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这样处理学生手机的
我是这样处理学生手机的案例:高一447班学生秦某,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因上课用手机玩游戏,被我没收,经批评教育后本人第一次领回;不久,上晚自习时他用手机听歌,又被我没收,我通知其家长来校协同教育并第二次领回,嘱咐其家长要严格管理手机,再不能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一周后,我在教室发现原款手机再次出现在秦某手中,接着,有学生报告秦某趁他小便时在厕所用手机拍摄他的下身不雅照片,并扬言要发到网络上去。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加强人们之间联系、互通信息、休闲娱乐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正因为手机功能的强大和奇妙,中学生纷纷掏钱购买配备,日夜相守,陷入到爱不释手、如痴如醉的地步。时至今日,手机已经悄然蔓延到高中校园,呈现泛滥之势,80%以上的学生拥有自己的一部爱机。
学生手机泛滥,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这是班级管理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成为了班主任日常管理中重要和困难的一环。那么,该如何来加强引导、管理和约束学生使用手机呢?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是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形成主流思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1、频繁用机,损身又害心。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2、考试作弊,冲击考风学风。在学业成绩检测时,有的学生通过手机舞弊,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老师。造成课上精力分散,学习不用功,课堂受到干扰,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学生,学习必然不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还以短信的方式捉弄老师和同学,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3、黄色泛滥,不利成人成才。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手机黄、赌、毒,毒害青少年。黄色信息、黄色网站等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来讲,怀有十分强的好奇之心,危害极大,严重影响青年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个别学生就是因为受不健康的内容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直线下降。有的学生违纪违法,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破坏校纪,影响教与学。学生使用手机晚上躲在被窝里收发短信,看小说,玩游戏,深夜不睡,干扰他人休息,在教室里,大多数是开着静音或振动,有的学生一节课连续收到五、六条短信,自己不能安心听课,同时扰乱教学秩序,也影响自己听课效率。
5、亲情疏远,教育虚无飘渺。目前,家长纷纷给学生配备手机,对他们进行摇控管理。手机像根“绳”,其目的是想栓着学生的心。家长的一片好心,学生并不理解。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依靠手机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减少了对学生直接地面对面地教育机会,减少了家长与老师直接地交流与沟通。家庭教育实际上由实变虚,由直接到间接,由亲近到疏远。家庭教育不到位,出现了漏洞。个别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撒谎,学生养成了极坏的品格。对学生教育浮于表面,虚无飘渺。
6、乱交朋友,情感纠纷不断。手机是学生交往、联系的重要工具。校内,学生之间有事无事打手机,相隔一步之遥也打手机。为了减少老师的监控,同学的猜疑,与异性同学交往,都是通过手机。学生配备手机后,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不仅在校内交往频繁,而且与社会上很多人也有关联。有时校外的朋友一声呼唤,学生便谎称有病请假。有的学生之间交往不规范、不注意,往往引起一些是非。特别是男生敢为红颜而冲冠一怒,一呼百应,大打出手,不计后果,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制造一些事端。
7、配带手机,学生安全无保障。一些学生在回家路上玩手机,不注意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有的学生在路上玩手机,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见机起意,专门针对学生,学生往往被骗、被打、被抢。寄宿生的手机有时放在寝室内,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他人拿走。个别学生还利用手机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打架,严重违法违纪。
8、手机消费,加重家庭负担。中学生配带手机十分普遍,玩手机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打电话、发短信那是经常的事。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学生,为了给同学、朋友打电话、发生短信,节衣缩食。条件好的学生手机费用极其高昂,少的每月一两百元,多的高达数百元。
9、炫耀攀比,助长享乐思想。课余时间比手机好坏,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出现享乐思想。有手机的学生到处炫耀,相互攀比,看谁的手机档次高。有的家长给学生配备的手机非常高档,高达数千元,使老师都望尘莫及。没有手机的学生羡慕有手机的学生,总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条件较差的家长因此十分为难,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学生心中既矛盾又痛苦,认为社会很不公平。把心里的不快和怨恨向社会发泄,于是,这些学生便产生了怨恨和报复心理,轻则厌学、违纪,重则违法犯罪。
10、分散注意力,学业成绩直线下降。上课学生之间相互发短信,课间就那么几分钟也要玩玩手机,对手机十分牵挂与着迷。有很多学生上课经常收到短信。短信内容带有挑逗性,有的是黄色的,学生看后心里难以平静,情绪波动很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学习。手机的使用加速中学生社会化,不利于中学生成长,手机成为中学生男女生交往过密的帮凶,严重影响学业。
二是摆依据,根据教育部门行政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管制手机。第一个依据是: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学习时间在教学楼、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场所使用手机、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第二个依据是:学校德育处下发的《关于衡阳县六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相关制度》。
三是制班规,为学生手机管理提供具体操作方法与路径。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班的手机管理制度总的原则是:发现一个,没收一个,统一保管,定时归还。在具体处理过程中,既不机械教条,也不违背基本原则,却随机应变,定活两便,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度”,至关重要。现在学生思想复杂,情况各异,家庭教育或缺乏方法,简单粗暴,或纵容溺爱,姑息迁就,或放任自流,不理不睬,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是不科学的,说不定哪个学生就因为老师没收手机而出现意外出走、轻生等情况,到那时学校管理就非常被动了。
上述案例中,对秦某违犯班纪玩手机的处理,我分三个阶段进行:玩手机第一次被没收,给予其必要的批评教育,要求写好检讨书和保证书,给其一次机会;玩手机第二次被没收,我即时通知其家长来校协同教育,按照家长的意愿,将手机交由其家长带回,并要求家长要严格管理,再不能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来,给其第二次机会,也为其再次违纪从重从严处理奠定基础;待其第三次手机被没收时,我将情况告知并勒令其家长马上到学校接受批评和处理:一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其家长的纵容和不是;二是在班级开专题会,对于这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变本加厉,庸俗下流的行为,大加批斗;三是宣布手机无条件没收,到期末考试结束后方可领回;四是责令其家长带孩子回家进行再教育。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及其家长都无话可说,无言以对,只得乖乖任由老师处理。经过这次深刻教育后,我再也没有发现这个学生在学校玩过手机了。
现在学生玩手机上瘾成癖,难解难分,在这个问题的管理上,想“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多几个回合的较量是必须的,是给学生几个改正的机会,同时学生思想自省自律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处理也符合思想教育的认知规律。我认为,在学生手机管理上,只有得法合法,并无定法,但要注意几点:①是不得体罚学生,砸手机;②是不能与经济处罚挂钩;③是要给学生改正和解释的机会;④是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
第二篇:我是这样管理学生手机的-班级管理
我是这样管理学生手机的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这是个新的老问题。说它新,因为手机刚刚普及也没有多少年;说它老,是因为自从有了手机之后,关于学生带手机上学的讨论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但至今仍无一个普遍适用的、能为三方接受的管理方案。最近几年,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从目前的讨论情况来看,反对声占了上风,但实际效果却几乎为零——谁能拿出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很难。
在此,我不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言论,只就事论事地从纯技术角度探讨一下学生手机的管理问题,我的案例,就来自于我现在带的这个班……
写到这里,我的思路忽然岔开了——我发现现在很多规则的制定完全是荒唐可笑的,荒唐之处不在于规定本身,比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个规定本来不可笑,但是,和实际情况相比,绝对是一件滑稽的事。我想制定规则的人一定是不负责任的,他只知道把规矩定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有没有可操作性、谁来监督,根本不是他所关心的。事实是,谁也不会把规定放在心上,手机照带不误,因为从没有人来管规定执行的情况怎样。学校经常有这种滑稽的事,规定都有,但都是一纸空文,造成了学生养成了根本不会遵守规则的习惯,一直影响到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对规则视而不见,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根子还是在教育(我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单是指学校的教育)。
我们造成或助长了学生的狡黠,让学生学会了观察和分析——遇到厉害一点的教师就老实一点,遇到不怎么负责或宽容一点的教师就钻空子,他们知道,规则的执行力度在于执行人的威力而不是规则本身的威力——养成这些坏习惯很不好,长大以后,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带着这种习惯,要么造成自己的损失,要么让规则的可信度下降。
关于学生手机的管理,最不动脑筋的做法就是简单操作:在班上宣布一下,所有人一律不准带手机,如果发现了,就没收。其实,谁都知道不可能做到,这样的说法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宣布完了就没事了,学生仍然在用,发现了,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没收。教师没有权力没收,所谓“没收”,也只是暂扣一段时间,最后还要还给本人或家长的。问题是被发现而受到处罚的学生只是认为自己的运气不好,从没有想过是自己违反规则,下次要做得更隐蔽一点,而不是从根本上认识到不应该这样做。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我们把学生都训练成了反侦破的高手。
我的这个班,同样面对着这样的问题。不是我高明在何处,我只是不愿意做一些简单而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我在班级里推行什么政策,第一原则就是要以理服人,让大家口服心服。理不讲透,不强行推进;理讲透了再执行,一旦执行起来就没有含糊的余地。我做一件事,一定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展到哪一步就做哪一步的事,一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
能完全禁止手机进入校园吗?我看不能,特别是到了高中。有人说现在学生使用手机绝大部分不是用来和家长联系的,而是和同学朋友联系,所以不能让学生带手机。学生大了,难道不应该有自己的世界吗?难道一使用手机学生就会变坏?道理也不用分析了,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对这个现实视而不见。既然禁止不了,那就是要管理好,手机本没有错,需要制止的是不正确的使用手机。
和一般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是,我在自己班里并没有一开始就制定严酷的政策,把自己逼上绝路,而是先让问题暴露出来,再和大家讨论怎么解决。
第一步,宣传造势,观察准备。
最好不带手机到学校,避免麻烦。凡事都有两面性,手机能带来便利,也会带来烦恼。没有手机,一样可以和外界联系,关键是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通讯工具,不存在炫耀的问题,当然,没有手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如果你觉得弊大于利,就不要带到学校,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也挺好。没有手机的,也不必缠着家长买,以后确实需要了再买,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我确实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或没有,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不会看到学生使用手机就如临大敌,或形成职业习惯,看到了就收走。这种淡化、宽容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姿态,有时候我们越重视越反对,反而会强化学生的反抗意识。
讲清道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自觉遵守。一个班级是有自己的气场的,如果玩手机成风,自然会有一种暗示,更多的人会加入进来,如果有一部分人认为玩手机不好,也会影响其他一些人。
对于带手机到学校的同学,我们首先强调学校的要求,告诉他这是违规的行为,让在学校使用手机成为一种偷偷摸摸的行为,首先制造这种氛围,让他感到难受。然后,暂时不采取其他行动,观察一下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我知道,光讲道理对一部分人是没有用的,他们不以为然,以为只要不被发现就没事了,所以开学后不久就有人开始在上课时使用手机了,玩游戏、看视频、发信息,我这个所谓的实验班也不可能免俗。
要让他们上课不玩手机,首先必须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这件事不好,建立是非观念。我在班上继续扩大宣传力度,告诉各位同学,上课时使用手机是规则不允许的,被发现了将会受到处罚。我的宣传力度是逐渐加大的,一开始是很温和地讲道理,然后强调规则,然后是在全班的警告。但仅限于此,仍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因为把这件事彻底管好得有个契机,没有身边切实的案例,教育的力度还不够。
我相信还是会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在铤而走险。很多人其实都是这样,明知道规则不允许,还是会因为挡不住诱惑而违反,事情不发生到自己头上是不会有切身的感受的。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如果总是违规,终有被发现的那一天。
班级学生分化成了玩手机的和不玩手机的两派而不是一边倒,其中前者占了大多数,后者人数较少但很顽固。这种分化减轻了工作量,因为大部分同学明确了规则之后已经自觉地遵守了,他们不仅不会让我操心,还成为教育其他同学的榜样,不玩手机的同学对少数违规同学有一种无形的震慑和影响。在没有实施任何惩罚的前提下,大势已经形成,大多数同学的态度对少数同学已经形成了包围圈,那些玩手机的少数人要顶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能分化瓦解的尽量不要诉诸武力,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二步,尊重民意,制定规则。
两个星期后,问题充分暴露,哪些同学上课特别喜欢用手机同学们已经心知肚明。大家都很清楚这是违规的,是非明确之后就好做下一步工作了。不久,我处理了开学以来第一件也是唯一的一件玩手机事件。班上一个同学在晚自习时玩手机被值班老师发现并扣下,他很不服气,认为老师应该首先提醒,不应该一发现就收。下了课就去找老师索回,老师当然没有同意。第二天我来处理此事,过程细节就不具体描述了,用旁边老师的话说,那叫一个“春风化雨”,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分析利害关系。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因为我只想着要让他口服心服,第一次处理,务必要慎重。谈归谈,必要的处理还是需要的,写出认识,暂时扣留手机一个星期,不通知家长。
处理完之后,我没有在班上宣讲此事,因为我相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用我多说,班里同学一定都知道了。不声张给了他面子,但也同样达到了传播的效果。
周五布置了周记,要求每位同学对班级的情况作分析、提建议。星期一周记收上来之后,果然有不少同学提到了上课玩手机的事。那好,把这件事拿到桌面上讨论。
班会课,召开班级大会。班级大会的问题我以后再做详细介绍。本次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手机,大家对此发表意见。得出了共性的东西:
1、上课使用手机违规;
2、确实有人不顾禁令继续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3、这件事必须要管起来,不然不良风气会蔓延;
4、目前要想完全禁止带手机到学校并不现实,所以,关键在于管理。
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后就开始讨论处理办法。又是一番讨论,再次得出共性的东西:
1、第一次发现,暂扣一个星期,不必事先警告,因为规定已经强调过多次了;
2、第二次发现暂扣手机一个月,第二次的意思不是在同一个同学身上发现两次,而是只要有一个人被处理了就算第一次,下一次另一位同学违规就算第二次;
3、第三次发现则永久性禁止手机带入学校;
4、每次违规都要告知家长。
好了,讨论结果班长记录下来,作为政策执行。这里还有一些细节和技巧,不细说了,总体原则是大家要充分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所以,规则是大家提出的,不是我个人意志。这样执行起来的阻力会小很多,特别是涉及到真正处理时,被处理人无话可说。
完了以后把这些内容打印好,每个人自愿(?)签字,作为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
第三步,加强监管,一步到位。
前期工作要慢、细致,准备要充分,适应期要足够长,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系统脱敏。一旦付诸行动,要坚决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既然大家讨论好了,下面就是执行的问题。
首先,每位同学登记手机号码,没有的填“无”,把号码全部整理好,和家长逐一核实,全班四十四人,有十八人没有手机或者手机从不带入学校,工作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强,另有二十六人每天带手机到学校。确认无误后进入监管、检查程序——上课期间随机拨打登记的号码,如果出于开机状态则视同于使用手机。
这一招大家事先并没有想到,底牌总是最后再亮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细想一下没有反对的理由,因为老师不能时时刻刻巡视检查,而且即使巡视,也有检查不出来的可能。如果全部依靠老师的检查,则执行力度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大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躲避或存有侥幸心理。事前我们讲明白道理,让大家都能理解,上课时完全没有必要开机,反之,开机就有使用的嫌疑。
从规定出台之后到目前为止,随机抽查若干次,无一人次被发现上课时手机开机。管理基本成功。
是不是没有问题?是不是一劳永逸?
这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
第一,即使如此规定并且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不一定表明没有问题。比如,对付开机的抽查还是有办法的,虽然比较麻烦,但并非对付不了。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任何规则都不可能滴水不漏,讲白了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如果有谁挖空心思非要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对抗规则,那也显得太无聊了,为了这几十分钟的关机,值得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人如果到了这一步也就没有多大意思了。而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冒着违规被处罚的风险在同学们的视线之下玩手机,心理压力会很大,当做一件事承担的风险和背负的良心的谴责超出了做这件事带来的愉悦时,每个人都会掂量一下,权衡利弊,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姿态。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想,绝大多数人会认可。这就叫以理服人、环境育人。
第二,以后会不会出问题?很有可能。怎么办?不怎么办,现在就为此烦恼属于杞人忧天,我的原则是到时候再想办法,现有的办法既然好用,就用下去。当然,不能忘了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们以遵守规则为荣,破坏规则为耻。建立健康的荣辱观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班级风气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形成的。
我对孩子们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巩固一个好习惯,不必再为手机的问题烦恼了,我们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让我们都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吧。
遵守了规则,其实也轻松了,不必担心规则来惩罚你,换来的是更大的自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的,有时候,遵守规则就是获得了自由。
第三篇:我是这样激励学生的
我这样激励孩子们
成功源自梦想,励志改变人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成功。然而,在繁重的课业负担面前,在超重的升学压力面前,由于个性特质的异同,有些孩子会选择永不气馁奋斗不息,而有些孩子则会选择自暴自弃缴械投降。所以,作为毕业班的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心理状态的起伏变化,对孩子施以适当的唤醒和激励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通过唤醒孩子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激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通过自己的行动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在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直把激励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些激励和唤醒教育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其一,清晨早读前的教师心语,是孩子们每天的第一顿心灵鸡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每天早上最先与孩子们见面,如果教师能够以昂扬的斗志迎接冉冉升起的太阳,能够以饱满的激情迎接崭新的一天,那必将对孩子们产生积极而正面的心理暗示。因此,我总是真心实意热情洋溢地给孩子们书写心语。譬如:紧张的跑操训练后,孩子们会发现黑板上写着:早操跑操不掉队,早上早读不后退!而打瞌睡的孩子会看见黑板上赫然写着: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于是在哈哈大笑中睡意全没啦!中招刚刚报名结束,我在黑板上这样写道:愿望不是行动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成果的雨水!适逢高温天气,酷热难耐,人心思凉,于是,我写道:雄关漫道,谁与争锋?烈火熊炉,我自称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教师心语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暗示并激励着孩子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着!
其二,精致美丽而酣畅淋漓的英文誓言,是孩子们秣兵厉马的磨砺石。课前宣誓,是我校的特色之一,所以,作文英语教师,也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教学契机。如果能够让孩子们在激励斗志的同时还能够领略英文语言的魅力,并熟悉相关的语言结构,莫不是一种巨大的收获吗?于是,我精心选择精美的英文励志诗句,作为课前的誓言,不仅达到了激励的作用,同时也让孩子们对英语句子的灵活运用更有了全新的认识。
比如:
I’m not on this earth by chance.I am here for a purpose, and that purpose is to grow into a mountain,not to shrink to a grain of sand.I will win, and I will become the greatest person, for I am unique.又如:
Get busy.Keep busy!
It’s the cheapest kind of medicine there is on this earth
--and one of the best!
The busier you are, the happier you will be!
其三,自己精心制作孩子们自己的励志视频,是震撼孩子心灵的重磅炸弹。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很多震撼人心的励志视频,也曾给孩子们下载播放过,比如尼克胡哲,中国达人秀刘伟,再比如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演讲。这些精彩的励志短片,时时刻刻都在告诉孩子们这样的道理——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时间久了,总觉得这是别人的东西,并不能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于是,在不断的摸索和自学中,我学会了自己制作孩子们自己的励志短片。每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后,我都会给取得优异成绩以及进步显著的孩子拍照,以孩子们的照片为基本素材,然后精心选择励志诗歌或歌曲或者自己创作诗歌,并配以或震撼或优美或动人心魄的背景音乐,制作出精美的视频。本学期,先后制作了这样几部视频:《再出发》,《在路上》,《如果》,《扬起风帆》,《我为我强》和《最后的冲刺》等。通过这些短片,孩子们一定会铭记《再出发》的经典歌词: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等着我,风大雨大太阳大,让我们信心更大,跨过前方困难的河又怎样。他们也一定会为了温暖自己的人而证明自己,也一定会为了伴着自己的人而一路远行!同时,我也能看出很多孩子更加明确: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未来我要我现在,太多的道理和游戏的规则我不是不明白,我不再等待我不再徘徊我心潮在澎湃,那安静的激情的沉默的放纵的随我一起来,冲我要快速向前冲,时光永远不停留,我已充满力量激情现在释放,我为我而强!
每一次新作品播出,都给孩子们极为强烈的震动,于是观看自己的视频,为自己而努力拼搏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相信我这样的激励,一定能够唤醒孩子们心灵的呼声,也一定让他们能够明白:在路上,是他们生命的远行!
第四篇:我是这样教学生写读后感的
我是这样教学生写读后感的文章摘要: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又在教学中,用自身的教学实践事例,去分析、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阅读感受习作
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发现,学生在每次单元测验或期末水平测试中,阅读和习作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就此虽然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加强了写读后感这方面的训练,可总是收效甚微,学生仍旧较难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不深或没有感受。习作既写不长,内容也浅显,更没有深度。
怎么才能使学生在写读后感这方面有一次较大的提高呢?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翻阅此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对阅读的阐述让我不觉眼前一亮,同时也深有感触。我决定让学生多读读课外书。从书中去感悟文章的中心及作者写读后感的方式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我从学校的图书室里选借一些相应的书刊,让学生课后自行阅读学习,不明白的可以提问。可我是怎样知道学生真的读了呢?于是我又让学生写阅读纪录卡,将自己所读书名、主要内容及有关句子摘录写下来。这样坚持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大部分能坚持完成少部分学生较敷衍,没起到太大的作用。
其二,结合以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让学生每周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读后感。在写之前,我又一次复习了有关读后感的概念意义及读后感的表现形式即写法——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籍或一篇文章,把自己体会、感受或启示写下来。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自己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 1
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教他们读后感的写法,对于差生,干脆就给他们固定的格式,照葫芦画瓢吧!
其三,课堂中我还时常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用口头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写读后感。写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进步最大的就是优生了,他们不仅能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用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同时又能联系实际想开去,写出来的文章可真是合符实际了,我不禁心喜!我也时常把他们的文章——读后感当范文念;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其他同学也得到了很多写读后感的方法,习作水平也不知不觉有了提高。回想我的写作教学经历。我思考总结出,写读后感还真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能使学生去多读书,因为不读,他们就没法写;二是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因为在读后感中要简介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增强;三是能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不抓住文章中心,怎么谈感受呢?同时也指导了学生怎样自学课文,怎样抓住文章重点句,可谓一举两得;第四,顺理成章地培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我的一点教学随笔,不成理论。我会将这一教学写读后感的方法进行到底。2
第五篇:大于学校演讲稿--这样做,因为我是学生
这样做,因为我是学生
作者:周琪
吉林省榆树市秀水镇大于学校-学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这样做,因为我是学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我——一名中学生的肺腑之言。
对于一个新时期的学生来说,理想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理想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理想,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理想,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当骏马休憩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也已有了梦想,那就是奋蹄原野,驰骋天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理想都没有,又何谈成功,又何能在这个社会中有所成就,有所建树?我们要有崇高的、伟大的理想。纪伯伦曾说过:让你的理想高于才干,你的今天才有可能超过昨天,你的明天才有可能超过今天。所以我们必须拥有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而崇高的理想也应该同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做一名合格中学生的基础。如果只围绕“我”字谈理想,那么任凭它多么美丽,也只不过是挂在天空上的一朵云霞,终将因为无所依附而转瞬即逝。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人年轻的时候都有理想。我们,一名中学生也应如此。
今天的奋斗是为明天的成功。坚持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要使理想成为现实,坚持和勤奋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年前,一个年轻人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是他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他满怀信心的想要干出一番事业,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上司竟然安排他洗马桶!这事与愿违的现实让他一蹶不振,这时一位前辈亲自洗起了马桶示范给他看,洗完后,前辈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当着他的面一饮而尽!他被这一举动所震撼,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他把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对自己说: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名洗马桶最出色的人!后来,他成了世界旅馆业大王,他就是康拉德•N•希尔顿。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缤纷多彩的梦撞碎;或许是天地的无情终归要将自己继日的辛勤当做泡影放飞,或许是许许多多的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与挫折,早已将意气丰发的拼搏与百折不挠的进击,化为道道忧愁、阵阵孤寂,那么就请在凄惨中坚持、勤奋吧!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在坚持和勤奋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回顾这多年的学习生活, 一路走来不是鲜花满地,但也充满披荆斩棘后的快乐与喜悦。现在我能站在这里参加演讲,我很荣幸,同时也要感谢学校给我的机会。泰戈尔曾说过:“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而现在,我想说:“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正在飞翔。”虽说曾经,我崇拜过明星、金钱还有权利,但这些似乎永恒的东西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一个个都成了过眼云烟,相反更重要的是时间。它,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它,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它,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它,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真正的享受过程、把握现在。
既然是花,我们就要开放;既然是树,我们就要长成栋梁;既然是祖国的主人,我们就要担起重任;既然是中学生,我们就要做到树立远大的理想,懂得坚持和勤奋,珍惜宝贵的时间。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备注:
作者简介:周琪,女,15岁,是秀水镇大于学校八年一班学生,该同学习刻苦,乐于助人,于2015被大于学校评为最佳文明少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通迅地址:吉林省榆树市秀水镇大于学校 邮编:130436 e-mail:466411526@qq.com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