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为什么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
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章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反映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治传统,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政治责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政治品质,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
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一个领导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党,也必然应当是创新型的执政党。在前进征程上,-1-
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既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和改革创新能力;只有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明确学习和创新的实践途径、根本目的;只有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总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所未有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前所未有的,而信息化和市场经济潮流互相激荡所产生许多新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许多高度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往往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解决。这是每一个组织在当今时代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则督促我们的学习必须转型,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必须成为创新型组织。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简称“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任务,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对此又加以强调。如何理解“三型”政党建设,如何推进“三型”政党建设,如何处理“三型”政党建设与其他方面党建的关系,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三型”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转型
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不仅对于增强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其中有两层含义,首先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旗帜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必须保持;第二层意思,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用“三型”来明确和设计。所谓“学习型”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服务型”更加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型”还是指坚持解放思想,推动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
创新、实践创新和方法创新。
我个人认为,从建设“学习型”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自党成立以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坚持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加强和巩固,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当前一些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都与不重视学习、不注意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密切相关。面对各方面考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从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为谁服务、为谁谋利是执政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从近些年来看,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方面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考验,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在服务群众、帮助群众渡过难关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使党员群众始终能够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组织的帮助,体现了党的坚强领导,维护了党的形象。所以说,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今后党的发展必然要求。
从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在目前这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是世情、国情,还是党情的变
化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各方面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抱残守缺,更不能僵化和止步不前。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建设成“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因此,“三型”建设进行得是否顺利和有成效,关系到党自身的变革是否成功,也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深化,关系到中国改革能否顺利跨过“深水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
第二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尊敬的党支部:
党章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反映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治传统,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政治责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政治品质,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
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一个领导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党,也必然应当是创新型的执政党。在前进征程上,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既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和改革创新能力;只有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明确学习和创新的实践途径、根本目的;只有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总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6月12日
第三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好创建示范点的带动引领作用,运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突出成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准则,把创新作为促进事业科学发展的推动力量。通过基层调研、理论阐释、政策解读等方式开展理论研究,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特征、各部门的职责要求、具体工作要点等内容,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推进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使学习、服务、创新成为常态。有了制度,还要认真贯彻执行,坚决按制度办事,避免形式主义。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机制和制度安排上要有长远规划。
三是强化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具有检验、督促、规范和引导创建工作的作用。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明确的工作要求,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就缺少有效抓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各地探索并积累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组织实际,研制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体系。要突出可操作性,处理好定性指标和
定量指标的关系,避免繁琐和形式主义;对相关指标的设定要有一定的拔高,使建设目标要求与党组织实际保持必要的距离,发挥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作用。
第四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徐晨光 陈远章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贯彻了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要求,表明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全面、更深刻,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习型——以学习为兴党之要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当今这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重视和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我们党要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持以学固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应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实际行动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以学增智。执政智慧来源于执政者的不断学习。应着眼于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培育世界眼光、增长智慧才干,更新学习理念,改进学习方法,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学习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历史为镜,拜人民为师,使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的增长根植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切实解决目前党内存在的思想观念、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坚持以学兴业。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开拓前进的重要法宝,推动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发展无止境,学习无穷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应对这些考验、防范这些危险,离不开发挥学习这一重要法宝的作用。只有真正成为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应对自如、处变不惊、化险为夷、永葆生机,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服务型——以服务为执政之基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树牢服务意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而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当好人民的公仆,就要恪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使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强化服务功能。服务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完成使命的基本途径。应积极转变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载体、健全服务机制,推动形成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党的基层组织处于党的工作第一线,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本领。服务群众仅有良好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过硬本领。应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整合各种资源,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工作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零距离”倾听民声、“零障碍”了解民情,练就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的功夫,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寓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于服务群众之中,通过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疏导群众情绪,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创新型——以创新为发展之源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有效履行执政使命,就必须努力成为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理论、丰富党和人民的实践、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
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永葆
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推进实践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面临的艰巨任务、复杂矛盾、风险挑战世所罕见。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缺乏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及“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是不行的。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推进治党管党和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和国家发展动力。
加强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党和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制度创新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又包括党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大胆而又稳妥有序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李贝]
第五篇:关于新中国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论述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3-3-19 5:11:27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3月19日 07 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贯彻了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要求,表明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全面、更深刻,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习型——以学习为兴党之要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一个社会保持生机活力、实现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一个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应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并以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建设学习型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一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丰富和人民生活的富裕,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开展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机会,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使社会成员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条件。这必将推动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一是改变教师是唯一权威、课本是唯一知识来源的局面,把学习从专门的教育机构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二是改变“学龄学习”的传统观念,实现从阶段性学习到全程性学习的转变;三是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形成网络化、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和开放、互动的学习机制。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学习型组织这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这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只有联系实际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学习,我们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这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一个政党的学习能力,不仅是执政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源泉。建设学习型政党,可以为党的建设带来知识、理念、思路、方法与机制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再次,这是我们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必定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加强学习,就难以有效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发挥好学习型政党建设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各种组织的“学习化”。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来引导和推动。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其他社会组织的“学习化”,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二是以良好的党内学习风气激发全民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党内学习风气,使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进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实现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三是建立健全保障学习的长效机制。完善投入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模式,健全培训制度,保证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学习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和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当今这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重视和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我们党要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持以学固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应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实际行动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以学增智。执政智慧来源于执政者的不断学习。应着眼于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培育世界眼光、增长智慧才干,更新学习理念,改进学习方法,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学习世
界各国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历史为镜,拜人民为师,使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的增长根植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切实解决目前党内存在的思想观念、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坚持以学兴业。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开拓前进的重要法宝,推动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发展无止境,学习无穷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应对这些考验、防范这些危险,离不开发挥学习这一重要法宝的作用。只有真正成为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应对自如、处变不惊、化险为夷、永葆生机,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服务型——以服务为执政之基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树牢服务意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而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当好人民的公仆,就要恪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使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强化服务功能。服务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完成使命的基本途径。应积极转变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
服务载体、健全服务机制,推动形成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党的基层组织处于党的工作第一线,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本领。服务群众仅有良好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过硬本领。应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整合各种资源,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工作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零距离”倾听民声、“零障碍”了解民情,练就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的功夫,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寓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于服务群众之中,通过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疏导群众情绪,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创新型——以创新为发展之源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有效履行执政使命,就必须努力成为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理论、丰富党和人民的实践、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
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对共
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推进实践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面临的艰巨任务、复杂矛盾、风险挑战世所罕见。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缺乏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及“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是不行的。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推进治党管党和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和国家发展动力。
加强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党和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制度创新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又包括党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大胆而又稳妥有序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执笔:徐晨光 陈远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