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自王家庄、十八盘和吴家沟村的民情日记
4月11日星期一晴转阴
郧西上津镇的王家庄、十八盘和吴家沟三个村是市广电局的“三万”活动联系点。3月下旬,我已经去十八盘和吴家沟村进行过一天的调研,今天,我们去王家庄村。
工作队的同志去过王家庄多次了,从上津出发时他们开玩笑问我有没有恐高症,我不知何意,他们说路上你就知道了。在到湖北口和六郎的公路分岔处不远,我们拐上了去王家庄的通村路,路是水泥的,但很窄,仅一车宽,迎面便开始上山,我坐在车的右边,走着走着便觉得在半空中了。
王家庄的路真险。到村委会四公里的路,全在悬崖峭壁上,一边是突兀的岩石,一边是数十米的深渊,由于路窄,坐在车里看不到外边的路,车就像在半空中,有恐高症的人,还真会有不适反应。
王家庄221户人家,759口人,5个组,这些年,修了8公里路,投资110万元,其中上级拨款70万元,自筹15万元。路通了,商贩进来了,黄姜卖出去了,但王家庄人也为路背上了25万元的沉重包袱。
王家庄的遭遇让我联想到十八盘和吴家沟村。这两个村也在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上,这些年,为了生存,十八盘村1110人,修了25公里路,总投资393万元,上级拨款296万元,自筹48万元,目前还负债45万元。吴家沟1017口人,修了64公里路,总投资552万元,上级拨款270万元,自筹125万元,目前还负债15万元。
路是老百姓的希望,也是老百姓的痛。
在村委会下车,改为步行。王家庄5个组的200多户人家分布在5条沟里。村支书杜林原来在镇上当过招聘干部,后来到王家庄当村书记。在路上说到村里的情况,杜林说得最多的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事,村上只有1080亩薄坡地,人均不到一亩半,山上无树,地下没矿,土里榨不出油,农民增收难。这两年,黄姜价格涨到了一块四,地里才见了点收入。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130元,离脱贫还差一大截。
山大人稀,我们去三组,步行进沟要走好几里路。今天进村,我们有一个任务是抽样调查,计划在三组调查8个农户,杜林说可能不行,找不到人。果然,走了五六里路,在第一个住了四户人家的院落,我们只见到一个户主。户主叫胡
贤林,59岁,全家三口人,老两口,一个儿子,儿子三十岁了,还没找媳妇,在河北打工。胡贤林家有六亩地,主要种粮食和黄姜,老两口在这山旮旯里还能安身。问其它人家去哪儿了?回答都在山外头找事做。胡贤林没读过书,天天在家干农活,除了粮食,去年黄姜卖了三千多块钱,再就是儿子打工收入。问他生活怎么样,他说肯定比原来好。同行的同事问他调查问卷上的问题,他只憨笑着说听不懂。大家便变着法问,例如问村民自治搞的怎么样,就问他地里种啥干部管不管。勉强把一份问卷填完了也快中午十二点了。看看这样不行,如果大家一起行动,今天根本找不够8户人家,我们决定分头行动,分四组,每组负责两户去找人。
站在胡贤林家的院子四望,别的人家还在几里外的山坡上,家里有没有人还不知道。我们问杜林,村里有没有集体收入,杜林摇头,搞种植业没土地,搞养殖业没规模,发展庭院经济没劳力,这两年,黄姜价格又涨起来了,地里还有点收入,如果黄姜价跌了,除了打工,就没有挣钱的路子。
挣钱,增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是像山一样沉重的课题。
中午就近在当过村干部的农户老李家吃饭。工作队从上津镇走时就带了豆腐豆芽等一些菜,老李煮了腊肉,炒了笋干和椿芽,老两口为家里一下来了这么多客人高兴得忙前忙后,但我们却明显地感到老李有些郁闷和忧伤。私下问杜林,杜林告诉我们,老李原来是公办教师,因超生,回家务农,他有两儿一女,本来是一个大家庭,但两个儿子外出打工一死一伤。我们听了心一沉。
打工,是我们在王家庄,十八盘,吴家沟三个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吴家沟的刘和炳等“刘氏三兄弟”可称得上是十堰的“打工王”,正是因为家乡的贫瘠,他们加倍奋斗,在外面的世界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吴家沟村民70%的收入来自打工,年收入过十万的农户大有人在。但在上津,有不少像老李儿子一样的打工者,为了挣钱,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他乡。
打工,几家欢喜几家愁。
傍晚,天下起小雨,我们下山。
(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 向长志)
第二篇:来自舒家沟和梯子沟村民情日记
3月20日 星期天 阴有小雨
工作日事情繁杂,少有机会走进农户,我就养成了星期天走访农户的习惯。一大早,叫上司机老黄在食堂简单吃过早饭,我们就驱车赶往今天的目的地之一——郧县柳陂镇舒家沟村。
车子拐过柳陂镇老街,径直驶进了舒家沟村。这是一个移民大村,全村1500多户人家,外迁890户、内安217户。在村口碰到了县农办、扶贫办等单位的 “三万”活动驻村工作队员、镇包村干部和联络员,我们边走边谈,很快就来到李美生家的院子里。看到有几位老人和妇女在路旁闲聊,我主动上前和他们一一握手,招呼他们在院子里坐。
我说,我今天来就是看看大家,和乡亲们聊聊天,大家随便说,还可以当面告他们的状,我指着几位镇村干部笑着说。“哈哈……”,大家一下子笑开了。老李告诉我,他有两个孩子都在外面打工,他和老伴在家种菜,家里有5个大棚,一年净收入有2万多元,现在攒了十五六万元准备在移民内安点盖新房呢。“哈哈……”,大家又是一阵大笑。看着我一脸诧异,旁边的一位大嫂解释说:“老李藏富啦,他可是种了25年菜的老把式了,家里少说也有几十万啊!”我接过了话茬说:“老李,你富了可要多帮帮乡亲们!”“老李这没得说的,我们种菜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呢!”几位村民抢着说。“这有啥,你们经常说党员要发挥„双带‟作用吗!我是老军人、老党员,帮帮大家是应该的。”我看着老李家的土房,问他这房子是什么时候盖的。他说,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盖的,因为后来知道这里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后要被淹掉,就一直没有动,边说还边把半墙上的172米淹没线指给我们看。我问他们,对移民搬迁有没有意见。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支援国家建设有什么意见啊,国家给的政策又这么好,再说,村里的干部不仅为移民操碎了心、跑断了腿,还带头主动搬迁,村里5个干部搬到潜江3个,剩下两个还要后靠,我们没说的。这时,旁边的老朱站起来指着对面的小山岗告诉我,那就是他们将来的新家——移民后靠安置点,现在镇里、村里、农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工作呢。我对身边的镇干部说,一定要多听移民群众的意见,按照一步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标准,科学规划布局,把移民安置小区建成新农村示范样板。听着老乡们的描述,一幅“江面水波荡漾、地上大棚林立、路边绿树成荫、房屋鳞次栉比”的美好画卷仿佛已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告别老李,走进村民黎学兰家,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几根树杠子顶着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屋里基本没有像样的家具。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黎学兰的爱人老早去世了,3个孩子因病两个都没了,惟一的儿子前几年又和媳妇离了婚,现在常年在外打工,就剩下奶孙俩在家相依为命。我握着老嫂子的手安慰她:“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黎学兰告诉我,她已经享受了农村低保,加上粮补等,奶孙俩的生活基本没有问题,逢年过节,县里、镇里还送来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和现金,自己腿脚不灵便,像移民迁坟、春耕夏收等很多活都是村里帮忙干的,真是感谢党和政府,要不我的日子可咋过啊!我再三叮嘱随行的干部,要想办法增加对这样贫困户的补贴,要多到这样的农户家里看看,帮他们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镇长秦子胤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认真地记了下来。我说,记是一个方面,关键要落实,过段时间我还要回访。
在梯子沟村朱方军家种着樱桃树的小院,我召集了附近的十几户村民进行了座谈。大家围坐一圈,我挨个发了支烟,县农办的同志也把强农惠农支农政策明白卡一一发给他们,座谈就开始了。我首先说,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听听你们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意见、建议,有什么困难、要求,请大家一定要畅所欲言。“村里要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把道路修好,确保我们的菜、樱桃能及时运出去。”李传祥率先提出了建议。其他村民也纷纷提出了关于粮食直补、产业结构调整、大病救助、低保申请、村级账务等方面的疑问和意见,在场的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一一耐心地作了解释说明,并认真做了记录。“在新农村建设中,光房子盖得好还不够,还要做好改厕、改圈、建沼气池等配套工作,提高生活品位,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大家说是不是?”我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李传祥来了句:“没问题,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惹得大家都笑翻了。
访了22家农户,虽然有点累,但听到村民爽朗的笑声,还是很欣慰。通过这次走访,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广大移民群众的可亲、可爱、可敬。我想,有如此淳朴、善良、勤劳的人民群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沉下身子、静下心来、踏实地为他们做点什么!
(作者系郧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胡玖明)
第三篇:来自伍家沟村民情日记
5月10日 星期二 晴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我决定今天去我局“三万”活动联系点——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伍家沟村看看。
一大早我们一行5人就出发了,半小时后我们行进在到伍家沟村的山路上。听随行的伍家沟村第一书记韩久棣说,这条路是去年才修好的。以前山路崎岖,狭窄难行,特别是雨雪天气对村里人行路造成很大困难。而现在交通问题基本解决了,道路平坦,直通村委会,伍家沟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起来。
上午9点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伍家沟村故事堂。伍家沟村是全国有名的故事村,伍家沟民间故事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堂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精心设计,去年竣工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对故事堂赞不绝口。整体感觉古色古香,显得格外有生气。故事堂内设办公室、会议室、陈列室、故事讲堂等,接待着八方游客,介绍着故事村的发展情况。
随后,我们来到了我局近期帮助伍家沟村新改造的农家书屋。伍家沟村农家书屋被改造一新后,村里的农民慕名从各处赶来,对现在的书屋情况赞不绝口。谈起农家书屋的好处,正在翻阅科技图书的村民罗成林说:“我家有片柑橘林,去年由于不懂得如何防治病虫害,很多果树发生了大实蝇,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在来到农家书屋,找到了这本 《柑橘病虫害防治手册》,一定要好好学习,对症下药,这样才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周培云说:“农闲时乡亲们都爱聚到这里看书。种植、养殖方面的书最吃香,很多书刚还回来又被借走了。农家书屋改造之前,虽然有不少人来借阅图书,但是由于编号不规范,很难在大量的图书中找到合适的。由于没有专门的阅览室,很多人只能蹲着看书。而且没有报刊架,报纸很难分类,给借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你看现在还有推荐图书书目,做得真周到。”她指了指门外的展板笑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故事篓子罗成双家。老人家已年过七旬,但仍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语言流利,能讲出300多个故事。他说:“很感谢政府,感谢文体局,将伍家沟村故事发扬光大。特别是评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听故事的人就更多了。村里还经常召开故事大会,评选优秀故事家,最近又增加了非遗传承人的经费补贴,这都是为伍家沟村的发展做的实事。现在我想把我能讲的所有故事
都记录下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说到这里,老人家幸福地笑了。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养猪大户葛永山家,他正在往猪圈加饲料。通过聊天,我们了解到他家去年办理小额贷款,借贷10万元,购买了20多头种猪,重新建造了猪圈,进行科学化养殖。他说:“以往养猪没有经验,经常为猪生病发愁,而且对小额贷款不熟悉,也不敢贷款。现在村里成立了防疫站,为村民讲授科学养猪知识,而且免费给猪打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疫苗。现在还有能繁母猪补贴,小额贷款的门槛也放低了,让我们普通农户能放大胆子做事。按今年的行情,如果顺利的话一定能赚到不少钱。”
下午4点,我们召开了村民代表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一组罗成理说:“近几年橘子价钱相当不错,村民的种植热情很高。但是去年,大实蝇虫害多发,导致橘树大面积枯黄、死去,橘子大幅减产。希望政府能提供防治柑橘病虫害的技术和资金,帮忙找到销售的渠道。”三组严忠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希望农村小额资金贷款门槛能够再低一些,手续能更简化一些。三组村民刘成连要求提供农田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希望改善村组的交通问题等。农民的诉求很实际,也很紧迫。通过这次“三万”活动,有关部门收集到了很多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我局将在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
紧张而忙碌的一天过去了,走访调研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市文体局的当家人,对伍家沟村建设和非遗保护,我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将充分利用文体局的资源优势,帮建农家书屋和村民健身广场,从而更加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故事村的建设中来。
(作者系市文体局局长 牛孝文)
第四篇:来自杨家坝村民情日记
3月2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迎着朝阳,沿着崎岖的乡村公路走进了竹山县溢水镇杨家坝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先清首先带我们马不停蹄地跑遍了该村的主要沟沟岔岔,直观感受了村容村貌,随后我们召开了座谈会,杨先清简要介绍了村情。杨家坝是竹山县边远的高山村,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235人,耕地面积1900亩,山场面积4700亩,无集体经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农业产业结构曾多次调整,如2001年种植黄姜、2006年种植中药材、2007年种植尖椒等,都因产量低、市场价格波动大而中止,目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间作豆类杂粮。当谈到惠农政策时,杨先清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中央和省相继出台了许多惠农强农政策,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我接着问:“靠山吃山,如何利用山场大的优势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杨先清说:“去年我带领部分村民到随州、宜城、河南西峡考察食用菌产业,当年发展食用菌5万筒,我自己发展1万筒。每筒综合成本7.2元左右,每筒产香菇3斤,每斤卖5元,当年纯获利39万元。为了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我送出2000余斤香菇给村民免费品尝。”杨先清设想:全村发展10至20万筒食用菌时,成立个食用菌协会,由协会统一负责菌种、袋子等原材料采购,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市场营销,降低成本,每筒收取综合服务费0.5元,既富了群众又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一天的走访结束后,回到住处已是晚上10点多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综合这些天在农户家的走访,我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关注:如粮食直补政策是对当年种植粮食的农民给予一定标准的补助,但在执行中往往是按二轮承包面积,无论种植与否都给了补助,是导致撂荒现象的因素之一,据统计,该村土地撂荒在20%左右;如村级公路建设补助政策是每公里省市共同补助12万元,该村应修村级公路12公里,2006年修路近7公里,实际费用每公里20万元,至今仍欠款16万元,另外5公里因无指标没有续修;如野生动物保护与野猪毁坏玉米等农作物的协调与处理,据村主任王飞介绍一头野猪可以毁坏几亩玉米,他家2008年种玉米3亩多,被野猪毁坏了一半;如农村小学相对集中后,部分村没有小学,大部分学生需要住读,低龄儿童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长陪读,致使农村教育成本过高;如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退耕还林政策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认识有误解,认为不享受补助的就不退耕,致使该村还有不少25度以上的坡耕地没有退耕还林;还如在天然林保护区发展以树木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必然要砍伐树木,村里要调查研究木料资源蓄积量,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同时要按照林业管理的相关法规办理采伐手续,这些都影响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议林业部门针对许多3至5年生杂木自然枯死和再生的实际,把生态保护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许多问题在脑海中交替出现,虽然一时没有想明白,但我决定,在以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工作队将逐一研究并协调解决。
(作者系市水利水电局“三万”活动工作队队长夏廷毅)
第五篇:来自吕家河村民情日记
4月7日 星期四 晴
一大早,我们一行5人驱车前往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由于十房高速修路,部分路面损坏,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局驻村“三万”工作组组长王天军、村党支部书记唐善明等人在较近的一户农家院里介绍村情。
吕家河村是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269户1098人,外出打工310人,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1579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336元。近年来,打通了18公里的旅游路,开设了16家农家乐,改造了河道,粮食直补、新农合等各项优惠政策都得到落实,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干部群众关系融洽。村干部也反映了修建旅游路资金缺口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对这些我都一一记录下来。
简单了解村情后,我对唐善明说,先到最困难的农户家里看看。
11:00,我们来到2组怀成清家。老怀今年50岁,家里7口人,老娘92岁,老伴精神有问题,哥哥弱智,在家放牛,弟弟智力差,在外打工,兄弟两个都没有娶媳妇,两个女儿都是先天性心脏病,去年红十字会帮忙,到上海做了手术,治好了病。我问他现在孩子上学免费、粮食直补、合作医疗、低保等都有吗?老怀说,现在政策好,孩子上学不交钱,种粮食不交税还发补助,看病报销,去年两个孩子治病只出了路费,老伴住院花了500多元,报销了350元,家里3个人低保,每年补助1000多元,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
我去看了老怀家人住的房间,一看很心酸,他和老伴房间很脏很乱。老太太住在厨房后面,吃住混为一体,卫生条件非常差。看完后,我拿出500元钱给老怀,叮嘱他要多发展食用菌,多养猪和鸡,种点蔬菜。要搞好卫生,衣服要常洗常晒。以后有什么困难找我、找工作组都可以。我又对镇村干部和工作队员说,对老怀要多帮助,想点致富门路,改变这种贫困状况。
11:50,我们到达“民歌王”姚启华家,一栋两层八间的现代小洋楼很气派。正在门前修理农具的老姚见我们来了,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招呼我们,老伴也忙着搬椅子、倒水,很是热情。
老姚今年70岁,一家6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老姚能唱各类民歌1000余首,会79种曲调,曾有一次连续唱了12夜没有重复的歌。这些年,老姚在旅
游旺季唱民歌,闲时组织民间鼓乐队,专门为农村办红白喜事服务,收入相当可观。现在,家里盖起了楼房,用上了沼气和自来水,装了电话,买了大彩电。老姚说,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现在他有三个愿望:一是想入党,来报党恩;二是上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把吕家河民歌传向全国、全世界;三是把“三万”活动编成民歌,在全市、全省唱响。
老姚像一团火照亮身边的人,给别人以希望!我对随来的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说,老姚是我们活遗产,要保护好,要帮助老姚入党,协助老姚编写“三万”活动民歌,支持上星光大道。同时衷心希望老姚能带几个徒弟,把吕家河民歌传承下去。
不知不觉已经快下午1点了,午饭是在农户郑龙芬家吃的,她家是开农家乐的。饭后我们要结饭钱,村干部和女主人坚决不要,推辞不过,只好将钱留给工作组代付。我与郑龙芬聊天得知,她家3口人,原来和老公在外打工,一年能挣4至5万元,很辛苦也没有安全感。2009年这里发展旅游,就建了三层楼,市旅游局补助1万元建起了农家乐。丈夫继续在煤矿打工,每月寄回2000多元。去年她开农家乐挣了近2万元,高峰期一天接待了十几桌客人。今年由于修路,游客进不来,收入差点儿。现在她不知道怎么提高服务,希望市局领导能组织出去看看。我听了很高兴,现场安排工作组指导当地农民办农家乐,对开办农家乐验收合格的给予1万元扶持,对现有农家乐要提档升级,力争评上星级农家乐。14:30,我决定到田间看看农民春耕情况,进一步了解民意。我们沿着田埂来到水田边,和几个正在育秧的农民聊起来。我问现在种水稻有补贴吗?他们都说,现在政策好了,种地不缴钱、缴粮,国家给补贴,农民干劲大、信心足!我问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一个姓王的老农说,还是致富的技术。我又问了一些关于工作队员入户走访的问题,大家都很满意。
15:20,我们实地考察了民歌堂建设情况,分析讨论后提出了选址建议。对建设中的征地、资金等问题,我要求尽快召开市、镇、村和旅游公司协调会,统一思想,力争在5月份动工,年内主体完工。
离开吕家河村,一天的走访让我心情难以平静。党的政策好,农民得到实惠,但我们的农村还是很贫穷落后。开展“三万”活动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关怀,是我们党员干部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的重要途径,是密切我们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方式,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对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吕家河村以及广大农村的扶持力度,尽快让群众走出贫困、走向文明富裕,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作者系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卢熹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