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本章简介
本章是《通用技术》课程的起始篇,旨在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技术世界,认识技术及其性质,初步树立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本章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是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技术教育的始终,对于课标中要求的“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有着很好的诠释作用,因此,本章的学习十分重要。
由于本章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第一课,所以在进入正式内容的讲解前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以便让学生破除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疑惑,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
1、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的概念;课程内容设置;目前全国开设通用技术课的情况;师资情况)
2、为什么要在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发达国家开设技术类课程的情况与我国的比较,我们有很大差距;技术发展关系到国家兴亡,科教兴国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普通教育虽不能培养技术专门人才,但却担负了为培养技术人才打基础的任务,设立技术课就是为培养技术人才打基础)
3、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课标上有课程目标,教师要加以阐释,什么是技术素养?技术知识、适当的技能技
巧、更重要的是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需求和愿望,愿意去创新,还要有责任心地对待技术的发明、革新和使用)
4、如何上好通用技术课?
(介绍通用技术课的特点是做中学,学中做;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纪律;卫生;安全)
本章教材共分四节,从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开始,到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保护知识产权,以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归属作为一条主线,分别介绍技术性质的各个方面及其相关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章四节内容比较平衡,如果课时允许,建议每节都可以着重讲解。但考虑到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安排的一周1个课时,比较紧张,另外再结合我前面对“技术素养”的认识,我建议可以将“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和“第三节技术应用的两面性”作为本章的重点内容,而“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和“第四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在后面设计部分有关于创意和成品的内容,可以将第二节和第四节的内容分别在设计部分结合再深化,所以在这里可以不作为重点,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简单了解就行了。
另外,根据教材的内容,本着内容衔接紧密的原则,建议将第三节内容提到第一节后面上,将第二节内容放在第四节前面,因为第一节中讲到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时,有些案例也可以在第三节讲技术应用的两面性时使用;特别是第二节讲技术的创新和第四节讲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内容的关系上更有紧密性,所以建议可以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教学组织。关于作业安排,可以参考《实验册》。考虑到目前很多学校都存在一周只安排一个
课时的情况,建议本章用3课时,前言和第一节用1课时,第三节用1课时,第二节和第四节共用1课时。如果每周2课时,则可以用4—5课时来完成本章内容,每节至少1课时。
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技术的产生、技术的内涵、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四个部分。教材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展示了技术起源的历史场景,深入浅出的解释了技术的内涵,辨证的分析了技术的两个重要属性,详细阐释了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文字、图片等资料的大量使用,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设置了“讨论交流”、“问题思考”、“调查研究”、“阅读材料”等栏目,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本节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技术的产生和技术的两个属性;难点是如何激发学生发
明和发展新技术去解决问题的需求和愿望
2、教学目标
(1)理解技术是人类需求和愿望体现
(2)了解技术的内涵
(3)理解技术的两个属性
(4)认识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
3、教学建议
(1)技术的产生
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展示一幅“原始人的生活”想象图,说明远古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提出“人类又是如何从原始野蛮的状态发展到如今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可以逐个展示远古人类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而每个办法都要归结为一种技术,初步向学生传递“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这一主题。然后展示《西游记》中“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个人物形象和三星堆文物中“千里眼顺风耳”的铜像图片,简单介绍后抛出问题:“这些形象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对“千里眼”、“顺风耳”这样的技术的需求和愿望,那么,现在我们拥有了这些技术了吗?分别是哪些现代技术或技术产品呢?” 请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回答。接着,让学生思考,看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技术或者技术事件,分别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和愿望。经过这样逐步的分析和讨论,让“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这一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激发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勇于面对,积极思考,努力找到方法(发明和发展新技术)去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技术的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来让学生了解技术的内涵是不断衍生变化的,并对教材上对技术内涵的描述进行理解。
(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教师可以展示“拔苗助长”和“水代替油”两幅漫画图片,简单分析这两种技术事
件为什么没有成功,引出技术的自然属性,然后请学生思考,看看还有哪些技术或技术事件是违反了技术的自然属性的,并简要说明为什么。然后,用“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和“现代飞机”的图片作对比,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不是现在的飞机的样子,引出技术的社会属性,并向学生说明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4)技术和科学的关系
通过“技术与科学的区别”的图表,逐一分析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同时也引申出技
术与科学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本节内容偏于理论,只有通过案例分析才更能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领悟,所以建议教师在课前应搜集足够的案例资料,以便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课堂情况,随时穿插引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建议本节用1课时。
4、教学案例推荐
(1)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飞机的诞生
(2)千里眼、顺风耳
(3)都江堰水利工程、荷兰风车、永动机、古代炼金术、蝗灾防治
(4)童话故事:《凯巴伯森林的狼和鹿》
(5)网络技术、B超技术、克隆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转基因技术
第三节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教材以大量的案例,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了技术应用的两面性,帮助学生了解技术的双刃剑作用,了解怎样合理应用技术,趋利避害发展新技术,让技术造福全人类,培养了学生发展技术和使用技术的责任心。
本节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的两面性,难点是通过对技术应用的两面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的责任心。
教学目标
(1)通过技术事例,了解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2)能正确看待技术的两面性
(3)培养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3、教学建议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技术应用的两面性有一些感性认识,特别是对技术应用的负面影响有一些不是很全面的了解,因此建议教师在上本节内容前多收集教学案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来帮助学生客观的看待技术的两面性,增强使用技术的责任心。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指导阅读法、集体激智法、亲身体验法等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式教学。要特别重视和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亲身经历,要善于将学生感性的认识上
升到理论认识,培养学生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建议本节用1课时。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汽车”、“手机”等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教师使用幻灯片逐一展示几种类型的汽车,并简要分析每一种类型的汽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优势,说明汽车的发明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接着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手机、计算机、互联网、核电站等,进一步说明技术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此处可以设置一个讨论环节,让学生自己说说还有哪些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教师使用幻灯片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成都交通拥堵场景”,一幅是“汽车排放尾气”,问问学生是什么感受?接着教师对“汽车污染”的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接下来教师继续展示一幅“手机”的图片,手机让我们远距离的沟变得方便、快捷、即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技术,但是,手机对人体的危害还是不能忽视,接着讲述一些手机危害的情况,再一次的问问学生什么感受?抛出问题:面对着像“汽车”、“手机”这样既有用又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技术,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技术的两面性。接着可以以“B超技术”、“克隆技术”、“核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为例,分别介绍应用这些技术会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技术的责任心。
(3)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法展示几组图片,比如:汽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火力发电站——太阳能发电站(核能发电站);传统印染技术——天然彩棉 等,并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4、教学案例推荐
(1)汽车、手机、B超技术、克隆技术、核能技术、太阳能发电站、互联网技术
(2)白色垃圾、环境污染、废旧电池
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第四节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1、教材分析
第二节内容包括: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教材通过对“集成电路的发明”、“多功能缝纫机的诞生”、“日本的技术革新”等案例的分析,告诉学生技术的发明和革新是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它们有不同之处,但其结果都是用新的技术取代陈旧的或落后的技术,它们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材又用了“杂交水稻技术”和“神舟航天飞船技术”的案例,阐释了技术常常是各种知识的结晶。
本节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发明与革新
教学目标
(1)了解技术的创新形式——发明与革新
(2)知道技术常常是各种知识的结晶
第三节内容包括:什么是知识产权、专利及其作用、专利的申请方法简介。教材首先通过两个案例,说明知识产权的含义,告诉学生不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可能引起的麻烦,让学生明白知识产权是受国家保护的,然后分析得出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然后简单介绍了专利的含义、特性和种类,以及专利的申请方法;另外设置了“阅读材料、“问题思考”、“讨论交流”、“小资料”等,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技术的专利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法律意识,增强使用技术和保护技术的责任心。
本节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了解知识产权、专利的含义及其作用,以及专利的申请
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知识产权、专利的含义及其作用,以及专利的申请方法
(2)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2、教学建议
这两节教材在知识内容上有层级关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建议组织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后讲解。高二阶段的学生对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保护知识产权都有一些感性认识,了解也不少,所以这两节内容对高二阶段的学生来说不难,因此建议教师在上这两节内容前多收集教学案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创新的形式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建议本节用1课时。如果课时允许,也可以分为2个课时上。
(1)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展示一幅“自行车演变过程”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自行车是怎么发明和怎样演变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的,自然的引出发明和革新两种创新形式。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发明和革新的两个案例,加深对这两种创新形式的了解。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讨论,看能不能找出其他的一些案例,教师要在课前多收集一些案例备用。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关于“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技术创新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进而引出创新出的技术是知识成果,具有知识产权,需要保护。
(2)以自行车为例,设计出的自行车应该作为专利来保护,引出专利的含义及其作用,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案例,加深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此处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关于专利权官司的案例,让学生讨论,进一步加深保护知识产权和依法使用别人的专利成果的重要意义。比如,教师可以举“ipad与唯冠”官司的案例和“iPhone4S侵犯了三星电子的专利”的案例。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与专利相关的法规和专利的申请方法。
3、教学案例推荐
(1)造纸术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
(2)11项超级发明:“眼镜,原子弹,印刷术,时钟,水管设备,马镫,阿拉伯数字,橡皮和涂改液,电脑,古典音乐,避孕药”
(3)互联网、苹果切分器,包饺子器,鼻梁增高器,止鼾器
(4)缝纫机、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自行车的演变
(5)母子雨衣,可以擦地的拖鞋
(6)杂交水稻技术、发射神舟飞船的技术、核能技术
(7)iPhone4S所运用的3G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讯技术侵犯了三星电子的专利
(8)ipad与唯冠
(9)全兴酒瓶专利维权
(10)五粮液酒瓶外观设计侵权案
(11)刘汉武私自印刷教材卖给大学获利
第二篇:通用技术走进技术世界教案
<走进技术世界>教案
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办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的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形成和保持对待技术问题的敏感性。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能够理性的对待技术的两面性的问题。
四、学生情况分析
这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高一新入学的新生,这些学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由于大多数家庭都经历过下岗再就业的过程,所以,这些学生对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生存这一话题特别敏感。2.进入新学校,对新开设的课程,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材分析
本章作为《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既是全书的逻辑起点,也是全套教材的逻辑起点,因此不仅对全书具有引领作用,对全套教材也具有引领作用,他为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走入技术世界搭建了平台,也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章通过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理解技术的基本知识,感悟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形成对技术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从而为学生进行其他模块的技术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较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技术的价值”一节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开篇之节,尤其显得重要,这一节主要是讲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对人类的生活所起到的重大作用。(通过学习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并产生对技术的感情。特别要注意的是,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素养。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课。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应当十分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但对于理解技术的性质方面的要求却不一定太高,使学生“了解”即可,)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技术的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这一节的线索是: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教材一开始就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开始了他的历史旅程”。旗帜鲜明地讲述了技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技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发展史,教材中以“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这一案例分析入手,一下拉进了技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揭示了技术的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用“灯火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威力。从普罗米修斯盗火拯救人类,到阿拉丁神灯实现人的愿望,再到宝莲灯赋予人力量,这些神话充分说明了灯火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给与学生强烈的震撼,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生活得更精彩更幸福。从而引入了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这一技术与人的关系来,使得学生更有感觉。这里没有纯粹的说教,有的只是用事实来说话,用亲身的体验来证明,从历史的角度来感悟。在技术与社会这一部分中,教材从技术与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与军事等三方面用典型的案例进行了阐述。虽然学生能明显感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了,但认识上还是有许多误区,如技术的发展导致失业的问题,教材中特意设计了一个辩论,“有人认为,技术发展导致了失业,也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请就此展开辩论”。学生通过辩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就会更加加深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解,通过这一部分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技术与自然这一部分强调了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突要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绿色技术价值观
教材要求让学生理解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深刻内涵,并能够以这一内涵为线索,正确理解技术对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所以这一节的教学难点就是学生对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的深刻理解。重点是使学生对技术形成初步的正确的价值观。本节课从表面上看是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三个方面来阐述技术的价值的,实际上主线仍然是技术与人的关系,社会是由人类组成的,技术为社会服务实际上就是为人造福,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不能把人类高高驾凌于自然之上,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所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也是人的正当需求。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头盔、三种穿针器(具有递进关系)、石块、核桃夹、开瓶器等。
八、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先用《赤裸的城市》一文为起点,再用学生既感到神奇又贴近生活的实物展示作为案例说明,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正文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演示、讨论、讲授和学生亲身体验等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社会、自然的重要意义。
九、教学构思与流程
教学是以人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作为切入点,以技术对人具有保护、解放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为逻辑起点,以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重点讲述内容。这一节课文中是选择“照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这一案例作为导入的,照明对于学生来说是再常见不过的了,服照明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也是人类走进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照明技术从无到有,丛点火照明到将来可能的人造太阳技术,它的发展昭示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步伐。因此,以此为例很有价值。从另一方面说,学生对照明技术了解得并不全面,从这个案例讲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一节以照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案例为起点,从整本教材来看,所有的内容都是由台灯这条线串联起来的,台灯的主要功能是照明。这也是合乎逻辑的。
第一部分:我先用,让学生知道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技术世界之中,离开技术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引入课程的介绍,接着在介绍技术的含义(这里从技术的含义入手来介绍技术,这本身和其他学科就有所不同,这里用含义而不用定义,会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然后就以照明技术从火把到灯的的发展历程为起点直到未来可能的人造太阳的产生,老师介绍后让学生分析:1.为什么会产生照明这种技术,是什么动力推动照明技术不断发展的,从而引入技术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为人造福的这一理念。2.没有了电灯,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引入“技术的价值”这一主题。(这一部分从实例分析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自然而然领悟到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理念,再通过两个问题的讨论和总结,进一步得出技术具有价值的内涵是技术能够为人类造福它才具有价值。)
第二部分:1.从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三个不同角度来讲述技术对人的价值,在讲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时,重点侧重于技术对人的精神领域、对人的自我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这一部分知识因为与学生离得最近,所以我分别用实物头盔的作用,、信号灯的作用等试验来让学生感受到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如何砸核桃、开瓶等试验来让学生感受到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这些感受会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技术对人的价值。2.从技术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来讲述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在这里要重点讨论书中第六页的辩论,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理解技术、接受技术、热爱技术,并能萌发探索新技术的愿望。3.从技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说起,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再讲三门峡水库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学生共同探讨技术应用的两面性。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最后总结出人类利用技术开发和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与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人类要改造和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知道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三部分:总结。让学生填写由老师设计好的表格,从中再次感受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为人类造福的深刻内涵,再次理解所有技术的应用都具有两面性,知道技术应用存在两面性也是推动技术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四部分:对学生的评价,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在适应老师的过程中也在适应课程,所以这一节课的过程评价既要以鼓励为主又要体现技术课程及严肃又开放的特征,使学生在一开始就知道我在课堂上要干什么?我的作业要怎样做才合格。教师的反思:(1)对课标和教材执行情况的反思,(2)对学生接受情况的反思。通过反思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不断的加深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与认识。
第三篇:高中通用技术《走进技术世界》教案 苏教版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复习课)(第二课时)技术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章分为“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技术的未来”等三节内容。其中技术对自然的价值,及技术的性质(创新性、两面性、专利性等)是本章的重点。当然,本章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还有:
1、技术对人的价值;
2、技术对人的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
4、技术的发展与技术发明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5、技术的性质;
6、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7、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一些基本的概念及内容都有所了解,关键是结合案例来理解还有困难。因此,在复习时,应结合具体产品的设计案例,生活中相关的案例来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技术的创新性、两面性、专利性。
四、教学过程:
(一)技术的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1、技术的目的性、综合性、专利性(板书)
问题:国际在线消息:18日上午,一台长11米、高5米、重达300多吨,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沪撩开面纱,它被运往上海石洞口燃机电厂安装发电。报道称,这改变了中国燃机发电设备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是上海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这体现了技术的(D)
A、专利性 B、综合性 C、两面性 D、目的性 分析归纳:
(1)技术的专利性: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受到法律的保护,叫专利权。
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10年)三种。(专利自申请之日算起)
专利的三个属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板书)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三部分。
(2)技术的目的性······(3)技术的综合性······
2、技术的两面性、创新性(板书)
问题:一战之前,德国化学家哈伯因研究合成氨和硝酸而闻名世界,一方面粮食大幅度增产,另一方面制造出炸弹。后来,他为希特勒研究毒气武器,这成为希特勒发动二战的基础,哈伯是毁掉人类文明的凶手之一。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具有什么性质?
分析归纳:
1(1)技术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福音,也······危害。如网络技术,······
(2)技术的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板书)。
案例: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中,遍布各个角落的1172个直饮水龙头给中外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据介绍,世博园区直饮水台采用世界领先的“活性炭+PVC合金超滤膜+紫外线”净水新技术,以上材料反映了技术具有()
A、专利性 B、两面性 C、创新性 D、目的性。
3、课堂小结:技术的基本性质。
4、课后练习:《会考导引》第15-17页。包括A、B、C三类题型。
第四篇:技术与生活世界
技术与生活世界
“技术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是一段时间以来技术哲学研究中频频出现的主题,对此的讨论中有不少富于启发意义的见解。但总的来看,“生活世界”的概念及其与技术的关系都还需要进一步澄清。本文试图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建构关系入手,就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讨论高新技术的发展中生活的逻辑与资本的逻辑以及工具理性的博弈问题。
一、关于“生活世界”的概念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胡塞尔为克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人的精神危机而提出的。它主要针对的是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在胡塞尔看来,科学本来是植根于生活世界的,而实证主义则将其理解为只关乎纯粹事实,并以这种态度来对待事物,从而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胡塞尔,第16页)胡塞尔的思想被海德格尔继承和改造,形成了技术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批判”路向,并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很多的技术哲学研究者循此思路来理解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的本质在于技术与生活世界以及组成这一世界的各要素和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即认为当今时代,人类遭遇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最终可以归结为技术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冲突,而问题的解决最终也在于“让技术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为人找回生命栖居的“家园”。然而,这一看法中显然存在着问题:在这里,“生活世界”概念的运用是含混不清的。例如,说“技术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的分化与对立。在人的生活世界领域,引发了精神家园的迷失、人文关怀的淡漠、行为方式的失范”等等,这不正是在说生活世界出了问题么?而如果是生活世界出了问题的话,又何谈“让技术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呢?可见,一些研究者在继承和运用胡塞尔、海德格尔的概念和方法时,缺少必要的概念区分和批判性思考,并沿袭了一些错误的结论,如“得救的希望在于重温原始技术”,等等。
因而,有必要进一步考察“生活世界”这个概念。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被揭示为“此在自身直接相关的全体”(伽达默尔,编者导言,第38页),并由此展开了他的科学批判。胡塞尔“生活世界”思想的精萃在于其批判精神。然而,它又是一个唯心的、意识构造的产物。(参见夏宏,第59页)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概念的初衷仍是要解决先验还原问题,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仍是意识的先验结构的变体。而且,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不仅是非历史的,而且是单向的:他只强调生活世界对科学的奠基作用,而不讲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打开了从意识哲学通向存在哲学的可能,海德格尔则完成了这一转变。但海德格尔的“此在”仍有前给定的含义,这也使得他看不到技术的未来。他为人们开出的走出技术异化困境的药方是走出“算计之思”,走向“沉思之思”,主张“得救的希望”在于“重温”和“回忆”原始技术,但这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参见吴国盛,第97页)
哈贝马斯在批判地吸收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一种以社会批判为旨向的生活世界理论。哈贝马斯把社会区分为“系统”和“生活世界”两个层次,“生活世界”是人类社会更为基础的层面。生活世界与文化、意义这些社会符号的再生产相关联,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三位一体的语言建构型存在,它以日常语言为媒介而得到维系和再生产。“系统”则与社会的物质再生产相关联,它以货币和权力为媒介而得到维系和再生产,人类的工具理性在这里得到展现。系统也是从生活世界中凸显出来的,但在现代社会中,以权力为媒介的行政系统和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系统不仅日益脱离生活世界,而且对生活世界实行强制,即“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多德,第131-138页)可见,哈贝马斯注意到了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的影响。
事实上,在当今的哲学研究特别是科学技术研究和现代性研究中,“生活世界”概念已被赋予了各种含义且成为主题。这一概念可以被合理地改造和利用,例如高兆明借用这一概念,“用以指称构成人的现实存在的一切条件、环境”,他认为“人就是人的生活世界”(高兆明,第103页);德国现象学家黑尔德则认为:“生活世界无非就是普遍联系,……生活世界从根本上讲就是文化。”(黑尔德,第203页)这些看法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拟补充说:上述条件、环境或普遍联系、文化都是历史地形成的;并且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活动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作为对象的自然,都参与到并实际地改变着生活世界的形成。因此,人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有着自身矛盾的、发展(历史)的有机整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活动和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既有给定性、现实性,又指向未来,蕴含着价值和理想。在一定意义上,生活世界是一个价值的、文化的世界;这强调的是生活世界的批判性。
总之,对“生活世界”概念的理解不应拘泥于胡塞尔或哈贝马斯的定义,当然也不可泛化。重要的是,这一概念以往的两个缺陷即先验性和非历史性必须被克服,而其批判的原则则应当贯彻到底。
二、技术与人、社会的相互生成
如果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那么技术就是人与客观世界之实践关系的中介。在这个意义上,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是相互生成、相互建构的:人一开始就是技术的人,社会一开始就是技术的社会。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与人一直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众神用土和火这两种元素的混合物塑造了各种生物,并分配给每一种生物以特有的品质。爱比米修斯和普罗米修斯两位神界兄弟就负责这分配的事务,前者管分配,后者负责检查。爱比米修斯给有些动物配上双翅,有些动物配上尖利的爪牙;体力强壮的就不给予敏捷,而把敏捷分配给柔弱的动物。但爱比米修斯忘了自己已经把应当分配的品质全都给了鸟兽,结果人什么品质都没有得到。轮到规定的人从地下出世的时刻来到时,普罗米修斯不知道怎样补救才好,就偷了赫斐斯特(司火和冶炼技术的神)和雅典娜(司智慧、战争、农业和各种生产技术的女神)的制造技术,同时又偷了火(没有火便不能制造和使用这些技术),送给了人。这个神话似乎说明:人生来是没有本质的,而在人类先天本质的缺失中,隐藏着技术起源的秘密。或者说,人的本质的生成与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然这只是一个隐喻,因为仅从自然原因并不能解释人类起源问题。
人的身体尤其是人手,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形成中的人”借助于外在天然物如枯枝、石块、兽骨等,逐渐“建构起了一些不定形的原始技术形态”。(王伯鲁,第14页)由此,人类发展的自然进程被打断,开始了通过技术自我进化的进程。可以说,正是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中,隐藏着人类起源的秘密。
工具(技术的物化形态)从一开始就超出了直接生产的意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促进了手、脑等生理器官的变化与进化,也促进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以及认识的发展。“用工具制造工具的活动,提供了对客体进行抽象的客观尺度”(陈筠泉、刘奔主编,第201页),又包括了智能的因素,如预见、计划、策略等。进而,“人们借助于工具,不仅占有满足需要的自然物,而且利用工具提供的尺度,对于周围事物做出划分,确定其对自己生存发展的(肯定或否定)意义”,“工具的改进也表达了人们对不断改进生产、改善生活的要求和价值的肯定”。(同上)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还塑造了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如所周知,劳动过程本身包含着分工、合作和交换,作为技术凝聚物的工具和产品的交换不仅是交往的媒介,而且规定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协作方式,从而凝聚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技术创造、改进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不断提升和发展自身生活世界的历史。
因而,一部文明史又是一部技术史。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作“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2页),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表征。他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格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2页)技术还被看作人类的基本文化现象,弗里德里克·费雷说:“技术(而不是科学)直接地影响着生活和自然,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文化现象。任何一种文化,如果缺少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它就无法成立。”(见格里芬编,第199页)技术作为人类的基本文化现象具有不同的形态,每一种形态都表示和决定着人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与存在样式;人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样式也伴随着技术的重大变革而发生变革。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84页)我们把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乃至今天的信息时代,依据的正是技术(工具)的发展演化。
当然,技术与社会是相互塑造的。技术塑造了社会和文化,反过来,社会文化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技术,规范着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途径;正是资本主义为机械技术的巨大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技术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人类自由的实现方式,或者说,技术使人的自由意志获得了现实化。由此,人也从抽象的人变为具体的人、现实的人。“技术在二重意义上使人成为现实的存在者:其一,使人与周围环境建立起现实联系,使这个环境成为人的,进而连同人自身一起构成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其二,使人从抽象中走出来成为现实的人,成为现实的行动者。”(高兆明,第104页)首先,技术作为人的自由意志的实现方式,与语言一起,根据人的意向使一切原本散在、孤立、零乱的东西聚拢起来,使人的自由意志得以表达并通过沟通而实现,使周围的环境或世界变成为我的世界。其次,技术还从存在论意义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与存在样式乃至人本身。人自身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现实的存在者,就是说,正是通过技术,使人从抽象中走出来成为现实的人、现实的行动者。“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以及社会和文化传统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些界限、前提和条件对于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来说,具有某种“先验性”,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使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并且,这里的现实的东西又不是不变的、永远合理的,人类的生活实践总是指向未来的,蕴含着价值、理想和对当下的超越,因而,对生活世界的概念不能作实证主义的理解,相反,它是一个价值的、批判的“视域”。
从哲学上说,这种现实化就是从可能到现实。技术潜在或直接地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接受一种技术就是接受一种行为逻辑乃至价值(典型的例子是钟表的出现,使得效率、精确、秩序等具有了突出的价值),它诱使或迫使你去做一些事。技术的逻辑就像“打开了一扇门”,它开放了一些可能性,又限制了一些可能性,或者说,使人、社会的一些方向、方面得以发展,另一些方向、方面则被限制。人本来是要求全面发展的,但技术尤其是机器大工业用工具理性压制了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并使人的生活和劳动服从于机器的节奏,服从于工具理性,也就是陷入异化。
谈到异化,很多人都把它仅仅归罪为工具理性或效用逻辑。在对技术的批判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对工具理性或效用逻辑的批判。另一方面,由于长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哲学只讲真善美,工具理性或效用逻辑在人类实践中的地位或对历史进步的巨大意义很少被充分注意。事实上,工具理性或效用逻辑是实践或人的活动的内在要求,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总是要求得成功,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否则便无意义;也不仅仅是因为为了达到目的总是要讲求方法;甚至也不仅仅是因为手段、过程反过来会制约目的并塑造行动者;而且还是因为我们生命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但工具理性或效用逻辑从根本上来说,是“目标在自身之外”的,即服务于一定的目的,因而不能取代目的性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手段性的价值一旦与资本的贪婪、短视等等结合起来,就会带来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因而,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现代性问题的根源所在。
技术向人们显现出来的是它的巨大效用。现代技术(更不要说高技术)的设计原理、运行规律对很多使用者来说,已是“不可见的”(这里就有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意向、利益博弈则隐蔽在更深的层次,甚至被表面的功效所掩盖。很多学者认为“技术是中性的”,乃至不能看到资本在背后的作用,以上事实也是原因之一。
总之,通过认识技术的逻辑,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有限性、局限性,看到它“显现”出什么、“遮蔽”了什么,从而理解自己的处境、问题和危机,并开发出新的可能性。
三、高新技术:冲突的本质
自20世纪中叶始,人类已逐步进入高新技术时代。高新技术至少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科学(知识)含量高;二是需要大量投资。它不是以往技术发展的简单延伸,而是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产业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进入新世纪后,这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它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社会的组织结构乃至世界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知识、技术与资本一起,成为塑造我们时代面貌的基本力量;而且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式上,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都是以前不能想象的;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的。
概括地说,高新技术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提出的新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今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认知科学等的发展,使我们对自然的干预深入到了它的基础层次(物质和物种的“始基”如核技术、基因技术),科学在理论上的进展也显示出似乎是无限的可能性:从自然的万事万物到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纳入到技术的控制之下,尽管其中很多在目前只是局部的、不完全的或理论上的。
2.技术的改造对象也由自然转向生命乃至人自身。在以往的以机器为代表的技术中,我们的身体是出发点(“器官的延伸”),而在今天的高新技术中,身体成为了技术塑造的材料。我们不仅在改造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已经在重新设计生物和我们自己的身体。例如,医疗技术由“减轻痛苦”发展到可以进行“增强”(enhancement)”或“提高的替换”;再如,随着辅助生殖和基因研究的进展,有人想设计、制造婴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则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形成、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方式,这使得人的“心-身”关系、“身份的建构”等等成为问题。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结合,还可以产生“Cyborg”、“Bioberg”这样的人-机和不同物种的混合体。
3.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使技术与资本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今天,技术已被看作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原本被视为提供公共知识的科学也被商品化和市场化了——它的创造和使用(分配)被纳入市场的运作中,其资源的投入和成功评价也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和检验。英国的科学社会学家齐曼把这一变化称为向“后学院科学”转变。(齐曼,第81-82页)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后学院科学”的出现,使得财富和权利的生产(产生)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它可能导致新的不平等形式。因此,如何在全球市场经济和充满着利益竞争的条件下恰当地处理知识的公共性和商品化之间的关系,公正地分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好处、风险和代价,成为我们时代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上参见朱葆伟,2007年,2008年)
高新技术的发展还可能导致一些其它的问题,如全球风险社会。
显然,这里包含着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和伦理学问题。例如,人类是否真的拥有了随自己的意愿组合、设计生命体和控制自身进化的能力?人能够像其他客体一样被设计、制造吗?我们是否能够完全像对待外部自然那样操纵和改变自己的身体?或者说,这种操纵、改变(或“改善”)、设计有没有一个限度?“突破身体的局限”一直是技术发展的目标,它也是技术进步的标志,但这在今天还是无可置疑的吗?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展出一些新的原则。在这里,我们想强调的是一个更深层的哲学问题:技术与资本的关系。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技术与资本合谋”的问题。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技术与资本不是共生的,或者说它们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尽管资本在今天仍在发挥着它的历史作用,但是它绝不会是永恒的;而技术将会伴随着人类到永远——不能设想有一天人类的生存会离开技术。因此,如何让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人,而不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技术仅仅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向度而不是全部,技术的发展是要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需要发展的——用芒福德的话说——是生态技术而不是权力技术,是生活技术而不是控制技术,是有机的技术而不是无机的技术,是交往性的技术而不是征服性的技术。(参见芒福德,第504-506页)应该承认,今天的高新技术已不同于人们熟悉的以往的机械型技术,它使人的劳动日趋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开始呈现出人性化的、环境友好的特点。但今天的技术发展还远远没有走上坦途。这不仅是由于今天的人类尚不够自觉,更是由于资本逻辑的统治。因而,生活的逻辑与资本的逻辑以及工具理性之博弈,并用生活的逻辑去制约后者,是理论和实践的长期任务。或许,我们在技术哲学中研究“生活世界”的意义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陈筠泉、刘奔主编,1996年:《哲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多德,2002年:《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高兆明,2007年:《生活世界视域中的现代技术》,载《哲学研究》第11期。
[4]格里芬 编,1998年:《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社。
[5]黑尔德,2003年:《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三联书店。
[6]胡塞尔,2001年:《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
[7]伽达默尔,1998年:《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3年,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10]芒福德,2008年:《技术与人的本性》,载吴国盛编《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1]齐曼,2002年:《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2]王伯鲁,2005年:《广义技术视野中人的技术化问题剖析》,载《自然辩证法通讯》第6期。
[13]吴国盛,2001年:《技术与人文》,载《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14]夏宏,2008年:《论作为视域的“生活世界”》,载《哲学研究》第12期。
[15]朱葆伟,2007年:《高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载《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16]2008年:《关于技术伦理学的几个问题》,载《东北大学学报》第4期。^
第五篇:技术改变世界
技术改变世界
技术改变世界,创新驱动未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许是一句看起来假大空的话,但是无数过往的事实帮我们验证了这一观点。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乔布斯的iphone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帮助人们进入个人媒体时代„„
新时代的技术,新时代的发展。不可否认,新技术往往会迅速改变对整个产业的思考方式,并潜移默化地改变市场主体的运行轨迹和前进方向。以汽修行业为例,新技术的发展让传统敲敲打打的修理方式退伍,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汽车医生”为汽车进行检测与维修。高大上的职业,高大上的技术瞬间吸引了无数人投身这一行业,成为众人眼中技术型男。曾经人们会问上哪个大学最好,现在人们会说学什么技术最有前途?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愈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技术型人才也逐渐取代了学术型人才备受市场和企业的关注。就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开始面临人生中的重要选择。曾经他们也许会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难过,会复读,现在却有不少的学生选择了学技术。因为对他们来说,技术职业院校也许才是真正的“象牙塔”,才是改变自己命运和出路的最好选择。
技术发展推动的是整个市场经济的进步,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则为社会输送了最优秀的力量。就像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型人才是最受欢迎的。未来的中国市场上,技能型人才也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人们最尊敬的对象。对于不少希望通过选择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来说,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命门”,才能真正走向人生发展的康庄大道,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当然,选择技术行业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起了个好头,想要在行业里取得一个全新的发展,就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行动。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技术改变世界,创新驱动未来”,没有哪一个行业不是在创新发展中逐步走向进步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推动行业的进步,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也许有一天,会因为你的一个小小行动而改变了世界。
山„„东„„万„„通„„技„„术„„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