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体制改革是改进民生问题的关键
内容摘要]改革发展走到今天,更多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特质和目的。改善民生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判定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尺。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发展中,围绕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业,通过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为改善民生提供有效的保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障,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规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检验执政成效的实践标准。
[关键词]民生体制改革与创新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我国已跨入全面改善民生的新时代,民生呼唤是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是历史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重要的政策指南。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在思想、政策、体制各个层面进行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为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改善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从政治的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的本质是人心问题。民生决定民心,民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公正与和谐,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民生决定“国运”,能否从制度上保障民生,是国家强盛、繁荣、富强、文明、公正、和谐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民族团结、充满活力、顽强拼搏、不懈努力的强大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执政党来说,在民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态度,直接反映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直接决定执政党政权的性质、直接决定执政党的兴衰和生死存亡。所以,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特质和目的。我国先贤们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成败时,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发人深省的真理。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领导全国人民谋求解放的革命党,到领导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的执政党,这个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人民的选择。人民之所以选择党的领导,是因为我们党无论是成立之初,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能够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的背景下,能够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以更加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正是从政治的高度,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从战略全局高度对民生问题的全新认识和高度重视。
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民生,我们必须在思想、政策、体制各个层面进行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确立科学发展的检验标准与判定的尺度,在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的同时,正确选择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致力于改善民生的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发展观,改善民生是判定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尺,是历史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重要的政策指南,民生状况是检验执政成效的实践标准。我们要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的执政理念,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状况,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把改善民生看成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着力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得到越来越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从体系、制度和机制的层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同时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悖论,即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本身也对政府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成为政府改革的契机,促使政府执政目标和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报告不仅体现了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民生,更为重要的是从政治的高度向全党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突出强调了要从体系、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上来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一,形成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在社会建设总体思路上,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社会建设的目标上,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具体任务上,洪荒天子 网游之一统天下 莫问天 光明猎人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六大建设任务。形成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体制度框架,这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是党的十七大重大的制度创新。
第二,明确了从制度上维护和解决民生的根本方式、根本途径和目的,就是强化和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公益功能和覆盖面,最大限度的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就是要从制度体系上维护和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首先把与人民群众幸福安康联系最密切,也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强调要以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覆盖面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策导向和政策落实、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体制改革和新制度建立等体系和制度建设,形成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和基本权益的制度体系和制度保障。
第三,提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社会公益体系,有效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社会公正。制度不公是社会不公最深层的根源。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着力从社会制度、社会规则上,解决和保障全体公民共同享受教育的基础公正、就业和分配的机会公正、社会基本保障的底线公正、生存安全和人权保障的基本公正。突出强调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从社会制度建设的层面,根本废除城乡二元治理和行政区域分化的社会治理结构,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所在和关键性突破。
第四,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社会管理新格局、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创新三个层面,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体系进行全面阐发,这表明我们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社会管理的运行轨道。
三、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构建完善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民生问题首先与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有关,造成目前民生问题的凸显还与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有关。回顾我国过去30年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失衡的状态:经济发展最快,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政治发展明显滞后。这种发展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或失衡,最终都以民生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就要关注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并注意制度安排的合理性。要通过体制改革与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民生问题的制度安排。
第一,必须把“民生至上”作为全党的思想共识和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真正把民生纳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制度框架和管理轨道。制度和机制本质上是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的固化和载体化。正是从政治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追求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党的长期奋斗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明确的确立起“民生至上”的新理念。在当前牢固的树立“民生至上”的新理念,在可操作层面上,必须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设计规则、制度,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基本出发点、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以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作为主导的社会评价标准,使“民生至上”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真正转化为具体的制度、体制、规则和机制。
第二,要真正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和表达的问题,尊重和保障公民的“话语权”。马克思说过,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任何社会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要容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敢于让老百姓说话,要创造宽松的民意表达环境,给人们充分表达的权利。通过建立健全公民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公民利益表达渠道,规范公民利益表达行为,增强公民利益表达实效。通过建立群众意见反馈制度、落实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重视解决好最困难、最落后地区群众的利益,并把这作为衡量干部的政治品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科学有效工作机制,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民生问题的落实。让人民生活的更加踏实,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党委和政府职责、职能范围,成为执政党考核、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进一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如健全“从民所愿”的决策机制;完善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办事机制;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监督机制;规范督导、监察和考核机制;细化目标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评价机制;构建责任追究、处罚机制等。
第四,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逐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将财政支出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突出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且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协调。要坚持以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主导,确保社会的底线公正;同时要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共建共享,对非公益性民生问题,要采取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投入、运用市场运作方式、达到互惠互利、共建共享。
第五,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至少应该包括:一个完善的能够凝聚各方社会力量的管理主体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一套完整的能够规制所有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体系;一批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社会关系、协同社会行动的运作机制;一系列从信息收集传递、社会反应调控、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到系统的修复和演进的社会设置,这是形成和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基础性建设。在目前我国社会自治能力较弱、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强化和完善基层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使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真正维护和确保公众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权。
洪荒天子 网游之一统天下 莫问天 光明猎人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医疗体制改革-民生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与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群众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等等。
上述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引起强烈反响,所以,要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益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性、一般性、多发性病的初级疹疗、康复服务。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推进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院、发达地区对口技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
动。
二、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建立和完善以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的办法。
三、建立健全药品保障体系及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审批,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和统一采购价格,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医院要大力采取增强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
机制。
四、完善医疗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投入,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完善内部管理,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公平长效保障机制。扶持重点学科发展,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五、加强宣传、正确引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篇:提高质量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提高质量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全国行政学院系统新型城镇化道路研讨会述要
记者 于春晖
2013-1-21 5:38:14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1月21日 07 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近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办、山西行政学院协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讨会暨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经济学科2012年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与会者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是坚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并重,积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二是根据各地实际适时适度降低人口城镇化门槛,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三是推进城镇包容性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积极构建合理的城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群协调发展。
与会者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把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尤其是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市镇体制改革等。
第四篇:打好扶贫攻坚战改进干部作风是关键
打好扶贫攻坚战改进干部作风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09:46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李之际
围绕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县域经济发展、作风建设等情况,3月7日至9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赴武陵山片区县慈利、桑植县调研。他强调,要积极抢抓机遇,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3月10日《湖南日报》)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达545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2%。要使全省人民奔小康,关键是农民奔小康,因而湖南始终把“三农”问题当作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生产当作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扶植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从粮补、种补、综补、农机补、油菜补、能繁母猪补等等,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贫困化人数日益减少。但是因为基础不一样,自然条件不一,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时有出现,因而,扶贫任务仍然艰巨,丝毫不能放松。
贫困农民要摘掉“穷”帽,走向富裕之路,除了自身要自强自立,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还得靠外力的作用。这个外力除了“户帮户,村帮村”之外,还得靠干部的引领,干部是群众的引路人,其作风好差,对一个地方农村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扶贫主是要抓重点,排难点,以点事面,以典型引路,立足于当地的传统优势,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仅眼睛要盯在种植业,养殖业上,还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不仅要走农业发展的路,还得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视野要宽,立意要新,多方面,多渠道的去引导。
扶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按照老的战术,旧的模式进行显然难以取胜,这就得要有新的谋略,新的武器实施,首要之点在于转变职能,变简单的管理为提供优质的服务,变单纯的输血为多方造血,再则,要摸准农村的脉搏“对症下药”,了解农民需要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个补,既要从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助,更重要的是用新技术,新的观念去引导和指导,提供产、供、销进行一条龙的服务。
干部是扶贫攻坚战的指挥者,要指挥好,就得做到心中有数,“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干部又是扶贫攻坚战的参与者,还得走在前,冲在前,这就得要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把扶贫当作是自己事,设身处地的帮农民脱贫致富,扶贫效果好不好,群众富裕水平高低,是检验干部水平高低,作风扎实的试金石。
“在贫困地区,不怕经济贫困,就怕思想贫乏、作风松垮”。常言道“干部干部先走一步”,这就从办公室走出来,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贫困的地方去。扶贫在此也是一次考验,不仅是扶贫效果,也是对自身思想和作风的考验。
第五篇:环境保护是重要民生问题
环境保护是重要民生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作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深刻揭示出环境保护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强调环境保护是重要民生问题,首先在于环境保护是惠及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
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民生”一词始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孙中山先生则将之上升为“主义”,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环境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对人的影响在总体上来说具有同一性和无差别性。地不分东西南北,人无论老幼贫富,环境是人民群众基本生存状态的底线,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状态。环境保护得好,全体公民受益;环境遭到破坏,整个社会遭殃。
保障民生离不开环境保护,改善民生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左右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并最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立足于社会全面发展和文明不断进步的高度,仅仅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还远远不够,更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即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社会成员创造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要实现上述目标,环境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才能在物质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充分享受到生活质量的改善,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从而跨入更高、更良好的生活境界。
强调环境保护是重要民生问题,是基于对当前环境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认识。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集中出现。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的环境问题积聚和暴发出来,严峻的环境形势已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和幸福指数的提高。
环境污染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健康,是人民的最基本权利。民生问题随着不同社会阶段而呈现出不同的重点,人们对于民生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20多年前,还处于加快解决温饱问题、摆脱贫穷落后阶段的我国,环境问题并没有进入民生视野;而20多年后,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显现,以及对环境污染给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深刻认识,环境问题已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一样,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2007年年底,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对800户家庭开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专项抽样调查显示,80%以上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近段时间连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警告。湖南省浏阳市镉污染事件已出具的有效检测结果显示,2888人中尿镉超标509人。山东省临沂市一家化工厂趁汛期偷排化工废水污染南涑河流域,有毒废水威胁流域内50万群众的生产生活。陕西省凤翔县发生铅污染事件,数百名儿童检测出体内铅超标。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生命与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中,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就是民生问题。
环境污染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生存与发展,是民生的现实需要。环境污染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制约,而良好的环境优化了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几年前淮河岸边村民跪求治污的一幕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当国家调查组来到淮河流域了解污染情况时,一个70多岁的老渔民跪在了面前。污染团下泄,使他全家贷款养的两万多斤鱼遭到灭顶之灾,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今后咱们还能养鱼吗?真的不能了,政府得找个工作,给大伙一口饭啊。”蘸满了泪水的话语道出对于生存的焦虑。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企图通过高污染、高耗能的增长方式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然而,残酷的现实带来了沉重的教训,环境污染不仅从根本上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生产要素,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其陷入污染与贫穷循环的怪圈。在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之间尖锐冲突产生的强烈痛楚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就是民生问题。
环境污染危害着社会稳定与人民幸福。社会稳定与生活幸福,是民生的根本目标。环境因素和环境质量是构成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环境污染是对稳定与幸福的巨大危害,良好的环境则是维护稳定和追求幸福的重要条件。在高消耗、重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虽然一些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严重的环境污染却使人们为健康和未来忧心忡忡。“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公众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认为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5月太湖蓝藻的暴发,更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仅有经济的增长,并不能真正给人民群众带来长远的富裕和生活幸福。而环境问题也由此在200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的调查中,成为公众聚焦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和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影响了社会稳定,从而破坏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失去了环境保障,就丧失了生活和发展的稳定,而没有了稳定的生活和发展,幸福就沦为海市蜃楼。在环境污染与稳定幸福生活之间矛盾凸显的鲜明反差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就是民生问题。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满怀许多新期盼。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把应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八项措施和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确定的十项任务落实好、完成好,推动环保问题的解决,就是保障、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就是为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发挥一份力量,做出应有贡献。
强调环境保护是重要民生问题,还因为环境保护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党的执政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环境问题直接关系着作为公民最根本权利的生存权,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直接威胁着公众健康乃至生命。这无疑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前景。当前,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环境污染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公、诱发矛盾冲突的重要隐患,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抵消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果。对于这一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持清醒认识,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爱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最广大人民,解决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质量需要。
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不仅被历史和现实发展中的无数事实所证明,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只有从源头控制和解决环境问题,才能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解决民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执政理念上,必须处理好治理污染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将环境保护作为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紧迫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迫切的饮用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土壤污染等现实环境问题,将加强环境保护,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要任务。要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将确保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权益不受损害。
在发展思路上,必须处理好财富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统筹协调。要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通过建立和巩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和生活体系,促进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实现民生改善。
在服务社会上,必须处理好维护权益与发展民生的关系。要正确行使国家赋予各级地方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通过科学规划与决策,合理有效地配置环境资源,将环境作为人民群众共同拥有的财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依法享受环境资源及其带来的福利。要全力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执法,支持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依靠最广大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体制与机制,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断深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带来的成果,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抓不好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就无从谈起。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就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建立起既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又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形态。
环境就是财富。保护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