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领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最好的执行者
领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最好的执行者——学习《做最好的执行者》心得体会
在集团董事局的统一部署下,我选择并精心研读了三本书,其中《做最好的执行者》一书对我启发较大。
《做最好的执行者》分为最好的执行者怎样思考、最好的执行者怎样做事、最好的执行者怎样做人、最好的执行者怎样说话四个单元。该书前言指出:‚在任何单位,如果不当决策者,就得当执行者。由于决策者只是极少数,除一把手外,有些决策者也是执行者……‛。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集团成员企业的领导干部,要想做名符其实的优秀领导者,就更应带头做最优秀的执行者。只有做优秀的执行者,才能建设一支过硬的经营班子,才能带领经理层完成董事局和董事会下达的经营目标,才能确保企业的科学发展,才能使企业具有执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做优秀的执行者要从‚细、实、创‛上下功夫:
一、只有注重“细”字,才能提高执行水平
中国有句俗话‚细工出精品‛。从执行的范畴上来说也是这样,一名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并不代表具备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就能提高执行水平,只有细节才能决定成败。因为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提高执行水平的基础,反映了一位同志的优秀思想政治素质。而精细管理、精细操作却能反映出一位执行者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因此,领导者在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指令、决议、决定及严密实施企业各项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细管理,全面掌握企业的方方面面情况,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想方设法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正如《做最好的执行者》中所说:‚执行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光有意识就够了,还得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许多人在做工作时,往往是采取‘拍 1
脑袋’、‘凭感觉’等方式去做,或者遇到需要沟通和协调时不懂得沟通协调,这样的结果,不仅效率低,而且个人成长往往也会太慢。‛在实践中,不少人在执行时只凭工作热情,不讲方式方法,不考虑结果,其后果不是吃力不讨好,就是功亏一篑,或就是给企业造成损失。反之,拿不准的事问好再做、第一次做的事想好再做、再次做的事固化后再做、多方面的要求沟通协调后再做,则能使执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方面,不仅企业负责人应该做到这一点,而且中层领导者乃至班组长骨干也应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如我们公司在执行集团董事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时,能够去细化分解目标、预测实现目标的困难、制定各条线保障措施、跟踪考核目标实施情况、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调整执行策略、协调好政府各部门及各方面关系等,使经营目标得到较好落实。1至8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2.3亿元、利税7.58亿元,其中利润4.49亿元,另实现可利用资金7.48亿元,在序时进度上超额完成了董事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只有突出“实”字,才能确保执行到位
我们突出执行力中的‚实‛字,应该体现在‚落实‛上。即执行上级的指示、指令、决议、决定贵在落实,而且要扎扎实实地去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各级领导者在执行力上,要坚决反对阳奉阴违、投机取巧、虎头蛇尾、好大喜功、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只有扎实地落实,才能有效地执行。《做最好的执行者》指出:‚很多人做事,只注重过程,也就是停留在把这件事做了的层次,但能不能做好、有没有好的结果,则一概不管。抱住这样的心态去执行,效果自然不会好。……只有以结果来优化过程,同时又以过程来保证结果,这样的执行,才能真正到位。‛《做最好的执行者》中讲的这段话,则是要将问题落实到位的道理。要确保执行到位,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点:一要明确目标,做好充分准备。要想执行不走样,就须对目标、任务进行研究分析,弄清目标任务须完成的时间和要求,预测实施目标任务会遇有的困难和需协同的问题,制定实施目标任务的详细计划和措施。二要优化过程,不断完善改进。要想执行过程科学合理,就须对执行项目的节点和质量等进行定期检查、督促、考核、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三管好‛和‚三解放‛。即:管理好工作时间,减少执行中的随意性,从低效无功中解放出来;管理好工作计划,减少执行中的无序性,从杂乱无章中解放出来;管理好工作文档,减少执行中的无效性,从复杂消耗中解放出来。三要注重结果,认真总结提高。执行结果的好坏是有效检验执行是否到位的标准,它能反映出一位领导者‚德、能、勤、绩‛的全面情况,也是上级使用干部的依据之一。为此,各级领导者切勿只重执行过程而轻执行结果,对每项执行结果均要实事求是地去验收、总结、改进、提高,团结带领职工全面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只有贯穿“创”字,才能富有执行效率
我认为执行的过程,是一位领导者履行职责的过程、发挥领导才能的过程、展示工作才华的过程、获取工作业绩的过程。为此,要想富有执行效率,离不开执行过程的创新、创优、创效。沙钢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轧钢厂嬗变为全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淮钢也从一个钢铁小作坊发展成为苏北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特钢前三强,这靠的是创新、创优、创效,靠的是领导者正确决策,靠的是全体职工高效执行力等等。董事局沈文荣主席曾精辟地指出:‚沙钢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就是认真做事,具体来说就是勤奋做事、领先一步做事和创新思维做事。‛《做最好的执行者》也指出,执行和效率是密不可分的。最好的执行者,必然是一个最强调效率的人。《做最好的执行者》还剖析了一些办事效率不高的人是‚表面上看,他们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效率却并没有达到
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讲求的是增强执行力,也就是要在执行上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在工作中推诿扯皮、不讲领导艺术、办事拖拉疲沓等,是没有执行力的。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者应明确职责,勇于克服自身不足,不断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大胆进行思维、目标、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创优、创效,以增强执行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这里所说的创新、创优、创效,主要是针对各级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等个体素质而言,但切不可忽视团队在执行力上的群体智慧作用。各级领导干部既是领导者又是执行者,要掌握授权和激励艺术,让职工‚跑起来‛,使他们立足本职,多作贡献。多年来,我们淮钢特钢公司领导班子十分注重构建和谐企业,认真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全力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我们又进一步关心职工的物质生活,每年保持工资增长,改善了在班职工就餐和公司办公条件,发放了职工身份置换金等等,从而使职工更加热爱企业、奋发向上、积极创先争优,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以上是我通过读书活动而产生的一点心得体会,讲的不深,讲的也不透。今后,我将进一步学习、研究,与班子成员一起既当优秀领导者又当优秀执行者,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克服困难、奋力拼搏、不断创新,不折不扣完成董事局下达的经营目标,为打造沙钢‚百年老厂‛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校长更应成为教育思想的领导者
校长更应成为教育思想的领导者
刘中平
在平时和校长的接触中,我发现多数校长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学校的管理上,思考和关注的都是学校计划、执行、检查、考核等管理的环节。特别是如何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套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学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学校管理的有章可循。我觉得,如果校长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长期甚至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就值得商榷了。
从词语的含义上看,“领导”和“管理”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为负责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从中可以看出,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十分明显。前者强调的是,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被领导者,同时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凝聚被领导者,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跟随前行。后者强调的是,管理者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管好自己所负责的人和事。前者属于思想的范畴;后者属于行政的范畴。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校长不应该将“领导”与“管理”混为一谈。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更加重视,学校包括校舍和设施在内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更大的改善,教师的工资和学校的运转经费将得到更加稳定的保障。随着校长负责制的深入推行,党支部的核心监督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管理能力将得到增强,学校将完全走上“法治”的轨道。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那种依照严格的管理和时间的堆砌,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教育将被抛弃。到那时,学校需要的不是会管、会理的“管理者”,而是会领、会导的“领导者”。
什么是领导,领导什么,这应该成为新时期学校校长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不断修炼自身魅力。校长必须以良好的形象示范、过硬的综合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教师提升道德素养和教学艺术,达到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境界。校长不一定是全校做事最多的人,但必须是全校做事最精彩的人。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校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要有自己治理学校、发展学校的长远规划,包括办学条
件的改善、队伍建设的加强、内部管理的规范、办学效益的提高等,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在对待中层干部上,要赋予他们与岗位相称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要给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创设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要强化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全体教师都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执著的敬业精神、广博的学识修养和较强的教育能力。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环境。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与管理对象的感情渠道,彼此信任,互相了解,愉快协作。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从净化、绿化、美化、规范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和各种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艺术、课外活动,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要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加强与党政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愿我们的校长不但是管理者,更是领导者;不但是教育行政的领导,更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第三篇:努力成为一个最好的执行者
努力成为一个最好的执行者
――《做最好的执行者》读后感
横琴热电公司 王付枚
在南方分公司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的过程中,党支部规定的书目《对手团队-跟奥巴马们学管理》、《做最好的执行者》、《常识》、《感动人生的最后一课》等,我都认真进行了阅读,另外自己还阅读了《王跃文精品文集》、《读者》、《杜拉拉升职记》等书籍。其中,《做最好的执行者》一书通过一个个生动实在的案例分析,让我对执行有了更深的认识,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对我的工作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将努力成为一个最好的执行者。
每个人都渴求成功,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同事、朋友成功的消息时,我们一般都不会去认真分析和深入的了解他们为什么能成功,其实,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高效的执行,让他们具备成功的素质和能力。在执行力水平方面,不仅仅是光有意识就够了,还得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如果我们掌握了下面的四种做事方式,就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执行力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一、拿不准的事,问好再做。心中有疑惑、不能确定的时候,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闷头就做。其实在工作中这种情况是有的,有时自以为是这样的就开始执行,这成了盲目执行,会适得其反。遇到这些,不妨先问一下,问明白了再做,执行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二、第一次做的事,想好再做。很多时候,大家对于第一次做的事,不管做的好不好都不会觉得愧疚,总是有很多的借口;实际上,这是在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谁说第一次做的事情就一定做不好?还是你根本就没有想过:正因为第一次做,以前没有经验,所以我才要想好再做?第一次做的事,正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才要想好了、准备好了再去做。而且,你没做过,并不意味着别人也没有做过,你完全可以有经验的人虚心请教。
三、再次做的事,固化优化再做。同样的事情,一再犯错,这次做不好的下次还是做不好,上一次不到位的下一次还是不到位,就算是给他提醒再多次,也没有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们不懂得固化和优化。再次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先考虑几个问题:
1、上次做的事有什么好的经验,下次可以继续延用的?
2、上次做的事有什么地方不足,下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改进和避免?
3、上次做的事即使有的地方做得不错,还能不能再提高一下,这次比上次做得更好?有了这3方面的考虑,我们的做事的效果将会大有不同。
四、多方面要求的事,沟通协调后再做。一定要及时协调和沟通,不要闷头就做,否则就会造成误解。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跟领导直接沟通,确认需求,及时的与相关人员沟通,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紧急而又重要的事,立即做。现在企业里面减员增效,一个人往往要干几个岗位的工作,有时候手头同时有好几件工作任务,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把工作分分类:紧急又重要的工作,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不紧急但重要的工作,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工作,领导对紧急的工作一般都关注度比较高,对重要的工作一般要求较严,那么我们
应该立即动手完成紧急又重要的工作,尽快反馈执行的结果,让领导把心放到肚子里,充分显示执行力和执行水平。
作为现代国企的管理人员,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自觉提高自己的执行水平,努力成为一个最好的执行者,力促企业整体执行力水平得到提高,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四篇:做最好执行者学习心得
要想以后“多省心”就得现在“多费心”
----读《做最好的执行者》有感
如题所讲的道理,我想人人都明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真正做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追求安逸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轻松省心。在执行领导安排的任务时,往往也是这样想,经常会对自己说:“太难了,先不管了;太麻烦了,省几道程序吧;不会有问题,就这样吧”,但是,有时候事实却不是跟自己所想像的一样,越是想在开头就省心,那反而会伸出更多费心的烦心的事出来,因为,事前工作做得不充分,为了省心,根本就把控不了结果,根本不知道事情会出现什么变化。与其这样,到不出事先就不怕麻烦,多考虑,把所有准备工作做足,做充分,把每一件事情都落实到位。这样,事前“多费心”,才能确保以后“多省心”。
要做到省心,事前就要做到:
一是充分的准备,因为充分的准备是永不过分的,领导布置的任务,规定月底完成,而现在还是月初,总认为不急不急,还来得及,事实上,问题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早一点做准备不仅让自己踏实,而且万一有什么变化,也有时间去更改和补救。
二是严格制度和流程,因为严格制度和流程会降低犯错的概率,不用自己想当然的去做,凭想像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先把严格的制度和流程订好了,执行才有高水平的保证。做为保险公司,公司在承保、核保、出单、理赔等及业务员售前、售中、售后等作业流程都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来
控制,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出错的机率,并让客户权益受到保护,想想,假如公司没有这些流程和制度,每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公司会成什么样,客户权益能得到保护吗?公司的品牌形像会是什么样子??
三是需要再三的核实确认,因为再三的核实确认永不过分,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没有再三核实和确认的习惯,总爱带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认为:我说了,别人就一定明白了;别人答应了就肯定没问题了;我做了,别人就知道的了。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事情却并不一定如自己的惯性思维所想像的那样顺畅。我自己对此就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做为行政人事部,公司召开的大小会议,有负责通知各参会人员的责任,而有一次,因为领导在开会,不方便打电话,我就想当然的在邮箱里发了会议通知,认为既然发了会议通知了,领导应该就知道了,可是事实却不是如此,领导开完会后,一直有客人来访,根本没有时间看邮箱,因而耽误了会议时间。从这件事情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你认为再保险的事情,也需要再三的核实和确认。
第五篇:做最好的执行者
做最好的执行者
钱磊
品味了一下《做最好的执行者》第一部分——最好的执行者怎样思考。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实例,说明执行是能力更是精神。从我看来,这就是思想力,行动力,执行力源于行动者主观上的主动意识。
有的执行者,在执行的时候感觉很吃力,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难,而是执行者把大量时间,放在了“推,拖,空”上。推:推诿,不敢面对。拖:做事拖沓。空:浮在幻想,落不到实处,等失去了成功的可行性之后,感觉后悔已经晚了。推诿的一个主要心理依据,是想当然。就是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很困难,很阴暗。所谓想当然,就是凭自己的感性去理解事情,一旦想当然,就不会认真核实,和确认事实真相。想当然带来的后果有时候是致命的。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遗憾成功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但我们最终放弃了,结果是很后悔的。“我可以接受失败,当我不能够接受放弃。”,这是美国著名NBA球星,迈克尔.乔丹的一句话。失败和放弃有什么区别?没有经过努力就不做了,那叫放弃。失败则是全力以赴,该做的都做了,该尝试的途径和办法都尝试了,结果还是这样,那属于心甘情愿的接受,也就无怨无悔。有些人,自己不去努力,有了想当然的想法,简单征询了一下别人的经验,就盲目下了结论,认为这件事
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岂不知,也许客户还正在到处寻找合作方,也许,正在默默等待着你.....。拿不准的事,最好先准备充分,征询清楚。我们经常在工作中,生活中,留存了很多未了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些未知数,不可置否。我们之所以拖着,浮着,无非是没有认真的去执行。等到了事情拖到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时,自然就放弃了。这就是我们许多事情让自己觉得没有成就感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失败。推诿和想当然的一个主要心理依据,是不敢面对,自欺欺人。经常有这样的人,你问他一件事情怎么样?他给你的回答永远是:很好。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但真正自己回到自我,却是“有问题”。其实,这样做大部分原因是用虚假的“没问题”,来掩饰自己不敢面对,给自己躲避问题和不去解决问题的借口,或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怕被别人否定和看不起。这样的最终结果---害了自己。还有的就是被盲目乐观所误导,以为客户是自己的老关系,一般丢不了。盲目乐观看不到潜在的问题,你和客户的沟通欠缺之后,往往客户会被其他的竞争者所吸引,特别是当客户对你产生了失望情绪之后,是很容易把你抛弃的。
做最好的执行者:不要想当然,坚持不放弃,拒绝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