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建设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提出来,并由此而总结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经过50多年的执政实践,对在中国历史条件下的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这些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用以指导实际工作,乃是理所固然的;二是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体制乃至党可以运用的执政资源,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对新问题新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则是势之所迫;三是由于世界政党政治的格局不断变换,各政党上台下台,展现出一些带有共性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执政理论,乃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为民的合理需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并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意义。马克思是共产党的学说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的时代是工人阶级为夺取政权而进行革命的时代,共产党尚无执政的先例,因此他只能从历史发展趋势上、从大的原则上指出共产党执政后的主要任务,而不可能预设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怎样运作,更不可能预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怎样进行自身建设并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真正把执政能力作为重要问题提出,是在经历了各种曲折又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后,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后———因为党对执政的规律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崭新的概念,只能在经历了多年的执政实践,并且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中国才能提出。可以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大贡献,而执政理论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执政能力建设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过程,是以对执政规律的把握为基础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执政党如何掌握、行使国家权力为核心,以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其理论体系包含有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资源、执政体制和方式等多方面内容。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下,在尊重中国历史情境的基础上,党的执政理论架构了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为形成健全的、良性互动的党政运作机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与政治方向,并在分析现实社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与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架构了党与社会、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为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基本原则。而贯穿于上述内容的灵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一执政理念,渗透于党执政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体现。只要这一基本的执政理念能够坚持不变,那么,即使我们现在对于执政规律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深刻,也可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也只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要依赖于党的自身建设的实践推动,依赖于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编辑:郭琼丽)
第二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积极探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工作的新机制。
实绩考核评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枝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工作,并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
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一是突出加快发展主题。枝江市委鲜明提出“工业立市、项目强市”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市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逐年提高招商引资任务数和考核分值比重,调动镇(街办)、部门招商引资积极性,成效显著。二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上,注重反映社会保障、社会稳定、人居环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指标的设置。做到重点突出,全面兼顾,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
强化经常性考核。做到“三个转变”,一是由静态考核向经常与定期相结合的动态考核转变。实行重大事项跟踪考核,及时掌握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二是由公开考核向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复合考核转变。通过选派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的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干部实绩考核巡视员,深入项目建设工地、企业、社区、村组,听取基层群众对领导干部实绩的反映。三是由组织部门专项考核向相关部门参与的全方位考核转变。委托市审计局对领导干部实行任前、任中、任后经济责任审计。同时,组织市人大、市纠风办等部门对市直有关单位定期开展评议工作,让群众评价单位及干部的工作实绩。
强化政绩联审。为防止“掺水政绩”,我们探索出“四会一审”实绩考核制度,即召开述职报告征求意见会,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中反映的政绩实不实;召开民主测评会,看述职报告通不通得过;召开干部群众恳谈会,看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准不准;召开由组织、纪检监察、统计、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参加的实绩联审会,看有无“一票否决”的情况。同时,大力推行政绩“阳光工程”,对实绩考核结果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文件、公开栏等途径面向社会予以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实绩考核评价工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要做到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就必须按照“四化”的要求,即考核指标设置科学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方法程序化和配套制度规范化,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工作的新机制。
考核指标设置科学化
分类建立考核指标体系。一是考核指标力求全面、突出重点。结合年初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考核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实绩,同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多设置核心考核指标,少用综合性指标。二是设置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如党建工作、社会稳定、综治、计生等;视不同区域的客观条件和起点基础设置个性指标。三是区别不同职责、岗位建立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分解职位指标要素,形成若干项
子指标。采取加减分的办法,设置增项和减项指标。增项包括上级部门表彰和工作难度指数;减项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失误、负面影响事件、重大责任事故等。四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如GDP、财政收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重点反映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的核心指标应长期设置。诸如抗洪抢险、重大疾病预防等,只反映某一特殊时期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指标设置和权重大小进行调整修改。五是考核指标应在国家统计法规范围内设置,以便于操作,节约考核成本。
正确处理考核指标设置的几种关系。一是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在干部实绩考核标准中,实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考核,坚持以定性考核为主。二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既要看数量的大小,也要考虑质量的高低,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反腐倡廉等指标,在考核时,应采用破案和打击处理违法违纪犯罪分子的绝对数来衡量。三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按岗、按职提出不同的实绩考核要求,防止一“绩”多用。四是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原有工作基础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看其主观努力的成效。五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做到既考虑经济效益又考虑社会效益,防止只注重经济增长和追求短期化目标。
考核主体多元化
现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基本是政府内部评价,公众参与考核评价的范围较窄。因此,构建科学的实绩考核体系必须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建立一个体制内部与体制外部相结合,凸现群众作为最高主体地位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等也纳入考核评价的主体,让参与主体充分了解情况,提高考核评价的质量。一是参与评价群众的人选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于群众评价主要是进行定性评价,然后再转化为得分,在参与测评的人选上,必须对群众代表方面及人数作出硬性规定,并随机抽取确定。二是建立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公众评议制度,重点选择实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密切关系民生的就业、社保、环保、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公众随机抽样的满意度测评。
考核方法程序化
完善考核工作程序。逐步完善以下基本环节:一是个人述职。被考核对象在对考核时间内的实绩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客观书面总结的基础上,采取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述职。二是民主测评和评议。在听取述职报告的基础上,组织本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考核对象的工作实绩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三是座谈了解。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等方式,通过被考核对象的上级、同事和知情的群众了解情况,获取客观、公正的实绩信息。四是开展实地调查。对考核的各项指标,组织比较系统的调查,认真采集、核实,防止弄虚作假。
健全考核结果审定程序。一是分管领导审定。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考评情况的审定,应先由分管领导作出评鉴。二是实绩公示。将每位干部工作目标及其它应承担工作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公示,让群众监督。三是考核小组议绩。在综合分管领导意见和公示征求意见结果的基础上,由考核小组评定初步考核结果。四是党组织定绩。实绩考核的结果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提交党委认真讨论,评定档次应实事求是,从严掌握,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原则上不超过领导班子总数的20%;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原则上不超过领导干部总数的15%。
配套制度规范化
建立持证考核制度。按照实绩考核所需业务,对参加实绩考核的干部实行考核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符合条件的核发资格证书,只有具备相应资格的干部才能参与实绩考核工作。同时,加强干部实绩考核业务培训,提高考核工作质量。
建立考核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增强考核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考核工作人员以及提供情况数据、负责审查等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对不能很好履行职责,提供虚假情况、考核结果失真、失实或违反纪律的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取消考核资格、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出现重大失误、触犯刑律的,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建立实绩考核反馈、申诉制度。对于实绩考核评价结果应如实反馈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对考核结果认为不公正或持有异议的可以申诉,提请对考核结果再审定。
健全考核结果运用机制。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结果,应与干部的升降、奖惩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褒有章、贬有据。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调整不胜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已然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社会事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特别是社会管理在整个社会事业建设中明显滞后。在目前阶段,社会管理方式与方法创新即是完善社会管理手段,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转变。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到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关系问题。当前,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程中,检察机关内部存在着一些错误性认识。首先,有人认为社会管理主要应以政府职能为主导,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无所作为也无须作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被动应付;其次,有人认为检察机关在推进法律监督工作的同时,便是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要正常履职即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所谓的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过是个口号而已。勿庸置疑,这些观点都过于狭隘片面,不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新要求。检察
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其法律监督职能本身就包涵社会管理的属性。作为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社会管理者的理念,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创新,主动应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促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检察职能
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法律监督职能,通过执法办案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在稳定有序的状态中不断发展。执法办案是履行一切检察职能的本源和归宿,也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离开执法办案,检察职能便成了空中楼阁,社会管理创新更无异于纸上谈兵。
检察机关要通过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刑事检察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稳定的社会管理秩序;要严肃查办职务犯罪,监督公权力依法行使,促进有关社会管理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正确履行管理职责,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平正义,树立良好的法治、道德标准,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环境得到净化;要充分发挥职务犯罪预防作用,及时发现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积极向发案单位及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制约监督,完善社会管理服务。同时要坚持以检察执法社会化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继续深入推进“四走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活动,通过面对面接触群众,更直接地体察民意、关注民生,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要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并根据检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拿出方案,协助党委政府把住政策源头,促进完善社会管理。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突出重点内容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突出重点内容,把握主要工作,实现良好效果。
一是要积极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行使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公共政策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公共政策调整完善,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重大政策有效落实,重大资金安全使用。
二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做好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以及社会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做好预防违法犯罪工作。要着力解决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开发、服务管理与协调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定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积极预防和减少犯罪。
三是加大查办农村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净化农村社会管理环境。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把查办涉及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作为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要通过查办耕地占地补偿、农业保险、退耕还林、农机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及“三农”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四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个案预防、重点预防、系统预防为载体,实现由事后预防向事前预防延伸,从个案预防向制度和机制建设延伸。当前,要在重大工程建设领域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开展摸底调查、预防动员、以案释法、整章建制的预防工作,以此增强工程建设领域干部职工预防犯罪意识,遏制和减少各类犯罪现象,提高建筑行业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活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建立健全应对、引导等机制。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涉检负面报道,认真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四、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两项原则。一要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检察机关作为管理主体之一,对通过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能够解决的矛盾不宜过多介入,对依靠社会组织和当事人自治能化解的矛盾不宜启动诉讼程序,要注意尊重和培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和机能。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大包大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采取的方法既要考虑可行性、创新性,也要考虑合法性,决不能突破法定职能包揽检察机关不宜承担的工作,更不能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乱作为;二要坚持创新原则。机制制度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要不断深化检察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在检察环节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目前,我们正在试点运行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正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保障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创新方式方法,方式方法的创新往往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启动点。要按照理念人性化、机制社会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避免落入程式化、模式化的俗套,要区别于过去、高于过去,采取一些新措施,建立一些新机制,获得一些新成效。要保证既不突破法律框架,又确实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检察工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才会真正收到各方认可的社会效果。
第四篇: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红线,体现了十六大精神,在解决加强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性课题中,既总结了历史经验,又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更着眼于长远未来,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
一、实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众所周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最为突出的是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课题,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们党的建设是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课题。《决定》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新情况、新变化及新的未来,集中全党的智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执政党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更为深刻、更为系统、更为全面、更为科学。首先,《决定》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丰富发展。从江泽民同志提出执政党建设规律问题以来,我们党加强了这方面的学习、认识、调查、研究,集中全党的智慧,对执政党特别是我们党的建设规律有了新的深刻认识、洞察和把握,从而实现了理论的创新,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其次,《决定》是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分析了我们党执政环境和资源,又突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既总结了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和主要指导原则,又分析了我们党执政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既提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方略,又提出了我们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具体的五种能力建设;既提出了我们党的执政方略,又强调了我们党解决执政体制、机制和方式的问题;既总结了我们党执政的历史,针对当前的实际,又着眼于长期执政和长治久安,从而实现了理论创新,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
二、形成了全面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大纲《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八个方面第一次在党的执政能力的历史方位、定义、重要指导原则、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五种能力的建设内容及其保证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大纲,从而在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全面创新和与时俱进。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我们必须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第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是因为它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被科学定义为一种本领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第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强调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而且特别强调以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指导思想的关键、重点、基础和要求,使整个指导思想深刻地反映出对党的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第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更加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还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概念。科学执政就是在反映和掌握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执政。民主执政就是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六,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突出强调了“五种能力建设”、“四个新”和“四个更加”的要求,突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第七,党的全面建设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换句话说,就是要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保证。只有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八,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和国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提出我们党要作为执政党的六条主要经验,并将其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保持长期执政和长治久安的六条重要指导原则,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第五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要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
学习内 容 提 要
(仅供参考)
《决定》共九个部分。
第一至第三部分为总论,是《决定》的灵魂。分别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四至第八部分是《决定》的主体,分别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回答了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第九部分是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连接点,强调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 ※ ※ ※ ※ 第一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主要阐述了国际环境和时代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挑战,党的执政环境和历史使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党的自身状况新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总结了当代世界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前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2)加强党的执政 1 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党的深刻启示;(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
第二部分:五十五年来执政的主要经验
分别从六个方面深刻总结了党执政55年的主要经验,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至关重要。
第1条经验,讲的是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第2条经验,讲的是党执政的制度基础;第3条经验,讲的是党执政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第4条经验,讲的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第5条经验,讲的是党执政的主要方式;第6条经验,讲的是党执政的根本保证。
第三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主要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四个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指导思想---最重要的是全面把握“五个以”,这是55年来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体现了继承性和时代 2 性的要求。对于指导思想可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四个基本”的根本方针;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四个以”的工作布局;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体要求。
总体目标---要深刻理解“四个成为”:第一个成为,明确了党的执政宗旨,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第二个成为,解决如何执政的问题;第三个成为,揭示了党的作风形象;第四个成为,强调的是执政党合格标准问题。
《决定》中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提法值得高度关注,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执政联系起来,并且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首先要把握五大任务就是五大能力,它涵概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等各个方面;其次,要把握这五项主要任务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的要求。这五大能力,实质上就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不懈地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第四部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主要阐述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 3 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重点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及其内涵。
《决定》着重对全党如何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提出了要求,并针对我国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的特点,针对现阶段各方面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引发经济波动、社会动荡的因素较多的难点,突出强调要提高领导艺术,妥善处理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六个重大关系。
第五部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主要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要加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机制保障。
这部分内容的精神实质可概括为“四个一”:即要实现“一个执政本质”,就是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明确“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要完善“一个执政方式”,就是坚持依法执政。
应从三个层面理解:(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六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主要阐述了要加强理论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要了解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的四化特点:全球化、多样化、市场化、信息化。
要深刻理解《决定》提出的“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论点,这是我党第一次提出。
对于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的部署,要从四个层面加深理解:
一是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推动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工作,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是要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是要坚持宣传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是要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和 5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第七部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主要阐述了确立社会更加和谐的价值取向;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战略选择。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要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布局,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
这部分内容,应着重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和如何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1)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2)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3)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4)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要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模式的重要特征;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模式的根本特征;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模式的本质特征。
第八部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决定》提出加强党在这方面的能力建设,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着眼于内政和外交的相互联系来思考和对待执政能力建设的。关于这个问题,要从四个方面加深理解:(1)要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2)要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3)要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4)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决定》第八部分末尾,在阐明了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之后,采取空一行加以间隔的形式,分别对这些重要问题作了论述,表明了我们党的原则立场和任务要求。
执政能力在国家安全观方面,要充分理解: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九部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的 7 理论依据。分析了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指明了要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抓住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要掌握: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连接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决定》强调,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决定》提出了七个方面任务(或要求):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3)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4)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5)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6)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决定》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求各级党委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总之,《决定》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论述深刻、措施有力,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了改革精神,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方略,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文件。
因此,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好,深刻理解和掌握精神实质,并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加以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勇于破解工作难题,超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和指标,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者,推进我市交通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