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当前无锡市房屋安全行政执法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关于当前无锡市房屋安全行政执法的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无锡市的房屋安全行政执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执法工作实践中也突显出了不少难点问题,严重阻碍着房屋安全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结合无锡市房屋安全行政执法的工作实际,就房屋安全执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房屋安全行政执法难点分析对策研究
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难点在于行政执法。自2007年6月1日《无锡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施行以来,依据《条例》及其他部门规章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能,无锡市房屋安全管理处(无锡市房产监察支队)受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委托,积极探索房屋安全行政执法的模式,创新执法理念,开拓执法思路,加大对违反房屋安全管理的行为的执法力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于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住建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三星级单位。近年来,房屋安全行政执法也为维护无锡人民安居和社会公共安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几年的执法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点问题,这些工作难点严重阻碍着房屋安全执法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如不及时破解,势必导致无锡市的房屋安全执法工作走入“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歧途。下面结合无锡市房屋安全行政执法的工作实际,就房屋安全执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作一分析研究。
一、房屋安全执法工作的难点分析
1、调查取证难。目前,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赋予行政执法队伍的调查取证手段十分有限。在房屋安全行政执法实践中,由于大量的证据材料必须通过当事人或者进入违法现场才能取得,而执法队伍又没有行政强制的法定权力,当事人往往采取各种手段规避调查,如违法现场闭门施工无法查看取证,拨打其手机电话谎称不是本人随即屏蔽来电拒绝接听,发出书面调查询问通知拒不前来等等。如在调查无锡市北塘区棉花巷136号某户违法改变房屋使用功能一案中,当事人(该房屋所有人)一直闭门违法装修施工,执法人员先后20余次到现场,想尽各种办法,期间还要求小区物业、当地派出所等部门配合,但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装修施工人员均不开门。且当事人无正常职业,长期不在无锡本地,无法掌握其去向,给执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执法人员明知其房屋室内存在违法装修行为,却苦于没有证据,违法事实无法认定。此类情况在房屋安全执法实践中为数不少,违法行为得不到依法查处,由此引来举报人及相关利益人的问责,也严重损害了执法队伍的权威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2、文书送达难。送达法律文书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处罚决定能否顺利作出,当事人的诉权等合法权利能否有效告知。在无锡市房屋安全执法实践中,法律文书的送达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事人不会自觉自愿地领取或签收法律文书;二是违法地房屋经常是当事人的唯一私有住房,该房屋又在实施装修施工,当事人不居住在该房屋或者居无定所,无法完成有效送达;三是执法人员送达文书的时间通常是正常工作时间,当事人也在外工作,受送达人的家属不配合签收或住所无人;四是执法人员将将法律文书送达给被当事人,但当事人拒绝签收,适用留置送达,或者是很难找到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见证人到场,即使有见证人在场也往往不愿或拒绝签字;五是当事人得知要接受行政处罚后,拒绝与执法人员再沟通联系,且下落不明逃避送达,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因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需要送达的法律文书相对较多,导致行政执法的时限被拖长,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改正,执法效率低下。
3、处罚执行难。目前,行政处罚的执行方式主要依据的是《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执法实践中,第一种措施本身面对的就是拒缴罚款的当事人,基本没有什么作用;第二种措施由于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没有上述的法定强制权力,所以无法采用;第三种措
施是目前唯一可以采用的,前两种措施也可以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来实施,但是第三种措施也面临执行周期长、法院推脱不受理和法院本身“执行难”的问题。房屋安全的行政执法有其特殊性,除处以经济处罚外,还要责令其对违法行为进行改正,对房屋采取结构加固或者恢复原状措施,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经济处罚的强制执行可以受理也方便执行,但责令其对违法行为进行改正,这并不属于《行政处罚法》第八条所规定的七种行政处罚种类,人民法院以此为由设置阻碍,因此房屋安全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定执行手段十分有限,造成一些处罚决定作出后难以及时有效地予以执行。
二、难点问题存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房屋安全法律法规滞后,急需建章立制。
现在的房屋安全管理已经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危房鉴定与治理,在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形成一个包含法规建设、宣传教育、检查督促、投诉查处、管理执法、危房治理、应急抢险、弱势群体危房整改等诸多内容的系统管理工程,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目前,在房屋安全行政执法领域,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房屋安全的系统性法规,使得各地在制定或修订房屋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或法规性文件时,都面临上位性法规的依据问题,使得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很难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举步维艰。根据2006年6月无锡市就制定全国房屋安全管理条例的问题向全国进行广泛调研的汇总分析表明,有65.8%的城市认为加强房屋安全管理是确保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当前必须加快房屋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鉴于房屋安全管理方面全国至今尚未有一部系统性的法规,有55.3%的城市建议国家建设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抓紧制定《房屋安全管理办法》;有44.7%的城市认为制定全国性的《房屋安全管理办法》十分迫切,且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房屋安全领域的建章立制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尽快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房屋安全管理法规,对执法主体、职责范围、执法手段、体制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执法保障,制定相应行政强制措施,强化处罚执行力度,真正将房屋安全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二)房屋安全执法体制机制不健全,急需完善理顺。
1、行政执法体质问题。从2006年6月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66个城市的调研情况看,多数城市均未设立专门的房屋安全管理处室及专职管理岗位,一些地县级或省辖城市没有设房管局,有的在机构改革时撤消了房管局;已设立房管局的因受编制的限制,有些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房屋安全管理机构;已设立专门机构的城市也多为两块牌子、一套人员。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就下设有房屋安全管理的专职机构,为三块牌子(无锡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无锡市房屋安全管理处、无锡市房产监察支队)、一套班子,且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法律上无权直接行使行政执法职能,是按照“授权行政主体”的具体要求,由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依法授权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该套班子事业在编人员15人,现从事房屋安全管理和执法工作的事业在编人员仅为3人,其余执法队员均无编制,一旦遭到行政诉讼,必败无疑。因此,房屋安全管理和执法机构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这种现象必须改变,防止为完成任务指标、重罚款轻管理、或者干脆以罚代管等现象的发生。为此,应当将无锡市房屋安全管理处、无锡市房产监察支队这2块牌子划分出去,成立独立的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房屋安全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无锡市通过前几年的努力建立的以无锡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为领导,以房产监察支队为专职机构,以鉴定中心为技术依托,以物业服务企业为基层网络的工作体制,实行财政全额拔款,执法人员列入国家公务员编制,保证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以确保房屋安全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行政执法机制问题。在无锡市房屋安全执法实践中,主要体现在部门之间配合不力。房屋安全管理和执法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市人民政府的组织协调,需要建设、规划、安全生产监督、城市管理、工商、公安消防、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和物业服务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协助管理,此问题可以在制定全国统一的房屋安全行政法规以及完善理顺房屋安全执法体制机制过程中得以解决,将执法协调
配合纳入立法内容,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采取“统一组织、联合行动、各司其职、依法处罚”的方式,改变现在“靠感情协调”的局面,以确保房屋安全行政执法的调查取证、文书送达、处罚执行等工作都能正常、有序、顺利的开展。
(三)房屋安全执法保障不力,急需加强配备。
无锡市房屋安全执法保障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员编制不足。现有执法队伍力量配备上与实际所承担的执法任务不相匹配,执法人员编制有限、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管理任务不断增大、执法内容不断增加、执法标准不断提高,使得执法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加大,工作效率不断下降,影响和破坏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也给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埋下了隐患;
二是执法经费不足。无锡市房屋安全管理处(无锡市房产监察支队)是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管理和执法经费都是靠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供给,执法经费保障渠道不畅,执法装备设备落后,执法交通工具短缺,较大程度上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使得执法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执法水平不足。较高素质的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受其影响的执法水平也是房屋安全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力保障。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处理好一起行政处罚案件,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熟悉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反之,聘用一些未经专业培训的低素质人员进行执法,在处理案件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处罚程序不合法,甚至越权执法、违法执法、犯法执法,将严重损害执法队伍的形象。
人员编制、执法经费不足问题也是由房屋安全行政执法体制所决定的,有效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这两个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执法水平不足则需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执法为民意识、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执法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干的执法队伍,取得执法严明、人民满意的社会效果。
(四)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急需优化执法环境。
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市民和单位的房屋安全住用意识,是搞好房屋安全管理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提高房屋安全管理水平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治本,在于提高全体市民和单位的房屋安全住用意识,要使住用意识和房屋安全管理水平相一致。目前无锡的房屋安全法制宣传在时间、形式、内容、对象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宣传时间和形式上,往往局限在每年法制宣传日的广场集中宣传,在宣传的内容和对象上,往往局限于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而对于管房单位、施工单位、装修公司等相关单位的日常宣传教育机制尚未建设起来,要为这些单位专门设计宣传内容,增强宣传力、扩大宣传面,在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的同时,注重建设房屋安全互动网络,实现与市民的直接沟通、对话,双向互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加房屋安全执法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让市民积极参与到房屋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形成整体联动和长效管理,为房屋安全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和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氛围,从而将房屋安全行政执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无锡的和谐快速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房屋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无锡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2007年6月1日无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10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2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全国房屋安全管理法制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008年4月无锡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
第二篇:当前反垄断执法的难点及对策
当前反垄断执法的难点及对策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专案组对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XX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并很快立案查处。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也不断向中外企业开出高额罚单,我国反垄断执法常态化引发公众关注:当前反垄断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在哪,如何铲除垄断经营的土壤?
一、当前反垄断执法的热点
1、“三龙治水” 不断发力 与其他国家由一个机构裁定反垄断行为的制度设计不同,在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其中,商务部反垄断局主要负责经营者集中的调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主要负责与价格有关的反垄断执法,而滥用市场竞争执法行为等违法行为山由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管。近年来,三部委反垄断执法不断发力,其中,XX年曾被业内称为“反垄断元年”,执法部门创造了至少三个“首次”。一是首开天价罚单。XX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对多家奶粉企业启动了反垄断调查,并开出6.7亿元罚单,随后各品牌纷纷降价。二是首张针对外企的罚单。三星、LG等六家境外企业被发改委开出价格垄断罚单,总金额达3.53亿元人民币。三是首例纵向垄断案宣判。XX年8 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宣判,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限制“最低转售价格”构成“垄断”,被判赔偿经销商53万元。今年,反垄断执法再掀高潮,数家国际知名行业巨头在我国受到反垄断调查。日前,国家发改委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处罚额度创下新高。
2、工商执法,渐入深水区 自工商机关立案调查第一件垄断案件即江苏连云港混凝土垄断协议案到现在,国家工商总局立案查处3件,授权省级工商局立案36件,共39件,其中外资案件只有2件,即由国家工商总局立案调查的微软、利乐涉嫌垄断案。现已结案15件,中止调查1件。查办案件类型覆盖了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3类行为。其中涉及行业协会组织、实施垄断协议问题较多。而查处又多以民生领域为重点,涉及竞争性与垄断性行业,包括建筑材料、保险、电信、二手车交易、旅游、特种器材、公共事业等行业。XX年7月5日,国家工商总局宣布,对包装行业巨头瑞典利乐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调查。今年又根据企业举报反映的微软公司存在对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造成的兼容性问题、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进行了立案调查,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目前反垄断执法的难点
1、违法手段日趋隐蔽。XX年实施的《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有三种:一是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先前查处的进口奶粉、黄金垄断案属于此;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国家工商总局对瑞典利乐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正式立案;三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涉及的外资公司不少都是国际知名行业巨头,受消费者关注度高,而国内的垄断经营也日趋隐蔽,一些行业协会暗箱操作。如XX年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12起垄断案件,其中9起就与行业协会有关,成为垄断重要的“推手”之一。有的利用行业协会以强恃弱,串通行业内“龙头会员”对价格、产量等达成一致;有的以大控小,进行“饥饿营销”,通过总代理销售政策控制经销商价格;还有的通过独霸进货渠道,不仅控制价格,还违规搭售捆绑销售,让市场畸形发展。
2、违法行为调查取证难。面对花样变幻的垄断行为,监管部门面临着取证难、人手少的困境。当前获得证据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举报人提供的;二是经营者为了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主动向执法机构提供的;三是执法机构调查获取的。从几年来的执法实践看,案件查处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获取充分的证据。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一般都比较隐蔽,而且也会有意识地规避甚至阻挠调,如何获得证据并查实是案件查处的关键。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在查处三星等企业垄 断案时曾调查花费了六年,证据的提取难度很大,不仅需要精心准备,还要利用持续的反垄断调查压力和宽大政策,迫使企业前来自首。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大量时间,用于搜集线索、外围摸底、调查取证、数据对比、经济分析、固定证据、接受自认、案件审理、实施处罚,增加了办案的难度。
3、反垄断专业人才培养亟需加强。反垄断执法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又极具专业性、技术性的执法活动,与欧美国家比,我国反垄断部门成立时间较短,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也相对紧张。目前,我国的三家反垄断行政机构,专门从事反垄断执法人员加起来不足百人。而美国有两个与反垄断有关的机构,加起来大约有两千多人,财政预算大约有4亿美元。人手不足又要处理如此多而且复杂的反垄断事务,有时会力不从心。对许多行业存在的垄断问题,也只能挑选相对重大或紧迫的问题优先处理。在这次国家工商总局专案组对美国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中,XX、上海等四地工商部门同时行动,不仅需要业务精通的专业人才,亟需规范执法行为、统一执法尺度。
三、不断铲除限制竞争行为土壤
1、顶层设计,破除限制竞争的枷锁 今年8月3日,国家工商总局宣布10月起将停止汽车总经销商备案,预示着存在了近十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将退出历史舞台。XX年起实施的《办法》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连锁经营必须先取得汽车生产商授权,而要想 成为某一品牌的“代理商”,就一定要满足生产厂家所规定的诸多条件。虽然一些经销商本身是独立法人,但却需获得厂商授权后才能到工商部门登记获取经营资格,迫使经销商不得不严重依赖汽车供应商,后者不仅掌控了销售权,而利用权利催生了一些市场怪象。一是销售商被迫压库。随着近几年汽车市场增速的大幅放缓,不少生产商为在年终盘点时有个漂亮的“成绩单”,便要求经销商拼命压库,不仅占用了经销商的大量资金,短期内无法销售出的汽车还增加了许多无谓的损耗。二是销售商在市场定价上少有话语权。受品牌授权的影响,以往汽车经销商只能经授权后销售单一品牌,在汽车销售的品牌、数量上受制于生产厂家,特别是开展品牌市场促销上缺乏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开拓和竞争。”。三是品牌汽车的配件维修价格虚高。由交通部颁布、XX年8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曾规定,“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一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资料和工时定额”;“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将原厂配件、副厂配件和修复配件分别标识,明码标价,供用户选择”,但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也没能执行。同时在汽车维修服务市场,也因为汽车厂商只向4S店提供原厂配件、维修信息,而导致一面是4S店价高宰客、一面是第三方维修商良莠不齐的现象。随着新政的出台,单一品牌4S模式的优势亦会丧失,未来将会有不少“汽车 大卖场”和“汽车超市”出现。为了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同店各品牌产品之间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对消费者来说,在同一卖场可以选择多种品牌车型,性价比将更直观,有利于理性消费。
2、宽恕在先,鼓励经营者自查自纠 我国《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对宽恕政策作了原则规定,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经营者的处罚。作为反垄断执法机构,通过制订实施具体、确定、透明的反垄断规定,并充分宣传贯彻好,可以及时发现案源,从而有效打击反垄断行为。在日前国家发改委开出反垄断最大罚单中,12家日企被罚12.35亿元,同时根据法律宽恕原则,对第一家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企业免除处罚。对第二家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企业分别予以减轻处罚。应该说,充分利用好法律的宽恕原则,一定程度上鼓励垄断者内部瓦解,积极主动向执法机构报告违法行为。执法部门根据经营者主动报告的时间顺序、相关证据的重要程度及配合调查的情况,决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并以此为契机,督促经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具体措施主动纠正违法行为,使垄断行为及时得到发现和制止,有利于及时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诉讼案件、节约行政成本。
四、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
1、从民生领域取得突破。《反垄断法》已实施六年了,作为工商部门,要继续关注民生领域和社会热点,以查办重大案件为突破口,整合执法资源,集中力量查处损害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大案件并及时公布。在查办垄断案件的同时,要推进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案件的查处工作,加强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有效监督。在对一般经营者进行监管的同时,积极做好对公用企业、跨国公司的监管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行业、公用行业的监管。要发挥工商部门触角广、网络全的整体优势,通过授权办案,充分调动地方反垄断执法的积极性,要畅通举报渠道,密切关注舆情,拓宽案件来源,努力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教育一批企业,引导和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
2、从严罚走向严管。琼斯•鲁道夫曾说过,垄断者提供的只是平淡的生活、低劣的质量以及不文明的服务。从此前饱受诟病的汽车行业,到不断受罚的奶粉、酒类企业,都足以佐证。据了解,被国家发改委处罚的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事后均提出了整改措施,包括对公司全体成员进行反垄断培训、采取实际行动消除过去违法行为的后果并惠及消费者。但处罚后的监管更为重要。对消费者来说,希望通过反垄断执法,一些商品畸形的价格能够回归本质,一些霸王条款可以及时纠正,一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得到制止。只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加强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对相关产品生产、销售、售后等多个环节的动态监管,才能让市场有序竞争。
3、从队伍建设夯实执法根基。据了解,国家工商总局正研究拟订工商机关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相关规定,争取年底前出台。同时结合案件查办,制定完善垄断案件办案文书、举报材料的受理、核查与立案、案件保密和公布等制度,夯实垄断案件查办的制度基础。要不断完善垄断案件指导、沟通、协作机制,特别对已授权垄断案件,国家工商总局抓好指导协调,解决各地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做到统一执法市标准、统一执法尺度。让人欣喜的是,自XX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连续3年举办了全国工商系统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家型人才培训班,邀请包括美国、欧盟专家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反垄断法律理论和执法实践同工商执法干部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各省工商机关也把《反垄断法》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努力培养了一批反垄断执法专家人才,打造业务精、素质高的执法队伍。日前,在一家门户网站针对国家工商总局立案查处微软公司一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高达81.4%的网民支持对微软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80.2%的网民认为微软在华存在垄断行为。这充分表明,随着工商等部门反垄断行动向纵深发展,反垄断执法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既拿曾自恃“超国民待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国外知名企业开刀,又力斩暗度陈仓限制行业竞争的国内行业协会,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切实维护市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三篇:浅谈交通行政执法的难点和对策[范文]
浅谈交通行政执法的难点和对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标志着法制工作已成为当今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我们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应如何适应挑战,运政执法部门如何树立安全行政、科学行政、高效行政、和谐行政的理念。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
1、道路稽查取证难。道路运政稽查是运输市场检查的重要手段,是运输行业源头管理的有效延伸。由于运输行业管理对象流动性较大,违法运输行为持续时间较长,违法运输过程跨地域较广等特点,部分经营业主法制意识淡薄,逃漏规费现象较普遍。我们的执法人员在检查征费过程中,经常有业主逃费、闯卡事件,执法人员遭辱骂、被殴打是普遍现象。执法人员在依法拦截违章经营车辆时,大部分运输经营者根本不予配合,群众不理解,乘客不配合,加之我们行政执法部门各方面的取证器材跟不上现行执法体系的需要。执法人员还存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制作的文书跟不上现行执法的要求。使我们对违法的证据难以取得,证据不充分,就无法实施处罚。执法队伍内部还存在吃里爬外,向管理对象透露不该透露内部情况,使我们在取证时无法取到现场证据。造成违章经营行为无法及时纠正,行业监管职责无法履行的尴尬局面。
2、行政处罚执行难。实施行政处罚是交通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普遍存在着处罚文书送达难,执行更难的现象。一是行政处罚文书送达时一些违章当事人故意躲避,执法人员往返数次都不能送达;二是投资环境建设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难度。对违规行为按章处罚,投资者不满意,投资者不满意当地政府就不会满意。个别车主公开表示,如果你敢处罚我就到你们的上级领导那里去胡搅蛮缠,他们烦了就会让你们放行;三是如果不按规定进行查处,必将形成不平等竞争。群众就举报交通部门不作为,甚至将你告上法庭,合德镇黄海路一个门市无证从事汽车维修因扰民,群众举报给交通部门,交通部门因查处不力,居民将交通局行政不作为上告到县政府;四是目前部分当事人(车主)经济承受人力差,无钱交罚款;五是递条子,说情风较严重。找你不成,找你亲戚朋友,找你上级领导,有的甚之把县太爷都搬出来疏通关系。我队查处一辆教练车,因未经许可擅自在我县境内从事驾驶员培训活动,在证据确凿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拟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的两倍处罚,违法行为通知书作出送达后,驾培学校托人找关系,有市组织部门的,还有县分管领导都是要求减轻处罚,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给予减轻处罚,当事人仍不满意,只好再来一个分批付款,欠缴的罚款无人过问、无人追讨,弄得雷声大雨点小,罚了个皮毛不了了事。六是说情不成耍无赖,有的找来社会上的无业游民俗称痞子,对执法者进行恐吓和威胁,有的找来家里老小到你班上要求对查处的“黑车”放行,否则,就死在你单位等等,来威胁执法者,有的甚至要到执法者的家去闹事。
3、源头监管实施难。客、货运输市场是交通行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构建“统一、竞争、有序”的客货运输市场是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县道路运输企业依然处于规模小、粗放型、低层次状态,还没有改变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存在着市场发展不平衡,机驾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违规违纪较为严重,经营不规范,运输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部分经营业户法律意识淡薄,对行业管理存有抵触情绪,导致我们无法对运输企业实施有效监督。客运集散地的“黑车”冲击运输市场较为严重,单凭几个执法人员去检查形不成气候,导致围攻、谩骂执法人员的有之,和你打游击战的不乏其数,合法经营者苦不甚言,我们执法者也很难处理好此局面。
4、执法目的到位难。交通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环境,谁破坏了运输市场秩序和环境,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因此,处罚便产生了。处罚是一种手段,是为执法目的服务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局是条块共管单位,人事组织受县领导,业务上受市交通局指导,我们在编的行政事业编制人员近200人,人员经费全部实行自收自支,难免有时因为经费问题导致执法目的是为执法手段服务的,往往是一罚了之,能罚到就一点行了;另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对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缺乏严肃性,执法时有简化、避难化的倾向。在思想上存在着畏难、畏权、畏情、嫌烦、怕错的情绪,致使“重过轻处”、“有过不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我们执法人员工作作风不严谨,该纠正的违章没有纠正,以罚代教较为严重。
二、对策措施
1、强化自身建设,适应形势的需要。保证交通行政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保证行政执法工作顺利的开展,我们首先应加强一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错案率就会下降.对不适应现行执法需要的人员应当进行调整.对有损交通形象和有碍交通行政执法的人员,应调离执法岗位。其次需加大对执法取证方面器材配臵,现在已逐步向法治化社会迈进,行政处罚首要的就是证据,不要因为我们缺乏现场证据,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和行政诉讼败诉。在近段时期因证据不足发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没少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只有配臵好所需的取证器材,才能使我们取到现场的一手资料,有了现场的证据才能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去实施处罚.还需建立一个案件审查小组,人员应选择业务强有一定的见解能力的人员参加,主要对大案、要案的证据的审查,发现瘕疵及时纠正.开展正反辩论,对证据不足及时补充。要清楚认识到,你平时的工作干得再多再好,只要你一有疏忽等待你的将是100-1=0的道理。只有这样才不致于行政复议被撤消和行政诉讼败诉,俗话说:人是饭、铁是钢、打仗要有枪的后勤保障,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走向良性发展.2、坚持法律至上,排除执法的干扰。法是国家的重要表现形式。法所体现的意识既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少数人的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而社会主义法正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坚持法律至上实际上也是坚持了“人民意志至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意志的最基本的途径和形式是制定法律。行政机关也就是执行法律的机关。依法行政才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如在执法过程中,有的人往往觉得当事人生活困难,值得同情,而使国家的行政法规得不到贯彻执行,这一点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应理顺执法体制,摆脱经济利益挂钩的执法体制,减少执法队伍的中间管理环节,做到查处分离,征管分开,对较严重的违章行为实行集体研究,对处罚的结果予以公开,增加执法的透明度。
3、寻求综合执法,加强源头管理。客、货运输市场是交通行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构建“统一、竟争、有序”的客货运输市场,仅我们交通部门一家用赶、撵、看的方法是无济无事的。我们应寻求多方合作,针对我县客、货运输市场点多、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制定一套可行性的整治方案,同时借全市“打黑”的东风,提请县政府组织,政法部门牵头、公安、城管、工商、交通等部门参加,对全县的车站、要道路口、客货集散地进行集中整治,对查处的“黑车”从重从严处罚。交通部门加大向社会宣传法律、法规的力度。使广大群众都知道乘坐“黑车”的危害性,在整治期间要加大新闻媒体的跟踪爆光,直至其退出运输市场为止。交通内部应建立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的违法经营要立案及时查处。对查处情况属实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迁就。对查处举报的违章处理结果及时向举报的群众反馈,要让我们交通行政工作在群众心中树立诚信。通过阶段性的整治以后,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职,长期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稳定的运输市场秩序。
4、坚持公平、公正、文明执法。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和提高,懂得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正体现执法为民。作为执法人员着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持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执法行为,杜绝违法执法、随意执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碰到违章的车辆,我们一方面加强宣传,责令整改:另一方面从严执法不偏私,在处罚上坚持公平、公正,以违法行为的情节、后果及违法行为是否有主观过错,根据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等依据,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大案、要案要制定统一尺度的处罚标准,在性质和情节相同的情况下,不论被处罚者的地位、权势、名望以及与执法人员的关系如何,都一视同仁,决不用感情代替法律,不能孰轻孰重,对经济有困难分批缴纳罚款的,应当有专人负责,及时追回。即使个别经营户不理解不配合,我们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个别态度野蛮,动手打人者我们也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做到文明执法。对情节恶劣,诉讼法律追究其责任。
5、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体现人性化执法。群众利益无小事,执法就是服务。在实施执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一宗旨,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严格执法、廉政执法、人性化执法为核心,以公正与效率、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处罚与教育、监督与责任相结合为原则,正确处理执法动机与执法效果、社会形象与部门利益、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着力推行人性化执法、文明执法、有情执法。一是处罚人性化。对在违章行为的处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讲清道理,充分听取群众申辩,坚决不一罚了事,不罚态度款。处罚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认识其违法的行为及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就应该得到对其处罚。对群众有困难的,在查处中关注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帮助解决。二是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交通执法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强化交通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拓宽交通法规的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和板报画廊、宣传车、咨询点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反复宣传,使交通法规从单纯的执法依据转变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准则,以争取社会支持和配合,达到改善交通执法环境维护交通秩序。三是推行人性化管理。由单纯执法向执法服务转变,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要便民。要在服务中履行职能,在履行职能中强化服务,不仅要文明礼貌,充分尊重管理对象的权利,而且既有原则性,又有人情味,有理有节,让管理对象从内心深切感受到执法的透明、公开、公正。要把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执法工作的立足点,达到执法为民,管理亲民,服务便民的目标。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依法行政难点解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地逐一解决问题,多管齐下,让社会重视,让人民重视,让人民关注,让业主配合,推行人性化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体现执法为民,使我们的依法行政事业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依法治国的目标最终得到实现。
第四篇: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关键词]:基层行政执法难点对策[摘要]:随着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个崭新的现代化文明城区的雏形已初步展现。巩固新区的建设成果,创造一个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区环境,将是每一位新区人努力的方向,也是新区各职能部门的任务重心,打造一支执法公正、组织严明的执法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执政为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作了认真细致地总结,结合部分地区基层行政执法机关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一、存在的难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法可依”是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基层行政执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立法环节与基层执法环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立法的疏漏与缺乏可操作性给基层行政执法带来不少的困难,“有法难依”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立法和法律的修改滞后于实际工作我国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注重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往往是经济发展进程中,某种(些)社会关系靠道德或舆论力量已经难以约束,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时制定,而此时这种(些)社会关系的恶化已经趋于定型,再用法律来规范这种(些)社会关系时,往往造成积习难改,法不责众的被动局面。还有许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法规至今得不到修改,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查公司、保镖等新兴行业的出现,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可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却迟迟未出台,给管理职能部门带来困难。《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计划经济时代就制定的,却至今得不到修改,其中的许多条款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2、法律条款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法律法规过于原则,不具体和法定制度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不便于执行;对主管机关或执行机关的具体职责、权限规定不明确,法定裁量权幅度过大,对义务性条款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承担主体。例如:《环保法》中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但地方政府如不履行这一义务性条款应负什么责任,何人负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二)行政执法相对人复杂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复杂的社会关系纷纷产生,行政立法、执法控制却一时难以跟上,这就给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上流动人口增多、科技进步加快,一些隐蔽的、流动的违法行为甚嚣尘上。为了攫取高额的利润,许多不法之徒,利用法律的漏洞,大肆违法,给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如许多违法分子正是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流动诈骗,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明确的制约制度,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三)行政执法手段单
一、缺少强制措施现行的许多行政法律法规未赋予行政机关的强制执法手段,对于违法行为,即使行政机关做出了处罚决定,当事人如不主动履行,行政机关只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法院在具体行政行为处于复议期间和行政诉讼期间,一般不予强制执行,这个期间大多是几个月,行政执法机关面对这种违法行为往往束手无策。环境保护法中未授予环保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在处理城市中未经审批的违法开水炉烟尘扰民问题时,由于缺乏强制措施,即便环保行政机关下达了强制拆除的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者拒不履行,环保部门也只能等上105天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拆除。在此期间,周围的老百姓只能忍受烟尘带来的影响。环保行政执法部门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违法行为而束手无策。
(四)行政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经费不足,行政执法水平受执法者素质影响基层行政执法力量薄弱,行政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不少基层行政机关,虽然有执法的决心和信心,也有完善的法律支持,但是却由于人员编制少,执法经费不足,使得执法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往往担负着辖区内的几乎所有卫生检测、监督、组织指导医院、卫生院、做好疾病防疫控制工作,人员短缺、执法装备落后,严重束缚了执法人员的手脚,为了完成任务,只得降低执法要求。央视近日曝光的江西某县血吸虫病防治走形式主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造成的。基层行政执法者的素质以及受其影响的行政执法的水平也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阻碍。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处理好行政违法案件,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并且熟悉其他相关知识。不少基层执法人员素质较低,他们对法律法规学习不深、掌握不透,而且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更有甚者,有些基层行政机关还聘请一些文化程度低,又未经专业培训的低素质人员进行执法,在处理案件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或者处罚程序不合法,越权处罚,严重损害执法队伍的形象。常
第五篇: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关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广、执法手段单
一、情况复杂多变,执法难度大、矛盾多。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百姓对立情绪严重,执法纠纷不断,城管执法困境重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提高软环境建设水平,落实省、市委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任务,是我们一直要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城管行政执法陷入困境的原因
1、管理对象敏感。城管执法对象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等弱势群众,他们大多从事着最简单的商品买卖活动,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艰难处境极易博得市民的同情和谅解;加之部分违章者自身存在的陋习,使其对城市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抵触。
2、司法保障不力。在城管执法中,大案要案很少,多数城管执法案件处罚数额较小,执法人员一般不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使违章者抗法有了可乘之机。由于城管执法不具有人身强制权,又缺乏有效的司法保障,在遇到现场纠纷时,极易发生围观、拥堵,执法人员往往势单力薄,孤掌难鸣,有口难辩。在此情况下,不管,降低了城管执法的严肃性;严管,则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3、执法力量薄弱、经费短缺。很多城市城管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队伍的经费也属于差额拨款。由于经费不足,必然产生乱罚款、乱收费以罚代管的现象,导致管理对象怨言不止,与城管执法人员冲突不断。
4、执法任务太重,执法力量不足。城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
试点工作开展以后,城管执法工作由原来的六项职能增加到现在的十三项管理职能,执法任务增加了,执法的难度加大了,但是人员编制并没有增加,队伍非常辛苦,节假日、双休日均没有休息。
5、执法缺乏手段,执法效率不高。实行城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后,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调整,但是缺乏应有的执法手段,因而影响了执法效率。比如对侵占人行道违章停放车辆的管理,对有证占道经商的管理等违章行为,只能以教育、罚款和暂扣物品为手段,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整治的目的。就难以提高执法效率,从根本上不能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题。
6、执法缺乏安全保障。综合执法队伍是行政执法队伍,没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也没有配备自卫的器械。在当前的大力整治社会秩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情况下,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矛盾较为突出,执法被阻挠、被围攻的问题时有发生,暴力抗法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
二、解决的对策与思路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权》确立的,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实践,笔者认为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应做好以下几个原则性问题。
1、倡导人性化管理,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的原则。在执法中融入“温情”,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减少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手段之一。实行人性化管理,关键在于要摒弃特权思想,改变粗暴冷漠的工作态度,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四心”
(调查核心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在管理中,坚持换位思考,以最大限度地得到管理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将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2、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综合执法队伍的经费必须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不得以收费、罚没收入作为经费来源,更不能以罚款按比例返还的方式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由政府保障队伍经费,有利于公正执法,防止乱罚款和重复处罚问题的发生,防止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也可以解决执法队伍的后顾之忧,使之集中精力搞好综合执法。
3、职责与权力紧密挂钩的原则。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对相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责作了相应的调整,把大量日常的执法工作交由综合执法部门承担。但我国在立法上对强制权作了限制,同时把相应的权力授予了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后,职责虽然作了调整,但手段仍旧单一。因此,城市执法只能靠教育、罚款,没有强有力的强制手段,导致执法效率低下、执法程序繁琐。所以,在调整职责的同时,也应对权力作相应的调整,赋予城管执法队伍一定的权力,使职责与权力相统一。这样,有利于综合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有效地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4、集中执法与分散管理的原则。实行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后,管理的范围广了,执法的任务重了,处罚的权力大了。为了保证执法队伍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在机构设臵上,应以垂直领导为宜,不要
市管不到区、区管不到街、造成执法上的空档;执法权要相对集中,管理权可以下放。在案件审批上,要界定各级执法队伍的权限,建立案件会审制度,避免滥用职权和执法不公的问题发生,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办案。在日常管理上,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定职、定岗、定人、定责,把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制止在萌芽状态。执法人员要自觉服从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协调和安排,争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以适应综合执法的要求。
5、推行阳光政务,建立长效监督制约机制的原则。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约束机制,在行政收费、行政处罚、政府投资管理、工程招投标、行政执法责任、内部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督查和反馈工作机制。履行依法行政职能,认真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秉公办案,依法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在审批管理和执法队伍中全面推行过错追究制度,坚持“末位淘汰制”,强化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加强对行政权力和行政违纪的监控,重点监督检查容易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部门和环节,防止权力越轨和滥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阳光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舆论、行风监督员“四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完善社会听证制度、群众举报制度、特邀监察员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6、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原则。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执法队伍,是提高执法水平、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基础。城管执法人员应着重提高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既需要执法人员自身努力来完成,也需要管理部门通过坚持不懈抓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强化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来促进。通过提高队伍素质,实施利民便民工程,树立队伍良好的外在形象,以自身的文明行为,取得市民的理解和认同。
7、建立司法保障体系的原则。借鉴部分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建立城管公安协同执法机制。公安队伍是增强城管执法威慑力和预防暴力抗法事件的有效手段。城管公安协同执法,既可对违章者形成震慑,又可随时调处城管执法中的各种纠纷,避免恶性案件发生。同时,可与法院联合成立“城管案件执行庭”,专门对拒不服从城管行政处罚者实施强制执行,快速稳妥地解决城管执法中的执行难问题,切实维护城管执法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