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0:3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在亿万群众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集中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这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符

合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学说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之际,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对于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上各位同志进行了认真座谈,大家畅所欲言,既讲到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特点和丰富内涵,又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既讲了学习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意义,又谈了如何用邓小平统战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讲的非常好,我完全赞同。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和范围,并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原则,其核心就是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广泛的团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以“爱国”取代“革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场文化大革命,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时刻,统一战线的性质必须要重新定位。那么新时期统一战线应该是什么性质呢?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他第一次将“爱国”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名称提了出来。按着这一思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式将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称之为“爱国统一战线”。这种改变决非称谓的一般变动,而是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了最大的包容性和广泛性。如果只讲社会主义,不讲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广泛性;反过来只讲爱国主义,不讲社会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统一战线的实际。统一战线爱国性质的确立,使统一战线团结的范围更广泛,争取的人心更多,凝聚的力量更大。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如果说革命统一战线是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斗争,那么,邓小平提出“爱国统一战线”则表明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平以一种世界历史眼光指出,和平与发展问题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全球的主题,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祖国统一和保卫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邓小平特别强调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一定要“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因此,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必须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最重要的政治。他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这从根本上确立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断的新发展。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明确了新时期统战工作对象和范围。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利,不是窄有利”,“我们的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扩大了,不仅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爱国者的范围是广泛的”。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这个论断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统一战线的最新理论概括,是对马列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思想的新发展。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开创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提议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他的政党理论形成的标志,《意见》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首次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参政党”概念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理论,确定了

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中的职责和作用,指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多党合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确立了一系列指导方针,拓宽了统一战线的工

作范围。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提出的,中国面临一个香港问题,一个某省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两个方式:一是谈判方式,一是武力方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总要各方面都能接受,……所以要提出‘一国两制’”。实行“一国两制”对于解决我国历史遗留问题无疑是一种策略性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突破和创造性发展。这一构想拓宽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为建立和发展海外统一战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还成功地解决了新时期的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提出了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加以正确引导;提出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团结友爱、互助合作新型民族关系的论断;提出了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扩大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作了精辟的论述,为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我们在总体的认识和理解上必须把握这三个基本点:一是邓小平统战理论的实质是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二是邓小平统战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是邓小平统战理论的主题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握了以上三点就是把握了邓小平统战理论的核心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作为统一战线的精神支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近二十年来,统一战线在国际斗争风云变幻、国内改革不断深化的复杂形势下,在经济、政治、自然的严峻考验面前,既保持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又创造了振奋活跃的民主气氛,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始终坚持用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指导统一战线各方面工作实践。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使爱国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先要进一步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和发展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广泛团结。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斗的共财思想基础。这是巩固和扩大共同政治基础,不断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客观需要和政治保证。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各党派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牢牢把握住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各谐相处的局面。修改后的宪法已经将统一战线的表述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第一次明确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统一战线的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新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其次要以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推进我市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多党合作理论是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重温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就是要为我们正确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理论基础。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要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议案和提案的质量与效能;要在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岗位上履行好职责,当好勤政、廉洁、高效、依法办事的人民公仆;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各领域的特约人员要努力贡献真知灼见,切实履行特约人员职责。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本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做共产党的诤友。

再次是要积极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团结和凝聚一切力量,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要务。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科学发展观建立在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已经大体解决的基础上,着眼于进一步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么样发展更好的问题,在我市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这条腿相对长、社会发展这条腿相对短的现实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全市统一战线要及时地跟上这种发展观的变化,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成员和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多做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和人的全面进步。

第二篇:某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

某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

谈会上的讲话

某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02-02 23:05:1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在亿万群众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集中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这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列主义

统一战线学说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之际,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对于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以上各位同志进行了认真座谈,大家畅所欲言,既讲到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特点和丰富内涵,又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既讲了学习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意义,又谈了如何用邓小平统战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讲的非常好,我完全赞同。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和范围,并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原则,其核心就是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广泛的团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以“爱国”取代“革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场文化大革命,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时刻,统一战线的性质必须要重新定位。那么新时期统一战线应该是什么性质呢?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他第一次将“爱国”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名称提了出来。按着这一思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式将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称之为

“爱国统一战线”。这种改变决非称谓的一般变动,而是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了最大的包容性和广泛性。如果只讲社会主义,不讲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广泛性;反过来只讲爱国主义,不讲社会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统一战线的实际。统一战线爱国性质的确立,使统一战线团结的范围更广泛,争取的人心更多,凝聚的力量更大。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如果说革命统一战线是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斗争,那么,邓小平提出“爱国统一战线”则表明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以一种世界历史眼光指出,和平与发展问题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全球的主题,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强国、实

现祖国统一和保卫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邓小平特别强调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一定要“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因此,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必须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最重要的政治。他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这从根本上确立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断的新发展。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明确了新时期统战工作对象和范围。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利,不是窄有利”,“我们的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扩大了,不仅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

爱国者,这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爱国者的范围是广泛的”。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这个论断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统一战线的最新理论概括,是对马列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思想的新发展。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开创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提议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他的政党理论形成的标志,《意见》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首次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参政党”概念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理论,确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中的职责和作用,指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

党理论和多党合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确立了一系列指导方针,拓宽了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提出的,中国面临一个香港问题,一个台湾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两个方式:一是谈判方式,一是武力方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总要各方面都能接受,……所以要提出‘一国两制’”。实行“一国两制”对于解决我国历史遗留问题无疑是一种策略性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突破和创造性发展。这一构想拓宽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为建立和发展海外统一战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还成功地解决了新时期的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提出了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加以正确引导;提出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团结友爱、互

助合作新型民族关系的论断;提出了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扩大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作了精辟的论述,为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我们在总体的认识和理解上必须把握这三个基本点:一是邓小平统战理论的实质是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二是邓小平统战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是邓小平统战理论的主题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握了以上三点就是把握了邓小平统战理论的核心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作为统一战线的精神支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近二十年来,统一战线在国际斗争风云变幻、国内改革不断深化的复杂形势下,在经济、政治、自然的严峻考验面前,既保持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又创造了振奋活跃的民主气氛,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始终坚持用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指导统一战线各方面工作实践。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使爱国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先要进一步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和发展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广泛团结。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斗的共财思想基础。这是巩固和扩大共同政治基础,不断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客观需要

和政治保证。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各党派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牢牢把握住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各谐相处的局面。修改后的宪法已经将统一战线的表述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第一次明确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统一战线的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新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其次要以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推进我市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多党合作理论是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重温邓小平统一

战线理论,就是要为我们正确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理论基础。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要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议案和提案的质量与效能;要在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岗位上履行好职责,当好勤政、廉洁、高效、依法办事的人民公仆;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各领域的特约人员要努力贡献真知灼见,切实履行特约人员职责。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本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做共产党的诤友。

再次是要积极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团结和凝聚一切力量,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要务。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科学发展观建立在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已经大体解决的基础上,着眼于进一步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么样发展更好的问题,在我市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这条腿相对长、社会发展这条腿相对短的现实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全市统一战线要及时地跟上这种发展观的变化,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成员和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多做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和人的

第三篇::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在亿万群众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集中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这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和

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学说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之际,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对于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上各位同志进行了认真座谈,大家畅所欲言,既讲到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特点和丰富内涵,又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既讲了学习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意义,又谈了如何用邓小平统战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讲的非常好,我完全赞同。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和范围,并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原则,其核心就是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广泛的团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以“爱国”取代“革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场文化大革命,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时刻,统一战线的性质必须要重新定位。那么新时期统一战线应该是什么性质呢?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他第一次将“爱国”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名称提了出来。按着这一思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式将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称之为“爱国统一战线”。这种改变决非称谓的一般变动,而是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了最大的包容性和广泛性。如果只讲社会主义,不讲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广泛性;反过来只讲爱国主义,不讲社会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统一战线的实际。统一战线爱国性质的确立,使统一战线团结的范围更广泛,争取的人心更多,凝聚的力量更大。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如果说革命统一战线是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斗争,那么,邓小平提出“爱国统一战线”则表明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以一种世界历史眼光指出,和平与发展问题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全球的主题,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祖国统一和保卫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邓小平特别强调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一定要“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因此,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必须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最重要的政治。他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这从根本上确立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断的新发展。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明确了新时期统战工作对象和范围。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利,不是窄有利”,“我们的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扩大了,不仅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爱国者的范围是广泛的”。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这个论断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统一战线的最新理论概括,是对马列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思想的新发展。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开创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提议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他的政党理论形成的标志,《意见》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首次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参政党”概念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理论,确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中的职责和作

第四篇:刘部长在全县理论宣传教育基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

在全县宣教基地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我们公布了调整和增补后的8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教基地名单,倾听了来自供电公司、国税局、公路局等三个宣教基地负责人的精彩发言,共同学习并传达了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加强理论宣教基地建设实施办法》和市委宣传部《关于广泛征求理论宣讲意见的通知》,几位同志的交流发言都谈了很好的经验和建议,关于宣教基地工作的经验做法创新务实、亮点突出,我听了很受教育,很受启发,感到我们的宣教基地为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建设文化强县、幸福定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召开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切磋工作,相互启发,达到学习提高的效果。我相信同志们通过参加会议,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今后争取每年都召集大家见个面、开个会,进行座谈讨论和经验交流;也期望每年都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培训班,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对宣教基地的有关人员和全县基层的理论骨干进行授课培训,并安排外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

大家知道,自2009年以来,我们根据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把宣教基地更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教基地,省委讲师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省委讲师团宣教基地建设的意见》,加大了对全省宣教基地的推荐申报、考核-1-

审查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宣教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在今年7月份也专门召开了全市理论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江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要求理论宣传区分对象、分类施法,创新载体、改进方法,解决好真学、真信、真用的问题。再者,今年要召开党的十八大,现在提的比较响亮的就是理论创新,可以说今年也是“理论宣传年”和“理论创新年”。我们知道:理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思想保证。理论创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党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党的理论工作,说到底,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具体来说,党的理论工作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加强理论指导、理论研究、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这是一项关乎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头等大事。

结合我们宣教基地的工作来说,宣讲不是为了单纯地机械地完成任务,它要起到传播理念、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作用,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搞调研,拿出观点和办法去启发人、教育人。所以说我们宣教基地的宣讲要关注形势,关注社会心理和群众心态,宣讲要有针对性,要知道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要敢于解疑释惑。即使我们的力量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多少社会问题,但我们也可以以我们的视角提供一个

认识社会问题的思路,为党的事业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我们重新公布了一批宣教基地。宣教基地不是授个牌子就完事的。宣教基地的入选,一方面说明它们过去重视理论教育,工作基础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下一步省、市讲师团要加大对我们宣教基地的辅导力度,各基地要更加自觉地开展教育活动,还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下面就理论宣讲工作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的理论宣讲工作。这是今年理论宣讲工作的重中之重。宣教基地要把迎接学习宣传十八大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精心组织安排,积极稳妥推进,形成理论宣讲热潮。

十八大召开前,主要是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大力宣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富民、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风采。要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读书会、理论宣讲、知识大赛等活动,使理论宣讲在基层热起来。

十八大召开后,更要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要配合市、县做好十八大的宣讲工作,大力宣传十八大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重大举措、精神实质,扎实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二)重点带动,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向广度深度拓展。

要把理论学习作为深化理论宣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大力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实施“龙头”带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抓好宣教基地中宣讲专家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争取每名领导干部都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好基层党员和普通群众的理论学习方向,每名专家都成为理论宣讲能手,用理论知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大家提高素养、敬业奉献、比学赶超。

(三)强化理论宣教基地的自身建设和辐射带动作用。理论宣教基地自身建设既包括硬件设施的完善,也包含工作制度、创新做法等软件的制定和推广。我们的几个老宣教基地这些年来都做得很好,工作中都有亮点和先进经验,其中一些还得到了市里的认可和肯定,今年新明确的几个基地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取经”,抓好自身的建设。另外,宣教基地是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的结合点、联系点和辐射点,是理论工作者和基层群众互动交流的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经常开展理论宣讲、理论调研、理论服务和经验推广活动,每年要有2次以上的理论调研,年终要总结自己的工作,要注意,我说的这个总结不是单位总结,是针对宣教基地这个名号所作的总结,总结成绩,查找不足,自我剖析,思考未来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发挥好理论宣教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要以点带面,使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加强理论宣传队伍的教育培训。说到培训,一直以来都是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班,我们几个单位的有关人员都积极参加了培训学习,大家都开阔了视野,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下一步县里也考虑抓一下培训,请专家、教授为我们讲讲课,收集、精选一些音视频资料让大家共同学习提高。拿出时间让我们宣教基地的理论工作者系统学习科学理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引导他们先学一步、学深学透,自觉做党的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办好理论骨干培训班,充分利用好理论宣讲基地、培训基地,推动理论宣讲工作常态化。

同志们,我的讲话就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在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德育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德育创新座谈会,目的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思想大讨论,推动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会上进行了论文交流,大家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值得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和实践。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要全面掌握和理解。

邓小平是战略家,他总是从国际、国内的全局中,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抓住一些带关键性的问题,用以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教育是小平同志抓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第三次复出“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工作一直到1992年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论述了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目标任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构成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

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国内历史经验和借鉴了国外教育实践,坚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成为一句空话”。对教育与现代化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空前未有的深度。

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而教育与科技的繁荣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他~远瞩,尖锐地指出:“我们国家教科文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甚至有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方面也比我们重视得多,印度教育方面花的钱就比我们多。像埃及这样的国家,人口只有四千万,按人口平均计算他们在教育方面花的钱,也比我们多几倍。总之,我们非要花大力气增加教科文的费用不可。”他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各类人才,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否则就要负历史责任。

(二)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人才。

办好教育,需要很多必备条件,贯彻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在教育管理和教师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是,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为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邓小平明确表示:“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984年,他在中顾委第三次会议上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说:“文件第九条最重要,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邓小平向全党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要落到实处,要有政策和措施保证,“我们无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这个事情在国际上都有影响”,“知识分子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近几年来,国家拿出大笔资金拨款首先在教师住房等大问题上予以解决,并向青年教师政策倾斜,使他们安于教育工作,对稳定教师队伍和教育未来的发展做了扎实的工作。

邓小平在倡导尊重教师的同时,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要求各级党委和学校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各级教育部门要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

(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界未来的科学预测,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实行教育改革,使教育内容、教学手段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认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迅速提高,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恰当,还应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研究发展和调整专业设置,以及进行教育机构自身的改革和管理,调整招生人数和专业配置,解决毕业生供需矛盾和专业过于狭窄不适应现代化需求等问题。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的保守性,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吸收、消化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因为国际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邓小平设计了“请进来”、“派出去”两种方法来促进和加强与世界的双向交流。他批评了固步自封、缺乏争鸣与交流的学风,“搞封锁是害人害己,我们要把对待封锁的态度,作为一个人世界观改造如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凡是搞封锁的就说明他的世界观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

教育面向未来,就是强调教育的超前性和教育应发挥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即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以超前意识培养战略人才。当今世界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优势,谁就优先拥有开启新世纪大门的钥匙。邓小平多次强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站在时代高度,从社会发展及其空间、时间、形式三个方面把握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面向现代化”是“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内在依据,而“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空形式上的必然体现。“三个面向”揭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性、空间观念上的开放性和时间观念上的超前性三大要求。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邓小平倡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直接目标所在,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奋斗方向。1980年邓小平在赠与《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中,将培养对象的标准化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最终完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还具体说明了“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是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他特别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清楚地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在回顾80年代的工作得失时深切地认识到:“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天,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可喜的是现在全国各高校相继设置了邓小平理论研究机构和邓小平理论课程,中小学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将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更好地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有”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综上所述,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将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呼唤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大家一直在持之以恒地抓,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工作成效还不尽如人意,与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很大距离。一方面是大力进行道德、思想、法制教育,各种各样活动频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成果喜人,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德育先进单位。但另一方面,校园事故及校园暴力却不断升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引人关注,品德滑坡势态严峻。在接受了那么“好”的教育后,一部分学生却依旧无法行成良好行为习惯,无法明辨是非,无法在社会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确确实实是全社会都要来思考的重大问题。

当前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中共中央xx对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非常重视,今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提到“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的高度。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肩负重担,责任重大。当务之急是抓住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关键,重点突破,扎实推进。要认真思考德育的创新,使德育工作真正达到实效,有所提高。

三、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德育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五个如何”:如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如何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如何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如何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如何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重要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这五个如何应该是我们德育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要在德育观念上求创新。在德育观念上创新,是关于“德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树立现代德育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化,它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观念的现代化,首先要树立德育的整体观念。是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组成的完整德育体系。以弥补过去法制教育的不足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空缺。其次是要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即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大课堂之中;要把弘扬我国优良传统与国情教育结合起来。二是要树立双主体和全员德育观。知识经济时代是开放性时代,全球化、国际化网络的形成日臻完善,知识共享,信息并存,德育也要注重时代特色,体现创新精神。根据现代德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师生的双主体和全员德育观。应试教育时期,人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是实施德育教学和德育的主体,学生只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德育的客体,其它教师不是德育的实施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功能的发挥,也忽视了全员德育的功能。然而,德育工作同样是教师和学生(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全体教职工必须履行的职责(教书育人),所有教职工都是教的主体,在教书的过程中担负着育人的职责,在管理的过程中,同样有育人的要求。学生是学的主体,同样是受教育的主体,双方都是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双主体和全员德育功能,使双方的主体作用配合协调,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德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功能,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主获得德育知识,并通过切身体验转化为内在的德育素质。三是要树立新的德育质量观。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根本要求必须树立新的德育质量观。传统的德育质量观不是不要,而是在此基础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传统德育质量的基础上要求树立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德育最高标准的观念。这就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做到富有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要树立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协调平衡发展的观念,以改变过去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个体价值,抹杀个体价值发展的不足。

二要在德育内容上求创新。德育实践性特点要求德育内容必须克服以前纯理论化、抽象化的缺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去拓展德育内容,尽量使德育内容贴进现实,贴进生活,使德育理论与现实生活实际能紧密结合,通过学生民主参与、学生讨论、学生调查等形式,寻找学生愿意接受,喜欢参与的内容,缩短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接受这种教育形式、内容,并做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法治观念、纪律规范的教育,对于未成人还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些内容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已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因此,必须在内容上创新。要着重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文化、国防、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现状与地位,关注当前的政治、经济建设。要注重建立学生的核心道德观念,为国建功立业。要引入人的权力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探讨法制的含义,真正理解公平、平等、公正、自由的含义。德育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适应现代未成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要结合时代要求,适时补充,保持德育的生命力。教育者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引导,大到国家的改革、发展、进步,小到学校、班级、同学身边的事情,只要能通过一个主题,一个内容的教育,对学生达到热爱祖国,启迪人生,培养习惯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最好的联系实际,也就是跟上时代步伐。

三要在德育方法上求创新。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互联网的运用,传媒信息的快速发展,目前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已不再是简单地通过老师讲解或从书本上获得。那么传统而简单的说教方法已不适合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需要,德育的方法必须创新。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方法把德育目标贯穿其中,例如: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就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要组织一些竞争性的活动,像体育竞赛等,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这种努力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同时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体魄,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整个活动中还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再如,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时,就要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学习科学家的做法,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学校通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比赛活动,为学生搭设发明创造的舞台,让有发明创造意识的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及成功后的喜悦之情,让学生知道,大科学家也是从小通过小发明小制作开始的,从而缩短了与科学家之间距离,为此,达到了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方法,提高育人效果。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图、声、像为一体,其包容的信息量,提供的教育资源是任何教材、任何教师甚至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这就为改变原有简单说教式德育创设了一个良好平台。如果学校能利用这一块教育阵地,有效引导,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德育环境中,学生必须具备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控制和掌握所需信息。因而,学生为掌握这些信息就要学会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就进行了能力培养。学校可以把德育目标通过网上查询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例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可以让学生进行网上搜索,每年由于交通违章造成的死亡人数,可以观看一些交通事故现场图片,面对屏幕上出现的强烈刺激的事故画面,学生互相交流,最后达成的共识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再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学生不可能亲自去祖国各地领略大好河山的美,有了互联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了解,通过生动的文字介绍和形象逼真的图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还有,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师生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开放的心理交往环境及其可能性,改变了过去学生有心理问题无法与人交流的现状,在这一环境内,任何人都可以与一个或几个相同或不相同地区的人联系交往,说心理话,说真话,学会了与人交往和沟通,有心理问题还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还可与老师进行网上沟通。

四要在德育途径上求创新。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举行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它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为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突显出来。学科渗透德育应在德育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校的75%时间是在课堂学习,与各学科教师打交道,那么,课堂上教师的言行、所授学科德育内容的挖掘,对学生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方面发挥德育渗透作用。一是教育者要注意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家都倡导教师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者,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状况是影响德育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职业是道德含量高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精神产品。“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不仅是教师、学者、还是长辈、朋友;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及不断进行的创新精神。一个好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师德高尚,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学生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生受益的。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二是要注意挖掘学科德育内容。纵览中小学所有教材,其中德育的学科渗透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几乎每一门学科在自身所负载的知识信息之上,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德育的因素,如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性情;数学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科技自然学科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社会、地理、历史学科则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国情等激发学生的高尚社会情感及良好的性格;音乐、美术、手工学科通过欣赏美、描绘美、歌唱美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而在实际中,多年来德育与智育一直脱离。在人们的心目中认为德育就是说教或开展活动,教师上课专司传授知识之责,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认为“德育不是我的事”。学校也把对学生的管理教育重任无意间放在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及思想品德教师身上,只是利用开展活动、班队会时间或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和各学科德育资源没有很好开发利用,学科渗透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此,我们应认真思考,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从抓学科渗透入手,加强学科渗透,创新渗透内容和方法,不能简单地把德育工作看成是轰轰烈烈开展活动和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么简单,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做好德育渗透的落实,应该增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大德育观念意识,所有教职工都有育人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三是要注意搞好德育评价。德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使德育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是过去简单的表扬方法已不适合现代德育的评价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自信心、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在不断提高,教育者的适时评价起到鼓励进步的作用。评价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评价要研究个体心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当众表扬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接受评价的方法也多有不同,教育者要去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对每个人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另外,评价的形式也要创新,可以通过张榜表彰式、当众表扬式、谈话式、电话沟通式、书信式、上网聊天式等形式进行,评价还要讲究策略,对于优点可以直言,对于缺点就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方式方法,现在的学生非常讲自尊自爱,在对其提缺点时尽量用希望的语言说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

同志们,党中央xx把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了关系民族存亡的高度,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去做好这项工作,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部长在全市邓小平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委统战部长部长在全市统战工作会上的讲话(共5则范文)

    同志们:这次全市统战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总结工作,表彰先进,部署安排今年全市统一战线工作。市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海云副书记亲临会议并将......

    组织部部长在干部座谈交流会上的讲话[5篇范文]

    组织部部长在干部座谈交流会上的讲话从事10年干部工作的几点感受——干部座谈交流会讲话今天我围绕如何做好干部工作交流一下体会。我从事干部工作10年,期间虽然没有干成出色......

    卢国祥部长在全市组织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卢国祥部长在全市组织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研究,今天召开全市组织工作座谈会。市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常委会节后专题听取了全国组织部长会、全省组织工作座......

    市长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的讲话

     市长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的讲话这是我第三次到X工作,可以说一生都与X有缘份。今天参加会议的企业家,一多半都是熟悉的面孔。服务好营商环境,服务好企业发展,是我应尽的职责。刚......

    市长在旅游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长在旅游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与陈副市长、相关部门到旅游局进行工作调研和工作探讨。我去年到桂林以后,对旅游也进行了一些了解,开了一些座谈会、查了一些资料,作了一些思考,......

    校长在新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校长在新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新教师:你们好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全校师生刚刚收完上学年的累累硕果,即将迈入新学期的时候,你们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怀着满腹经......

    国税局长在大型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企业代表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召开由企业代表和国税干部职工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主要是通过座谈增进沟通和交流,拉近企税之间的距离,共同分析国税部门如何规范执法......

    徐校长在重阳节座谈会上讲话

    徐校长在重阳节座谈会上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值此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来临之际,请各位老领导、老教师回到学校,欢聚一堂,共话友情,共商大计。在此,我谨代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