卫文公从漕邑迁到楚丘,重建卫国的业绩。《卫风·淇奥》——赞美卫武公德美才俊。„„
二、情爱诗
1、歌词美丽多姿的爱情,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
《诗经》中表现纯真爱情的民歌不少,而且表达方式大多具有质朴、热烈而大胆的特点。《郑风·溱洧》——是古代男女交游的风俗画。写春光明媚之日,郑国青年男女徜徉水边,互相调笑,最后“赠之以芍药”以示相好。
《陈风·东门之枌》——是古代男女交游的风俗画。表现陈国酷爱歌舞的习俗,青年男女借舞会自由寻找对象。
《卫风·木瓜》——写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结下姻缘,互赠情物。
《郑风·萚兮》——写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结下姻缘,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事。
《召南·摽有梅》——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随着梅子不断成熟,落地日多,她等待求婚者的心情也愈来愈急迫,先是希望男女选好日子来求婚,继而盼望今天就来求婚,最后说现在就可以成亲,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表达上直率、大胆而浪漫。
《郑风·褰裳》——写一位泼辣的姑娘埋怨小伙子。明朗、爽快、泼辣、态度鲜明,绝无遮掩。
《召南·野有死麕》——写男女幽会嬉戏,野合,十分大胆浪漫。
《郑风·野有蔓草》——同上。
《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约会,以馈赠信物抒写纯真的爱情,娴雅美好。表现上呈现为温文典雅。
《鄘风·桑中》——写青年男女约会,表现了大胆而诚挚的爱情。《卫风·芄兰》——写姑娘责备小伙子装模作样不理她。
《陈风·月出》——描写月下美人的绰约风姿,咏唱自己的爱慕、相思之情,明净、纯洁而美丽。
《郑风·狡童》——写一个姑娘的相思,深切的相思害得姑娘寝食难安,因而抒情直率缠绵,不加掩饰。
《秦风·蒹葭》——是表现相思的作品。诗作描绘了一个美丽清冷、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
《周南·关睢》——抒写痴心汉的幻想,表现出情人单相思的苦恼。《周南·汉广》——抒写痴心汉的幻想,表现出情人单相思的苦恼。《邶风·简兮》——表现了女子的痴情。
《小雅·隰桑》——表现了女子的痴情,写少女羞于向意中人透露爱情的矛盾心理,缠绵悱恻,细腻入微。
2、抒写婚姻生活。
《周南·桃夭》——表现了新婚的欢乐。正当春光明媚、桃花盛开之时,像桃花一样美丽的新娘出嫁了。诗人祝愿新娘子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唐风·绸缪》——写闹新房。
《出其·东门》——表现了下层人民忠实于爱情。
《郑风·女曰鸡鸣》——以夫妇对话形式,写清晨起床前的一个片段,写劳动人民夫妇间和谐的家庭生活。
《齐风·鸡鸣》——写劳动人民夫妇间和谐的家庭生活。《唐风·葛生》——是妻子悼亡夫的诗,痛苦悲绝,几不欲生。
3、反映相关社会问题。
《王风·大车》——写争取婚姻自由的作品。姑娘为忠于爱情,大胆地提出要与小伙子私奔。
《鄘风·柏舟》——写争取婚姻自由的作品。写姑娘断然拒绝母命,誓死爱定自己的心上人。
《郑风·将仲子》——
4、弃妇诗。
《邶风·谷风》——女主人公被丈夫虐待以至抛弃,但她优柔软弱,被弃后仍藕断丝连,割不断旧情。
《卫风·氓》——女主人公被丈夫虐待以至抛弃,弃妇坚强决断,她从亲身的遭遇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丈夫的本质,快刀断麻,干净利落。
《邶风·终风》—— 《邶风·日月》—— 《王风·中谷有推》——
三、周部族的史诗
《大雅》中有五首较长的叙事诗,分别叙述周民族发展过程中几位伟大祖先的事迹。这五首史诗,有着浓厚的情感,表示着赞叹、仰慕、恭敬的心情。
《大雅·生民》——歌颂后稷的事迹。后稷是周人的始祖,又是传说中教民稼穑的农神。这首诗所描写的后稷身上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意志。
《大雅·公刘》——叙述后稷的后裔、不
的孙子公刘,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率领周民族储备了粮食,准备好武装,离开有邰到
(今陕西郇邑和彬县之间)。他领导大家开荒辟窑,进行建设。诗中写到武器、军队,写到公刘的不凡的装束,看来从公刘开始,周民族进入奴隶社会,他也是周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大雅·绵》——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
父为避敌人的侵害,带领本族人民迁居周原(陕西岐山南面)的史实。诗中对建设周原、修宗庙社稷、立皋门应门的情况有生动的描写。
《大雅·皇矣》——从太王(古公
父)、王季叙述到文王伐密伐崇。虽重在叙事,其中也很有些抒情的意味。
《大雅·大明》——写周人在上帝的保佑下使殷人再不能挟制四方,而天下都要被周人所统治。从文王讲起,而着重叙武王灭商。
此外,如《鄘风·定之方中》,《小雅》的《出车》、《六月》、《采芑》,《大雅》的《文王》、《江汉》、《常武》,《商颂》的《长发》等,也具有史诗的性质。
四、农事诗和其他
《豳风·七月》——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周南·苤苢》——是劳动者唱和的歌谣,是妇女在采集车前子时的歌唱。情韵悠长。劳动收工之后,人们三三五五相约回家,边走边唱,田歌互答,洋溢着轻松愉快之情。
《魏风·十亩之间》——是劳动者唱和的歌谣,是劳动之后人们呼唤同伴踏歌归去的情景。„„同上。
《小雅·信南山》——有关农事活动的歌咏,表现了周人农业生活的情状。《小雅·甫田》——同上。《小雅·大田》——同上。
《周颂·载芟》——同上。《周颂·良耜》——同上。
《齐风·南山》——叙说婚姻的礼俗。
《周南·螽斯》——祝福他人多子多孙,反映了周人希望繁衍、多子多福的观念。《小雅·斯干》——反映了周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周颂·丰年》——是秋收后祭神灵所用的乐歌。《小雅·宾之初筵》——描写贵族宴饮场面。
第三篇:诗经论文
中国文化之《诗经》导读——读书报告
姓 名:李 扬 生 学 号:2 0 1 0 6 5 7 8 学 院: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 业:应 用 化 学 班 级:2 0 1 0 级 0 3 班 指导老师: 张 峰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
从孔子开始,《诗经》被一代代学者张扬为儒家经典,汉初它更被朝廷立为官学。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它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持久的影响作用。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意义也是极为卓著的:
(一)《诗经》中的诗歌表现了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以及对爱情美好的追求,也表现出色彩浓丽的婚姻生活(幸福抑或不幸)。如《周南•关雎》这首诗中,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
化,让人忘却世事的功利纷争,去挽思这执着永恒的感情,说明了常年征战对当时百姓生活的不良影响,使社会、家庭时刻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更加导致社会整体秩序的恶性循环。因此,《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诗经》开创了言志抒情的传统。古人强调“诗言志”,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序》认为“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高度概括了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特征,“言志”与“抒情”不能截然分开,“言志”的实质就是“抒情”,古代采诗就是借以察志观情。文以叙事说理,诗以言志抒情,这种大体分工是合理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诗经》总体属于一类抒情诗。无论抒情诗或叙事诗,都强调内在的韵律,情感的消涨。汉乐府诗以叙事见长,建安诗、南北朝乐府诗、唐代杜甫、白居易都有叙事诗,同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说明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中国诗歌以抒情诗居多,估计大部分是受诗经的影响吧。
(四)《诗经》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即赋、比、兴。南宋诗人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提出来的,也是《诗经》
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清代著名学者姚际恒评价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五)《诗经》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举例来说,《豳风〃七月》开创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四时田园诗;《王风〃君子于役》云:“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写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盼望外出从役的丈夫早点儿回家,展示着中国古代诗歌中日暮思归这一重要母题。此外,《魏风〃硕鼠》开创了中国文人对桃花源般“乐土”的憧憬和追寻。这些都足以说明《诗三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巨大成就。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诗经》作者所表现出关注现实、面向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后代文人倡导的“风雅”“比兴”精神实质也就是《诗经》的面向现实的精神。屈原《离骚》、《九章》中忧愤深广的感情,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唐代陈子昂提倡“兴寄”标举“汉魏风骨”,杜甫的“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诗经》精神的继承。《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赋的手法不但成为后世诗文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到汉代还发展成为一
第四篇:诗经_论文
《诗经》学习领悟
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一个学期对于《诗经》的学习就这样在忙碌中告终了,面对古人圣贤遗留下来的诗句文字,深深地品味一下,可以说是余韵无穷,韵味无尽啊!静心沉思,领悟那至圣先贤的千年智慧。《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源头,对此有所了解必会对以后的文言古诗的赏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诗经》是一部反映先秦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诗歌总集,由儒家创始者孔子编定而成,在民间广泛流传了两千年多年。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采葛》;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在课程中间时不时的一起吟咏几句诗句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
《诗经》是古代配乐吟诵的诗词文本,有比较强的音乐节奏感,适合于反复朗读,但是由于只是浅显的了解接触老师在实际授课时,相对来说没有把握这一点。不过老师的课程将的还是相当的形象生动,可以细细品味那份古典的韵律。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没有礼教的束缚,没有掺杂世俗功利的考虑,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生活,是一种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下面我们简单的赏析几首有关于女子爱情方面的诗歌: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漂亮的女孩似乎很顽皮,她将诗作者约到了城楼,自己却藏了起来,在暗中望着诗作者“搔首踟蹰”。她送给诗作者一支“彤管”(红色的笔管)和几根茅草,在诗作者的眼里不但彤管很美丽,而且她更美丽了。简单的礼物却能加深爱慕的情意。送礼物的人也许有很大的随意性,但这却被精心准备的更会人喜欢。若是茅草变做鲜花,彤管变做更加值钱的东西,也未必能使对方更加地真诚与痴情。诗歌生动地表现了这对情人热恋中的情趣
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
所谓美女,是个什么样子呢?颜如木槿,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此处有着生死两伴的感觉,看过不少武侠小说,女子痴情的较多,不过我还是愿意相信,男子也有解不开的柔情!想起郑风中的一篇《鸡曰鸣鸣》,这首生活小趣,让人感觉很温馨,与子偕老,在打猎、烹调的小事中延续„„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 木瓜》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
诗人在直面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各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诗中得到表现。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在2500年前就产生如此众多的抒情诗作,表现如此高度的文化修养。诗经是最有生命,最伟大的艺术
课时虽然不多,但是老师教授了很多内容,从中获得了很多以前不曾获得的知识。从诗经的基本情况到诗经的各个部分的鉴赏,中间还穿插着养生知识,使我又一次的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灿
烂光辉,激发了我学习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的兴趣。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他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躅。等到他发现姑娘已经来了而且情意深长的带给他一些礼物时,便大喜过望。幽静的城角,情侣来调情,一派温情脉脉的场景。
爱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礼记·曲礼》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礼记·坊记》中有:“伐柯如之何?匪
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母。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可见,那时对男女之情已经有所限制了。而具体到对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反父母的命令,《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丈夫生而愿为有官,女子考而愿为有宗,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诗经》的爱情诗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
另外,《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这些爱情诗中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的风俗是不同的。对于一些诗歌的具体年代我们不甚清楚,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应该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侯国和不同的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只是更大胆更热烈而已。而从《褰裳》到《将仲子》,同为《郑风》又可以看到有所差别,前者更加开放,后者却顾虑重重,这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同,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份不同,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并非如后来封建时期有严格的规定,较之封建时期还是相对自由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
第五篇:诗经论文
我读《诗经》
诗经很美,有着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这就是我对《诗经》的第一印象。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完美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场合中缓缓流淌,三百干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她们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那些蕴含着古典情怀的女子,仿佛山乐悠悠,让人在沉静中重返时光隧道,去回味那一份雅致与美好。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讨伐,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李国的历史叙事诗。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目的是诗性地活在大地上。诗是对生活的揭示、还原、歌唱、吟咏,在创作与歌咏间享受了美感、还原了自我、升华了人性,得到了自由。在《诗经》里我亲见了《桃夭》的繁华,《出车》的深沉,土国城漕的劳苦和死生契阔悲凉,似乎是真的回到遥远的古代。一本诗经千百人有千百种读法,谁也无法保证谁能准确解读诗意。
同一篇诗,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究竟谁正确,谁不正确,就有看谁的论据更足,谁的说法更有说服力,谁能把故事说的更好听,更好看。《召南?野有死麕》历来众说纷纭:“ ‘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卫宏《诗序》),‘贞女欲吉士以礼来,……又疾时无礼,强暴之男相劫胁。’郑玄《诗笺》,‘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言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帨,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 朱熹《诗集传》。“(安引)而在安意如看来,这完全是一对青春少年浪漫相遇相爱的故事。《诗经》短短二三十个字,经她一还原,就成了一个跌跖起伏,意蕴幽长,生动活泼的小故事。这是何等的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啊。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解释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幽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些征夫思家恋工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的歌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蒹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价值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北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地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人生百味,酸辣苦甜交替着浸染。经历,也是一种财富,铸造人的一种个性。自古有多情女子负心郎,面对不幸,敢于控诉与抗争的女子,是生活的强者。高中读过《氓》,当时仿佛从资历行间就能深深体会到女主人公的悔恨及哀叹,并深深地同情她,也对她夫君的所作所为予以抨击。
《氓》中女主人公是为奇女子,海誓山盟已不在,倒不如一刀两断,有思想,敢作为!她以个过来人的身份回忆往事,经历过《蒹葭》,《静女》,《桃夭》中的任何一种情感,她将自卫情感经历仔细回想一遍,最后只好发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深深感慨。那是怎样一种刺痛心扉的疼痛啊?一个三千年前的古代女子就可以把一个虚伪男子的爱情看得那么清楚,需要怎样睿智的眼光。不畏舆论的压力,把事情看得这么清楚明白的女子,真是空谷里的一朵奇葩!
与其沉迷于爱情不知归途或成为物质努力的女性相比,《氓》中的女主角是勇敢又个性的。儒教,有的女性心甘情愿做一条寄生虫,在物欲的腐蚀下丢失个性与尊严,成为捕猎者的食粮,实则可悲!
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叙述了自己和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被弃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决绝,把她勤劳善良、温顺安命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反地,女主人公的丈夫却以一副忘恩负义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古代的男子总认为女性地位低下,便不把人当人,玩弄感情不说,喜新厌旧,不负责任。这无不提醒着我们要擦亮自己的双眼看清人。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