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1:4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史 静北京第140中学

[内容提要]

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举措。在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面前,学生对它了解的甚少,教师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学好通用技术,教师的引领显得至关重要。我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面对新课程,把学生领进通用技术的大门之后,还要想办法把学生留在通用技术世界,创设技术情境、借助现代媒体、精选案例分析、安排实践环节、自编必查习题是在当前通用技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做到了这些,学生才会接纳通用技术,理解通用技术,喜欢通用技术,从而学好通用技术。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探索实践

对于通用技术这门学科,学生不熟悉,不了解,要想学好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领,教师的有效性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如何能尽快驾驭它,学生如何能尽快适应它并学好它,是最值得关注和关心的普遍问题。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由于学生对此课程了解甚少,甚至有的同学压根就没有听说过有这门学科的名称。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时,觉得里面一定有很多自己要汲取的东西,兴趣很浓,特别是听到通用技术课程的定义: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从定义的表述中,学生对“实践、创造”等字眼很感兴趣。但随着授课的进行,学生很难感觉到有体现实践和创造的地方,学习兴趣就渐渐衰退甚至丧失。另一方面,学生在平时很少的练习题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不学书本知识,也能基本完成;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作为笔试考试,就只需要记住那几条原则、几点因素、几个步骤等就可以了。临考前背一下也是很轻松的事,何必认真听课!鉴于如此众多问题,我通过两年的通用技术教学实践发现:目前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以下六个方面,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教学也更为有效。

一、设计好第一课,把学生领进通用技术大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借助新兴学科这一未知事物,在第一节课,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通用技术的动力,既是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又可以让他们从此热爱并乐于学习通用技术。

1/5

平时,我比较喜欢看CCTV-10的“走进科学” 栏目,有时会播“我爱发明”的节目,口号是:“新点子、金点子、新金点子;大发明,小发明,我爱发明”。内容讲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试图解决问题,并会遇到重重挫折的普通人发明某产品,最终得到回报的全过程。拿到教材之后,我翻看了多遍,接着就想,如何上好这第一节课呢?在又一次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灵机一动,何不用这个现成的教材给学生上第一节课呢?于是通过上网精选,我下载了一个23分钟左右的视频,时间虽然占了半节课,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视频看完后,不失时机的向学生介绍:大到教学楼,小到我们手中握的笔,无不凝聚着设计与技术的成果。通用技术不是学某项具体的技能,而是学习一种思想方法,培养的是技术素养。所谓技术素养,先举个例子,人们常常指责有人逛公园时乱踩草坪不走正道,但是具有技术素养的人遇到这个问题时,则首先会考虑路的设计是不是合理。也就是说,通用技术课程是教我们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评价事物的方法,这对培养我们的创新思想、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都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学习通用技术,可以提升我们的技术素养,从个人层面上有助于消费者更好的评价产品而做出理性的购买决定;在社会层面上还有助于公民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普通人同样有发明、革新产品的责任。后来,我们又通过闲聊的方式,告诉学生其他很多国家很早就开设了这门课。这样设计,很轻松的就把学生领进通用技术大门,对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石。

二、创设技术情境,把学生留在通用技术世界

技术与设计理论知识也是枯燥的,但把技术与设计原理应用到生活中时,理论知识就表现出生动与活力。教师教学时,设计巧妙的教学情境会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讲“技术的价值”一课中的“技术可以解放人”时,我没有用教材上的实例,而是创设了一个技术情境:请三位同学共同参与一个试验,分别使用小刀、手转转笔刀和电动转笔刀三样工具,各自削相同的铅笔,看谁削的有快又好,最终结果不言而喻。通过对事例的简单分析,既让学生懂得了不同的工具,技术含量不同,技术的价值也就不一样,又可以从中感悟“技术可以解放人”这个简单的道理。用时不多,但效果明显,比把“技术可以解放人”的话空洞的重复多遍好得多。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的把技术情境引入课堂,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现代媒体,使学生多角度学习通用技术

因为通用技术课程是高度综合、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每节课的内容和信息量自然很大,那“三尺讲台,四寸粉笔,一面黑板”是难以完成任务的,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就要把现代媒体技术拿来为通用技术课程服务。《控制与设计》是两本必修教材中,学生感觉最难的内容,只靠书本上的几个实例是很难化难为易的,想让学生充分理解控制系统的几个环节是非常困难的。只有精心设计PPT课件,把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利用动画一点一点的展示出来,让信号沿特定的方向流动,学生才能感知、理解控制的内涵。一些仅凭文字和解说无法想像无法理解的知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和学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四、精选案例分析,从教材中提炼通用技术精华

教材上的案例很多,很多教师又会在生活中或资料上找出很多案例来丰富课堂内容,面对纷繁复杂的例子,如果一个个地分析,一是课堂时间不允许,再者会搅乱学生的思维。教学时,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要学的知识放入一个典型的案例中进行分析,也可以在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时引出各个知识点。这样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接受起来就不会因为纷繁复杂的案例而感觉不知所措,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例如:《认识流程》一节,知识方面,无外乎就是对流程的概念的理解以及认识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只看教材上就有九个例子:给自行车装圈上轴的过程、煎鸡蛋、双色圆珠笔的安装、A同学上午上学的活动经历、电工师傅检修照明线路、旅客搭乘火车、旅游、工程师画图、果农嫁接果树等。我只是从中选了一个案例——“A同学上午上学的活动经历”,从这一个案例中,就可讲清时序和环节以及流程的概念,还有时序和环节的特点及分类,然后是流程的表达方式。其他的案例,我则是让学生自学或者作为课后作业,用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精选案例,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有价值的案例,重点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体验通用技术操作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不像语言类、文史类课程以讲述、提问充满课堂。通用技术必须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进行教学,书上的小试验要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全部让学生试验操作,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

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通用技术强调的是设计与技术思想,但当你要把设计产品展现给他人时,你最好的表达方式是制作模型或原型,单从设计与技术角度也需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何况动手操作能力是终身受用的,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在学习流程的优化时,我自己先试了一下课本上“优化制作纸质提兜的流程”的小试验,发现如果少量制作,按课本的步骤去做结果和试验的意愿相反。鉴于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我对试验做了调整:“设计图样,画出图纸”这一步,我事先画好;叠纸环节是我拍摄出其操作过程,要学生学着叠;又增加了美化环节。这样制作纸质提兜有叠纸、粘贴、美工、制作提手、组装五个环节。实践让学生懂得了:大批量生产某种商品时,环节多一些才能体现流水线的优势,流水线不仅可以加快生产速度,还可以提升商品的品质。通过对试验的简单修改后,学生不仅体验了流水线操作,强化了理论知识,还从试验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比如负责任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教学中,有些试验难以操作或由于种种原因可能达不到操作目的,我们可以对试验进行适当改进再让学生实践,书本上没有试验的章节,也可以适当设计试验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掌握的才更加牢固,运用起来才能更好的变通。

六、自编必查习题,反馈通用技术学习效果

当前的通用技术科,配套练习和作业较少,即使能在网上找到一些练习,因为版本不一等原因,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修改网上下载的练习,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亲自编写更合适的习题。这样长期坚持不懈,时间久了,就可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从中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在进入会考复习阶段,我有意先复习必修2的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用这样一道自编题:“设计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的流程,并把自己设计的流程表达出来。下一节课我们利用一定的时间分组优化组内的复习流程,每组推荐一个最佳方案,全体同学再共同选出最优的复习流程。我们的会考复习就按照此流程进行”。进入复习阶段,什么方法更有效,需要大家齐动脑筋。我这样设计,既是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又可以得到好的适合学情的复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必须做作业,好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通过课后交上来的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练习必不可少,作业的反馈作用也不容忽视,布置和检查作业也是学生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最好办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生组织教学,设计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学生情况。我的有效性教学探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可能适合我个人,也适合我教的这一届学生。至于是否适合其他的老师、其他地方的学生以及我的下一届学生,还需要教师之间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探索,再探索。只有不断的总结,我们才会从不知所措走向从容应对;从思维零乱走向思路清晰;从年轻走向成熟。我们的通用技术课程也才会日益壮大成熟。

第二篇:通用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通用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它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实践性强,很多东西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一回,要想真正上好这门课,教师必须打破以前的教学模式,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深入钻研教材,适当增加教材的弹性。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讲授,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从实际生活中寻找贴近学生实际,充满生活情趣,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典型案例,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在设计《控制与设计》的教学时,引入学生宿舍楼道的声控灯案例:如果白天有声音,灯同样会亮,这样浪费电力,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将装置加以改进,达到白天有声音灯也不亮的目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欲望。当学生比较困惑的时候,教师适当的加以提示:物理上我们学过了光电效应、光敏电阻、传感器等知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很多同学设计出了声光共控灯,满足了要求。

在讲《结构是怎样受力》这一节时,引导学生发现通用技术与物理对受力分析的不同之处,在物理上通常将物体视为质点,研究的是物体受到的外力,而通用技术研究的是构件的内力;二者研究的方向也不同,物理讨论的是力引起的状态变化,而通用技术强调的是结构如何去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对教材中的“问题思考”、“讨论交流”、“技术试验”、“技术实习”等栏目深入研究,挖掘技术内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我们对这些栏目加以拓展,如在做完“拉伸试验”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比赛: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小组提供八张A4纸,不限定纸的组合方式,可以胶水粘贴、搓成纸绳、麻花编织、卷成圆筒等方式作成吊绳,以提起重物的多少来决定胜负,比赛场面极其热烈。这样学生在弄懂科学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前提下,动手做、做中学、学中做,增加他们实践的机会,给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提高把握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学生的技术素养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其次,要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教师教学中要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学习的指导,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

《技术与设计2》中系统的思想与方法、流程的思想与方法、结构的思想与方法等,这些思想与方法对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技术的思想与方法的指导需要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即教师要由重“教”向重学生“学”转变。这样学生才会学习得主动。

技术思想和方法是能从宏观的理论层面上提供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和处理技术问题的方法,有利于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有利于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共通能力的发展。例如我们在讲系统的基本特性这一节时,课本是以洗衣机系统和龙舟赛廷系统这两个例子来说明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这四个基本特性的,为了让学生对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有更深刻地认识,在据赛艇系统取胜的决定因素是靠团队精神和团队技术状态的发挥时,我巧妙地将龙舟赛与学校组织的考试联系起来,将班级之间的竞争看成是赛艇之间的竞争,引导学生思考决定一个班级成绩好坏的因素是什么,是一个好的班主任还是一群出类拔萃的任课教师,还是其他的因素决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才是这场比赛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他们整体力量的发挥才能使得班级的成绩名列前茅,这个时候我又问:“这体现了扳机这个系统得哪种特性?”学生们齐声回答“整体性”。同样在讲相关性时,我让学生自己用相关性解释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多学生可以想到同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并且还举了很多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对比引申,学生们很快就学会了利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叶结出了学生对于系统这个词的神秘和遥不可及的看法。

此外,要求教师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信息技术引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可以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既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要学习到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在讲《技术与设计2》中的《初识结构》一节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将多种风格的建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些建筑分别属于那种结构类型,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结构的集中分类的理解。又如在讲设计的创新性原则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了有关的影像纪录,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各个时代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其中的发展变化一目了然,且记忆深刻。另外信息技术的引入,也让部分爱上网的学生在上网时不再单纯的玩游戏,而是学着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在讲结构一节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桥梁的分类等知识,很多学生完成得很好,让学生学到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从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最后,要注重学生对技术过程的亲身体验过程

教学中,学生要亲历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试验、评价分析、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教材中有很多技术实习等等许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完成。如在讲完《结构与设计》一章后,我们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桥梁模型,同学们踊跃参加,最后的作品超乎我们的想象,有拱形的、有斜拉式的、有悬索式的、有钢架式的,用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有用木材的、有用金属的,还有的用易拉罐、矿泉水瓶来搭建的。

在讲完照片冲印这一部分后,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在家休假的时间,亲自动手做一下这一流程,并要求写出自己的试验情况报告。返校后,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在冲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小问题,比如,显影时间的长短会带来什么问题、怎样操作可以事显影更快、更好等等,很多在上课的时候没有提到的问题,被他们发现了,并且有好多都给出了很不错的解决办法。经过多次的动手与动脑的过程,学生产生了多样化的思维,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在这过程中,学生保持了对技术问题的强烈兴趣,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即是我们对技术教学的几点感想,总的来说,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技术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技术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通用技术的教学进一步完善需要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将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发挥到极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新一代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EEPO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EEPO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事实上,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高效,不在于老师讲得是否到位、是否明白、是否透彻、是否精彩,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参与,能不能切实运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无论如何实现不了有效教学的。

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就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提高效率,优化教育的课堂;也就是说让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只有学生学到了知识,学好了知识才是有效的课堂,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一、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遵循“三性三动”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有效课堂实践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学习、成长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即以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以学生学到的知识性、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原则,要求做到学生互动、主动、能动。)教师的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教法,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精心设计能够与学生生活体验相链接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思考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以学生学到的知识性、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原则,要求做到学生互动、主动、能动;优化课堂进程,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个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效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和动态生成,把与学生间的“异议”作为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关注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和感受,关注发掘学生新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动脑解决问题。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疑难点、偏差点、浅近点整体权衡,精心选择,合理运用,以促进预设目标的达成,新目标的不断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参与,为他们的参与服务,努力让学生敢参与、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指导学法,是课堂有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让学生自身蕴含的丰富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指导学生有效的预习,使学生明确目的,了解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掌握预习方法,学做预习笔记。如我在诗歌教学中要学生自己先阅读一遍诗歌,把不懂的写在预习笔记或标注在书本上,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鼓励质疑问难,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重点词句外,还应鼓励学生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会高了。

2.指导学生有效听课

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听懂多少,当堂消化多少。听懂的多,消化的多,课后做起作业来时间用得少,心情也轻松,既可以腾出时间学得更深更广,又有利于发展兴趣爱好,得到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没听好课,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间,还会感到学习有压力,时间长了,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听课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指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在平时的你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凡是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几乎都是上课叫懒惰或者不知干什么的,不懂得怎样听课,或者听课不知听什么,哪些是重点,那些需记忆等一概不知,凡是学习有兴趣学习优秀的,往往上课都能做到手、脑、耳并用,做好笔记和标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还要侧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当代的学生比较自信,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所以课堂上不缺乏发言的学生,如果能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同时,在课堂上学会用心倾听,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3.指导有效地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的变化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教师要给学生当堂复习巩固的时间,抽出一点时间,把复习巩固的时间放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态度,提高训练效果。我们应该尽量把自己的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包括挤出几分钟完成当堂测试作业。这个环节很重眼,需要教师有务实的作风,依据教学目标逐项落实,有问题的学生几乎是不复习或者复习效果差,不知道怎样复习,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复习,确实有效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采用激励评价机制,八分鼓励,二分批评。

我们许多老师常怀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千年古训,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恨铁不成钢,恨不能一朝言语立能使学生幅然醒悟,所以每每学生哪怕只犯一点小错误就会动辄严辞训斥。虽说这有时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从方法和策略上来讲,这绝不是首选。陶行知先生曾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学生,多看学生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你殷切的期望,从而有信心有希望去获取向上的动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渴望获得包括教师在内的社会的理解和包容。如果我们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尤其学习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赞赏,同时再合适的机会巧妙的指出不足,他们会逐渐发挥长处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断前行。但如果一旦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误会或责怪或辱骂学生,他们年少而湿润的心会从此对这类事情、这个教师反感甚至封闭。我班一个的学生所有的课程很差,考试不能及格,语文课却很好,经过沟通与了解,才知道原来是他曾在其他课堂上看小说而被老师批评过几回。他对该老师非常反感,以至于只要看见该老师,就要忍不住要低毁两句。结果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实践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学习、成长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他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有效课堂”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种文化,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他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得苦,学生学的差”的被动模式,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语文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也可以说有效课堂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

宜宾新闻网12月26日讯(杨芳)深冬的寒潮丝毫没有减弱江安教师学习的热情,12月16-18日、23-24日为期6天的江安县“MS-EEPOE有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培训在江安县南城小学阶梯教室如火如荼地举行。本次培训由江安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精心组织,来自全县58个小学共计600余名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采用专家讲座、个人操作、团队演练、观摩展示课等多种形式进行,整个培训安排紧凑有序且富有实效,得到了参培教师的一致好评。

“MS-EEPO有效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有效教育研究所所长、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首席专家孟照彬创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江安县为积极实施优化课堂教学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于2013年秋期引进了这种模式并首先在14所中小学校的部分年级进行实验。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总体反响和效果较好,江安县教育局决定2014年秋期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全面推开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要整体推进此项工作,资金投入是保障,行政管理是手段,教师培训是重点,后续跟进是关键。

为做好这次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有效,江安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做了精心的准备,从培训专家团队的组建、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形式的选择、培训过程的管理都反复进行研究和讨论,按照“更新观念—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观摩仿课”的培训重点,对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实验班教师进行了培训,将“学—做—练”紧密结合,将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有机整合,使整个培训做到了人人参与、张驰有度。参培教师们一致反映:此次培训收获大,对教学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回去后会在教学工作加强实践与运用。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有效实施新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十年,也是包头市第二十九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十年。在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都是关键。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我校在课改过程中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MS-EEPO有效教育”为载体,优化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课堂教学在教师角色、学习方式、知识呈现方式、知识建构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转变。

教师角色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被打破

教师处在教改的最前线,他们是课改的实践者。新课改下的课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 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从课堂教学来看, 课堂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的实效。因此, 把课做实, 把立足点真正地放在学生的身上, 这是课堂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

因此,我校教师们普遍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自身角色和作用的根本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从知识权威到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从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到意义的对话者,从领导者到平等者中的首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意义创造的过程,这样,教师的作用就不会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的关注点就随之改变。有人曾说过, 一个成熟的教师, 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的分配是: 80%在学生的身上, 20%在教材、教案上。正因为如此, 他才有可能随时地调控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地捕捉教学契机、机智地面对课堂生成。然而,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 是自己的教案以及教案流程, 是如何呈现自己的精彩。

课堂上他们打破了以往教学那种一问到底,单向交流的现象,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多了,全员参与的机会多了,例如语文学科突出了在阅读中感知、感悟、积累、运用知识,教师注重通过教学中丰富的人文素养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数学教学实现了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方式自主化,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学习评价感悟化,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基本形成了问题由学生提出,规律由学生寻找,结论由学生归纳的教学特色,于是五彩缤纷的课堂出现了。

学生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

教育质量最终的体现是学生,新课程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我们常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我校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精神,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资源互补,使学生有自己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如虎添翼达到高效。

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意味着学生以往学习状态的根本改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意味着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学习。

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传授型教学文化。在很多传统的所谓优质课中, 教师尽其所能,体现的不过是“展示型教学文化”, 展示的是教师本人的素质, 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 学生仅仅是一种陪衬。新课改的课堂, 依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操作技术, 它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文化。新的教学文化是建立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的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训练,约定、规则的制定, 表达呈现方式的运用, 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都是新教学文化的基本要素。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师生成长的舞台、是师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师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最精彩、最艰难的内容,更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托,努力构建民主、开放、融合、互助的课堂,力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去共享创新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那将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汪洋恣意的绽放。

课程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链接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作业、学案导学”的要求,将教师讲解时间大幅缩减,把课堂有效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释疑、总结。

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

认真落实三个基本理念:

“学生主体”的理念就是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面向全体”的理念给每位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课程内容应呈现多样化,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落实“两个十分钟”,即教师连续讲课不准超过十分钟、学生当堂作业不得少于十分钟。倡导“三讲三不讲”,即讲重难点,讲思路方法,讲易混易错知识。学生会了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为主;

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一位学生是否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由评课堂教学环节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是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主。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小结

一、教学常规,抓好细节

我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的学科。根据教师的特长安排任教学科。开学一周内,所有教师都写好各科教学计划,计划按基本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几个板块撰写。精心备好课,利用多种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远教资源、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等,认真上好课,教师及时反思教学,结合教学札记,调整教学。学校行政推行“推门听课制度”,提升课堂四十分钟的利用率。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对教师进行各种远教培训,不仅培养了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还使所有教师都熟练地掌握了远教技术,大家都能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我校处于花果之乡,这里有品种繁多的花卉、盛产各种水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生物资源,课余协助家人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农活,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也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数量适中,形式多样,如随堂作业、基础训练、小练笔、习作等,批改认真细致,注重学生良好作业的习惯,对书写方面严格要求,同时批注一些富于激励性的语言,尤其重视来自作业的反馈信息,对于错误较多的内容进一步强化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并指导学生认真订正。学校践行陶行知的“小先生制”,让优等生帮扶后进生。对于品学兼优、勤奋好学的学生在大会时予以表扬与奖励,对于有进步的学生也时时予以激励,力求建立良好的学风,形成一种赶学比超的氛围。学校领导经常性地对教师们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提出中肯的意见。我校每学年都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如毕业班教堂教学研讨活动、电教公开课、复式班教学研讨等。学校教师还组建了多个课题组,对各种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具的管理和使用》、《让农村家长做走进课改》、《利用远程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课题研究获省市县级奖,形成以研兴教的良好氛围。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开拓创新

1、创设愉悦、民主、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2、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创设平常、实在的课堂

上课应该是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课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也没什么,因为它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课教师要上的课应该是真实的课,要是没有实际的价值,就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4、创设成功、高效的课堂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他们的灵感,唤醒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关注孩子的现在,更是关注孩子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不同的学生才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一堂课下来,无论是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总之,以学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懈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宽,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评课

①执教者反思性评课。

首先执教者反思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围绕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反思教学效果,结合课堂细节,反思教学在对学生的引领与提升方面起到的作用。最后反思本节课的创新特色、存在问题。②团队评课

我们的评课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从目标把握、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学习达成等方面展开。尤其是提出呈现团队评课过程。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亮点所在。以往就是指定个别教师评课,这次要求教研团队运用EEPO团队合作方式进行评课,必须达到团队合作的5项指标,即团队名称和标示、团队口号、共同目标、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分享成果。听完课,团队成员就集中研讨。拟名称、编口号,共同评课,并采用图文结构式将讨论结果展示在大卡上。选派一位教师代表或者几位教师评课。由几位教师组成的评课团队评课更精彩。比如初中语文组“花团锦簇”团队的评课就很有特色。陈雪芝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团队的名称及含义,带领大家高呼口号:“花团锦簇,永不止步!”;四朵“鲜花”顾文俊、罗亚东、玉珊、张凌云和一个“花心”韦绍喜分别从目标把握、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学习达成及“动”的有效性五个角度对韦琪老师的课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价。最后,秦思进行了补充与小结,并与大家分享了团队研修的心得,这样的评课充分体现出集体力量。

总之,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整个研修过程严谨而轻松,和谐而生动,处处闪烁着集体智慧的光芒。同时,借助于评课,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调控,研究教学过程的一系列理论与策略,控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使评与被评都成为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

黄: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学生能说出来,给他们说的机会;学生能写出来,给他们写的时间;学生能做的事,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去亲自动手做。

彭:

采用“MS—EEPO”的课型方式上课,使昔日”听话”的课堂变成了“对话“的课堂,“众星捧月”的课堂变成了“群星灿烂”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的立体思维网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课堂的确“活”起来了。“约定”让沟通变得更简单.欧: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约定、角色分工、汇报成果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后,可以很好地为课堂的组织教学服务。在学习方式培训的过程中,孟教授强调了“人力资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①伙伴学习。就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组成学习伙伴进行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效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更严格要求自己,更认真复习学过的知识技能,提高对已有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对自己的伙伴,会激起迎头赶上的动力,努力学习。②合作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个成员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积极的群体压力,促使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我认为EEPO有效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合作,也就是让全班动起来,孩子们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人人参与到课堂里,消灭边缘差生。罗:

1、课堂上安排流程性检测的环节,同桌互相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同桌交互的方式,让同桌互相找错误,然后相互监督,即时更正。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强化次数得到提升,不会再犯自己或同桌出现的错误。

第四篇:“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专题讲座

“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

李宁宁(北京市第八中学、中教一级)

张 军(北京八中、特级教师)

一、“技术与设计1”开设背景

“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导入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建议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内容设置:技术及其本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二、“技术及其本质”部分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3.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4.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5.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6.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案例一:技术的产生、内涵和属性

1.通过都江堰工程引入教学,提出都江堰主体工程三部分“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在战国时期使用了哪些技术,引出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并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列举满足人们需求和愿望的技术。

2.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

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技术的自然属性

荷兰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濒临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风车成为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强有力的武器,大小风车日夜转动,起到了排出海水、灌溉田地的巨大作用。风车还广泛用于榨油、脱谷等生产劳动中,为荷兰历史上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②技术的社会属性

1996年,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被成功克隆诞生,这只雌性绵羊一直存活了6年。它是世界上第一只被克隆的哺乳动物,是人类克隆研究领域上最大的成功。如果克隆技术是安全的话,你有兴趣克隆你自己吗?

克隆羊多利的制造者伊恩回答:不止一次地有人问我,我的孩子能否进入这种研究领域,这是人们一种下意识的期待。但要说到克隆人,压力要大得多,人们总是希望克隆能跟原来的一样,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一些期待和限制,这是我不愿意使用这种技术的原因。我想,人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制约或支持,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三)案例二:技术的两面性

1.展示不沾水的纳米伞图片,提出设问纳米技术会不会危害人类?

纳米微粒十分微小,可以钻进人的大脑、血管及各种器官。如果工业化生产产生大规模的小于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微粒,并广泛排放于大气环境中,完全有可能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2.展示决定胎儿性别的B超技术图片

3.《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科技发展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艾柯尔·马克2003年出版:(1)百年难解的白色恐慌:塑料

(2)城市生活中的流动杀手:汽车

(3)臭氧层空洞的幕后元凶:氟里昂

(4)诺贝尔奖的无穷尴尬:滴滴涕(5)地球污染的超级公害:电池

(6)咀嚼而出的肮脏世界:口香糖(7)身心麻醉的罪魁祸首:香烟

(8)祸福未卜的午夜凶铃:手机(9)口腹之欲下的冷枪暗箭:味精

(10)网络世界的海洛因:电子游戏(11)正邪莫辨的虚拟空间:互联网

(12)伦理底线的终结者:克隆(13)魔鬼签订的未来契约:转基因

(14)人类家园的地狱使者:毒品(15)运动场上的癫狂恶魔:兴奋剂

(16)回天乏力的万用灵药:抗生(17)不夜神背后的无尽隐患:不眠药

(18)引爆人类的恐怖炸弹:核武器(19)流氓国家的恶魔之舞:生化武器

(20)绽然开启的潘多拉魔盒:炸药 4.提出应该发展新科技,造福全人类

①天然彩棉:彩棉织物不需要漂染,节省用水、用电、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排污。

②可食用餐盘:意大利帕帕米公司发明的可食用餐盘在第3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展出。该餐盘用面粉制作,用餐时作为餐盘,同时可当硬饼食用。

③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创造性地使用植物作为构成建筑的“材料”,成功地构筑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垂直花园”。植物墙不仅为城市环境增添了勃勃生机,而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减缓噪声,降低建筑物吸收的太阳辐射,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④利用太阳能蓄电,将汽车改成太阳能车。

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说人类是怎样发展新科技的。

(四)案例三: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1.通过展示2000年到现在的手机发展趋势,引入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发明是从无到有,技术革新是通过改进提高已存在的技术,进行完善发展。2.举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实例。

①减震高跟鞋:法国人发明的减震高跟鞋在第3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展出。尖细的金属高跟中间装有一段弹簧,高跟鞋底内的装置可根据承受的体重调整弹簧硬度。

②首辆独轮摩托:世界上首辆独轮摩托车,它实际上有两个轮子,不过两个轮子并排在一起,靠的很紧,看起来就像是一辆独轮摩托车。

③瑞士军刀-voyager(航行者)有21种用途。

④计时冲茶器:这只“企鹅”的嘴能一升一降,将茶味完全渗入到热水中,时间一到准时拉杆,让你有空闲的时间去做其他事。⑤镭射剪刀:要呈直线剪开纸张不再困难了。

⑥侍应盘:依据解剖学而造的盘子,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手指的劳累。⑦新潮梯子:抛弃了过去梯子传统的朴实形象,换来的是与时尚的完美结合。3.介绍技术创新的方法 偶然发现法

希望列举法 逆向思维法

缺点列举法 适应需要

发明联想法 挖掘潜力法

移植发明法 触类旁通法

分析借鉴法 扩展用途法

反面求索法 ①缺点列举法

有很多东西,当你看惯了,就会认为没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可是你用新的眼光去看它,同一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看它是否有什么缺点,如何克服。这样就很容易找到题目,经过改进,缺点克服了,新的产品出来了。

比方说传统油漆桶倾倒油漆容易洒出来,2003年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金奖的旋转倾倒系统油漆桶解决了这一问题。②逆向思考法

打破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习惯。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

比方说鞋后跟易磨损,干脆将后跟易磨的地方削去。③偶然发现法

步骤:抓住偶然现象;分析特点;弄清道理;技术创新。例如瑞士的发明家——乔治۰德۰曼斯塔尔发明尼龙粘扣 ④希望列举法

对于身边许多事,可能都有一些希望,用学过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当这些希望得到实施以后,创新也就成功了。

例如感应式电子验电器。4.创新过程体验

分组讨论。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创新方案,用一句话表达创新的感受。

题目一:一个口袋中同时装入4个瓶子,由于瓶子里面装有不同的液体,如何使瓶子在口袋中不放倒、倾斜或发生碰撞。

题目二:如何解决鞋带在走路和跑步的时候易开的问题?

题目三:很多楼梯间的灯光比较昏暗,怎样做到不开信箱的锁,即可知道里边是否有新的信件。

题目四:一品牌的圆珠笔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普遍问题,笔芯使用到约3/4处时,笔珠坏损,该品牌的圆珠笔出现了滞销。请提出你的革新方案。

(五)案例四:播放大兴八中李淑梅老师《专利申请》视频片段,进行点评。

三、“设计过程”部分

(一)课标要求 1.发现与明确问题

①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②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2.制定设计方案

①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②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

③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

④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

3.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①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②了解1~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③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4.方案优化

①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②能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更换方案。③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5.产品的使用说明

①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②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

(二)案例五:播放昌平实验中学张静《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课题》视频片段,进行点评。

(三)案例六:播放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任雪《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视频片段,进行点评。

四、“设计的交流”部分

(一)课标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二)案例七:设计的表达与交流(绘制电路图)

1.通过一些各种类型的草图引入“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从确定的目标出发,经过一定的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相应的文字、数据和图形等信息的过程。

2.图纸——技术语言

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技术语言”。图纸中最常用的是机械图纸和电路图纸。电工线路图:不是由电子元器件构成,而是由大的电气设备构成的电路。电子线路图:由电子元器件构成的电路。(低压、小电流)

3.绘制两地控制一盏灯电工线路图。通过展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强调画图规范: ①图要位于图纸的中心位置,上下左右要留空,最好等距。

②电路符号的大小要均匀一致。注意电路符号的摆放位置,要对称、均匀。③不要挤在一起,不要在拐弯处画符号。④电路连线不能断。⑤认真填写说明性表格。

4.绘制电子线路图,展示常用电子元器件符号,绘制电容充放电电路图。

(三)案例八:设计的表达与交流(绘制透视图、三视图)1.透视图

概念:近大远小、最具真实感的立体图。

用途:工业设计、构思表达,多用于设计方案的效果图(辅助设计)。特点:立体感强、绘制难。

要求会画一点透视图、二点透视图、三点透视图。分别展示这三种透视图的应用。2.三视图

概念:将物体置于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平面上,进行正投影,所形成的图形,即为三视图。

特点:精确表达设计、可以测量,但非立体、不直观。应用:零件加工。①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物体的一个视图不能表达物体全貌,要表示出某个物体的全部面貌,就必须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投射画出它的几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②三视图的形成

③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物体的长度,且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物体的高度,且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物体的宽度,且宽一致。

④播放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曹豫《三视图》视频片段,进行点评。⑤三视图的基本画法:介绍绘图工具,如丁字尺、铅笔、三角板的使用;图纸幅面尺寸和格式,如图纸幅面、图框格式、标题栏的写法;图线及其画法;比例;字体、字号。⑥三视图尺寸标注:图样中所标注尺寸表示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绘图的准确度无关;图样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要注明,若采用其他单位时,必须注明单位或名称;尺寸要素:尺寸数字、箭头、尺寸界线、尺寸线、数字高度约3.5mm、尺寸界限;直径和半径标注;小尺寸标注。

⑦举例错误的画法。

五、“设计的评价”部分

(一)课标要求

1.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2.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进行评价,写出试验报告。

3.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4.能对他人的、现有的技术产品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写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报告。

(二)案例九:播放昌平实验中学王玲《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视频片段,进行评价。

六、综合应用

(一)案例十:设计电容充放电学具。1.知识准备:

①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二极管的内部结构:

N型半导体:N是英文单词native的缩写。在硅中掺入微量的磷、砷五价元素杂质,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因此成为电子导电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P是positive的缩写。在硅中掺入微量的硼、铝等三价元素杂质,其多数载流子是孔穴,因此称为空穴导电型半导体。

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因此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发明:

1947年12月23日,美国新泽西州墨累山的贝尔实验室里,3位科学家——巴丁博士、布菜顿博士和肖克莱博士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做着实验。他们在导体电路中用半导体晶体把声音信号放大,大家惊奇地发现,这种器件中通过的一部分微量电流,竟然可以控制另一部分流过的大得多的电流,因而产生了放大效应。这个器件,就是在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晶体管。因它是在圣诞节前夕发明的,而且对人们未来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献给世界的圣诞节礼物”。另外这3位科学家因此共同荣获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极管的内部结构: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为晶体管或双极性三极管,是组成各种电子电路的核心器件。三极管的基本电路:两个电流回路;当Ube两端的电压大于0.7V时,C、E之间电阻迅速减小;Ib对Ic有控制作用,Ib有个微弱的变化会引起Ic很大的变化。

②熟练掌握光敏、声敏、热敏电路的工作原理。③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只有在电阻档时,表内电池才接通;两表笔间悬空时电阻为∞大;两表笔间电阻短接时应为“零”。测量电阻时每换一次量程一定要“调零”;由I=U/(r+Rg+R内+RX)式中可知电流I与RX不是线性关系,所以电阻档的指示盘刻度是不均匀的;选择合适的量程(指针在中间位置最佳),以确保读数准确;测量选择ⅹ100档时,指针示数20,则测量的电阻值为100×20=2000Ω。

④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术。⑤会使用常用工具。

2.电容充放电学具元器件清单: ①电阻:两只1KΩ。②发光二极管:红色、绿色。③电解电容:470微法。④按键开关2个。⑤万用印刷电路板。⑥2节7号电池盒两个。3.制作电容充放电学具所学知识 ①了解电解电容的工作原理。②设计搭建有效的电路。③熟练焊接技术。④设计产品外壳。⑤学会写产品说明书。

(二)案例十一:设计创意灯

通过展示大量的创意灯案例,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

第五篇: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姚荣

【摘要】: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如何用科学的内容、理想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积极寻求计算机教学的生活意义,实现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转换;在实践练习中,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课堂实践练习效率,这些措施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可行方法。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有效教学 计算机专业课 职业特色 教学策略 实践练习了解学生 专业课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 教学效率

【分类号】:TP3-4

【DOI】:CNKI:SUN:JSGD.0.2008-05-027

【正文快照】:

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致使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不高,只重视专业考核的通过率,能力和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差,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提高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建构计

下载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论 文 题 目《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学 科 初 中 英 语 姓 名 罗 晓 君 联系方式 2012年4月15日1琼中县实验学校 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说明

    实践与探索(2)教学设计说明 海口市第一中学 陈佳琪 “实践与探索(2)——探索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它是华东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教科书下册第十......

    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标》强调:教育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

    SMT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SMT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SMT作为电子组装行业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是支撑现代电子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就电子制造业SMT岗位特点对SMT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2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5960 探索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课堂效果4603 [摘要] 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

    有效开展QC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有效开展QC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油田通过10多年组织开展QC活动的探索实践发现,有效开展QC活动不仅需要企业领导重视,提供培训等各种资源,还需要广大基层员工积极参与,要有掌握......

    学校品牌经营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学校品牌经营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作者:佚名信息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9-3-30 20:35:51 发布人:李健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编者按:目前,现代学校正经历着一个从学校管理到学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