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时间:2019-05-13 01: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第一篇: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2008年5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委副书记、分管副县市区长,县市区农工办主任、农业局局长;济宁高新区和北湖度假区分管负责人、社发局局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会议议程主要有三项:一是传达贯彻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二是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助奥运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三是请市委副书记袁久强同志作重要讲话。

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韩军副市长传达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精神传达后)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韩军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助奥运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责任书签订后)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请袁久强副书记讲话,大家欢迎。

(袁书记讲话后)

同志们,刚才韩军副市长传达了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助奥运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袁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就下步如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袁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市委“学苏北精神、促跨越发展”的精神和要求,贯彻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基本要求,总结工作客观实在,分析问题切中要害,部署工作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符合我市的实际,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及有关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保障供给的重大措施,两项工作都是当前“三农”工作的突出重点,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署的《助奥运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就是军令状,一经签订必须践行承诺。对此,大家务必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会后,各县市区要抓紧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政策措施,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袁书记讲话精神上来,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助奥运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任何问题。

二、切实抓好当前农业各项重点工作。再有20天就是芒种,即将进入“三夏”大忙。做好当前各项农业工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心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放在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工作推进力度,确保领导、精力、措施、服务四到位。一要切实加强小麦后期管理。当前小麦已进入灌浆期,做好该阶段的管理,对于提高小麦质量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及时组织专家搞好田间管理会商,指导农民加强后期管理;切实做好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制定落实好各项防灾减灾预案,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二要统筹抓好林牧渔业生产和水利、农机工作。林业重点抓好幼林管护、森林防火和雨季造林准备等项工作;畜牧重点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集中免疫的收尾工作和补栏畜禽的免疫,引导养殖场户大力发展生猪、奶肉牛和家禽生产;渔业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重点品种品牌推介和南四湖禁渔管理等工作;水利重点抓好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重点河道尤其是泗河的治理和讯前准备等工作,加快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机重点抓好农机跨区作业前期准备、农机安全生产、购机补贴落实和三夏农机化生产等项工作;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去年项目建设的扫尾和验收的准备工作。同时,超前安排,精心准备,切实抓好小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三要深入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以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为重点,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净化农资市场。农业及相关执法部门要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坑农、骗农、害农行为,切实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保护农民利益。四要加大夏季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当前正值夏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季节,要紧紧抓住瓜菜、畜禽、果品、水产品等多数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经济效益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机遇,抓紧制定夏季农业结构调整计划,细化措施,迅速把调整计划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品种、落实到农户,把服务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单位与具体人员,务求夏季农业结构调整在规模和档次上有新突破。五要

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今年中央增加资金252.5亿元,主要用于粮食补贴,农民种粮每亩可拿到近80元补贴。各地要按照新的补贴标准,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急用的补助资金,各级要做到该垫付的先垫付,切勿贻误农时和工作开展。其它各项惠农支农政策,都要确保按要求尽快落实到位。同时,在研究吃透上级

政策基础上,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对接、亲自跑申报,拿出专门力量靠上做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中央、省扶持“大盘子”。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农民群众发出更加明确、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政策信号,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三、切实抓好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措施落实。各级要切实把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实行政策配套、技术集成、利益引导、行政推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落实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搞好协调服务,以大项目带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组织动员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主动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世界500强对接洽谈,力争在农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要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争取并利用好国家和省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突出抓好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努力培育出更多高产、超高产典型。

四、切实抓好《市委十一届40次常委会议和全市“学苏北经验、促跨越发展”动员大会确定事项责任分工》有关重大事项的落实。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有关“三农”工作的六项重大事项:一是认真筹划培养一批经纪人和经销商,包装推介好微山湖渔产品、鱼台大米、金乡小米、嘉祥山药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市场认可度高的农产品品牌;二是认真研究农业专项资金的运营问题,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营机制,引导资金重点投向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三是尽快启动新型乡镇试点工作,坚持走乡镇与园区建设相结合的路子,推行“镇区合一”的发展模式;四是在实施“321”工程的基础上,研究抓好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争取一年建100个样板村;五是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行和后续服务问题;六是认真研究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和管理的措施。这是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三农”工作学苏北实现新跨越的新部署,要求很高、任务很重、责任重大。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抓紧组织力量,搞好调查研究,务必于五月底前制定出各项重大事项工作方案,狠抓落实,严格按时间节点强力推进,确保各项重大事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散会。

第二篇: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苏北精神、合力谋求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

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稳定粮食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政策支撑,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0家,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家;生产基地规模快速膨胀,各类种养基地达到410万亩,养殖规模1.1亿头(只),全市55%的农户和53%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进入产业化经营。去年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5271元,增长14.8%,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同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保持了面积稳定、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好态势,确保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产业聚集度低,产业雷同化现象突出;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农业经营综合效益不高;经营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利益联接关系不够紧密;龙头企业贷款融资难,资金瓶颈制约仍很突出。全球范围内出现粮食危机,国内部分地区春旱严重、农资价格持续走高,再加上四川等产粮大省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粮食供给将进一步趋紧。我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全省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做好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这两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学习苏北精神为动力,把握机遇,自加压力,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二、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把扩大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作为重要基础,把培育特色品牌作为关键环节,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实现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农民组织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50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其中过亿元的达到70家、过10亿元的10家;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700个,农产品出口创汇力争突破6亿美元;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达到70%。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规模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全市六大专业生产区、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规划布局,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大蒜圆葱,加快发展精细瓜菜、食用菌、甜叶菊、优质果品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调整扶持政策,采取重大项目立项制,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50%的乡镇建成主导产业突出的专业乡镇,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效种养示范区,打造5—6个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县市区。依法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集中。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上有所突破。

(二)以企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从今年起启动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即通过3年努力,集中投入财政和信贷资金30亿元,重点扶持3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继续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强化督促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同时,扶持新建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配套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提升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梯次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培育,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积极推行“土地、产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和集约经营、规模生产、小段定额、收益分红”等经营模式,力求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能抓出典型。

(三)以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

全示范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推进以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为龙头的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积极做好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品牌经营,叫响“孔孟之乡”知名品牌。近期要重点包装推介好微山渔湖产

品、鱼台大米、金乡小米、嘉祥山药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迅速提升我市地方名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要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产业化经营全过程,所有生产基地、主导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尽快形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养加模式。要强化以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为重点的农资监管,逐步建立农药定期抽查和举报查处制度,确保奥运之年辖区内农药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任何问题,确保完成年内规划建设的7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0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新增“三品”认证100个的任务目标。

(四)以市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加快培育农村流通主体。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发展一批流通型、贸易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交易中心,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态。以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产品冷链物流和“超市+基地”试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展销平台建设,扎实办好市第三届农博会。三是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不断扩大我市大蒜圆葱、渔湖产品、薯类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加大优势农产品推介力度,推进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农产品市场的对接与合作,力争今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增幅保持在25%以上。

(五)以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对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经济能人、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基层服务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创办合作组织,培育和扶持农村种养大户和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产业化经营,依托优势产业和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把同类产品经营的企业和农户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以同一产品生产经营和利益联接为纽带、相互关联、上下贯通的合作组织网络。鼓励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服务功能。

(六)以服务社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强支撑、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政策服务支撑。市政府确定从明年起,在4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也要不断增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和用水、用地、用电、运输等优惠政策。二是强化金融资金支撑。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发展各类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分担和化解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经营风险。三是强化信息服务支撑。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构筑主管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共同参与的农村经济信息平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快捷、及时、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坚持以技术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搞好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管理人才和农村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列入政府扶持范围。不断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科研和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相互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三、扎实开展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我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到2010年,小麦、玉米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分别达到430公斤和550公斤,再加上水稻、地瓜、大豆、杂粮等,力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400万吨左右。

(一)实施“

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在推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上下功夫。围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重点抓好6个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力争在小麦、玉米上创出十亩高产攻关示范点、百亩高产示范田、千亩高产示范片、万亩高产示范方,具体亩产指标和相关措施,市政府专门行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根据高产创建任务要求,规划建设各自的高产创建示范乡和示范村。特别是6个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县,要把创建任务尽快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二)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上下功夫。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将粮食高产创建与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设立领导指挥田、品种展示区等措施,大力引进推广高产优质良种。集中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在小麦上重点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精播半精播技术、垄作栽培技术和旺长防控减灾技术;在玉米上重点推广“合理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一增四改技术和适当晚收技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害防控预案,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和专业化、社会化综合防治。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生产条件上下功夫。在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有效灌溉的同时,高度重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结合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农业良种工程、秸秆还田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整合项目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建设一批成效显著、带动能力强的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区。

(四)创新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在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实行包保粮食高产创建技术推广责任制的办法,建立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加大绿色证书教育、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现场指导,确保各项高产技术进村入户。同时,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力争全市小麦机收率达到100%,玉米机收率达到35%以上。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强化创建工作保障上下功夫。一要加大农业项目整合力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标准粮田建设、良种和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都要支持高产创建活动,加大向粮食高产创建的倾斜力度。二要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在确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足额到位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扩大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范围。三要努力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从今年开始,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重点用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设施改善等。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要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项目带动等综合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田升级转化,力争全市面上85%以上的小麦、玉米建成高产稳产田,小面积单产实现历史新突破。

四、努力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营造良好条件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局;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摆上议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及时发现、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严格责任考核。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分管领导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农口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市、县两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发改、财政、国土、交通、工商、税务以及涉农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要建立督导调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培养推广典型。认真总结、积极推广一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典型,形成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产业方面的典型群体。加大新闻媒介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坚持用市场的办法推动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协调推进和扎实开展,加快推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第三篇: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2008年5月16日)

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4月22日至23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刘伟作重要讲话,副省长贾万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与会人员分别参观考察了蓬莱、莱阳两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烟台、潍坊、山东六和集团等单位作了大会典型发言。会上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表彰了30个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区和50家优秀龙头企业,公布了第四批174家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各市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农工办主任、农业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县市区委书记、优秀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提出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会议指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20多年探索,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探索起步、全面发展迈入了深化提高的新阶段,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继续深入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工作指导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实现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再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培育省重点龙头企业5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出口创汇突破200亿美元,75%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部署安排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515”工程,即用5年时间,投入财政与信贷资金100亿元,重点支持50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在“七个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一要在培育壮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区,重点培育粮油、蔬菜、畜牧、水产、果品、棉花、林木花卉、种子、生物质和生态旅游十大产业体系。二要在促进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优势,盘活资本,整合资源,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创新产业化经营体制,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和组织形式,提高综合效益。三要在推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及质量全程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四要在打造农业品牌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知名品牌、国家知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五要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村“两委”、乡镇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信用合作和供销合作,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小型基础设施股份合作、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形式。依托优势产业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六要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和引导。七要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金融保险服务网络、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服务支撑、资金保障和技术服务。

(三)制定出台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意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按照中央今年加大粮油生产、

第四篇: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一年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措施。会上印发了市政府关于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的文件,还要进行现场参观和讨论交流,对先进龙头企业和中介

组织予以命名表彰,华滔同志明天上午还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深化思想认识

(一)从开发建设八大特色产业的实际效果上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市的特色产业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一是特色基地初具规模。黄姜产业基地达到70万亩,茶叶产业基地达到25万亩,柑桔产业基地达到24万亩,蔬菜和山野菜基地达到10多万亩,魔芋基地达到5万亩,中药材基地达到26万亩,山羊年饲养量达到80万只。二是龙头企业逐渐壮大。黄姜加工龙头企业上10家,形成了年产皂素2200吨的加工能力;茶叶龙头企业有近10家,形成了年产100多万公斤的加工能力;魔芋加工企业有11家,形成了年加工鲜芋8万吨、年产精粉2000多吨的生产能力;山野菜的加工和流通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以上;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医药企业有8家;蔬菜产业建设了堰中批发市场,年吞吐量达到9700万公斤。200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3.6亿元,同比增长16.4,是多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竹溪龙王垭茶业集团、郧西百科皂素有限公司、市蔬菜贸易总公司等企业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首批1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03年资产总额达3.8亿元,同比增长25.8;销售收入达5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达2680万元,同比增长70.4。三是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全市现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近100个,带动了10万农户销售农产品。这次会上表彰的中介组织就是他们当中的先进典型。四是开发效益不断提高。2003年,全市八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2.4亿元,同比增长4.2;特色产业的人平纯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平纯收入的25.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达800万美元。我市八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形式。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认真总结这些实践经验,从中深化思想认识,坚定工作信心,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八大产业,走出一条十堰山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二)从我市的资源优势上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有林业用地267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5,在全省排名第一。尚有荒山100万亩有待开发;还有低质灌木林977万亩,其中相当面积有待改造;已退耕还林86万亩(其中经济林和兼用林60万亩)有待抚育。全市土地详查面积为377万亩,去掉退耕还林86万亩,尚有近300万亩土地可供利用。此外,山区农户房前屋后的零散土地面积也相当可观,开发利用空间也很大。我市农村是天然的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区,开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所必需的土质、大气、水质等条件得天独厚;当今大城市市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前景十分广阔。我们说我市山场、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换句话也可以说是现实开发规模小。罗田县经济林面积发展到70万亩,成为全国板栗、甜柿第一县,农村人平林果纯收入达到1417元。而我市的茶叶、魔芋、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的人平纯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的比例均在1—2之间。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十堰山区资源优势,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充分认识这些资源的潜在价值,深刻认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为群众造福是我们的应尽职责,进而增强我们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从黄姜产业价格波动情况上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努力遵循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黄姜和皂素价格在持续上扬五六年时间后,在去冬今春出现急剧下跌,给姜农收入造成严重损失。对此,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尽力缓解黄姜市场价格风险,收到了较好成效。但全市在园黄姜面积仍达50多万亩,今年秋冬和明年春季将要集中起挖,预计市场价格风险仍然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抓紧有限时间,千方百计地寻求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化解价格风险,减少姜农损失。在黄姜价格波动问题上,举一反三,深入思考,深化认识,对我们搞好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很有启示和教益。比如,如何依靠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帮助农民和龙头企业确定适销的产品和适度的生产规模;如何延长产业化经营的产品生产链,增强产业抵御

市场风险的能力;如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中介组织与农民建立契约联接、服务联接和资本联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解决好上述等等问题,对于发展农业产业化至关重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这是我们需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在工作中努力实践的重要问题。

(四)从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

上看,当前要注意处理好重视粮食生产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关系。近几年来,我市粮食产量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导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这是市场经济比较效益原则的必然反映。但这种粮食产量锐减的情况,也应引起高度警觉和认真重视。粮食生产不是十堰农业的优势,但保持粮食生产基本自给又显得十分重要。现在粮食价格上扬,靠大量外调粮食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贫困农民买不起,交通不便背不起,运费很高贴不起。因此,在年初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我市农村粮食生产应当保持整体自给的指导性工作目标,提出了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保护基本耕地、加强农田建设、大力推广科技和搞好生产服务等促进粮食增长的措施。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要求,做好相应工作,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山区农村粮食不出问题。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待粮食问题,增加还是减少粮食生产,关键是看比较效益。耕地种植粮食还是种植经济作物,也要看比较效益。从现实情况上看,大力开发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开发利用山场发展特色产业不仅与粮食生产没有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要正确分析认识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特色产业;一手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绝不能因为粮食产量减少而放松特色产业开发,导致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出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实行产业化经营来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又半途而废。这也是当前工作中要搞明确的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二、关于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1、要着力制订和完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规划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建设农产品基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艰苦细致的工作。有一个科学决策的建设规划,是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同时规划也是向上争取支持、向外招商引资的必要资料。去年,市农业局会同有关单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精心组织分析论证,拟定了全市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已以十政办发[2004]24号文件印发。这份规划对八个产业的产业优势、区域布局、重点基地和龙头企业、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等,进行了纲要性的论证和规划。市农业局还聘请华农的柑桔专家帮助我们制订了十堰市50万亩柑桔基地发展规划,对丹江库区、汉江两岸发展柑桔产业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对基地布局、品种选择、苗木选育、加工企业、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等作了详细的规划。这份规划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构思周密,内容翔实,格式规范,堪称精品,值得学习借鉴。市林业局也正在编制林业产业化的单项规划。前不久我看到的郧县木瓜和柑桔产业两份发展规划也做得比较好。希望各县市区尽快制订和完善分品种的特色产品基地和产业发展规划,把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切实抓好。

2、要着力扩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开发规模

我在会上曾经讲过郧县白浪镇杨沟村的例子。这个村靠种黄姜致富,前年的人平收入达到6000多元,大多数农户都盖了别墅式的小楼房,家家户户有彩电,大部分有摩托车、有电话,富裕的程度很高,富裕的速度很快,去过的人都感到出乎意料。他们种黄姜也不过五六年时间,为什么富得快,关键是规模问题。杨沟村黄姜种植面积很大,每户大约都在10亩以上,村里的地全都种上了,还到邻近的河南租地种姜。这个例子很典型地说明了特色产品基地规模的重要性。着力扩大特色产品基地规模,要在耕地资源、山场资源和农户庭院资源上下大功夫、做大文章。我们近几年来在耕地上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很大,茶叶、魔芋、中药材、高山蔬菜基地规模扩展较快,效果也很明显。相比之下,山场资源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开发利用。像房县的100万耳菇林基地规划、郧县的100万亩木瓜基地规划和丹江的10万亩花椒基地规划等,如能付诸实施,将能大大扩展特色产品基地规模。此外,农户庭院房前屋后零星土地资源开发空间较大,开发成本较低,开发速度也快,如能统一规划,分户实施,也是扩大基地规模的重要一块。着力扩大特色产品基地规模,要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全市已退耕还林86万亩,荒山造林60多万亩,今年大约还有4万亩退耕计划,这是扩大基地规模的难得机遇,要切实把握利用好。此外,新阶段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省里特色产品板块基地建设等工程项目,还包括后几年将要实施的南水北调水源区水土保持项目,都有相当部分资金可以用于特色产品基地建设。我们要统筹策划,周密盘算,采取“统一规划,分项实施,分片建设,各记其功”的办法,做到既完成工程项目实施任务,又把特色产品基地建设巧妙地结合其中,充分利用这些工程项目资金,扎扎实实抓上3—5年,就一定能把特色产品基地规模做起来。

3、要着力提高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科技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和科技攻关力度,是提高产业基地和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也是当前特色产品种植和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必须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作物生长规律,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基地的科技水平。要加快黄姜良种选育快繁和清洁生产步伐,节本降耗,减少污染,深度开发,化解风险;加大魔芋“两病”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强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中药材适地适种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积极探索林药间套、林草间套、林果间套等多元间套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进行柑桔品改,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果比重;加速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提高有机名优茶比重;发展袋料香菇,提高农作物原料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加快山野菜人工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扩大基地规模;建立人工草场,加大畜牧业品种改良力度,推广牛羊圈养模式,挖掘草食畜牧业开发潜力。要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变“拿钱养人”为“拿钱养事”,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贡献聪明才智。

4、要着力创新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开发机制

十堰发展特色产业基地的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加快山场开发步伐,扩大山场开发规模,是建设特色产品基地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群众对开发山场赚钱致富的积极性并不很高。对此问题,我们要认真重视,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制定新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建立一种具有内在动力的新机制,使各种投入主体能够获得正当的权益,从而调动各个方面开发山场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依法保障山场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对权属不清的林木林地和退耕还林地,要尽快确定权属,颁发林权证。要充分利用荒山造林政策,吸引和支持各方面力量投入山场开发。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政策,切实维护林业生产经营者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经营自主权和财产处置权。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山场开发,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投入产业基地建设。

三、关于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结构调整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最重要的环节,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1、加强龙头企业项目的构思论证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要精心构思论证农业产业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招商引资,培植内力,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要立足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科学论证,精心筛选一批项目作为开发重点。着力围绕黄姜、魔芋、茶叶、柑桔、蔬菜(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和养羊等优势产业,进行认真梳理,精心构思,选择开发系列产品,形成龙头企业建设项目。例如黄姜深加工项目,特别是以皂素为原材料的深加工项目;魔芋深加工项目,包括魔芋精粉、微粉、魔芋食品;山野菜加工项目,主要是竹笋、薇菜、荃菜、香椿的加工等;山羊肉食品加工项目,主要是引进名牌龙头企业来我市办厂;蔬菜产品加工项目,包括蔬菜休闲食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加工项目,包括吸引外资改造扩建市乳品生产项目;有机茶加工项目,主要是茶叶多品类开发,如茶砖、茶饮料、茶多酚提取等;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项目,包括兴建中药材市场、中药材饮片加工项目或投资创办中药材生产基地;木耳香菇加工项目,包括香菇罐头加工;猕猴桃、柑桔等果酱、果脯、水果罐头加工项目;郧西野山葡萄酒加工项目;丹江农夫山泉原料配套项目;饲料加工项目,主要是引进国内名牌饲料企业来我市创办饲料生产企业;引进农业生产资料联销集团来我市创办连锁经营项目等,这些都是应当重视、可以筹划的项目。要做好项目编制工作,要舍得投入,深入研究,详查资源,邀请专家指导,进行科学论证,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精心编制包装项目,以提高向上争取支持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2、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

最近,市政府在反复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文件从财政、税收、信贷、用地、收费等几个方面,制定了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这是我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以来出台的第一个扶持龙头企业的文件,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研究具体配套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市财政每年争取安排一定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有规模效益、有市场竞争力、有辐射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财源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所需流动资金,有关银行要予以积极支持。各级农业银行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龙头企业使用扶贫贷款的条件。农村信用社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积极开展评级授信,给予贷款支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要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002〕62号文件有关规定,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所得,免征3—5年企业所得税。对经营农产品的个体工商户,月销售额未达到5000元的免征增值税。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继续执行十政发〔1998〕78号文件,同时对整车运输本市大宗新鲜农畜产品、水产品和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证书的农产品车辆,过路费可降低一个收费档次。要落实土地优惠政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对一些重点项目,特别是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来我市投资兴业,要着眼大企业集团实力雄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等优势,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研究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现场办公等形式,做到特事特办,给予大力支持。

3、加大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培植龙头企业,关键要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百科皂素、麦克药业、竹溪科玛协力魔芋加工、丹江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都是招商引资建成的。我们要大力引进外商资本、民营资本,建设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以优势资源、优良环境、优质服务,吸引境外资本和人才来我市参与特色产业开发,采取多种招商引资方式,搞好宣传,推介产品,引进项目。要瞄准国内同行业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江浙、温州等民间资本富集的发达地区,组织专班,盯住大商、名商,拿出攻城拔寨的勇气和毅力,把外地优势资本与我市优势资源相嫁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关系招商引资,认真研究招商对象,明确主攻方向,动员各方面力量,大胆地走出去,一家一家地跑,一项一项地谈,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利用干部职工的各种途经和关系,广泛收集信息,联系外地客商,寻求招商机会。加大特色优势资源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各类会展平台,宣传推介我市的招商引资政策和项目。对招商引资取得实际效果的,要对其有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

4、加强龙头企业品牌创建

从当今市场的消费主流来看,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由讲温饱变为讲营养、讲卫生、讲安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抓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创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已成为当务之急。2003年全市共有无公害食品品牌6个,绿色食品品牌9个,有机食品品牌13个。必须充分运用我市独特的优势条件,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抓好品牌建设,要继续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加快制定绿色柑桔、有机茶等特色产品地方标准,并力争申报省级地方标准,用标准化指导特色产业开发。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争取质量认证和安全卫生认证,积极参与权威机构组织的名牌认证和评选等活动,把我市有机农业品牌打响,力争每个特色产业都有知名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今年将继续对获得品牌认证的企业予以奖励。

5、加强中介组织建设

中介组织一肩挑两头,一头连着农户和基地,一头连着龙头企业和市场,作用非常重要。今天大会表彰的各类专业协会和新型的农民经合组织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要大力宣传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要大力支持发展中介组织,培育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充分发挥农村营销大户、种植能手、农民经纪人的带动作用,按照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增强其自我服务和自我保护能力。要鼓励引导机构改革中的分流干部和技术人员,领办特色产业开发综合服务实体,为农民进入市场牵线搭桥。八大特色产业生产基地集中的乡镇,都要开展农村经合组织示范建设。在实践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利益驱动、群众参与、各方配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强监管,规范行为,稳步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民和基地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完善联结机制,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

四、关于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方面的工作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是要成立专班。市里按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实施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套措施的组织领导机制。各县市区要尽快理顺健全办事机构。市和县市区产业化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搞好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具体负责对龙头企业的评估、认定、考核、奖励和服务管理。要把龙头企业建设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注重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充实和完善扶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促进发展,形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力。

二是要转变作风。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和特色产品基地建设,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力戒“路边花”等形象工程。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各级各部门要经常深入龙头企业了解发展情况,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出主意,想办法,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搞好引导、示范和服务,千方百计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要优化环境。要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依法行政,营造信用、法制环境,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切实加强部门服务意识,大开绿灯,少设关卡,减少企业办事、办证手续,多做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实事好事。各级计划、财政、经贸、土地、金融、税务等部门,要带头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市政府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决定,提供快捷优质服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营造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暨双十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暨“双十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召开这次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主要是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着眼于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总结交流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形势

和新任务,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刚才,5个单位从不同层面介绍了实施农业“双十工程”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了3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33家市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对14个先进乡镇、13个名牌产品和59个优质农产品进行了奖励表彰。这不仅表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标志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运行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的加快发展阶段。下面,就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正确把握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发展意识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工作重点,采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多元并举,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多管齐下,深化加工、布局市场、扩大出口多领域发展的综合措施,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市农业产业化呈现出龙头企业增量、生产基地扩大、经营领域延伸和带动能力增强的良好势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成为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农业增效是农民增收的前提条件,农业产业化经营又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有效实现形式。全市各级按照这一思路,在着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多形式、多举措、多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75家,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8.3亿元,完成利税1.89亿元,实现了速度效益的同步增长。各地引导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衔接配套,实现双赢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素组合。目前,全市各类龙头企业带动粮食、蔬菜和林果等生产基地达到178万亩,带动饲养小区1058个,全市有42万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的形式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系,超过40的农户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领域。

二是农民经合组织迅速发展,架起了农户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全市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切入点,不断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农民经合组织建设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完善,较好地发挥了降低交易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加快技术转移,合理配置资源,发展规模经济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综合作用。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55个,其中登记手续完备、运作规范有序的接近200个,涵盖种子、蔬菜、林果、畜牧、水产多行业,涉及种、养、加、销和技术服务多领域,形成了市、县、乡、村多层次,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农民经合组织的作用将会日益显现。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综合效益明显。全市各级既在农业产业化内涵上注重开发,又在农业产业化外延上注重扩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域范围内生产基地,采购农产品原料总值43亿元,带动农户增收7亿多元,并带动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着眼市场需求,在开发高附加值核桃油深加工项目的同时,以优惠价格收购原料,收到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济南瑞海公司,利用商南大蒜资源,精深加工、出口创汇、布局基地统筹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已成为全市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重点企业。

四是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各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基地生产,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抓农业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抓品牌战略,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既注重产业链条的协调延伸,又注重各环节的强筋健骨,夯实了农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市有9家龙头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有126个农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在进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之后,佳宝牌液体奶又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市场信誉明显提高,销售收入逐年攀升。

总的看,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了加快发展、提升层次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自我纵向相比,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横向比,特别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存在不少问

题。一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小,缺乏在国内外知名度高、产品覆盖面大、带动能力强的“航空母舰”。龙头企业规模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也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能力,就不能带动农业主导产业的稳定发展。二是产品档次低,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目前,在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率已达到60以上,名牌产品成为龙头企业的主导产品,由此带来稳

定的市场与可观的效益,而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40,精深加工率不达10,名牌产品比率更低,这不仅难以获取加工增值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摆脱不利地位。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科学布局和稳定发展生产基地是基础,壮大龙头企业是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保证,建立科学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各级政府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其带动辐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企业增利的多赢效果,而我们有些龙头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眼光和胆魄,忽视建设或联结农产品生产基地,忽视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这需要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肩负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艰巨任务。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开始出现了向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这就是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通过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形成具有特色的种植业集群;通过规模化饲养和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形成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养殖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实施名牌战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通过连锁经营和现代流通方式,形成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这些集群的根本特点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共同促进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尤其农业龙头企业,要认真研究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把握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和特点,科学选择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联系各自实际,制定发展对策,加大工作力度,超前引导运作,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二、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努力拓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空间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这一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又快又好的发展。从我市当前实际分析,各级需要提高“三个认识”,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建立完善“三个机制”。

提高“三个认识”,即:一是从本质上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农业产业化既是适应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也是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它既发挥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又把企业和各类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势集于一体,将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业,通过拓展产业链条,完善利益链的方式,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从发展理念上认识农业产业化的地位作用。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用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突出市场导向和龙头企业、各类服务组织的带动作用;突出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科技投入和要素支撑,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突出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也就是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三是从发展目标上认识农业龙头企业的任务。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带动农户、企业发展的双重任务。同时对农业产业的调整和提升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一是正确处理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农户与龙头企业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整体,是相互合作、彼此依托的利益关系,双方的生产经营行为,必须着眼于发展,围绕着创利,诚信合作,合力作为,共赢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农业龙头企业与乡村组织的关系。各类龙头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各级政府各有关组织有义务和责任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做到引导不主导,投入不介入,扶持不把持,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业的关系。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根植的基础是农业。因此,各类龙头企业要统筹基地发展、农民增收和企业创利的相互关系,企业产品生产基地和收购要最大限度的在本埠安排,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能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建立“三个机制”,即:一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要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建立优胜劣汰制度。引导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省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获得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技术创新、提升层次,对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可给予投资总额一定比例的补助。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因此,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必须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并逐步向订单生产和股份合作发展,建立紧密型或半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双赢发展。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农业产业化涉及到若干个部门,贯穿于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经合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若干层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部门合作至关重要。各部门要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服务,积极为农民增收尽责尽力。各县(市)区要建立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工作动态,对上申报企业或项目,本级认定企业或扶持,必须由领导小组集体研究。

三、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产业化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坚持科技先导,创新体制机制,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基地为基础,加快构建相互关联配套、联结关系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是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从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运行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很好的满足龙头企业的生产需要,这不仅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增收。对此,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所需,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抓好农产品基地规划和建设。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实行规模化经营,解决好基地建设与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同时,引导和支持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建设生产基地,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好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是基地建设成败的关键,双方都要有长远眼光,互助互信,加强合作,企业要积极参与,农民要按照合同经营,努力实现双赢。农业部门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优越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去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出发,认真抓好落实。一是抓好机制创新。要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用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明晰产权制度,用合同规范服务内容、方式,用会员、社员制明确自主管理决策制度,指导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在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经营产业化、产品销售品牌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抓好规范运作。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合作组织,要做好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建档立制,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要引导合作组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股份合作或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要适时引导合作组织向经济实体过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抓好典型带动。我市的合作组织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抓好典型,坚持试点示范引路。这次会上认定了33家市级重点合作组织,各县(市)区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在认定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支持,总结好典型的经验和做法,力求在发展中规范,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

(三)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其核心是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从一定意义上讲,建设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形成一个系列,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因此,要本着“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思路,突出抓好大型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群体,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要以市场为导向,既要搞好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等初级加工,更要加快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市场型龙头企业的建设,积极发展产地批发市场,不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曲堤蔬菜批发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要积极地总结和推广。

(四)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的生命”。龙头企业一定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做大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国家、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要率先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行标准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逐步推行质量标准管理认证体系,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有关部门要前置检测关口,严格检验制度,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质量,通过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培育更多的特色名牌产品,为龙头企业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料。龙头企业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的意识,对已获得国家和省名牌称号的,要继续搞好深度开发,不断包装出新,提升档次,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力和竞争力。

(五)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龙头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今后农业科研项目、培训项目要向龙头企业开放,真正使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有效载体。要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富民工程,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引导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重视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同志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重大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基础。希望大家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形成合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会议表彰了市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和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省农业厅朱志泉......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认真总结、冷静分析我市农业产业化现状我市是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市,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经营水平也比较低。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突出地抓了龙头企业......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是我市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市首次召开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时间长、人员多、规格高,市......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交流经验,表......

    在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樊doc(模版)

    在县域经济工作—农业产业化会议上的讲话 樊自斌 (2009年4月29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县域经济工作-农业产业化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暨......

    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全国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进一步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增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1、正确认识农......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很重要,它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对于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充分认识龙头企业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