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部万钢部长在科技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技部万钢部长在科技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04-17 15:08:3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根据录音整理)
2010.04.02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科技金融座谈会,也感谢大家为推动科技金融合作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刚才我仔细听了各地方和国家开发行的典型发言,真可谓精彩纷呈、经验丰盛,而且各有各的亮点。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发表了真知灼见,非常具有建设性、前瞻性和操作性。这些典型的经验和重要的建议是多年来各部门和各地方共同探索科技金融合作的宝贵的经验结晶,也是未来推进科技金融合作的重要的基础,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座谈会开的很好、很及时,各位宝贵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学习价值,各位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成为我们下一步的科技金融工作提供很好的依据。
下面,我想结合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批示和各位同志的讲话,谈三点意见,也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我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推动经济来进入一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持续的增长。30年中,我们的经济总量一步一步的超越发达国家,超过德国、接近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被确认为世界上第一大外贸出口国。支撑这种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大量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这样的发展方式和基本增长模式还是主要以传统产业为核心发展的模式,以外驱拉动和投资拉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在我们国家初期发展的一段时间当中选择和形成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不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任何发展都有它的成本,这种要素驱动、外因增长的成本,也消耗了我们国家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也达到了极限。大家都能够体会到2008年下半年以后和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这种发展模式。我总结的时候,有三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第一,依靠虚拟经济、金融衍生品来造成过度消费的这种经济模式是肯定难以为继的;第二,依靠资源消耗,忽视环境保护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第三,依靠要素驱动、投资拉动、外延增长、外需增长的方式,这种经济结构的形式必须要进行深度的调整。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的决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尽快的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外延增长转向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上来。今年年初,省部级领导学习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做了详尽的分析和长远的阐述,给我们确定了很多发展的方向。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经济危机往往会引起技术的革命,这个总理去年在不同场合都再三讲。而我们体会到,事实上经济危机引发的技术革命都从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模式和市场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欧洲、日本在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依靠技术创新,使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崛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创,韩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技术创新特别法,集中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28个支持性产业,仅仅用了3年时间,经济又率先复苏。我们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关键取决于我们自主创新、科技水平的领先性。在这次全球大危机当中,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2009年的保发展目标,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科技的支撑作用。比如说刚才有同志提到,2009年国家56个高新区实现了工业增加值1.48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5%,是我们国家平均增长率涨幅的两倍,占全国的比重去年9%,达到了10%。
从近百年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差异并不主要是源自于自然禀赋的差异,而是源自于技术进步对经济财富增长贡献的差距。比如说,瑞士、德国、日本,都是一些资源贫乏型国家,他们的发展就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些很典型的创新型国家,比如北欧的瑞典、芬兰、丹麦,他们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他们从来不在自己的资源上下功夫,他们主要是抓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抓的是创新能力的建设。反过来,一些依赖资源的极富有的国家,如科威特、中东的一些国家,往往由于他们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而受制于百般的操纵和挤压。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起,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特别提出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要使我们离开过去依赖资源,损害环境的方式,然后使我们国家真正转型到创新型国家中去。那么,世界上衡量创新型国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以技术进步的贡献对经济总量的百分比达到多少,一般要达到60%~80%。我们国家现在差距还是很大的。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调整经济结构,是我国新时期的艰巨任务,对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同样需要金融创新的推动。前些日子,有些人对金融创新有点非议,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创新造成的。但是我深深的理解到,我们国家的金融创新实际上空间相当大,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是不足。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必须稳扎稳打的走,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我们互相之间经验的交流,来找出科技与金融结合当中的亮点、难点和我们的障碍以及风险,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所以,从一个角度来说,科技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引领,金融也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推动,只有科技和金融创新这两个经济发动机都能发挥出强大的动力,而且是相互配合的,协调并展的,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才可能尽快的进入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的道路。这是一个方面的理解。
第二,所谓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科技和金融都加快了创新的步伐,科技金融的合作更加紧密。
科技与金融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当中,双方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3000多科学家历时2年半多,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一批重大专项进行了部署,一批科技成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的力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09年3月,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明确的要求科技创新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各部门密切配合和支持下,科技创新部署进度加快,各项工作进展良好。
一是重大专项实施步伐加快。2009年民口的9个重大专项都已经启动,安排中央经费328亿元,许多重大专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设备研发和增值业务的研究也开始进行。
二是大批科技成果应用步伐加快。一系列国家计划,比如说“863”、“973”支撑计划、政策引导类计划,产生了一大批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生产中来。
三是技术创新工程,它以增强我们整个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系统的竞争力为核心:第一,建设产业的技术创新联盟;第二,建设资源共享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第三,培养创新型的企业;第四,构建创新型的区域。从这个角度上,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不光是产学研领域的结合,它是我们沿产业链来部署、发展。我们过去有一些企业,比如说造船,我们的大企业如果是孤军奋斗的话,他有很多关键零部件就需要购买、进口。而这次组织的沿产业链的创新,它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这个企业当中大中小的紧密结合。这样大企业创造产品,它的核心零部件就有保障,而小企业跟着大企业发展,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所以,2009年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已经达到460家,地方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3000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有效的推进了这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四是科技投入稳定的增加。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达到了15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0%,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去年财政收入相当艰苦;也带动了各个地方的投入,各地加起来达到了3000多亿;也带动了全社会的投入,达到5700多亿;而且也调整了比例,中央和地方投入比例相持平。
应该说,去年我们的改革步伐迅速的加快,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计扣除等,这些投资都促进了我们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科技型企业的高速发展。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尽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我们金融创新的步伐也明显的加快。
第一,在信贷市场方面,我们支持产权抵押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打包贷款、科技型三高贷款等多种贷款形式;科技小额贷款投资、科技贷款服务平台、商业银行的科技支行等金融服务形式都已经相继出现。
第二,在资本市场方面,相继推出了创业板市场、融资融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完善了中关村股权贷款系统,股指、期货也已经在4月16日推出。现在创业板上市的66家企业当中有58家是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委托深交所做了一个调查,深交所的中小板中间58%是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也对这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些跟踪和统计分析,近5年来,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是其它企业的两倍以上。从这个角度讲,又一次验证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在创新金融方面,我们在继续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的同时,提前担保、科技保险也相继的发展起来。
第四,在技术转移方面,在去年中关村的试点当中,国家成立了中国技术交易所,去年一年中的交易额达到800多亿,这个800多亿当中,据说70%以上(),大多数是民营的中小企业。我们通过技术交易推动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转型。为什么要购买新技术,就是要对它的产业进行转型。所以,去年落实9号文件的时候,一方面,推动10万科技人员下到中小企业去,下到农村的企业去,帮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从技术交易的手段中得到提升。所以,我想我们下一步的改革,比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是不是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这种技术交易的手段,来一个科技成果挂牌交易,一方面也验证我们科技成果真正推动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的中小企业、企业的成长转型得到驱动。
今天我也听了各个地方的先进经验,比如天津“三个率先”——率先在体制机制上突破、率先在科技金融合作上突破、率先打破融资的瓶颈;比如江苏在今后的政策上的突破,以机制的创新、重点区域和机构的一些重点工作;我们杭州在科技、财政和金融的结合,在评价机制方面,在创新的科技管理方面的一些体会;成都的高新区怎么样用政府市场结合金融服务,融资平台、贷款形式、发展创投、多层次的市场等,都做了很好的尝试;开行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规划先行,支持创新。这些都是我们科技金融活跃的一种表现,也是值得我们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相互吸收经验。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活跃也促进了科技今后合作的深度。目前的科技金融合作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
一是科技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形成。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都从不同方面注重对科技金融的发展。
二是科技金融合作机制的逐步建立。我们已经涵盖了从决策层,我们和各个部委有一个共同的联系机制;从运作层,我们各省市都有牵头的单位进行联系;在执行层,都对科技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三是科技金融合作手段的不断更新。科技金融手段已经从1985年单一的科技贷款拓展到银行信贷、投融资服务和资本市场等多种形式。
四是各地方的科技金融创新活跃。在创新财政投入方面,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方面,做了很多很多工作,很多很长尝试和试验,成效显著。
我想谈的第三点意见是,深化科技金融的合作,要正确的理解科技和金融的关系。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成为转变方式的两个引擎,他们之间能否协调运转,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认清之间的规律,是十分有帮助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一个关系,科技创新必须要有金融创新的跟进,才能够持续,没有科技支撑的金融创新容易走向泡沫化,没有给投资者回报的科技创新,也很难取得市场的成功。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最直接的着力点,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把它转化成()发展壮大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培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而要把这三大任务落到实处,就从科技的角度说,必须加强和金融合作。第一,金融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支持,特别是成果转化、企业增长、产业培育的规模化融资的支持。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的活动需要不同性质的资金给予匹配,进入产业化、商业化阶段的科技成果,政府的资金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规模化的融资必须依靠科技金融融资。为什么呢?你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要有市场的引领,引导这些企业来进行转化。科技型的企业实际上在它的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深刻变化的过程,就是以科研为中心的工作转向以市场为中心的产业开发,它内容扩展,需要金融对它的支持。这不仅仅是钱,是它转型本身的需要。
第二,金融介入可以促进财政投入、科技投入方式和技术创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比如说通过创业投资风险引导资金,可以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大财政资金的杠杆功效。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更多的利用()补助,利用以奖代补,利用这种财政贴息的方法来推动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效益。
第三,金融可以为财政资金提供监督、管理的效能。财政的科技投入资金分散在重多的科技项目和科技管理之中,我们虽然有申报、监督、管理的程序,但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凭着几个专家的印象去看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这种办法对一个、两个、五个、是个,说不定可以。但对成千上万个项目,这样做实际上只能从专业上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而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转型,推动其经济效益的显示,这就需要我们和金融结合。因为和金融结合的目的是要走向市场,走向市场接受大众的检验。所以,金融资金投入科技项目产业化阶段之后,对于项目承担者的治理结构、管理水平、诚信程度会进行全程化的监督管理。这能够大大提高和检验科技项目的成功率,增加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金融可以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性。一项成果能不能得到市场成功,金融资本是否参与,资本参与到某种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手段。有些完全依赖政府资金而吸引不来金融资金参与的项目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也是我们多年来管理的经验。无锡尚德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实例,第一桶金,江苏省科技厅给了它,然后自始至终它就引来了金融资本,它整个全程化有金融资本的参与,说明它发展的价值,它对市场的认识和金融资本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认同。我们也有一些公司,多年来承担了国家多少项目,结果成为一个专门拿科研资金项目的公司,手里有了技术不敢上市场,不敢接受市场的考验。所以,从一些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科技型公司也有一个激烈的转型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运用科技金融来进行“引”和“逼”,引导他们上市场,逼着他们上市场,只有这样,经历了()市场,才能真正的形成。而且这些企业的掌门人,他们智商并不低,只是不熟悉市场,只是有了依赖性,他们的技术是有价值的,我们有责任通过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使他们产生他们的市场价值,使他们走向科技和市场结合的道路。所以,我觉得经不起市场考验的科研成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然,我们国家有些需要长期投资,就是现在没市场,我们才要支持的东西,或者这些技术需要我们长期的培养,还要支持,这些每个国家都一样,如大飞机。科技确实是十分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也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需要产品市场的支持。
从另外一个,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科技创新为金融创新打开了空间。因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产业革命,而新兴产业创造的发展机遇也是金融创新的舞台。美国硅谷等科技创新密集区的出现催生了创业风险投资硅谷银行等一系列金融形式,微软等著名企业在这个阶段当中诞生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也为中关村股权贷款交易系统,深圳的创业板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像金峰科技等也是依靠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起来。资本市场在这里也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利润和报酬。
第二,科技创新为金融资本提供了优质的资源配置和对象。科技创新是新成果、新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摇篮。大量的高素质的成果进入产业化以后,为金融资本的优化配置创造了机会,也为投资者创造了机会,投资者之所以关心、关注创业板,关心、关注高新技术企业,关键是这些企业可以给他们的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国外一些大牌子,很硬气的一些大企业,都增加了研发投入,如贝尔公司,它的研发投入占它销售额的15%以上。这些企业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变化。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在研发上进行投入的话,他今后的后劲是很长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起来,科技本身,一个企业本身对科技的投入也是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三,科技创新为金融自身安全和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现在的金融是以信息为依托的现代化的服务业,金融现代化的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成果。我们科技创新当中很多信息,包括信息安全,今后进入互联网,本身对金融也是一个强大的支持。同时,我们对科技的一些发展能够更加支撑金融的稳定、持续发展。
最后,我想谈对深化科技金融合作的几点意见。
第一,我们弄清促进科技金融合作的一些规律,要尊重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科技创新越靠前端越活跃,风险也就越大;越靠后端风险越小,融资需求也就越大,这是一个规律。金融创新也是如此,越靠前端的难度越大,风险越高,但是收益极高;越靠后端,风险越小,资金需求量大了,收益也就小了。科技创新早期的研发阶段主要是加强政府、企业投入,政府支持方式以无偿资助为主,辅以一定规模的权益性资助和政策性的激励;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和加速的阶段,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政府作用是加大引导性的投入,为金融资本介入创造条件和环境;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政府的重点是优化政策环境,规范企业管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引导企业进入金融的资本加快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个环节当中,金融怎么样理解科技,科技怎么样给金融以信息,这个信息的对称和参与的配合程度,这两个引擎的转速和方向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所以,当前我国还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所以政府首先应该当好天使投资、种子投资的角色,特别是在我们一些科研项目当中,我们要创新财政补助的方式,来更加合理的引入金融资本。
第二,有了市场机制,搞好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对接。在科技创新的产业化方面,政府的这一块工作应该从现在算起,算起来是比较饱满的。市场融资的方面还有一些环节需要打通,从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上说起来,前沿的、基础性的高技术我们有“973”,有自然科学基金;战略性的新兴技术我们有“863”,支撑计划支撑了科技发展、产业的改造,这些都对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是有一点我们也该认识到,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和传统产业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点:你引进一个传统产业,就引进了他的边界,这个产品的销售模式,它的市场引领方向,这些都已经是成熟的了,所以你的推广是有边界的,你可以预算;但是在新兴产业上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网络游戏,你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市场今后的边界有多大。所以,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兴产业发展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和一些配套性。我前些日子一直在研究纳斯达克的泡沫的事件,本世纪初,支持科技金融结合是最热闹的时候,硅谷银行、128号街等风险资金都是最活跃的时候,为什么突然就来了这样一个泡沫?实际上也说明风险投资确实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确实很大。但是回过头来今天我们来考虑的时候,当时美国政府出台了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力推动信息产业,从资本市场上大力投入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但是在一些小的环节,高速公路的主干线怎么接到每一家,在他们的制度上是受到限制的。这里面的投资和后面的市场环节没有打开一下就造成了泡沫。所谓泡沫就是投入了,没有产品、没有市场。相反的,如果我们现在再考虑,纳斯达克以后,逐步逐步的网络经济起来了,接着出来了GOOGLE、出来了网络游戏等等,我们国家也有项目,它就发展起来了。所以说,打通环节实际上在这里面是很重要的。作为我们科技部门,怎么样做好新兴产业发展当中各个环节的布局,怎么样和金融能够紧密的结合起来,能够和它对市场进行引导,怎么样及时的利用政府的力量来打通应用市场的政策环节,这就是我们和金融结合的一个很重要的层面。所以,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科技,科技就必须去判断它下一个环节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是科学技术要过关,而且政策、市场模式都要进行探讨,这就需要我们科技和金融紧密的结合、打开市场。从另外一方面,也对金融的投资,减少泡沫的可能性,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去想科技和金融。
第三,科技和金融的合作,我们一定要把好环节和方式的衔接。这不光有政策上面的,也有技术上面的,也有和金融发展特别是着力于在技术创新链条、资金供应链条、政策支撑链条、市场推广链条、商业模式的形成这些方面要多下功夫,要互相之间的配合。
第四,深化科技金融合作,需要我们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发挥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作用,要突破政策性的障碍。在政策制定的层面,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单向政策很多,但是政策的配套性、协调性、系统性还有待加强。在政策执行的层面,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还是比较多,使政策效果不能有效的反映。我调研的时候,很多同志跟我说这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出台了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求这些国有资产的单位一定要保值、增值。创业风险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怎么样来评价这些企业,这就是一个问题吧。一方面,我们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的加计扣除,但是反过来,我们在会计准则上没有这一条,没有规范的方法。往往有一个政策,而理解这个政策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有企业的理解、有税务部门的理解、有科技部门的理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差别,反而对这些政策的落实不力。比如说我们鼓励商业银行来开展知识产权的质押,软资产的质押;另外一方面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就强调一定要硬资产质押,一刀切。我们科技和金融结合一定还有很多很多障碍,因为它是一个创新,肯定有很多壁垒。我们还有很多,比如说科技项目和风险投资接口信息不对称,而且对它的判断,人的因素很大,我们怎么样来保持这些东西。大家也提了很多建议,我想这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我们也要欣喜的看到,破除这些壁垒、障碍不是我们主观能决定的,必须要经过实践来验证,来一步一步解决。
所以,同志们,深化科技和金融合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多部门、各单位、各个创新型企业合作,针对科技金融合作当中所面临的困难,来加强我们互相之间的会商、合作、调研。也希望我们各地的科技管理部门、各地的财政、税务、工商以及银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的、大量的尝试,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经验交流的机会,互相之间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一些好政策,抓一批好试点,打开一些好的工作局面,推动自主创新不断深入,把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也就是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转变做得更好、做得更快。谢谢大家!
第二篇:科技部万钢部长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届高端论坛的讲话
尊敬的陈清泰会长,各位在座的新老朋友,各位来宾,在座的我都太熟悉了。我们曾经一起在15年前就共同讨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今天能够在新年伊始,在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重要论坛上,我们来共同再一次探讨我们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际发展的趋势,和我们的市场,以及众多现在的和未来的电动汽车的用户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感到十分的高兴。
首先我代表科技术部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首先我觉得百人会是一种新型组织的有效创新。百人会成立虽然时间不长,成立那天我也参加了,刚才陈清泰同志很谦虚地介绍了百人会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但是我自己的感受,百人会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上取得很大的成绩。百人会为我们共同提出了问题,推动我们进行了交流,为政府、为企业、为市场,甚至每一个用户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百人会有三个重大方向。第一,电动汽车商业化瓶颈到底在什么地方?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今后怎么发展,我们全球的共性问题还有九大课题,包括充电设施、动力电池、微型电动车。要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一些问题和方向,对各种技术路线给予了很好评价。我想首先应该感谢百人会中来自企业、高校、院校、院所机构多领域的各界精英,他们胸怀大局肩负使命,在短短的几个月当中就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因为你们的工作有效地推动了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的部门、企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高价值、多维度的研究课题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这个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一年,怎么样总结过去这一年电动汽车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个新起点、一个新的跨越、一个新的常态。全球都迎来了新的机遇期,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取得新成就,也为未来共同探讨新的生态奠定了基础,这就使得开放和创新成为了主题曲。我们回顾一下无论是在美国、欧洲、德国、日本为代表,都对电动汽车所做出了新的政策决策。同时在推动这个方面。我所说的这些实际上并不完全,但是大家看到在全世界和主要国家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共识,这一点是我们大家深有体会的。包括日本开放新能源汽车专利,包括燃料电池,这些都是发展的方向。使得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推动方面通过政府之间交流,来相互学习借鉴。
中国政府在今年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出现的新举措、新措施、新政策,确实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从国务院到各部门联合,到深入参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国税局,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去年年初的时候,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李克强总理亲自调研,批示由马凯副总理亲自协调,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放宽新能源汽车准入,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充电设施建设,各示范城市的配套政策都落实到位。新政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具有长效机制,有效推动了产品技术的提升,市场环境的培育,商业模式的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应该说,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机遇同样是挑战,机遇期是一个窗口区,抓住这个窗口、这个机遇就是发展的机遇,度过了这个窗口那你就丧失了机遇,可能就是你的挑战。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到机遇期,不能说持久一辈子,那是不可能的。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到全面的提速期,美国汽车销量全球领先达到28万量,德国即将要开启的电动汽车商业化进程现在已经到了25000多辆,刚才大家可以在外面展览会上看到主要的汽车生产商,包括奔驰、大众、宝马,以及他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都开发了很多先进的电动汽车。
日本继续全面领跑电动汽车的技术和产业。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经生产各类新能源汽车11.9万辆,2014年的产量快速增加,大概是84900辆。这个数据是根据我们国家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的统计得来的,电动汽车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统计机构,可能这也是今后的一个任务。从示范推广力度比较大的,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列了所有的30多个示范城市和地区当中,其中超过万辆的也有一些城市。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合肥、深圳都是推广电动汽车超过了5000以上。从销售产量来看,从6月份、7月份开始加速,9月份进入了万辆左右的级别,到了上个月已经销售20000辆,结构上说现在还是纯电动汽车比较多,中国和国际上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中国公共和私人的比例现在还是公共使用比较多。比如说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的客车等等这方面。
但在今年下半年有一个明显加速,就是私人汽车市场快速启动,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得到认真去关注。我们目前电动汽车的标准有78项,整车、系统、接口、基础设施等等方面,现有充电站我看了,充换电站506个,充电桩是73700多个,看起来充电桩还少一点,可能还得要加强一点,因为要保证10万辆车市场运转至少需要10万个充电桩。
从内因来看,整车所用的动力电池密度及动力总成已达到世界同步,成本价格在逐步降低。保质期、耐久性、长期性业得到了保障,这十分重要。最终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一个值得大家关注,除了私人市场发展以外,分时租赁、租赁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逐渐形成了共识。我今年年初访问法国,看了一下法国的租赁车。我每天早上走路,顺着一条街走,每隔三五百米就有一个租赁站。我就感到很好奇,走了五六公里一直有这个情况。我就参观它那个企业,这个企业有3000多辆车,1200多个租车换车点,平均每个租车换车点就是三五辆,可获取性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什么时候要车都可以找到它,还车可以很近地就还了,就用不着自己去买。日本2013年11月至今已经有一万多人参加了,中国也是把推广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激发市场的一个潜力的亮点,租赁服务包括分时租赁、分期租赁的方式。它以运营调度实时监控客户服务、交易支付、安全保障五大平台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电动领域的私人市场化。
一些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的问题,由于交通堵塞的问题,由于停车场的问题,不得以采取限制汽车的做法。我们希望它是一个过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让人们想开车的人获取车,就成了汽车界共同要讨论的问题。去年下半年,我特意去看了一下杭州探索的电动汽车自驾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2013年的时候他们跟我介绍过,我也很鼓励他们。目前他们已经投放了5000多辆,直接用于分时租赁就有1185辆车,他们建立了立体的租赁车库,也建成了平面站点,我希望他们今后在高铁站、机场都有这样很便利的模式,使人们很容易获得,这样双方都可以便利,顾客可以得到服务,企业也可以得到利益。
跨国的技术、开放和产业合作步伐快速加快,这里特别可圈可点的是特斯拉公布了他们所有电动汽车的专利,我去参观了特斯拉的生产,我也和特斯拉的总裁进行了讨论。我觉得电动汽车现在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世界各个企业共同合作,这里列了很多品牌,其实这些品牌我们也看到,都是积极地开放的来进行创新。我也很高兴我们一汽、上汽、东风、广汽都已经参与了世界性开放和合作的步伐。
从中国政府说起来,我们是积极支持国际合作,多边的有清洁能源部长会议,我们2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个会议,共同讨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支持技术标准、充电设施、商业模式、消费补贴。基础研究。电池回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当中的一件好事,国别合作上面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德的电动汽车伙伴计划。我们双方的政府共同投入,支持企业大学研究院所在基础研究在技术,在标准政策、在示范推广这方面的联合研究和联合示范。
我感到去年一个新鲜事,就是比亚迪和奔驰两个企业合作开发的腾势。我去年下半年到深圳去的时候,还用了半个多小时试驾了这个车,我觉得确实是值得一提。而且,我听到去年10月份已经卖了130多台,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合作,它会推动我们共同的技术走向融合发展的趋势。
我观察到两个趋势,希望大家共同注意。第一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实从智能汽车来看 我记得9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刚进入汽车的时候我曾经花过很长时间参与过智能汽车的讨论,通过车载的传感器像雷达、红外、可视、控制器,使汽车具备智能环境的感知能力。通过信息的终端来实现与人、车、路信息的交换,自动的分析汽车行驶放开,使汽车自动无人驾驶,当时就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也是20多年了。
另外一个,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在推出互联网的汽车,它是集成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大数据、通信、导航、多媒体等资源和汽车集团的资源,整车零部件服务的资源,整合线上线下为用户提供智慧出行,两大巨头苹果、谷歌都出台了关于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的第一版或者第二版的操作系统。
上一次特斯拉到科技部来的时候,也跟我详细地介绍他们怎么样能够接入到互联网,我们国家的汽车企业也跟互联网企业正在形成合作。我本人感觉到过去作为汽车产业一直致力于汽车本身,使客户得到更安全,更智慧,更节能,更舒适的出行。互联网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思维,当我坐到车里的时候,也许我马上可以知道我周边的路况怎么样,想要去的地方的天气怎么样,它的道路挤不挤,停车的时候有没有停车位臵。过去传统上很难获得的,仙子阿给你多了一双眼睛,多了一个耳朵使你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这是我们对汽车在信息化世界未来的发展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我也很高兴看到长安和华为和东风、北汽和乐视TV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也研究了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他们除了线上线下的销售和服务之外,还提出了要把云系统应用到汽车,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
智能化、信息化最容易实施的就是电动汽车,我们当时确定“三纵三横”的时候,在电控这一块就着力推动整个的电动汽车总线。我们在2007年开始示范的时候,就利用了无线,可以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一直观察到每一辆汽车的每一块电池。它本身就有一个比较好的起始条件,这套系统通过奥运会、世博会广泛的推广获得了比较成熟的应用,也许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我的观点就是电动汽车实际上是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最好的载体。
另外一个,就是燃料电池新趋势。我也观察到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都加大了对燃料电池的支持力度。清洁能源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进步是很明显的,一些汽车企业都加速了新型燃料电池的商业化,丰田宣布了提供以氢和燃料电池相关的5000多个专利提供免费使用,这也是一个技术开发。面向未来共同合作的一种努力和趋向,我们也要紧跟着技术趋势,应该说这几年中国政府除了大力推动电动汽车新能源产业化以外,我们还是要坚持在燃料电池优点,要考虑它对能源结构变化所推动的一些作用。所以我想这是技术进步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关注这方面的发展,这些新趋势值得我们去研究值得我们去讨论。
机遇总会和挑战并存,开放与创新是两者紧密结合的。新机遇,比如说我们对于全球汽车发展战略上面的共识,我们对于电动化驱动系统的成熟,我们对于未来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未来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相互融合趋势的判断。也指出了我们在基础研究做的比较少,这个基础研究不光是在电池,也不光在驱动系统,包括我们对信息系统,包括我们对未来电动化和智能化,都需要加强它的研究。
中国汽车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适合于用户的需求和制造工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我们要顺应新的常态,把握新的规律去迎接新的挑战。
我向大家报告一下科技部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们几个部门共同来推动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方向。参与电动汽车的这些部门对于实施新能源汽车,作为试点大家作为很全面的共识,我们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研究,共享关键技术,以及产业化商、业化过程当中的一些所需要的技术研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战略储备。
具体的来说,我们将围绕着新能源新型锂离子电池的技术,下一代电池系统的研发,新型高功率的电机,汽车网络化的技术,充电化技术。我们还将继续持续支持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的研发以及市场推广应用。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就是要结合电动汽车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形势,鼓励企业将智能电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到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中,我们希望能源企业在这里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能源的角度上怎么来考虑适应于将来的汽车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应对大气污染,转变我们能源结构,优化我们能源结构,能够推动电动汽车走入每个人的身边。我们还将搭建公共的平台,建立协同创新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体系。
对于完善政策法规构建有序市场,我们有几个看法: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健全法规严格监管,破除体制的障碍。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各类电动汽车,只要符合国家标准,能够保证应用安全,能够实现清洁环保,我们都应该给它以发展的空间,使它可以进入市场。
当前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在充电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也了解了几位购买电动汽车的客户,有两个很典型的。有一位跟我说,我这个小区也是支持我装充电桩,充电桩电线拉的很长,一米就要一百块,建一个要一万块,这个一车一桩的形式不太适合。我们公车改革以后,科技部整个部里只有三辆车。我们又搞了一个租赁,他们建充电桩我就问,买一根线15桩和10个桩有什么差别,他们说就差了5个接口的钱,因为充电桩都是随着车来的。从这个角度上我在设想,我们在世博会也好,奥运会也好都有城市量化工程,能不能给它埋一根线,让桩等着人,不要让一车一桩。
也有一个朋友就是我的邻居,买了一个双模的插电式。他说我这个车平时开就能开六七十公里,实际上完全够了,它基本上一年95%以上都是用电开的,于是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际上插电式只不过就是解决了一个人们对远程交通的焦虑。真正的大部分的应用还是要让它充电。今天参观的时候一位汽车企业的老总说插电汽车用电开和油开差的就是需要充电模式。我们要制定政策,同时也要发挥现有城市场地建设充电设施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当中,同样有利可图,这样的话建设的范围就会大。政府要发力,我们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从汽车销售一直讲到客户,就讲要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实际上现在时代在发展,固有的模式不见得灵了,我们要持续鼓励分时租赁,分区租赁,物流以及公务车应用领域里面开展电动汽车,通过商业模式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对于政策方面我们要更加多地通过普惠性的政策刺激和激发企业创新的热情,引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对于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我在很多公开的场合都表示过,中国政府一定是支持一个开放的创新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我今天也很高兴,很多来自跨国企业的汽车公司,他们在中国也推动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同样也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各种形式方面的支持。我们支持这一类的合作创新开放是创新的前提和必然的条件,因为我们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商业化的进程,一定是创新的,也一定是开放的,一定是集世界各国的智慧来推动的。
在深入加强国际合作方面,我们继续加强中德电动汽车战略伙伴的技术合作人才交流,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化、信息化标准的研究。我们还将借助国际优势资源来推动汽车企业之间的联合开发,加快技术的开放,促进市场的互融互通。我也建议我们能源企业、信息产业也要主动地融合到新能源汽车开发当中来,为解决交通问题、解决能源问题,为客户提供更智慧的服务是我们各个产业共同的责任。
我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我们必然会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引导社会企业的投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动力。我们会加快培育消费市场,推出适应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营运模式,积极地调整新能源汽车多元消费和使用的新结构。我们会培育依托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积极鼓励推广应用模式,跑出具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速度。我们继续创造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新生态,来推动国际国内企业和市场的开放合作,早日实现中国企业由大到强的中国梦,谢谢大家!
第三篇:县长在全县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县长在全县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县金融工作座谈会,是县委、政府今年召开的第一次金融
专业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报上级金融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总结分析去年全县的金融工作,并对今年金融工作做出安排。刚才,人行X行长、银监办X主任以及各行社的行长(理事长)分别对2005年的金融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查摆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做好2006金融经济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这些意见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剂。近年来,县金融机构始终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有
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尤其是去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信贷收紧的形势下,全县各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关系,注重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努力扩大信贷投放,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加信贷投入,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各项金融指标稳定上升。止2005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44亿元,净增605亿元,增长1989,金融机构信贷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贷款余额达2751亿元,净增146亿元,增长56。较好地满足了农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人险公司、人寿公司也分别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任务。
二是金融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全县金融机构信贷工作的“窗口指导”,各家金融机构积极请调并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增加信贷的有效投入,加大了对城乡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资金供求矛盾。
三是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我们积极利用政策,争取到人民银行资金1000万元,减轻了历史包袱,为改善财务状况、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赢得了先机。
上述这些成绩,是在金融、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全县金融系
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金融
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当前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金
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在信贷审批和
管理权大幅上收的情况下,部分金融机构对上级行的争取力度不够大,缺乏有效的运作办法,贷款审准率较低;个别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贷款增量小;企业参与
信用评级积极性不高,数量少,信用等级低;企业担保能力不足,社会担保体系还有待于进
一步健全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信贷的增长。
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因素造成的,也有我们思想观念原因造成的。尤其是在国家继
续加大改善宏观调控和
各地竞相加快发展的压力下,金融工作愈来愈重要,愈来愈需要改革和创新。今年,金融
业将结束加入WTO的过渡期,同时也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面临更加激烈的国
外竞争,这是挑战,但把握好了,又是发展的机遇。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机
遇意识、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发展理
念,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全县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二、正确把握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经济金融
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健康发展是金融稳健运行的基础和保障;金融服务经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哪个
地方金融工作做好了,哪个地方就能占有更多的金融资源,就能在加快发展中赢得先机。这
是各地发展实践的证明,也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同时,金融运行质量最终决定
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化解和防止金融风险的根本也在于当地经济的质量。近年来金融部门的良性运行和效益提高,既是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全县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全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阶段,国内外的产业和资本正在加速转移,机遇稍纵即
逝,见机不为,遗憾无穷。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金融同兴共荣理念,高度重视研究抓好
金融工作,合理引导资金流向,聚集更多的资金服务经济建设、促进加快发展。金融部门也
要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转变观念,推进改革,挖掘资源,改进服务,强化监管,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一要积
极加大信贷投入,落实激励政策,努力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发展。当
前,县域金融信贷业务发展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国家重视“三农”经济、重视中小企业和民营
经济发展,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采取措施改进农村金融弱化问题;另一方面
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断收缩机构,缩小县以下金融业务范围,上收县级银行的贷款发放权。我县金融机构有自主放贷权力的只有农村信用联社了,县委政府也能体会到银行工作的压
力和困难。但是,面对困难,我们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千方百计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
贡献。
一是金融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银行与企业是“鱼水”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大力支持,但是也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银行才能发展。金融部门的同
志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信贷工作,更好地支持经济建设。二是要灵活贯
彻执行信贷政策,千方百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国家信贷调控政策从来不要求一刀切,而是
要求金融部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在目前县级银行贷款权力普遍上收的情况下,金融
部门要灵活执行信贷政策,积极主动地向
上级推荐XX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大型项目,争取上级行关注XX经济,支持XX经济,增加对XX银行和企业项目的授权授信。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积极落实农村金融改革精神,支持好农民增收、农业稳定和农村发展。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基本生活生产条
件的改善。继续开展好小额信贷发放管理工作,扶持农户扩大生产,增收致富。四是加大
对中小民营经济、服务业、消费业、外向型经济、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合理把握信贷进度和投向,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和引导产业有特色、发展有后劲的民
营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五是加大对XX县支柱行业、骨干和重点企
业的贷款投入。按照县委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信贷
资金重点向棉纺、化工、畜牧、蔬菜、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产业倾斜,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
强。六是建立完善金融业正向激励机制。县委政府结合XX实际,研究完善了县金融机
构工作考评办法,兑现落实了对金融部门的奖励措施,细化了今年的指标任务,严格考核,并提高了对信贷投入增效显著金融单位的物质奖励标准,充分调动起金融部门争
取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是发挥“窗口指导”效能,引导
资金反哺农村。要组织好农村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
作用,督促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到XX,支
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增强融资能力,扩大邮政
储蓄资金的自主适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二要创新手段,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公众的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
要把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各项金融服务的水平。
一是进一步做好存款组织工作,增强信贷资金实力。金融机构是我县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提供者,金融部门要加大存款的组织力度,确保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同时要
积极配合财税部门稳步推进财、税、库横向联网,提高国库资金的运转和使用效率。搞好
国库监督,促进财税工作增收节支。二是加快支付体系建设,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加强账户
和结算服务工作,满足企业和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三是稳步推
进信贷征信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个人及企业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征
信服务。四是做好分析预测和调研工作。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
好金融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要加强银企合作。推进银企合作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
是企业和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要实现银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共同努
力,合力推进。首先,企业要在策划推荐好的项目和完善内控机制上下功夫。好项目是企业
发展的永续动力。在银企合作过程中,银行的同志普遍反映“高、新”项目太
少,向上级银行推荐争取难度很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尤其是优强企业,要认真研究本行业的市场需求,策划论证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为金融部门向上级行推荐争取创造条件。有关经济主管部门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企业
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建设上,企业要与银行主动对接,及
早让金融部门参与项目论证,对签约项目,靠上抓好落实,加快资金到位。同时,企业要进
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以良好的企业形
象赢得金融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其次,银行要在转变经营理念和拓宽金融服务上下功夫。经
营货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各金融机构要强化市场意识,主动地去了解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对企业推荐的项目,金融部门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其成长性和上级行授信的可能性,分析项目
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积极做好国家金融政策、金融形势、贷款程序等方面的宣传工作。第三,政府部门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尤其是经济主管部门要在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策划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疏通金融部门与经济主体的连接渠道,建立完善的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在银企之间搭建起一种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坦诚沟通,互惠
双赢,共谋发展,推进银企合作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拓展。
三、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努力拓展金融与地方经济合作发展的新空间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财”。信用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一个
地方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而金融生态将是今后一个地区信用环境、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对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金融生态
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有组织地科学推进。我们都要更新观念,强化责任,从建设经济强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
认识、来对待,努力打造稳定、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我县对资金的吸引力
和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要继续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建设。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创建金融安全区、“诚信XX”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个别企业仍存在有缺失信用、破坏信
用环境的行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些企业和企业家之所以从成功走到衰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在信用上出了问题。我们要切实认识优化信用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把健全社会信
用制度作为关系全县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政府各部门要做信用建
设的表
率,加强自律,依法行政,加强信用宣传教育。企业要牢固树立诚信是企业生存之魂、经营
成败之本的理念,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努力成为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金融机构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服务,遵守承诺,努力把银行、保险业建设成重
诺守信的典范。要认真抓好企业信用评级工作,争取更多的企业成为信用企业。要继续深入
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信用政府、信用社会、信用企业、信用金融。
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文明诚信典型,对不守信用、影响我县形象的行
为和单位,坚决予以曝光。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力度,严厉打击破坏
金融秩序、骗取银行信贷的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为金融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总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努力打造“诚信XX”的良好环境品
牌。
二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规范信用担保行为。信用担保是融通银行
资金的重要手段
。县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和农村各类担保协会的成立,较好地缓解了企业和农户贷
款担保难的问题。但存在出资渠道单
一、注册资金较少、担保能力弱、担保成本高、操作程
序复杂等一系列问题,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
此,金融和有关行政部门要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创新思路、创新工
作、创新手段,努力建设完善我县信用担保体系。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互
助担保基金和互助性担保
组织;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农民实行联户联保。县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和农村各类担保
协会要努力加强内部管理,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控制担保风险,拓宽融资领域,增强担保
能力,同时要积极与银行部门协商,尽可能地扩张担保倍数,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农户的担保需求。
三要强化银行内部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金融行业是高风险行业。
金融风险的联动
性很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发生连锁反应,造成经济波动,威胁社会稳定。因此,各金融
部门都要强化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制,从源头上控制新的不良贷款的发
生。要切实加强员工教育和内部控制,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防范内部案件风险。要积极
推进金融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上级要求,稳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金融监管部
门要落实监管责任,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切实加强银行外部监管,完善对危害金
融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预案。要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协调联动机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行政主管部门要全力支持金融部门履行职责,支持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共同担负起维
护金融稳定的责任。
同志们,金融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各级各部门、各金融机构要
紧紧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团结协作,务实工作,扎实推进全县经济金融工
作,为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增强责任,优化服务,扎实做好2006全县金融工作
在充分肯定去年金融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当前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
是一些部门和领导不能充分认识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性不高,不能为
金融机构提供良好宽松的环境;社会信用观念不强,少数单位和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商业银行
和信用社的企业特征,甚至纵容、借机逃废金融债务,致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部分金融机构不能正确认识经济与金融的辩证关系,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致使
信贷投入力度不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等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各有关
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找准根源,对症下药,共同努力,尽快加以解决。
(一)认真学习领会全县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上来,聚精会神
抓好发展。今年的全县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一五”及
2006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县委政府为2006年制订的目标很科学,各项经济工
作标准和要求也很高。希望大家要认真组织学习全县工作会议精神,把上级金融会议精神
和县委政府的经济工作思路融汇贯通起来,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好金融工作和本单位工作的目标措施,狠抓落实,抓活金融工作,全力支持XX经济发展。
(二)认清形势,利用优势,创造条件,积极服务于全县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经
济强县。20
05年以来,我国的部分产业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国家加强了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
能过剩产业的项目压缩;同时,国家日益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
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关注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2006年中国经济的重点工作。面对大的宏观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XX在新的形势下所处的位置和优势。
第一,XX经济面临的形势。2005年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名位于第37名,较2004前进了两个位次,但是,新
野是一个内陆县,经济总量偏低,GDP总量、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仍
不够高,这说明和其他县市相比我县经济发展并没有出现过热现象,而且我县也没有国家严
格控制的产能过剩行业,现在我们所论证的项目、上的项目,基本都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待发展产业,所以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这是总体上XX经济所面临的形势
。
第二,全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005年共引进投
资项目215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38个,合同引资139亿元,到位资金59亿元,是
历年来引资项目最多、引资额最大的一年。2006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棉
纺、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
聚集。一批优势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金融业发展壮大创造
了条件。
第三,我县经济发展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培育壮大菜、牧、棉三个支柱产业,扶持发展了一批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二是工业
结构进一步优化,棉纺织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食品加工、化工、轻工等优势产业不断壮
大,新纺公司进入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20强。三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规
划建设了白河新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新甸铺、歪子、沙堰、王庄四镇进入全市50强镇。四是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台湾康师傅
集团、河南广安集团等知名企业投资XX,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讲这些,一方面在金融专业会议上把全县经济工作情况和县委政府的经济规划、目标任
务向大家通个气;另一方面是把XX的优势列举出来,增强金融部门对我县经济发展的信心,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金融部门的同志们要立足金融,关心经济,要看到XX
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并且积极参与到XX经济建设中来,优化信
贷服务,继续造势,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好,利用优势上大项目。经济这个基础工作做好了,金融发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增强责任,落实激励政策,积极加大信贷投入,努力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发
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发挥联席会议作用,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HTF
〗金融生态环境建
设对于经济和金融是一个双赢工作,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改善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为金融
机构开展工作创造宽松的条件,促进金融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改善金融生态,优化XX
经济金融投资环境,吸引并获得资金向XX流动,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扩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
一是继续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氛围。我们要依托人行具体组织此项工作,利用各种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建立考评激励机制。要探索
建立金融生态考评机制,政府将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对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工作考核
目标,引导建立起金融生态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完善“窗口会议”制度。继续运
用金
融联席会议、银企洽谈会议等“窗口会议”,通报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沟通政府、银行、企
业三方关系,研究解决金融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部门落实有关解决措施,促进经
济金融良性互动。四是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制止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全社会都要强化信
用观念,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凡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履行借款合同,按
时还本付息。政府有关部门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大力支持金融机构盘活清收
不良信贷资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和个人,要营造强硬态势支持债权银行维护债权
安全。五是政府有关部门要
会同人民银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充分尊重各商业银行、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避免
不正当行政干预。要经常组织召开银企恳谈会、项目推介会,密切银企关系,使金融机构能
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六是要规范执法执纪行为,为金融部门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有关部门不能被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所困扰,借不正当理由对金融机构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干扰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同时要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秩序的不法行为,维
护县域金融稳定。
同志们,希望各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能认真落实这次金融座谈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全面完成今年金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十
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县长在全县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长在全县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四篇:县长在2011年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2010年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财税金融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财税金融工作运行情况,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工作。目的就是动员大家认清形势,把握现状,细化措施,奋力突破,确保完成全年财税工作任务。刚才,财政、国税、地税、非税等部门分别分析了收入形势,对做好下一步财税工作提出了很好地意见和建议;人行、农行、信用联社、建行、财险、寿险等分别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高度出发,做了很好的发言。结合大家讲的和我们的工作现状,下面,我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全县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财税金融部门的辛勤工作
财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坚强后盾,财税工作肩负着保障地方政权运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在比较中发挥优势,在发展中完善思路,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势头,总体上步入了黄金发展期。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抓收入,严格程序控支出,深化改革强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关注民生办实事,公共
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实力的增强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对财税工作整体比较满意。特别是财政部门统筹全盘,积极协调,科学调度,确保了全县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平稳运行和快速发展,可以说做到了保障有力;地税、国税、非税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克服困难,狠抓收入,均衡入库,为全县财政收入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核心作用;人行、农行、信用联社、建行、财险、寿险等金融部门都能够从支持xx县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融通资金,尽力满足发展需求,为全县“三农”工作、中小企业发展、惠民政策的落实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总之,xx县的财税工作是在艰难困境中运行的,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艰苦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个问题,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任务艰巨,必须要客观冷静地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
在5月21日召开的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我们认真分析了今年财税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今天会上,财政、税务、金融各部门负责同志又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财税金融形势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讲得很好,很切合实际,对于我们做好下半年财税金融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总体上说,今年的财税工作形势严峻,压力很大。
从收入现状来看:今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1.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9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2.4%。从财政局统计的6月20日的进展数字看: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765万元,占预算的41.8%;小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324万元,占预算的36.1%,均没有实现“任务过半”。分部门的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完成1202万元,占预算2000万元的60.1%;地税部门完成3908万元,占预算8000万元的48.9%;而财政部门只入库655万元,仅占预算3800万元的17.2%,较实际序时进度慢了32.8个百分点,减收约为1244.9万元。现在到月底仅仅不到10天时间,我们大小口径财政收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全市的位置是靠后的。特别是非税收入这一块,由于去年正南煤田分成、原油运行补助、土地出让等客观原因收入增长幅度较小(如果剔除这些因素,实际增收幅度在70%以上)。
从增收形势来看:全县的税源十分有限,特别是税收增收的潜力很小。如果我们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扎实细致地做好现有税源的挖潜增收、应收尽收,收入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增收的形势比较严峻。
从金融运行来看:虽然各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有所增加,货币投放量也不断增加,但存贷差接近8个亿,说明大量资金闲置,没有充分发挥效益。个别基层金融机构在业务工作中,服务方式、工作效率等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在惠农资金的兑付上,群众还有一些反映。
财税金融工作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工作的同志,能够切实加强学习,时刻关注国家、省市出台的最新政策和规定,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开展一些专题调查和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完善工作思路,抓好全县经济工作多提好建议,多出好点子,不断改善财政困难的现状。
第三个问题,财税金融部门要攻坚克难,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做好全县财税工作,完成全年财税工作任务,形势严峻,压力巨大。就今后几个月的工作,我提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通力协作,做好工作。从隶属关系上来说,税务和金融系统属在xx单位,但从工作关系上来看,税务、金融部门却与地方政府有着紧密联系,是与财政部门一起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特别是你们工作生活在xx县,xx县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大家息息相关。因此,我希望,在今后工作中,财政部门要继续积极主动地与税务、金融部门搞好衔接,加强联系,税务、金融部门也要继续从支持xx县发展的大局出发,密切沟通,搞好配合,共同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财力保障。
二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千方百计,抓好收入。财税工作说到底就是“收”和“支”的问题,收不上来,也就没有办法支出去,尤其是我们这样的财政穷县。近两年,我们通过积极争取,实施了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落实了一些惠民工程,但很多项目和工程都需要地方配套资金,我们也因为配套资金不能够及时到位,延误、耽搁了一些工作,加之新农保、新医改等一些惠民政策的落实和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等保障性支出压力不断加大,对我们进一步做大收入“蛋糕”提出了迫切要求。金融部门要结合县上确定的一些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从全局和中心工作出发,相互“补台”不“拆台”,积极搞好金融信贷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育潜在的骨干财源;财税部门要主动开展工作,强化财源监管,确保应收尽收,特别是非税部门要积极与财政部门衔接,认真分析减收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想一些办法、采取一些措施,从清查清理“小金库”、盘活国有资产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非税收入工作水平。
三是希望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能,科学理财。财政资金不仅要能收上来,更重要的是要管好、用好,科学分配,合理调度。财政局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当好xx县人民的“管家”。要始终坚持“厉行节俭、勤俭理财”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预算,严控支出。在按照“保重点、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向重点倾斜,向发展倾斜”基础上,坚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调度财政资金的新途径、新方法,把该支的钱及时支出去,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加强管理,树好形象。财政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财税部门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全县的形象和“窗口”。我们作风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办事的能力等都反映着工作的扎实程度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程度。因此,对于我们财税部门的同志来说,加强管理,严肃纪律,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做到严格按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要求办事、按财经纪律办事,不违规操作,不违法乱纪。特别是在惠农专项资金的兑付上,我们一定要做到优质服务,高效快捷,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好务,办好事,不要让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我们这些人手里出了问题,使我们的形象受到影响。
第五篇:县长在2011年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2010年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财税金融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财税金融工作运行情况,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工作。目的就是动员大家认清形势,把握现状,细化措施,奋力突破,确保完成全年财税工作任务。刚才,财政、国税、地税、非税等部门分别分析了收入形势,对做好下一步财税工作提出了很好地意见和建议;人行、农行、信用联社、建行、财险、寿险等分别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高度出发,做了很好的发言。结合大家讲的和我们的工作现状,下面,我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全县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财税金融部门的辛勤工作
财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坚强后盾,财税工作肩负着保障地方政权运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在比较中发挥优势,在发展中完善思路,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势头,总体上步入了黄金发展期。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抓收入,严格程序控支出,深化改革强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关注民生办实事,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实力的增强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对财税工作整体比较满意。特别是财政部门统筹全盘,积极协调,科学调度,确保了全县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平稳运行和快速发展,可以说做到了保障有力;地税、国税、非税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克服困难,狠抓收入,均衡入库,为全县财政收入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核心作用;人行、农行、信用联社、建行、财险、寿险等金融部门都能够从支持xx县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融通资金,尽力满足发展需求,为全县“三农”工作、中小企业发展、惠民政策的落实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总之,xx县的财税工作是在艰难困境中运行的,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艰苦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个问题,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任务艰巨,必须要客观冷静地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
在5月21日召开的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我们认真分析了今年财税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今天会上,财政、税务、金融各部门负责同志又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财税金融形势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讲得很好,很切合实际,对于我们做好下半年财税金融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总体上说,今年的财税工作形势严峻,压力很大。从收入现状来看:今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1.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9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2.4%。从财政局统计的6月20日的进展数字看: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765万元,占预算的41.8%;小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324万元,占预算的36.1%,均没有实现“任务过半”。分部门的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完成1202万元,占预算2000万元的60.1%;地税部门完成3908万元,占预算8000万元的48.9%;而财政部门只入库655万元,仅占预算3800万元的17.2%,较实际序时进度慢了32.8个百分点,减收约为1244.9万元。现在到月底仅仅不到10天时间,我们大小口径财政收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全市的位置是靠后的。特别是非税收入这一块,由于去年正南煤田分成、原油运行补助、土地出让等客观原因收入增长幅度较小(如果剔除这些因素,实际增收幅度在70%以上)。
从增收形势来看:全县的税源十分有限,特别是税收增收的潜力很小。如果我们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扎实细致地做好现有税源的挖潜增收、应收尽收,收入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增收的形势比较严峻。
从金融运行来看:虽然各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有所增加,货币投放量也不断增加,但存贷差接近8个亿,说明大量资金闲置,没有充分发挥效益。个别基层金融机构在业务工作中,服务方式、工作效率等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在惠农资金的兑付上,群众还有一些反映。财税金融工作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工作的同志,能够切实加强学习,时刻关注国家、省市出台的最新政策和规定,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开展一些专题调查和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完善工作思路,抓好全县经济工作多提好建议,多出好点子,不断改善财政困难的现状。
第三个问题,财税金融部门要攻坚克难,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做好全县财税工作,完成全年财税工作任务,形势严峻,压力巨大。就今后几个月的工作,我提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通力协作,做好工作。从隶属关系上来说,税务和金融系统属在xx单位,但从工作关系上来看,税务、金融部门却与地方政府有着紧密联系,是与财政部门一起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特别是你们工作生活在xx县,xx县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大家息息相关。因此,我希望,在今后工作中,财政部门要继续积极主动地与税务、金融部门搞好衔接,加强联系,税务、金融部门也要继续从支持xx县发展的大局出发,密切沟通,搞好配合,共同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财力保障。二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千方百计,抓好收入。财税工作说到底就是“收”和“支”的问题,收不上来,也就没有办法支出去,尤其是我们这样的财政穷县。近两年,我们通过积极争取,实施了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落实了一些惠民工程,但很多项目和工程都需要地方配套资金,我们也因为配套资金不能够及时到位,延误、耽搁了一些工作,加之新农保、新医改等一些惠民政策的落实和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等保障性支出压力不断加大,对我们进一步做大收入“蛋糕”提出了迫切要求。金融部门要结合县上确定的一些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从全局和中心工作出发,相互“补台”不“拆台”,积极搞好金融信贷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育潜在的骨干财源;财税部门要主动开展工作,强化财源监管,确保应收尽收,特别是非税部门要积极与财政部门衔接,认真分析减收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想一些办法、采取一些措施,从清查清理“小金库”、盘活国有资产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非税收入工作水平。
三是希望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能,科学理财。财政资金不仅要能收上来,更重要的是要管好、用好,科学分配,合理调度。财政局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当好xx县人民的“管家”。要始终坚持“厉行节俭、勤俭理财”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预算,严控支出。在按照“保重点、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向重点倾斜,向发展倾斜”基础上,坚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调度财政资金的新途径、新方法,把该支的钱及时支出去,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希望财税金融部门加强管理,树好形象。财政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财税部门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全县的形象和“窗口”。我们作风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办事的能力等都反映着工作的扎实程度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程度。因此,对于我们财税部门的同志来说,加强管理,严肃纪律,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做到严格按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要求办事、按财经纪律办事,不违规操作,不违法乱纪。特别是在惠农专项资金的兑付上,我们一定要做到优质服务,高效快捷,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好务,办好事,不要让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我们这些人手里出了问题,使我们的形象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