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
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度的尺码。叶圣陶对此颇有感慨:“教师改作文是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叶圣陶语文教育伦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494页。一下只注页码)他对自己从事作文教学感悟极其深刻,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论述较多:“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他十分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多次在文中倡导让学生自己改作文,“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为什么提出学生自改这个问题呢?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他从反面作了论述:“从来读书人笔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师给改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当然没有统计过。”叶圣陶非常注重学生指导,他有一居精辟的话,那就是“教师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717页)
二、肯定优点,体现批改的激励观
青少年的“情感效应”极为明显,当代学者认为:“情商”甚于“智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是作文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叶圣陶早在1963年的一封信中就曾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723页)他强调,写好批语要“考虑怎样才能鼓励学生、启发学生”。(537页)他很注重情感的激励机制。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积极态度,则学生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而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20~30%。这说明,其中50~60%的潜力,是能够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动机而递增。于漪老师对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观点理解得较为深刻,她认为“讲评应在正面激励,评出练笔的信心,评出练笔的热情。”(《于漪语文教育论集》502页)
三、巧于点拨,立足批改的启发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就是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是启发教学的重要内涵。叶圣陶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将启发诱导提到很高的地位。在作文批改中,他更注重对学生的诱导,“为学生改易文稿,令探索所以改易之故,此一举尤堪称美。”(727页)在对作文批改所作的阐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观点。“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具提示的话,引导他们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适合,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要这样想,这样写才对头。”(727页)因为“学生接到这样的改本,见自己的文字差不多都包在向下一勾向上一勾之中,大概是不大肯去揣摩的,望了一望,就塞进抽斗里去了。”(94页)叶圣陶对启发的偏爱,表现了他对拓展学生思维,驱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深刻见解,反映了他“以学生为本位”的学生馆。他衡量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启发诱导。“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联系,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721页)这与赞科夫的“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引自李如密《教学艺术论》217页)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形式常新,实现批改的多样观
作文批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把教师批改作文作为批改的唯一形式,叶圣陶是持否定态度的。对教师的精披细改他提出疑问,“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我看值得研究。”(494页)他本人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除了他倾情于学生自改外,在与人交往的书信中,他提出了“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等形式,他指出教师要有教学机制,要有改革精神,不断探索作文批改的新路子。“教师可以本其经验而创造,轮流改、重点改之外或更有他途。”(724页)他特别推荐两种批改方法。其一,是师生共改。“如以某一学生之文为材料,出于黑班,师生共改,而教师于此际起主导作用。”(74页)其二,是面改,“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489页)两点都注意师于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融合。但他又意识到,这样改法,耗时费事,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当面改不是经常可行的办法”。(489页)可见,作文批改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富有变化,在“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的情况下,“兼采其他办法”是叶圣陶批改方法的重要核心。
叶圣陶和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仅从作文批改的角度,管窥一班,旨在引玉。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只要深入研究,刻苦实践,大胆改革,必将创造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第二篇:“叶圣陶杯”作文
行走:思想的轨迹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二
计兴辰
精彩指数:★★★★★
获奖等级:高中组决赛一等奖
名师点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是我们重要的写作题材。旅行,是获取这类题材的最佳机会。在旅行中,我们常常会受到震撼,获得灵感。本文作者记叙自己去海南,游三峡,谒访青海寺庙,追寻华夏文化,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行走”的经历和感悟,写得大气、深刻。
自从那位三闾大夫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震撼华夏的呐喊后,中华民族懂得了“行走”不再是指空间的位移,更是指思想轨迹的延伸。
我懂得这个道理是在我读完了余秋雨的《行者无疆》和《千年一叹》之后。我从来没有想到游记竟然能写得如此广博、沉重与沧桑。我明白了,他不仅在旅游并且在思想中遨游,在旅游中获得真知,感悟人生。想想以前的旅游经历,我不禁心生惭愧,去泰国只记得骑过大象,去海南只记得喝椰子汁,去上海只记得有个外滩和东方明珠。我没有从旅游中提升思想的感知,更别说像苏辙游历四海而养其浩然之正气了。我决定我以后要换一种方式来行走,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行走。从那以后,我的心便同我一道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华夏文化的追寻,对各民族人文情怀的感悟的道路。
从关外的北国故乡出发,一路向南直奔琼州——华夏文明的南端。初登海南岛,当别人畅游天涯海角,尽享亚龙风光时,我已默默拜谒了我心中的圣地—五公祠。这五位唐宋之际主战的民族英雄,在奸臣的挑拨排挤之下,逐一被贬到满目荒芜,尚未开化的琼州这个弹丸之岛。煎熬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金人蚕食着南宋的疆土,社稷危亡却自己无能为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许更羡慕“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杨炯,因为他虽地位卑微但还有为国效力的机会;他们也许更羡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孟德,因为他虽年迈,但仍然有实力去一统中原。而他们只能独居孤岛,望着魂牵梦绕的对岸。漫步五公祠,我不敢喧嚣,只有轻声,唯恐惊动他们不朽的灵魂。
转而西进,踏入蜀地。在三峡大坝蓄水的前一年,我匆匆踏上了末班船,对其作了最后的一瞥。夜晚登上甲板,吹着习习晚风,三峡全然不似天明时的咄咄逼人,抬头仰望而呼吸急促,此刻的她宛如一位温润的少女。也许只有此时,我才能理解三峡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当这中国人传统思想中最神圣的两种事物有机结合为一处胜景,心底里文化的认知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喜爱并折服于它,感受水的智、山的仁。没有了山的三峡,就没有了脊梁;没有水的三峡就缺少了灵动。三峡之美,亦静亦动,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也诠释这千载的华夏文明。
西北挺进,登临高原,迈入青海塔尔寺。这座毗邻唐蕃古道的藏教寺庙,从宗教的意义上讲,据说超越布达拉宫的地位。酥油花是其三绝之一,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可以制作完成。十二月是高原最冷的月份,艺僧们担来冰冷刺骨的雪水,对着酥油,把两手缓缓放入冰水中。冰透肌骨的寒气直逼胸腔,可他们没有锁眉退却,他们希望尽快将手温降下来,因为只有零度的双手才能将易融的酥油雕饰成花,才能用赤诚之心和灵巧手指与酥油对话,与佛祖交流。听寺内僧侣介绍着“制花”过程,凝视眼前锦绣的酥油花,我瞬间被一种叫信仰的东西震撼了。
这种信仰不再宗教,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品质----坚韧、顽强。为了这种信仰,为了国家的复兴,他们身体可以达到冰点,他们可以烈火焚身。危亡关头,每个华夏子孙都会 1
挺身而出,撑起一片天。无论在南海之滨,还是在散发清闲气息的巴蜀;无论是战火的过去,还是汶川地震的当代。这群人都顽强坚韧着。正因如此,这个民族历经沧桑而日益坚挺。
感受着这气势磅礴、坚忍顽强的中华民族之魂,我会一路前行,没有目的,只为脚下的每一步„„
成长路上爱的轨迹
贵州省瓮安县瓮安中学高二
蒲
江
精彩指数:★★★★★
获奖等级:高中组决赛一等奖
名师点评:家庭是我们生活中温馨的港湾,父母的爱是我们人生之旅开始的风帆。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爸爸”对“我”成长路上的呵护,以一个孩子天真的感觉赞美了父母的神圣力量,写得饶有风趣。
我想,一定有什么,也是我所不能了解的。这不仅仅是席慕容的疑问,也有我,对爸爸的感谢。
总记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每当我头晕目眩,浑身无力时,爸爸会变出许多颜色不一的“糖”,然后告诉我吃下去再睡一觉就不会难受了。很神奇,让我睁开眼睛之后,就真的不难受了。我在床上滚啊滚,被子上有清香的肥皂的味道。爸爸走进来时,看见他格外高大的身影,显得十分神奇。
爸爸究竟给我吃了些什么呢?
也记得在我把玩具鸭子的冒险旅程转移向下水道时家里的厕所发生了难得一见的波涛汹涌。而自己则从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害怕,最后“哇”的一声哭出来。爸爸闻声而来,看见以后哈哈大笑。把我推出了门外,自己在里面叮叮咚咚一阵鼓弄。记得当我再次进去的时候,一切就恢复原样了。
爸爸是给下水道讲了些什么呢? 哪怕是最亲近的爸爸,也有着他不能让我知道的小秘密吧。童年里那些闪着神秘色彩的往事,像美丽而又轻巧的泡泡,晃晃悠悠地飘在生活里。直到有一天,看《魔法阿妈》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爸爸也会魔法呢!
当时的震惊,不亚于第一个发现国王是驴耳朵的人了,所以爸爸一定会很多咒语:有让我不难受的咒语,有让下水道听话的咒语,还有让我不懂了的变形金刚“复活”的咒语„„
爸爸又太多我所不了解的“神奇”。
在魔法师的魔法咒语里,我健康快乐地长大了。作业本破了一个口,没关系,魔法师会修;水龙头坏了,没关系,魔法师有办法;电视机图像不见了,没关系,魔法师有咒语„„可渐渐地,我却发现,岁月漂白了魔法师的头发。我想,在爸爸坐在理发店椅子上等待理发师也用魔法把他的头发变回从前的时候,他一定想说,其实用不着,我自己就是魔法师。可是他什么也没说,看着我和妈妈,脸上笑出了岁月的痕迹。也许是他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努力搜遍了脑海里的咒语,有我的,有妈妈的,唯独忘了自己的。那一刻,他一定感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爸爸的前半生,一定骑着扫把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然后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有一个孩子因着他魔法师而更好地存在。于是他停下来,开始学习新的咒语:
怎样让宝宝不生病;怎样让早餐更有营养;怎样将数学讲解得更详细;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修好播放动画片的电视机„„这些咒语他日日温习,渐渐忘记了那些拯救世界的魔法。
爸爸的魔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减弱,终有一天会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吧,然而他已经把他最有用的咒语交给了我:给生命以不断前进的勇气。也用最多的魔法让我牢记:家,是我永远的港湾。
我的魔法师用最好的咒语守护着我。黑夜里,伸出手,把掌心跳跃的阳光送给我,让爱变成心里的力量和坦然。无论我走多远,无论成长的轨迹有多长,我知道,他永远是呵护我成长轨迹的魔法师。
让古老文明漾起新的回声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
方
言
精彩指数:★★★★★
获奖等级:高中组决赛一等奖
名师点评:闻名火炬代代相传,民族文化的根才不会枯萎,民族文化的树才会长青。作者由从小便对它“怀有莫名的好感”的“唱诗班”引发议论,有对历史的缅怀,有对现实的剖析,有沉重的思索,有深切的呼唤,他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的责任。
不知为何,我从小便对“唱诗班”怀有莫名的好感----诗是最为凝练精致的一种文体,歌是美妙的音符,二者相加的魅力可想而知。更何况诗者歌也,两者间本不应这么泾渭分明。
长大后,我从网络上找到了圣诗的音频,意料之外的是,教堂里纯粹的风琴声与千百教徒虔诚的歌唱的陌生,也许是宗教里的庄严让人不敢轻近„„也许,只因为其中所承载的并非我所熟悉、深爱的文明。
以诗为歌,自古有之。不知是谁第一个想到为音乐配上文字,于是便有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了“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有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一个又一个时代就这么踏着琴钟瑟鼓的节拍,吟着平上去入的文辞来了又去,一段又一段文明便也在历史的洪流畔、时间的险峰间,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回声。
随着光阴逝去,诗词曲间渐渐有了分明的界限;《乐府》虽一路流传了下来,其曲谱却已如明日黄花,无处寻觅。再往后,绝大部分,词和曲也失去了旋律,只留下一个个尴尬的词曲牌与一段段美丽迷人依旧却倍显孤独的文字。每次读到它们,我在迷醉之余总有许多遗憾挥之不去——若是属于那段文明的诗歌不曾缺失,该有多好!只可惜时光无法回溯,诗已唱不得,所余唯有三叹;那个红牙拍板歌晓风残月、铁板琵琶唱大江东去的时代,毕竟已经远去了。
让人欣慰的是,在被城市与现代文明一再索取、轻视甚至淡忘的乡村,一些以诗为歌的音乐还以最古老、最真诚的形式,在黄土地之上口口相传。在所谓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活中,那些时代的回声虽然微弱却不至断绝,正以艰难的方式延续。
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仅仅是千百首音乐,还是一种与商业与躁动无关的以诗为歌的精神?我们到底遗忘了什么?仅仅是时代的回声,还是一种找寻历史的足迹并将其妥善保护的意识?纵使时间是种不可抗力,铭刻在巨石上的记忆总有一日会被它打磨殆尽,但总有一些东西可以也应当由心灵代代传承。
打开广播,那么多停顿不当发音不正的“古诗新唱”教人不忍一听。可不可以放慢脚步,放下利益,用真诚而美丽的心境找回那些时代的韵律?可不可以离开键盘,用笔和纸去写下走过千百年的汉字,谱写属于这个时代、这段历史的旋律?„„
多想以诗为歌,以曼妙的文字与音符唱出对自己所熟悉并热爱的时代的感动;愿用心灵去创造、保护并传承那独特迷人的文明的回声。
第三篇:改观怎样造句
改观拼音
【注音】: gai guan
改观解释
【意思】: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这一带防风林长起来,沙漠的面貌就要大大~。
改观造句:
1、至于我们现在正在做什么,我不能透露过多,但事情一定会有所改观。
2、只有将公司的资料组织为可重用资产库(以及创建关于核心业务功能区域的库),才能使得这种情况得到改观。
3、我们了解到有些同性恋人在一起生活了大概40年,他们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被法律认可的机会,因为这将使他们的生活得到重要的改观。
4、近一半的遭遇歧视的女性没有去反映情况,因为她们认为即便说了也不会有什么改观。
5、深厚的阅读功底转变成全面的学术进步——或许除了数学这一科目外,研究表明其它科目都会有很大的改观。
6、根据经验来看,在安全局势改观及背井离乡者能开始返家之前,公投不会举行,但最终应该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7、你可能会感觉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出现明显的改观,但是不要放弃。
8、仅一年的时间情况就会有所改观吗?
9、但据《中国日报》报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说,中国煤矿的死亡率“仍然没有根本改观”。
10、以前在这种比赛前,双方球员的仇恨绝对都是爆棚的,而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11、发生在儿子身上这件小事证明,当父母开始向子女灌输理财知识时,他们的努力总能使事情有所改观。
12、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可能也不会使这产生较大的改观。
13、如果我起来,逼着自己做运动,它会使我的精神状态有巨大改观。
14、这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你需要在开销(啊咳!花钱)上有大的改观,这个建议要比其他的能让你更快达到目标。
15、三两个有关个人兴趣的恰当问题,甚至进行快速的网络搜索以便你可以证实真正的相似点,真地可能让一切改观。
16、研究显示,只要接受积极的外界刺激八分钟,人的情绪就会得到明显的改观并且阻断掉不断循环的消极思想。
17、事实上,将某些企业应用移入云中也许能消除一些基础设施问题。但是,设计得差的解决方案,即便将它移入云中,也不会有什么改观。
18、显然,为了获得你动机水平上的最大改观,你需要创建一个常规训练程序,并与你之前的计划相异度至少达到90%。
第四篇: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
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
——全国知名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去北京参加民进中央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我们下榻在劳动大厦。凑巧的是,叶圣陶先生的长子、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叶至善先生和我住在同一个楼面上。
一天,晚饭过后,我邀请叶至善先生到我房间小坐片刻。‚三句不离本行‛,闲谈时,我请他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他作文的。他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说:‚不教的。‛我感到好生奇怪,叶老是个作家、编辑,又是个教育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怎么可能‚不教‛自己的孩子作文呢?
叶至善先生见我有些疑惑,说:‚你是搞作文教学的,我说给你听,我父亲这么做,到底是算‘教’还是算‘不教’?‛
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
叶至善先生介绍到这里,问我:‚贾老师,你是教孩子作文的。你说,我父亲这么做算不算在教我作文?反正,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会作文的。‛
听叶至善先生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这正是教学生‚自能作文‛最好的注脚。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颇受启发。
第五篇:叶圣陶作文大赛获奖作文
我读三毛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春雨文社高三8班王梓伊 心若没有栖息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题记
我不了解三毛,我只是个读者,一个为她文字感动的普通人。在我看来,三毛,这个蒲公英般的女子,传奇的人生让人琢磨不透。她留下来的痕迹并不多,除了文字便是那些模模糊糊的老式旧照。,贾平凹老师曾说过:“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的身子,披着头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这和我对她的构想很是相符,她一定是个在操场策马奔腾、在沙漠中赤脚游走的自由少女。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自然的、美好的,没有原因。只因为她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戚,她都无意矫饰。字里行间是那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每当读到三毛的作品,我能从中发现一个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草原中的牙尖、沙漠中的绿洲,它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从前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感同身受”,直到遇见她,哦!原来这世上有同我一样的女子,我们都喜欢自由、喜欢心里什么都没有,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走走逛逛,这儿看看热闹、哪儿看看热闹,与生人微笑、听街边抽着烟袋的老夫、纳着鞋底的老妇讲讲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三毛一生追求的幸福用语言是无法形容的。她的这种幸福也许正是来自灵魂和身体上的自由。她曾说过:“心若没有栖息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我很幸运在这个不自由的年纪遇见洒脱的她,使得我在夜深人静时、阳光正暖刻,在她为我描绘出的那些小岛上、那草场中、那沙漠间快乐地同她一样。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般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独自去远行。
如果有来生,有没有人爱我,也要努力做个可爱的人。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点评:文章以三毛为写作对象,通过对三毛经历、个性及其文字的描述,表达作者对其赞赏及仰慕之情。流畅的文笔、诗化的语言,甚至让人感觉到有“三毛”的影子,可见,小作者对三毛作品的熟悉程度。对三毛的描写也抓住其精神内涵——自由洒脱。同时,作者通过与三毛的对比,审视自己,实现自己心灵的净化。我想,这才是写作的真谛。
拾起遗失的教养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春雨文社高三3班和 岳 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精神文明似乎却在一步步地消退。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中,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却日益频繁。教养的缺失,很多时候蚕食着我们的文明。民族走向振兴,文明走向灿烂,国人只有清醒过来,拾起在流逝的时间中遗失掉的教养。
教养的缺失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不能遵守制度随意闯红灯的代名词。倘若某天你在一个车水马龙的地方等红灯,你总会发现有几个人成群结队的、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疾驰的车辆之间。后面的人见状随波逐流,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似乎交通规则就是拿来做样子的条文,丝毫没有一点的约束力。据报道一位著名的学者的孙女儿刚从国外回来,在路上看到随意闯红灯的现象时,非常纳闷的问他说:“爷爷在中国,红灯是可以过马路吗?”他的爷爷被问得无言以对。连一个小孩子都懂事情,为什么大人却不懂。这似乎看上去真的有点荒唐可笑,然而事实却是如此。中国式过马路显然是对中国人目前教养的缺失、乃至民族劣根性的莫大讽刺。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对身边这些不文明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是该拾起遗失教养的时候了,否则我们的文明发展将会遭到严重的挑战。在自己的家里不懂得规矩不说,在别人的家里依旧不守规则。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明显提高,出境游也是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愿望。在国外的中国人会遵守规则,会讲文明懂礼貌吗?大多数人是没有问题的,但仍有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这样。从中国大妈们疯狂抢购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从随地乱扔垃圾到飞机上侮辱空姐…...文明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似乎就是没有教养的野蛮人。国外一些公共场合的文明标语都是用汉字书写的,难道是来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吗?那些是给中国人提供的特殊服务,是在提醒中国人要讲文明。是该拾起遗失的教养的时候了,否则我们的民族将很难在世界上立足。前些天新闻上也曾报道说,一位司机酒驾为了躲避交警的检查,开足马力向前驶去,将执勤交警拖出去几十米远。不顾他人的安危,酒驾之后还与交警发生争执,一错再错。心中的规则和法纪已经荡然无存。还有,大货车在高速公路上为逃避高速费,将交警拦下,私自占用施工车辆专用车道…… 当你看到这些事情时你是否嘲笑过这些人的荒唐,可你是否有自己反省过?今天的你做到文明了吗?应该说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常生活中自律的缺失。似乎制度和规定都是让别人遵守,而自己完全凌驾于行为之上的。是该拾起遗失的教养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们的文明建设,塑造出更高尚的文明中国人。文明与教养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柱,然而一系列的事情和现象却在一次次的提醒着中国人。教养的缺失是可怕的,文明在较量中形成,教养在文人中展现。拾起被一时的遗忘的文明。中华文明将会更加灿烂的光芒!
点评:文章围绕当今国人“教养”问题展开讨论,立意高远。从“中国式”过马路到国人出境游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从违章酒驾到高速上的违章行驶……文中列举种种不文明现象,直击国人教养的缺失,论据充分、语言犀利。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国人教养缺失的痛心、对中华文明现状的忧虑,其文人情怀在字里行间中可见一斑。
我有傻气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春雨文社高三4班张安迪
青年人就如同早上初升的太阳,带来光明与活力。有朝气的青年朝气蓬勃,有志气的青年志向高远,有才气的青年才华横溢,有骨气的青年傲骨铮铮,而我,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青年,却有一股傻气。看,那忙碌的身影!
“二哥,帮我把垃圾倒了!”“二哥,帮我搬桌子,太重了,搬不动!”“二哥,快把抹布递给我急用!”„„
每逢班级的大扫除,我总是像只陀螺一样,被这一句接着一句的“二哥”“赶”得满班飞旋,别以为我会厌烦,相反这忙碌让我很快乐,因为我的存在能为别人带来欢笑方便,我的付出能换来教室的整洁与干净,因此,面对别人能躲就躲的班级大扫除,我总是快乐地忙碌于其中,帮助别人做些事。但这却让别人觉得我傻傻的,因此也使我荣获了“二哥”的称号。听,那直白的话语!“二哥!”我循着声音望过去,看见了我的好朋友A,”待会儿考试,能不能把答案给我发过来?”望着A那一脸期待的表情,想想我和他之间那深厚的友谊,我坚定地给出了我的答案:“不可能!”
A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他根本没想到一向有求必应的我会拒绝他,没等他反应过来我便说:“不给你答案是为了你好,给了便是害你。”说完我转身进了考场。
唉!我的心里有点后悔,我本可以委婉的拒绝他呀!话说的那么直白干脆,肯定很伤人的,我真是傻,做了对的事,却说了不够好的话。考试结束,我刚刚走出考场,就被A叫住,“完了”我内心暗想,“他还生我的气呢!” “二哥,刚才是我不好我不该作弊„„”看着A越说越窘迫,我赶忙接话:“刚才什么事儿?”A疑惑地看了我一眼,“你,哈哈!”我俩同时默契地笑了出来,“你还真傻,这么健忘!”虽然我们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我们的心靠得更近了。瞧,那倔强的面容!
放学后,我和A一同乘公交车回家回家,车上人很多很挤,不过幸运的是我和A找到座位坐下,没过两站上来一位老太太,手里领着她的小孙女,小女孩和老人因为人多,再加上车上本身摇摇晃晃,有些站不稳,我和A决定把我们的座位让给她们。我们俩起身,边向外走边叫道:“奶奶您会坐在这儿吧„„”话没说完,我们俩就被人挤了一下,回头一看我们的座位上坐了一对年轻的情侣。老人听见声音,已转头望向我们,看见这样一幕,脸上有些尴尬,而我的内心却已十分愤怒。
“叔叔,阿姨,请把这个座位让给那位奶奶好吗?”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但也十分客气的说道。
那对情侣上下扫了我衣眼,便不耐烦地说道:“去去去,别多事!该你管吗?不该就别那么多废话!”
“怎么不该我管!”我的声音瞬间提高了,“这座本是我要让给那位奶奶的,却被你们占了,尊老爱幼你们不懂吗?”
“对!我也看见了,你们两个大人还没孩子懂事儿呢!”“是呀,你们俩怎么回事儿!”旁边的人看不过去了,也一言一语的说了起来,那两个人顿时泄了气,将座位让给了老人和他的小孙女。我和A也舒了一口气,A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你可真够倔的!万一没人帮你呢?”我说:“我相信,邪不压正。” 我有傻气,我的傻气是为班级做贡献的快乐,我的傻其实我做人做事的正直与对待朋友的宽容,我的傻其实我面对“恶势力”时的倔强勇敢。我很傻,但我为此骄傲,点评:文章结构清晰,选取了生活中的三个片段,在貌似“做傻事”的过程中,传递的却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致生动,画面感极强,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叙事过程曲折有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魂兮归来,哀吾九州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春雨文社高三2班曹婉腾
假使我见你,隔了悠悠岁月。我将以何贺你?——拜伦 大抵是立秋刚过的原因,八达岭上空阴云密布,空气压抑得很,连呼吸中也夹杂着一丝沁骨的寒意。
我将围巾围得更紧一些,怀着莫名的崇敬与忐忑,轻轻抬起脚踏在石阶上,唯恐惊扰这沉睡的巨龙。谁想还没迈出第二步,就被拥挤的人潮挟着推了上去。五花八门的方言交替着在我耳畔回响,而各式噪音的制造者们,他们唇畔那么笑容甜蜜的如出一辙。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话委实适合形容如今的意境,一路上入眼的尽是浓郁的秋意,草木叶子大多已经凋落泛黄,只有积雪还未化开,衬着灿金微红的枫叶,格外应景。长城上一块块石砖凹凸不平,像极了中华民族历尽艰辛后千疮百孔的残破身躯。然而谁又能估算得出这残破身躯中蕴含着的无尽力量呢?
远方的烽火台斗折蛇行,绵延不休。只是不知,这史诗般的建筑历经多少代帝王修缮,又葬过多少森森白骨?新年纤纤弱质的孟姜女,她为夫君哭倒的长城又在何处? 千斤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都说沃土埋忠骨,然而埋的又何止忠骨。长城绵延成万里,地下尸骨怕便不止万具。长城承载了千年的记忆与哀伤,这里有过昏庸君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亦有过孟姜女泪洒长城墙的凄美传说,更有过宁死不降的士兵苦苦抵抗戎狄,一腔热血赤血至今仍殷„„
风声鹤唳,那是埋骨于此的生魂的呐喊与呼唤,你„„可曾听见?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扶着斑驳的城墙,我抬头仰望远方。千年之前,那位统一天下的帝王是否也曾站在这里,以胜利者的目光展望未来?那么他是不是也是思索过,民族精神会否在千年后的今日面临沉寂与消亡?
我的追思渐渐被过往行人的谈笑声打断,而他们身后,那些如同年迈老者般的墙砖,它们身上那一个个丑陋的疤痕,那一道道深刻的伤口,都仿佛化作了嘲笑的脸孔,注视着周遭那些拿着自拍杆勾肩谈笑的人们„„
一个民族的衰落,往往始于民族精神的消亡。
长城,那是类于中国灵魂般的存在,是本该被景仰,被热爱的图腾,如今却完完全全地变作一片毫无内涵的旅游地。哪怕有些许追思,也顷刻便淹没在人们的欢声笑语里。些许微雨落在脸颊上,转眼便消失了踪迹。“你的姓名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这是一句墓志铭,刻在莫斯科红场的墓碑上,给予战争中所有牺牲的无名英雄。他们铭记着先辈的付出,铭记着曾经的荣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经的辉煌战绩和淋漓鲜血早已深深镌刻在灵魂里,所以他们不断前进发展。而我们呢?曾经守卫着中华国土的长城被强行修葺成崭新的模样,剥去历史赋予的沧桑外衣,赤裸裸地现身于世界游客面前,供人肆意欣赏拍照。我们的热血已经被现世安稳降温冷却,剩下的还有什么?
我知,我一直知,脚下这条沿着大好河山曲折盘旋的巨龙之主,那五千年前便曾独步天下的王者魂魄,仅仅是在沉睡罢了。倘有一日,他睁开明媚如春光的金瞳,看到的只是剩下断壁残垣,他是否会感到悲哀?而我们又该如何迎接他的归来?
假使我见你,隔了悠悠岁月。我将以何贺你?拜伦答:以沉默,以眼泪。而我不愿哭泣,我愿以钱钟书先生的一言来贺他:从今往后,我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雨还在下,又或许千年来从未停息。王者终将归来,而我甘愿等待。终有一日,他将重拾昔日的荣耀,执正义之剑,行王者之风,俯瞰天下,睥睨众生!
待到那时,且请长歌一阙——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九州!
点评:文章思绪深远穿越古今,视角开阔目及中外,在登长城的过程中,深入地思考长城的历史与现状,反思一个民族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如何对待自己的英雄,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切入角度小,但是立意深邃,以小见大。语言优美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