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体)投资体制改革走向市场经济的关键一步
投资体制改革:走向市场经济的关键一步
周天勇
2006年05月25日15:1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如果劳动力、技术、房地等要素由企业自己根据市场来决定,而资本要素的增加和流动,则要由中央计划机关来决定,就会导致横向市场调节和纵向中央计划调节的扭曲。
真正将《决定》精神予以落实,还需要各有关政府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转变职能、执政为民,权力交由社会监督,特别是不再滥用权力,不再通过审批而收费和罚款,谋取部门甚至个人利益。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我从一个学者的角度认为,这是十六大以来经济体制最重大的一项改革,也可以说是行政管制型的经济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最关键的一步。
从1979年企业扩大自主权开始,先是实行物资供应分配和价格决定的计划和市场双轨制,逐步放开了企业的原材料市场,又逐步放开了出厂商品的计划控制和价格,后来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水平逐步也由企业自主决定,再后来就是企业所用专利技术也是由市场决定供给渠道和价格水平。但是进入21世纪后,从企业要素供求决策来看,不论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只有投资仍还受政府集中控制,投资决策带有计划经济性质。因此,这次投资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意味着企业微观决策摆脱了政府管制最后的束缚,经济体制改革攻克了计划经济的最后一道堡垒。
集中审批投资体制之弊
从经济学角度讲,投资是资源配置的决策行为。如果是计划经济,假定中央计划机关能按比例有计划地分配资源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由中央集中决策投资。其形式为,各地方、各行业、各企业都要将投资的方案报中央计划机关审批,再由中央计划机关按照国民经济总的计划进行平衡,最后决定是否批准某项投资。
投资由中央计划机关来决定和审批,建立在这样一些根本不能成立的假定之上。一是假定信息获得、计划和投资决策、计划执行等成本为零。实际上,从企业的计划科,行业部委的投资审查和审批股科处司,到县计委的投资股、地区计委的投资科、省计委的投资处、国家计划机关的投资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投资审批体系,支付了相当大的信息统计获得、投资计划制定和审批、投资计划下达和执行等体制成本。二是假定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各部门、各层次企业之间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实际上,各方面的利益并不一致,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投资计划的执行大打折扣。三是假定各层次计划机关的工作人员有广阔的知识、非凡的预测能力和不在审批中寻租的浩然正气。实际上,在多年的投资审批历史中,审批寻租腐败丛生、工作人员知识面狭窄、有关部门重大判断失误已是不争的事实。
投资集中审批体制给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国民经济处于一收就紧就冷、一放就乱就热的恶性循环之中。当某些行业建设规模过大时,中央计划机关就要抑制重复盲目建设,往往搞“一刀切”收紧对投资的审批,导致了下一个时期的投资不足,陷入过冷;在就业等压力下,又过于放松审批,于是又导致新一轮的投资快速增长,造成一些行业的投资过热。其次,审批环节过多,时间过长,适应不了市场对投资结构和时效的要求,许多投资项目批准建设之日就是关门倒闭之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有的投资项目,从基层报批,到县、地、省、中央各有关部门批准,要盖一百多甚至二百多个公章,历时两三年左右。中央有关部门总是责备地方将一些项目化整为零,私自变通审批。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没有这种变通,东南沿海的许多项目根本建设不起来。一些外资项目不可能等几年批准后再来中国投资,大量的民营资本可能会外逃,中国也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市场决定投资体制之利
现代经济学认为,当市场上某一行业的供给发生短缺时,价格上升、利润增加,投资会向这一行业流动,消除这一行业的短缺现象;而当某一行业投资流入过多时,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投资就从这一行业流出,缩小这一行业的生产规模,使其供求平衡;总体上讲,由于各行业价格、供求数量、成本、利润等信号调节着资源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中的流动和配置,结果使得社会经济的需求和供给结构动态和不断地相适应,资源配置的效果最优化。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投资决策是投资主体自己的事情,政府对于投资者的投资于什么项目,投资多少,怎样投资,一般不予干预。产品的成本和价格预期、资本的行业利润率预期、技术进步长期的利润预期等等,调节投资的流向,从而有效和按比例地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是企业自己的意愿,据此企业用多少劳动力和什么样的劳动力,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使用多少土地和在哪里用地,投资什么和投资多少,都是企业自己根据市场而进行决策。如果劳动力、技术、房地等要素由企业自己根据市场来决定,而资本要素的增加和流动,则要由中央计划机关来决定,就会导致横向市场调节和纵向中央计划调节的扭曲。
有人说,微观方面由企业自己决策投资会导致市场调节的无序性,造成宏观经济的重复和盲目建设。实际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者也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克服投资决策的短期性和盲目性,规避投资失误的风险。从20世纪30年代末大萧条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明了较为科学的投资决策知识和方法。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专门从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知识、人才和机构。投资者在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之前,企业内的投资专家首先要进行效益、成本和风险的评估,然后再交由专门的投资专家和投资咨询机构,对项目风险进行可行性研究,进行多方案比较,最后由决策者判断和拍板。投资知识、方法、人力资本、专门机构的进步和发展,使得投资决策越来越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长期性,减少了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微观投资的盲目性。有的大型企业,要投资几亿美元,先要做初步可行性研究,花了几百万美元,结论为不能投资,投资者也认为非常值得———因为花几百万美元避免了几亿投资的损失!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的投资失误越来越少,大起大落造成的浪费,也比前资本主义时期大大减少。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了投资可行性研究的知识和方法,也成立了不少投资咨询机构,中央投资审批机构要求报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是,在实践中有这样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投资
审批制,为了谋取项目尽快批准,可行性研究成了假的可批性研究;二是过去大部分投资项目是国有企业投资,产权不清,没有真正的出资人监督,投资是不是可行也没有人认真进行研究,所报的也成了可批性研究报告;三是一些民营老板相信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舍不得在可行性研究方面支付规避风险的成本,在委托编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花很少的钱,给报批机关做样子;四是一些投资咨询机构挂在投资审批机关之下,或者或多或少与审批机关有联系,为了挣得咨询服务收费,也做可批性研究报告。总之,这种先进的投资项目决策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引进,由于我国投资审批体制和企业家的素质观念等原因,并没有成为抑制盲目重复投资、经济大起大落的有力手段。
民间与政府投资的进退之道
投资审批制度的改革,其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促进民营投资的扩大。一段时间以来的经济运行,是政府投资过热,民间投资过冷。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的投资审批制度,有明显的“国有偏好”,对非国有投资有着准入方面的歧视。比如,过去国有投资可以进入80个产业领域,外资可以进入60个,而民营投资只能进入40个。这种对民营投资的体制性抑制,使得虽然政府和国有投资增长很快,但是就业机会不能相应扩大,居民收入不能相应提高,消费不能与投资同步增长。因为后一种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和资本密集型领域,投资虽然很大,但是对就业的贡献却很小。因此,投资审批体制的改革,将会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扩大消费,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真正要控制的应当是政府投资。要规定政府应当做什么,没有规定要做的领域就不能投资和不能做。目前,许多政府投了政府不应该投资的项目,干了许多应当由社会来从事的事情,而对一些应该投资的项目没有投资。因此,像科技、教育、卫生、城市设施等公共产品投资不足;而所投资的经营型企业,则常常亏损,耗用了财政和银行大量的资源。另外,近年来,政府投资中,培训中心、马路、广场、绿地、办公大楼等投资较多,而对生态、污染处理、排水、学校、医院等投资较少。并且,借债上项目,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借债规模在2—3万亿人民币之巨。投资审批体制的改革,就是要将政府乱投资限制和管住。
企业和银行需要配套改革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国有和国有控股当产权不明和出资人监管不到位时,企业内部人容易拿着国家的钱去乱投资。因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需要政府关注。但要从过去的由计划部门审批改革为国资监管部门———出资人监管。一些国资委授权的大型控股公司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则可以委托其对下属企业的投资进行监管;而国资委只管理资产保值和增值,以及五年的投资规划。更加重要的是,要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改变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形成价格和利润等市场信号调节投资的产权基础。
在投资体制由集中审批向横向分散决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进行资本社会化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快国有银行改革的步伐。否则,就会发生国家对民营企业投资不再严格控制,而银行则给民营企业随便乱贷款的局面。比如,一些民营企业没有多少资本金,而从银行中贷出超过自有资本千倍的贷款来,将投资和经营的风险转嫁给国有的银行,甚至搞假破产、真逃债,从银行中套取资金。因此,改革银行体制,切实加强对银行的监督,已经是投资审批
体制改革后刻不容缓的大事。
落实贵在改进调控方式
政府在投资领域的职责是:民间不投资的非盈利性项目,社会又必需的,政府要投资;民间要投资的盈利性项目,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政府要退出;政府建设规划管理部门要对建设布局、建设用地等进行规划;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对污染环境的项目进行审查;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要监督管理投资者是不是按照规划使用土地,是不是多占多用和浪费土地,是不是在投资中炒买炒卖土地而哄抬房地产价格。除此之外,政府不再操投资者的心,不再干预投资者投资什么、怎样投资、投资多少、投资是不是重复盲目、投资是不是亏损,这些都由市场价格、成本、利润等预期信号去调节。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但是,真正将其中的精神予以落实,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宏观管理、规划、土地和环保等政府部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转变职能、执政为民,权力交由社会监督,特别是不再滥用权力,不再通过审批而收费和罚款,谋取部门甚至个人利益,使部门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一致。首先,各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要转变有关司处的职能,清理和废止大量的有关投资审批的法律、法规、文件,并且清理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中的规定,防止将投资备案变相为许可和审批;其次,要尽快制定细化哪些领域民营经济、外资不可以投资和有限制投资,尽快制定政府只投资哪些领域的规定,使投资审批的领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再次,规划、土地、环保、交通、水利、消防、卫生等等部门,也要清理有违中央投资体制改革精神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使有关的政府专业管理与市场体制下的投资决策体制相适应。只要投资者投资项目符合产业政策,不造成环境污染,规划、土地和环境保护等政府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支持,而不应设置其它审批障碍。来源:《解放日报》
第二篇: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探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对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及其弊端
计划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按照政府制定的计划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由于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职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是政府的整个计划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机制大致如下:政府首先制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然后计划部门据此来确定人才需求计划,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财政部门再根据招生计划的定额确定高等教育的拨款计划。高等学校必须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计划要求来确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用人计划、课程设置计划和教学计划。经过按计划培养过程,国家再制定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计划接受统一分配的学生。[1]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包揽高等教育办学。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这种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实行“统一列支、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统收统支”,各级地方政府都没有自己的独立核算。中央政府集中全部的财政收入并制定一个包括全部下级政府的统一预算。这种财政安排也将教育部门包括进来。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实行统一领导,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分级管理的体制。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办法分别给各部门、各地区核定教育经费。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的经费由财政部拨到有关部委,然后再经过各部委下达到学校。地方所属院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部门根据中央财政部下达的经费指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管理。
第二,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结余上缴”的原则。财政部在按照“定员定额”法核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同时,对经费的使用范围实行严格的限制,即“专款专用、结余上缴”。“定员定额”法核算教育经费,包括两个部分:(1)教职工人员经费开支,其中有标准工资、补助工资以及职工福利费三项;(2)学生经费开支,其中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修缮费、助(奖)学金。此外,还设有一些专项拨款。[2]这种拨款方法保证了人员经费的开支,但在制定各项经费开支标准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例如,教学业务费不能用于教学设备购置,行政公务费不能用于教学业务,造成了学校有限资金的分散、割裂。学校对此无统筹安排,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缺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积极性。加上在年终决算后将全部结余款项交回国家财政,高等学校本身缺乏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许多学校往往是年终决算前“突击花钱”,力求把分到手的钱全部花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费使用不当,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第三,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采用“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方式。所谓“基数加发展”的方式,就是以各校前一所得的经费份额为基数,考虑当各项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确定当年的经费分配额度。这是一种渐进式的经费分配方式。这种经费分配方式是以以往的支出结果为依据,而不是基于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在制定预算时,决策机构参照的是往年的支出基数,往年支出越多,可能得到的经费就越多,助长了高校花钱不顾效益,形成学校追求成本最大化的现象。同时,这种经费分配方式缺乏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基数的确定主观性因素极大。一些高校对决策部门的影响往往起相当大的作用。事实上,在“基数加发展”的经费分配模式下,各高等院校学生人均经费差别较大。
这种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弊端。
第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国家财政及指令性计划的严格约束,高等院校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按计划分配的资源为条件。学校缺乏主动筹集经费的自主权和积极性。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在这种体制下只能为很少的一部分人提供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此外,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投资办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中央各部委根据行业的发展计划和相应的人才需求计划设置为本行业服务的高等院校,促使各部门所管辖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成体系,搞小而全,院校和专业重复设置,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高等教育成了部门经济、产品经济的附属物。同时也造成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高级专门人才分布不合理和高等教育科类、专业分布不合理状况。重视人才培养的部门给所属高等院校的投资就多,反之,投资就少。这样逐渐形成的人才拥有和培养状况不平衡,导致人才供求矛盾尖锐化,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部门投资和部门办学导致专业设置过窄,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宽,适应性不强。此外,人才的培养与分配为投资部门所有,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所带来的人才积压、用非所学、高才低用、近亲繁殖等消极后果也很严重,使国家有限的高等教育投资得到的宏观效益不高。
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区别就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是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计划对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置,后者则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符合三项基本的原则:(1)透明性原则,即资源配置的标准和机制应确定且公开;
(3)公平性原则,即资源配置要使各院校和不同社会群体得到公平的对待;(3)效益性原则,即资源配置要有利于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在资源筹集和使用方面提高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原有的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第一,高等教育拨款体制的改革。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转轨客观上要求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以便各地能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这种客观要求反映到财政体制改革上,即由过去中央政府“统收统支”、全国“吃大锅饭”的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改变成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新体制。按照这种安排,财政收入按来源被分为中央固定财政收入、地方固定财政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财政收入。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进行了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的拨款也相应地由中央和地方两级切块安排,从而改变了原来的由中央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下达教育事业费支出指标的管理体制。这种高等教育经费拨款的改革,实质是中央财政只负责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的经费,地方高等院校的经费需求完全由地方财政供给。[3]在新体制下,中央财政的任务更多是宏观调控和规划。这样就把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管理的自主权赋予了地方政府,从而调动了地方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本地区的高等教育投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的数目有了明显增长,就是这种扩大地方自主权的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第二,高等学校经费使用制度的改革。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不仅要求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而且要求赋予高等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得高等院校能够主动适应千变万化的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主动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此相适应,高等学校的经费使用制度由“专款专用、结余上缴”改为“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即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预算经费,包干使用,年终结余全部留归高等学校结转下使用。这项改革赋予了高等学校在资金使用方面的自主权,形成促进学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激励机制,使得学校能够把提高办学效益同自身利益有机地集合起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第三,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源配置上的透明性和公平性。过去“基数加发展”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是以以往的支出结果为依据,而不是基于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人为的非制度化因素很多,缺乏透明的公平竞争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原则不相适应。因此,教育财政改革的又一主要方面就是经费分配方式的改革,即由“基数加发展”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新方式。这一经费分配方法由“综合定额拨款”和“专项拨款”两个部分组成。“综合定额”指由财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培养成本确定教育经费的定额标准,区别各类层次高等院校、各系科和专业,定额标准有所不同。“综合定额”部分包括:教职工人员经费、学生奖贷学金、行政公务费、教学业务费、设备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几个项目。“专项拨款”部分是对综合定额的补充,是根据各个高等学校的特殊发展需要,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另行单独安排给高校使用的专项经费,包括:专业设备补充费、长期外籍专家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世界银行贷款设备维护费和特殊项目补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中央拨款即为专项拨款中的一项。该专项的内容为:从1999年起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60多亿元,分别用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的重点建设。该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实施中所需支出的人员经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该计划的实施程序为项目单位按有关规定向教育部申请项目预算,报财政部、教育部审批,然后按批准的预算和现行财政渠道请领、使用资金,最后按照有关规定编制项目资金决算。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按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专项资金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但是考虑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作为特殊专项,有关学校在报请教育部批准后。可在不改变项目总预算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内部调整,所做调整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由此可
见,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在资金的分配方面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
总之,“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基于对高等院校的初步成本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院校的成本行为规律,在透明性和公正性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尽管这种拨款方式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缺陷,毕竟这一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第四,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革。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拨款是高等学校经费的唯一来源。个人和企事业单位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收益是统合在整个国家利益之中的,其相对独立的经济收益并未显露出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国家的分配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由原来的藏富于国转变为藏富于民。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从1978年的31.25%下降到1995年的10.7%.虽然到1999年逐步回升到14%[4],但是仍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到个人的比例从1979年的45%上升到1998年的6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再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统包高等院校的全部办学经费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实的。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的新格局,按照市场经济的“受益者应根据其支付能力分组成本”的原则,改革过去那种单纯依赖国家拨款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选择。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已经形成了“财、费、税、产、社、基、科、贷、息”等九个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财”是指国家财政拨款。高等教育投资不仅可以为受教育者个人带来收益,而且可以为全社会带来很高的社会收益。政府是全社会的代表,其拨款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费”是指高等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合理学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明显提高。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分担高等教育的部分成本是必要的和可能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税”是指企事业单位等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根据《教育法》规定交纳的用于高等教育的税费或税收性质的资金。“产”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从校办企业取得的收入。“社”是指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社会各界向高等学校提供的捐赠。“基”是指各种教育基金所形成的收入。“科”是指高等学校通过承接科研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提供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让等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贷”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政策通过金融机构获得的用于学校发展的贷款。“息”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政策对临时沉淀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运作,从资本市场上取得的利息收入。这些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各个渠道所占的比重也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着。
第五,与高等教育拨款渠道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导致了高等教育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部门之间人才分布不合理,以及人才难以流动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按照“共建、合作、合并、调整”的方针进行了改革,即采取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化转为地方管理、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对公办高等院校进行调整。截至2000年8月,全国共有600多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00多所。原国务院50多个部委直属的400多所高校除极少数改为教育部管理,多数院校下放地方或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绝大多数中央部门不再办学。[5]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被彻底打破。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学校的经费来源仍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政府则给予相应资助。
三、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在客观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将加快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应对WTO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我们要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克服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遗留的问题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高等教育财政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
第一,加大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的教育机构和跨国公司将会进入中国这一巨大的教育市场。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树立市场意识,提高竞争力。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财政拨款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企业和个人倾斜,导致教育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3%之间。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为了保证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要确保实现“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教育拨款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逐步增长,以及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其次,我们要善于利用国际合作办学的方式,利用国际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层次会进一步多样化。不同层次的学校、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他们的成本行为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由于办学主体不同。国际间的联系不同,成本行为不同。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行为规律、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更加透明、公正和有效,我国目前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使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在“透明性”和“公平性”方面较过去的“基数加发展”的“渐进式”分配方式有较大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综合定额”是一种以学生数为单一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过于粗糙,未能全面反映高校的成本行为,也未能反映出高校之间的差别。以学生人数作为唯一的政策参数,学生多则意味着得到的经费多,致使一些高校为获得较多经费不切实际地增加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然而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配置跟不上,结果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为此,我们要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把教员及其结构、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学生数、以及建筑面积等纳入到拨款公式中来建立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这将是今后高教财政体制改革的定向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改革的方向。
第三,促使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制度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要进一步制度化。政府除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外,还应该通过立法,通过一定程度的减税和免税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推动高教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在全面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使学校创收收入稳步增长。要完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制度,使高等学校的收费较好地反映高等教育的成本和收益。同时学费的制定应考虑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高等学校收费比例有所不同,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原则。[6]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
经济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高等教育应积极地组织和利用国际优质资源。与此同时,银行、金融、保险等行业将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规范,在新的条件下能否利用、以及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教育基金,比如发行教育债券、建立与发展教育投资基金。以及更加积极地开展教育基金保值、增值投资活动是我们需进一步认真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闵维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2][3]王善迈,周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拨款体制[J].教育与研究,1991,(4)。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5]左春明,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J].神州学人,2000,(10)。
[6]邓娅,闵维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第三篇:(简体)杭州市2002年投资工作总结
杭州市2002年投资工作总结
与2003年投资计划
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处
(2003年2月24日)
一、杭州市2002年投资工作总结
2002年,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着成绩。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1:50.6:42.3调整为6.3:50.7:43。
(一)2002年投资完成情况及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35亿元,增长23.9%,超过预期目标3.9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42.16亿元,增长24.9%;更新改造投资101.58亿元,增长2%;房地产开发投资196.37亿元,增长39.4%;其它投资20.43亿元,下降29.2%,农村集体投资2002年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投资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资金到位情况良好。首先是今年全市投资形势开局良好,今年一季度完成投资72亿元,增幅达33.6%,之后,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其次,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为投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在城镇投资(不含房地产)中,本资金来源小计达40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分别为239.72亿元和121.90亿元,增长26.4%和21%。
2、基本建设投资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的增势。
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是我市投资的重点,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及更新改造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83.78亿元,同比增
1998—2001年,在国家计委和省计委的支持下,我市有17项基础设施及教育、公安项目列入了国债项目建设计划,累计争取到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补助)2.87亿元;地方预算内专项资金(转贷)6.191亿元,合计9.062亿元。为落实建设管理责任,省计委在年初就我市主要的11个国债项目与市政府签订责任书,要求在2002年年内完成。日前签订责任书的项目已全部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1、西区水厂一期工程。决算总投资68268万元,其中国债转贷5000万元,世界银行贷款21903万元,其余由市城建资金安排。项目于99年底建成,已于2000年6月办理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新增制水能力30万吨/日。
2、运河截污处理工程。总投资71012万元,其中国债补助9000 万元,国债转贷6000万元,德国政府赠款13050万元,加拿大政府贷款2718万元,其余由市城建资金安排。项目去年建成,交付使用,已形成日处理污水(二级处理)40万吨的能力,新增污水管网60公里,增加收集输送污水量15-20万吨/日;
3、萧山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5998万元,其中国债补助1500 万元,国债转贷4000万元,其余由萧山区筹措解决。项目2000年底已建成投产,形成日处理污水12万吨能力(一级处理)。
4、杭州萧山机场专用公路。总投资61300万元,其中国债转贷7000万元,省投资25000万元,其余由萧山区筹措解决。项目2000年底建成,已投入使用。
5、余杭区临平塘栖供水工程。总投资18300万元,其中国债转贷3000万元,其余由余杭区自来水公司自筹。项目2000年底建成,新增制水能力16万吨/日。
6、富阳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国债补助1000 万元,国债转贷1850万元,其余由富阳市筹措解决。项目2000年底已建成投产,形成日处理污水2万吨能力。
7、临安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国债补助800 万元,国债转贷3360万元,其余由临安市筹措解决。项目2000年底基本建成,在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后形成日处理污水2万吨能力。
家政策范围内的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交通西进”有关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报批等前期工作。做好一些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包括:积极做好派住钱江新城的有关工作;组织做好市民中心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编制及上报等前期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编制项目功能手册及设计方案的招标和评审工作;与市经规院、园文局有关设计院编制了《西湖综合保护治理工程》预可报告,为西湖西进项目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奠定了基础;做好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协调;配合做好杭州大剧院、东坡大剧院改造等项目的协调服务;协调市红卫医院置换杭州卫校土地工作;积极推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区及各城区科技经济园区、激励科技园和各县(市)区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
(六)认真做好其它相关业务工作
会同市国土资源部门编制下达了2002年土地储备与供应计划,完成“农转用”土地的分批次报批。做好2002年市地方财力安排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提出2003年市地方财力安排项目的投资计划及前期论证项目计划草表,积极处理好市财政局及有关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的关系,对市地方财力安排的投资项目能做到心中有数,努力把好投资控制关。会同市建委、财政局做好2002年城市维护建设计划、城市绿化计划的编制及调整,会同市人防办、财政局编制下达人防建设计划,会同市旅游委员会、财政局编制下达旅游专项资金计划。完成了全市55家工程咨询单位的、年检初评和6家工程咨询单位的资质初审上报,以及我市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和上报工作。
(七)成功组织召开了有关重要会议
组织召开了杭州市投资工作会议,传达了省计委投资工作会议精神,探讨了当前投资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相关政策。成功组织召开了杭州市投资发展状况和前景座谈会,与会大企业代表对这样的座谈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畅谈了对改善杭州投资环境和政府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八)当前我市投资领域值得重视的问题
共中心、大型商业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教育科研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设施等项目,加大对功能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项目投入。并结合“十五”计划中期评佶,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十五”后两年乃至“十一五”期间的重大项目,积极开展调研,做好前期工作。继续抓好钱江新城、市区道路、绕城公路、杭州大剧院、交通西进、西湖西进、市区河道整治、天然气利用工程以及市区绿化工程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发挥投资效益;增强基础设施对强化旅游国际化功能的支撑力度,继续做好西湖和良渚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抓紧地铁一号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向国家和省的上报审批,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按照工业兴市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力度。结合城市规划的调整,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市区老企业的搬迁,并按“统一布局、完善规划、纳入城市化、提高集中度”原则,整合工业园区,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努力解决征地拆迁等难点问题,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积极推进五县(市)城及中心镇的道路、绿化、供水、供气以及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
(三)在完善投资管理政策上要迈出新步伐
要以实施《杭州市社会性投资项目计划管理办法》为契机,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制定有效的引导政策,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要抓紧做好该办法的细化工作,同时尽快出台几个相关操作性规定,如项目代码制、需保留审批项目的目录、计委办事指南等。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依法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研究制定《杭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从决策、资金计划安排、建设、竣工验收以及后评估的全过程管理。政府投资重点投向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和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领域,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能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要进一步放宽限制,积极鼓励和扩
第四篇: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
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说实话今天站在这儿心里有点发虚,因为12级小伙伴儿们的各种神通广大平日里已经领教得颇多,而且开学以来与13级小朋友们的接触也让我深信13级与12级之间必然至少会写一个大于等于号,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然而有一点让我不虚,那就是这真正是一个致谢的机会。真的要感谢学园各位老师的一直的关心和我班级里、学生组织中和课堂上各位同学们莫大的扶助。谢谢你们!
我想首先请学弟学妹们淡看这些,当然我这些跟前面的相比十分亮度偏暗。因为所谓的量化指标和荣誉称号永远都只是阶段性的反馈,不该成为我们最终的追求。所以即使有暂时的不如意不快意也不必为此太过气馁。前段时间学长组带的一个学弟跟我说,班委竞选没有选上班长或者团支书,但自己又很想在班里做一些事情,但是又对自己能力没信心。我越听越有感觉,这不简直就是说的我嘛……于是我跟他说,这个没关系的,我没啥任职也可以给情景剧写个蹩脚剧本啥的,也会得到些锻炼获得点认可。每个人关于生涯的理想有高有低,或实或虚,然而就这个长远的理想方向才是应当时常想清楚的。只有时常想清楚你的方向在哪里,然后再点点滴滴地付出自己扎实务实的努力,才会因为中途这些琐琐碎碎灰心气馁,才能始终保持轻装上阵,演讲稿《一步一步走向理想——学生演讲稿》。听到好几位学姐说不因为征途渐远就忘记了最初的心,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我要说的三个意思说完一个了,也不知说清楚了没有。我想说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好好向身边的人学习。今年五一去灵隐爬山,在寺庙里看到一块牌匾上写着“静观众妙”,有好多人都在这下面拍照。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另一个词叫博采众长,大概是一个意思。我自认为还运气不错,身边总会有特别多的好人,能力也好而且心眼儿也好,整个大一一年他们给了我特别多真诚的帮助。我这人就跟照片上一样,体积很单薄而且略呆萌,不会拐弯儿也不爱修饰,经过一年的来往和交流,我感觉与身边一位同学的交流要比读一本书使我收获更大。有时感觉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旅游一座城、了解一个人都是学习和长进,而且不见得比读一本书效果差。
至于第三个意思,是关于全面发展。不只是传统的文体才艺,即使是数理运算、编程序、写文字、玩软件这样略带专业性的技能也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且玩软件的人里面有文科生,写文字的人里面也有理科生,我自己就是一个经常要写新闻的理科生。我们的校园生活在给这些才艺技能提供应用空间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掌握的机会。如果稍微做些展望,我觉得我接下来该适当地再多会点东西,因为我们都还处在通识培养的阶段,所以全面一点总是好的。
做普通的一员,一步一步扎实地走向自己的理想。谢谢大家!
第五篇:最新投资体制改革要点
1、投资结构的多元化
(1)财政性资金:预算拨款、专项基金投入、财
政贴息资金拨款、其他拨款
(2)项目资本金
(3)政策性银行(如开发银行)贷款
(4)商业银行贷款: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农业银行等
(5)国外借款:国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
(6)其他投资借款:部门统借基建基金借款等
(7)土地置换资金
2、投资领域的广泛化
企业投资已不局限在原自己主产业领域,开始以主产业为基础向多领域延伸发展。
3、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不再以货币资金作为唯一的投资方式,而出现以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土地、专利、专有技术、软件系统及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和货币资金并举的多种投资方式。
4、投资规模的动态化
投资规模不再是固定不变,尤其是中小型建设项目,根据国际及国内两个市场变化情况,灵活地调 1
整建设规模。
5、投资计划的自主化
国务院确定了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即“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我国的企业都将拥有投资计划权,投资建什么、在哪里建、建设规模、资金渠道、投资形式及方式均由企业自主决策。
最新投资体制改革要点
需审批。
彻底改革现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即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仍要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开工报告,与原审批制的管理方式一样。而使用政府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的,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对于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实行核准
2制,审核的程序为,从以往的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工报告改变为核准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有:项目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附送规划、用地和环评意见)。除审批、核准以外的项目均实行备案制。项目备案报告的内容为:项目报告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
根据测算,今后只有10%左右的项目要继续实行审批制,核准制的项目约占全部企业投资项目的15%左右,备案制将是企业投资的主要管理方式。对审计的影响——基本建设程序的变革
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将极大调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对审计的影响——对民企能不能审,要不要审
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 3
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对审计的影响——确定被审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