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

时间:2019-05-13 01:1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务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务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

第一篇:税务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局按照总局提出的“内外兼治,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综合治理”的依法治税方针,以执法检查为推进依法治税工作的突破口,极大地消除了执法隐患,依法治税工作不断深入,税收法治环境明显改善,全系统依法治税观念不断增强,税收收入连续稳定增长,200*年,全市国税系统实现两税收入**多亿元,创历史新高,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一、基本做法:

(一)、组织严密、思想重视。我局按照《**省国税系统税收重执法检查办法》的要求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执法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对执法检查情况进行跟踪、巡视、督导、协调,并从征管、稽查、税政、发票、计财、信息、监察以及一线执法人员中抽调业务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建立执法检查人材库,在检查前,对检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指明哪些环节可能出问题,讲明检查的标准和尺度,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针对少数单位部分同志认为执法检查不必要的错误观念,市局召开了执法检查专题动员会,在动员会上,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充分认识到执法检查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执法检查是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形式,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实现依法治税的有效途径,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使大家认识到虽然近几年我局的执法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接受审计署、**省国税局及财政部专员办的检查中也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执法中还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规范和主观随意性,还存在着税收征管的盲区和执法隐患,对照上级工作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我们高度重视执法检查工作,做到主动迎接检查而不是被动接受检查,把立足点放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上,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我们的税收执法检查,目的不是整人,不是跟哪个单位哪一个税务干部过不去,而是一种“健康检查”,将问题查出来,把原因找出来,整改到位了,隐患排除了,实际上是对大家的一种善意保护,也是对纳税人负责。检查只有动真碰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统一了全局人员的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执法检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计划周密,层层推进。为了确保检查效果,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布置。为提高执法检查的计划性,各单位制定了周密的执法检查计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检查分为四个阶段层层推进,一是自查阶段,由各基层执法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由县级国税机关组织力量对所属单位进行检查;第三阶段是全市重点抽查阶段,由市局从执法检查人材库中抽调人员进行重点执法检查,检查结果向市局领导和市局执法检查领导小组汇报,并就发现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报全市,同时对被查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和纠正落实期限;第四阶段是执法检查“回头看”,在整改期结束后,由市局再次组队到被查单位督查整改落实情况,并将整改情况向全市通报,针对每个阶段和步骤,我们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工作时限,确定了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以保证整个检查按照预定的方案落实到位。

(三)、检查认真,定性严谨。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认真排查问题,进度服从质量,把问题查透、查细、查实、查清。在县(市)局对基层的抽查以及市局进行的巡查时,也改变了听汇报的形式,而是由被查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向带队的市、县局领导汇报自查情况并上交自查底稿,上级抽查、巡查人员对被查单位自查的情况和抽查、巡查出来的问题互相验证,从中发现自查、抽查、巡查的情况有无出入,有无未发现的问题,无形中相互形成了制约机制。检查还采取对内部检查同对外部纳税人延伸检查相结合,手工台帐同高平台数据相核对,内部资料同纳税人动态经营情况及有关账册相验证的办法,对各类检查事项确定了最低的检查标准,同时我们反复要求检查人员在检查中注重事实,重原始证据,避免主观随意性。做到所有的问题都附有原始复印件,让事实讲话,有证据支持的问题作为检查出来的问题,没有证据支持的问题作为征管建议向被查单位提出来,对查出的问题,只叙述客观事实,暂不定性,最后将检查结果形成正式的检查纪录,由被查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签字确认,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无效的争论,减少了不必要的抵触情绪,也保证了定性的准确。

(四)、过程公开,整改较真。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健康检查”的宗旨,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一是实行集体审议制度,检查人员不对所查问题定性,而是在检查结束后集体汇报,集体审议,集思广益,统一意见后形成结论,保证了检查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明确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检查组查出的问题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纯属个人原因,执法随意,知错不改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根据查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凡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认定为机关科室业务指导不到位,责成有关科室提出整改意见,抓好跟踪管理,对个性问题,责任由各单位负责;三是实行整改意见通知

书,市局执法检查领导小组要求各单位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专题向市局汇报,并由市局对查出的问题逐条、分类制定了整改措施,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指明违规行为、评判的依据和纠正期限,以及其他工作要求。

二、取得的成效:经过连续四年的执法检查,我们及时纠正了执法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做法,找到了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仅2002年执法检查,我们就查出了各单位在税务管理、稽查处罚、税款征收、税收政策执行等四个方面存在的30多个问题,延伸检查企业45户,查实税款110多万元,有30多名干部受到不同形式的责任追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极大地消除了税收执法中的隐患。

三、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的前提。税收执法检查是税务机关内部的自查自纠,是对税收执法的事后监督,没有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这种检查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局党组十分重视这一工作,始终把之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市局主要领导多次明确表态,执法检查要把问题查深、查细、查透,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每次检查,分管领导都亲自坐阵指挥,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巡查,听取情况汇报,随时指导执法检查工作。正是由于领导重视,我局的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二)、统一认识是执法检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执法检查是对前一段时间执法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达到进一步做好工作的目的。为此,每次执法检查前,我局都要召开动员大会,将执法检查的目的向全体干部说清楚,以求大家理解、支持、配合,通过动员,大家认识到,执法检查不是整人,不是跟哪一个干部、哪一个部门过不去,相反,通过执法检查,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执法中的矛盾,消除执法中的隐患,是对大家的一种善意的保护。由于思想统一,目的明确,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执法检查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抓好查后整改是搞好执法检查的关键。执法检查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水平,消除执法隐患,如果对查出的问题不进行整改,对发现的不正确的行为不进行纠正,就会纵容这种现象的发生,达不到执法检查的目的,因此执法检查的关键在于查后整改,为此,每次执法检查后,我局都及时组织执法检查“回头看”,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一些普遍性质的问题,由市局建章立制,予以规范,对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决不姑息,几年来,我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整改,通过整改,树立了执法检查的权威,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

(四)、推进执法责任制为做好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我局结合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后的新的执法岗位分类,研究制定了《**市国税局基层税收执法岗位操作管理标准》,对岗位分类、岗位职责、工作环节和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考核和追究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初步解决了执法人员做什么,怎么做,做不好怎么办的问题,将税收执法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做到人人有岗,岗岗有责,建立起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第一人,一线执法人员为责任人的责权一致、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的行政执法责任运行机制,并为执法检查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操作平台。

(五)、严格过错责任追究是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的保障。税收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很多与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有关系,如果对他们的错误做法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执法检查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因此,我局在重视执法检查工作的同时,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对查出的问题分清企业责任与执法人员责任,对属于执法人员责任的,查明原因,分不同情况,根据过错责任追究办法,采取不同的责任追究方式,几年来,共有100多人次受到诫免谈话、降职调离、扣发奖金等责任追究。几年来,我局的执法检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局的要求相比,同兄弟单位一些先进的做法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会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局的执检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分局坚持按照“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治税方针,把深化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推进依法治税的突破口,从确定执法标准入手,在执法检查上下功夫,把税收执法检查作为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力度,使分局的执法检查工作迈上新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度认识执法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几年来通过贯彻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执法责任制中,落实岗位职责是基础,过错追究是保障,岗位职责标准化落实需要依靠执法监督来检验,过错责任追究需要依靠执法监督为前提,而税收执法检查是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 税收执法检查作为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既是对干部执法行为的监督,更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总之,自己查出的要比上级查出的好;税务部门内部查出的要比外部执法监督部门查出的好;自己查出来,立即加以改正,要比将来问题变成风险暴露出来要好。

二、制定检查标准 提升检查水平促进执法监督

(一)、构想检查标准 促使执法检查标准化

如何将执法检查这项工作开展地深入细致,全面、真实地反映分局的执法状况,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综观历年来税务执法检查,无论是外部执法检查,还是内部执法检查,在形式上都是采取临时抽调检查人员,集中培训检查内容,均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执法检查标准做指导;在检查过程中往往是先检查出问题,再去寻找政策依据,直接影响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在检查的深度上依赖于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同一执法事项,不同检查人员检查的深度不一。

在对过去执法检查工作的认真分析、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分局总结以往经验,决定在分局制定的《执法作业标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探索与追求,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以规范执法检查的行为,统一执法检查标准,改进执法检查的方法。同时,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也是对《执法作业标准》的完善和补充,并能够起到对《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作用。

(二)、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思路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以完善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检查水平为目标,以兼顾法治与效率为原则,以实用性、可操作性为特色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市局政策法规处的关心和指导。

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制定上,我们选择重点内容作为试点,对常见的36个执法检查事项制定了标准,分别从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方法、检查技巧等方面予以明确,统一对执法事项检查制定标准。

(三)《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基本框架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分为二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理准则;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将执法事项按大类进行归类分为四大类,共计36个执法检查事项。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类、税收征收管理类、税务稽查类、税收会计核算类。

各重点执法检查事项的内容包括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四个方面。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侧重执法检查制度、执法检查程序的制定,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以收集整理的大量政策依据作为首要内容,明确检查对象,列举检查要点,重点突出检查方法。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考虑对各执法检查事项从纵向往深处检查,将各检查事项以逆向的思维寻找检查方法。对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的具体模块和检查路径;对不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应涉及的资料、台账和具体的考核依据。

例如,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以往检查侧重正式认定中已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是否达到标准,检查方法以查看审批资料为主,是顺向思维的检查,不能查深查透。我们在制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标准时,结合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审批程序(即各办税服务厅先受理、审批,主管税务机关再核查),将检查要点分为审批的检查要点、核查的检查要点。对审批的检查侧重于审批内容的检查,重点检查:(1)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而不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未按一般纳税人征税的情况;(2)年审及正式认定中未达标企业的审批手续;(3)临时认定到期有无办理转正手续。对核查的检查侧重于核查程序、核查时限、核查内容的检查。检查方法充分利用省局征管软件中的相关数据(销售额)及“登记管理”模块中的“税务登记资料查询”、“一般纳税人认定查询”、“税种认定查询”、“申报信息查询”,明确了具体的检查路径。

(四)、执法检查标准的验证、完善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初步完稿后,分局领导决定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与内部执法检查相结合,以达到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指导执法检查,通过内部执法检查验证《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双重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检查、验证的目的,这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是在组织上做到了两个保证,即人员保证和时间保证。在每个检查组的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让编写人员参与并交叉检查,保证每项检查内容的验证不受局限;在检查时

间上,坚持检查时间服从于检查质量,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各项检查内容。二是在检查内容上,我们从《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列举的事项中选择本单位执法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确定检查内容,避免因求多、求全,造成检查的不深不透,影响执法检查工作的质量。三是在检查前要求检查人员对《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内容进行充分地学习、消化,并要求每个检查组在检查时首先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检查的方法,如发现不可操作应做好记录,并负责修改。四是在检查中统一使用执法检查专用的工作底稿,详细记录检查出的每项问题,并逐一与被查单位进行核对,由被查单位的有关人员签字确认。五是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及时报送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实向分局反映查出的问题,被查单位及时纠正上报整改结果。

此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方面,检查出税政管理类涉及减免税审批资料不全5项,政策执行错误1项,征收管理类涉及执法程序不符合规定2项,税户管理问题 6项,税收票证管理类问题1项,征管软件信息误差2 项,岗位设置问题 1项;另一方面对21个执法检查事项进行了验证,提出了11条修改意见。

此次内部执法检查,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运用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实践证明,我们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切实有效可行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

三、有效运用 发挥显著作用

税收执法检查的规范,对促进我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推行,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公平考核,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程序,检查手段公开透明,保证检查结果具有充分的依据,有利于检查结果与执法考核评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岗位责任制考核等有机结合,使执法检查能够切实促进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分局针对此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落实整改到位,并纳入二级岗位责任制考核,切实做好执法过错追究。

(二)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使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得到有效监督,加强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加大了对税务人员执法“前期、中期、后期”的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执法的随意性。税务干部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了执法行为。

(三)有效地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征管措施,不断提升执法水平,有效地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防范了执法风险。

第三篇: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税务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税务执法检查经验总结

今年以来,分局坚持按照“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治税方针,把深化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推进依法治税的突破口,从确定执法标准入手,在执法检查上下功夫,把税收执法检查作为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力度,使分局的执法检查工作迈上新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高度认识执法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几年来通过贯彻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执法责任制中,落实岗位职责是基础,过错追究是保障,岗位职责标准化落实需要依靠执法监督来检验,过错责任追究需要依靠执法监督为前提,而税收执法检查是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税收执法检查作为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既是对干部执法行为的监督,更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总之,自己查出的要比上级查出的好;税务部门内部查出的要比外部执法监督部门查出的好;自己查出来,立即加以改正,要比将来问题变成风险暴露出来要好。

二、制定检查标准提升检查水平促进执法监督、构想检查标准促使执法检查标准化 如何将执法检查这项工作开展地深入细致,全面、真实地反映分局的执法状况,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字串5

综观历年来税务执法检查,无论是外部

执法检查,还是内部执法检查,在形式上都是采取临时抽调检查人员,集中培训检查内容,均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执法检查标准做指导;在检查过程中往往是先检查出问题,再去寻找政策依据,直接影响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在检查的深度上依赖于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同一执法事项,不同检查人员检查的深度不一。

在对过去执法检查工作的认真分析、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分局总结以往经验,决定在分局制定的《执法作业标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探索与追求,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以规范执法检查的行为,统一执法检查标准,改进执法检查的方法。同时,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也是对《执法作业标准》的完善和补充,并能够起到对《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作用。、制定《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思路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以完善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检查水平为目标,以兼顾法治与效率为原则,以实用性、可操作性为特色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市局政策法规处的关心和指导。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制定上,我们选择重点内容作为试点,对常见的6个执法检查事项制定了标准,分别从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方法、检查技巧等方面予以明确,统一对执法事项检查制定标准。字串1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基本框架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分为二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理准则;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将执法事项按大类进行归类分为四大类,共计36个执法检查事项。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类、税收征收管理类、税务稽查类、税收会计核算类。

各重点执法检查事项的内容包括政策依据、检查对象、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四个方面。《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侧重执法检查制度、执法检查程序的制定,第二部分重点执法检查事项作业指导,以收集整理的大量政策依据作为首要内容,明确检查对象,列举检查要点,重点突出检查方法。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考虑对各执法检查事项从纵向往深处检查,将各检查事项以逆向的思维寻找检查方法。对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的具体模块和检查路径;对不在省局高平台上办理的事项,明确了检查应涉及的资料、台账和具体的考核依据。

例如,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以往检查侧重正式认定中已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是否达到标准,检查方法以查看审批资料为主,是顺向思维的检查,不能查深查透。我们在制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检查标

准时,结合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审批程序,将检查要点分为审批的检查要点、核查的检查要点。对审批的检查侧重于审批内容的检查,重点检查: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而不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未按一般纳税人征税的情况;年审及正式认定中未达标企业的审批手续;临时认定到期有无办理转正手续。对核查的检查侧重于核查程序、核查时限、核查内容的检查。检查方法充分利用省局征管软件中的相关数据及“登记管理”模块中的“税务登记资料查询”、“一般纳税人认定查询”、“税种认定查询”、“申报信息查询”,明确了具体的检查路径。字串1、执法检查标准的验证、完善 《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初步完稿后,分局领导决定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制定与内部执法检查相结合,以达到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

查作业标准》指导执法检查,通过内部执法检查验证《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的双重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检查、验证的目的,这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是在组织上做到了两个保证,即人员保证和时间保证。在每个检查组的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让编写人员参与并交叉检查,保证每项检查内容的验证不受局限;在检查时间上,坚持检查时间服从于检查质量,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各项检查内容。二是在检查内容上,我们从《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列举的事项中选择本单位执法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确定检查内容,避免因求多、求全,造成检查的不深不透,影响执法检查工作的质量。三是在检查前要求检查人员对《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内容进行充分地学习、消化,并要求每个检查组在检查时首先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中的检查的方法,如发现不可操作应做好记录,并负责修改。四

是在检查中统一使用执法检查专用的工作底稿,详细记录检查出的每项问题,并逐一与被查单位进行核对,由被查单位的有关人员签字确认。五是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及时报送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实向分局反映查出的问题,被查单位及时纠正上报整改结果。字串5

此次内部执法检查,一方面,检查出税政管理类涉及减免税审批资料不全5项,政策执行错误1项,征收管理类涉及执法程序不符合规定2项,税户管理问题6项,税收票证管理类问题1项,征管软件信息误差2项,岗位设置问题1项;另一方面对21个执法检查事项进行了验证,提出了11条修改意见。此次内部执法检查,在检查方法上充分运用了《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实践证明,我们制定的《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是切实有效可行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

三、有效运用发挥显著作用

税收执法检查的规范,对促进我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推行,依法行政,及时纠正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正确与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公平考核,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程序,检查手段公开透明,保证检查结果具有充分的依据,有利于检查结果与执法考核评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岗位责任制考核等有机结合,使执法检查能够切实促进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分局针对此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落实整改到位,并纳入二级岗位责任制考核,切实做好执法过错追究。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使执法作业标准执行情况得到有效监督,加强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加大了对税务人员执法“前期、中期、后期”的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执法的随意性。税务干部的法治

意识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了执法行为。字串2

有效地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运用《重点执法事项检查作业标准》开展执法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征管措施,不断提升执法水平,有效地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防范了执法风险。

第四篇:县国土资源局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县国土资源局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县按照国家关于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认真贯彻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集中开展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活动,以动态巡查和调处纠纷为重点,强化法制宣传,规范管理,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坚持依法行政,使全县的国土资源执法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

障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强化用地管理,严格供地检查

**县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认真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严把征地和农用地转用关,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用地,严格按规划和计划报批建设用地,积极参与建设用地预审,采取提前介入、现场办公、特事特办、挂牌督办、限时办结等措施,保障符合供地条件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全面掌握供地政策,规范协议出让行为,严格执行协议出让最低价制度。在巩固和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业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办法,全面推进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建设步伐。在检查批地过程中,主要检查当年的建设用地审批件、当年土地转让件、当年土地出租、抵押件,看审批多少件,合法多少件;在检查管理过程中,主要检查审批程序是否合法、行政案件的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有关费用的收取是否符合规定;在检查用地工程中,主要检查擅自占用、批少占多、批荒占耕、非法转让土地、破坏土地植被、荒芜土地、非法改变土地用途、土地侵权案件、土地信访案件等。

认真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

**县在巩固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大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公开调查暴光重大典型案例。重视从群众举报、媒体披露和动态巡查渠道中,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分级查处。及时做好群众信访案件的办理和回复,尽力把初信访解决在首办环节。为了严格执法,依法行政,避免错案的发生,我县实行岗位责任制,将执法责任、权限、标准、程序以及承担的责任落实到每个执法单位和每个执法工作人员,严格考核奖惩。把动态巡查作为消除案件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建立了国土资源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在县一级建立一级巡查,由县国土资源执法大队牵头,对公路交通沿线、城乡结合部每月巡查一次;在各基层所建立二级巡查,由各国土资源所负责在辖区内实行周巡查制,事前防范,查防并举。同时,注意调动村组监察员、信息员的积极性,对违法行为作到了及时发现、有效制止、迅速处理,降低了执法难度。

巩固和完善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成果

紧紧围绕“依法管理,强化基础、严格执法、综合利用”的要求,着力巩固和完善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成果。狠抓队伍素质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扩大培训教育范围,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购置配备了电脑、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设备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狠抓规范化建设,对国土资源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理、执行各个环节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约束执法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按照创建文明行业的规范要求倡导文明执法,模范执法。经过全县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全县国土资源执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好转。

认真开展各项清理整顿工作

2004年开始,针对国家建设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安置补偿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县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专项检查活动。对存在的挤占、出借、滞留、挪用、资金管理混乱,支付程序不尽合理等问题,及时做了处理。为规范征地费的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制定出台了《**县征地补偿费使用、分配、监督管理办法》,新的办法采取了“直通车”的兑付办法,避免基层干部任意开支,乱占乱借的问题,为全县农民征地补偿费的有效监管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开展了农民建房用地清理整顿和土地市场秩序整顿活动,使全县农民建房用地和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县境内物产资源尤以石油储量丰富,已经探明石油储存面积2200平方公里,储油量6000万吨。石油为长庆油田独家开采,地方国有、集体和个人主要开发利用的是粘土和砂石资源。2006以来,**县以贯彻落实“3.16”会议纪要精神为契机,以治乱、治散、治本为重点,加强油区和砖瓦企业的清理整顿,加大对非法占井、非法转让采矿权等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无证勘查、无证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并对四个涉油企业进行了依法关闭。坚持矿业权审批“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新设采矿权一律实行招拍挂出让,其他采矿权实行有偿延续,公开了审批事项的办事程序、办事时效和收费标准,矿产管理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

**县把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作为一

第五篇: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执法检查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第一节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的执法检查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二十八条;

3、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第一条、四至六条、九条;

4、国税发[1994]122号、186号;

5、[1994]财税字第018号、052号;

6、国税发[1998]124号;

7、国税函发[1999]560号;

8、国税函[2001]882号。

(二)执法程序

1、申请

纳税人办理设立税务登记后,工业企业年应纳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100万元;商业企业年应纳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180万元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的,到主管税务机关领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并按要求提供以下证件、资料:

(1)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2)财会人员执业资格证书(相应的专业证书);(3)税务登记证;(4)营业执照;

(5)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6)银行账号证明;(7)验资证明;

(8)经营场地及主要生产、经营设备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9)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本项所列证件、资料的内容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

2、受理、审批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填登完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审阅填报是否符合要求,所附资料是否齐全,纳税人提交的证件资料不齐全或表格填写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通知其补正或重新填写,合格的予以受理。

3、审查

基层税务征收机关收到纳税人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书面申请及要求其提供的资料后,派两名以上税务管理人员到纳税人经营场地进行实地审查。重点审查:

(1)工商登记、税务登记是否真实有效;(2)有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与上报的经营地址是否相符; 查验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的真伪;经营场所、设备配置、人员结构和数量是否具备申报的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的条件;

(3)会计账簿设置是否健全[库存商品的总账、分类明细账和实物台账;银行存款和现金的总账、订本式银行存款日记账和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现金日记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总账、明细账;产品(商品)销售收入的总账、明细账;其他业务收入的总账、明细账;应交税金的总账、明细账及多栏式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财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能严格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4)资金结构是否真实,与经营规模是否相适应;

(5)是否具备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条件(铁门、铁窗、保险柜)。

经审查后,认为该纳税人具备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写出详细的《审查报告》,经基层主管税务机关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一并报县(市)区税务机关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部门。

4、复审

县(市)区税务机关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部门收到基层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的《审查报告》后,将纳税人申请资料进行核对,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调查,情况属实且符合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上签署意见,报主管领导或省级税务机关审批(个体经营者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审批权限在省级税务机关,其他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权限在县级以上税务机关)。

5、审批

县(市)区级税务机关主管领导或省级税务机关审核上报文书资料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合法性,确认调查核实是否清楚,是 否符合法定条件,根据审核情况签署审批意见。

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审核完毕。

6、资格认定

经审批确认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在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副本)首页上加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确认专用章,作为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证件,同时制作《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并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1)对新开业的纳税人,暂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注明暂定期限;(2)暂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暂定期满或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开业后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7、其他规定(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以及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不申报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2)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前进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律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并严格按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3)使用防伪税控系统的一般纳税人年审问题

为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在一般纳税人年审和临时一般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过程中,对已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但年应税销售额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一般纳税人,如会计核算健全,且未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

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有偷、骗、抗税行为;

②连续3个月未申报或者连续6个月纳税申报异常且无正当理由;

③不按规定保管、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装置,造成严重后果。

上述一般纳税人在年审后的一个内,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应限定为千元版(最高开票限额1万元),个别确有需要经严格审核可领购万元版(最高开票限额10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月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数不得超过25份。

(三)执法检查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部门[大部分在税政征管科(股)]调取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

1、检查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开户银行证明复印件、验资证明复印件、经营场地证明(租赁或自有场地的有效证明)、基层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查报告》及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提供的相关资料。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纳税人填写项目与基层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查报告》以及纳税人提供的证件、资料相核对,检查文书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审查报告》是否审查核实清楚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申请纳税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审批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按规定权限签批,有无越权审批情况。

3、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审批时间与收到纳税人申请时间进行比对,检查审批的税务机关是否在30日内审核完毕,有无故意拖延情况。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年审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办法》。

(二)执法程序

1、申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上一应纳税销售额(从事工业生产加工,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从事商业经营,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上一认定的临时一般纳税人。上一应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一般纳税人是否需要年审,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年审公告期限(每年1月始至5月底结束,具体时间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的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领取并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表》(具体格式由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省级税务机关制定),并附下列资料供税务机关查验:(1)税务登记证(副本);

(2)《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簿》;

(3)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受理、审核(1)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填报的表格后,审阅是否符合要求,所附资料是否齐全,合格的,予以受理。并对下列情况进行审核:

①上一年应税销售额是否达到规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限额标准[即:从事商业经营(包括兼营的)的在180万元以上;从事工业生产的在100万元以上];

②会计人员配备、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核算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③有无偷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

④有无不按规定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严重后果的; ⑤有无连续3个月被列入《逾期未申报清册》或连续6个月被纳入《申报异常户清册》中的;

⑥有无固定的经营场地。

(2)对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纳税人,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书》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簿》上加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合格标识。

(3)对有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写《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审批表》,并在其《税务登记证》(副本)的首页右上方加盖“已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专用章,收缴增值税专用发票及专用发票领购簿,同时收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4)税务机关接到一般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表》后30日内,逐级进行审验,并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做出年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审结论。

(5)年审工作结束,填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统计表》。

(三)执法检查 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统计表》,抽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

1、检查有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表》及所附资料,检查表格项目纳税人名称、纳税人办理年审时间填写是否齐全、规范,法定代表人、办税人员是否签字,纳税人是否加盖印章;税务机关经审核后是否对纳税人的有无违章情况进行核定,并如实填写在规定的格式内,年审部门是否是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是否在年审表上签署意见,负责人、经办人是否签字,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公章;纳税人办理年审所附资料是否真实有效。

2、抽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书》 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簿》,检查对年审合格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务机关是否上加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合格标识。

3、有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经税务机关年审后仍然合格现象:纳税人上一应纳税额从事工业生产的不足100万元、从事商业经营的不足180万元;会计人员配备不齐全或者配备的会计人员不具备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能力,或者会计人员没有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会计账簿设置不齐全,只有简单的总账、明细账,或者没有按照复式记账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不能按照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及有关税务资料;没有按规定安装铁门、铁窗或者没有配备保险柜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机关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偷税行为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多次不申报或申报不真实被税务机关登记在《未申报纳税人清册》有连续3个月的记录或者被税务机关列入《申报异常纳税人清单》达6个月之久;经税务机关实地核查,没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4、有无被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纳税人各方面都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却被取消资格情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执法检查人员一定要追查原因,是不是存在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人为因素在里面,有无打击报复情况,必要时,可以向纳税人调查核实,经核实属于税务执法方面的失误,按照税收执法责任制进行责任追究,属于税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处理。

5、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是否收缴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发票领购簿,并收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6、对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表》的审批结论及加盖的税务机关公章,检查年检结论是否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做出,有无年检部门直接加盖本部门印章现象。

7、将纳税人申请时间与税务机关年审结论时间进行比对,检查税务机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是否在收到纳税人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表》后30日内完成,有无故意拖延。

第二节 委托代征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九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

(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代扣代收和代征税款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字[2001]523号);

(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代征代扣税款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49号);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局系统代征代扣手续费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2]65号)。

二、执法程序

(一)签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

1、签订协议

经主管税务机关与代征单位(个人)协商,受托代征人同意代征后,签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一式四份(委托方、受托 方各一份,双方主管部门各一份),确定双方责任和义务及支付受托单位(个人)代征税款的手续费比例。

2、核定代征税种、代征范围、申报期限、报缴税款期限 受托单位(个人)填写《税务认定申请审批表》交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就代征税种、代征范围、代征期限、申报税款期限等情况核定后交代征单位(个人)。

3、发放证件

主管税务机关向受托方发放《委托代征税款证书》。税收会计部门向受托方发放《票款结报手册》、《委托代征税款报告表》、《税收通用完税证》、《税收定额完税证》等其他证件、资料。

(二)变更委托代征税款协议

受托方发生转业、改组、分设、合并、联营等情况或主管税务机关本身原因,需变更委托代征税款协议时,主管税务机关向委托方下达《变更委托代征税款协议通知书》,修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和《税务认定申请审批表》,受托方应按协议规定期限结转委托代征的税款;需要时,更换委托方的《委托代征税款证书》、《票款结报手册》、《税收通用完税证》、《税收定额完税证》等其它资料。

(三)终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

因受托方发生转业、改组、分设、合并、联营或停业、注销等情况或主管税务机关本身原因,需终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时,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主管税务机关应向受托方下达《终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通知书》,通知受托方按规定期限结清代征税款,缴销《委托代征税款证书》、《票款结报手册》、《税收通用完税证》、《税收定额完税证》等资料。

以上工作权限在县以上税务机关。

三、执法检查

到县级以上税务机关了解委托代征税款单位(个人)情况,抽调委托代征税款的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

(一)检查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全面性。有无《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变更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收回的原发放《委托代征税款证书》等。

(二)检查《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按照规定委托、受托单位名称应当填写全称,要与公章一致。因此,在对《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进行检查时,首先要检查委托、受托单位是否填写齐全,受托方纳税人识别号是否填写清楚;其次要检查委托代征协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准确;三要检查代征范围、代征税种、申报期限、代征期限、缴款期限、违约责任等是否列明;四是检查是否写明代征单位代征税款税务机关应当支付的手续费比例,所列比例是否在法定规定的比例范围3%—5%内,是否双方签字盖章,受托方(税务机关)是否加盖的县以上税务机关公章,有无加盖税务所或某个职能科(股)室印章情况;五要将签订协议的日期与协议时效进行比对,有无签订协议的日期晚于协议时效日期现象。如,2003年,在对某市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市某县国税局与受托代征单位签订的《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签订日期大部分为2003年6、7月份,而协议时效却是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很显然这些协议是补签的。

(三)检查《委托代征税款证书》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后,仍沿用原征管法条款情况。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四)自2002年1月1日起,代征、代扣和代收税款手续费纳入预算管理,由财政通过预算支出统一安排。各级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和代征人,不得从税款中直接提取手续费。国库不得 办理代扣、代征和代征税款手续费退库。并且专款专用,节余结转下年,在预拨手续费中扣除,不足下年预拨时补拨。委托税务机关根据受托人上报的《代征代扣税款结报单》和《代征税款提支手续费领据》以及代征协议上所签订的支付比例支付代征单位(个人)手续费。因此,对委托代征税款的检查还必须要检查《代征代扣税款结报单》,检查结报期限是否与代征协议签订的结报期限一致;结报单位(人)名称是否填写全称;票证名称、字别、起止号码、期初结存数、本期领取数、本期填用数、实征税款(税种、品目名称、金额)、本期作废数、本期损失数、本期停用上缴数、期末结存数是否填写清楚,有无不填写情况或填写错误情况;结报人是否签字;代征代扣单位是否盖章;填报日期是否在规定的结报期内;其次要检查《代征税款提支手续费领据》内的代征单位、代征时间、填用税票起止号、代征税款、代征税种、手续费比例、金额是否填写齐全,局长、主管人员、复核人、经手人、签收人是否签字。同时还要将代征税款数和《代征代扣税款结报单》实征税款数进行核对,看二者是否相符;将代征手续费比例与代征协议所签订的比例进行比对,检查二者是否一致;有无少支付代征人手续费情况;重点检查“其他支出”科目,实际支出金额是否真实,有无截留、挪用;是否存在大额现金支付手续费情况,如果有,要查明大额现金的去向,深入收款单位了解有无收到此笔款项,收到的现金都用于哪些方面的用途,有无返还委托税务机关现象。

(五)检查有无扩大委托代征范围。按照征管法第44条规定,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款。有的税务机关违反规定委托代征了部分增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款;有的还将同城缴纳的税 款也作为了委托代征税款。如:2004年7月,总局组织对某省代征代扣税款手续费的执法检查,发现该省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委托代征,涉及税款近2000万元。

(六)委托代征协议发生变更的,是否按规定修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书》;需要更换《委托代征税款证书》的,主管税务机关是否将原来的《委托代征税款证书》收回,重新制作;有关的《票款结报手册》及税收票证需更换的是否收回原发的;重新核发新的有关手册、税收票证、应该结清的税款是否及时结清。

(七)终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的,在终止时主管税务机关是否及时通知代征单位(个人)结清代征税款,收缴《票款结报手册》、税收票证等资料。

(八)将发放受托单位的《票款结报手册》与主管税务机关会计人员的《票款结报手册》相核对,看双方记录的领用数、填用数、实征税款、作废数、损失数、上缴数、结存数是否一致。必要时,要深入受托单位进行实地核对。

第三节

扣缴税款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九条;

(二)国家税务总局《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税发[1999]179号);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80号);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二、执法程序

(一)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二)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核发扣缴税款登记证件;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三)依法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是扣缴义务人的一项法定义务,扣缴义务人不得应扣未扣和应收不收税款。

(四)按照税务机关的票证管理规定,领取使用、保管、缴销有关凭证。

(五)扣缴义务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报告时,应当如实填写办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并报送办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合法凭证以及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六)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凭证时,扣缴义务人必须开具。

(七)扣缴义务人依法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八)税务机关应按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手续费。

三、执法检查

因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是一项法定的义务,无需签订协议,也无需向扣缴义务人发放证书,但扣缴义务人须到税务机关领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凭证,领取并填写《票款结报手册》,按照规定时间报送《代征代扣税款结报单》,对储蓄存款利息代扣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还要报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税务机关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支付其手续费。因此,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检查主要检查其是否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次月七日内)报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扣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和《代征代扣税款结报单》,《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填写是否规范、项目填写是否齐全,会计主管人员、负责人是否签字,扣缴单位是否盖章,主管税务机关接收人是否签字或盖章,是否填写清楚收到日期和审核日期;《代征代扣税款结报单》的检查同于第二节委托代征的检查的《代征代扣税款结报单》的检查,所不同的是,结报单的税种、品目名称不同,而这恰恰是扣缴义务人填写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如:税种栏应当填写个人所得税,品目栏应当填写“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有些扣缴义务人在税种栏填写“个人所得税利息税”;有的填写“利息税”;还有的填写“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而在品目栏有填“储蓄存款利息税”;有填“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有的填写“储蓄利息”;甚至有填写税款所属期的“1.1_1.31”。

第四节

社会福利企业资格认定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福利企业、学校办企业征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003号);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政福利企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55号)。

二、执法程序

(一)申请

纳税人提交书面报告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资格认定,并附送以下需查验文件、证件及有关资料:

1、税务认定申请审批表;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2、残疾职工诊断书、体检表及复印件;

3、安置民政对象审批表;

4、残疾人员名册;

5、安置的残疾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6、企业经营范围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受理

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管理部门审阅纳税人填报的表格内容是否 符合要求,所附需查验资料是否齐全,纳税人提交的证件资料不齐全或表格填写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通知其补正或重新填写,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三)审核

认定管理部门将上述资料按居民身份证号码稽核,审核有无有残疾职工重复安置问题。审核后,认为符合条件的,通知基层 税务管理机关进行实地调查,收到调查报告后,认为纳税人申请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在《税务认定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报主管局长审批,主管局长审批后,通知纳税人领回;对不符合条件的,在《税务认定申请审批表》上签署不予认定的理由,报主管局长审批。

(四)年检

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管理部门定期与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进行年检,审查纳税人报来的资料,核实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人员安排比例和有无只挂名不参加劳动的残疾人员和重复安置残疾人员问题,签署年审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税收优惠,并建议取消社会福利企业资格。

三、执法检查

(一)到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管理部门调取已认定的福利企业纳税人名册,抽取档案资料进行检查。

第四章

税务认定管理的检查

(二)检查福利企业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三)检查《税务认定申请审批表》项目填写是否齐全,纳税人申请理由是否充分,法定代表人、办税人员是否签字(盖章),纳税人是否签章;税务机关认定部门经办人、负责人是否签署意见,主管局长是否签署审批意见,是否签章。

(四)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地进行实地检查,检查民政福利企 业是否具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

1、是否是1994年1月1日以前,由民政部门、街道、乡镇举办的福利企业,有无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2、1994年1月1日以后举办的民政福利企业,是否是经省级民政部门和主管税务机关审查批准;

3、安置的“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的比例是多少;有无只挂 名不参加劳动的“四残”人员也作为“四残”人员统计。

4、有无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了“四表一册”。即:企业基本情况表、残疾职工工种安排表、企业职工工资表、利税使用分配表、残疾职工名册。

5、有无经民政、税务部门验收合格发给的《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下载税务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务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务分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税务分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汇报材料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积蓄力量的工作,越是任务艰巨、工作繁忙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我们根据税收征管的新形势和分局干......

    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第十一章税务稽查的检查 第十一章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它包括日......

    2012执法检查情况

    2012执法检查情况我稽查队自9月15日开始至今(2012年12月1日),出动506人次,共检查了136家棉花加工企业,检查覆盖率达86.6%。检查籽棉大垛249个,检查籽棉2.4万吨。重点检查棉花加工......

    执法检查计划

    薛安监发[2011] 号 关于印发《薛城区安全生产 监察大队2011年执法监察工作计划》的 通知 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镇街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各有关企业: 《薛城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20......

    执法检查工作汇报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 情况的汇报 自治区住建厅工程质量监督和建筑市场执法检查督查组: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内建工【2010】392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旗开展......

    执法检查报告

    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执法检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通知精神,我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执法检查自查报告(范文)

    峨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执法监督自查工作报告 我局行政执法工作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基本方略,按照《四川省食......

    执法检查自查报告

    执法检查自查报告根据省局《关于开展行政执法案件检查的通知》(川工商办〔xx年〕247号)的要求,我局迅速组建专班、集中时间对xx年年7月1日至xx年年6月30日期间办结的行政处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