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四小2012教育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以特色教改内涵提升育人质量
淅川县第四小学
近年来,县四小在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在“狠抓四个第一,突出四个重点,解决四个难题”工作思路的指引下,紧紧围绕“让教师充满自信!让学生充满灵气!让课堂充满激情!让校园充满活力!”的教改目标,在素质教育及特色办学上做了一些探索,现汇报如下:
县四小的“素质教育”及“特色教改”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二、七”工程。
“一”是指一个教改思路,即“同心同德塑就规范行为,众志成城打造绿色教育”。
我校提出和实施的“规范行为”是要达到三个形成:一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形成良好的人文习惯。我校认为小学这个学段,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有四个:第一是培养习惯;第二是激发兴趣;第三是发掘能力;第四才是学习知识。由于受应试教育地驱使,许多老师、许多家长把四者的关系搞颠倒了。把学习知识放到了第一位,把习惯、兴趣、能力放到了次要位置。
我校提出和实施的“绿色教育”主要目标是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全体学生。即强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各科齐抓共管,立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教给学生终身发展的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可谓是众说纷云。但我校认为,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就是素质教育。
“二”是两支队伍建设,即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我校主要是突出了“三个狠抓”:一是狠抓锐气;二是狠抓底气;三是狠抓浩气。
1、抓锐气。即抓领导班子的敬业精神,使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进步观。我校要求所有班子成员,要躬身实践:“率先垂范,亲做亲干,提高工作标准”这三句话。“率先垂范”即要求老师们做到的,自己不仅首先要做到,而且要比老师们做得更好。“亲做亲干”即不踢皮球。属于自己的工作职责,要负责到底。“提高工作标准”即对每一项工作不能仅满足于做了,要追求做好。
2、抓底气。即抓领导班子的软权利建设。抓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抓领导班子的业务水平,抓领导班子在老师中的威信。老师们心服的是实干的领导和敬业的领导,心服的是软权力而不是硬权力。
3、抓浩气。即抓领导班子的责任意识。让学校班子牢记杨局长“把事业当家业干,把公务当家务办”的教诲。我校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人人要树立“没有教师的不是,只是领导工作不优”的理念。树立“三帝”意识:即把老师看成上帝,把学生看成上帝,把学生家长看成上帝。
(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四个抓实”。一是抓实校风正气;二是抓实教研活动;三是抓实课题研究;四是抓实课堂教学效率。
1、抓实校风正气。为了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正面典型,大力弘扬争优创先正气,我校设立了教职工“功过记录本”。副校级领导轮流值班,详细记录全校教职工每天的功过情况。“功过记录本”不仅做为教职工日后评模晋级的档案依据,而且每周教职工例会,由校长从功过记录本上摘要给予公开表彰。
2、关于教研活动。我校的教研活动分三个层面开展。第一个层面:每月的第一周和第二周由教研组长主持,同年级同学科之间以说课为载体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第二个层面:每月的第二周教研活动,由校领导主持,分语文、数学、综合学科三个大组集中教研。由分管领导解答老师们在教研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第三个层面:每月举行一次“教改沙龙”。“教改沙龙”是我校的一个特色教改举措,每月各学科都要举行一次。活动
前由教导处根据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归纳出一个议题让老师们提前构思,然后在沙龙会上各抒已见。“教改沙龙”主持人由同学科老师轮流担任,负责点评其它老师的发言,把研究步步引向深入。通过实践我校深刻的感觉到“教改沙龙”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很好载体,是催生学者型教师的很好熔炉。
3、关于课题研究。我校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从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中,提炼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整体工作。虽然我校目前在大强度进行硬件建设,办公经费比较紧张,但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投资却毫不吝啬。凡教师们参赛的优质课、优秀论文、参赛费一律由学校负担。在优质课、优秀论文、教科研活动中获奖,学校一律给予重奖。我校在全力以赴为成就教师搭建平台。
4、关于课堂效率。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校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每节课都要做到“三清”:即讲清、做清、评清。要通过学校自定的“五关”。即:课堂教学关、普通话朗读关、硬笔书写关、新课标达标关、考试命题关。为了提高老师们课堂教学水平,我校每周都要举行“周公开课”活动,期期都要举行一次“课堂教学创新大比武”。每节公开课后,学校领导都要面对师生做5分钟左右的即兴现场评课。
“七”是指七个实践载体。即:四个特色课题,三个特殊课堂。四个特色课题是指:感恩教育、习惯教育、经典诵读及“以读促写”作文教改实验。
开展感恩教育的理论支撑是: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育是小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认为小学德育不能大而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使感恩教育系统化、经常化,我校期期都要围绕感恩国家、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自然、感恩同学等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每个星期班主任都要围绕上述纲要布置适当的实践作业。我校设有感恩教育室,编有《学会感恩》校本教材,排有感恩教育操,每期都要举行一次感恩教育艺术节。我校每年不仅要在学生中评选“感恩标兵”,还要在教师中评选“敬老爱幼模范”。如今在县四小,学生给长辈洗脚、捶背、扫地、见了老师敬礼、做好事等已成为家常便饭。
开展习惯教育的理论支撑是:俗话说得好,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我校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做为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从学生的上课习惯、写字习惯、课间活动习惯、上学放学路队习惯、待人接物习惯等,出台了各种规范,并将各种规范汇编成《尺度》一书。如今我校的习惯教育已初见成效。校园及教室虽然一个星期只打扫一次,但基本找不到脏物和废纸。就连学生上学路上,只要两个学生相遇,不分年级、不论班级,都能自觉的前后列队靠右行走。
开展经典诵读的理论支撑是:小学阶段相对来说课程较少,升学压力较小,是学生多背多记的黄金时期。只有小学阶段厚积了,到了初中、高中才有提升的后劲。我校自编了《读出明天》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每周专门拿出一节时间作为经典诵读课。目前《弟子规》和《三字经》三分之一内容我校学生均能琅琅背诵。
开展“以读促写”作文教改实验的原因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因它在历次的考试中所占的比分较重,被学生喻为语文考试中的“半壁江山”。又因它无固定模式可依,被老师们喻为难以逾越的一道“天堑”。为了让学生把握住这“半壁江山”,也为了让老师们及早突破这道“天堑”,我校集中“火力”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攻坚,力争在全县作文教学上率先改革领先突破。目前方案已制订,开题实验动员会已举行,实验教师培训已完成,课堂基本模式已初定,示范引路课正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期将会有阶段性成果诞生。
三个特殊课堂是指:“朗读课”、“课外阅读课”、“书法课”。
为了践行我校“教学生6年为学生想60年”的教育理念,我校创新思维大胆调整了课程结构。把每个星期一上午的第一节课作为“朗读课”。
全校一律由语文老师以一篇文章或一篇课文为例,专门指导学生抑、扬、顿、挫朗读技巧,以弥补长期以来,在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因忙于灌输知识,而导致朗读指导不到位的弊端。
第二个特色课堂是我校把星期三下午的第二节课,作为“硬笔书法课”。全校一律由书法老师专门指导学生的书写技巧和书写态度。我校认为态度决定成败。态度认真了学习成绩就能提高。书写是否认真是学习态度的“晴雨表”。从书写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是最佳的切入点。
第三个特色课堂是“课外阅读课”。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校班班都建有图书角。我校把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课确定为课外阅读课,专供学生课外阅读。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我校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要写3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不仅如此,为了构建书香校园,我校发动每个老师捐献5-10本教育教学书籍,建立了“园丁读吧”。“园丁读吧”相当于老师们的学校书房。学校给每个老师购置了园丁读吧笔记本。要求老师们每周在“园丁读吧”读书不少于80分钟,笔记不少于600字。老师们的读书笔记和“教后反思”周周由业务校长检查,并由像老师给学生们批阅作文一样写上点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县四小借助目前淅川教育的好趋势、好气势、好态势,在教改上做了一些工作,虽然教学质量已跃到全县第一方阵,但提质手段还比较低层,大多是靠拼时间、拼汗水、拼苦干走过来的。面对生源素质较差,周边环境复杂的劣势,我们将倍加开拓创新,倍加潜身研究,倍加努力工作,力争在“狠抓四个第一,突出四个重点,解决四个难题”上有新的突破,决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深情厚爱与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上述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出。
第二篇:xx小学教育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Xx小学教育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能代表xx小学在此作交流发言,感到十分激动和荣幸。下面,我就学校工作的一些作法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如果没有检查落实的责任,如果没有考核奖励的办法,即使有好的师资、好的生源、好的设备,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建章立制就成为我们依法治校的首先要任务。我校在积极落实《xx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办法》、《xx教学工作奖励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xx小学《教职工管理制度及考评细则》、《教学质量考核细则》、《教学常规管理量化细则》、《教研工作管理制度》、《教职工外出培训、学习管理制度》、《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等制度。每学期开学在教职工会上认真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管理有章可循,做到制度管人、目标管事。高度重视过程管理,学校实行“校长——分管副校长——职能处室——教师”和“校长——值日校领导——督查专班——教师”的双线督查制度。职能处室每月对各块常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学校成立五个日常督查专班,周一至周五每天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实行拉网式、菜单式无缝隙检查,所有检查及时公示结果,层层实施考核、评定等级并将 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做到有记载、有落实,每月例会通报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到管理月月清。通过这种切实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今年全县春季学期质量检测 考试中取得可喜成绩,总分人均分居同级同类学校前三名,xx个学科获得xx党委政府奖励。
我们深知,队伍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优良的教师队伍才是学校高质量工作的决定因素。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多年来,历届学校领导班子都把服务意识、吃苦意识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班子成员处处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历届校长带头上好课,深入课堂,直面学生和教师,并且充分利用每周一的教师例会及校本教研活动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探讨,问题在一线发现,答案在现场获取。同时,其他校级领导也从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对教师的日常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监控。我们 要求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同时自己认真上好每一堂公开课。每人分管一块工作,带一个徒弟,联系一个年级,工作职责明确,分工不分家,互相团结合作。近年来,由于学生数猛增,教师编制严重不足,班子成员更是身先士卒,勇挑工作重担,除了承担学校管理工作外,教学工作与一线教师基本持平。正是这样,全校每位教师大都任教2至3门统考科目,全天候的紧张工作,大家都毫无怨言,勤恳工作。廖奎芳老师,哪怕一直身体不好,但还是多年任教毕业班,并且成绩一直处于前列;xx、xx老师,还不到一年就要退休,但她们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业绩突出;xx老师今年7月退休,但直到退休之日,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语文、品德科目教学,且在xx年全县质量检测考试中人均分均获同级同类学校班级前三名……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学校涌现出了xx、xx、xx、xx等一大批县级优秀教师。
二、以人性化服务为突破口,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创新家校联系方式,育人合力日趋显现。我们要求每学期各班教师至少要对班上的每个学生开展一次家访,班主任要主动给每位家长打两次以上电话,与家长分享学生的优点,沟通学生情况,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措施。每逢下午放学后和双休日,学校很多老师就走在进村入户的道路上,与家长一道拉家常,与学生一起话短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少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变乖了。学校的李德成、黑家凤老师,还有一年就退休,但他们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疾苦,嘘寒问暖,解答政策,有效化解了一些对学校工作的误解和意见,变成对学校无声的支持。我们精心组织校园开放日活动,认真倾听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心开门纳谏,在今年春季学期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我校共发放征求意见表xx份,回收xx份,征求意见归类整理为四类xx条,整改xx条。针对家长提出,就餐品种单一,建议增加营养的提议,学校设立家长“试餐窗口”,家长随时可以到学校与学生一道进餐,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学校改进。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了家校联系,拉近了家校距离,形成了教育合力。很多家长乐呵呵说:“你们这样做了,我们还有什么话说!”
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不让一个留守学生厌学,这是学校的育人底线。我校有不少孤儿、单亲子女等贫困学生,还有很多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学生,我们本着“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抛弃”的原则,对这些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资助和关爱。学生xx父母双亡,xx父母双双残疾,学校积极为其解决贫困生生活补助,为他们申请了民族助学金,xx老师还给他们资助了新衣服、新鞋子;xx老师为孤儿田小玉找来了衣物;xx老师为单亲孩子xx买来新衣服……事例不胜枚举,行动不一而足,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情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家长们都说:“老师们真是细心周到、真是辛苦,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读书,我们放心!”
当然,这些只是学校点滴不成熟的做法,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增强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促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来回报社会的厚爱。
谢谢大家!
第三篇:家长学校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内黄县二实小
家长学校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和生活环境,我校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努力构建家长学校的新模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总结 以下几点工作经验:
一、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有固定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成立了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等构建成家庭教育的网络结构。健全的组织机构密切了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开展三位一体网络式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1)定期进行“家长学校”授课。在开学的工作计划中定好讲授内容,授课人及时间,家长学校不断改变形式。
(2)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的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学校每学期最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搞一次家访,家长联系沟通,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沟通的次数和内容,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便于家校的有效联系。
(3)聘请了县法院嘛国付同志作为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讲座,加强学生法制观念,认真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教育活动。
(4)开放家长接待日时间,家长可以周三下午到校听课,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了解学校的授课情况,及时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这项活动的开展,密切了家校的联系,使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直观的了解,对教师的教学有促动,家长个人的教育素质也有所提高,观摩一节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结合平时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家长们收获颇丰。人文化的家长接待日使教育培训活动更直观,更具有教育的实践性。
三、教学活动针对性强
考虑到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学校的家长学校采取了分年级授课的方式。本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因材施教的原则,分不同年段制定授课计划,选择适合本年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内容进行培训。例如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对想学校生活还不适应,而家长对孩子的不适心理也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沟通,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点,确定了家长学校的实施方案,即
培养新生适应集体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这样一个教育主题,由班主任老师选择班里有代表性的一些现象,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了家长对一年级新生的科学管理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授课的盲从性,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决教育上的问题。实践证明,这样做也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都有所改善。各个年级内容有所侧重又有所联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内黄县二实小
2011年9月22日
第四篇:运输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为改变传统的运政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为,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决策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监督到位和廉洁高效的管理工作机制,我处一直致力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努力推广和使用运政管理软件,并于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和无线稽查,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管理。然而,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原有的管理系统由于在软硬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运管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交通规费征稽体制的改革,运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深化行业管理成为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而充分利用网络功能,是实现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从开始我们注重利用新的信息通讯技术,以实现资源实时共享、完善系统管理功能为目的,着手对原有的运政网络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在省厅运输局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克服了资金、技术等诸多困难,于10月成功地完成了运政网络的改造升级工作。改造升级的运政网络系统不仅受到了省厅运输局的充分肯定,而且运输局还于12月初在洛阳召开了全省运政网络升级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应用改造升级后的运政网络。
一、针对存在问题搞好改造升级早在九十年代初,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就采用了dos下的管理软件,该软件在解决传统手工制证,办理运输规费等方面跨出了第一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业务办理。但由于软件是单机运行,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更谈不上权限和流程控制,操作员可以私下更改数据、办理证件、减免规费,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严重地影响着行业管理工作。在使用省厅运输局推广的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后,我们建立了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并通过电话线与县级运管机构进行了联网,实现了处机关的数据共享和与其它运政机构、驻外办公点的数据传输,以及无线联网稽查,同时设定了不同层级的管理权限,优化了各种业务的管理流程,建立了关键岗位和环节的制约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业务管理,在规费征收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自动化、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网络技术和通讯成本的制约,处机关与各县(市)区运管机构和驻外办公点的网络联接采用的是普通电话线路定时通讯的模式,它虽然解决了数据自动汇总和管理信息下传的问题,但由于时常出现人工操作错误,并存在着通讯不及时,数据传递单向性,网络速度较慢,管理、维护任务繁重等缺陷,实际上并没有实现整个运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反映在管理中,一是各种管理数据不准确。市处掌握的车辆、业户等数据与下级单位上报的数据不一致,特别是在年初下达规费征收任务时,一些县区运管部门纷纷删除车辆数据以求减少任务,出现了省、市运输车辆销售不断增长而数据库中的车辆日益减少的反常现象。数据传输的不同步还会造成一些征费信息、业务办理信息被覆盖或遗漏,导致在进行网络稽查时出现差错,在审验时一些合法经营者的数据丢失,大量车辆脱管,影响了规费征收和行业管理。二是使一些运输经营者逃避处罚、偷漏规费有机可乘。一些车辆被户籍以外的运管机构查处后,可回到户籍所在地重新补办营运证件,从而逃避了违规处罚。还有一些车辆在长期偷漏规费后,到其它运管机构重新办理营运证件而不用补缴规费,造成了国家规费的流失。三是影响了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指导。上级部门无法及时了解下级机构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如在票证管理方面对票证的使用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县级运管机构存在着票据使用不规范,证件数量含糊不清等问题。在县内线路的审批上,市处也无法了解到准确的情况。四是阻碍了系统功能的完善。同样,在对车辆二级维护和技术等级评定方面也无法形成制约机制,“三关一监督”的落实受到了影响。运政稽查的动态信息得不到及时反应,导致运管部门在对业户进行质量信誉管理、综合评价和各类招投标时仍然凭经验和印象,而没有细化、量化的违章数据作为依据。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领导的科学决策,影响了行业风气和廉政建设,影响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建立。
二、克服一切困难搞好改造升级一是领导重视是搞好改造升级工作的前提。我处领导班子对信息化建设一贯十分重视,特别是结合《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给运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运政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深入地讨论,大家认识到虽然系统升级改造存在着资金紧张等许多困难,但如果不进行升级改造,不但会使行业管理再上新台阶成为一句空话,而且管理漏洞和损失还将不断增大。因此,加快运管信息化建设是我们依法行政,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运输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为改变传统的运政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为,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决策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监督到位和廉洁高效的管理工作机制,我处一直致力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努力推广和使用运政管理软件,并于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和无线稽查,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管理。然而,随着
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原有的管理系统由于在软硬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运管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交通规费征稽体制的改革,运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深化行业管理成为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而充分利用网络功能,是实现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从开始我们注重利用新的信息通讯技术,以实现资源实时共享、完善系统管理功能为目的,着手对原有的运政网络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在省厅运输局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克服了资金、技术等诸多困难,于10月成功地完成了运政网络的改造升级工作。改造升级的运政网络系统不仅受到了省厅运输局的充分肯定,而且运输局还于12月初在洛阳召开了全省运政网络升级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应用改造升级后的运政网络。
一、针对存在问题搞好改造升级
早在九十年代初,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就采用了dos下的管理软件,该软件在解决传统手工制证,办理运输规费等方面跨出了第一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业务办理。但由于软件是单机运行,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更谈不上权限和流程控制,操作员可以私下更改数据、办理证件、减免规费,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严重地影响着行业管理工作。在使用省厅运输局推广的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后,我们建立了单位内部的局域网并通过电话线与县级运管机构进行了联网,实现了处机关的数据共享和与其它运政机构、驻外办公点的数据传输,以及无线联网稽查,同时设定了不同层级的管理权限,优化了各种业务的管理流程,建立了关键岗位和环节的制约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业务管理,在规费征收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自动化、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网络技术和通讯成本的制约,处机关与各县(市)区运管机构和驻外办公点的网络联接采用的是普通电话线路定时通讯的模式,它虽然解决了数据自动汇总和管理信息下传的问题,但由于时常出现人工操作错误,并存在着通讯不及时,数据传递单向性,网络速度较慢,管理、维护任务繁重等缺陷,实际上并没有实现整个运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反映在管理中,一是各种管理数据不准确。市处掌握的车辆、业户等数据与下级单位上报的数据不一致,特别是在年初下达规费征收任务时,一些县区运管部门纷纷删除车辆数据以求减少任务,出现了省、市运输车辆销售不断增长而数据库中的车辆日益减少的反常现象。数据传输的不同步还会造成一些征费信息、业务办理信息被覆盖或遗漏,导致在进行网络稽查时出现差错,在审验时一些合法经营者的数据丢失,大量车辆脱管,影响了规费征收和行业管理。二是使一些运输经营者逃避处罚、偷漏规费有机可乘。一些车辆被户籍以外的运管机构查处后,可回到户籍所在地重新补办营运证件,从而逃避了违规处罚。还有一些车辆在长期偷漏规费后,到其它运管机构重新办理营运证件而不用补缴规费,造成了国家规费的流失。三是影响了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指导。上级部门无法及时了解下级机构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如在票证管理方面对票证的使用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县级运管机构存在着票据使用不规范,证件数量含糊不清等问题。在县内线路的审批上,市处也无法了解到准确的情况。四是阻碍了系统功能的完善。同样,在对车辆二级维护和技术等级评定方面也无法形成制约机制,“三关一监督”的落实受到了影响。运政稽查的动态信息得不到及时反应,导致运管部门在对业户进行质量信誉管理、综合评价和各类招投标时仍然凭经验和印象,而没有细化、量化的违章数据作为依据。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领导的科学决策,影响了行业风气和廉政建设,影响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建立。
二、克服一切困难搞好改造升级
一是领导重视是搞好改造升级工作的前提。我处领导班子对信息化建设一贯十分重视,特别是结合《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给运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运政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深入地讨论,大家认识到虽然系统升级改造存在着资金紧张等许多困难,但如果不进行升级改造,不但会使行业管理再上新台阶成为一句空话,而且管理漏洞和损失还将不断增大。因此,加快运管信息化建设是我们依法行政,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最终,处领导决定利用经济实用的现代通讯技术,在全系统建立高速畅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不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为道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
障。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各科室的意见和反复讨论研究,我们与河南金通软件公司合作,确定了运政系统改造升级的实施方案。
省厅运输局对运管信息系统的改造升级情况非常关注,我们上报科技项目时,把系统升级改造的思路和方案向省局进行了汇报,局领导了解后,认为这项工作符合省交通厅实施“1175”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全省统一的营运车辆信息
库和运输市场管理信息库,实现运营管理、运输控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要求我们尽快组织实施,开发出实用、稳定、便捷、功能齐全的运政管理系统,以便在全省推广使用,为树立河南运管良好形象做出积极贡献。在改造升级实施过程中,省局领导多次到我处指导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快了升级改造工作的进度。
二是既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更注重解决公网传输的安全性问题。系统升级改造的根本是实现全市数据库的集中共享管理,而前提是建立实时、高效、费用低廉的通讯平台以及在该平台运行的应用系统。我们了解到,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公共网络的宽带技术逐渐成熟,通讯成本日益降低,相对于行业内部重新建设专用通讯网络具有成本低廉、易于维护、扩展性强等优点。但是,网络安全是利用公共网络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数据就会暴露在公共网络上,被人恶意删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方咨询和反复论证,我们采用多层结构体系,并配置防火墙,辅以数字认证,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网络的安全问题。
三是多策并举保证升级改造顺利实施。首先,我们对市处网络中心进行了改造。在中心机房铺设了10兆光纤与公共网络连接。为了降低成本缓解资金压力,我们通过多方考察,先后和有关公司在设备和软件价格上进行了多轮艰苦的谈判,在原来40多万元的基础上节约了17万余元。特别是在购买数据库软件时,主管领导陈志晖顾不上照顾肾脏移植不久的爱人,到北京与东方飞鸿有限公司洽谈价格,并充分利用价格支点作用,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费尽周折,最终以17.1万元买回了原价32.6万元的软件,仅此一项就减少开支15.5万元。其次,我们对各县(市)区的通讯网络进行了升级。在此期间,运管部门正在经历规费征稽体制改革,各县区所的经济十分困难。尽管如此,但通过市处的反复动员,大家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升级改造工作之中。其中老城区运管所还是积极争取网上执法的试点工作,在工资发放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勒紧腰带购买了掌上稽查设备,促进了执法工作。市运管处也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3万余元,为各县区所配发了路由器;对特别困难的,还帮助他们配备了计算机,从而保证了升级改造的顺利进行。在完成联网的基础上,我们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了不断完善,建立了相关科室与开发人员的联动机制,边开发、边试用,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组织人员讨论研究,在月末收费任务较重时,甚至通宵达旦的调试程序,解决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凝聚着各方智慧、心血和汗水的升级改造工作终于按期全部完成。
三、改造升级完成,网络优势凸现
随着新的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启用,与原有网络系统相比,改造升级后的运政网络系统已经凸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其中处机关与7个驻外办公点、15个县级运管机构共计150多台计算机实现了联网和数据集中共享。同时,由于成功地利用多层结构解决了公共网络上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目前的网络具有维护成本较低,传输速度较高,网络联接稳定,扩展能力强大等优点。通过这一网络平台,管理部门还可以实现与其他经营业户的联网,对行业进行监测、分析、调控;可以召开视频会议,迅速传达上级的指示和要求,节约管理成本;可以建立我们自己的运管网站,面向社会发布行业信息、宣传行业政策、展示良好形象。还可以实现异地办公、跨区稽查等多种功能。
由于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共享,从而有效解决了因私自更改或传输不及时造成的数据不准问题,运政管理系统的功能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强大、更加完善。一是科学合理地解决了上下级分工和沟通问题。按照新的法规对市、县两级运管机构的工作进行了调整,县级机构可以利用新系统对货运、区内客运、驾驶员培训等行业进行许可、办证,市级机关也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监督,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二是增加了稽查处理子系统。稽查人员在对违章车辆和经营者下达违章行为通知书后,将处罚决定录入系统,系统将自动锁定车辆和经营者数据,只有在经营者接受处罚后才解除锁定。该系统还可以打印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书和罚没款票据,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通过统计汇总,运管部门可以了解每个业户违章经营的情况,在进行质量信誉管理综合评价和招投标特别是客运线路招投标时,就可以据此进行优胜劣汰,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三是增加了票证管理子系统。将票证的编号与操作员的作业进行了关联,操作员只有输入正确的票证号码,才能办理业务,如使用不规范的票证,程序将对车辆数据进行锁定,在此情况下其他的业务无法办理。同时,还可以追查到任何一份票证的使用情况,从而利用科技手段对票证使用进行规范。四是实现了驾驶员培训、考试、发证的有机统一。在非职业培训环节,可以通过培训记录仪监督教学质量;在从业资格培训环节,可以对驾驶员取得驾驶执照的时间进行把关;在从业资格考试环节,实现了理论的自动化考试和其他考试项目的流程化操作,将大大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五是系统的日志管理更加严密。系统可以对任何人在网络内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对每台车辆(业户)进行的每项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不论谁私自更改了数据,都逃不过管理系统的“火眼金睛”,有利于堵塞管理漏洞,有利于促进行业风气的转变和廉政建设。另外,在车辆二级维护、技术等级评定方面,新系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和完善,大大促进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道路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们已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全部数据并入省局数据库,为实现全省数据集中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新系统的优越性,不断促进运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并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充实和完善运政管理系统,为“十一五”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