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2013年10月末,总书记在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笔者认为,此次会议不简单着眼于实现控房价的短期目标,更加注重房地产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解决居民住房需求,这预示着房地产政策方向和重点。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将是未来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基础。
一、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一)主张房价上涨的观点
1、财政困难论。地方作风更希望房价上涨,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和土地招拍挂制度将继续推动房价创新高。
2、城镇化论。城镇化将继续推高房价,从城市化看,城市房价也许会再涨一段时间。
3、房价周期论。中国房价长周期达100年,未来 15-20年仍然是上涨周期。
未来推动房价上涨的9个因素如下:
1、国内经济繁荣周期没有结束。到2020年我国经济翻番,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达到7%以上,加上收入倍增计划等,将带来住房购买能力的提高。
2、地方财政支付困难推高房价。据国家审计署资料,2012年底4个省、17个省会城市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7746.97亿元,占这些地区债务余额的54.64%。偿还债务的出路是提高土地价格,或者发行地方债,地方债的发行依然要靠税收、靠土地财政来解决。
3、宏观政策对商品房的影响。宏观政策确定保障房是政府建设的重点,但因保障房的建设量,本身环境、地点和质量等无法满足需求,仍然需要商品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宏观政策要压缩过剩产能,房地产是源头。压缩产能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抬高住房成本。同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持续不断扩张,这些资金的很大部分集中到投资或购买住房上,也会提高住房价格。
4、城镇化比率的提高。为提高城镇化率,就得建造新的城市或区域。
5、需求的扩大和投资性。家庭的小型化导致住房二人一套和一人一套的情况增加,从而增加了住房需求。在投资选择比较中,房地产依然有优势。
6、流动性依然充足。我国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我国未来发展不会缺乏资金,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影子银行和信托基金等资金偏爱房地产,社会资金依然看好房地产。
7、土地货币化。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有限,随着货币供应增加,土地价格肯定上涨,因而住房价格必然上涨。
8、房地产市场的垄断型。房地产调控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土地开发和拍卖土地的能力只有大房地产商才拥有,他们的营销战略也相对具有垄断性。同时,大量中间人出现,增加了流通环节和成本,提高了维持高价的承受能力。
9、受益人的心态。目前购买住房投资的人,很大部分是国内市场各种制度改革的受益人,他们拿着大量的住房,不在乎房价的高低,也不担心其下跌。这种力量在新开盘尤其是高档商品房项目中依然存在。
(二)主张房价下跌的观点
1、泡沫论。房地产存在泡沫,价格已经高得离谱。
2、鬼城论,国内有些城市住房供给过剩,超越了发展阶段,很多新城区没有人居住。
3、崩溃论。国内有些城市住房价格已经大幅度下跌,其他地方未来也可能出现下跌。
4、剥皮论。房价先从中心城市的外围和城市郊区下跌,逐渐向中心城市和城市核心区扩散。
未来抑制房价上涨乃至使其下跌的7个因素如下:
1、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土地供应增加,人口结构调整,将影响房价上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今后要减少工业用地,增加生活、居住用地供应比例,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城市群的布局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布局,协调发展。这对今后城镇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战略调整,也必将影响未来的房价变化。
2、房地产管理制度。房地产管理制度的变化将影响房价上涨,地方政府抬高土地价格,并不足以解决财政所需要的资金,房地产税收如能归地方政府,地方就有很大的积极性。随着2014年财产登记制度的建立,房地产、个税联网系统的完善,将大大增强开征房地产持有税等的操作性,因此,住房价格必然会回落。
3、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房地产经济是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只有住房价格回归理性,才能降低生活成本,降低企业房地产和资金成本,让其他产业有高利润,才能鼓励向其他行业投资,为转型升级提供资金和利润支持。房地产价格下降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抉择要求。
4、经济周期的变化。2013年我国经济速度开始下行,这是大周期的调整。未来的增长速度不会再超越8%。结构调整和战略思路的调整,更多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城镇化的发展同样注重质量、生态、文化和历史,不会再搞大拆大建,急于求成。
5、高房价和高利率将使中心城市失去优势。房地产本身不具多少技术含量,在互联网时代和实体经济竞争的时代,房地产的过度发展是很不稳定的。高房价的连锁效应会抑制房价继续高涨。
6、房地产市场已处于不健康状态。房地产价格已经超越国际水平,诸多地方出现空城,入住率很低,房地产的投资回报价值缩小,风险加大,建筑成本下降。房地产的暴利,也让企业和社会无心进行研发和技术投入,这将使我国丧失国际竞争力。
7、住房供给已超过城镇化人口的需求。按照 2009—2012年以来全国每年销售的住房套数计算(每套
100平方米以上),每年可解决2600-3000万人口入城,但实际每年城镇化人口不足2300万。根据目前的施工面积和销售情况,假设未来每年依然销售940万套住宅,8年销售7520万套,至少可以解决22560万人口的居住,而城市增加的人口实际只有17600万,只需要5833万套,未来8年住房供应超过需求 1700万套。由此可见,未来8年住房基本是供给能力大于需求能力的,房价应该稳定乃至下降,结构上或许有所波动。
二、我国房地产政策亟待调整
(一)在新的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变化
1、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支撑力没变。我国经济旧模式的原动力趋弱,新动力尚未形成,经济增长处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空档期”。为保证这种转化平稳实现,而不至于出现失速下滑,房地产仍然是守住增长底线的支撑力,同时也为改革转型奠定一个“缓冲区”。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对经济的支撑,没有土地出让金大幅改善对地方收入的支撑,没有房地产销售改善对相关产业链的拉动,那么,2013年能否实现7.5%的预期目标?
2、土地“招拍挂”机制没变。土地“招拍挂”机制作为房地产市场和土地财政运行的基石,在未来几年都很难有实质性变化。归根结底,商品房用地供应不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只是一个结果,它是对土地“招拍挂”机制的响应。过去3年,中央政府下达的住宅用地供给计划指标都未能完成。机构上看,房价上涨压力更大的一线城市,其住宅用地供给比例处于持续的下降通道。尽管近期的调控政策都强调扩大土地供给,但事实上,如果建设用地总量难以扩张,住宅供给比例难以提升,这个政策将很难落地。
3、房价控制占决策权重没变。房价控制依然占有重要的决策权重,这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尽管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并未对控制房价有过公开的表态,市场也广泛预期房价控制目标和问责机制会有所淡化,并寄望于供给体系的多元化,以使市场之手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事实上,由于房价过快上涨会恶化财富和收入分配,产生社会问题,政府对房价上涨保持着比较谨慎的态度。
4、房地产市场基本驱动力变弱。房地产市场自身的基本驱动力变弱,对调控的承受能力将会下降,一项政策的出台可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冲击。因此,调控力度的把握将比以往更加困难。尽管2013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比较明显的反弹,但是就全国整体而言,库存消化压力并未明显缓解,个别城市库存压力仍然较大,甚至有些城市的房价处于下跌通道。因此,基于本轮市场反弹的这种结构性特点,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放缓,货币也将处于中性偏紧的状态,可以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支撑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弱化。因此,未来的调控将更加难以平衡;既要兼顾经济增长,又要抑制个别城市的房价上涨,还要预防调控力度不合适所引发的下行风险。
5、房地产市场核心问题的变化。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核心问题已经从总量不足逐步过渡到住房占有的不平衡,这意味着调控政策的目标将更为多元化,调结构将会是住房政策的长期目标。中央政府认为,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还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的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
6、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分化的格局,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冷热不均的现象继续凸显,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性趋弱,结构性和差异性趋强。在这种背景下,未来的房地产政策可能倾向于差别化,而非一刀切。分化格局反映的是人口流动的新趋势。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单向、集中的人口流动模式决定了个别热点城市的房地产需求依然旺盛,及时实施严格的限购等干预措施,也难以从根本上抑制房价上涨的态势。反之,部分遭遇人口流失的城市,房价却承受下滑的压力。以人口城镇化
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决定了未来的房地产政策必须对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给予必要的关注。尽管从数据上观察,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然而迁移人口的住房问题却比以往更加突出。
(二)政策调整和完善需把握的原则
尽管很难对房地产政策走向进行精确的判断,但是考虑到政策的选择都基于一定的约束条件,未来并非完全无迹可循。在调整和完善房地产相关政策时,要把握以下5项原则。
1、底线思维原则。底线思维决定了短期的房地产政策仍将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逆周期特征。短期内的房地产政策走向仍将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经济增长的压力增加,则政策的选项是:弱化旧政策的执行力度、延缓新政策的推出节奏。房产税试点扩围的时间点和试点方案将部分取决于经济增长的环境,如果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推出节奏仍有可能继续延后,或者采取较为温和的试点方案。
2、问责制原则。房价目标和问责机制决定了以限购、限贷等抑制需求的行政干预措施在短期内难以退出。尽管限购、限贷、限售等短期政策是典型的行政干预,不符合市场化的长期方向,但是对于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一线和个别二线城市而言,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手段。房价控制依然是问责考核的核心,地方和中央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分歧。无数据表明限购、限贷等政策能够实现控制房价的目标,它的实际效果往往是抑制供应,需求不会被消灭,只会被延后。
3、供应体系原则。长期的住房供应体系将走向“三元供应格局”:低收入家庭的安居需求,通过保障房政策给予支持,主要靠“租”,合并公租房和廉租房。中间“夹心层”的商品房需求,通过财税、金融等手段的定向支持,使之有能力满足自住性的首套商品房需求,帮助其拥有产权,分享城市升值的好处;高收入家庭的改善性需求,通过房产税等手段予以适度抑制。
4、土地制度改革原则。通过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住宅用地的政策效果需要时间检验。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能否为住宅用地提供潜在的空间尚需时间确认。土地指标偏紧的珠三角、长三角发达城市更有可能从存量领域开启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宅用地紧张的格局。
5、市场化原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代表着房地产政策的长期走向,也被解读为行政性政策退出、长效机制逐步确立、房地产走向市场化路径以及改革的优先次序可能是:首先,需要启动供给端改革,使土地和资金供应实现市场化;其次,启动需求端改革,逐步退出限购、限贷等行政干预措施,建立以税收、金融手段等市场工具为主的长效机制,在经济环境稳定的情况下,适时启动房地产试点和立法。
三、房地产调控的两个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
当前房地产业可以说是问题不少,绝大部分都不是由总量矛盾造成的,而是源于行业内部各种结构性的突出矛盾。
1、房价与购买力的不匹配。当前,对住宅需求最大的人群应当是进入城市不久的“新市民”。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两亿人口居住在城镇却没有城镇户籍,这一群体基本是在城市务工的农业人口,而各类保障性住房也基本不能覆盖着一群体。对于“新市民”这一群体来说,当前商品住宅价格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城镇住宅需求最大的一个群体,购买力长期无法支持当前的商品住宅价格,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不可持续。房价与购买力的不匹配也会对住宅以外的消费产生很大影响,房价对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城镇化应当是全社会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过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固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如果家庭消费因此受到明显抑制,那城镇化就偏离了它的初衷。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认识到虽然房价与购买力不匹配,但是房价暴跌对于经济弊远大于利,所以需要持续不断的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增强住房需求群体的购买力。二是要加强保障住房的建设分配和租房市场的规范化,分流一部分商品住宅购房需求。
2、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全国来看,局部地区房地产发展过快,某些地方出现了所谓的“鬼城”。2013年7月发布的《城市房地产发展风险排行榜》评估了286个地级以上市房地产发展风险,其中风险最集中的区域在我国西北地区,并且风险最高的前50个城市几乎均为三线城市。就实际层面而言,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兴建新城、卫星城,这些城市中的新区也有过度开发之嫌。与这些局部地区的过度开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大城市、城市中心区域,住宅依旧是相对稀缺的资源。我国住宅市场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可能会长期存在,这是由房地产行业的长周期特性决定的。可行的措施是继续发展城市和城际交通体系,转移一部分大城市和市中心人口至新开发区域。这样既缓解了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域的压力,又充分利用了已过度开发地区的房地产资源。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有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需要认识到调整区域不平衡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过程、应用长远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二)货币供应及流向问题
1、房价问题的实质是货币问题。房价涨跌及其走势取决于多个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货币供应水平、可替代投资品市场状况、区位、相关社会心理状态、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水平以及税收因素等。货币供应从总体上影响房价走势,城市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城市间机会不均衡等从结构上影响房价。税收因素既可以在总体方面又可以在结构方面影响房价。货币供给是决定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要认清房价涨跌的本质,即房价涨跌的核心问题是货币供应状况,房价问题的实质是货币问题。
2、货币供给增长支撑了高房价。货币供应影响房价的作用机理在于,当货币供应大幅扩张时,充裕的资金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了基础,投资者获取信贷资金的便利程度增加,机会成本降低。另—方面,货币供应大涨必然引发物价大幅上涨、货币贬值,投资者以及普通居民必然通过投资或购买房地产来应对,其结果是房价上涨,而当货币供应大幅缩小时,支撑房价的基础不存在,投资房地产的机会成本也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减弱,投资者或普通居民倾向于持有现金资产,而不选择购买房地产,其结果是房价下跌。
3、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是控制好货币供应。根据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2013年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在货币供应充裕的情况下,人们对房价依然保持看涨预期,以信贷资金为主的资金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房地产市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6%。上述数据表明,民间房地产投资热情依然高涨,到 2013年11月依然有大规模资金流入房地产业,而且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是控制好货币供应以及货币流向。货币政策应成为房地产调控的核心。一方面控制好货币总量和货币投放节奏,另一方面控制好货币流向,同时重点辅之以税收政策。(
第二篇: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精)
摘要:当前,我国房地产产业在金融信贷、获取土地、市场的调节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但只要我们针对存在 的问题认真进行整顿,发挥好税收的调节作用,加强信贷手段的调控,就会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98-02 收稿日期:2010-05-18 作者简介:钟新式(1974-,男,福建安溪人,房地产经济师,从事房地产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钟新式
(福建安溪县土地价格评估中心,福建安溪362400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Serial No.97 No.23,2010总第97期2010年第23期伴随着经济的改革,我国房地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国家曾几次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进行调控,虽然这些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不少
问题没有解决好。对于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应采取的措施,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现状
(一房地产的开发投资规模呈现加大趋势
房地产开发市场是构架起土地市场与销售市场的一道桥梁,没有房地产开发,自然也就谈不上销售。有关统计数据清晰地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且所占份额不断加大,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2000年到现在,如果我们把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固定投资总额作一下比较的话,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这一点显得越来越明显。(二价格收入比较高
房价收入比指的就是一套住宅的总价格占一个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房价收入比就世界各国来说,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判断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普遍认可的标准是5:l ,联合国确定的标准一般是3:1,日本则是4:1,美国所占比例是3:1,而在中国,据初步测算,这一比例严重失去平衡,大约在10~15:1。一般说来,住房消费超过收入30%的家庭,我们就可以说是过度负担。我国主流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32.9%的购房者购房月供已占到月收入总和的50%以上,这些已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住房警戒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三商品房空置率较高住房消费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买卖房产和房产商品的投机性趋势在不断加大。很多人买房是为了投机,而不是
为了居住,这就造成我国部分地区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已大大高于15%的警戒线。截至2010年4月,我国空置一年以上的住房超过
50%,就不良资产而言,居我国各行业之首。
二、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金融信贷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信贷风险在不断增加。这具体表现在,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购买土地开发的过程中,自筹方面的资金有些不足,为了筹资,于是千方百计从银行取得贷款,这样就会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的金融信贷风险不断扩大。有的个人则是利用银行提供的个人购房贷款,购买多套住房,从而囤积房源,对房产进行炒作,这也会导致房地产业泡沫的产生,从而加剧信贷风险。(二经济环境因素在影响着高房价
纵观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在每一次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背后,都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催生的。现在,中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之后,经济开始全面复苏,这也会带来房地产的进一步繁荣。随着经济的复苏发展,这样就会对工业用地、写字楼物业的需求有所增加,市场需求就会受到更大刺激;同时,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的收入会不断增加,使得这些潜在的对住房的需求逐步转为实际有效需求,影响着人们的购房需求。(三获取土地存在问题在获取国有土地使用权时时有违规现象发生,就是在出卖土地方面,也存在滥用土地资源、非法侵占农业用地,这样就会致使房地产开发加快。尤为严重的是,有的开发商使用暗箱操作的手法,通过种种方式,低价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造成土地资产的不断流失,扰乱了法律框架下的招标购地秩序,助长了行贿受贿不正常的风气,更重要的是损坏国家的土地储备,进而危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低档普通商品住房开发欠缺
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出于追求利润的 98——
[责任编辑王佳]参考文献: [1]曹振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与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尹中立.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税制因素[J].房地产世界,2007,(12.[3]陈伯庚,顾志敏.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探析[J].中国房地产,2007,(6.需要,会去盲目开发高档商品住宅和别墅群等情况,这样就会忽视对中低档普通住房户的购房需要,造成房地产开发比例失调,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出
现空档。住房结构上的供给失衡,一方面会使房价不断攀升,催生房地产泡沫,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普通群众对中低档住房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激发普通大众的不满情绪,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五市场的调节机制有缺陷在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市场的调节机制日益暴露其缺陷。在利益的不断驱使下,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由对合法经济利益的追求演变为对暴利的追逐,导致某些地区的房价非理性飞涨。住宅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在某些地区却成为了“房东”阶层进行投资甚至是投机的生财工具。他们不断炒高当地的房价以获取超额的经济利益,使真正有自住需求的房屋需求者买不起房,出现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现象。
三、改变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应对措施(一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行为
对房地产业,近年来群众更是颇多微词,要求加强治理整顿的呼
声强烈。当前,我国对房地产业的管理上,存在着资质管理把关不严格、房地产市场准入门槛过低的问题。现阶段,在对房地产业的行业管理上,我们要走出常规,切实转变思路。一要变项目前期审批后难以管理为全程监督,进行全程服务制约。二要加大对房地产市场整顿的力度,对于房价上涨离奇的地方,政府在特殊时期就应采取特殊手段,在管理手段上要更有针对性,对于迎风而上、违规的房地产企业给予更重的惩罚。
此外,要做到信息透明化,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和消费者透明消费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市场信息掌握准确是有效调控的基石,也是住房消费者理性选择消费住房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在政府统一协调下,我们应着力加强各部门协作,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报体系建设,努力使局部性、结构性问题,防之于未发。使决策者和购房者时时刻刻都了解房产价格变动情况,从而有效改变房地产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局面。(二对房地产税收体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税制结构要尽量简单、明确、确定。一个明确的税制可以让房地产投资者更放心地投资,因为明确税制可以帮助房地产投资者在作可行性研究的时候,准确地估算这些支出。税
制也要简单,对于各种税项要根据其内在联系和计征方便与否,加以归类和合并。当前应解决有些地方房地产税不统一的问题。另外,税制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不能随意增加,以体现税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当然稳定并不等于一成不变,在税制不变动的前提下,税率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动态调整。房地产税收体制进行改革要贯彻好如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房地产税收体系的建立应考虑各种同房地产市场有关的行为,应根据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设置相关的税种。任何土地,除法律规定免税外,无论是划拔土地,还是出让土地,只要处在国土范围内,都有纳税义务,任何房地产交易,不管是出租、转让、抵押和典当都应交纳相关税收, 这样,既能扩充税源,又能减少部门间的扯皮现象。
第二,总体税负适中原则。有一段时期,由于政策与管理上的双
重误区,导致中国房地产业利润不合理地攀升,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加重税赋的政策,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业税赋明显偏高。今后随着市场运行机制的深入,房地产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业的利润率必然和社会平均利润率基本吻合。从长远来看,要保持房地产市场
兴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有必要拟定合理的灵活的房地产税收政策。(三加强信贷手段的调控
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两个龙头,信贷资金的投放或收缩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活力与兴衰。通过信贷限制及利率调整,控制资金投放于房地产业的数量和结构,应成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第一,调控投放于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规模及结构。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有引发泡沫经济之前,信贷资金的控制尤为重要,特别要注意投放于开发商的信贷资金和投放于购房消费者的信贷资金应保持合理比例,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信贷资金更多地投放给了开发商,这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第二,贷款利率和期限调整。利率是资金借贷的成本,直接影响市场各方主体的未来预期收益。在房地产市场有供过于求迹象时,可适当提高对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利率,也可适当降低住房消费信贷利率,从两方面达到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第三,控制贷款成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在申请项目贷款时应具备的自有资金比例;二是指房地产购买者在购买时可申请到的最高贷款比例。贷款成数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市场的活跃程度,各国在打击楼市炒作时,往往以降低贷款成数作为操作手段,特别是严格控制期房的最高抵押贷款成数。
第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金融市场,不断提高房地产金融服务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提供的资金与高效服务,我们应探讨和理顺政策性房改金融业务,提高中低收入者的购房有效需求;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机制,为购房者提供信贷支持;开展房地产保险业务,为购房者和贷款人提供财产和信用保险,化解金融风险,运用资本市场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以促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五,积极开展政策性的住房金融业务。住房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各国政府都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开展住房政策性金融业务。目前,国际上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几种可借鉴的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住宅互助合作社;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住房抵押贷款模式;一种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公积金制度。无论何种模式,对低收人者实行财政补贴或相关资助都是必要的。我们应在借鉴基础上,在这个方面继续加强。
当前,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要给予积极的重视。只要我们针对当前发展现状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就能使我国的房地产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99——
第三篇: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和未来...
号 企业(集团)名称
序号
企业(集团)名称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工艺(集团)公司
中国盐业总公司
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鞍钢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珠海振戎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
彩虹集团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侨城集团公司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一线城市是指对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其他城市。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也会将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城市称为一线城市。
同时中国最常被提及的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房地产市场。常规或主要的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城市规模(人口,面积等)、城市级别、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
排行依据: 1政治地位 2经济实力 3城市规模 4区域辐射力
一线城市
一线强 北京 上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无争议)
一线 广州 深圳(南粤双雄,实力旗鼓相当,公认一线)
准一线 天津(原本属于二线强,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极快,步入准一线)
二线城市
二线强 南京 武汉 沈阳 西安 成都(都属于区域中心城市)
重庆(直辖市)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
青岛 大连 宁波(三个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
二线中 济南 哈尔滨 长春(剩下的三个副省级城市)
厦门(计划单列市、规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线中)
郑州 长沙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的三个非副省级省会城市)
乌鲁木齐 昆明(国家重点发展的边疆国际化城市)
兰州(西北重工业城市、兰州军区)
苏州 无锡(最发达的两个非省会地级市)
二线弱 南昌 贵阳 南宁 合肥 太原 石家庄 呼和浩特(七个实力相当的省会城市)
准二线 佛山 东莞(两个制造业经济强市)唐山(环渤海重工业大城市)烟台(环渤海重要港口、经济强市)泉
州(闽南经济中心城市)包头(重工业大城市)
三线城市
三线强 银川 西宁 海口 洛阳 南通 常州 徐州 潍坊 淄博 绍兴 温州 台州 大庆 鞍山 中山 珠海 汕头 吉林 柳州
三线中 拉萨 保定 邯郸 秦皇岛 沧州 鄂尔多斯 东营 威海 济宁 临沂 德州 滨州 泰安 湖州 嘉兴 金华 泰州 镇江 盐城 扬州 桂林 惠州湛江 江门 茂名 株洲 岳阳 衡阳 宝鸡 宜昌 襄樊 开封 许昌平顶山 赣州 九江 芜湖 绵阳 齐齐哈尔 牡丹江 抚顺
三线弱 本溪 丹东 辽阳 锦州 营口 承德 廊坊 邢台 大同 榆林 延安 天水 克拉玛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阳 濮阳 安阳 焦作 新乡 日照 聊城枣庄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连云港 淮安 丽水 衢州 荆州 安庆 景德镇 新余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清远 揭阳 梅州 肇庆 玉林 北海 德阳 宜宾 遵义 大理
四线城市:剩余的所有城市
2005年中国各省地区GDP排名
单位(亿元人民币)
台湾 28544左右
广东 21701.28
山东 18468.3
江苏 18272.12
香港 14000-15000(2004年为12820亿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
浙江 13365
河南 10535.2
河北 10116.6
上海 9125
辽宁 7920
四川 7385.1
北京 6814.5
福建 6487
湖南 6237
湖北 6000
黑龙江 5510
安徽 5375.8
江西 4070
广西 4063.3
山西 4000(超过)
内蒙 3822.7
陕西 3674.75
天津 3663.86
吉林 3614.92
云南 3400(预计)
重庆 3069.1
新疆 2680(预计)
贵州 1910(预计)
甘肃 1894(预计)
澳门 900-1000(2004年为827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
海南 903.6
青海 543.2
宁夏 525(预计)
西藏 250.4
人均GDP只是一个并不精确的参考数据,并不能代表人均收入排名,更不能代表一个地区本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排名。因为首先各地人口都无法精确统计,按国家制定的标准以各地公布的人口总数或常住人口总数来计算,由于各地公报未全部出来,人口就按2004年底的计算,2005年的各地GDP也只是初步统计 7
或估计,这样得出的2005年人均GDP当然不准确,但是误差也不会大,只是各省的数字普遍稍大一点。
人均排名 省区 人均GDP(元RMB)
01 香港 201625-216026
02 澳门 186722-207469
03 台湾 15215美元
04 上海 52378
05 北京 45652
06 天津 35791
07 浙江 28318
08 广东 26134
09 江苏 24584
山东 20118
辽宁 18781
福建 18476
内蒙 16032
河北 14858
黑龙江14436
新疆 13652
吉林 13347
山西 11994
海南 11049
河南 10842
青海 10085
湖北 9973
陕西 9918
重庆 9761
江西 9501
湖南 9312
西藏 9149
宁夏 8933
四川 8465
广西 8311
安徽 8292
云南 7701
甘肃 7232
贵州 4893
注1(香港人均GDP2004年为186267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
注2(澳门GDP2004年为827亿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
注3(台湾人均GDP为自己公布
各省的第二大城市
2008-10-9 19:17 提问者:柯打 | 悬赏分:5 | 浏览次数:1477次
各省的第一是省会城市,那第二呢?
2008-10-9 19:42 最佳答案
江苏,苏州、无锡; 浙江,宁波;
福建,泉州、厦门; 广东,深圳; 广西,柳州; 云南,曲靖; 贵州,遵义; 四川,绵阳;
第四篇: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房地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仅有20多年的历史。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房地产业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具有很高成长性的行业。很多地方政府都把地方经济增长的希望寄托于房地产行业,因此,在各个方面都对房地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于是形成了我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房地产 房价 政策发展
房地产市场可以理解为从事房地产买卖、租赁、抵押、典当等交易的活动场所以及一切交易途径和形式。与一般市场相同,房地产市场也是由参与房地产交易的当事者、房地产商品、交易组织机构等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反映着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种种现象,决定并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趋势。另外,房地产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市场的一般规律性,如受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的制约。但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品本身具有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独特规律,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具有一系列区别于一般市场的基本特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在这种大的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然而,经过几年盲目的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的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1、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的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
2、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的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的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的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的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
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的想法,也有地方政府的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
3、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到2011年随着国家调控的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2011年房地产市场相比2010年下降了14.8%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的主观意愿,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46.6%,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也直接促使了房地产的火热。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他们最终绝大多数也会落户城市,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购房群体。再就是投资性住房,很多人在有了一定充裕资金后就开始考虑资产的增值问题,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通货膨胀的持续,国内实体经济以及股市的低迷,房地产市场便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这也是促使房价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三方面,再加上保障房项目的延迟,目前国内市场对房地产的刚兴需求依然强烈。
二、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都曾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也有很多因为房地产而失足的例子,像是日本持续十年的经济衰退,根源就是房地产泡沫,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由美国的房地产企业和银行引发,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现实需求升级具有可观的空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
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将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日益强烈。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就加大了对住房的需求,刺激房地产市场活跃。目前城镇居民住房不均衡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中下等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快住房结构调整,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力度,加快住宅发展,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亟待规范,但是我们有理由给它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军,王忠伟.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森林工程.2009(04)
[2]吴天全,史宏军.房地产测绘发展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
[3]侯伟.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与国家宏观调控[J].品牌(理论月刊).2010(07)
[4]陈波.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
第五篇:我国中小学教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进入经济全球化、服务国际化的时代,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文化强国,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由其带动起来的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呈逐年旺盛的增长态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闪亮的热点,也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日前,国家教育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未来5到10年内,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中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化尚未形成,中小型机构居多,但是其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等问题使其在面临巨大挑战。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小型辅导班加盟既成品牌,运用专业化品牌机构的个性化产品及多年办校经验,在区域市场占据核心竞争力。例如很多二三四线城市加盟的北京新航标教育,在当地市场都形成了一种规模。
如上面提到的新航标个性化教育,立足于人才众多的首都北京,通过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利用十多年的时间专注于研究个性化教学,摸索不同区域开设分校的的方式,并且不断培养运营管理人才,研发加盟校管理软件,利用“1+3”教学模式定位全国市场,并且建立全国最全面的网络课程学习库,为全国各种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立体式学习方法,将个性化教育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加盟者在加盟的同时,不但节省了庞大的前期宣传费用,更以其经营管理团队入驻全程手把手培训扶持,以及连锁经营等独特方式为投资者降低了门槛,使诸多中小投资者有机会进入教育行业,使北京新航标教育投资者发展有机结合,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区域市场,新航标创新个性化的教学产品及十多年来在个性化教育辅导市场形成的品牌影响力使其在当地能迅速占领了市场。
研究显示,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亟须突破瓶颈迎来大发展,全国性连锁教育培训品牌机构正逐步形成,加盟连锁将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