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两会报道策划书
2012两会 关注打车难
1、回顾:回顾上年度播发过的有关打车难的报道,选取特殊日子里的打车情况,如恶劣天气条件下(小冉),如无车日里(唐德顺)。采访打车人和出租车司机双方观点,比如油价状况、天气情况、拥堵情况、地理位置能因素。2、2011年两会,相关代表委员提出建议实施出租车低速等时的提案,去年年6月,低速等时新规通过听证,并于今年6月起实施,《城市直通车》通过高峰体验(安静)直观展现了低速等时的实际效果,但现如今新规运行半年有余,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为什么打车难现象依然存在?新规本身存在怎样的漏洞和缺陷?带着这些问题两会采访代表委员(顾庆泰、张培潜、张东红)
3、面对现实状况,寻求解决之道。顾庆泰?张培潜:出租车交接班时间分段安排,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张东红:降低出租车司机份子钱,减轻负担。另外,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谈:加大拒载的处罚力度;从行业自律的角度(为什么大家都信赖大汽?);拼车合理合法化(探讨)等。
根据实际采访体量,进行合并,总长度不超过6分钟。
拟采访对象:顾庆泰、张培潜、张东红、出租车管理处等。
第二篇:两会闭幕式报道
民主的力量〃奋进的历程
——记合肥六中第二十六届学代会、团代会闭幕式
高一17班
秦雨萱
四月将至,乍暖还寒。阴沉了许久的天空也随着六中两会的盛大闭幕而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3月28日下午四时整,合肥六中第二十六届学代会、团代会闭幕式正式开始。六中两会自3月21日开幕以来,学生代表们就各班提出的议案进行了长达一星期的热烈讨论。终于在今日,他们将问题带入会场,面对面与校领导交流想法与建议。
伴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校内外领导入座。在纪委工作人员的监督下,主持人宣布了新一届学生会成员。
接着,学生会主席何天慧发表就职演讲。她首先指出,在半年的工作中,她不断地提升自己,团结其他成员,积极组织并参加团委各种活动,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她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与责任。她强调,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她将会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与其他成员一起,共同创造同学心目中的六中。
之后,便是代表们期待已久的小记者招待会。
听!代表们正迫不及待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呢!
“我们学校的操场灰尘大,石子多。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不知道校领导有什么想法?”
孔副校长回答到:“我在刚调到六中的时候,就有过重新整修操场的想法。
我原打算将操场整改成全新的立体操场,这项工程将耗资1.5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发改委并没有批准,所以,整改操场的事就一直被搁了下来。不过,这事会引起学校的重视,我们将在体育中考前把清理石子的事解决完毕。”校长给出的答复让提问代表十分满意。
看!又有代表提问了。
“学校食堂问题一直是前几天我们讨论议案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大家普遍认为食堂菜价高,质量差,种类少。不知学校怎么看?”
“大家要明确这样一个观念:学校食堂的饭菜是永远无法和家里的比较。在家里,父母用最好的原料和最好的烹调技术为你们烧菜,那是他们对大家爱的体现。但是,我们学校一直努力做到最好。我们注重的是食品安全。大家也许不了解,食堂的米饭一直是用大米煮的,食用油保证质量,食品添加剂有专人管理、专人监督,保证安全。不过,我们还是会尝试适当降低价格,以满足大家的消费需求。”代表们对校长的承诺十分期待。
瞧,学生会主席提问了!
“每个校园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那么,请问,学校对营造适合高中生的校园文化环境有何打算?”
“去年学校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了。目前,我们已有两点措施。第一,学校已经组织语文组的老师们编制一本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第二,学校联系了专家,对校园大门两侧的通道将进行整体规划,学校不久将拿到规划底稿。”
代表们踊跃地提出问题,校领导们耐心认真地解答了疑问。
最后,王勇校长做了发言。他带领我们回忆了六中两会走过的二十六载。在大家的感慨之中,王勇校长宣布了合肥六中第二十六届学代会、团代会正式闭幕。
二十六载,如白云苍狗,转瞬即逝;二十六载,如涓涓细流,轻轻流淌;二十六载,如清风拂面,温润飘过。然而,六中两会的二十六载,却如青竹挺立,深深扎根,节节高走着。这就是合肥六中第二十六届学代会、团代会。
第三篇:两会报道规范(新华社)
新华社总编室
有关两会的常见错误用语有哪些?怎样规避?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用语?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梳理一番将有助于相关的报道工作。
1.“×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全国政协×届×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名称中“×届”“×次”的位置不同,不要写错。“两会”一词因使用较广,可不加引号。“十五”“十一五”均应加引号。
2.不要随意使用简称和略称。“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3.“提案”与“议案”“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提的是“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提的是“提案”,不要用错。“议案”是指由法定机关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者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议案”必须是由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代表按法定的联名人数,依照法定的程序提出。而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代表个人可以提出,代表联名也可以提出。“议案”内容必须是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而“建议、批评和意见”则是对各方面的工作都可以提出。
4.“审议”与“讨论”。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同时进行这一活动,可并称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有的代表、委员在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使用“学习”“领会”等词汇,这与代表、委员的职责不符,新闻报道中应避免使用。正确的用法是“审议”或“讨论”。
5.政府和法院、检察院是由人大产生的,对人大负责,向人大及常委会报告工作。不要说“人大要积极帮助呼吁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产生人大请求或者劝说政府、法院、检察院解决问题的误解;正确的表述是“人大要依法解决或督促有关机关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央领导同志参加所在代表团的会议时,使用“审议”;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国家行政机关成员的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会议时,在使用“一起审议”的同时还应有“听取代表意见”的内容。
7.“参政议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报道中涉及政协委员时,可使用“参政议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报道中涉及人大代表时,不能使用“参政议政”,可使用“履行职责”或“行使权力”;“代表、委员”并提时,最好把“履行职责”与“参政议政”写全。
8.在同一届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的“界别”不要写为“届别”。“届”是从时间上说的,指的是九届、十届、上一届、本届等;“界”则是针对委员的工作领域分类而言,如“经济界委员”等。
9.“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表述。人大常委会没有“常委”这个职务而只有“委员”,“×××是人大常委”或“人大常委×××”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述应写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0.“组成人员”与“委员”。人大常委会会议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其组成人员不仅包括委员,还有委员长、副委员长(地方的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为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因此,在报道中不能说“出席人大常委会×次会议的委员们„„”,正确的表述应为“出席人大常委会×次会议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11.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停止问题,要使用“终止”或“撤销”的标准表述。在人大,按规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罢免某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依照代表法的有关规定,某人的代表资格终止。在政协,则由政协常委会会议表决决定撤销某人的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12.人大对一府两院有监督权,但这种监督权力应该由集体行使。代表从事个案监督的行为,于法无据。而代表拥有的权力属于公权范围,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就应该“不做”。监督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使监督职权。”按照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的监督权也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行使,如: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本级或者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协助下,可以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组成代表小组。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参加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小组活动。”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
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员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要求,联系安排本级或者上级的代表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代表视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第二十七条还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13.“法律委员会”与“法工委”。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之一,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法制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下设机构、办事机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简称“法工委”。法律委员会的负责人称“主任委员”;法工委的负责人称“主任”。
14.“检察长”与“审计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不要写成“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国务院机构中的审计署的首长职务为审计长,不能写为“审计署署长”。各地各级检察院的首长称检察长。各地的审计部门,省级多称“审计厅”,其首长称“厅长”;有的地方称“审计局”,其首长则为“局长”。
15.法律名称加标点符号的问题。(1)使用法律的全称应加书名号,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但使用法律的简称时,则不用加书名号,也不用加引号。如“按照刑法的规定”,不要写成“按照《刑法》的规定”或“按照‘刑法’的规定”。(2)法律草案的表述,全称应加书名号,同时“草案”用括号括起来置于书名号内;使用简称则不加标点符号。如,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简称则为“物权法草案”。(3)人大代表建议案中建议制定“某某法”时,应用引号注明建议制度的法律名称;不用引号也可。但不能用书名号,书名号只能用于已颁布实施的法律全称。如,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民工权益保护法”,也可表述为: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民工权益保护法,但不要写成:“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民工权益保护法》”。
16.国家机关名称中的“和”及“与”字。国务院机构中有3个机构所主管的工作包括多方面内容,在名称中用“和”字进行连接,不用“与”字。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中则不用加“和”字,如“发展改革委或发改委”“劳动保障部”“人口计生委”。但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名称中,则用“与”字连接,如“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
17.监管机构的名称。国务院机构中有一些单位名称中明示有监管职能,但表述不尽相同。其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使用的是“监督管理”。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用的是“监管”。在使用这些单位的全称时应注意区别。18.“权力”与“权利”。权力指的是政治上或职责范围内一定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人大代表所担负的职责是依法赋予的,因此,一般使用“行使人民代表的权力”,而不要写成“行使人民代表的权利”。同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不要写成“行使权利”。“权力”可构成“权力机关”“权力部门”等词组,而“权利”则不能。“权利”一般用于个别,如“享有公民应有的××权利”。19.新闻稿中对人物一般使用“职务+姓名”的表述方式,而不使用“姓名+职务”的表述。两会报道中,应尽量使用“代表”“委员”身份,即“××代表”“××委员”。
20.“共商国是”不要写作“共商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多用于书面语。21.“普通代表”“普通委员”的称谓有违代表、委员平等的精神,“父母官”的称谓缺乏法治精神,均不要使用。
22.报道中不要炒作“议案(提案)大王”“一号议案(提案)”等,要重点报道议案(提案)的质量。
23.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分布在各地,其中有的居住在北京。两会报道中,如统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会聚到北京开会,不要称“进京”。“代表委员进京前”不如说“代表委员到会前”。
第四篇:全国两会报道方案
全国两会报道方案
做好全国两会宣传报道,是3月上中旬本报报道工作的重点。按照会议日程,两会从3月3日开始,到14日左右结束(闭幕时间尚未确定)。总体思路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日在北京开幕。今年两会正逢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在成功“保八”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烦恼”,如楼市泡沫、产能过剩、通胀压力等。变革积蓄已久,亟待加快推进。今年的两会,“加快转变”将成为最热的词。
本报除常规会议新闻报道外,可围绕热点和重点展开专题报道。主要关注点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09年国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解读;“两高报告”发布和反腐廉政政策措施;分析预测中央政策对经济的走势影响;温家宝新闻发布会内容;代表委员的权威发布、热点话题;重要人事任免;本市代表委员访谈等。实施要点
一、会前报道
为了烘托会前气氛,在3月1日、2日国内版推出《迎接全国两会》的专栏,每日刊出1篇稿件,内容为两会热点前瞻。
二、会议报道:
1、常规报道:
根据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期间的重大新闻事件,以新华社的电稿为主。如两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中央领导的活动,人代会和政协会的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对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的审议等等。
常规报道要在保证政治准则的前提下,尽量体现本报的偏重财经新闻的特点。尤其关注物价、住房、医保、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栏目设置“代表委员心声”、“提案摘登”、“两会走笔”、“财经观察”、“两会视点”等。“会议侧记”、“两会花絮”、“图片新闻”等栏目根据版面需要,不定期安排。
2、专题策划:
会议期间可酌情安排若干专版专题报道。热点选项:转方式与调结构;公立医院改革与社保制度;城乡一体化与新生代农民工;房价与楼市调控;社会财富“蛋糕”分配与提高收入;制度反腐与党建新规等。靠近这些热点选题,整合代表与委员的访谈、发言、提案议案、各界反响、外媒报道等多视角深度内容。
三、自采内容
记者采访赴京参会的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和建议中的热点、亮点。
——设计主题,专访代表和委员,聚焦有关本市发展的内容如“蓝色经济”、“环渤海经济圈”等。
——结合经营内容,采访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计划、思路、活动等。
四、其他版面配合:
时评版侧重专家学者的有关热点话题,主打财经题材评论。要闻版和国内新闻版要加大政经新闻分量,主流报道为主,配合两会的热点话题刊发相关新闻。
五、加强媒体通联合作:
除新华社电稿外,与外报交流共享稿件。会议动态报道要关注《新京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北京媒体;财经报道要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等媒体;时政深度报道要关注《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媒体。版面安排(内容次日见报)
3月2日 预报政协会议开幕、前瞻两会热点话题
报道内容:政协新闻发布会消息+会议议程+提案情况+热点聚焦
版量(一版除外):1个3月3日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
报道内容:消息+政协报告解读+预备会简讯+两会视点+代表委员访谈
版量:1个3月4日 预报人代会开幕
报道内容:人大新闻发布会消息+胡锦涛参加政协会讨论+会议日程+两会视点+代表委员访谈+财经专题版面 版量:2个3月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报道内容:开幕式消息稿+报告解读+两会视点+中央领导动态+代表委员访谈+财经专题版面 版量:3个3月6日 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民生话题
报道内容:人大和政协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代表委员访谈+财经专题版面 版量:2~3个3月7日~12日 常规动态报道+财经专题版(确保每天2个版)
报道内容:人大新闻发布会;“两高”工作报告;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委举行的专题记者招待会;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访谈、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参加人大审议和政协讨论;代表委员访谈等。3月13日 政协会闭幕
报道内容:闭幕式消息+新闻发布会+提案情况+人物访谈等 版量:1~2个3月14日 人代会闭幕 总理会见中外记者
报道内容:闭幕式消息+记者招待会+代表访谈+两会盘点等 版量:3个
人员安排
总负责:滕兆鹏 王昆鹏
版面调度和内容协调:刘亮怀、高向军
夜班采编组版:孙小伟、李静、刘栩、李志刚等
本市代表委员采访:有关中心负责
美编安排:刘亮怀、王海山 审校:夜班审校人员
附1: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日程(已正式公布)
3月3日(星期三)
下午3时 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会
1.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2.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3.听取罗富和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3月4日(星期四)
上午9时 小组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下午3时 小组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3月5日(星期五)
上午9时 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
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3月6日(星期六)
上午9时 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3月7日(星期日)
上午9时 小组、界别联组讨论(有一个以上小组的界别安排联组形式,联系本界别实际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3月8日(星期一)
上午9时 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作关于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下午3时 小组讨论(选举法修正案草案)3月9日(星期二)
上午9时 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下 午 委员休息3月10日(星期三)
上午9时 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下午3时 小组讨论(结合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政协工作)
4时30分 主席会议
审议人事事项
5时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3月11日(星期四)
上午9时 小组讨论(人事事项、结合履行职责实践讨论政协工作)
下午3时 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3月12日(星期五)
上午9时 小组讨论(“两高”工作报告和各项决议草案)
10时30分 主席会议
听取小组讨论情况的综合汇报
下 午 委员机动
3时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1.通过人事事项
2.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3.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草案)
4.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3月13日(星期六)
上午9时 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会
1.通过人事事项
2.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3.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4.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附2: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日程(未正式公布 依据往年日程)
3月5日(星期五)
上午9时 开幕会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3、审查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3月6日(星期六)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3月7日(星期日)
上午9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3月8日(星期一)大会休息3月9日(星期二)
上午9时 全体会议
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作关于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下午3时 小组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3月10日(星期三)
上午9时 全体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3月11日(星期四)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下午3时 全体会议
1、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3月12日(星期五)
上午9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3月13日(星期六)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预算的三个决议草案
下午3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各项决议草案。3月14日(星期日)
上午9时 闭幕会
1、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表决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3、表决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4、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5、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6、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开会时间:上午9时至11时30分 下午3时至5时30分。
第五篇:两会策划书
“2011两会”系列活动
——会计分院团总支
系列一·直击两会,跟踪报道
以展板、海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同学宣传“2011两会”,我们将对会议进行跟踪报道,争取全方面报道,注重焦点内容,特别是针对当前经济息息相关的提案、热点,让同学们感受到两会就在我们身边。两会论坛——同学们可根据围绕“2011两会”内容在我们特别开设的两会论坛上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论坛地址:
系列二·“七嘴八舌”话“两会”
互动一:短信近距离
通过现场计入愿意与我们短信互动观众的手机号码,将两会小常识通过短信形式向他们进行普及。
互动二:竞猜也给力
现场通过猜灯谜的形式,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猜对有小礼物赠送,灯谜内容为关于两会知识的问答选择等题型。
互动三:餐桌议国事
我们将两会热点写在卡片上,将卡片贴于食堂餐桌上,起到不小的宣传效果。
互动四:贴近生活
寝室宣传:将两会通知贴于寝室白板上起到宣传效果:下寝室普及两会热点问题
互动五:贴近学习
班级宣传:在各系辅导员的签到本上宣传“两会主题”知识竞赛活动。
系列三·第三届“两会主题”知识竞赛
在两会闭幕之际,我们将针对 “2011两会”举行知识竞赛,让同学们更贴近社会。
竞赛时间
初赛时间:3.29(周二)下午
初赛形式:通过抢答的方式,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在所有题目回答完毕后,排名前八的队伍进入决赛。
初赛题型:主要来源于3.20—3.27期间一食堂内桌上的题目,以及一食堂对面的设摊点举办的竞猜、短信活动。
决赛时间:4.12(周二)下午
决赛形式:比赛包括四个环节:个人必答题、实事求是题、风险互动题、辩论赛。最后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决赛题型:1.党团基本知识2.时事政治3.两会的基础知识、两会历史,及2010-2011年两会的热点话题、重大成果。
奖励设置
一等奖:设置一名,奖励数码产品大礼包一份(内含USB冷暖小冰箱一个,外接音响一台,带散热器电脑桌一个)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设置一名,奖励桌游大礼包一份(内含云霄飞车,三国杀等)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设置一名,奖励温馨大礼包一份(内含毛绒大玩具等)并颁发荣誉证书。
进入决赛者,每人亦可拥有精美礼品一份。
系列四·后期汇报
将同学们在两会论坛以及知识竞赛中提出的有用的建议、想法展示出来,让两会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