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河南省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河南省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豫发„2013‟7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促进食品、有色、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服装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创新机制,系统部署,协同推进,提升能力”的总体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拉长传统支柱产业链条,强化产业价值向高端发展,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统筹规划,编制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在食品、有色、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服装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系统组织研发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对产业生产流程、工艺和产品层次进行提升改造,从而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不断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强协同创新。
(三)市场导向,产业提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链组织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通过技术创新,攻克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补链、强链、延链,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三、发展目标
围绕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在支柱产业、重点产业领域,普遍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联盟建设,加强协同创新,构建创新链,建立支撑产业各环节的研发体系。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示范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改造升级。
四、重点工作
(一)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工程,支持条件具备的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牵头组织和建设各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涵盖产业链的创新链,通过联盟建设有效组织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组织联盟制定产业链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和产业创新体系规划,分析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和方向,凝练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织实施国家、省及地方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促进产学研各方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围绕产业链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和产业创新体系规划明确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针对我省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解决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发展壮大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传统产业集群。
(三)完善创新链的要素单元,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结合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工程实施,在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等各类科技计划,以及重大科技工程实施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围绕传统产业优势领域,以省定重点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认定和发展壮大,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企业研发中心在行业骨干企业的布局建设,以平台揽项目、聚人才,夯实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
(四)加快产业技术转移转化,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传
统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转移转化,加强专利开发和应用,搭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检验测试中心、工业设计院、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及各类企业孵化器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集中转化和推广一批科技创新性强、技术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大、影响辐射面广的应用技术成果,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带动形成一批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五、统筹实施
(一)组织与支撑。研究编制工程实施的年度计划,统筹组织工程实施,按照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编制的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和创新体系规划,统筹组织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计划的编制和项目的实施,建设和壮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及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结合项目和平台,引进和培养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型科技团队,支撑传统产业技术创新。
(二)实施与考核。按照年度科技计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统一组织立项和实施。按照科技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程,通过集成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中相关计划的落实。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要求,落实统计报告、财务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制定目标考核方案,组织指导重大重点项目的考核及总结验收,研发中心、平台和人才等相关计划项目的评估考核与总结验收按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六、保障措施
(一)整合资源。集成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相关科技计划的实施,按照创新链组织创新力量,统筹项目、基地(平台)、人才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二)上下联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规划引导、统筹部署;加强领导,研究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方法,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建立考核、实施和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省辖市承上启下的组织协调作用,实现省市县联动推进,构建和完善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的整体效能,形成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合力。
(三)协同创新。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按照产业链组织创新链,针对传统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扩大开放。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有利政策措施支持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支持我省企业等创新主体与省外创新力量加强合作,积极引进省外和境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等资源,搭建对外科技开放合作平台,引进研发机构,聚集和扩大创新资源,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传统产业优势企业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和并购。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造就国内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水平创新
团队。
(五)落实政策。贯彻国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国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营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良好环境,积极开展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工作,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第二篇: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策略研究论文
摘 要:传统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条件仍大多处于初级要素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初级生产要素已不再重要。相反,“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就高多了”,而如何使产业集群摆脱初级生产要素的限制,往升级之路发展,创新是一条必走之路。传统产业集群在发展成长期,创新的模式大多是一种模仿创新,这种模仿创新在集群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环境的日益复杂,这种模仿创新逐渐露出它的弊端来,恶性的价格竞争大大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技术创新;传统产业集群;企业企业层面
由于产业集群内存在着众多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体制灵活及竞争压力,创新意识较强,对新信息、新技术反应灵敏,但却由于过度竞争、薄弱的经济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缺陷使技术创新难以在一个合理的经济规模内实现。而集群内的大企业具备较充足的创新资源,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效益。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矛盾使技术创新在集群内有实施的载体呢?
首先,鉴于传统产业集群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提出集群内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既不会损失单个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约自由组合成创新主体,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产业分工上只承担一部分,所以他们进行创新活动主要侧重于半成品、零配件的创新,或采用新模具,或改变新外观。而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与科研、大学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这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每个企业拿出一部分科研资金共同开发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
其次,集群内的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克服由垄断地位和科层组织带来的创新障碍,获得创新活力。相对于其他的创新模式,自主创新对于集群的发展更有意义,但难度也较大,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资金较为雄厚,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人才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可以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和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把科研结果迅速转化为贴近市场的产品,推动产业发展。集群整体
集群作为一个创新型组织,有着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和组织创新能力。“集群是一个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开放系统,它向各种愿意与它联系的单位开放,以吸收外部资源”,在集群网络里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这些行为主体通过交流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如新知识、新思想、新成果等,交流越频繁,创新机遇越多,创新能力越强。传统集群内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的交流,像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尽管存在,但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特别是与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更为欠缺。而在创新集群的网络系统中,高校、科研机构是创新力量的重要支持者,因此应该加大企业与科研力量的合作力度。3 外部创新动力
在波特的竞争模型里,需求条件是第二个关键要素。“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完美的产品造型和精致服务的压力来源”,是集群创新的动力,而外部竞争者、合作者、中间者是创新的辅助系统,外部知识是集群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集群创新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集群与外部组织的知识转移和学习。由于供应商、制造商与客户的空间距离的联系紧密,使企业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相互学习,及时交流经验,能够加快隐形知识向显形知识的转化。在竞争日益激烈,顾客越来越有主动权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创新动力、压力都来源于顾客,从顾客那儿企业会不时捕捉到创新灵感。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3—74。
[2]@盛世豪,郑燕伟。“浙江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34。
[3]@赵强,邓学民,韩秀杰。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分析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05,(8):70—72。
[4]@柳杰。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5,(9):42—44。
[5]@李国武。原发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品牌战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9):52—55。
第三篇:河南省郸城县天然气工程考察报告1
河南省郸城县天然气工程考察报告
一、中国天然气资源及利用情况
(一)储量情况
截至2007年,中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仅为18.6%。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已达4.7万亿立方米,探明可采储量3.1万亿立方米。
中国的天然气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最新的油气资源评价表明,全国天然气资源量为47万亿立方米,可探明的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按可探明率46.8%计)。经评估,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14万亿立方米(按可采率63.6%计)。显示出中国天然气雄厚的资源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天然气的资源优势
“煤、电、油、气”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基础能源,构成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生产的主体。煤、油、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四者中天然气(CH4)含碳量最少,污染最轻,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成为人们推崇的主要采用能源方式。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底,西气东输累计供气550亿立方米,相当于少用了7100万吨标准煤,少排放了330多万吨有害物质。天然气的环保优势已经使国家做出了西气东输的宏伟计划,并投入巨资建设输气管网,天然气市场前景美好。
根据资料显示,一立方天然气、千克汽油、千克标准煤、一度电的能量比为34.91:43.11:29.26:3.6,燃烧1立方天然气相当于 1.1 升汽油(93号汽油的密度为0.725g/ml),相当于1.19千克标准煤,相当于9.7度电,折合郸城的四种能源价格比为2.5:6.05: 1.19: 4.56,综合考虑污染因素,天然气优势较大,现有价格推广的接受程度应该比较理想。
(三)利用情况
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和发电等方面的优质能源,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预测,到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将从目前的700亿立方米增加到1200亿立方米至1500亿立方米,甚至更大。2007年,作为西气东输主要用气市场的上海,天然气消费量为22亿立方米。当地发改委预测,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60亿立方米,5年之后将达12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二线主要用气市场之一的广东,2007年消费量为36.9亿立方米,广东省发改委预计,2015年这一数字将扩大10倍以上。
(四)天然气输送情况
目前已建成西气东输一线,二线正在建设中,另外四条国际管线也在计划建设中。四条国际线分别是:哈(哈萨克斯坦)中线,接西气东输二线;中缅线,从缅甸经云南、贵州,并网重庆管线,支线至广西南宁;俄中线,经内蒙古到中原油田,并网西气东输一线;东西北利亚至中国东部线,经东三省,达到山东、青岛、济南等地,并网西气东输一线。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年输气能力170亿立方米。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大中城市,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200公里。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2008年开工建设,该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14个省区市,管道主干线和八条支干线全长9102公里。工程设计输 2 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计划2009年底西段建成投产,2011年前全线贯通。
(五)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1、价格形成。目前,中国城市天然气价格包括出厂价、管输价、城市管网价三部分。出厂价5毛多,管输价不足1元,两者加和形成门站价。零售价中还包括1元以上的城市管网价。各地气价因管输距离以及各地经济情况有所不同。
2、价格普遍偏低。美国天然气是同等热值汽油价格的80%-90%,而中国只有30%。天然气经营企业目前的价格几乎没有利润。正在修建的西气东输二线面临更大的价格难题。知情人士介绍,土库曼斯坦供予中国的气价随国际油价浮动。国际油价在60美元时,土库曼斯坦到新疆霍尔果斯门站的价格是2元/方左右。以上海为例,加上0.84元/方的管输费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到上海门站的成本为2.84元/方。按发改委现行的定价,上海门站的城市燃气接气价格仅为1.4元。天然气价格改革变得极为迫切。
3、价格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中,我国可能参考一揽子可比能源(原油、煤炭等)的价格,按季度调整天然气价。2005年时,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是把出厂气价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出厂价参考了原油(40%)、LPG(液化石油气,20%)和煤炭(40%)的五年加权平均价再确定。当时,政府相关部门还设立了一个“相邻气价调整幅度不超过8%”的门槛,以避免天然气的大幅涨价。
二、郸城县基本情况
1、地理及交通。郸城,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西连淮阳,东接安徽,北通鹿邑,南达沈丘。距周口市65公里,淮阳40公里。三条省道(S210、S329、S207)交汇于郸城,其中两条 3 即将升级改造,县乡交通发达。县城东距京九铁路亳州站40公里,南距漯阜铁路沈丘站20公里,距三条高速(宁洛、大广、永登)各20公里。全县辖8镇11乡3个办事处和1个工业区,面积1471平方公里,131万人。城市人口20万人,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
2、经济规模。据《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收入2亿元,增长33%;工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1.1亿元,增长86%;农民人均收入3606元,增长10%;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51.9亿元,较年初增加9.6亿元。预计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190亿元。
3、工业情况。郸城县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企业改制早,近年来近农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四大支柱产业,涵盖热电、液糖、乳酸、制药、啤酒、搪瓷、冶金、板材、建材、红薯加工等工业门类,拥有自主出口权企业27家,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河南财鑫集团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百强工业企业;河南金丹乳酸公司是省百强工业企业,年产乳酸10万吨,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其中DL-乳酸产量居世界首位;郸城天豫经贸公司年产红薯淀粉、红薯粉丝3万吨,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郸城现有工业企业与山西晋煤集团、江苏东华集团、杭州博多公司、北京和惠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项目达10多个。
3、房地产情况。郸城县新建居住小区比较集中,开发较好的房地产小区有:景福世纪花园、家和盛世、三星花园、御.王府、鑫苑名家等,新建设住宅15000套左右,目前只有极少数小区铺设了供气主管网,但未能供气。
三、郸城县天然气利用现状
目前郸城县天然气由郸城县光明天然气公司经营,由于投资不足和股东之间矛盾突出,天然气利用项目至2003年启动项目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一)郸城县光明天然气公司基本情况
郸城光明天然气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20万元。目前共完成φ250城市管道铺设2078米,φ200城市管道铺设826米,φ160城市管道铺设3416米,小区安装1200户左右,其中入户安装110户。购进价值30余万元的调压设备1台,库存商品约50万元(主要是管材和配件)。由于资金短缺,门站未建,达不到供气条件,全城尚未供气。
股东两人均为自然人,一个是当地人巴志合(该县污水处理厂控股股东),持股30%,另一个是江苏人杨远庆,持股70%。
由于杨远庆资金实力有限,采取多方借款方式组织前期施工,后期投入严重不足,成了一个“烂尾”工程。目前债务清理难度大,杨远庆去向不明或者不敢露面,一般人联系不上。
光明天然气公司前期固定资产投入400万元(主要是城市管网),开办费用300万元,合计700万元。整体转让估计在700万元左右。
(二)郸城县天然气需求情况
天然气广泛用于居民、工业、商业、酒店旅游业和社会公用事业。郸城县常驻人口约为20万人,流动人口约为2万人,城市人口增速为2万人/年。
1、居民用气。目前居民5万户左右,按60%的入户率计,有3万户的安装容量。第一年安装3000户,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安装5000户,三年内达到13000户,户均用气300方/年,年居民用天然气量390万立方左右,另外,冬季采暖用气每年200万立方。
2、工业用气。全县工业116家,首批用气5家,每年递增5家,5 三年内达到15家,年用气量约2500万立方左右。
3、商业用气。目前拥有大小宾馆及招待所56家,餐饮136家,年用气量将超过500万立方。
4、学校、医院、单位等公共服务事业集中供热用气,每年约400万立方。
5、加气站,主要用于出租车和城市公交车及部分私人车辆加气用,按首建加气一座计算,设计能力为日用气2万立方计,目前郸城县有出租车450辆左右,公交车150辆,出租车年用气量按480万立方米/年计,公交车按 300万立方米/年计,每年用气2100万立方。
以上合计,郸城县年用气量为6570万立方左右。
(三)郸城县天然气气源情况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在河南开了四个分气口,其中距郸城最近的分气口位于淮阳县,由拥有周口市天然气独家经营权的亿星集团经营(主要给周口市城区、商水县和鹿邑县供气,并向其他县市提供管道气,其中鹿邑县目前仍然采用的是槽车运气),郸城县的天然气必须从亿星公司购进。
郸城县目前已铺设的主管道设计能力为8000万立方/年,最大供气量可达到1.5亿立方/年,从管道的设计能力来看,能够保证郸城的天然气用气需求。
根据周口市天然气利用项目总体规划,鹿邑县的管输气将从郸城引进,因此淮阳至郸城的输气能力在设计时考虑了郸城、鹿邑两个县的用气需求,采用φ219钢管输送,输送距离为共38公里。
(四)郸城县天然气价格情况
1、天然气入户安装费用。居民安装费2400元/户,综合成本为700元/户,商业用气、工业用气及其他用气安装费用按小时最大流量400元/立方计。
2、购进价格
周口市亿星集团从中石油购进价格为1.26元/立方,卖给其他县的管网气价格为1.5元/立方,槽车气价格为2元/立方。因此,郸城县在长输管线未通,采用槽车运气时的购进价格为2元/立方,长输管线建好后的购进价格为1.5元/立方。
3、销售价格
前期以槽车运气,销售价格居民用气2.5元/方,商业用气2.8元/方,工业用气2.7元/方(按太康公司的收费价格计)。
目前周口市(长输管线进气)居民用气1.98元/方,商业用气2.2元/方,出租车用气3.25元/方;太康(槽车进气)居民用气2.5元/方,商业用气2.8元/方,工业用气2.7元/方;淮阳管网居民用气2元/方,商业用气2.3元/方,工业用气2.25元/方。
四、开发郸城县天然气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因素
1、郸城县距离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河南淮南站距离近,约为38公里,地势平坦,主管道铺设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均价为40万元/公里。
2、郸城县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园区入住企业较多,初具规模,天然气需求量大。
3、郸城县常住人口多,达到20万人左右,并以2万人/年的速度增长,天然气用户比较稳定,用气量增长势头也强劲。
4、酒店旅游业基础薄弱,目前最好的酒店最多达到二星级标准,随着城市品味提升和流动人口的增加,酒店修建迫在眉睫,按新修一个酒店增加40万立方/年,前景美好。
5、河南作为中国第一大人口省,郸城县人口达到了130万人,社会公用事业用气量大,稳定。
6、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新型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天然气市场前景广阔。
7、郸城县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很具有吸引力,郸城县委和政府明确定规定:对于一次性投资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自投产产度起8年内企业所缴纳的地方留存部分的50%,县政府以“企业发展基金”的形式奖励给企业;企业用地,按规定程序实行招、挂,出让金底价为每亩5.5万元(不含契税),成交价超出底价部分,县政府返还给企业,用于企业发展,所得土地期满后按规定办理继续使用手续。
(二)不利因素
1、天然气从周口市唯一一家天然气经营公司—亿星集团购进,在供应量和供应价格方面可能会受亿星集团的控制。加之,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的合计设计输气能力为480亿万立方/年,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的气源会显得非常紧张。
2、郸城城区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特别是老城区房屋低矮,住户少,会导致管线铺设多,初装成本增大。
3、郸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低,房价现在只有1300-1400元/平方米,对天然气的消费引导过程较难,用户发展实际情况可能与发展规划存在较大差距。
4、作为集团跨区域,跨行业的经营项目,远离故土,人生地不熟,社会资源几乎为零,施工及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和矛盾。
5、合伙经营变数较大,处理股东关系难度大,经营风险大。
6、郸城县天然气工程从2003年立项开工建设以来,股东变化快,债权债务混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县委、政府对该项目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虽然纳入该县09年的十大重点民心工程,但没有实际行动。
7、郸城独特的地理位臵,加上已被其他公司占领的销售市场,向周边区县发展天然气项目的空间狭小。
8、郸城县具有资金实力、地域优势和社会资源的企业很多,为 8 什么没有投入天然气项目,值得深究。
五、郸城县天然气项目的投资估算
(一)投资项目
1、收购经营权300万,资产转让费400万元;
2、系统及管网设计20万元,开办费30万元。
3、修建长φ219主输管线34公里,按《河南郸城县天然气投资预算(表二)》测算,共需资金1325万元;
4、建天然气门站一座325万。其中:征用土地10亩,单价10万元/亩,费用100万元;土建,含混凝土浇注、房屋、车道和围墙等,预计20万元;调压设备一台套,按处理量15万方/天设计,费用35万元;安装费用及消防设施10万元;储气管道4公里,沿淮阳方向铺设,管通气通后可做输气管道,参考长线管道造价40万元/公里,费用160万元。
5、购天然气运输槽车一台140万,运输量为4500立方米/车次,在沈丘和郸城未通长输管气的时候,一台槽车可以满足沈丘和郸城两个县的运气要求。
6、城区管网建设按15000户设计,需1300万。其中:PE管φ250管径5公里,按40万元/公里计,需200万元;PE管φ160管径4公里,按20万元/公里计,需80万元;PE管φ90管径4公里,按15万元/公里计,需60万元;调压器300个,2000元/个计,需60万元;机械气表15000个,300元/个,需450万元;管件及安装费用按300元/户计,需450万元。
7、建汽车加气站一座600万。
(二)第一年投资预算
1、项目及费用
(1)收购光明天然气公司经营权300万元;(2)建天然气门站325万元;
9(3)设计费及开办费50万元;(4)购臵槽车一辆140万元;(5)城市管网安装3000户,300万元(6)安装工业企业管网5家,200万元
(7)三项费用370万元,其中管理费100万元;财务费用220万元(固定资产1215万元,按10年折旧,折旧费130万元,财务费用按贷款1315万元,年利率6.9%计,财务费用90万元);营销费用50万元
合计1685万元
2、收益
(1)营业利润-10万元。销售天然气900万方(工业用气800万方,居民用气100万方)。天然气销售毛利润360万元(税后,按进价2元/方,平均销售价格2.5元/方,毛利润40%计。广汇股份2008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51.94%)。
(2)营业外收入720万元。初装费按2400元/户计,营业外收入720万元。工业企业的初装费全部用于进厂管线建设,持平。(3)利润总额710万元
3、盈亏
贷款余额975万元,固定资产1215万元。
(三)第二年投资预算
1、项目及费用
(1)付光明天然气公司资产转让费400万元(2)修建长φ219主输管线34公里,1325万元(3)铺设城市管网,发展新用户5000户,500万元(4)修建汽车加气站一座,600万元(4)安装工业企业管网5家,200万元
(5)三项费用625万元,其中管理费150万元;财务费用800万 10 元(固定资产达到4240万元,按10年折旧,折旧费425万元,贷款余额4000万元,按年利率6.9%计,利息276万元);销售费用50万元。
合计3650万元
2、收益
(1)营业利润175万元。销售天然气1500万方(10个工业用气单位用气1200万方,8000户居民用气300万方),天然气销售毛利润800万元(按平均进价1.8元/方,平均销售价格2.5元/方计),毛利润40%计。
(2)营业外收入1200万元。初装费按2400元/户计,营业外收入1200万元。工业企业的初装费全部用于进厂管线建设,持平。(3)利润总额1375万元
3、盈亏
贷款余额2625万元,固定资产4230万元。
(四)第三年投资预算
1、项目及费用
(1)铺设城市管网,发展新用户5000户,500万元;(2)安装工业企业管网5家,200万元
(3)三项费用1120万元,其中管理费200万元;财务费用87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5530万元,按10年折旧,折旧费550万元,贷款余额4650万元,按年利率6.9%计,利息320万元);销售费用50万元。
合计1820万元
2、收益
(1)营业利润880万元。销售天然气2300万方(15个工业用气单位用气1800万方,13000户居民用气500万方),天然气销售毛利润2000万元(按平均进价1.5元/方,平均销售价格2.6元/方计),11 毛利润40%计。
(2)营业外收入1200万元。初装费按2400元/户计,营业外收入1200万元。工业企业的初装费全部用于进厂管线建设,持平。(3)利润总额2080万元
3、盈亏
贷款余额845万元,固定资产5530万元。
(五)资金来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该项目的最大资金占用量为3000万元,主要是投资第二年固定资产投资大,占用资金大。
3000万元的资金可以采取自筹1000万元,开工后第二年向郸城相关银行融资2000万元解决。
从投资分析看,郸城天然气项目投资回报期为4年,四年后,供气量达到2300万立方以上,每年可实现20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难点是:一是能否保证天然气的供应量;二是能否实现13000户的居民用气和15家的工业用气;三是工业企业是关键,是最大的气源消费者,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受外部影响较大,开工量决定了用气量。
六、投资郸城县天然气项目的建议
要投资郸城县天然气项目,必须处理好以下方面问题,也是投资前提。
1、原光明天然气公司的债权债务的必须全面清理和处理,无遗留问题,不影响公司后期经营;
2、项目转让必须让政府全程参与和协调,主动地争取政府支持,为今后经营过程中获得郸城县委、政府在投资环境和政策上积极支持、协调和帮助打下基础;
3、加强对投资过程中资金的管理和调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4、天然气利用项目作为集团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新型产业,12 要投入集团的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是否会影响现有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权衡;
5、天然气项目前期投资大,收益小,甚至出现大的亏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会影响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如果投资该项目必须正确处理好经营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和矛盾,绝不能中途而废,造成集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必须组织一批忠实于企业,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干部员工来具体负责该项目,用好人、用活钱、用活政策。
附件:
1、《河南省郸城县工业锅炉能耗调查表》
2、《河南省郸城县房地产开发规模调查表》
3、《河南省郸城县酒店旅游业调查表》
4、《河南省郸城县学校用气调查表》
5、《河南省郸城县医院用气调查表》
6、郸城县天然气投资预算表
一、表
二、表三
7、郸城购气意向性协议复印件
主要参考材料:
1、郸城县2009年2月23目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郸城县委、政府印制的《郸城简介》;
3、《中石油与中石化会师塔里木盆地》;
4、《天然气价格改革成定局 中石油三巨头强势“圈地”》
5、《专家称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须在明年前出台》
6、《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明年有望出台 现价被指偏低》
7、《各种燃料燃烧值对比》
第四篇: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省试点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0】18号)和《XX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办法【2011】3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XX创新发展能力,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XX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把XX建
设成为成渝经济区综合实力重镇、灾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样板、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方案》,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围绕发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成功转化和产业化取得显著成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技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现科技强市,成为我省重要的创新型城市。
(一)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以上;专利申请量高于全省同类地区平均水平,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0%。
(二)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以上。
(三)到2015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形成超100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1家,超10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家,过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家。
(四)到2015年,构建以我市企业为主体,支撑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市成为全省县(市)级依靠技术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样板。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我市食品、化工等优势传统产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并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突破口,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强化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以项目为载体,政府加强引导性资金的投 入,支持企业实施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技术创新项目、产学研结合项目。在全市分批选择1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推动试点企业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支持20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工作,增加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一批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协作,实施联合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通过骨干企业的带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强化产学研一体,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北京对口后援建和东部产业转移等契机,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突破重大产业技术为目标,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建立2家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功能的科技创新服务。加快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与技术为支撑、以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为平台,“产、学、研、资”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建设四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
按
照聚集创新要素、交易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产业的主体功能,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产业需求,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科技成果研发、交易、转化服务平台。
1.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围绕食品、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技术需求,在已有的9家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基础上,强化政府引导,加强政策激励,通过技术研发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财政科技投入资助、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专项奖励等手段,鼓励企业建设产业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新培育5家国、省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
2.科技创业服务平台。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通过实行政府引导、政府和社会化建设并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技术、人才、闲置房产、设施,采取自办、联办等方式高起点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孵化经济,形成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到2015年,孵化场地总面积达到 万平方米以上,有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平台,有一支职业化的孵化服务队伍,孵化企业达到 家,创造就业机会达 个,引进高层次人才 名以上,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创业企业家,转化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3.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以新机制、新模式,建立企业主导、研究机构加入、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加强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咨询、技术经纪、技术转移、技术评估、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知识服务业、科技咨询业、科技信息业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科技中介机构,开展科技服务;大力扶持科技投融资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4.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市内各类研究实验资源,营造开放的、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完善共享渠道。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源库和网络的建设,开辟利用国家和国际科技文献资源的各种渠道。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挥XX市经济开发区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整合全市创新资源,以点带面、拓展产业、梯次推进,为建设创新型XX提供支撑。重点实施“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按照“关联发展、成链发展、绿色发展“的原则,依托产业链引进和企业优化布局,强化政策和要素资源支持,围绕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若干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力量。到2015年,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培育三个产值超百亿的企业,培植5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形成主导产业鲜明、产业集群凸显、产业结构合理的格局。
1、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以高效节能半导体(LED)照明产品、节能环保门窗等为主的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抓好申安照明、嘉寓门窗宝航建设等企业的发展壮大。重点发展磷石膏综合利用、钼铜锌废渣稀有金属提取、废旧家电回收、食用菌渣处理、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及其他“三废”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和相关环保设备制造业,支持大爱感恩环保科技、同佳机械、利森集团、泰山石膏等企业快速成长。
2、生物产业。培育和扶持生物医药及医用材料产业,引导美大康药业、玉鑫药业、同人泰药业、三高生化等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制剂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品质,提升现代医药产业水平。组织川渝中烟、蓝剑饮品、宏发科技等企业利用生物技术开展新品种选育和精深加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处于产业链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重点抓好明日宇航(飞行器零部件)、蓝星机械(合金钢组合辙叉芯轨及高铁配套部件)、威德福石化装备(石油开采装备)、慧丰采油机械(石油开采装备)等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4、新能源产业。重点抓好科新机电重型压力容器(含核级)12800吨/年制造基地项目建设。通过产业升级,促进与东电、东汽、二重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配套的我市中小型机械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宏达集团锌空电池的研发和对外合作,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5、新材料产业。以宏达集团为依托,大力发展合金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以亭江新材料、金路高新、晨光塑胶、四川宝利丰等为依托,加快发展制革化学品、高端装饰、工程塑料、特殊超功能材料等新型材料。以蓝剑化工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端磷酸盐新材料产品。
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依托四川腾中福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节能专用车。引进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
(四)巩固和培育特色高效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等农业新形态为导向,以新品种创制与引进为核心,强化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构建技术链,延长产业链,巩固和培育特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种植业。依托四川邡牌各业有限公司、XX宏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粮油、果蔬、晒烟、中药材等种植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改良,培育双低优质油菜、优质猕猴桃等新品种,加强技术集成与配套,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
2、养殖业。依托XX市三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XX市穗丰水产良种繁殖场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优质生猪(猪仔)、珍稀水产大鲵、北京油鸡等养殖业,通过地方资源保种选育和引进改良,培育优质、高产的生猪、肉鸡、水产等新品种、新品系,研发和集成养殖配套技术,发展优势特色养殖业。
(五)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强化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撑
把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重点。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注重人才应用,达到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与人才发展互动。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投入,达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重点投入,实现创新人才与产业互动;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提高园区孵化器的建设和利用水平,为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在初创阶段提供信息、中介、培训、资金、市场等综合服务,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积极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地社会经济环境。
(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四川省和XX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有关要求,加大《XX市专利授权资助和专利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力度,积极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到2015年,实现专利申请量高于全省同类地区平均水平,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0%。专利质量显著提高,授权专利逐年增长,专利产业化成效上新水平。
在科技计划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把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拥有量和专利转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科技创新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行动,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合法权益。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技术标准研究,争取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XX市示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具体负责落实协调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做好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加强联络协调,组织调查研究,促进信息沟通。
市级有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能,分解工作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具体方案,落实相应责任;部门间要加强协调配合,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技术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政府引导,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依法落实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将科学事业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科研基本建设费、科技专项费、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增幅要高于同级财政预算的增幅。保证基本科技计划的投入,稳定加大对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有力支持。创新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强化政府的激励与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拓宽投融资渠道,对科技产业化项目采取无偿资助(含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政府采购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拉动一批产业投资,切实发挥杠杆作用。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培育和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
建立XX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用于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及鼓励引导创业投资机构、银行和担保机构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投融资服务。选择部分银行开展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创新试点,设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统筹考虑项目、人才和平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科技计划中给予持续支持,并试行委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织实施
(三)完善创新政策,激励自主创新
加大落实现有支持技术创新政策的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落实好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创新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人才队伍、成果转化等政策措施。加大技术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成效的宣传力度,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科技发展步伐
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校市(院、所)科技合作,鼓励支持产学研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出口,推动我市优势企业到科技水平高的人才聚集地区设立研发基地,搭建我市企业利用外地科技资源、开拓市场的平台。支持开展共性技术合作联动,建立互利互惠、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机制和平台,实行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形成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多赢格局。
(五)建立考评机制,确保目标实现
实施考核评价制度,将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XX市示范试点的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实施情况,纳入市级相关部门目标绩效考核,纳入镇(街道办)、经济开发区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考核。建立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发挥导向作用。完善科技奖励和职称评定制度,对从事教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不同工作进行分类评价,促进我市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第五篇: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0-02-03 阅读次数:135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为了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与国家技术创新基金上下联动机制,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以下简称“技术创新资金”)。
第二条为了保证省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9〕47号),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省技术创新资金是一种引导性资金,旨在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人员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第四条省技术创新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支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工作机构及职能
第五条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是省技术创新资金的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省技术创新资金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和任务是:
1.申请企业资格审查;
2.企业申请材料审查;
3.评审专家库建设;
4.项目评审组织;
5.审定下达立项通知和项目资金
6.省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的统计、监理、验收
第三章支持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
第六条申请省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的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技术政策;
(二)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
(三)项目产品有较大市场容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项目无知识产权纠纷。
第七条承担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河南省辖区内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三)企业管理层团队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并有自主创新的意识;
(四)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5%;
(六)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符合要求的财务人员。
第八条省技术创新资金不支持的项目与企业
(一)不支持的项目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
2.已列入国家或省科技计划并得到科技经费支持目前尚未验收的;
3.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
4.无创新性的单纯技术引进、低水平重复,一般加工工业和单纯的基本建设;
(二)不支持的企业
1.《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企业;
2.外商独资企业和中方拥有股权未超过50%的中外合资企业;
3.已经上市的企业以及上市企业占有50%以上股份的企业;
4.在生产经营、科技、财税、信贷等方面有重大不良记录的企业。
第九条省技术创新资金资助的方式和条件
(一)无偿资助
1.主要用于技术创新产品在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
2.企业注册资本最低不得少于30万元,职工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高于4000万元,年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
3.申请的项目产品,目前尚未有销售或仅有少量试销售;
4.项目新增投资一般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企业需有申请省技术创新资金2倍以上的自有资金匹配,企业的净资产为申请省技术创新资金2倍以上;
5.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年(从项目批准之日起计。生物、医药类的药品项目可以放宽至3年),项目完成时实现合理的销售收入(药品项目除外);
6.省技术创新资金资助额一般为25万元,个别较大的项目最多不超过50万元;
(二)贷款贴息
1.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需要中试或扩大规模,形成批量生产,银行已经给予贷款的项目;
2.《项目指南》中明确规定只能以贷款贴息方式资助的项目;
3.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项目计划新增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从项目批准之日起计);
4.贷款利息为近期完成投资额和计划新增投资中的贷款部分的利息,贴息总额一般不超过25万元;
第十条在同一内,一个企业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和一种支持方式。经评审确定不立项的项目,当年不得再次申请,申请企业也不能再申请其它项目。已获得省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的企业,必须在已立项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新项目;验收基本合格的项目,承担企业当年不得申请新项目;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承担企业原则上3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第四章项目申请与受理
第十一条项目实行全年申报,定期审批的办法。
第十二条省科技厅每年转发科技部制定的《项目指南》。
第十三条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省技术创新资金,应根据省科技厅、财政厅的有关规定发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须知》准备和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第十四条企业提交的创新资金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并经省辖市科技局(省直管县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推荐,省辖市科技局(省直管县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出具推荐意见之前需征求省辖市财政局的意见,省辖市财政局应将对项目的审核意见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五章项目立项评审
第十五条省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评审由省科技厅、财政厅组织。评审专家由省技术创新资金评审专家库中的技术、经济、财务、市场和企业管理等人员参加。省技术创新资金评
审专家库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二)对评审项目所属的技术领域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所涉及经济、市场状况有较多的了解,具有权威性;
(三)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下。
第十六条专家应依据评审工作规范和标准,对申请项目进行全面的审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评审意见。在评审过程中,专家可通过省科技厅要求申请企业补充有关材料或进一步说明情况,但不得与申请企业及有关人员直接联系。
第十七条为保证省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立项评审的公正性,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专家应当回避:
(一)评审专家所在企业;
(二)专家家庭成员或近亲属为所申请项目企业的负责人;
(三)有利益关系或直接隶属关系
第十八条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立项审批。
第十九条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批准的项目,应在河南省科技网站以及省相关新闻媒体上发布立项项目公告,公告发布之日起2周内为立项项目异议期。
第二十条省科技厅在异议期满后应与立项项目承担企业签订合同,合同应确定项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阶段考核目标以及完成期限等条款,并将合同抄送省财政厅。
第六章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
第二十一条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制订《创新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规范》,委托省辖市科技局和财政局负责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对省技术创新资金的运作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分析总结项目执行情况。
第二十二条项目监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
(二)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
(三)项目达到的技术、经济、质量指标情况;
(四)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二十三条项目监督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项目承担企业定期填报监理信息调查表(半年报、年报);
(二)省辖市科技局和财政局应实地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并提出监理意见和省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报告,汇总后分别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
第二十四条项目因故需要终止或调整,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项目原申报程序报经省科技厅、财政厅批准,终止的项目应将剩余经费按原渠道归还。
第二十五条项目验收工作原则上在合同到期后一年内完成。需要提前或延期验收的项目,企业应提出申请报省科技厅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有重大违约行为,将终止合同并采取通报、停止拨款、追回资金等相关处理措施。需要追回资金的,由项目推荐单位负责监督企业将资金如数上缴国库。已形成资产的将资产变现后上缴国库。
第二十七条省技术创新资金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
(二)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三)省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情况;
(四)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
(五)项目实施前后企业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
第二十八条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负责组织验收工作,也可委托省辖市科技局和财政局组织项目验收。
第二十九条省科技厅和财政厅依据《河南省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规范》,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做出验收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结论意见。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应拨付剩余的全部资金,验收基本合格的项目视情况拨付剩余的资金,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再拨付剩余的资金。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