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改革问题的思考
关于扶贫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问题导向
不言而喻,我国扶贫开发成就巨大、举世公认,但是问题也是有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准扶贫不够。这是扶贫开发几十年中犯的一个最大错误。农村扶贫,包括救助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后者又包括扶持区域与扶持人口。扶贫开发,开发是手段,扶贫是目的。手段中,关键的是财政扶贫投入。对应开发式扶
贫的两个对象,财政扶贫投入包括:财政综合扶贫投入,财政专项扶贫投入。前者重点扶持区域跨越发展,后者重点扶持人口脱贫致富。2012年中央财政综合扶贫投入2996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投入320亿元;2013年前者约为3690亿元,后者约为394亿元。
各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主要由财政和扶贫部门在管理。换句话说,我们扶贫部门的职责就是专项扶贫,任务就是扶持人口脱贫致富。所谓精准扶贫不够,也就是说专项扶贫投入偏离了穷人这个“靶”“的”。在扶持区域发展上,“请神容易送神难”,重点县一经入围就几十年难以突围,致使富了出不来,穷也进不去。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早在2008年该县就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连续6年居广西县级首位。严重的问题在于:这并不是个案。
对扶持人口而言,“扶强不扶弱”现象凸显。许多地方扶持种植养殖业把钱给了大户,而扶贫贴息可能就给了大企业。农机具购置给予50%的补贴,那么只要出一万就可以购买价值两万的农机具。但是,如果你是个贫困户,可能就拿不出这个钱,也就享受不到这个政策。家电下乡也一样,买不起家电的人,享受不到优惠。住房改造上就更突出,其中补助一两万元但新建要五六万或七八万元,穷人出不起就只能补给非穷人。这就导致真正贫困的人得不到扶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橄榄型分配格局。”扶贫开发的重任就在于通过精准扶贫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减少“橄榄型”分配格局低端群体。但是,一些地方扶贫成了扶“橄榄型”中间群体向高端群体转变。总的看,精准不够,一是专项扶贫投入用于了扶持区域发展,成了“普惠”,二是专项扶贫投入被一些富人自觉不自觉地占有,成了“扶强难扶弱”。
哲人说,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专项扶贫投入是国家通过二次分配,专门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救穷如救火,扶贫精准不够就成了“鸡脚杆上剐油”,剥夺了穷人的正当权益。如此,谈何公平?!谈何和谐?!谈何“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中央文件近年来出现的名词,首见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后来也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顶层设计来源于系统工程学,其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换句话说,在系统工作中,基层设计是指“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总的特点是具有“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按图施工。避免各自为政造成工程建设过程的混乱无序。
从我国目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顶层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完善。要求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必须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谋划新的发展蓝图。对“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改革过程中怎样使用?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一个全面的表述,概括起来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导方针,明确指出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基本内容,主要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增强驾驭全局能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协调好,同时要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三是实现路径,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精准扶贫有许多工作要做,应有之义就是顶层设计。在扶持区域方面,重点县退出机制包括标准、方式、程序等,贫困村的选择标准、扶持方式、政策投入等,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在扶持人口方面,资金数量、人口规模、监管放权,这些也都需要顶层设计。从历史看,精准扶贫不缺“设计”而是缺落实。在新村建设中坚持新村“竞争入围”和扶贫“首扶制度”,做到选准最困难的村、扶持最贫困的户、办好群众最急需办的事。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精准扶贫,这是写进了省的新十年扶贫《纲要》的,但是,具体操作中没有怎么落实。重点县退出机制也是有的,仍然是一个落实问题。早在2012年初,省委就提出了建立重点县退出新机制,到2019年底前分期分批完成全省36个重点县“摘帽”任务。对摘掉“帽子”的县,坚持扶持政策不变、资金项目不变、扶贫规划不变、行业扶贫不变、定点扶贫不变的“五不变”规定。对没有按期“摘帽”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责任。之后,川办印发了《关于确保完成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工作方案的通知》(〔2012〕62号),明确提出:在2019年年底前,除藏区外的2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摘掉重点县“帽子”。
三、基层探索
与顶层设计相对应的是基层探索或叫创新。在重视顶层设计的时候,要同时、同地位地提出并重视基层探索。中国的一些主要改革,顶层是
被基层推着走的,农村改革是如此,国企改革及至市场改革也是如此。
必须给基层探索一个合法的地位。现在几乎所有文件都不怎么提基层探索,现实中往往把基层的一些改革探索视为非法行为,加以压制。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趋向。中国改革实际上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单单是顶层在起作用。四川是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些改革中,基层探索功不可没,土地“大包干”就是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扶贫开发也如此,全国闻名的黔江精神、巴中经验,都是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伟大创造,艰辛探索。
扶贫开发具体的特别是操作层面的东西,还是要大力倡导基层探索创新。比如资金如何到户,到户干啥?就是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什么、怎么干,这些还是要交给基层、交给群众,让基层、让群众说了算。即便经验推广也要推那些可复制的,那些不可复制的只能是看叫不看座,没有一点实在意义。四、三个层面
发端于1986年的扶贫开发本身是改革的产物,扶贫改革是“全面深入改革”的应有之义。中办发〔2013〕25号文件,对扶贫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当前问题是要做好有序推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
一是尽早可以推进的。扶贫到户、下放“四权”、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等,这些就是尽早可以推进的。还比如贫困村互助资金,2006年试点至今已经七八个年头了,就没有必要继续“试点”,既然是成功的可复制的,就应尽早纳入扶贫的正常工作。精准扶贫涉及到投入到户甚至到人,有的同志就担心“张三家多李四家少而引发矛盾甚至农村不稳”,我觉得这个担心有些多余。精准扶贫中要提防的是简单的分钱分物,这个倒真是要引起注意。还有就是片区与人口的关系,这个要处理好。这两点倒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二是通过试点推进的。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这些是要通过试点再推进的。特别是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这些则要通过试点,取得成功经验方可推进。还有就是试点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进行“三权分离”,探索“交易—鉴证—抵押”的产权交易的模式,农户可以凭承包权抵押贷款,也可以凭此增加财产性收入,拓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空间。
三是深入研究推进的。政府购买扶贫服务,引入第三方扶贫,这都要深入研究后再推进。从购买社会服务来看,要提防的是借购买之机把扶贫部门该干的事推出去,产生“花钱买耍”现象。从长远来看,中国扶贫的最理想模式是政府提供扶贫资金,而资金的传递和管理应主要由农民自己的组织和专业性的民间机构来负责,这也是世界其他地区成功扶贫的方式。但是,目前完全这样做的条件还不是很具备,需要等待时机,创造条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中国扶贫的成功模式,但目前政府主导过度,社会参与不足问题也突出。政府主导扶贫是合理的,一方面贫困问题不是哪一个市场主体单一制造的,何况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社会的大管家,扶贫是政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另方面扶贫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单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动员到足够的社会资源,如果政府不介入和主导,恐怕大多数贫困人口连基本生存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但是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每个环节都要介入,更不意味着几十万甚至几万元一个项目都要省上来审批,过度的行政化会带来效率损失,扶贫开发中的很多问题来源也于此。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在优化政府主导的同时强化社会参与。五、三级分推
198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提出“做好扶贫工作”“国务院和有关省、自治区都要建立贫困地区领导小组”,由此,全国扶贫开发机构陆续成立。领导小组属于议事协调机构,下设的扶贫办属于办事机构。严格来说,其职能职责就是统筹协调,监督管理。但是,一直以来扶贫部门特别是省级扶贫部门重在分资金批项目,监督管理有所弱化。上年,国家审计署公告了对广西等6省区1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反映出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上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目前体制下,出问题是必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省市放松了监管。
省、市、县三级政府特别是扶贫部门,在扶贫改革中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本质上看是个事权划分问题。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办发〔2013〕25号文件,“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资金和项目监管,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这很明确,省市重在监管,县级重在组织实施。
省市特别是省级扶贫部门,要自觉回归到监督管理上来,这是深化扶贫改革的必然。这个回归很重要,早回比晚回好,早回早主动。现在,省级扶贫部门忙于分资金批项目编规划搞培训,无暇顾及监督管理,带来了不少弊端;县级缺乏项目审批权,对不切合当地的规划或由于上级没有监管而擅自调整项目等的问题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改革,要靠严格实行中央既定政策办事。
第二篇:扶贫工作思考
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就如何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十五“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始终坚持从双江实际出发,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谋划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鼓舞人心,以富民的实绩安定人心,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境安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扶农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扶贫攻坚放在最突出的位臵。立足基本县情,紧紧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人口,以贫困村为主战场,1 着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一体两翼”战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创新开发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表现在:一是全县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十五”期间全县共解决了3.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74.6%下降到23.7%;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18%;三是贫困地区安居工程、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四是各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逐步形成;五是产业培育力度逐步加大,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劳动者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有外出务工人员的贫困家庭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六是教育文化卫生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七是合力攻坚氛围浓厚,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群众脱贫致富信心逐步增强,热情和干劲高涨。
回顾五年工作成绩,主要经验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平安和谐云南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坚持以 2 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村寨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素质同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步加大,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存在困难和面临的形势
五年拼搏奋斗,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为我县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我县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欠发达阶段,发展不够,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目前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一大、二深、三高、四散、五弱”。“大”就是贫困人口绝对数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83元以下的人口还有 6.5 万人,人均纯收入在683至94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共有 5.4 万人。“深”就是贫困程度深。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50.7%、26%、71.5%,并且呈现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全县还有近1万特困群众基本丧失生存条件;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布朗族基本处于整体贫困状态。“高”就是返贫率高。“十五”期间,返贫人口占脱贫人口的比重高达86.8%,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群体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散”就是贫困人口分布散。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呈“大分散、小集中”,点、片、线并存的格局。“弱”就是支持力量薄弱。由于我县各级财政的自给率低、调控能力有限,所增加的资金与扶贫任务相比显得十分薄弱,扶贫资金 虽然总量在增长,但支出比例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仍呈下降趋势。扶贫开发呈现四个新特点:边际效益下降,扶贫成本提高,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扶贫难度加大,减贫速度减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返贫人口比重较高,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扼制;贫困人口分布宏观分散,微观集中,点线面并存,边境、民族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一状况和特点决定了“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减少收入差距,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重要攻坚时期。
“十一五”是我县扶贫攻坚的决战时期,打好“十一五”扶贫攻坚战,既需要我们对这一时期扶贫开发的难度有足够估计,也应该看到扶贫开发具有的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都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动力源泉。二是经过“十五”的建设发展,全县经济更加繁荣,社会全面进步,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初步建立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制度,非公经济、私营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地区帮扶的力度也在逐渐增大,一个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四是贫困地区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脱贫致富信心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建设的积极性高涨。五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工业 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及“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深入贯彻落实,人才技术将向农村流动,项目资金将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将向农村延伸,扶贫开发工作又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一)充分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扶贫开发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消除贫困。打好扶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脱贫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事关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事关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实施,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我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巩固的大局。解决贫困问题是党和政府的历史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臵,把扶贫开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优先着力抓实抓好,圆满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为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二)坚持五个原则,处理好四个关系。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在落实党委政府和部门扶贫责任、继续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充分发 挥信贷资金作用,发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以投劳、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逐步建立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困难,让广大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直接受益。
——坚持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开发贫困地区资源,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加大科技培训和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力度,搞好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工作,使扶贫开发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坚持重点突破与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相结合。切实落实“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整体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的服务水平,突出质量效益,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加大贫困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实现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大流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依法有效保护和开发水、土地、矿产、人文、生物和旅游资源,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尊重贫困群众参与权。在决策过程中,要摸清情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让贫困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保障农村贫困妇女、儿童的权益,实现不同性别、民族、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
第一,正确处理好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避免淡化边缘化扶贫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名,把雪中送炭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条件较好村的新农村建设,搞“锦上添花”,偏离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向的倾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县区域发展不平衡,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人口资源环境气候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民族构成千差万别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农村的建设指导标准,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紧紧瞄准贫困对象和贫困村,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把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通过贫困村的综合开发,为新农村建设打牢基础。
第二,正确处理好农民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的关系。在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制定、规划的编制实施,尤其是支农资金的安排使用上,要坚持使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农民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的关系,紧紧瞄准农民、尤其是贫困群体,建立使农民直接受益的资金投放和使用机制,围绕农民长效增收机制的建立,以产业建设为中心环节,以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保障,努力提高各类项目、资金的进村入户率,舍得向农民投钱,把资金优先安排在与解决贫困农民温饱和巩固温饱最密切相关的项目上,突出解决好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第三,正确处理好综合开发与突出重点的关系。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突出解决好制约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稳定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众温饱的关键性因素,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贫困村整村推进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夯实农民的增收基础,着力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努力实现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村寨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素质同步提高、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切实做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发展一个村。
第四,正确处理好加大投入与整合资源、落实部门责任的关系。必须按照省委白书记关于完善协调、投入、责任、参与、激励5个机制的要求,切实加大投入,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处理好加大投入与整合资源、落实部门责任的关系。
(三)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扶贫攻坚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核心在发展经济,难点在贫困地区。搞好了扶贫攻坚,就抓住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加快了贫困地区发展,就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为了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只有打好扶贫攻坚战,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新的高度认识扶贫工作,用新的理念谋划扶贫工作,用新的机制提升扶贫工作,用新的措施推动扶贫工作。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抓住重点,破解难题,着力在以下6个方面下功夫。
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增加扶贫投入上下功夫。首先,要建立扶贫开发投入随各级财力增加而同步增长的机制,大力调整资金支出结构,盘活存量,增加增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每年新增财力的10%用于扶贫开发。其次,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切实解决资金使用分散问题,充分用好政策、项目。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整村推进,兼顾贫困地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和省新的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已经确定的扶贫重点工作。第三,要加大社会帮扶的力度。进一步完成挂钩扶贫的方式,探索有效的帮扶机制,促使各挂钩单位千方百计增加对挂钩扶贫点的资金投入。继续开展好扶贫济困向绝对贫困宣战的社会宣传工 作,争取社会各界积极踊跃参与扶贫开发。第四,切实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各项工作的开展。着力建设贫困地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扩大信贷规模,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种养业、加工业,以及对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有直接作用的项目。第五,完善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扩大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范围、额度和用途,适当延长扶贫贷款的使用期限,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为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2、着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在增强贫困村综合发展能力上下功夫。把实施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作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扶贫投入,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改善贫困自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力求做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发展一个村,一要规划先行。精心编制和实施好村级规划,规划围绕村情、项目围绕规划、资金围绕项目、检查围绕资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整村推进。二要严格标准。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把最能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和最困难的村、最穷的群众优先纳入扶持范围给予扶持。三要重点突破。要按照产业优先、发展优先的原则,把解决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放在首位,搞好整村推进。
3、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开发,在拓宽贫困农民的增收渠道上下功夫。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即辐射范围宽,又连接千家万户的种植业、畜牧为、林业三大产业扶贫投入,10 在项目安排上对贫困地区产业开发予以倾斜扶持,采取政府适当补助方式,充分发挥信贷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的作用,建立长期滚动、农民直接受益的产业扶持资金使用机制。二要着力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三要继续巩固提高糖、茶、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林业等支柱产业;四要切实加快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抓住示范、培训两个关键环节,以良好的示范效果促推广,以实用的现场培训促普及,努力提高贫困地区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水平。
4、着力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在拓宽贫困人口的就业渠道上下功夫。一要抓培训。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二要创新机制。建立输出输入互动机制,鼓励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依靠社会力量,搭建转移平台,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化程度,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三要政策支持。认真落实政府对贫困农民转移的扶持政策,消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依法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影响农民工转移的突出问题。四要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五要加快成镇发展,收纳更多的贫困地区农民到城镇就业创业。
5、着力发展贫困农村公共事业,在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上下功夫。要坚持把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 11 设,作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导工作和战略性举措来抓,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解决好饮水、行路、用电、基本农田地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性、公益性、基础性项目,打牢经济发展基础。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上学难、就医难、文化落实、信息闭塞的状况。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强化民主法制建设,为贫困地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6、着力加大对特殊区域贫困人口听扶持力度,在缩小发展差距上下功夫。一要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特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二要对予重点倾斜,加大对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实施好“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三要加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实行重点扶贫帮困。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2006-12-11 08:25:27 作者: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王茜 来源:无锡历史教育网 浏览次数:1092 文字大小:【大】【中】【小】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在江苏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学生的理念正在转变,但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困难。下面对自己及身边的同仁在新课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受传统教学思维、教学习惯的影响较大,教师、学生很难“动”起来。
现在,大部分教师在安排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时,基本上都围绕教材知识反复讲练。学生所谓的“动”也是围绕教材进行记忆练习,思考的空间很小,“灌输”的意味仍然很浓。这样忽略了教材仅是“读本”的事实,背离了“课改”的方向。
学生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传统的学习习惯仍没有改变,加上某些学科作业负担较重,历史学习基本上只能通过课堂完成。让学生去查找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高而效率低,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很少提出问题。
新课标要求“学会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交流思想、合作学习”,改变单一个体的学习方式。广大教师正把这一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但却存在不足:其一,单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而且分组方法单一,总是规定前后左右4位同学一组,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其二,每节课的容量较大,给学生真正讨论的时间太少。学生往往抓不住中心问题,表面热烈,但实际上并没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间的合作就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学生也就很少能达到课标中要求的“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别说自己探究来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华而不实,效果不理想。
新课标提倡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学过程设计的成败,不仅看形式,更关键的是看这一形式能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如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合作程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的熏陶等。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有些教师努力采取一些“新”的教学设计,但效果不佳。如,曾听一位老师讲《马关条约》时采用角色扮演:让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日本和清政府的谈判代表,表明双方的心态。但整个过程只是让学生念一下教师事先写好的稿子,学生根本就没有角色体验,华而不实,给人以作秀之感。实际上,在学生学过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述,并说出理由,这样才能反映出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内化程度。
4、评价手段单一,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传统评价模式,只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回归传统教学,课改精神得不到落实。有些老师也在试着用课改的理念进行评价,但却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落实,效果不佳。
二、几点思考:
从上述列举的几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探索。
1、打破以往授课的基本程序,创设历史情境,感悟历史。
要使学生动起来,可以打破以往授课的基本程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新课改提倡在课内外开展以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因此可用新的教学程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提出初步方案――提出猜想或假设――实验或验证――学生间交流评价。
教师要尽可能创设真实而全面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角色体验式自学。这样才能感触历史的生动,才能更牢固地理解历史。因而将学生带入所讲述的历史氛围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进程,也是进行创新教育、开放教育的一种很好方式。如在讲“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时,我让学生分别装扮成秦始皇和秦朝大臣,进行模拟讨论,在讨论中,完全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重塑“历史”,结果学生不仅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教材所述措施将出来,还能献出自己独有的“措施”。
一般而言,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学生的知识储存为背景;问题富有一定挑战性;为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并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有一定思维容量。
2、分组多样化,注重实效性。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要注意实效性,分组时可以考虑学生的意愿、性格特点等,可让学生自由组合。为了讨论便利,上课可以重新排座位。分组讨论探究时,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并作为平时评价成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又更具有实效性。
3、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方法(1)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参与者,因此教师首先把学生看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有创设民主自由的空间,学生才能敢说。作为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所说内容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允许学生迟疑犹豫,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允许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有利于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2)交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从归类比较中发现问题。有许多问题貌似相同,其实质大有区别,因此比较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事物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展现出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相同或不同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从插图中发现问题。教科书中现成的插图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从而发现问题。如讲“洋务运动”时,有“江南制造总局”这幅插图,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图中看出该企业的大门蕴涵着封建性很强的内容,是一座封建衙门式的军事企业,从而引导学生联系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有利于达到活跃思维的良好效果。
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历史的影子,可从这个角度去提问。如,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看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学生可以联系当前日本右翼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谈自己的看法,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涉及许多历史知识,它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
4、做好评价工作,建立有效评价机制。(1)注重平时评价和过程评价。
新课程强调过程评价,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剧情表演、主题辩论、学生问答、社会调查等各种活动中,这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效能。这一点需要学校管理的调整、配合,还要进一步探索。(2)测验中融入人文思想。
阶段考试评价仍是十分必要、不可或缺的。但可以融入人文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方法一:试题总量增容,让学生选择作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设选择的机会。例如在命制选择题时,出30题,让学生任选20题;材料解析和问答题则给学生更大选择机会,可两道中选一题完成。给学生自主选择试题的机会,实际就是给了学生选择成功的机会。
方法二:卷面的呈现形式力求生动活泼,改变以往“白纸黑字”的单调方式。在试题旁设置一些能形象注解题意的图像,多将一些风趣幽默而又富有哲理的漫画引入试卷。这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争取成功的信心。
第四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后勤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最早实行单个项目的“承包制”、到后来的全面“承包责任制”,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终于在1999年确定了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特别是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程,离《意见》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多数高校还处在后勤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学校领导还没有真正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后勤依然是高校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方面。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就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希能引起同行的共鸣。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等六部委在1999年联合下发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为了实现后勤社会化的远大目标,各高校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至2008年,这一目标已在大部分高校得到实现。社会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逐步转变为后勤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由社会承担,实现后勤社会化;二是为现有的后勤发展创造条件,组建后勤服务集团,在后勤服务集团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与高校的剥离,使之走向社会。应该说,不管采取哪一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剥离或精简越来越庞大的后勤服务队伍,提高办学效益,最终实现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服务。
2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也没有以前的经验可以照抄。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政府主导,成立大后勤集团;二是校际联合成立后勤公司、后勤集团;三是高校自身成立后勤集团、后勤中心。许多高校还创造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改革模式,如“小甲方、大乙方”、“多甲方、小乙方”、“小机关、大实体”、“小机关、多实体”、“总公司”、“一处两制”等等,多种形式的试点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根据近年来各地高校后勤改革的实际,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主要有:
2.1独立法人模式:俗称“完全企业化”,指学校后勤与学校行政分离时,以后勤占用学校固定资产和后勤积累为资金注册,成立后勤产业有限公司,并保留后勤管理处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后勤进行“规划建设、质量监控、经济核算、组织协调”,在理顺资产关系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将学校所有经营服务实体并入后勤产业集团,实现事、企分开,两权分离。
2.2甲乙双方协议模式:指高校后勤集团作为学校的产业以乙方身份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后勤产业管理处以甲方身份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职能,学校以协议形式联系甲、乙双方,使学校后勤与行政企业分离、权责明确。
2.3主体乙方模式:指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原总务处整体转制为后勤集团,由主管
院长、财务、审计等组成甲方替代原拟设置的后勤处,减少链条管理,以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甲、乙双方责权利相约,稳定发展,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2.4集团化服务模式:指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以联合后勤集团改革为龙头,带动和推进地区高校社会改革,这种模式打破了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旧格局,使地区高校后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并服务于校内和校外的两个市场。
2.5高校中企业化行政部门模式:指改革不够彻底的高校后勤,名称上为高校后勤集团,但性质没有变,还是作为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只是带着企业的性质。
2.6社会化服务模式:主要是一批民办高校不要国家投资,由社会联办后勤,这种模式以学校后勤市场为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障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3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现有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还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现成的“学校办社会”格局,高校办学主体不能完全放弃向师生提供后勤服务安排,后勤企业无法完全社会化,真正独立于高校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格局,投资体制、用人制度、经费管理、领导任免等没有根本变化,高校仍是以政府进行行政管理为主,没有完全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如此便出现了高校后勤改革中的种种问题。
3.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现行的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国有产权主体的高校,在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不同于社会一般的企业,其兴衰牵扯面较大。目前各地高校普遍存在四个担心: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对学校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无法保障,还不如学校自己直接指挥,直接管理;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转变造成学校国有资产流失;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是减轻学校的负担,而是增加学校的负担。所有这些并非没有理由。在高校管理体制未进行根本变革情况下,高校管理层缺乏将后勤企业真正而完全社会化的内在动力,使后勤社会化不具备实质意义。
3.2思想观念方面。目前,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最难坚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许多职工的思想行为受旧模式、旧体制的影响很深。他们害怕在改革过程中,丢掉“铁饭碗”,怕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还有许多干部、职工不愿意从学校的行政系列中剥离,即使剥离,也多数只愿意留在学校甲方。另外,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也存在不适应,一些师生员工习惯于享受福利服务,对新体制下的服务方式不适应,也不完全理解。
3.3改革目标和实施方面。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是要使高校与后勤机构相互独立,实现后勤企业社会化的公平竞争,但在实际操作中,把一所学校的所有后勤经营服务部门成立一个服务集团,从形式上看虽然可以挂牌尽快与学校分离,形成一步到位,但实质上,学校管理部门习惯于对后勤“统、管、包”的工作方式未完全转变。有时为了可行性和减少人员变动的阻力,学校对后勤机构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偏离了社会化的本意;在需要投资时,希望后勤社会化;在需要服务时,又希望后勤福利化、无偿化,使高校后勤改革有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后勤在走向社会的同时,如何保证为学校、科研服务,二者之间也会经常出现摩擦和碰撞。
3.4服务质量和规模效益方面。从整体上看高校后勤改革步伐趋慢,各地各高校改革进展不平衡,模式单调,特色不明显。在现行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下,资源利用率低下,运行机制不活,因此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师生们对后勤服务也不尽满意。此外,后勤的“小而全”状况使后勤自身的发展受到制约,不能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实力,因而使学校经济负担越背越重,并在很大程度是分散了学校领导办学的精力,也浪费了本来就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4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应重点采取措施,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宣传力度,坚决在社会、家长、学生中形成的生活服务等由高校包下来的落后观念,营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优越环境。
4.2国家职能部门在宏观指导的基础上,要组织力量,结合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方案,指导各校的后勤社会化工作。
4.3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各高校的情况,抓紧研究组建跨高等学校后勤服务集团等事宜,为各高校加速后勤社会化,真正做到“只管后勤,不办后勤”提供保障。
4.4各高校应根据“高校只管后勤,不办后勤”的要求尽快转换角色,逐步开放校内服务市场,减少服务人员,使高校成为真正的后勤工作管理者。成立后勤服务集团的学校,要减少对剥离后的后勤服务集团的指挥。并考虑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参与本地区组建的、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后的相关问题,尽快脱离具体学校。
参考文献:
[1]席西民等.高校社会化组织形式与政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7).[2]彭久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分析[J].财经科学,2006(5).[3]于国安.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内部化分析,教育与经济[J].2002(2).
第五篇:绩效改革思考
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思考
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中遭遇了困惑和困难,有其本身的原因,也有其外部的原因,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就必须增强领导层的支持,出台相应的行业指导文件,增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运用好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才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绩效工资制度的施行,看似工资有所增涨,其实质上不是单纯的工资变动,而是一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涉及到整个单位管理运行机制的变革,也就是用薪酬改革的办法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方案制定的过程、及考核工作推进中,碰到了一些困难,思考了一些的问题。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制定及现实推进中遭遇的困惑困难
一、认识上的偏差
1.绩效工资等于涨工资。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开始,很多的职工认为:实行绩效工资就等于涨工资。也就是工资的总数有所增长。
2.绩效工资等于别人分自己的工资。很多教师都认为财政下拨的绩效工资总额,是根据教师个人工资的比例进行拨付的。也就是说,职称越高的教师,拨付的绩效工资数额越大。那么根据学校制定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计发,会出现职称低的教师年终绩
效工资的数额高于职称高的教师,用于奖励性的绩效工资数额会占用总绩效工资,也就是等于别人在分自己的钱。这种情况造成教师间的心理不平衡和矛盾。
二、操作上的难度
1、绩效考核是个普遍难题。绩效工资在事业单位全面铺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问题。就技术层面而言,绩效工资在事业单位全面铺开条件还不够。如何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绩效考核结果、绩效结果的应用对技术层面的要求都挺高。
2、绩效考核缺少行业指导性意见。国家仅仅规定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地方在制定绩效标准的时候,其自由度很大,也容易走形。
3、绩效考核适不适用于事业单位的知识性考核?一些专家并不赞同在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因为事业单位的员工大多是知识性员工,知识性员工的绩效是很难测量的,不应该像对一般企业员工考核那样变成简单的计工分的制度,更多的是应该考核他们的能力、对工作的热情。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
把绩效考核引入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在操作上存在着很大难度。现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绩效工资为例来说明:
1.绩效考核方案制定难
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国家仅仅规定了义务教
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学校在制定绩效标准的时候,其自由度很大,也容易走形,极易造成学校内部不同的矛盾。如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整体教学素质评比,或者搞平均主义等,均难以达到激发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教师能力的发展、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的目的,极可能会形成消极怠工的现象。
2.绩效考核只关注个人绩效
从目前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的实施来看,应该说绩效考核标准更强调考核教师个人的绩效完成情况。但是,从绩效分类来看,绩效不仅有个人的绩效、还有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如果在考核标准中,只是强调教师个人的考核情况,会容易引起教师的焦虑,操作不当会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3.绩效结果不能体现职工真正的工作付出
目前,学校绩效考核的指标中均设立绩效奖金,以此鼓励绩效业绩好的教职工。但是,学校在发放绩效奖金时,是否真正的体现了个人的工作实际呢?因为没有具体指导文件,很多学校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有的干脆平均主义,有的把管理干部或学校重要岗位奖金的权重增加,这样势必会造成管理者和一般教师之间的矛盾加深。同时,教师、行政、后勤人员在绩效互评时,也会为了个人拿到较高绩效,互相打高分,最后无论职工的实际表现如何,学校管理层统统给中间或平均水平的评价。这样最终导致,绩效工资并没有真正的体现职工个人的工作付出,而成了
平均主义,挫伤了教师积极性。
4.绩效指标体系存在问题
一是考核内容被设计成统一的模块。考核内容的模块都一样,什么岗位都适用,这样很容易造成关键绩效指标(KPI)的缺失。二是考核标准大而笼统,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仅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来考评。这种评语式的考核缺乏客观的衡量尺度,仅仅定出了一般性原则,具体如何分解到定量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这必然会掺杂主观因素。三是定量与定性指标的设置。在企业,职工的生产可以用定量指标来设置,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也是可测的。但在事业单位,尤其是以知识传播为主的义务教育学校,如何用技术指标来测量教师教书育人的成果和效果,是个难题。
5.无法克服的误差
在绩效考核理论中一直强调误差的存在,不得不承认在实际运用中误差一直伴随着考核始终。绩效考核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考评指标理解误差。同样是“优、良、合格、不合格”等标准,但不同的考评人对这些标准的理解会有偏差,同样一个职工,甲考官可能会选“优秀”,乙考官可能会选“合格”。②近期误差。考核者往往会根据被考评人近一两个月的表现来评判他一个学期或一年的综合表现,从而产生误差。③个人偏见误差。考核者喜欢或不喜欢、熟悉或不熟悉被考评人,都会对被考评人的考评结果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措施
1.政府出台指导性文件
据悉,人保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相关细则。其中,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出台不同的导向性指标;每个事业单位在导向性指标之下制定更为细化的分配和考核方案。
2.取得领导层的支持,由点及面推广
把绩效考核作为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单凭一个部门不足以推动整个单位的绩效考核的实施。因此,取得领导班子的认同和支持显得特别重要。要在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班子的主持下,与之一起实践推动。其次,绩效考核是一个工具,不能指望它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可以先由某几个学校,总结经验后再推广。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对暴露出的重大问题要改良、完善。
3.加强对考核者的培训以及与被考核者之间的适时沟通单位要加强考核者的相关知识培训工作,让考核者正确理解评价标准,了解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避免出现考核误差。当然,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工作时,要做到及时沟通,考核者要及时与被考核者就工作情况的进展进行沟通,考核者要掌握工作进展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辅导、资源。对绩效业绩好的职工要适时奖励。
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
确定考核指标应遵循的思路有三点:一是要做岗位分析评
价。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任务都有所不同。有的岗位以提供后勤服务为主,有的岗位以教授知识为主,有的岗位是以管理为主的。每个岗位不同的性质,决定岗位的绩效考核评价的体系不同。二是一线教师的考核指标应具体明确,尤其是关键绩效指标不能缺少。考核指标中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师德考核、安全质量、课时量、学生考试成绩、班级获得荣誉、公开课的质量等等,均可以作为定量指标。三是一般学校管理岗位工作的指标不宜完全用定量指标考核。比如学校办公室、人事科、工会、团委等等,涉及的群团组织。对这样的岗位,可考虑采取定性指标为主,主要考查工作完成过程、工作质量、团结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辅以定量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设置应尽量简洁,过多的指标极易导致考核成本的增加,并且难以区分各考核指标之间的权重对比;考核标准要明确,含义清楚、不能随意解释。
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薪酬制度的改革也仅仅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随之将会出台配套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所做的就是更加理性的积极响应政府的绩效工资改革、绩效考核工作,科学合理的运用好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