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工程系参加八系辩论赛通讯
环境工程系首次参加八系辩论赛
为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辩论口才和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环境工程系积极参加了校团委学生会于2012-11-24晚7:30在综合楼二楼报告厅举办的“激情飞扬,辩出自我”首次八系辩论赛。
本次比赛以系为单位,我系荣幸与自动化系展开了紧张激烈的辩论。初赛开始,首先进入的是命题辩论“人生路上应该勇往直前还是见好就收”,我系担任了正方辩手,坚持认为人生路上应勇往直前,并成功引用了中国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光荣历史,及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典故,赛场上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战之间碰撞出的火花博的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声。在即兴辩论“是否应赞成大学生异地恋”中我系充当了反方辩手,运用多方面的事例理论始终不赞成异地恋。辩场上我系选手积极应对,据理力争。但最终却与冠军无缘告别赛场。
本次比赛在主席的公平公正裁判下圆满结束。我系的积极参与有效地活跃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锻炼了同学们的演讲辩论口才与技巧,增强了我系的团结凝聚力,为我系开展课余活动做了良好铺垫,同时祝愿我系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话剧比赛圆满成功。
第二篇:环境工程系2012迎新晚会通讯
环境工程系2012“青春有我”迎新晚会
为迎接我校2012级新生并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环境工程系团委学生会于2012年10月27日晚7:30在综合楼阶梯03教室成功举办了以“青春有我”为主题的迎新晚会。
本次晚会很荣幸的邀请到了环境工程系副主任尚老师和应化1201班班主任张老师。此外,到场嘉宾还有环工系团委学生会的各部门部长和副部长。
晚会以5名同学带来的热舞“五分熟”开始,带领大家走进欢乐温馨的晚会氛围。由张琪、郭耀霖带来的情歌对唱“广岛之恋”引发了全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除此之外,应化班同学带来的相声“好学生,差学生”和环本班同学带来的小品“新闻联播”及大二学长们的话剧“监考老师”博得全场阵阵喝彩声,一次次的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在气球彩带的欢庆中我们还倾听了“棉花糖”的甜蜜、“美丽神话”的唯美,观赏了张龙彪学长吉他弹奏的风采。在青春张扬的舞台不乏的当然是阳光帅气的街舞秀及青春热辣的现代舞......所有的这些都带动了全场的热情并赢得了阵阵的好评。
本次晚会创设了良好温馨的校园集体氛围,促使新生轻松地融入大学生活,增进了新生之间的友谊与交流,有效的消除了同学老师间的距离感,更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注入了激情与活力,在此希望环工系所有同学能携手努力共创未来。
第三篇:环境安全工程系辩论赛策划书
大学生辩论赛流程方案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了让我们系的同学充分张扬个性,展示个人才能,提高口才表达能力和交际水平,现决定举行以“激情飞扬,辩出自我”为主题的辩论赛。
二、活动目的:
当今社会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应当包括对口才、辩才的要求,开展辩论赛就是希望我系学生能够在平时的课余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说我所想,辩我所感”的精神,提高大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辩论水平
三、活动时间:十月中旬
四、活动地点:预赛:各班教室(待定)
决赛:阶梯教室(待定)
五、主办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团委
承办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学习部
六、比赛要求:
参赛队伍:太原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大一各班
辩手要求:每支队伍由4人组成。要求辩手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主席要求:外型仪表端正,口齿清晰,开朗大方
主持人要求:准备稿件,尽量脱稿;能调动气氛,富有感情;胆大,发音清晰标准
七、前期准备
1外联部拉赞助
2挑选主持人
主持人要求:1准备稿件,尽量脱稿;
2能调动气氛,富有感情;
3胆大,发音清晰标准
3.申请活动使用的课室(决赛时使用的阶梯教室)
4.向评委发出邀请
5.他形式通知参与人员时间及地点,设计好海报鼓动非参赛人员观赛。
6.准备奖品及活动所用的设备(计算器、评分表、主持稿、招待物品)。
7.工作人员提前半个小时到达赛场,并且保证赛场的音响正常工作;摆放好位牌和招待品。
八、活动经费预算
1打印文件费用:十五元
2招待物品:六十元
3奖品及奖状:一百元
共计:一百七十五元
九、活动流程:(具体事项如有改动将另行通知)
(一)初赛:在小组赛中出线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复赛辩题
(二)复赛:半决赛:在初赛中出线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半决赛赛辩题
决赛:
注: 每场比赛有一位点评嘉宾作现场点评,点评嘉宾由评委中产生。
十、比赛规则
(一)、比赛程序、用时及相关要求(全场总计用时28分钟)
1、陈词共6分钟
正、反方一辩发言各3分钟
2、攻辩阶段:
(1)正方二辩提问,反方二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2)反方二辩提问,正方二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3)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三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4)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三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5)正方一辩做攻辩小结,用时1分钟
(6)反方一辩做攻辩小结,用时1分钟
注意:(1)每次提问不超过15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2)回答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对方提问。
(3)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
(4)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要被扣分。
3、自由辩论阶段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双方轮流发言,正方先开始。一方发言完毕落座后另一方可起立发言,不得中途打扰对方发言。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
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4、总结陈词阶段共用时4分钟,双方四辩总结陈词,每方用时2分钟。反方先开始。(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5、公布结果,评委点评
(二)、评判标准
一、团体成绩:
开篇陈词阶段(20)
(1)破题准确,立论机智
(2)逻辑合理,论证严密
(3)论据得当,引证有力
质询阶段(20)
(1)提问简明,击中要害
(2)辩护有据,说服有力
对攻阶段(20)
(1)攻防转换有序,把握辩场主动
(2)针对对方论点,进行有力反驳
(3)坚守己方论点,扩大辩战成果
盘问总结阶段(20)
(1)全面归纳对方矛盾与纰漏,并作系统反驳和进攻。
(2)全面总结本方立场与论据,并作系统维护和论证。
(3)盘问有针对性
自由辩论阶段(20)
(1)配合: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回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有力打击。
(2)辩风:语言是否流畅、用词得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是否尊重对方辩友、尊重评委、尊重观众;表演是否得当,落落大方,且有幽默感。
二、辩手个人成绩:
(1)语言表达(20%)陈词是否流畅,说理是否透彻。
(2)辩驳思路(20%)逻辑性是否强,引用实例是否得当。
(3)辩风(20%)提问是否合适,回答是否中肯,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不能言辞过激,影响对方辩手的情绪,否则适当扣分
(4)综合印象(20%)举止是否落落大方,是否能适当的运用身体语言。
(三)胜负判定
1、每场比赛的胜负判断由评委的综合评定决定,分数高者获胜(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队得分)
2、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胜负
3、单场最佳辩手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与判断每场胜负无关。单场最佳辩手由评委集体商议评出,不设置分数标准。
(四)点评每场比赛有一位点评嘉宾作现场点评。
十一、奖项设定
一、团体奖
1、辩论赛亚军奖(一个)奖品:待定
2、辩论赛冠军奖(一个)奖品:待定
3、辩论赛季军奖(一个)奖品:待定
二、个人奖
大赛最佳辩手奖:(一个)决赛,参加比赛的辩手中,累积分最高者获得该奖。
备注:本次辩论赛将给冠军队、亚军队及季军队颁发相应的奖状,将会给本次大赛的最佳辩手颁发相应的证书及物质奖励。
2012年10 月
附录
一、比赛须知
附录
二、辩题
附录
三、评分表
附录
四、比赛抽签规则
第四篇:八、事件通讯
(一)事件通讯的含义和特点
1.事件通讯的含义
事件通讯就是以事件为中心的通讯。它通过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叙述和交代,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时代精神。
事件通讯所写的事件,可大可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张华赞歌的续篇》、《击毙“二王”纪实》等等,写的都是引起全国人关注的重大事
件。而《抢“财神”》、《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钱被风刮跑以后》等,却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普通人的普通事件。
事件通讯中的事件,可以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如《西瓜兄弟》、《桌上的表》、《南瓜做客记》等。也可以首尾完整,但并无太多波澜。这取决于事件本身的状态,曲折和生动都不是作者加工的结果,而是事态本来如此,否则就有失实的危险。但作者可以利用写作技巧,如藏露、虚实的调度安排,使文章更富于变化性。
事件通讯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达到万字以上,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短的可以比一般的消息还要短,只有二三百字,如《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
事件通讯可以写正面的事件,也可以写反面的事件。后者如揭露医院不负责任、医德低下的《小崔寻诊记》,反映弃婴问题的《谁是她的爹和娘》等。
2.事件通讯的特点
(1)以事件为中心,有较强的情节性
以事件为中心,有较强的情节性,这是事件通讯区别于人物通讯和其他通讯的基本标志。事件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着事件通讯的主题。在一篇事件通讯中,通常有一个中心事件,其他事实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2)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不孤立写事
事件通讯虽然以事件为中心,但并不是只见事不见人。事件是人物的行动构成的,这就是“事因人生”;人物离开了事件就成了静止的和概念化的,必须借助于事件,人物形象才能被显现出来,这就是“人因事显”。可见,人物和事件是互相依存的,在人物通讯中不能脱离事件孤立写人,在事件通讯中也不能脱离人物孤立写事。
(3)以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
事件通讯中的事件,不管是大是小,对于大千世界来说,都不过是一滴水、一粒沙。事件通讯,是“以一滴水映照太阳的光辉”,是在“一粒沙上见世界”。如果一篇事件通讯中不能表现任何时代精神和现实特征,这篇事件通讯就是没有意义的。
(二)事件通讯的写作
1.选材
(1)叙事之“事”
与叙事的“事”相关的,有三个近似而又有微妙不同的概念:事件、故事、情节。现代学者对三者的含义作了严格的区分。
事件就是行动,即某一种状态的改变。这里所说的事件跟平时我们所说的事件有所不同,它是非常具体的、细节化的。通常我们所说的事件,是由许多此类事件合构而成的。
故事就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事件。它只显示在时间延续过程中次第展开的一连串事件,不包括作者将事件组织在一起并讲述出来的方法和技巧。
情节是一系列事件具有逻辑性的组合。相对于事件和故事,它更多地强调了作者组织和表达的技巧。
对于通讯写作,这样区分的意义在于:事件可以用来指称行为细节,它的丰富性构成通讯的基本样态。故事可以用来指称事件通讯的题材,就是从开端到结尾的一个完整的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情节则可以用来指称作者赋予作品的构造形态。
对于通讯这样的新闻体裁而言,要表现的事件和故事,是客观存在的、不容更改的。但作者将众多的事件组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情节,却体现着作者的创造性。一个事件通讯的题材,让不同的作者来写,写出来的事件和故事应该是相同的,但情节彼此却有较大的区别,这是因为不同作者所运用的方法技巧不同,其构造形态当然也不同。
区分了事件、故事、情节三个概念之后,我们要明确的是:事件通讯的选材,就是选择事件和故事。首先要看事件是否充分,能不能构成一个或数个完整的故事,能不能为作者构造情节提供充分的材料;其次要看故事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能反映时代的特征,是否对读者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2)叙事之目的在传媒写作中,故事和情节的价值都在于它们的意义。鲁迅先生在他的著名小说《**》中,曾有一段和新闻有关的描述: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地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个夜叉之类。
七斤实际上就是在发布新闻。但他的新闻却是毫无价值的。这并不只因为他的新闻真实性不可靠,还因为他的新闻只有“娱人”的目的,缺少宣传和教育的自觉性,更没有沟能人的心灵等更深层的意义。目的的简单浅俗,会导致在选材上误入歧途。时下一些
表现所谓的“明星”私生活的新闻作品,津津有味地讲述“明星”跟谁有了绯闻,跟谁有了私生子之类,跟七斤的“新闻”又有多大差别呢?
2.表达
(1)叙事要清楚
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新闻要素要清楚。五个“w”和一个“h”,对于事件通讯的叙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线索要清楚。通讯
可以是单线式结构,也可以是双线式甚至多线式结构。单线式又可以分为单线平叙式、单线转折式、单线多层曲折式等类型。双线则有交叉式和平行式,两条线索有时还有明暗之分。多线式一般都形成纵横交织的复杂网络,在通讯中不太常用。
三是层次要清楚。通讯的情节的发展不应该是一笼统的,要形成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阶段,文章要眉目清楚,层次分明。
(2)叙事要有技巧
事件通讯的叙事,不能只是按原始的时间顺序进行交代——那样就只有“故事”没有“情节”了。作者将事件有逻辑地组织在一起,是事件通讯中最有技巧性的一个环节。
可采用的技术性方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时间和空间的重新组合。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事的顺序(叙事时序)和事态发展的顺序(事态时序)往往是不一致的。发生在前的可以放在后面叙述,发生在后的可以放在前面叙述。从空间上说,也不一定按照甲地乙地丙地丁地次序死板地进行表述,完全可以将不同的空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这些方法在事件通讯中都可以运用。
其二,情节线索的发展可安排一些曲折、断续和反跌。
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前提下,事件通讯叙事时,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曲折、断续和反跌,来加强通讯的生动性。《钱被风刮跑以后》,就有忽上忽下的多重曲折,文章因此而妙趣横生。《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其中有多次因空间挪移造成的线索中断,在适当的时候又续接。反跌则是事物发展态势向反面急跌的一种形态,在突变中产生震动性效果。
【 例 文 】
校园枪击案震撼荷兰
上周发生的一起校园枪击案打破了荷兰社会生活的平静,激起强烈反响。连日来,荷兰政府、新闻媒体和一些社会团体纷纷发表评论,呼吁加强枪支管理。
这起枪杀案发生在荷兰东南部小城费赫尔。12月7日下午2时,该市德莱格拉夫职业中学的一些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在计算机中心上课。突然,校园中走来一位学生,他掏出手枪便向教室里开火。随着十几声枪响,四名学生和一位老师应声倒地。教室里鲜血四溅,碎玻璃块横飞。随着刺耳的惊叫声,被吓得呆若木鸡的学生们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着,他们有的夺门而逃,有的抱头钻到桌下。站在教室外的开枪者则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提着手枪扭头走出了校门。校门外,一名中年男子正开着一辆奔驰车在等他。开枪者上了车,汽车飞驰而去。后来人们才知道,开车人是这位学生的父亲。不过,父亲并没有带着儿子逃跑,而是直接把他送到了警察局。
德莱格拉夫职业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万万没有想到会有人在校园开枪,许多人起先都以为是谁在放爆竹。一位学生说:“等到校园里四处都响起了呼喊声和哭叫声,我才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另一位学生说:“以往我总以为这样的事情只会在美国发生。在费赫尔这样宁静的小城发生这样的事情,真叫人不敢相信。”
血案发生后,警车和救护车迅速开进了学校,受伤的四名学生和老师分别被送进了附近的医院抢救。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均已脱离生命危险。荷兰警方估计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枪杀案,怀疑枪击者的父亲是策划者。12月9日,警方已将开枪者和他的父亲拘留审查。
据报道,肇事学生来自土耳其移民家庭,他的15岁的妹妹曾与本校另一个土耳其学生谈过恋爱,后来两人分手,为此两家成了冤家对头。近几周,肇事者不断向那位土耳其小伙子发出警告。出事那天,警方还接到过呼救电话,但警察认为呼救者不具备实施被保护的条件。
一些荷兰报纸在评论此次枪击事件时谈到了枪击者的移民背景,认为一些移民常试图通过武力解决家庭争端,对移民文化与荷兰社会的冲突表示担忧。据报道,费赫尔当地大约有1300多名土耳其移民。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土耳其移民组织的工作,以防引起当地市民对移民的不满。
事件发生后,荷兰媒体和社会团体对青少年暴力活动的增加表示关注。荷兰枪支管理法律一向非常严格,国内极少发生枪击事件,此次事件是荷兰首起校园枪击案。但是,近年来年轻人使用各种凶器的暴力事件开始增多。据荷兰司法部统计,荷兰每年发生大约2万到2.5万起暴力冲突事件,大约有2/3的卷入者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人都是使用刀子一类的凶器。统计表明,1/4的荷兰高中学生有时携带刀子一类的凶器,差不多有11%的学生在学校里也带着这样的凶器。德莱格拉夫职业中学的校长承认,已经发现有不少学生带刀子到学校。该校的一位学生则说:“要想搞到枪很容易,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从黑市买到。至于刀子,几乎所有的男生身上都有。”
事件发生后,许多荷兰社会团体纷纷要求政府立即展开调查,提出应对措施。上周,“荷兰反街头暴力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上缴武器的大规模活动,宣传凡是在活动期间上缴武器者将被免于刑事起诉。荷兰司法部长科特哈尔表示,将考虑是否在学校安装金属探测器,以阻止学生将凶器带入学校。他说,政府必须做出努力,以使荷兰不至于像美国那样屡屡发生校园枪击案。
──1999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五篇:车辆工程系辩论赛总结
车辆工程系辩论赛总结
为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开拓同学思路,体现大学生风华正茂的精神状态,发扬同学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同时帮助广大同学锻炼口才和胆量,在经过我系学生会成员近两个星期紧张而周密的策划组织后,车辆系辩论赛终于在同学们的好评声与掌声中落下帷幕。
一,筹备工作,宣传工作
在比赛的筹划阶段,学习部周密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积极的申请场地,桌椅,音响设备,邀请评委嘉宾。
二,辩论赛过程
辩论赛总决赛于11月17日科技楼793落下帷幕,激烈的角逐,精彩的对峙将战火点到最极至。台上的辩手唇枪舌战,台下的观众亦热血沸腾,给本次辩论赛划上圆满的句号。
三,辩论赛取得的成效
1.参赛选手能力的提高:辩论赛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唇枪舌战,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所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是多方面的,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在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2班级凝聚力的增强:辩论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示,一个优秀的团体能够脱颖而出离不开四人小团体的默契,更离不开大集体-----班级同学的支持。赛前班长、学习委员积极有序地组织辩手分工找资料,组织班上同学为选手们打气,为他们鼓掌和喝彩,赛后分享胜利的欢乐和失利的酸痛。比赛让他们走得更近,更像一家人。
四.值得思考的地方
辩论赛总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整个组织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辩论赛没有做好赛前指导,导致辩手对比赛没有整体感知。如果能在辩论点评中给予正确的指导,会给同学以更积极的影响。辩手对比赛规则不熟悉。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下发通知时间有点晚,致使选择辩手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选拔人才的效果;二是有些辩手本身没有主动的去学习比赛规则,准备不充分。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每次比赛前半个小时召开辩手会议,强调辩风、比赛规则,此类问题在比赛后期中逐渐弱化。
我的总结可能还存在一定片面性,希望老师加以批评指正。
车辆工程系学生会
学习部
201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