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自三溪沟村的民情日记
3月23日星期三小雪转晴
“春雨贵如油”。昨天刚降小雨,今天就放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早上7:50,我和局其他几位同事一起从十堰出发,带着一台手扶拖拉机、两台微耕机、两台茶叶修剪机、两台机动喷雾器和两吨化肥等价值4万余元的农机装备物资,赶赴房县军店镇三溪沟村。
10:00,我们赶到村委会,将带来的科技政策、信息等资料和机械、化肥等农资交给村党支部书记高运海,高书记代表村两委及群众对此表示衷心感谢。三溪沟村是由原三溪沟村、高山旗、灯草沟三村合并而成,全村有村民小组20个,共616户2406人,党员55名。全村总面积3200亩,耕地面积2200亩,其中农机经营户13户。由于年轻人长年在外打工,村中现在只有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劳力非常缺乏。
随后我们入户走访。我们走到3组田头时,碰见一位用拖拉机耕地的老人,我上前与老人攀谈。老人原是个老牛匠(用牛耕地的老人),用牛一天耕1.2亩地,主人家管吃、管酒、管烟,一季下来,落得个肚儿圆(吃饱肚子),但挣不了几个钱。如今他用拖拉机一天耕4亩地,人很轻松,还能每天收入300余元。他对现在的农机购置政策很满意。
11:00,我到6组组长喻家胜家。喻家胜64岁,家中还有老父亲、老伴,他有一个米面、饲料加工厂,全年毛收入近万元,各种费用支出后纯收入4000元,生活水平比同村村民高出不少。
3组郭乐林属空巢老人,儿子在外打工,他一个人独自生活,因患肺气肿不能干农活,生活比较困难,家里靠儿子打工挣的钱盖了两层200平方米的小楼,可没钱装修。我立即让工作队员给郭乐林送去100公斤化肥,以解其春耕燃眉之急。老人对我们给予的帮助很感激。
任世华今年55岁,家里现在只有他和爱人两人生活。他从1978年开始经营农业机械,现有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部电锯,每年靠农机耕地和加工毛收入8万元,是农村第一代靠经营农机致富的带头人,现在他的3个子女都大学毕业了。交谈中我问到:靠农机致富有什么感受?
任世华说:“党的政策很好,毛主席早就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村上下40多里,有高山、半高山也有平地,农机化很有发展潜力。我靠农机致了富,现在我还想要一台收割机,帮助农户收割小麦和水稻,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听了老人的话,我心头翻滚。老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民渴望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动方式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愿望。没有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将失去重要支撑。我深感肩上担子很重——重在全市250万农村人口的企盼,重在实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光荣使命任重道远。
农机部门既是党的惠农政策的宣讲者,又是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者,服务“三农”既是农机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党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农机干部要心系农村、情系农民、热情服务,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好,把农机补贴实施好,尽可能满足广大群众购机用机的现实需求。
下午15:00,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三溪沟村,到房县农机局调研农机化工作情况。
16:00,在房县农机局会议室,房县农机局局长代全国汇报了房县农机部门“五抓五突破”打造竹房城镇带农机化示范亮点、给力“一城两带”建设的工作情况。
我对房县农机部门干部职工提出要求:要盘活资源、上挂下联、主动争取,抢抓国家强农惠农机遇、农机补贴政策机遇和水源区环境保护政策机遇,研究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农机化新机制,打好南水北调牌、“一城两带”牌、山区特色牌、水源区生态牌、有机农业牌和绿色环保牌,把房县农机化事业打造成山区特色农机化示范区,把房县农机项目工作打造成试验区,把房县农机科技创新打造成全市创新先锋模范区。(作者系十堰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局长汪晓春)
第二篇:来自伍家沟村民情日记
5月10日 星期二 晴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我决定今天去我局“三万”活动联系点——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伍家沟村看看。
一大早我们一行5人就出发了,半小时后我们行进在到伍家沟村的山路上。听随行的伍家沟村第一书记韩久棣说,这条路是去年才修好的。以前山路崎岖,狭窄难行,特别是雨雪天气对村里人行路造成很大困难。而现在交通问题基本解决了,道路平坦,直通村委会,伍家沟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起来。
上午9点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伍家沟村故事堂。伍家沟村是全国有名的故事村,伍家沟民间故事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堂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精心设计,去年竣工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对故事堂赞不绝口。整体感觉古色古香,显得格外有生气。故事堂内设办公室、会议室、陈列室、故事讲堂等,接待着八方游客,介绍着故事村的发展情况。
随后,我们来到了我局近期帮助伍家沟村新改造的农家书屋。伍家沟村农家书屋被改造一新后,村里的农民慕名从各处赶来,对现在的书屋情况赞不绝口。谈起农家书屋的好处,正在翻阅科技图书的村民罗成林说:“我家有片柑橘林,去年由于不懂得如何防治病虫害,很多果树发生了大实蝇,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在来到农家书屋,找到了这本 《柑橘病虫害防治手册》,一定要好好学习,对症下药,这样才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周培云说:“农闲时乡亲们都爱聚到这里看书。种植、养殖方面的书最吃香,很多书刚还回来又被借走了。农家书屋改造之前,虽然有不少人来借阅图书,但是由于编号不规范,很难在大量的图书中找到合适的。由于没有专门的阅览室,很多人只能蹲着看书。而且没有报刊架,报纸很难分类,给借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你看现在还有推荐图书书目,做得真周到。”她指了指门外的展板笑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故事篓子罗成双家。老人家已年过七旬,但仍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语言流利,能讲出300多个故事。他说:“很感谢政府,感谢文体局,将伍家沟村故事发扬光大。特别是评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听故事的人就更多了。村里还经常召开故事大会,评选优秀故事家,最近又增加了非遗传承人的经费补贴,这都是为伍家沟村的发展做的实事。现在我想把我能讲的所有故事
都记录下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说到这里,老人家幸福地笑了。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养猪大户葛永山家,他正在往猪圈加饲料。通过聊天,我们了解到他家去年办理小额贷款,借贷10万元,购买了20多头种猪,重新建造了猪圈,进行科学化养殖。他说:“以往养猪没有经验,经常为猪生病发愁,而且对小额贷款不熟悉,也不敢贷款。现在村里成立了防疫站,为村民讲授科学养猪知识,而且免费给猪打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疫苗。现在还有能繁母猪补贴,小额贷款的门槛也放低了,让我们普通农户能放大胆子做事。按今年的行情,如果顺利的话一定能赚到不少钱。”
下午4点,我们召开了村民代表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一组罗成理说:“近几年橘子价钱相当不错,村民的种植热情很高。但是去年,大实蝇虫害多发,导致橘树大面积枯黄、死去,橘子大幅减产。希望政府能提供防治柑橘病虫害的技术和资金,帮忙找到销售的渠道。”三组严忠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希望农村小额资金贷款门槛能够再低一些,手续能更简化一些。三组村民刘成连要求提供农田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希望改善村组的交通问题等。农民的诉求很实际,也很紧迫。通过这次“三万”活动,有关部门收集到了很多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我局将在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
紧张而忙碌的一天过去了,走访调研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市文体局的当家人,对伍家沟村建设和非遗保护,我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将充分利用文体局的资源优势,帮建农家书屋和村民健身广场,从而更加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故事村的建设中来。
(作者系市文体局局长 牛孝文)
第三篇:来自藏王沟村民情日记[模版]
4月12日 星期三 晴
市畜牧兽医局工作组3月8日进村以来,按照市委要求,主要开展了发动群众、入户走访、“三送”服务、为民办实事等工作,而集中对村组干部的专访还不够。所以,我借村组干部为我们引路之机,重点了解郧西县安家乡藏王沟村几位村组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其中有无奈和苦闷,也有责任和快乐。
早上,我从十堰坐车1小时到达郧西县城,再从县城坐摩托车30分钟就来到藏王沟村。因为第二天乡里要进行综合治理检查,需准备有关材料,所以村治保主任李运来在村委会值班。李主任已经54岁了,以前在乡政府干过治安员,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我向他说明《湖北省“三万”活动调查问卷》的任务后,他根据各村民小组在家农户数,把我这几天的日程基本安排好了。问他一般每年乡里都组织开展哪些检查时,他说:“常规的除综治外,还有计生、党建,一般每季度检查一次,因为涉及农村的事包罗万象,上面千条线,下面就村委会一根针,其它的工作检查就不一定了。”当我问他这些检查能不能应付一下时,他说:“我们村是贫困村,没有任何集体经济,也没有任何项目,经济工作我们不能与其它村相比,但常规工作也不能拖全乡的后腿呀,2009年是综治先进,2010年是反邪教先进。再说很多面上的工作与我们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平时检查不过关要扣分,我们的工资每年才5000多元,本来就少,要争取全拿回来。”
下午,由村党支部书记黄书贵引路在4组走访,首先来到村民黄书发家,但大门已上锁,院落有好长时间没打扫了,看样子是全家外出打工户。通过名册知道该户4口人,儿子叫黄华伟。黄书贵介绍:“黄华伟中专毕业,是个好苗子,2009年6月把他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负责计生、文档、内勤工作,快两年了,各项工作已经完全进入角色了,我正想给他压担子,可是今年3月突然不干了,可惜呀。”问起原因,黄书贵说:“2010年工资及电话等各种补贴才领了6000多元,嫌工资太少,年轻人出门打工随便每年挣一万多,收入差距太大了。”我要了黄华伟电话号码,欲进一步了解他的具体想法,可是已经停机了。
到晚上8:00,共走访了4户,其中问卷调查了1户。来到黄书贵家,他妻子已经把饭做好了等着我们。饭后,他要帮他妻子加夜班搞点副业,就是把竹子加工成花圈架子。我问他收入情况,他说:“平均每天100个,扣除成本每个0.8元,平均每天80元。”我说他妻子比他收入高时,他妻子说:“他就是吃软的,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外到处跑,每年才5000元的工资我一点都没见着,一年到头都是我挣点钱养家糊口,还供儿子上学,有的人还以为他占了公家的便宜,真是出力不讨好。”黄书贵沉默不语。我问他们是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公开了有关情况时,黄书贵说:“像这样类似的事情,每年都要公开公示,不了解情况的只是个别人,大多数人还是理解我们的,这一点也是我感到欣慰的。”
4月1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上午,由新任村计生主任王则成引路在5组走访。走访了3户农户后,来到王则成家,他86岁的父亲正在地里锄草,看到我不解的眼神,王则成连忙说:“没办法呀,全家5口人,大儿子从小得病没及时治疗,智力低下,快30岁了也不知道干活。二儿子今年23岁,外出打工。妻子身体又有病。自己以前当过多年村干部,谁知今年55岁了,黄书贵三次找我做工作,要我支持一下村委的工作,把村里计生工作接下来。老人眼看地里没人干活,只好去帮帮忙。”我说难道全村就再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吗?王则成说:“年轻人倒是有几个,都不愿干,出门打工了,我是共产党员,就算尽义务吧。”
下午,由中心户长丁演成引路在2组走访。丁演成今年69岁,老伴已去世,儿子在本县外乡工作,一个人过。路上问起他每年有多少天算为工作,年终能拿多少工资,他说:“中心户长没有固定工资,每年至少也有20天在为村里工作,年终补助100多元,平均每天不够一包烟钱。”
两天下来,我有几点体会:村官虽小,但工作头绪多,工资待遇低,群众不理解,家属还抱怨,要当好一名村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三万”工作队员,不仅要访好民情,力所能及为农民办点实事,而且也要关注村干部的工作与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鼓励支持他们积极大胆地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找准本村脱贫致富的路子,制定全村发展规划,坚定他们的工作信念和决心。同时,还要学习他们勤奋敬业、吃苦耐劳、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作者系市畜牧兽医局“三万”工作队队员程抱林)
第四篇:来自舒家沟和梯子沟村民情日记
3月20日 星期天 阴有小雨
工作日事情繁杂,少有机会走进农户,我就养成了星期天走访农户的习惯。一大早,叫上司机老黄在食堂简单吃过早饭,我们就驱车赶往今天的目的地之一——郧县柳陂镇舒家沟村。
车子拐过柳陂镇老街,径直驶进了舒家沟村。这是一个移民大村,全村1500多户人家,外迁890户、内安217户。在村口碰到了县农办、扶贫办等单位的 “三万”活动驻村工作队员、镇包村干部和联络员,我们边走边谈,很快就来到李美生家的院子里。看到有几位老人和妇女在路旁闲聊,我主动上前和他们一一握手,招呼他们在院子里坐。
我说,我今天来就是看看大家,和乡亲们聊聊天,大家随便说,还可以当面告他们的状,我指着几位镇村干部笑着说。“哈哈……”,大家一下子笑开了。老李告诉我,他有两个孩子都在外面打工,他和老伴在家种菜,家里有5个大棚,一年净收入有2万多元,现在攒了十五六万元准备在移民内安点盖新房呢。“哈哈……”,大家又是一阵大笑。看着我一脸诧异,旁边的一位大嫂解释说:“老李藏富啦,他可是种了25年菜的老把式了,家里少说也有几十万啊!”我接过了话茬说:“老李,你富了可要多帮帮乡亲们!”“老李这没得说的,我们种菜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呢!”几位村民抢着说。“这有啥,你们经常说党员要发挥„双带‟作用吗!我是老军人、老党员,帮帮大家是应该的。”我看着老李家的土房,问他这房子是什么时候盖的。他说,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盖的,因为后来知道这里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后要被淹掉,就一直没有动,边说还边把半墙上的172米淹没线指给我们看。我问他们,对移民搬迁有没有意见。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支援国家建设有什么意见啊,国家给的政策又这么好,再说,村里的干部不仅为移民操碎了心、跑断了腿,还带头主动搬迁,村里5个干部搬到潜江3个,剩下两个还要后靠,我们没说的。这时,旁边的老朱站起来指着对面的小山岗告诉我,那就是他们将来的新家——移民后靠安置点,现在镇里、村里、农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工作呢。我对身边的镇干部说,一定要多听移民群众的意见,按照一步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标准,科学规划布局,把移民安置小区建成新农村示范样板。听着老乡们的描述,一幅“江面水波荡漾、地上大棚林立、路边绿树成荫、房屋鳞次栉比”的美好画卷仿佛已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告别老李,走进村民黎学兰家,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几根树杠子顶着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屋里基本没有像样的家具。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黎学兰的爱人老早去世了,3个孩子因病两个都没了,惟一的儿子前几年又和媳妇离了婚,现在常年在外打工,就剩下奶孙俩在家相依为命。我握着老嫂子的手安慰她:“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黎学兰告诉我,她已经享受了农村低保,加上粮补等,奶孙俩的生活基本没有问题,逢年过节,县里、镇里还送来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和现金,自己腿脚不灵便,像移民迁坟、春耕夏收等很多活都是村里帮忙干的,真是感谢党和政府,要不我的日子可咋过啊!我再三叮嘱随行的干部,要想办法增加对这样贫困户的补贴,要多到这样的农户家里看看,帮他们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镇长秦子胤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认真地记了下来。我说,记是一个方面,关键要落实,过段时间我还要回访。
在梯子沟村朱方军家种着樱桃树的小院,我召集了附近的十几户村民进行了座谈。大家围坐一圈,我挨个发了支烟,县农办的同志也把强农惠农支农政策明白卡一一发给他们,座谈就开始了。我首先说,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听听你们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意见、建议,有什么困难、要求,请大家一定要畅所欲言。“村里要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把道路修好,确保我们的菜、樱桃能及时运出去。”李传祥率先提出了建议。其他村民也纷纷提出了关于粮食直补、产业结构调整、大病救助、低保申请、村级账务等方面的疑问和意见,在场的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一一耐心地作了解释说明,并认真做了记录。“在新农村建设中,光房子盖得好还不够,还要做好改厕、改圈、建沼气池等配套工作,提高生活品位,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大家说是不是?”我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李传祥来了句:“没问题,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惹得大家都笑翻了。
访了22家农户,虽然有点累,但听到村民爽朗的笑声,还是很欣慰。通过这次走访,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广大移民群众的可亲、可爱、可敬。我想,有如此淳朴、善良、勤劳的人民群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沉下身子、静下心来、踏实地为他们做点什么!
(作者系郧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胡玖明)
第五篇:来自石鼓村民情日记
5月2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一大早,我带领局机关工作人员从十堰出发,驱车前往我局 “三万”活动驻点村——丹江口市石鼓镇石鼓村。
10点整,我们来到汉江以北、丹江口水库旁边的石鼓村。一下车,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朝和 “三万”工作队员蒋军成一边给我们引路,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石鼓村现有474户1767人,耕地3500亩,土壤贫瘠。近几年来,该村利用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以仁用杏、核桃为主的经济林1500亩;养殖猪、牛、兔、羊;兴办山野菜加工厂,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养鸡场,种植烟叶800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村里开了一个座谈会后,我们前往石鼓村三组烟叶基地。石鼓镇常务副镇长林廷锐介绍:“去冬今春,我们这里遇到了60年一遇的干旱灾情,农民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灌溉不便。今年小麦减产80%,油菜歉收75%。”石鼓镇农技站站长温太斌指着近处田间的烟苗说:“这些绿油油的烟苗是最近刚种植的,因为长期干旱已经晚了十多天了,多亏了市气象局、地震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在我们这设立炮台,实施人工增雨,田里才有了墒,我们才能把烟苗种下去!”看到村民们正将一盘盘烟苗搬运到田间,浇水栽种烟苗,我和他们打过招呼,就带领着局机关干部们挽起裤腿,在温站长的指导下帮助栽种烟苗。不一会儿,我们就把近处的耕地插上了烟苗,田间顿时绿意盎然。随后,我们来到两公里以外的标准化烟叶育苗基地,察看了烟叶育苗温室大棚,并和林廷锐等人一起探讨了如何发展规模化烟叶种植。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1点50分了,我们来到了石鼓村三组特困户陈太增家。陈太增,今年58岁,家中4口人,父亲陈正明长期患病,惟一的儿子陈青峰今年25岁,从小就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至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照料。他妻子身体也长期不好,3亩地全靠陈太增一个人耕种。家里居住的一间平房,还是村委会帮忙搭建的。为了解决他家的生活窘境,村委会为他儿子申请了一级残废证,发放了低保金,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了解到他家的遭遇后,我深感揪心,立即掏出300元钱递给陈太增,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自力更生。走在路上,我了解到,目前丹江口市低保救助范围有限,标准较低。石鼓村有几十户困难群众需要救助,但只有21户低保名额,许多贫困边缘户难以得到
救助。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是因残致贫或因病返贫,低保户平均每月每人只有50元至80元左右的补助,在物价高的情形下只能维持生活。而且,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仅靠简单的“外部输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的问题。如何才能使他们摆脱困境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声汽笛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原来,王金朝来到我们面前,指着远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苗说:“那里是我们200亩核桃基地和300亩仁用杏基地!”站在一旁的林廷锐说:“这些年来,王金朝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栽种苍树100亩、连翘300亩、烟叶800亩,种植核桃树200亩、白杨树800亩、仁用杏300亩。他还多方筹资,引进先进技术,建设150模式养猪小区,创办山野菜加工厂,还引资上千万创建金汇源养鸡场,夯实了集体经济的基础。”
“来的路上,我看到了4A级旅游景区太极峡就在你们村旁边。它刚刚开业,潜力很大,你们还可以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我建议道。“是啊,我们正在规划中,准备修复老石鼓村留下的的大石鼓,再利用先民留下的老街、天然的蛤蟆石、特有的丹霞地貌,以及靠近太极峡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当前就是还有6公里的道路没有硬化。”我听后十分高兴,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打破交通瓶颈,怎样将石鼓村的旅游资源与太极峡连成一片,吸引游客,同时让村里的山野菜、核桃等特产销售出去。随后,我代表局党组向石鼓村捐资5000元,用于支持该村产业开发和经济建设,并鼓励村镇干部再接再厉,共创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