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00:4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

胡荣

我的家乡在福建东北部的寿宁县犀溪乡,那里山清水秀。我曾在犀溪中学读过4年书,而后又在那里教了4年书,犀溪中学的所在地西浦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不过,我更怀念的是十几二十年前的西浦:两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在此汇合,溪两岸是一排排袅娜的柳树、修长的绿竹和撑着巨大树盖的古樟树。古老的石板桥、错落有致的碇步以及绿树掩映下的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图画。但是,这些年回去,虽然新的房子建了不少,但原有的田园诗般的风景已经找不到了。先说房子,现在的新房子都水泥钢筋结构的,四四方方,一座紧挨着另一座,不仅没有风格和品味,而且许多外墙没有装修,祼露的砖块显得特别刺眼。尽管新的砖房住起来比较舒服,里面有的也有了冲水厕所,但却与环境极不协调。原有民居都用木头建造,是有屋顶的,虽然不同人家的房子繁简程度不同,但都有固定的风格,而且这种风格是几百年以来传承下来的。虽然房子之间也没有留多少空间,但却给人一定和谐的美,与山村的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再说村中的道路,原有的道路是用溪里的鹅卵石铺就的,但村民为了运货物走板车和拖拉机的方便,橇掉路中的鹅卵石,有的铺上了水泥,有的地方因村里没钱连水泥也没铺。路虽比过去平坦了,但原有的那种韵味也消失了。原有的碇步虽然还在,但由于一边的护坝在一次洪水中被冲坏,村里用水泥钢筋加固的部分并不十分协调。更为可惜的是,由于源自泮洋的一条溪上游建了水电站,白天电站蓄水,溪里是干涸的,没有了往日的潺潺流水,只有四处丢弃的垃圾和苔藓。

我时常为西浦原有田园诗般的美丽风景的消失而感到惋惜。我在想,如果能把二十年前的西浦保留到今天,那它一定会成为一个旅游胜地。其实,在这近一二十年的发展中消失的又何止是一个西浦!我们的国家在现代化,我们的农民急于摆脱贫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可是这个过程来得有点突然,来得有点不知所措,来得没有计划。于是,在这种急速的现代化过程中原有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中不洋和简单粗陋的东西。每次从厦门到福州,路两旁的村庄虽然不乏气派毫华的房子,但全都是杂乱无章的。到农村调查,我发现,我们的田园是美的,无人居住的山川也很美,但有人居住的乡镇和村庄却处处留下自然被人糟蹋留下的痕迹。几年前在欧洲旅行,我发现那里最美的地方不是城市,而是那里的如诗如画的乡村。当火车行驶在瑞士的大山深处时,我看到的这样的一幅图画:山顶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山坡是整齐和葱绿的庄稼,风格独特的房子错落有致地散落地山坡上。这些房子虽然不建在一起,但都有公路通到各家门口。如果我们能做好村镇建设的规划,让新建的房子都有一定的样式和风格,那农村的环境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现在农民建房子要花很多钱,但是这些没有规划没有风格的房子很快就过时了,再过10年或20年,他们又会想把这些房子推掉建新的房子。这些房子如果能事先在规划和样式设计上多花功夫,花同样的钱建起来的房子价值就有很大不同了。这样的房子现在看着别致,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看起来也不会过时。现在建房子的这一代人可以住,再过几代人也可以住同样的房子,最多只是在室内装修方面进行一些更新。这样不仅农村变得更美了,几代人都住同样的房子,不用每一代人都建新房子,可以节约多少人力和财力啊。当然,靠农民自己是做不好规划的,这件事要由政府出面做。由于农民的财力有限,不是所有的农民马上都能盖新房,政府也不可强制农民都一刀切地要建新式别墅。政府要有长远的眼光先做好乡村的发展规划,有保留价值的古民居尽量保留,对有能力建新房的农民,则要按新的要求建:房子的布局必须符合乡村整体规划,房子层高和间距必须符合农村规划的要求,至于房子的式样则政府要提供一些实用的图纸可让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实际需要和偏好进行选择。

第二篇: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村位于****内,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亩,林地亩。总人口人。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丰富,重晶石矿资源丰富。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

合村情实际,建设生态农业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规划建设期限

自2006年至2010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铺设洛柞路至****村油路;修通两条通组公路。架起六座便民桥;解决3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进行农网改造。拉通有线广播电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五)壮大集体经济

搞好矿产开发,发展集体经济。重点开发以重晶石为主的矿产开发,吸引外资开发。

(六)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群众就医难。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四、组织实施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村位于****内,境内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亩,林地亩。总人口人。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丰富,重晶石矿资源丰富。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生态农业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规划建设期限

自2006年至2010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铺设洛柞路至****村油路;修通两条通组公路。架起六座便民桥;解决3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进行农网改造。拉通有线广播电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五)壮大集体经济

搞好矿产开发,发展集体经济。重点开发以重晶石为主的矿产开发,吸引外资开发。

(六)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群众就医难。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四、组织实施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第三篇:如何做好乡村建设规划管理

如何做好乡村建设规划管理

一、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面临的新的历史使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缺乏规划、无序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做到规划先行、全盘考虑、统筹协调,避免盲目建设和滥用土地。因此,为了加强对乡村规划的管理,保证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城乡规划法》对于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是指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申请,报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进行规划审查,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实施行政许可证制度,加强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总称。

乡镇企业,系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所谓投资为主,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超过50%,或者虽未超过50%但能起到控股或者实际支配作用。乡镇企业应当符合企业法人条件,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资格。乡镇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商品生产,提供社会服务,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调高农民收入,支援农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乡村公共设施,系指由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建设的用于乡村社会公众使用的或享用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乡村文化教育设施、乡村医疗卫生防疫设施、乡村文艺娱乐设施、乡村体育设施、乡村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乡村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乡村商业金融服务设施、乡村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设施等。也就是为乡村人口和社会服务的公共建筑设施。

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系指直接或者间接地为乡村经济、社会活动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益公用事业建设。比如乡村公路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乡村自来水生产建设、乡村电力供应系统建设、乡村信息与通讯设施建设、乡村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乡村生产与生活供应系统建设等。也就是支持和维持乡村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村民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住宅建设同样需要加强规划管理,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直辖区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来具体规定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

二、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任务 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1.有效控制乡和村庄规划区内各项建设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原则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切实保护农用地、节约土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具体贡献

3.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提升农村发展建设水平

4.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有规划地合理进行

三、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审核内容 1.审核乡村建设的申请条件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乡、镇人民政府提交关于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村民住宅建设的申请报告,并附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等,填写乡村建设申请表。乡、镇人民政府应根据已经批准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审核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位臵和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并审核是否占用农用地,如果是占用农用地的,应提出是否同意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核手续的审核意见。乡、镇人民政府确认报送的有关文件、资料、图纸、表格完备,符合申请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应有条件和要求后,签注初审意见,一并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2.审定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后,首先应根据乡规划、村庄规划复核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位臵和范围是否复核相关的乡规划、村庄规划的要求,核定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交通、环保、文物保护、防灾(消防、抗震、防洪防涝、防山体滑坡、防泥石流、防海啸、防台风等)和保护耕地等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关于乡村规划建设的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然后,审定该乡村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3.审核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后,经审核,如果该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农用地,根据乡、镇人民政府的初审同意意见,该建设项目应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如果该建设项目所占用的农用地是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该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后,经审核无误,才能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四、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行政主体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的行政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审核,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乡村建设项目申请的核定和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乡、镇人民政府

《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行使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的对乡村建设项目申请的审核权限,以便把好乡村建设项目的依法申请关。乡、镇人民政府没有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行政许可权限。

2.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了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行使行政许可权限。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行使行政许可职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必须在乡规划、村庄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行使规划许可权限,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受由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后,一方面要尊重乡、镇人民政府的审核意见,另一方面要依法对申报材料进行规划复核,对建设活动的内容进行核定,并审定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以确定其性质、规模、位臵和范围,如果是涉及占用农用地的,还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然后才能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须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才可以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依法办理乡村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

五、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程序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的主要程序为申请程序、核定程序、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1.申请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从事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乡村公益事业建设活动,应当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批文,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等,向乡、镇人民政府提交申请材料,并填写乡村建设申请表。由乡、镇人民政府对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签注审核意见。2.核定

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后,应先后进行程序性复核和实质性核定。一是程序性复核,即审核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报送的各种有关文件、资料、图纸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申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应有条件和要求。二是实质性核定,即审查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乡规划、村庄规划要求,核定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交通、环保、文物保护以及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防灾和保护耕地等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关于乡村规划建设的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审定乡村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并审核该建设项目是否占用农用地,如果占用农用地的须审核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之后,对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提出核定意见。3.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乡村建设项目申请的有关材料,经审查核定后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对于不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乡村建设项目,不得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但要说明理由,给予书面答复。4.关于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审批程序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其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其程序,首先是应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以便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经同意后报送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用地建设申请。是否由乡、镇人民政府实行规划许可管理,还是由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许可管理,鉴于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不涉及乡、村庄规划区内用地性质的调整,加之各地经济发展、社会、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等情况差异很大,条件复杂,农村住宅建设状况不尽相同,不能强求一致。从农村实际出发,为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并降低农民的建房成本和方便村民,其管理程序可以相对简单,以利切实可行,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辖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体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制定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一经制定,则应当按照其规划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规划管理。

第六节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一、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临时建设,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建设并临时性使用,必须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或者其他设施等建设工程。临时建设的 特征:一是时间特征明显,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二是简易结构特征明显,不得建设成为永久性或者半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等。三是在临时建设使用期间,如果国家建设需要时,一般应无条件拆除。四是临时建设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五是临时建设规划批准证件到期后,该批准证件自行失效。如果需要继续使用时,应当重新申请临时建设规划批准证件。

临时用地,是指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堆料、安全等需要和其他原因,需要在城市、镇规划区内经批准后临时使用的土地。临时用地的特征:一是时间特征明显,《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临时使用土地限期一般不超过两年。”二是禁止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三是临时用地批准证件到期后,该批准证件自行失效。如果需要继续使用时,应当重新申请临时用地批准证件。

《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四条,对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严格控制和规划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具体制定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办法。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就是指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于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和临时使用土地,实行严格控制和审查批准,行使规划许可工作职责的总称。

二、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任务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1.保证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

城镇的近期建设规划是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需要在近期(规划限期为5年)实施的规划,明确了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对于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必须严格控制,实施规划管理,不能放任自流、擅自进行建设。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臵,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直接指导和控制各项建设和提供规划条件依据的规划,实施性很强。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依申请合理安排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使其对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不构成影响,既有利于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需要,又能够保证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

2.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避免对交通、市容、安全等带来影响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提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尽可能避免对交通、消防、公共安全、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造成干扰性影响,更不能影响城镇局部地段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考虑周边环境要求,妥善解决矛盾、影响和利益问题

有的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可能位于医院、住宅、文物保护单位、商场、学校、加油站、科学实验室等有一定要求的建筑物附近,或者是要毁坏行道树和园林绿化等。对于这些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一定要慎重考虑其可能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周边环境的客观要求,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干扰性影响甚至破坏,如果因特殊需要确实无法安全避免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妥善解决矛盾、影响和利益问题。通过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过程,也是全面考虑周边环境要求,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行政主体和审核内容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城市、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是施行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职能的行政主体,依法对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申请进行审核批准,行使规划许可权限。

根据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主要任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项目的审核内容,一是以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审核该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项目不能影响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二是审核该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项目是否对城镇道路正常交通运行、消防通道、公共安全、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构成干扰和影响。三是审核该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项目是否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历史文化保护、风景名胜保护、医院、学校、住宅、商场、科研、易燃易爆设施等造成干扰和影响。四是必须明确规定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临时建设须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1.临时建设工程

临时建设工程中最常见的是临时建筑。对于临时建筑的审核,一般应当遵守下列使用要求:

(1)临时建筑不得超过规定的层数和高度;(2)临时建筑应当采用简易结构;(3)临时建筑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4)城镇道路交叉口范围内不得修建临时建筑;(5)临时建筑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6)车行道、人行道、街巷和绿化带上不应当修建居住或营业用的临时建筑;

(7)在临时用地范围内只能修建临时建筑;

(8)临时占用道路、街巷的施工材料堆放场和工棚,当建筑的主体建筑工程,第三层楼顶完工后,应当拆除,可利用建筑的主体工程建筑物的首层堆放材料和作为施工用房;

(9)屋顶平台、阳台上不得擅自搭建临时建筑(10)临时建筑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2临时管线

对于临时建设工程中的临时管线的审核,一般应当遵守下列使用要求:

(1)临时管线的埋设,必须首先申请临时用地,然后进行临时建设。管线埋设后,必须恢复原来的地形地貌;

(2)临时管线的埋设,不得影响,更不能破坏原有的地下管线和地面道路、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3)临时管线的架设,必须符合管线架设技术要求,不能随意走线和零乱设臵,不能影响城镇观瞻和环境卫生;

(4)临时管线的架设,必须符合规划的高度要求,不能影响城镇道路交通运输的通畅和安全;

(5)易燃易爆的临时管线,必须考虑设防措施,并有明显标志;(6)施工现场的临时管线,主体建筑竣工验收前必须拆除干净,不能留下后遗症;

(7)临时管线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8)临时管线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

四、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

一般来讲,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应当包括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申请、规划审批、核发批准证件等。1.申请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从事临时建设活动,应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临时建设申请报告,阐明建设依据、理由、建设地点、建筑层数、建筑面积、建设用途、使用期限、主要结构方式、建筑材料和拆除承诺等内容,以及临时建设场地权属证件或临时用地批准证件,同时还应提交临时建筑设计图纸等。

临时用地的申请,同样应当提交临时用地申请报告,以及有关文件、资料、图纸(临时用地范围示意图,包括临时用地上的临时设施布臵方案)等。2.审核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受理临时建设申请后,可到拟建临时建设的场地进行现场踏勘,并依据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其审核,审核其临时建设工程是否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是否影响道路交通正常运行、消防通道、公共安全、历史文化保护和风景名胜保护、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以及周边环境等;同时,要对临时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临时建筑

布臵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建筑层数、高度、结构、材料,以及使用性质、用途、建筑面积、外部装修等是否符合临时建筑的使用要求等。如果是临时管线工程,则以临时管线的使用要求进行审核。

临时用地的审核,同样应当审核其是否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审核临时用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审核临时用地范围示意图,包括临时用地上的临时设施布臵方案等。3.批准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临时建设的申请报告、有关文件、材料和设计图纸经过审核同意后,核发临时建设批准证件,说明临时建设的位臵、性质、用途、层数、高度、面积、结构型式、有效使用时间,以及规划要求和到期必须白行拆除的规定等,实施规划行政许可。如果该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不得批准。说明理由,给予书面答复。

临时用地的批准,同样是经审核同意后,核发临时用地批准证件,在临时用地范围示意图上明确划定批准的临时用地红线范围具体尺寸。如果不予批准,说明理由,给予书面答复。

第四篇:分层分类逐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

分层分类逐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

———以合肥市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胡小兰

作者简介: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摘要:我国村庄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各地的经济水平、地理条件、自然资源、风俗习惯有着很大差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上也就存在着悬殊的差距。要想在一段时间内按照统一模式完成所有的村庄建设规划,不可行也不现实,因此实施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坚持量力而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抓好各层各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试点先做、样板先示范,分层分类逐步做好全覆盖式新农村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新时期改善城乡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分层分类建设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然而现状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村庄布点乱,农房占地多,基础设施欠缺,直接影响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又一个高潮的到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创新规划理念,高水平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强化规划在统筹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以城带乡。

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320.7万个村庄,我国村庄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各地的经济水平、地理条件、自然资源、风俗习惯有着很大差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上也就存在着悬殊的差距。要想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全覆盖式的建设规划,不可行也不现实,因此实施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坚持量力而行,分层分类逐步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远的历史任务。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需先做、试点需先行、样板需先树。新农村规划可为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两个层次。在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时根据村庄的不同现状可分为不同的建设模式,每种模式以若干典型村庄建设为示范并逐步推广。

1村庄布点规划

1.1 村庄布点规划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村庄布局分散,规模小占地大,环境保护不到位,造成大量的土地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要达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第一步必须按照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建设方向,编制市域(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布点,事实上是优化村庄分布,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改变农村生产、生产方式,有利于集约、高效,经济地建设和使用基础公益服务设施。由于在不同的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村庄风格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村庄进行分区,区别对待,因村制宜。村庄布点要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群众有愿望、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实施宅基地整理、旧村改造,撤并小村,进行中心村布点,再以一个中心村带若干基层村的模式进行基层村的拆并和规划建设。

1.2 以合肥市域村庄布点规划为例

1.2.1 规划区现状村庄分类及发展方向引导

2006年我们对合肥市域范围内的中心村进行了布点规划以及若干典型村庄的建设规划。中心村布点范围界定为:合肥市市域范围,包括三县、四区的1216个中心村,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大体划分为四种类型。

(1)规划建设区村庄:指地处城镇规划建设区范围内的村庄。这些村庄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将被纳入城市建成区,这类村庄应按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建设新社区,住宅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都应符合城市规划的各项要求。

(2)近郊区村庄:指城市建成区以外5公里左右、县城建成区以外3公里左右内的环形带状区域内分布的村庄。镇建成区以外一公里左右的环形带状区域内可以共享城镇的基础公益设施,如自来水、供电、供气、科教文卫等设施不设中心村。近郊区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要以高效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农业及休闲产业,农产品初加工业为支柱产业。

(3)远郊区村庄:市域内除以上两种区域以及特殊区域外的村庄。根据所处地形地貌单元的差异,将这部分村庄划分为平圩区村庄、岗区村庄和山区村庄,在村庄拆并、保留和新建时区别对待。

(4)特殊区域村庄:即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包括一级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内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行蓄洪区及其淹没区,以及自然灾害严重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等区域。地处这一区域的村庄必须尽快进行整体搬迁,或就近后靠新建村庄,或异地挂靠井入其它村庄,或转型为城镇社区。

1.2.2 中心村调整、布点主要原则

(1)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相结合(2)适度规模(3)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共享(4)区位优越、交通便捷(5)建设条件优越(6)依托现状村庄(7)结合产业布局,实现村庄与产业互动发展 合肥市村庄布点规划,按“层圈式”模式对村庄进行分区,即以城镇为极核,结合地形地貌单元的差异,由里向外划分为规划建设区、近郊区、远郊区(平圩区、岗区、山区)、特殊区域等四种区域类型村庄。

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再结合合肥市的实际情况,中心村布点的具体依据为:

(1)村庄耕作半径以1-2公里为宜;(2)中心村人口应该达到1000-2000人;(3)村委会(行政村)辖区人口以4000-5000人为宜;(4)不足50户的村庄要向较大的村庄靠拢集聚,不足20户的村庄要逐步撤并,山区村庄规模可以小一些。

1.2.3 中心村调整、布点规划

2村庄建设规划

2.1 村庄建设规划要区别对待

农村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风俗景观都不相同。这些特殊的发展条件,在村庄建设布局上,利用或把握得当,就能形成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崭新的时代特征,既协调又丰富多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各方面特点,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诸如高效农业型、农产品加工型、观光旅游型、边贸型等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村庄,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村村雷同格局。

2.2 村庄建设模式分类

主要划分改造扩建型、旧村整治型、特色保护型、新建型等模式。改造扩建型村庄主要

指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具有较好的(或便于形成的)对外交通条件,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并可以实施更新改造,村庄周边 用地能够满足改建扩建需求的村庄。此类村庄建设规划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并合理撤并周边较小的居民点,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立足于相对集中,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妥善处理新旧村的建设关系,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建设新村。新村建设应与原有村庄在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

旧村整治型村庄主要指村级经济水平较低、环境一般、配套设施缺乏,近期难以撤并的村庄,此类村庄整治规划重点是有步骤地改造和拆除危旧房,注意保护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村庄内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时结合农村宅基地整理,使“空心村”和“脏、乱、差、散”状况迅速得到有效改观,达到规划要求。特色保护型村庄主要指上位规划确定的重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人故里等人文景观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建设规划重点是在保持村庄原有基本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评价,确定保护、整饰、拆除的建筑,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

新建型村庄主要指城市社区型。城市社区型指位于城市及二、三级城镇规划区范围内,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将被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的村庄;此类村庄建设规划应按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住区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都应符合城市规划各项要求。

2.3 合肥市域典型村庄建设规划实例

2.3.1 中心村建设模式

(1)近期中心村建设方式 目前,现状中心村共有1225个,规划2006-2010年期间采取四种方式建设。其中,实施改造扩建型的中心村437个;旧村整治型的中心村690个,到远期后转化为基层村;特色保护型的中心村9个(肥东瑶岗村、肥西三河、铭传等人文景观型村庄以及肥东境内的岱山湖风景区、浮槎山风景区,肥西县的紫蓬山风景区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型村庄等);拆迁新建型的中心村有89个,其中,多数位于近期城镇建设区范围内,少数(6个)位于特殊区域内拆迁安置到城镇社区。

(2)远期中心村建设方式 2010年时的中心村共有954个,远期(2011-2020年)主要采取四种建设方式加以引导;其中,改造扩建型的中心村410个,拆迁新建型的103个,旧村整治型的431个,特色保护型的中心村10个。

2.3.2 典型示范村庄建设

每个县选择1-2个具有典型性的中心村作为村庄建设规划的试点,并逐步推广。规划根据现状条件和规划目标先在中心村行政范围内进行自然村(基层村)的布点,确定中心村位置,然后进行中心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如肥西长刘村,规划选择了位于沪汉蓉高铁线以北现状规模较大、建设条件较好的长刘村作为中心村(村部所在地)。中心村建设规划在保留现状质量高的建筑的基础上延续原来村庄的建筑布置格局,实现新老建筑的协调。

3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庄建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表现为农民收入的增加、综合素质的提高、共享基础设施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在规划建设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探寻新途径,创新思路。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村庄规划导则》 [2]《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技术要点》 [3]《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 [4]《合肥市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20)》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十一五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乡**村*****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一、**基本情况………………………

2二、存在的问题…………………………

3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五、规划目标……………………………

5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二、土地利用规划………………………6

三、产业发展规划………………………6

四、配套设施规划………………………7

五、农房建设规划………………………7

六、环境保护规划………………………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9

**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村位于**县南部,**乡境内,东靠***,南邻***,西依***,北接***。

(二)地形地貌

***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55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三)范围及人口

全村幅员6306亩,耕地1368亩,其中:田地80亩。全村共有6个组,352户,总人口1333人,人均耕地1.02亩。

(四)经济与产业

***村村域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有蔬菜、玉米、水稻、洋芋等,经济作物以核桃、柑橘、桃等水果为主,现全村已发展柑橘100亩,核桃100亩,桃80亩,畜牧产业以黄羊、生猪、小家禽饲养为主。

(五)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道路现状

全村现有进村主干道一条,全长4.5公里,红线宽度为4米-5米,为泥碎石路面;现有社道15公里,宽度3.5米-4米。现有3.2公里入户文明路。

2、电力现状

全村由县电力公司统一架设的农网供电,设有一个变电站,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需要。

3、给排水现状

各农户现生活用水全依靠井水(红层找水)和使用涧水解决,水质一般。

厕所以旱厕为主,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部分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已直排为主。

4、通信、有线电视

全村已接通固定电话线,部分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已通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用户极少。

5、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

该村有村委会办公室一处、小学一所、医疗点一个,均分布在三社,无固定垃圾堆放点。

(六)村庄现状情况分析

1、全村土地构成分析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字库村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面积(亩)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368

112水田80

114旱地1288

12园地小

计370

121果园280

125其他园地90

13林地小计780

131有林地580

132疏林地200

15其他农用地小计129

153农村道路11

5154坑塘水面9

156农田水利用5

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小计89

203农村居民点89

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567

合计63062、全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该村范围内,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委会所在地相对集中有5个居民点,但都规模较小,最大的居民点居住有20户左右,全村居民点分布较乱。

3、农房建设质量分析

***村除8%属砖混结构村民住宅外,其余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住宅,均为村民自建房,建筑时间参差不齐,建筑风格各异,配套设施不全,人畜未有效分离,总体质量较差。

4、居住条件分析

村内无公共绿地,无专门的公共活动场所,社会生活单调,居民生活、采暖以山柴为主要燃料,无统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点。村内交通状况相对较好,6个社均通社道,90%的入户路为泥结石路,以公路和文明路为主的村社路网基本形成。

5、经济发展分析

***村属***乡规划确定的蔬菜,干果、水果规模发展区,今后乡域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发展以柑橘、核桃为主。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禽的种养规模,增加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仅1.02亩。

(二)无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二、三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服务水平低。

(三)村民居住分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平面布局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四)公共设施不全,无农民集中活动地点,无集中绿化和安全管理机制。

(五)基础设施不配套,村道路系统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禽畜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安排不合理,农户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

1、国家与四川省的村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村庄规划标准》;

3、《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材料》;

4、《***乡集镇规划》;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6、《***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

8、国家、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9、县委、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措施发展村庄自身建设,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达到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

1、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该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布署该村的各项建设项目。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

3、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4、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规划村庄产业、绿化、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设施。

6、保护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突出地方和民俗特色。

7、遵循:“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川北民居的建设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规模发展的产业结构”的规划原则,大力实施“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乱,产业发展治多”,确保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变。

规划年限:近期:2006年至2010年;远期:2006年至2020年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一)规划重点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土地整合,对原有破、危房进行拆除整理,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就近集中,规范建设。

2、完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公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的需要,铺设给、排水管网,电力、电信、光纤、电视线路,生活污水的分散(沼气)处理,对村内水沟、水塘、堰渠等水利设施进行整治和修缮,村内设置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点等设施。

3、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重点处理好人畜关系,采取适当措施美化环境,在适当地点增加公共绿地,满足村民修闲娱乐活动的要求。

(二)基本思路

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整治村容,突出特色,加快建筑风貌形成,主要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用水入户;

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

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化进村、文明新风入户;

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

(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字库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三)社会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字库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目标:示范点内道路硬化率达100%,用电普及率达100%,安全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电视通讯信息网络基本实现配套,配置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服务设施。

(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沼气化处理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垃圾集中堆放清运。

第二章**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村的发展性质:立足生态优势,以“蔬、果、牧”生产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劳务输出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以农副产品规模生产和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集体和民营企业,逐步将字库村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村庄各规划年限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村庄人口1380人,远期2020年村庄人口1420人。

(三)同规划年限相对应的用地规模:2010年,农业用地2756亩(其中耕地140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00亩以内,2020年农业用地3750亩(其中耕地162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10亩以内。

二、土地利用规划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近期用地远期用地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面积(亩)面积(亩)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4001620

112水田100120

114旱地13001500

12园地小计4001050

121果园300500

125其他园地100550

13林地小计800900

131有林地600700

132疏林地200200

15其他

农用地

小计156180

153农村道路140160

154坑塘水面101

3156农田水利用67

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小计100110

203农村居民点100110

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4502446

合计63066306

规划建成蔬菜种植基地近期用地500亩,远期用地700亩;规划建成柑橘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核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200亩;

规划建成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牧草种植近期用地300亩,远期用地500亩。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重点:一是蔬菜。建立和发展钟家湾基地,以特色大棚蔬菜为主;

二是果园。在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建立干、水果产业带,以柑橘、核桃种植为主,发展特色干、水果产业;

三是养殖。发展五社的黄羊养殖,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养鸡、生猪养殖为主,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劳务。每年劳务输出300人,以专业劳务为主,壮大劳务输出产业。

规划近期黄羊年出栏3000只,远期年出栏4000只;

规划近期生仔猪年出栏4000头,远期年出栏6000头;

规划近期小家禽年出栏115000只,远期出栏20000只。

(二)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村人均GDp达到9000元,工业生产总值达到9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农业生产值达到6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532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到2020年,村级生产总值达到2300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9%,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00万元,年增长速度为9%,第二产业总值达到2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110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

以2006年为基础,人均纯收入2100元,按每年8%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到2020年达到4200元。

(三)社会发展目标:把**村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主要指标为: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近期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1%,远期控制在0.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0m2以上。道路铺装或硬化率达到8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沼气使用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到100%,电脑普及率达到50%。每户建沼气池,合理布局建公厕和垃圾收集点,保持村容整洁卫生。配套建成完善的小学,幼儿园、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期内100%的青少年完成高中或中等专业学业,65%的劳动力具有专业技术水平。

四、配套设施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各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新农村道路网络。

路网结构:以村道、社道相结合为骨架,各组穿插环状加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完善村域道路结构;

道路等级:村道路分为两级,由村级公路和文明路组成。村主要道路宽度6--6.5米,村内组团之间联系的环状及放射状道路宽度为4—4.5米,文明路宽度为1-1.5米,村公共服务中心均设置停车场。道路建设要达到标美路的标准,做到沟通、路平、坡缓、涵洞通。

(二)供水工程规划:新建社区用水按规划要求由村民自建净水设施供给,用水综合指标按300L/(日.人);

居民点供水管网最小管径为DN50pVC管,按用户区位埋地敷设于地下。保留村民点用水由现有的自设取水水井作为生活用水和畜禽用水水源,并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改造;水塘和水渠建设按农田水利灌概的统筹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三)排水规划:雨水应顺地沟沿道路边沟就近排放,宅院内雨水经雨水沟汇集排入整治后的雨水沟渠。规划区内现有雨水明沟底宽0.5米均为土沟,规划整治采用30cm厚水泥沙浆砌片石呈梯形明沟。

污水近期经沼气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算,污水管布置于村道路侧,支管接至每栋建筑物,材料用钢筋砼圆管。

(四)“三电一广”规划:供电由县城110kv变电站统一供给,改造现状供电网络,三相电网络覆盖率为100%,生活及公建用地量标准按300w/(日.人),生产用电按2000kw.h/万元的标准配送。

邮政电信规划设村邮政电信代办点一个,承担报刊杂志等邮政业务和代办电信业务。规范村内电信线路走向,完善数字通信和光纤网络。

提高电脑的普及率,增加村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努力构建电脑信息网络系统。

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规划该村逐步同县城联通闭路广播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使有线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在村域内适当选址安装高音喇叭,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五、农房建设规划

(一)对于一些不适合入住和生活的房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力求具有川北民风,又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适应现代化生活。

(二)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碎石铺路,砖块砌墙,白灰沙浆勾缝等。

(三)路面处理,铺设应就地取材,选取自然古朴,却又透着当地民族文化气息的道路铺装,形式以现有道路为模板,加以拓宽、平整,体现农村自然风景。

(四)外观上采用川北民居风格,屋顶局部由坡顶进行装饰。建筑风格应保持其地方特色,建筑宜小体量、低层数,变化丰富,均应采用坡屋顶,与山型地势相协调,依山就势而建。建筑层高不超过3.4米,建筑层数不能超过2层,建筑脊顶坡度按1:2.5计。

功能组成庭院空间空间界定

人居环境

1、拆除了一些多余的空间(如一些经常不用的附属房),增加了一些不够用的功能的房间(如一些不够用的设施房);

2、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如一些与家居房没分开的家畜房间进行了分开处理);

3、每家每户都设置一个卫生间。打造庭院经济,局部设置花卉、蔬菜种植空间,并在庭院内部布置休闲空间,可以让村民尽享天伦之乐。对内部交通通行系统、绿化空间、居住空间及附属房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及处理,并利用青石铺路,砖块铺地。

风貌特点

建筑风貌

1、立面上设置一些比较突出的实木恒条,给立面上带来突出变化;

2、立面白色沙浆抹灰。居住房采用假坡屋顶,一些附属房则采用坡屋顶形式,与前面的假坡形成呼应;

3、用水泥或青石板硬化前面的前坝,并利用木栅栏进行少量的绿化处理。

(五)新建村民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新建现代农村住宅要求设计新颖,功能合理,建筑风貌体现川北民居特色,并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屋顶采取平坡结合,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农村建设新风貌。住宅成套率达80%

(六)对现有农房采取固化政策,严禁乱修乱建,鼓励到新建社区集中联建;严禁乱修乱建,积极推行农民公寓式住宅。

(七)规划在***社***地合理安排村委会、村小学、村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等公共建筑设施,并规划建设农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技能培训点;在界牌沟设立垃圾集中堆放场。

公共建筑在平面构成和立面设计上,均新颖别致,功能完善,能充分体现现代新农村风貌。

(八)规划在***、***、***建立三个集中村民居民点,***社***点逐步并入**街道成为社区,并在该社区规划建设敬老院和民营工业加工区。

(九)村绿地总体布局由多块中心绿地、组团结地、绿化带及各居民点和社区的宅前绿地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村绿地强调突出不同特色,考虑步行娱乐均可的丰富空间环境,设置坐凳、小品等。绿地采用草、树、土丘等富有变化的手法,体现高低错落,营造环境气氛。

(十)居民点内安装路灯,路灯的选型要与村庄的建设风格相协调,以保障安全和衬托村庄建设效果。

(十一)抓住***部门挂联***村的有利契机,组织成立文化宣传队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环境建公厕,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村为单位成立清洁维护小组,对共厕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在邓家坡居民点由小学厕所改造水冲式公厕一座,粪便通过化粪池进行处理排放,加强对污水进行治理,污水必须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村境内水体水质应达到三类水域标准。

(二)保护生态建沼气池和使用燃气,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户户建沼气池,***年突破20口,力争2010年全村普及。

(三)保持清洁建垃圾堆放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划村垃圾收集点4个,对村垃圾进行袋装化收集,统一运往固定垃圾堆放场处理。

(四)院落绿化,通过整合院落空间,在室内种植乡土植物或果树进行绿化,结合步行交通系统及建筑的收放有序,使绿化渗透到每户的宅前屋后。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县委提出的农村党建强基工程、榜样工程、接班工程和温暖工程,按照县委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实现“村美、民富、班子强”为目标,坚持以“五改三建”为抓手,以解决“四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条件,优化人居环境。

本新农村规划由***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由字库村委会具体执行,乡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机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要求和用地调整,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必须经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加强规划的宣传,让村民理解、认识、支持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自觉维护和实施新农村规划。

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思想素质高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及时制定近期建设详规,以便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运用“先控制,根据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期实施”的理念,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下载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新农村建设规划

    李家铺乡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乡实际......

    新农村建设规划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从我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就目前急需解决的实......

    新农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可行性)实施方案报告 (2006年——2020年) 一、基本情况 1 、区位概况:岭回村位于垣曲县西北部,县城以东,北依天盘山下西河村,南与皋落相接,西邻张家庄村相望,东壤......

    新农村建设规划

    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好四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好“四好”文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围绕“建设新农村,县乡党委政府与......

    乡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为策应旅游景区景观带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夯实扩权强镇基础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现状__村......

    新农村建设规划(精选五篇)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

    浑源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浑源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加快我县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