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取证中的违法点

时间:2019-05-13 01: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取证中的违法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取证中的违法点》。

第一篇:谈“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取证中的违法点

谈“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取证中的违法点

一、上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钓鱼”执法

2009年9月8日,上海白领张晖因好心帮忙搭载自称胃痛要去医院的路人,结果却被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认定为载客“黑车”,遭扣车与罚款1万元。同年10月14日晚,上海司机孙中界在上海闸航路上搭载男子陈某某,却被原南汇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认定为“黑车”而截住,并暂扣了该车。经调查,以上两位乘客都是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的“钓钩”,其主要工作就是在上下班时间恳求搭车,并证明该车为“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黑车”,然后由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进行查处,这些“钓钩”从罚款中获得提成。

一个成熟的“钓钩”,月收入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这样的“钓钩”在上海有上千个,遍布各个区和街道。为了达到执法顺利,一些执法大队和“钓钩”联系在一起,让“钓钩”出面对付一些不老实、不甘被罚的司机,予以教训。一种新兴的产业链条俨然已经形成,而这链条的完善也确保了双方利益的享有。正因如此,此前的上海“钓鱼执法案”原告无一胜诉,使得“钓鱼执法”在上海各区愈演愈烈。

二、“钓鱼”执法在取证中的违法点

(一)对“钓鱼执法”的基本认识

“钓鱼执法”就是指侦查机关以实施对嫌疑人而言有利可图的行为为诱饵,暗示或诱使其实施犯罪,待犯罪行为实施后将其抓捕的执法方式。最早是在刑事侦查领域应用的,在掌握一定证据的同时,为了抓获已知犯罪嫌疑人,而通过“诱惑”方式,以利引诱,使其落网。上述案例是发生在交通运输管理领域的“钓鱼执法”,是由与交通运输管理的执法机关有合作关系的“钓钩”以各种原因骗取车主的同情,在车主允许其搭便车后,在车上强行留置“报酬”并作证,最终由交通运输管理的执法机关认定车主“非法营运”并进行处罚。

在行政执法领域中,“钓鱼执法”成为了帮助执法部门创收的工具。执法部门运用此手段并没有查处几辆真正的“黑车”,却屡屡向乐于助人的普通市民开出了重重的罚单。

(二)对“钓鱼执法”取证违法性的基本认识

1、行政程序中调查取证的原则

在行政执法取证之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所谓的职权调查原则,也就是说行政机关有依职权调查事实真相的职责, 而与之相反的是行政相对人及第三人对案件事实真相调查仅负有限参与义务。在实践之中涉及到具体的调查取证,主要要遵循职

权法定原则和比例原则。

职权法定原则就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权力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不能自行设定。行政机关要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须有法律明确授予的行政职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非经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不能做出行政管理行为;超出法律授权范围,行政机关也不享有对有关事务的管理权,否则都属于行政违法。在调查取证方面表现为行政机关所享有的调查取证手段都必须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采用强制手段, 而由行政相对人自愿配合所进行的调查。而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而实施的调查手段, 如强制搜查、扣押或者限制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等, 则必须取得法律的特别授权。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有适当的比例。比例原则着眼于法益的均衡,以维护和发展公民权为最终归宿,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取证过程中表现为为了执行法律、法规及制裁行政违法行为,牺牲相对人的利益来完成取证。

2、“钓鱼执法”取证违反了职权法定原则

上海市两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实施“钓鱼执法”的职权于法无据。依据国家要求,打黑车有其合理性,但打黑车采取“以恶治恶”方法不可取,打击时要将打击黑车和好意搭乘严格区别开。上海市两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结果,采用的方式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在西方国家,为节省能源,政府还推广拼车行为,所以仅凭“钓钩”的证言,就认定帮助路人的车主为“非法营运”,是严重违背了公序良俗。用此种方式执法和取证严重违背了法律对执法机关认定的职权。

另外,对于上海市两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授权“钓钩”进行执法取证,也超出了法定职权范围。近年来,上海在查“黑车”实施“有奖举报”过程中,职业举报人(即所谓的“钓钩”)是越来越多。一些“钓钩”为拿奖励而采取不正当、不规范的取证手段,有的执法大队还与“钩头”签订了合同关系,使一些“钓钩”以“放钩取证”为业。在这种情况下,“钓钩”并不算是交通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并无权进行调查取证。上海市两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随意将法定的执法权力委托给没有执法主体资格的个人去行使,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将执法中的调查取证权委托出去,严重的违反了法律规定。

3、“钓鱼执法”取证违反了比例原则

“钓鱼执法”严重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违背了比例原则。国务院2004 年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规定“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然而,上海两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实施“钓鱼执法”时却没有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他们往往通过“埋伏”作战,“当场抓获”正在进行“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并处以1万至2万元的行政罚款。他们在工商银行或建设银行拥有收取行政罚款的专用账号。甚至在《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2007-2008年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中提到,在两年时间里,该大队“查处非法营运车辆5000多辆”,“罚没款达到5000多万元”,“超额完成市总队和区建管局下达的预定指标任务”。由此可以看出,上海两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实施“钓鱼执法”的过程中,只顾着完成上级任务、争取更多罚款的目标,完全没有考虑过当事人权益。采用的手段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严重地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

三、“钓鱼执法”取得的证据应依法排除

“钓鱼执法”广受诟病,具有严重违法性,在行政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看来 “其违法之处在于,非执法人员采用了引诱、欺诈、胁迫甚至暴力的方式取证,违反了执法取证的基本要求,事实上,通过这些方法获取的证据是无效的,不能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7、58条的列举,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以利诱、欺诈、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在“钓鱼执法”的过程中,行为人没有违法意图,而是执法人员通过诱使、刺激使其产生了违法意图,进而才实施了违法行为,法律不应惩罚这种行为人,因为执法、司法机关不能为了惩罚犯罪而制造犯罪。

这可以看作行政证据中的非法证据排除。所谓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从上述司法解释来看,在我国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是查证确实属于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上海的“钓鱼执法”则省略了必需的法定程序,通过诱骗的方式栽赃当事人,然后逼迫当事人签署放弃陈述申辩的声明,从而达到高额罚款的目的。这样取得的证据,属于非法证据,理应排除。

四、结论

“钓鱼执法”看似仅仅只是行政机关违法取证,但此方式性质极其恶劣,严重损害了法律、道德和人们的善良之心。法律与公众都不能容许这种执法,是因为这种基于公共权力的执法行为与公平正义执法观背道而驰。若一再放纵这些违法执法行为,他们将成为建设法治社会的一个危险的毒瘤,慢慢地侵蚀着国家行政机关机能,打击社会公众对政法信心。当一个执法部门为了私利而“执法”时,特别是引诱守法者“违法”时,社会对法律就会产生强烈的质疑。此时,若将执法部门违法取得的证据排除在外,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是能大大减少此类“钓鱼执法”的出现。“钓鱼执法”对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恶劣影响,一定要避免其再次出现。“钓鱼执法”取得的证据依法排除,无疑使“钓鱼执法”失去了存活的土壤,有利于防止其继续产生。

五、参考文献

[1]金自宁.论行政调查的法律控制[J].行政法学研究,2007,(2).[2]周刚志.论行政调查取证行为之合法性控制[J].江苏行政学院学,2010,(2).[3]王亚明.行政调查取证的规制[J].长白学刊,2011,(1).[4]孙小静,包蹇,王微.“钓鱼执法”取证不当[J].决策,2009,(11).[5]田冰.论行政执法中陷阱证据的可采性认定及规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1).[6]应松年,庄汉.行政调查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8,(5).[7]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包蹇.上海闵行钓鱼执法案宣判执法大队被判违法行政[N].人民日报,2009-11-19.

第二篇:曹康泰谈行政执法责任制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谈行政执法责任制

本报记者 石国胜

2006年10月18日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目前存在四大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未完成任务;

三、工作质量和效果与《意见》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组织保障不够有力。

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一年来,各地工作贯彻落实得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就此,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曹康泰:从国务院法制办督促检查的情况来看,主要取得了六大成效:

一、提高了认识,促进了观念转变。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普遍认识到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初步改变了在行政执法中重权轻责的意识,基本实现了由“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

二、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厘清了行政机关的“权力清单”。截至今年5月31日,北京、河北、湖北、湖南、甘肃等19个地方和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审计署等30个部门完成了梳理执法依据工作,并公布了经审核确认的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职权等结果。在此基础上,这些地方和部门在各自权限范围内修订、废止了一批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执法依据,撤销了一批不具备法定条件的执法主体,清理了一批不合格的执法人员。

三、创新了评议考核机制,强化了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一些地方和部门积极探索创新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黑龙江把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并重,采取明察与暗访结合、点面结合、条块结合、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评议考核;宁夏、江苏、贵州等地方把评议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四、抓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促进了廉政建设。重庆、海南等地方实施了行政首长问责制,广西有的市县要求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与政府签订执法责任状,强化了一把手责任。各地方、各部门在严格追究违法责任的同时,还注重发挥执法激励机制和典型示范作用。

五、加强了相关监督制度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长效机制。天津、福建、云南等地方和财政部、卫生部、林业局等部门制定、修改了有关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听证、重大处罚备案等执法程序制度,完善了内部监督制度。

六、改善了行政执法机关和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贵州针对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保障外来投资服务质量评议、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等活动,改善了投资环境;税务总局较早在全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记者:您认为目前各地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还存在哪些问题?

曹康泰:一是认识不够到位。有的同志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有个别地方甚至错误地认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给自己定框框、找麻烦,会影响本地经济发展,因而工作热情不高、力度不大。

二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按照《意见》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应于今年4月底前完成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工作,但截至5月底,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完成任务。有的地方和部门甚至还在等待观望,没有开展相关工作。从总体上看,领导重视的地方和部门工作进展较快,领导不重视的地方工作进展较慢。

三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与《意见》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差距。从已完成的工作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意见》的要求把握不够准确、理解不够深入,工作质量和效果欠佳。例如:有的地方和部门未能结合新情况和《意见》要求,适时修订过去制定的相关制度;有的尚未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责任追究没有落实,不敢追、不愿追的问题比较突出等。

四是有的地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组织保障还不够有力。

记者:您认为要做好下一步的工作,除各地方、各部门加以重视以及国务院法制办加强督促检查外,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曹康泰:

一、要继续做好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等工作。各地方、各部门要根据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配置,将其法定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权不得擅自增加或者扩大本部门的行政执法权限,要避免平行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要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根据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法定义务的不同情形,依法确定其应当承担责任的种类和内容。要切实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

二、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过案卷评查考核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质量,要积极探索新的评议考核方法,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提高评议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要切实加强市、县两级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点在基层,有关部门要注意总结基层政府及执法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经验,切实负起责任。

《人民日报》(2006-10-18 第13版)

第三篇:谈消防行政执法中的证据问题

谈消防行政执法中的证据问题

摘要:调查取证是消防行政机关在消防行政执法中的重要工作,是消防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裁决的必要前提。在消防行政诉讼中,证据是证明消防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根据,是行政机关胜诉与否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消防行政执法中证据的概念、种类、收集方法、程序等方面的阐述,促进消防监督员不断增强证据意识,注重在日常消防执法活动中做好证据材料的收集工作,从而提高消防执法工作质量。

关键词:证据消防行政执法行政诉讼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WTO规则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约束,今后越来越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有可能与消防部门的行政争议诉诸于法律,这就要求消防部门必须提高执法水平,依法行政,在行政处罚、许可、强制等消防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有关证据,以便在可能发生的行政诉讼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收集证据是消防行政机关的责任和义务

消防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裁决前,应当充分收集证据,而不能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法》第3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由此可见,在消防行政诉讼案件中,作为被告的消防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履行应负的举证责任,即应提供在消防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对拒绝履行法定职责而提起的要求履行之诉,消防行政机关也应承担举证的义务,主要是证明其不作为行为合法的证据,如当事人举办大型活动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证据,建设单位未按审核批准的消防设计进行施工的证据等。相反,如果作为被告的消防行政机关未能适当履行或拒绝履行举证义务,人民法院则会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或责令限期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随之而来的则是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赔偿。可见,证据在消防行政诉讼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消防行政执法中必须全面、认真地收集、审查、保全证据,以在可能发生的行政诉讼中不致被动。

二、消防行政诉讼证据及种类

消防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消防行政执法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据主要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及现场笔录等七种证据。在消防行政执法中主要表现为:

1、书证。即以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行为的证据,是行政诉讼中最主要的证据形式。如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复查意见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2、物证。即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痕迹。如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干粉灭火器,火灾现场遗留的开关盒及金属熔珠等。

3、视听材料。即通过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并可通过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再现和回放,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对证人陈述的录音、对火灾现场的录像等。

4、证人证言。即了解案件事实真实情况的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言词陈述。如火灾现场目击者作的证言。

5、当事人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真实情况所作的言辞陈述。如在消防行政立案调查时当事人所做的陈述和辩解,在火灾事故调查时对案件当事人做的询问笔录等。

6、鉴定结论。即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如电业部门作出的专家鉴定,国家消防产品质检中心对抽检的某种消防产品作出的检验报告。

7、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案发现场或难以当庭出示的证据所作的勘察、测量、校验记录。如对某加油站与周围建筑的防火间距的测量记录,火调人员对火灾现场的勘察记录。现场笔录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现场处理情况所作的书面记录。如在消防监督检查时,监督员当场要求某音乐厅将疏散通道的杂物清除的书面记录。

三、证据收集的方法

掌握证据收集的一般规律,学会证据收集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在执法过程中更加全面、客观的收集有关证据,从而保证我们能够依据所调查的案件情况依法作出正确的处理决定。

1、主动及时地收集

作为从事具体执法活动的消防监督员,都知道执法过程的复杂性与严谨性,所以一旦承办的审核审批事项或处罚案件被受理、立案,即应主动、及时地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如建审人员主动对建筑工程项目特别是其中的隐蔽工程进行跟踪监督,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在以后工程竣工时能够准确、顺利验收;火调人员接到调查任务后,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调查、访问,往往能获得大量准确、真实的证据材料;案件承办人员则应及时对当事人进行讯问,提取现场证据。例如1994年10月,上海友谊商店在扩建施工过程中发生火灾。上海市消防局以违法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为由对施工单位达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依法给予罚款八千元的处罚,达高公司不服向黄埔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行政处罚。由于上海市消防局在火灾后能够及时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在诉讼中向法庭举出了大量的人证、物证,不仅有该公司仓库保管员的证言,还举出现场储存过大量的细木板和彩条带、易燃涂料等证据材料,正是这些易燃物品加速了火灾的蔓延和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由于证据充分,黄埔区人民法院判决维持了行政处罚决定。上海市消防局赢得了上海市第一起消防行政诉讼案。主动及时的收集证据,避免了一些证据材料因自然或人为因素而灭失、变化,为正确实施行政行为提供了关键、有利的证据。

2、全面深入地收集

消防监督员应把证据材料的收集工作贯穿于整个执法活动的全过程,从受理、立案开始时就要不断开展收集工作,并且及时补充、完善证据材料。如建审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审核或验收中不仅要注意保存相关的消防设计图纸,还应要求其提供建筑工程自动消防系统的检验报告、所使用的消防产品的检验报告,施工单位的施工报告等,有时还应要求提供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建筑设计变更说明等相关资料;在案件查处中除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外,还要注意收集相关书证、物证及视听资料等等。全面、细致深入的证据收集,保证了各项执法行为的准确性。

3、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

消防监督员应根据各项执法行为的具体情况收集证据材料。首先,要有切合实际的计划、方案,有目的地收集证据,杜绝随意性。其次,在收集证据时,重点要针对容易混淆概念、模棱两可或敏感的环节进行材料收集,一旦发生争议,使自己能够“说得清”,立于不败之地。2002年央视女主持人沈旭华坠楼身亡家属状告北京市消防局的著名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这起诉讼案中,原告认为北京市消防局违法出具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并间接导致了意外坠楼惨案的发生,要求西城区人民法院撤销北京市消防局对张生记酒楼作出的消防验收合格行为。北京市消防局举证指出沈旭华坠楼区既不是该局验收合格的安全出口,更不是消防专用通道,该楼梯虽未完工,但不影响其他经消防验收合格的建筑投入使用,根据国家有关消防规定,2座楼梯可以满足人员最低疏散要求,该酒楼在消防验收时具备使用条件,沈旭华意外死亡与

消防验收无因果关系。由于北京市消防局就消防验收中疏散出口的概念、数量这一容易混淆、敏感的环节予以了澄清,并对施工期间的楼梯与消防验收范围内的疏散楼梯做了明确的区分,举出了该酒楼符合消防验收条件的合法证据,所以得到了西城区法院维持验收合格行为的判决,北京市消防局在这起轰动一时的消防行政诉讼案中取得胜诉。再次,要明确收集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并预想可能出现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如对高层、地下建筑工程的审核或验收中事先列出收集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等,比如主要看建筑自动消系统工程、防烟防火分区、疏散楼梯间等是否符合要求。

4、用科学技术手段收集

消防监督员应注重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证据材料的收集工作之中,丰富收集证据材料的方法。在日常各项执法活动中广泛利用感烟感温探测器试验装置、数字测距仪、试水压力检测装置、数码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相关器材,通过这些科技手段收集的证据材料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逼真性和直观性。如在建筑工程进行消防验收时,对工程现场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等消防设施进行测试,对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进行测量等,并保留测试、勘察记录,对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开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时,可实地进行数码照相、摄像,将原始状态固定保存,这样有利于今后消防监督检查的开展,并且实现了证据的保全。

四、证据收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证据保全的问题。在消防行政执法中可能会出现证据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问题。如证据由于火灾事故现场可能被清理而灭失,由于建筑的改建或装修而被覆盖,或由于责任人为逃避责任而被人为转移或隐藏等。为了保留证据,执法人员有权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行政处罚法》第37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这为我们在执法中收集证据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证据保全的程序是必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时间上的要求是“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2、收集证据应符合法定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规定,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可见,法律对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程序也作了严格的规定。消防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取证时应当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在消防检查、火灾事故调查、消防审核验收等消防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执法证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为保证公正执法,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先取证,后处罚”是消防行政处罚的最基本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和证人收集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规定,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可见,消防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行政机关即应掌握作出该行为所需要的全部必要事实,而不能在作出裁决后或诉讼开始之后再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第四篇:在行政执法中宣传人防

在行政执法中宣传人防

十堰人防 雷明辉

说到人防宣传工作,大家就会想到建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本人经过几年在人防稽查所的工作实践感到,事实上每次外出执法活动就是对人防法规、人防相关知识的一次很好的宣传。尤其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倡导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宣传解释工作特别是在行政执法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可以消除执法对象的对立抵触情绪,从而取得相对人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履行人防义务的自觉性。例如我们在催缴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的执法活动中,很多项目开发单位就认为,人防就是收钱,给企业增加负担。这时我们就对相关人防法规进行解释,首先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不是必须要交的费用,如果项目按规定配套建设了符合人防战术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就可以不用缴纳人防易地建设费。收费不是目地,我们的政策是“以建为主,以收促健”。另外,费用的名称之所以叫“易地建设费”,是指由于该项目未建防空地下室,人防主管部门将这笔建设费用收起来之后,统一规划后,统一建设,这也就是所谓的“易地建设”的来由,并且这笔费用,建设单位交了也是在市财政局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局统一管理,用于公用的人防工程建设

经费,例如我市的文化广场人防工程建设资金就来源于此,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只能用于人防工程建设,我们人防办是不能自由开支使用的。通过这样的宣传解释相关单位明白了收纳的缘由,交费的主动性也就提高了。

第二,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可以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提高人防形象,减少不正之风的发生。我们的收费标准、要求、办事程序在市行政服务中人防窗口都进行了公示。我办也采取多种形式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公开办事程序,提高政府形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并不代表政务公开阳光操作的要求完成了,由“静态公开”到“动态公开”实现政府工作的真正透明,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就应包括大量的经常性的宣传解释工作。一谈到行政收费,缴费单位就总想着能少交一点,缓交几天等。首先我们就说国家规定任何单位和人人都没有减免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的权力,我们只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的权力,想减免别说我们,就是办领导都没有这个权力,同时我们也会把相关的减半征收的政策,也就是鄂价费[

]206号文件规定的5种减免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条款告知对方。因此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知情权交给行政相对人,既是增强透明度,提高政府形象的需要,又是加强群众监督减少不正之风发生的有效途径。

第三,在执法活动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可以使普法工作的

途径变以的更为便捷、更为有效。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这些一线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人防法的宣传做到了进社区、进党校播放宣传视频短片,举办大型活动,不能不看到人民群众的人防意识普遍有所提高。这些工作都功不可没。但真正最需要了解人防法律法规的开发商、工程建设单位却缺少认知途径,很多的违法行为,尤其是破坏防空地下室的违法行为,都是在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对开发商,工程建设单位,有针对性进行人防法规、人防知识的宣传。我们执法者对执法对象的宣传解释工作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受教育程序最深刻,效果最佳的普法方式。

另一方面,宣传解释工作的实施过程必然促执法者不断学懂弄通相关人防法规法规和防空知识,不断地培养文明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好的工作访求去适应工作的需要,产档普使热人员从过去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有效提高个人和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篇:谈乡镇企业行政执法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于1997年1月1日实施,宣告了乡镇企业从此有了自己的法律,同时也宣告了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成为执法单位和执法主体。《乡镇企业法》从法律上对乡镇企业具有哪些作用,规定的行政执法任务是什么?主管部门如何担负起执法主体的职责,发挥行政执法的重要作用,是各级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的新课题。

一、《乡镇企业法》把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纳入了法制轨道,对政府管理部门依法管理和监督提出了要求《乡镇企业法》共43条,这部法开宗明义是“为了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乡镇企业合法权益,规范乡镇企业行为”。《乡镇企业法》的实施,使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一,乡镇企业发展具有了法律基础。长期以来,农民办企业是没有法律保障的,曾受过较长时期的议论、批评、反对和责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直到《法》的颁布实施,乡镇企业逐步有了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和其他经济成份一样,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说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合法的。第二,扶持鼓励政策进一步法制化。《乡镇企业法》中有1/4的条款明确规定对乡镇企业实行鼓励政策,从而使国家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发展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包括依法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设立发展基金、鼓励人才到乡镇企业工作、鼓励企业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增加出口创汇等等,说明如果不落实政策,同样是违法行为。第三,乡镇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依法规范。《乡镇企业法》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划、技术改造、产品质量、土地使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财务管理等生产经营方面都依法明确规定,说明乡镇企业发展必须依法规范经营。第四,乡镇企业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乡镇企业法》对乡镇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用人权、法人代表权等明确规定不容侵犯,对不合理的企业负担行为有权拒绝,使企业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保障,说明广大干部职工可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五,政府部门对乡镇企业施政应当依法管理、依法监督。《乡镇企业法》的颁布实施,是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步入了法制化轨道的标志。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乡镇企业必须依法享受权力和尽义务,管理市场主体的行政部门要学法、懂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二、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的任务及措施

1、《乡镇企业法》明确了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任务,总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扶持保护,二是引导规范。具体任务有以下八个方面:(1)登记备案。依法设立的乡镇企业,应当向当地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农业部对此还做了专门规定,并定为法律程序。(2)确认乡镇企业资格。《河北省实施乡镇企业法》规定向乡镇企业颁发《乡镇企业资格证书》,乡镇企业可以凭资格证书享受优惠政策。(3)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4)对乡镇企业的设立有指导和监督的权利(5)对侵犯乡镇企业合法权益的某些行为可以单独查处。(6)可以单独受理乡镇企业对向乡镇企业非法收费、摊派或者罚款的单位和个人的控告检举,并依法采取措施。(7)可以单独查处乡镇企业自身的某些违反行为。(8)协助其它有关部门查处乡镇企业自身的违法行为。从《乡镇企业法》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双重作用和执法特点:一是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执法,既要千方百计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又要依法规范乡镇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处理好保护与监督,扶持与规范的关系。二是既有独立查处的任务,又有协助查处的职责,需要处理好主管与协助的关系,该管的一定管好,该协助的要积极协助。

2、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可以采取的措施。《乡镇企业法》和“实施办法”给了乡镇企业执法主体在执法中可以采取的以下措施。(1)备案。依法登记备案,颁发登记备案证书。(2)发证。颁发乡镇企业资格证书。(3)协调督促。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落实乡镇企业应当享受的优惠政策。(4)建议。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的处理决定应当征求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建议对违法企业停产其享受的优惠政策,建议对侵权单位和个人给以相应的行政处分。(5)指导、监督。举办乡镇企业要接受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等。(6)受理企业检举、控告。(7)责令改正。对单独查处的违法行为进行的处理决定。从《乡镇企业法》中给予的执法措施来看,除未赋于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权外,其他执法手段还是比较全的。有备案、发证、协调、监督、建议、受理检举、控告、作出责令改正的行政处理决定等。如果发现严重的违法行为,不进行处罚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可以向同级政府报告,在政府职权范围内经过批准授权,以政府名义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但更多的是使现有执法手段有效地发挥作用。如责令改正,虽然不是行政处罚,但他的作用并不小,对管理相对人的利益影响也非常大。作出责令改正的处理决定,管理相对人一旦不执法,可以上诉法院,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保证行政执法的有效实施。

三、加强行政执法是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职能行政执法是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党的十五大提出以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务院做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决策,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转变职能,切实担负行政执法任务,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1、加强行政执法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组成部分,是形势的要求。目前就全国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地显露,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乡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数量多,行业复杂,中央把发展乡镇企业放在战略地位来抓,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做好对乡镇企业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关键要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真正落实到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对此,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从根本上转变那些不适应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通过学习,熟悉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善于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特别是县乡两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将承担大量的行政执法任务,对这两级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要给予高度重视。

2、加强行政执法是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在所有制经济成份中,乡镇企业是实行自主权最早最多的,甚至誉为市场经济的先导;在所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乡镇企业局是职能最少最弱的。在不少地方,乡镇企业局的职能弱化到无法担负行政职责。有的成为“三无”单位,一无工作可干,二无经费可用,三无位置可言;社会不晓,领导不找,企业不理,形同虚设。有的只能做到“参观引路,填表报数”,限于人少,经费不够用,下不了乡,发不了文,对上不能当参谋,对下不能搞服务,对外不能搞协调。有的只注重简单服务,随着卖方市场的形成,举办企业艰难,服务的成效越来越小,有的只能在某个环节上给予帮助,成效不大,难以达到企业满足,以致于有的同志感叹越服务越没有地位。有的认为《乡镇企业法》没有处罚权,不顶事,不愿抓,可又觉着没事干,没抓头,机关人员下去办不成事反而添麻烦,说话没人听,企业找来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替企业找领导、找部门磕头作揖,一件两件可以,多了办不了,显然简单服务造成部门无所作为,根源在于职能没有转到依法行政的轨道上来,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传统工作方式,对行政执法,依法行政不认识,不习惯,不自觉。可见,职能应尽快转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跳出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特别是转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轨道上来,只能这样才能符合客观形势。

3、加强行政执法是创建乡镇企业发展环境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工业的“半壁江山”,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乡镇企业发展环境并不宽松,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履禁不止,乡镇企业负担加重,据农业部调查,在一定区域内从上至下五个层次向乡镇企业收费的项目达1000多种,负担费用约占企业利润的20%,占销售收入的3%—5%,不少企业感叹一税轻(国税),二税重(地税),三税无底洞(各种规费)。一些部门扩大收费范围、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有偿服务、硬性摊派、隐性负担、企业敢怒不敢言,惹不起又躲不起;有的地方随意改变企业性质,非法改变或侵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企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等。乡镇企业源于农业,同农业一样,是个弱质产业,十分需要法律支持。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虽不建企业,但应建环境,应拿起《乡镇企业法》这个法律武器,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当好企业保护神,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四、搞好行政执法需注意抓好的几个环节

1、增强执法主体意识。乡镇企业行政执法机关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应由县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授权。县乡两级处在一线,执法主体认识是否到位,关系执法工作是否到位,针对乡镇企业行政执法是新类别、新依据、新队伍的特点,要通过学习,熟悉有关行政执法知识,重点解决县乡两级行政执法不作为问题,增强执法意识,重视加强基础建设,切实承担起行政执法职责。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构队伍和执法程序。做到机构到位,队伍到位,人员到位,程序规范,要全面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执法人员要严格遵守执法守则,严格做到行为规范,执法严明。

3、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要建立法规宣传制度,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执法工作考核评议制度等,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执法公开、公正,对执法人员奖惩要严明。

4、坚持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乡镇企业法》的着眼点是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同时,也是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前提下,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规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警惕和遏制企业存在的“三乱”问题,净化企业发展环境。

5、处理好与相关部门的执法关系。乡镇企业是一个混合成份,既有传统产业又有新兴产业,一、二、三产业齐备,《乡镇企业法》是行业性质的执法与职能性质的执法同在,涉法范围广泛,涉及部门较多,因此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平时注意多沟通、多支持、多配合、多交流、多尊重,不越权、不诿过、不推责。

6、抓好执法工作试点。针对乡镇企业执法工作起步晚,缺乏经验的实际,但也没有消极的传统影响的包袱,因此,起步标准要高,要求要严,一起步就要和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步伐合拍,符合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战略的要求,在没有开展行政执法的地方,抓好试点十分重要,以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作用。作者:石家庄市乡镇企业局刘令军

下载谈“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取证中的违法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钓鱼”执法在行政执法取证中的违法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行政强制法》在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推荐五篇]

    谈《行政强制法》在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杨占新)6月30日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该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历经12......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文书式样之抽样取证凭证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文书式样之抽样取证凭证案号:当事人个人姓名身份证件号住址联系电话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抽样取证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抽样......

    试论在城管行政执法中如何做到和谐执法

    试论在城管行政执法中如何做到和谐执法 07秋行政管理(专科) 左婧婧 内容摘要:城市管理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

    谈执法中的法律人性化

    谈执法中的法律人性化【摘 要】法律人性化的意思主要是指:在立法、执法与司法中,尊重和保护人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本文通过对执法与司法中人性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提......

    行政执法中的廉政问题

    加强水政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 任何权力都必须接受监督和控制,没有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专制、专横和腐败。孟德斯鸠对于权力的监督有一段经典语录:“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

    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

    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摘要:总结了近年来在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所遇到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领导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观念比较淡薄;二是“自费执法”......

    行政执法中涉及的有关时间摘录

    一 行政处罚法 行政机关对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且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销......

    浅议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

    浅议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 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要依法行政,而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达到有效执法,就必须要给予行政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正确行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