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
技术引进的问题和对策
有人总结出日本引进技术的一个公式,即“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与之相比,我国的很多技术引进,似乎也有一个公式,叫做“一号机进口,二号机进口,三号机还是进口”。
一、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工业发展史,在某些程度上是一部国外技术引进史。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和供给创造需求的动力不足等重大困境,都是缘自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处于技术的“瓶颈”制约阶段。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缺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技术引进中,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资”轻“技术”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60%的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说明国内技术源严重不足,技术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国外制造业发展。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不够,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脱节,即所谓的重“引进”轻“消化”。在国外的技术引进中,通常是引进1美元的技术,要花2~5个美元的投资来搞消化吸收。据日本工业技术院的调查,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机械行业研究费的16.9%用于引进,68.1%用于对引进技术的革新;电工行业研究费的24.4%用于引进,48.1%用于对引进技术的改进。而在我国的情况则是,“大钱搞引进,小钱搞改革,没钱搞消化”。根据199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上的资料,1997年我国技术引进经费为236.5亿元人民币,而消化吸收经费只有13.6亿元人民币,消化吸收经费仅相当于引进经费的5.8%。有人总结出日本引进技术的一个公式,即“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与之相比,我国的很多技术引进,似乎也有一个公式,叫做“一号机进口,二号机进口,三号机还是进口”。比如,汽车制造设备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进,集成电路生产线从60年代就开始引进,到了70~90年代我们还在引进汽车制造设备,引进集成电路生产线。
重“硬件”轻“软件”,集中表现为我们在技术引进时,主要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以软件技术和其他方式为辅。但从总体来说,以设备为主合同金额所占比重高达80%,而以技术为主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只有20%。日本在技术引进的初期,也是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如1951~1955年钢铁工业第一次技术引进时期,其轧钢设备70%是进口的。日本在1955年以后就基本上不再引进成套设备,而我国则是一轮又一轮地大规模地引进成套设备。
重“引资”轻“技术”,主要是利益与“政绩”驱动的结果。为了追求本地区的“政绩”,不惜一切代价和条件,盲目招商引资,有些地区急功近利,只注重外资的引进数量而不重视引进质量,重资不重技术,对技术引进把关审查不严,忽视在自主产权条件下的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2.技术引进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重复引进现象十分严重
2、我国在过去的技术引进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例如,有些企业在技术引进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技术条件,引进的技术超过了企业可接受的水平,被迫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了设备的效能;有些企业在技术引进中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造成引进的不是关键的技术设备,被迫不断地引进后续相关设备,从而受制于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进的技术总体而言比较落后,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较少,有的专利已过期,有的技术已淘汰,有的产品环保部分严重不合格,白白地搭上大量外汇,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在引进技术中,由于重“引进”而轻“消化”,不能有效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由于重“硬件”而轻“软件”,引进大批设备并未构成我国创新活动的源泉,未能引发出技术水平的自我提高,仅仅停留在原有水平上重复,常常是时间过不了多久,引进的新技术很快就会变成旧技术,引进的新设备又变为旧设备,继而被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所淘汰,于是不得不再次引进,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最后导致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在80年代,伴随着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所发生的重复引进现象更是十分突出。我国的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化肥、汽车等行业的引进都存在大量的重复引进,如彩电生产线引进了100多条。
3.现行体制中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研发资金投向错位
国内外实践证明,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国技术支撑薄弱,一个体制性的原因是,我国科研开发以科研院所为主导,企业研发尚未发展起来。我国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校,分布在企业的仅占27%。而科研院所实行“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方针,“先研究技术,后找市场”,与企业所需要的“出产品、出效益”,“先研究市场,后研究技术”的科研方针相背离。其结果是,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从世界经验来看,100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如通讯现代化源于贝尔实验室,汽车现代化源自福特实验室,钢铁现代化源于奥钢联、新日铁实验室等。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大企业为主导的科研体系。2000年,美国研发投入2653.2亿美元,企业占66.8%,政府只占29.2%;日本研发投入982亿美元,企业占72.2%,政府只占19.5%,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研发展格局。而在我国,虽然早就提出要使企业成为研发主体,但并未引起重视,也缺少规律性认识,不但没大力支持,反而财政对企业的科研投入从1985年的13.17%降到2001年的3.92%;全国77%的研发经费投向科研院校。与世界规律与趋势相对照,可以说,我国科研资金的投向出现严重错位。
4.宏观调控乏力,相关政策不配套
由于没有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放在主导地位,国家对技术引进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规划,特别是未能在技术引进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明确而统一的国家技术引进战略和计划(包括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消化吸收政策、技术开发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导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消化吸收创新都处于无计划状态,国家宏观调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至今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中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性的统一的宏观管理体系,不是统得过死,就是放得过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协调与平衡的运行机制,致使越来越多获得自主权的企业和地方处于多头引进状态,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浪费。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条块分割和政出分门,使国家政策出现许多不协调,甚至“本末倒置”或“相互矛盾”的现象,在客观上鼓励了重复引进和大量进口,打击了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进步的积极性。
二、改进技术引进、提高自主创新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建立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制止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
首先,要明确技术引进的指导思想、直接目的和方式。从指导思想来说,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由国家组织推动技术引进向高层次发展并坚持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战略,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我国也应走这一道路,并明确这一指导。从技术引进的目的和方式来说,也要作出重大调整和转变。在引进方式上,要从单纯引进生产线、成套设备向主要引进软件技术(即主要引进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大幅度提高引进软件技术的金额比重;在引进对象上,要从产品主导逐步侧重于产业基础技术、主导技术和高新技术;在引进的目的上,要从生产使用与替代进口转向主要是消化创新、参与国际合作。
其次,要制定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创新的行业技术振兴中长期计划,特别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或战略性行业,要把一些重大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创新项目纳入到诸如科技攻关等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之中。与此相对应,要制定一整套法规和政策体系,如技术引进的产业政策,技术引进的技术政策,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专项政策、国产化政策,技术引进的资金支持政策及其鼓励、限制、禁止、保护等相关配套政策等。以规范各方面的技术引进行为,体现对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的政策倾斜。
再次,建立行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协会,加强对国外技术研究与追踪及对国内条件的分析,负责对该行业技术引进与创新的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可由该协会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技术市场信息网络,企业可随时上网查询,以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最后,成立权威性的技术引进与创新管理机构。在技术引进管理上,要强化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强协调统一,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导向和重大引进项目的审批,打破地方分割或条块分割,克服因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为追求“政绩”而产生的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的现象。
2.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有效的企业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拥有技术引进的决策权、投资权、收益权,并承担全部风险,从而激励企业增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但企业在进行技术引进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必须搞好可行性论证,甚至是前期性研究。在对引进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从我国的技术、资源和经济条件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技术力量、消化吸收能力、外汇及资金来源、市场需求、生产条件、环保标准、材料和零部件配套状况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等方面因素,并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国产化前景及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出科学预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货比三家”,选优、择廉引进。
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来说,要深化改革,实行体制和机制创新,要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建立起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相协调的技术管理机制;要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采取企业经营者年薪、期权制等方式,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落实技术人员技术入股等政策,重奖那些对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有功人员。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说,国家要建立科研资源流向企业,一流人才流向企业的机制,确立企业研发在整个国家科学技术中的主体地位,使技术研发企业化。通过对科研机构的深化改革,使大多数科研机构融合于企业之中。对关键性产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行官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合作创新和大企业联盟等形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要以信息咨询、政策诱导、法律保障等手段服务于企业,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对实行技术引进的企业,要将消化吸收、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核心能力的培育等反映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指标列入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3.政府设立专门的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科研机构,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加大投入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消化创新,并对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予以适度保护
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最后再转移到企业。为保障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财政科研经费要向企业倾斜,要向技术引进的消费创新方面倾斜,并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用于重大的关键性或产业共性技术的消化与创新;各地政府或企业也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相应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专项基金。
与此同时,要运用税收、价格、信贷、财政、汇率等经济杠杆对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加以调节与扶持。政府要实行鼓励引进软件技术而同时抑制大量进口成套设备的政策,对软件技术引进实行免税优惠待遇,对进口成套设备则不提供任何税收优惠待遇。要鼓励和积极支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往往风险较大,国家财政要对消化吸收国产化工作中的一部分风险进行补贴;同时鼓励和支持创业投资公司投向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项目。对重大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项目要利用国家政策性银行给予贴息、低息贷款,以解决资金之不足。对引进软件技术和消化创新项目,要实行税收优惠,包括减免租税、加速折旧等制度。
此外,在日趋激烈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下,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要对引进技术后实行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的产品实行适度的市场保护。政府要及时制定和实施积极保护与严格限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即一方面积极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及国内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施以必要的严格限制和管理,从而顺利地实现技术转移。为增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我国必须慎重对待利用外资引进国外技术,避免不加任何限制的“以市场换技术”的作法。同时,为适应WTO的要求,还可采取政府采购或国际采购、技术和环保等非关税壁垒等形式予以市场保护。
第二篇: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水土流失急剧、濒危物种增加、天然湿地大量消失、人工林树种单一等等,都是我国环境的忧患。因此,对于环境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分外的重要,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本篇论文就浅谈我国一些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
一、我国环境现状
近20多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了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形势空峻。
(一)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
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二)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
如今,我国的江河湖海污染已经不堪重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尤其北方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多有不同程度超标。
(三)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此起彼伏
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a,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城市超过60%。
(四)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隐患重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近郊土壤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污染的土地面积早已超过1.5亿亩,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耕地约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且每年还在以大约15%的速度递增着。
二、我国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一)三大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二)八项制度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明确了一个区域、一个部门及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荡围,理顺了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从而使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能够得到层层落实。这是我国环境环保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是我国在总结近年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通过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3、污染集中控制
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所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污染集中控制,应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依据污染防治规划,打基础安照污染物的性质、种类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以集中治理为主,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效果。
4、限期治理制度
限制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区域采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行政措施。
5、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按照国家的规定和标准,缴纳一定费用的制度。我国从1982年开始全面推行排污收费制度到现在,全国(除台湾省外)各地普遍开展了征收排污费工作。目前,我国征收排污的项目有污水、废气、固废、噪声、放射性废物等五大类113项。
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其他开发建设活动,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为防止和养活环境损害而制定的最佳方案。
7、”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8、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所拥有的排污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及正常作业情况下排污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的一项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方式等的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目前推行的是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三、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避免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体利益少。
(二)增加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加强科研、设计力量,尽快形成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骨干企业队伍。
(三)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机制和手段。
(四)加大监管、处理、打击、宣传、教育力度。使群众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一起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京平.环境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魏振枢.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三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环保已经成为今天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 对策
一、环境问题的概述
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第一环境问题,就是由于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如洪涝、干旱、台风、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另一类是人类生活生产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如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乱砍乱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等。
而目前,威胁人生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环境主要有:淡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垃圾泛滥成灾、有毒化学物品污染、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等。这些环境问题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造成的,而现在保护环境是需要全人类的公共努力。
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参与度低
造成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与经济发展的冲突问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工作认识上上不去,只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觉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场你死我忘得战争,没有妥协,使得环境保护陷入了一种艰难的处境,导致在发展经济的压力下,忽视了对资源开发等环境保护的监督很不力的局面。
(二)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家现行的资源法主要针对的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某一特定要素,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呀是针对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的防治,缺乏综合的环境保护管理的制度与条例,缺少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些生态破坏时间因而钻了法律的孔子,没有得到及时和应有的法律制裁。
(三)环境保护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
多年来我们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投资低于基本保障水平,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同时污染 16
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使用较少的投资和简单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污染问题的治理难度和相对资金的需求程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而缺乏有效的、健全的人力及资金的投入机制,造成投入不足,使得环保的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应协调好社会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搞好环境监测,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研究当前环境保护中的热难点,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为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制定出合适的政策措施。
(四)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从根本上讲仍处于能耗高、污染重,且效益低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与之相对应的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也仍处于一种很不理性的状态,以致重开发、轻保护的惯性思想仍然存在,以环境换取金钱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很严重。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工业用水的利用重复率为55%,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0%,比国外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分别低了10.25.20个百分点。
(五)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从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能的实施方面,没有独立的主管机构或专人进行负责,由于环境保护涉及面广,专业性又强,而且目前还有新问题不断在出现,以致不能较好的行使其职能.尤其表现为对环境保护概念的模糊,没有浓烈的环保意识,对自己环保具体职责不清楚,造成了环境保护的被动的尴尬局面。
三、正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目前,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较薄弱, 1995 年“全民环境意识调查”数据测算, 我国城乡环境意识总体平均得分 44.3分;2000 年世界环境日前后, 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得出结论是, 环境意识水平偏低。因此, 针对我国公民环保参与意识不强的状况,要想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首先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使广大在校的中小学生、大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网络、广播、电台)去宣传和教育环境保 护的意义,增强广大民众参与环保事务的热情,使每个公民都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使每个公 民都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并主动地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去。
(二)依据国情建立与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战略。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经济政策。我国现有的环境法规多采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定并完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使法律法规能真正起到污染预防和绿色导向作用。
(三)改革环境保护融资机制,增加投入
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必须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保证环保投入增加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一要制定和规范环保投入的财政支出机制,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
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二要制定和规范污染制约机制和治污筹资机制,加大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的力度,以严格执法引导企业投入,以政府投入拉动社会投入,以经济政策调动市场资源,努力形成一种污染制约机制和治污筹资机制;三要规范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谁污染谁就会在经济上受损失的机制,促使排污单位积极增加投入,主动治理污染;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生态补偿上体现和关注民生,确保水源保护区农民有权利享受保护和建设生态服务补偿、限制发展机会和发展权补偿。
(四)开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
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关键链接技术,对现在不能回收利用的大宗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生态技术的经济合理性。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试点。要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选择一批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建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五)全面提升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建立现代科学的环境管理模式
强化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在地方机构改革和调整中,规范化建设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监测、监理、科研、信息、辐射监督管理队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环境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建立、健全环境监控网络体系。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通的环境管理系统,各级环境监理、监测部门的技术装备配置达到国家、省规定的规范化标准。完善全市环境应急响应系统建设,各县市区要成立由环保部门、相关企业、相关单位组成的应急队伍,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实施统一指挥协调,并具备对污染隐患进行监控和预警的应急响应能力。
完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以市环境信息中心为主、县市区环境信息站为辅的环境信息网络结构,联通各级政府部门、重点污染企业以及其它相关社会信息源。
四、结语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环境保护就是在维护我们家园的生态环境,家园的生态关系到你我他每个人。法制约束也好,大力宣传也好,都不如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更有效果。所以,我们要从根 本上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万本太等.《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8.10.[2]孔杰.关于环境保护形势以及对策的若干思考[A].大众科技,2012.3
第四篇: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摘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国际间经济竞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技术上的竞争。而技术引进已成为快速缩短国际间差距的主要方法。本文在学者前辈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阐述了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技术的后进国家想要通过自身的研发实力实现技术的飞跃是十分困难的,需要利用技术引进,吸收先进国家的技术成果来发展自身国内的经济。而经济危机的出现,让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极大的难处,走出困难的重要步骤就是把技术作为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增加对技术的引进,让国际技术的引进迅速的运用。关键词:技术引进 现状 问题 发展策略
目录.摘要......................................................................................................................................................1 引言......................................................................................................................................................1
1、我国技术引进的现状....................................................................................................................1
2、我国技术引进存在问题分析........................................................................................................1 2.1重硬件,轻软件.....................................................................................................................1 2.2引进的技术不适用.................................................................................................................1 2.3消化、吸收能力不足.............................................................................................................1
3、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对策........................................................................................................2 3.1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要有选择性.........................................................................................2 3.1.1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是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根本原因.......................................2 3.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是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选择的现实依据...........................3 3.1.3技术进入市场的配套条件是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选择的约束条件.......................3 3.1.4引进技术也要有技术互补姓.......................................................................................3 3.2利用后发优势,缩小技术差距.............................................................................................3 3.3术引进方式要转变.................................................................................................................4 结语......................................................................................................................................................4 参考文献..............................................................................................................................................5 I 引言
技术引进问题现已涉及到了很多的领域,在社会发展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技术引进存在很多难题,包括盲目的引进新技术,重复使用技术达不到更新,引进结构不合理,引进技术单一,缺乏自主研发精神,自我创新不足等问题已经燃眉在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技术引进的策略进行解析。
1、我国技术引进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技术贸易额不断上升,有关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也逐渐增多。技术引进作为技术贸易的一个方面,可以使技术迅速取得并广泛运用,减少因重复研究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引进无疑是一条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
2、我国技术引进存在问题分析 2.1重硬件,轻软件
发展中国家每年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引进技术,但硬件引进比重过大,软件技术的引进只占技术引进比重的很小一部分,大约为20%左右,集中表现为在技术引进时,主要以进口成套设备为主,以软件技术和其他方式为辅。而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技术中软件技术就达到80%左右,日本在技术引进初期,也是以进口成套设备为主,如1991~ 1995年钢铁工业第一次技术引进时期,其轧钢设备70%是进口的,但日本在1995年以后就基本上不再引进成套设备,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一轮又一轮地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这种“重硬件,轻软件”的技术引进思想使发展中国家企业沦为最终产品的装配线,无法获得完整的生产技术,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并且,相对于软件技术而言,硬件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更容易判断,而且引进风险小。跨国公司也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一些二手的硬件设备,从而导致硬件设备的引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长此以往,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的依赖性增强,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2引进的技术不适用
发展中国家获得的技术的实际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适用性。这些技术对于精度、规模和复杂程度等方面的要求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难以达到。跨国公司的技术从采用到转让到国外的平均时间为:转给发达国家的子公司需要6年时间,转给发展中国家需要10年,转给国外合资企业需要13年。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是在产品技术的成熟阶段,社会需求已达饱和时才把技术转移到国外。因此,发展中国家引进的技术很多都是夕阳技术,其中有一些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环境和安全生产标准的技术。这些技术的盲目引进使发展中国家企业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2.3消化、吸收能力不足 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存在很大的不适用性问题导致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发展中国家引进的通常不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时就比别人落后,加之无法消化、吸收,更无法进行创新。若干年后,当发现这些技术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只能再次引进,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永远处于劣势。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还存在一些弊端,必然会引起很多负面效应。技术引进越多需要的投入越多,但是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回报,种种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都会导致国家财富的损失,造成浪费。发展中国家从跨国公司购买一项高技术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因为跨国公司在进行技术转让时往往包含一些连带的限制性条款,如限制使用进口技术生产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等。过高的技术转让代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加之一些技术不适用,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和无法自主创新等问题,使得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收益是很少的。
3、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对策
尽管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会有负效应,但决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再继续引进技术。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技术的引进是不可以中断的。3.1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要有选择性
3.1.1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是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根本原因
经济学家们根据经济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将经济技术进步趋势划分为三种形态,我们称之为希克斯形态、哈罗德形态和索洛形态。希克斯认为,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经济产出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资本与劳动的比率(K/ L)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向着既不节约劳动也不节约资本的中性方向发展,哈罗德则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产出比(K/Q)保持不变,言外之意是技术进步向着节约劳动型方向发展,因为随着技术进步,产出增加,那么资本的用量必须也跟着增加才能保持比率不变,索洛则认为,技术进步中劳动产出比(L/Q)保持不变,要素比率偏向于节约资本,K/ L比率下降,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在以上几种形态的发展趋势中,哈罗德形态占技术进步的主导地位。技术进步由于这样一种机制产生作用:当生产中某种要素禀赋相对于其他要素禀赋显得丰富时,那么该要素的价格会在供求作用下相对较低,低廉的价格必然诱导出较多的使用该要素的技术变迁,从而也就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路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从事技术研究、发明、创造,推动技术进步的任务基本由发达国家来完成,而发达国家多为资本禀赋丰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因此技术进步形态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哈罗德型。关于技术创新的路径,我们还可以从博弈论角度进行说明。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博弈模型:情侣博弈模型。大海和小丽是一对情侣,大海特别爱看足球比赛,小丽特别爱看芭蕾舞,但两人又要共度周末,于是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按照相对优势策略划线法,该博弈存在两个纳什均衡:两人要么一起去看足球,要么一起去看芭蕾舞。哪一个结局要看是谁先作决定,假如大海先决定一定要去看球,为了避免分开度周末这一最不利的结局,小丽别无选择,只能一起去看足球,反之亦然。在技术创新与引进中也一样,如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技术创新,那么两个方面都不能享受出售技术的好处,还要都承担研发的成本,这样损失最大。最好的结局是一方创新另一方引进,当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国都希望自己进行创新而由别国引进。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先天不足,势必由发达国家领先创新,而发展中国家只能选择引进的最优策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发劣势。而发达国家资本禀赋丰富,因此技术创新只能沿着哈罗德模型发展。
3.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是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选择的现实依据
我们说正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中的后发劣势,所以发展中国家只能选择引进技术的道路。在现实世界中,发展中国家确实也在大量引进技术以推动经济发展。但现实中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引进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绝大多数国家的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在拉大。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实践中普遍存在贪大、求全、求
3.1.3技术进入市场的配套条件是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选择的约束条件
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同时还应考虑每项技术所需的配套条件。①引进技术要有相应的知识积累,要有消化此项技术所需的科技知识。②引进技缩要有配套的地理环境和制度环境。地理环境对引进技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任何一项技术都是以某种特定物的形式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空间或区域,如果厂商将引进技术的厂址设在远离市场的地方,势必会降低厂商的竞争能力,比如在远离矿石产地的地方投资兴办钢铁厂,成本将会很高。本地的文化结构是影响技术发挥的瓶颈,试想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产芯片是多么滑稽,让一批文盲从事原子弹生产会有什么后果。引进技术也要有配套的制度环境。3.1.4引进技术也要有技术互补姓
旧设备可使用时间的长短,企业原生产力利用率,是影响技术变革速度的重要因素。一项技术的发挥要有与其相应的配套技术。例如,尽管你引进了法拉利赛车的发动机和引擎的生产技术,可以生产出良好的发动机和引擎,但生产出的赛车仍不能与法拉利竞争,其原因就是其他相关技术落后。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指望通过引进单项技术来实现赶超。3.2利用后发优势,缩小技术差距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晚,世界上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技术存量较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存量实现追赶。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应致力于引进技术、吸收技术、应用和创新技术等几个方面,以便取得“一箭三雕”的成效。由于技术引进比较盲目,正在研发一个项目,却在另外一个与之不相干的技术上不断的引进和开发,降低了引进的效率和质量。这大大的远离了一开始需要去研发这个项目的初衷,盲目的引进、盲目的学习,这最后只会注定技术引进的失败,最后得到一个惨痛的代价。
政府设立专门的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科研机构, 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 加大投入力度, 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消化创新, 并对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予以适度保护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 国家应统一引进, 然后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 组织产学研 进行联合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 最后再转移到企业。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 财政科研经费要向企业倾斜, 要向技术引进的消费创新方面倾斜, 并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 用于重大的关键性或产业共性技术的消化与创新。要运用税收、价格、信贷、财政、汇率等经济杠杆对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加以调节与扶持。对重大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项目要利用国家政策性银行给予贴息、低息贷款;对引进软件技术和消化创新项目, 要实行税收优惠, 包括减免租税、加速折旧等制度。3.3术引进方式要转变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应该由引进硬件向软、硬件配套结合、以软件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转变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在本国工业基础增强后,技术引进就由以购买成套设备为主迅速转入以许可证贸易为主。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再青睐低风险的硬件技术引进,否则将永远无法跳出技术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困境。技术的创新,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别人的脚步后面,并不是要一味的引进别人技术才可以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咱们技术并不比别人的差,需要的只是自我创新。
结语
技术引进是一个长时间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自我创新,盲目的引进技术,重复的使用技术等问题,就会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既然我国技术引进有了这些问题,那就应该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更加应该开始自己创新和成长。一点一点的创新,一步一步的成长,让别人也开始引进我们国家的技术,这才是解决技术引进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07:31-43.[2]魏锴,杨礼胜,张昭.对我国农业技术引进问题的政策思考——兼论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3,04:35-41.[3]崔淼,苏敬勤.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理论和案例[J].管理科学,2013,02:1-12.[4]储德银,张同斌.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产业成长[J].科研管理,2013,11:53-60+113.[5]李光泗,沈坤荣.中国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研究[J].财经研究,2011,11:39-49.
第五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做好环保工作,要“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世界各国在本世纪发展的唯一选择。我国的社会基本特征和资源环境约束状况表明,只有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增长才能得以持续。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解决措施 前言
2002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城市环境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局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环境形势日趋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重,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再加上生态保护管理与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以及不合理的开发与建设活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已经相当严重。我国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严重衰退;北方重要防风固沙区植被破坏严重,沙尘暴频发;江河洪水调蓄区生态系统退化,调蓄功能下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森林质量不高,生态调节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生态失衡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部分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警戒线,黄河、淮河、辽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60%,海河超过90%,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近海海域环境质量没有明显好转,局部海域污染加重,“十五”期间,我国的四个海区中只有东海污染面积减少,其他三个海区污染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土地退化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虽然实施了林业六大工程,土地沙漠化趋势得到减缓,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仍很广泛,水蚀、风蚀、土壤盐渍化与土壤污染并存,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生物多样性锐减
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高,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林草和生物品种单一化问题突出。目前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已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 %外来物种入侵危及生态系统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深层次因素。我国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形成了严重的结构性污染,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能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的思想仍普遍存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严重,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我国目前处于低收入的国家,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同时,我们实现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原材料投入,这势必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在环境保护上。这也是对发展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我国的13亿人口仍以每年1400万的速度在增长,我国资源有限,人口的增加不仅导致了人均资源拥有量的减少,还导致了资源消耗的增长。人口对资源的巨大压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扭转。前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对解决就业问题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迅速扩展。环境保护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目前,我国的法规大多数是政策性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执法的依据。同时,我国法制的权威性不够,许多地方仍然是人治大于法治。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我国的生态环境督查机构少,力量薄弱,执法人员配备不足,加上执法权限有限,缺少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的生态环境督查职能机构,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环保执法主体分散在水利、海洋、林业、矿产资源等10余个资源开发部门,环保部门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其执法能力大受影响。而环保局人员编制有限,相对于繁重的执法任务,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权限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加强对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大环保法制宣传力度,增强企业事业单位和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责任和环保法制观念,使环保法律意识和环保责任能够扎根于民众内心。为此,必须尽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网络体系,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遵守环保法规,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进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要以多种手段发动群众,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可以采取媒体宣传、开展培训、领导重视、全民教育、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措施,积极形成政府引导与公众积极参与的大好局面。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强化执法力度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尽快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抓紧制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改并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一部系统而全面调整人为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法律法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对有法不依,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示。此外,还要通过各种培训,迅速提高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环保、公安、工商、司法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执法,坚决打击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健全环境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强化中央政府协调解决跨省界环境问题的能力,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
要求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落实情况,查处重点单位环境违法行为。
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
强化环境管理,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防范范围由建设项目扩展到宏观经济发展的源头,由投资领域扩展到消费和对外贸易领域,构建全方位的环境防范体系,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实现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程控制转变的目标要求。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环保队伍的建设
运用先进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是搞好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还是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都离不开科技进步,都需要高技术的支持,需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因此,我们要强化环保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重点组织对饮水安全、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等重大环保技术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参考文献: 王灿发: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法学论坛,2003~4期 新华社.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N].2006-02-15(8)梁从戒.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