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文学名篇总目
古希腊:
荷马史诗.伊索寓言
英国:
威尼斯商人麦克白罗米欧与朱莉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格列佛游记(斯威福特)
唐璜(拜伦)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简爱(夏绿蒂.勃朗特).双城记(狄更斯).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苔丝卡斯特桥市长(哈代)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劳伦斯).蝇王(威廉.戈尔丁)
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艾略特).尤利西斯(乔伊斯)
法国:
巨人传(拉博雷)
伪君子(莫里哀).忏悔录(卢梭)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雨果).茶花女(小仲马)卡门(梅里美).红与黑(斯汤达).包法利夫人(福楼拜).高老头(巴尔扎克)
羊脂球漂亮朋友(莫泊桑)
约翰.克利斯多夫(罗曼.罗兰)
恶之花(波德莱尔).等待戈多(贝克特)紧闭(萨特)
德国:
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歌德).阴谋与爱情(席勒)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格林童话
西线无战事(雷马克).荒原狼(海尔曼.黑塞)
俄苏:
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
死魂灵钦差大臣(果戈里).父与子(屠格涅夫)
罪与罚(陀斯妥耶夫斯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夫.托尔斯泰).套中人(契诃夫)
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甫斯基).苦难的历程(阿.托尔斯泰).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高尔基)
美国:
怪异故事集(爱伦.坡).红字(霍桑).草叶集(惠特曼).白鲸(赫尔曼.麦尔维尔)
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马克.吐温).马丁.伊登(杰克.伦敦)
美国的悲剧(德莱塞).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海明威)
喧哗与骚动(福克纳).飘(米切尔)
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
欧美其他国家:
意大利:
神曲(但丁).十日谈(薄伽丘)
西班牙: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挪威:
玩偶之家(易卜生)
丹麦:
安徒生童话
奥地利:
变形记(卡夫卡)
捷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亚非国家:
阿拉伯:
一千零一夜
印度:
沙恭达罗(迦梨陀娑).吉檀迦利(泰戈尔)日本:
源氏物语(紫氏部).伊豆的舞女雪国(川端康成)
第二篇:明史研究总目
《明史研究》总目(1-8辑)
高寿仙
2004-09-21 02:22:15 阅读
摘自史学评论网
7913 次
[编者按]《明史研究》是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的一份不定期刊物,1991年创刊,到今年已出版8辑。受中国明史学会委托,笔者将8辑目录整理成电子文本,在史学评论网(http: historicalreview.jianwangzhan.com)上发布,以使学界了解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情况。
高寿仙
2004年8月31日
第1辑
《明史研究》创刊祝词
白寿彝、王毓铨、魏斐德、山根幸夫、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户役田述略
王毓铨 论明代封建土地关系
李文治 明代的寄庄
韩大成
明万历《山西丈地简明文册》考释
张海瀛 再谈火佃
彭超
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
栾成显 明代盐业荡地考察
刘淼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
陈高华
从《圣学心法》看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理想
毛佩琦 读《明武宗实录》条记
李洵 论解缙
商传
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
孙文良 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
张显清 明代科举制度述论
张德信 明代乡里组织初探
王昊 朱元璋与凤阳歌
白振亚 明代的乐户
张正明 明清俗文化的传播
姜士彬 明“靖难之役”与朝鲜
朴元熇 晚明的尚武精神
陈宝良
读史札记
明初讳元说析辨
张和平
附录
明史研究论著索引(1990)
薛惠引
第2辑
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
谢国桢遗稿 皓首尽瘁 史坛垂芳——谢国桢先生传略
韦祖辉
《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深切怀念谢国桢先生
林甘泉 怀念谢刚主先生
李学勤
文章·风范·长者——怀念谢国桢先生
刘重日 忆随刚主师江浙访书
商传、任道斌 “三不”见为人——追怀刚主师
姜纬堂 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
雷梦水 回忆谢刚主先生
马春怀 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
周绍泉 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
田培栋 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
鲍彦邦
明末江南乡绅的家庭经济——关于南浔庄氏的家规
(日)滨岛敦俊 略论仁宣时期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
郭厚安 内阁权力与明代政治
谭天星 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王世华 明代谪寓辽东流人研究
杨旸、梁德、洪云 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
万明 明代与中亚诸国的交往
沈定平宋应星的军事思想
南炳文 虞胤、韩昭宣起义与傅山
何龄修
《大明成化年镇番卫军民屯田图》疏正
吴景山 新发现的万历《繁峙县志》研究
李裕民
书讯 明史园地中又一奇葩——评张显清著《严嵩传》//张德信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期简介
鲍龙
学会动态
明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曲阜召开
附录
1991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巩华阳
第3辑
简论明皇朝保护江南重赋区的若干重要政策
林金树 明代马户述论
李济贤
明中后期对市场贸易的法律管理
姜晓萍 龙骨车与农民
(日)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
方志远 明朝前期学官制度述论
战继发 明代的武举制度
晁中辰、陈风路 明代的保甲与火甲
陈宝良 王守仁与南赣乡约
曹国庆
明中叶以来徽州争讼和民俗健讼问题探论
卞利 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
暴鸿昌 明代王学在北方的传播
吕景琳 论王夫之的理欲合性说
王廷元
明代茶人集团的社会组织——以茶会类型为例
(台湾)吴智和 试论景泰帝朱祁钰
尹选波 明代诸王府规制述略
若亚
明末北直清流派的构成及其反阉党斗争
张显清
“天崩地陷”时代的真实写照——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中保存的晚明文献明代前后农民领袖称十八子考释——兼论古谶李氏当王与农民起义
杨绍溥 读史札记
明翰林院设立时间及最初设置
张德信
方祖猷
书评书讯
明代城市史研究的新进展——韩大成著《明代城市研究》评介
平和 评李新达著《洪承畴传》
赵联谨 《明代开国功臣传》出版
佟佳
徽学研究第一部大型资料集——《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宋元明)问世
史克
海外明史研究
日本学界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的趋向
(日)吉尾宽
学术动态
澳门举办中西方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
程德
附录
1992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巩华阳
第4辑
严嵩传序
王毓铨
重读《莱芜集》——为王毓铨先生85岁寿辰而作
白寿彝 王毓铨先生与钱币学
李学勤
家长制专制封建社会论——记近年来王毓铨先生对明代及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的论述 曾经沧海难为水——祝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
张宪博 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优势——明清徽商与两淮盐业研究之二
张海鹏 明代钞关制度述评--明代商税研究之一
李龙潜 明代中央织染机构考述
范金民、夏维中 论明代的吏
李洵
明代州县官吏惩处规制刍议
柏桦 论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响
郭培贵 论明之移都北京
(美)范德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社会变迁
万明 明后期分权共政论的发展
(韩)曹永禄 论明王朝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
陈梧桐 天启时东林党人失败的教训
韩大成 黄毓祺的复明活动和黄毓祺案
何龄修
张显清 明宣宗《五伦书》中对明太祖之评价
(香港)赵令扬 略论宋濂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
沙似雪 张居正治国方略的整体思想
吴量恺 正直博学的焦澹园
南炳文
明太祖对道教的态度及其三教合一的追求
(香港)马楚坚 明人审美风尚概观
罗筠筠
明代的家庭:家庭形态、权力结构及成员间的关系
(台湾)徐泓 悍妻与十七世纪前后的中国社会
赵毅、赵轶峰 晚明文化商品化与社会纵欲思潮
商传 郑经的诗集和诗歌
(台湾)朱鸿林 天花、商贾和白莲教
(美)卡尼·T·费什
附录
1993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巩华阳
第5辑
李洵先生的生平与学术业绩
赵毅、罗冬阳 再论“火佃”的渊源及其性质
刘重日 明代的重工业税
(台湾)罗丽馨
明代中后期苏州地区商业的发展及其评价
夏维中 明代京杭运河的管理体制
封越健 论袁文新与区田法
吴庭美、夏玉润
明清时期徽州族产经济初探——以祁门善和程氏为例
颜军 明代豪民私债论纲
赵毅 明代的党争
(台湾)吕士朋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陈怀仁
从明《大诰》看朱元璋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张宪博 朱元璋与李善长
张健 “顺案”考略
毛佩琦
明代开国皇帝的社会整合——作为权威功能的正统观念
(美)范德 试论明代的经筵制度
张英聘 略论明代驿传之役
吕景琳、若亚 明代文化的层间互动
商传 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
范金民 严嵩诗诣评价析论
(美)谢正光 俞大猷用兵的哲学思想
胡华兴
文物选萃
石门夹山出土文物考释
余学群
读史札记
李自成通山“遇害”说所据不实
张德信
第6辑
陈子龙:晚明实学思潮的健将——兼论明清实学思潮的一些问题 浅论刘基的文学思想与诗文
郝兆矩
从《四友斋丛说》看何良俊的经世思想
刘文鹏 论钱谦益的史学
陈宝良
论谈迁刻苦求实的治史精神——兼论《国榷》的史论
杨绪敏
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明代市民文学研究之二明代北方经济述论——兼与江南经济比较
吕景琳 徽州文书中“主盟”的性质
阿风 洪武时期的社会教育与移风易俗
高寿仙 明祖陵的营建与特色
陈琳
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及其社会政治影响
赵中男 土木之战志疑
李新峰 试论丘濬的人才观
寇伟 嘉靖前期内阁改革述论
田澍 明政府对澳门的管理
万明 徽州海商王直与日本
(日)松浦章
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史证不足
林金树、杨志清 李自成之死考辨
赵国华、张德信
书评
论述明清江南商业发展的力作——《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评介
张显清
方志远王振忠
读史与考察
牟定白马山考察记
张方玉
补白
《明督抚年表》术补
(一)《明督抚年表》术补
(二)《明督抚年表》术补
(三)第7辑
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召开
吴艳红 读《瓜蒂庵小品》——纪念谢国桢师百年诞辰
商传 忆谢刚主先生二三事
李兴盛
试论明太祖“以教化为本”的治国思想与实践
张显清 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
刘晓东 明代南京行政功能初探
张英聘 明代人口数额的再认识
高寿仙 明代天津人口初探
高艳林
明承元制与北边供饷体制的解体——以山西行都司为例
张金奎明末勇卫营
潘星辉
明代福建军屯及其败坏
周玉英 明代科场案
张德信 明代八股文略论
田澍
明代朝野对科举制度的评论
王熹 论明世宗禁佛
何孝荣
周鹤芝的姓名及其乞师日本
南炳文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及其明史研究
赵克生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明代州县施政的影响
柏桦
儒家思想与十七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
赵秩峰略论明代江浙的城隍神信仰
周祝伟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
周均美明初毛怜卫与朝鲜的关系
刁书仁、王剑 浅析李延遇害通山的史实及新近发现之物证
冯俊
第8辑
王毓铨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 悼念日本学者田中正俊教授
栾成显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明代生员与地方社会:以政治参与为例
陈宝良 明清无锡进士简论
杭建伟
明朝“历代帝王庙”从祀试探——以赵普、武成王为中心 明代赎刑考略——兼论赎刑的纳钞纳米之制
姚旸 洪武永乐时期京师(南京)的卫军
胡正宁 试论明代火器研制者探讨弹道学理论的特点
徐新照 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
孟凡人 明辉发部先世南迁考
张士尊、赵毅 15世纪中国与东亚贸易关系的建构
万明 “南京教案”所表现的明人天主教观
庞乃明 明后期山东官庄之兴办与“垦荒招亡”
成淑君 论明清时期淮河流域航运的开发
蒲霞 论明嘉靖年间倭寇的性质
范中义 王士琦抗倭援朝职衔考
李小林 王士琦的仕途终点和人品
南炳文 中国历史“停滞论”的由来和发展
张显清
近三十年来国外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状况
程德近十年明史研究述评
彭克明、周晓光
一部引人注目的深度探索之作——读田澍《嘉靖革新研究》 补白
《佛道秘密宗教与明代社会》出版 《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出版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三期出版 《天津人口研究》出版 《明代云南沐氏家庭研究》出版 《明代的卫学教育》出版 《徐阶与嘉隆政治》出版 《明代的苏州藏书》出版
赵克生
张金奎
第三篇:小学档案资料总目
档案资料总目
一、办学条件。
1、每年学校经费收支情况。
2、每年教职工经济收入情况。
3、校园概况。
4、教仪、设备设施情况。
5、校长、教师概况。
① 学校领导情况表,行政机构一览表。② 教师名册。
二、学校管理。
1、学校领导(1)学校工作计划。(2)学校工作总结。(3)学校规章制度。
(4)学校近、中期发展目标、规划。(5)学校素质教育资料。
(6)行政会议记录、老师会议记录。(7)行政人员听课记录。(8)校务日记。
(9)办学、治校经验论文。
2、教师管理
(1)教师政治、业务学习计划。
(2)教师业务档案。(3)奖教资料。
(4)教师进修、培训资料。(5)学校、个人荣誉册。(6)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
三、教育、教学工作
1、德育工作:(1)德育工作计划。(2)德育工作总结。(3)团队活动计划。(4)团队活动总结。(5)班主任工作手册。
(6)校内外德育网络资料。(包括“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家教经验论文,共建挂钩资料”等)。(7)爱国主义教育资料。(8)其它专题教育活动资料。(9)“国旗下讲话”计划及资料。(10)学期班级工作汇报资料。(11)先进班、队评比资料。
(12)后进生跟踪教育及转化情况资料。、(1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名册。(14)学生干部、团(队)干部名册。
(15)学生评优、获奖名册及资料。(16)德育工作经验论文及发表获奖情况。(17)三好生、文明生评选情况。(18)操行评定情况
2、教学工作:
(1)课程设置表、总功课表、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3)学校教学工作总结。(4)教研组工作计划。(5)教研组工作总结。(6)各学科教学计划。
(7)学校教改实验组织机构,教改实验课题计划。(方案)(8)教学常规管理资料。(9)小学自然科实验记录。
(10)小学“活动课程”落实情况资料。(11)学校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资料。(12)“减负”工作资料。
(13)各年级学生期末,学年考试成绩统计表。(14)历届毕业班学生毕业考成绩册,成绩统计表。
(15)各年级学籍册及学籍管理资料(含“学生病休、转学、辍学、插班、复学”等资料)。
(16)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获奖名册。
(17)教研教育改经验论文及发表评奖情况。(18)提高学生素质活动资料。(19)新课标教学资料。
3、体育卫生工作:(1)体育卫生工作计划。(2)体育卫生工作总结。(3)学生健康教育计划、教材。(4)学校体锻活动安排表。
(5)学生体锻标准达标、优秀情况及统计表。(6)师生体检资料、健康档案。(7)学生视力、常见病情况及统计表。(8)卫生检查、评比资料。(9)环境教育资料。
4、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
(1)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计划、总结。(2)健康心理教育资料。(3)艺术教育资料。
5、普及初等教育的情况:(1)年初报表。(2)一年新生花名册。(3)流动生花名册。
(4)学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辍学率统计表。
(5)学生花名册。
四、后勤工作。
(1)后勤工作计划、总结。(2)财务管理制度及报表。(3)学校固定资产登记册。
(4)各类器材借出、使用、清点、报废登记表(册)。(5)校园文化建设资料。
五、安全工作。
(1)安全工作计划、总结。
(2)紧急疏散计划、学生紧急疏散示意图。
2009年9月
第四篇:《沈从文全集》总目
《沈从文全集》总目
第1卷
鸭子 蜜柑 入伍后 公寓中
第2卷
老实 好管闲事的人 篁君日记 梓里集
第3卷
阿丽思中国游记(两卷)雨后及其他 山鬼 长夏 不死日记
第4卷
呆官日记 男子须知 十四夜间及其他 旅店及其他 采蕨 一个天才的通信
第5卷
沈从文甲集 石子船 龙朱 衣冠中人
第6卷
旧梦 沈从文子集 一个女剧员的生活 楼居
第7卷
虎雏 凤子 都市一妇人 阿黑小史 一个母亲 如蕤集
第8卷
游目集 边城 八骏图 新与旧 主妇集
第9卷
从文小说习作选 短篇集 月下小景 神巫之爱
第10卷
长河 乡村琐事 芸庐纪事 虹桥集 雪晴
第11卷
遥夜集 湘行书简 湘行散记 湘西
第12卷
烛虚 七色魇集 友情集 南北风景 我与新文学
第13卷
记胡也频 记丁玲 记丁玲续集 从文自传 从现实学习
第14卷
甲辰杂谈 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 见微斋杂文 霁清轩杂记 北平通信跑龙套 艺文题识录
第15卷 人谣曲 忧郁的欣赏 絮絮 浮雕 乐章 匡庐诗草 井岗山诗草 赣游诗草青岛诗草 郁林诗草 牛棚谣 云梦杂咏 文化史诗钞 京门杂咏 喜新晴第16卷 中国小说史 沫沫集 沫沫集续编 序跋集 编者言 术艺刍言第17卷 文学运动杂谈 废邮存底 昆明冬景 云南看云集 新废邮存底续编(1——17卷 600元)第18—26卷 书信第27卷 一个人的自白 沉默归队 史无前例(上、下)谈话及其他 无从驯服的斑马无从毕业的学校 忘履集(18——27卷 320元)第28卷 480元 中国玉工艺研究 中国陶瓷史 中国陶瓷研究 漆器及螺甸工艺研究狮子艺术 陈列设计与展出第29卷 450元 唐宋铜镜 镜子史话 扇子应用进展 文物研究资料草目第30卷 430元 中国丝绸图案 织绣染缬与服饰 《红楼梦》衣物及当时种种 说“熊经” 文物谈小录第31卷 480元 龙凤艺术新编
文史研究必须结合文物第32卷 520元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先生自订年表张兆和整理记录出生年月:一九O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籍贯:中国湖南凤凰县性别:男笔名:岳焕,懋琳,上官碧,窄而霉斋主人,甲辰,小兵父:沈宗嗣,医生母:黄英配偶:张兆和结婚年月:一九三三年九月九日(已退休)子:沈龙朱。一九三四·十一·二十次子:沈虎雏。一九三七·五·三十一学历:仅受小学教育,无任何学位,无党派,无宗教信仰。住址:北京前门东大街三号五O七室工作单位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学代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简 历一九一七--一九二二:当兵一九二四--一九二八写作:(职业)一九二八--一九三O:(吴松)中国公学讲师。一九三O下半年:武汉大学讲师。一九三一--一九三三:青岛大学讲师。一九三四--一九三九(北京)编中小学国文教课书一九三九--一九四七:(昆明市)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北京大学教授。一九二八--一九四七:业余写作,曾编《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一九五O--一九七八:(北京)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一九七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会籍:国际笔会北京分会会中,中国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历史学会会员。文学著作鸭子/北京新书局/一九二六蜜柑/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七入伍后/北京北新书局/一九二七老实人/上海现代书局/一九二八好管闲事的人/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不死日记/上海人间书店/一九二八
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卷/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雨后及其他/上海春潮书店/一九二八篁君日记/北平文化学社/一九二八旅店及其他/上海中华书局/一九三O男子须知(一名„在另一个国度里‟)/一九三O一个天才的通信/上海光华书局/一九三O沈从文甲集/上海神州国光社.一九三O石子船/上海中华书局/一九三一从文子集/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三一旧梦/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O一个女剧员的生活/上海大东书局/一九三一记胡也频/上海光华书局/一九三二泥涂/北京星云堂书记/一九三二都市一妇人/上海新中国书局/一九三二一个母亲/上海合成书局/一九三三阿黑小史/上海新时代书局/一九三三月下小景/上海现代书局/一九三三游目集/上海大东书局/一九三四沫沫集/上海大东书局/一九三四如蕤集(小说)上海生活书店/一九三四从文自传/上海时代书局/一九三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记丁玲/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四边城/上海生活书店/一九三四(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八骏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一九三五从文小说习作选/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六新与旧/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六湘行散记/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废邮存底(沈从文、萧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一九三七一个妇人的日记/上海晨光书局/一九三八记丁玲续集/良友OO图书馆公司/一九三九昆明冬日/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一九三九主妇集/长沙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九湘西/长沙商务印书馆/一九四O烛虚/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一九四O春灯集/桂林开明书店/一九四三黑凤集/桂林开明书店/一九四三长河/上河开明书店/一九四八春/桂林开明书店/一九四三云南看云集/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一九四三沈从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沈从文散文集/香港时代图书公司/一九八O沈从文小说选/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沈从文散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
沈从文文集(十二卷本)/香港三联书店、广州花城出版社/一九八--一九八五沈从文散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二
沈从文小说选(一、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二
沈从文选集,五卷本/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
文物论著
中国丝绸图案/王家树绘图/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一九五八
唐宋铜镜/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一九五八
明锦/沈从文、张仃、雷圭元、吴劳合编/一九五九
战国漆器/荣宝斋出版(北京)一九六二
龙凤艺术/作家出版社(北京)/一九六O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现正在写作中:中国扇子发展
个人兴趣:爱好中国文物书画艺术品,西洋古典音乐,不懂英语
介绍本人文章:
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花城》一九八O年第五集(黄永玉文附在中国文学杂志社英译沈从文The Border Town and Other Stories 后译为“My Uncle Shen Congwen”。
《年表》引自《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二期。
《从边城走向世界》,凌宇,85/12,三联
《我所认识的沈从文》,荒芜编,86/7,岳麓书社
《沈从文作品欣赏》,吴立昌编,88/1,广西教育
《沈从文研究》,吉首大学中文系,88/,湖南大学出版社
《沈从文传》,凌宇著,88/10,十月文艺版
《长河不尽流》,89/4,湖南文艺版
〈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赵学勇著,90/6,兰州大学出版社
《沈从文传》,金介甫著,90/10,时事出版社
〈沈从文研究资料〉,邵华强编,91/1,花城
〈建筑人性神庙〉,吴立昌著,91/9,复旦大学版
《沈从文传》,金介甫著,92/2,湖南文艺版
〈沈从文论〉,王继志著,92/4,江苏教育出版社
〈沈从文评论〉,贺兴安著,92/10,成都出版社
〈沈从文名作欣赏〉,赵园,93/6,中国和平出版社
〈沈从文的故事〉,符家钦著,93/7,中国友谊出版社
〈“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吴立昌著,93/12,上海文艺版
〈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金介甫著,94/7,华东师范大学版
第五篇: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古希腊神话
是原始氏族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应,是氏族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英雄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2、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是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代表作: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大移民时代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代表诗人:萨福(柏拉图称其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体)、阿那克里翁(独唱体)、品达(合唱体)寓言代表作:《伊索寓言》
古典时期
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戏剧成就最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鸟》)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 《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散文是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 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哲学家和演说家苏格拉底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和田园诗。新喜剧的代表作家: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田园诗代表作家:忒奥克里托斯
3、《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4、古希腊抒情诗
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琴伴唱。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最著名的是女诗人萨福,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其他著名诗人还有阿那克瑞翁和品达罗斯。前者所写诗篇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5、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寓言故事,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存的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这些寓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一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些道理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谴责专制暴虐、残酷压迫,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教训。《狼和小羊》、《农夫与蛇》、《说大话的人》和《龟兔赛跑》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名篇。《伊索寓言》富含哲理,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开欧洲寓言的先河。
6、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7、三联剧
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8、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秋天谢神的狂欢歌舞,人们载歌载舞感谢酒神狄俄尼索斯带来的丰收。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讽刺抨击违背民意的当权人物和各种丑恶现象,以浓厚的现实性、强烈的政治性著称。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喜剧之父”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他的代表作是《阿卡奈人》。
9、新喜剧
希腊化时期出现的古希腊戏剧体裁。由于马其顿的入侵和统治,希腊本土文学趋于衰落。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是上层社会富人的娱乐场所。新喜剧迎合这一需要而出现在雅典文坛。新喜剧回避政治和重大社会问题,往往通过男女爱情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习俗,表现贵族青年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艺术上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注重性格描写和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生活气息浓郁,再加上取消了歌队,更接近于近代戏剧,成为罗马和欧洲世态喜剧的先导。代表作家是米南德。他流传下来的唯一完整的喜剧是《恨世者》。
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是在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沟通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在欧洲文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共和时期(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
这是罗马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早期罗马文学深受古希腊文学的影响。喜剧创作成就较高。普劳图斯(约前254—前184)和泰伦斯(约前190—前159)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
普劳图斯的喜剧都是依据古希腊新喜剧改编而成,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具有独创性。他的重要作品有《一坛黄金》、《孪生兄弟》等。
泰伦斯的喜剧也是依据希腊喜剧改编的。代表作有《婆母》、《两兄弟》等。
(二)黄金时期(公元前1世纪—1世纪)
这是古罗马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和诗歌方面。西塞罗被誉为“欧洲散文之父”,他的演说词和书信被认为是古代散文的典范。诗歌方面,有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和抒情诗人卡图鲁斯。不过最能体现“黄金时代”特点的作家是“奥古斯都”时期的三位著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维吉尔(前70—前19)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主要成就是三部诗歌作品:《牧歌》、《农事诗》和《伊尼德》(一译《埃涅阿斯纪》)。史诗《伊尼德》是维吉尔的代表作,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对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贺拉斯(前65—前8)是古罗马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主要诗作有《讽刺诗集》、《长短句集》和《歌集》等。《诗艺》是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论著。
奥维德(前43—18)是“奥古斯都”时期最后一位大诗人。《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12卷,由250个神话故事组成,是一部希腊、罗马神话的总集,为后世许多作家、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
(三)白银时期(公元1世纪—2世纪)
这一时期,罗马文学日趋衰落。比较有成就的是悲剧、讽刺诗、传记文学和散文体小说。塞内加(前4—65)的悲剧《特洛亚妇女》,马提阿利(公元40—104)、尤维纳利斯(公元60—140)的讽刺诗,普鲁塔克(46?—120?)的著名传记《希腊罗马名人传》,阿普列尤斯(124?—175?)的散文体小说《金驴记》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成就。
10、古罗马三大诗人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具有独立民族风格的罗马文学正式形成,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的成就的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三大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集《歌集》和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他的“寓教于乐”等主张对后代欧洲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奥维德的代表作是诗体故事集《变形记》,这是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汇编。
11、教会文学 欧洲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题材大多来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12、中世纪英雄史诗
中世纪英雄史诗原先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由教会神职人员用文字写定。早期英雄史诗大多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如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贝奥武甫》和芬兰的《卡列瓦拉》(又译《英雄国》)。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产物。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13、谣曲
“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15世纪在英国出现了民谣繁荣时期,曾有一千多首被记录下来。“谣曲”的题材比较宽泛,有的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有的传唱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谣曲——“罗宾汉谣曲”。作品塑造了不满封建主压迫,聚众起义,成为绿林好汉的英雄罗宾汉和他的伙伴们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侠义行为,赞美了他们的反抗斗争。这组谣曲曾在民间广为流传,罗宾汉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
14、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领主,它们替大封建主打仗,获得了土地和其他报酬,成为小封建主。因此,他们在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骑士逐渐形成一个阶级。在接触了东方生活和文化之后,骑士精神逐渐形成。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15、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出现于10—11世纪的欧洲。它与教会文学不同,在内容上现实性极强,在风格上也生动活泼,主要使用讽刺手法。城市文学的出现,对于中世纪文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产生了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等新型体裁。作者主要是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代表作品有《列那狐传奇》等。
16、“温柔的新体”诗派
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人的热烈赞美,但不以封建主和骑士的道德观念、趣味为基础,也不以歌颂对贵妇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体,而是从站在市民阶级营垒里的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予以细致、真切地描写。温柔的新体诗派以佛罗伦萨为活动中心,以圭多.圭尼采利和圭多.卡瓦康蒂为代表。青年时期的但丁也属于该诗派。
17、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从被排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发掘积极因素: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抨击教会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以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文学反对神秘的、奇迹色彩浓厚的封建文学;用古代形象生动、体态优美的雕刻、绘画否定形象呆板、缺乏生气的宗教艺术;用维护私有财产的罗马法来论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其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十四行诗──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18、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而人文主义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对抗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性;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第四,用户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19、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具有鲜明的特征:
1、在思想倾向上,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否定禁欲主义,赞美现世生活;批判蒙昧主义,颂扬文化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建立中央王权的统一国家。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世界,作品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注意从矛盾冲突和发展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代之以活生生的语言。
3、在文学体裁方面,以歌颂真挚爱情的抒情诗取代讴歌精神恋爱的宗教赞美诗;以适合反映人间生活的小说排斥宣扬天国幸福的圣徒传和梦幻故事;以表现各国社会矛盾的民族戏剧冲击神秘剧和宗教剧。20、意大利文学 ①佛罗伦萨 “三杰”
②《十日谈》
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 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
21、法国文学
①七星社 “贵族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代表人物龙沙。具有贵族倾向。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七星诗社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1549年杜贝莱执笔《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它是七星诗社宣言书,法国文学史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在语言方面提出要统一民族语言,保卫民族语言,用法语写作。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创作大型史诗 ②拉伯雷
“平民派”
③散文:蒙田,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随笔集》。④《巨人传》
22、西班牙文学
①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②戏剧:维加
“西班牙戏剧之父” ③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23、英国文学
①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英国诗歌之父”
②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utopia ③斯宾塞:《仙后》 ④戏剧:“大学才子派”
24、抒情浪漫性(莎士比亚)
25、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26、启蒙文学
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29、三一律
“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0、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发生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因青年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其杰出代表为青年歌德和席勒。这一运动在政治上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在文学上崇尚感情,反对古典主义,歌颂自然。“狂飙突进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叛激情,但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局限,到80年代中便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