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3 01:4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1月24日在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陈先运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中共德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0亿元,增长13%左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72.9亿元,增长31.9%,高于全省6.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达到1140.6亿元,增长22.6%。

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加快产业调整,提升发展水平;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城乡互动;深化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强化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二、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环境保护,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

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优质高效投入

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以上。一是强化项目支撑。突出重大项目在经济工作中的统领地位,实施“百强项目带动”工程,从全市筛选100多个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的项目集中推进。二是多渠道融通资金。认真研究国家货币政策趋向和资金投向,促进信贷持续稳定增长。抓好直接融资工作,推动皇明、龙力、通裕等企业上市,支持中小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落实国家、省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建立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综合服务体系,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全民创业,巩固和扩大民营经济发展优势。三是优化投资结构。发挥好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注重提高投资效益。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节水、环保、安全准入标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推动工业做大做强

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战略,把培植“千亿级产业”和“百亿级企业”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工业扩张升级。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以骨干 1

企业为龙头,带动太阳能、风电装备、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继续深入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抢占世界太阳能领域制高点。生物技术产业,抓好齐鲁制药、信立泰三期、谷际生物科技、宇润生物、谷神大豆蛋白饮品等项目,建设生物产业基地禹城核心区、陵县国家大豆蛋白基地和临邑医药产业聚集区。新材料产业,积极研发传热、医用、陶瓷、包装、焊接等新材料,建设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体育装备产业,培植泰山体育、宝德龙健身器材等龙头企业,打造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的节能环保产业,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创新驱动、绿色转型”计划,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进一步突出开发区工业主体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完善产业聚集功能。加快省级开发区晋档升级步伐,支持德州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引导其他开发区向特色、专业、集约方向发展。四是提高工业效益和创税能力。鼓励企业深挖潜力、增产节支,创新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完善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加强煤电油运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国家及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加大对实业企业家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决策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

以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为目标,抓好重点城区、园区、项目和企业“四大载体”建设,积极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拓展新领域。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服务业。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现代物流园区,抓好京铁物流、黄河三角洲会展物流中心、省煤炭储配基地等40个物流大项目,实施农村交通物流“个十百千”工程。二是加快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开发融资性担保、股权质押等新型金融产品;抓好金融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德州银行县域全覆盖,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探索建设金融服务区,为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健全农村生活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家电下乡工作,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和“农超对接”工程。搞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发展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培育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热点,力促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增加有效供给。三是积极发展初创型服务业。办好太博会、书博会、文博会及各县市区特色展会,打造区域会展名城。培植壮大会计审计、营销策划等商务服务业,构建现代商务服务体系。

(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重点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下功夫。一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蔬菜、花卉苗木、林果、畜牧、渔业五大产业发展规划,新增蔬菜面积20万亩、花卉苗木8万亩、经济林4万亩。实施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双百”工程,加快建设京津济地区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三网”绿化,新造林30万亩。制定鼓励优质农产品发展政策,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星级酒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培植农业发展新亮点。二是扎实开展整建制高产创建活动。落实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快9个全国产粮大县和 1个省产粮后备县的产能建设。三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南水北调、灌区改造、河道治理、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加快平原水库建设,完成9个小农水试点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强农民职业

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和权益保护,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五是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五)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一是抓好重点区域。实施示范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深化对外合作。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合作,在央企对接、产业互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精心策划、包装重点企业和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产业招商活动。加大对沿海地区、港澳台和欧美、日韩的招商力度,开展好对世界500强、国内外大公司的点对点招商,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大企业上实现新突破。立足促进产业发展、加强薄弱环节,积极引进核心技术和研发机构,抢占产业高端。四是推动外经贸工作稳步发展。实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三年倍增”计划,培育优势产品出口集群,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份额;抓好现有企业增资扩股,督促签约外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一是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三是加快县城、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四是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快构建“两型”社会

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配套管网,确保全部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确保境内主要河流COD、氨氮浓度达标。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设施建设,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落实十大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措施,降低交通、公共机构能耗水平。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提升企业节能管理水平。严把“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八)大力加强财源建设

实行财源建设责任制,落实加强财源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县域、园区财源板块,以点带面,促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积极引进、新上和储备一批重大财源项目,强化投资项目税收管理,培植可持续财源。高度重视乡镇财源培植,增强造血功能,建立财政稳定增长机制,逐步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状况。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

(九)倾力做好群众期盼的民生大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争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开工建设新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

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征缴,增强保障能力。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启动实施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镇养老保险和医保参保人数争取分别达到50万人和120万人;抓好禹城市、德城区国家级新农保试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落实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和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的最低养育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9.6%。建立企业职工工资集

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确保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250套、公共租赁住房5000套,廉租住房保障户数达到3500户。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力度,多渠道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人才大规模引进、提升、对接工程,有效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全面发展体育等其他社会事业。

(十)全力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围绕打造国内最安全最和谐城市目标,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三大建设,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建立政府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坚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重点领域和行业专项整治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安全监管与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建立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农产品储备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好价格调控和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完善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保障标准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说明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项任务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行列。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14.2%。境内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支出均突破100亿元,分别达到132.6亿元、154.9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和3.1倍。

产业结构实现质的飞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实现跨越发展,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被列入“全省五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和“六大省级物流节点城市”,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中心城区建成区扩大到6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一批重大交通、水利和电力设施项目相继建成。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和13%。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

《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双重任务,坚持科技人才、改革开放双轮驱动,推进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经济社会协调进步,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在总体原则上提出了“五个坚持”。贯彻好这些原则,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发展转到又好又快轨道上来。

(三)“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工作作了全面安排,提出了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是战略布局与功能分区。《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全力提升“中国太阳城”,纵深推进区域合作,着力发展交通枢纽型经济,强力突破县域经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造中心城区综合经济区、“黄三角”乐陵庆云示范区和济德经济协作区三大经济增长极。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人口与经济合理布局。

二是转变方式与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纲要(草案)》对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和“百亿级企业”。坚持膨胀规模和优化结构并举,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以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京津济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由大到强转变。

三是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产业和设施现代化建设。加强电网建设,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完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交通体系。完善骨干调水网络,增强水利保障能力。四是统筹城乡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到2015年中心城区实现“双百”目标。统筹抓好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功能配套的次中心城市和中心镇。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

五是改善民生与促进和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全面落实富民政策,努力办好民生实事,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纲要(草案)》提出,努力促进和改善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六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纲要(草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要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功能布局,推进生态建设,培育低碳产业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七是科教兴市与人才强市。《纲要(草案)》围绕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对这几方面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八是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及投资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入实施 “南融北接”战略,加快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参与中西部开发建

设,扩大对外合作范围,构建“四面八方”开放新格局。

九是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纲要(草案)》从增强消费需求、扩大有效投资、完善实施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措施。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二五”期间的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着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一)加快职能转变,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地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和工作水平。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成新政务服务中心,将行政许可和公众服务事项及公共资源交易纳入中心统一办理、集中监管。加强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建设,构建“四统一分”管理体制,建设“三网两站一库一室”市级共享平台。

(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府公信力

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用心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大兴真抓实干之风,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工作落实力。树立争先意识,推动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全国创一流。改进会风、文风、作风,严格执行责任追究与考核制度,把政府每一项规定、每一条承诺落实到群众真实感受上,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行政赔偿和过错追究制度。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办好“12345”政务服务专线,建设便民服务平台。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和工会、团委、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他们充分履行职能。实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部门首接负责制,及时有效解决代表和委员们反映的问题。

(四)加强廉政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围绕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努力从制度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拓展审计范围,突出对重大项目的审计和监督。强化预算约束和财政管理,压缩行政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勤政廉政、自警自励,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廉洁奉公的表率。

第二篇:2010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8日在德州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德州市市长 吴翠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市人民战胜各种挑战、经受严峻考验、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过去的一年,市人民政府在中共德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实干,创新有为,共克时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0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5.3亿元,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4位;境内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支出均突破了100亿元,分别达到106.7亿元和114.8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00元和6168元,均增长9%。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企业保持平稳运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保增长的首要任务是保企业正常运行。我们深入分析研究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出台了扩内需促发展的17条政策措施和28条意见,组织开展了以“政企联动、共克时艰”为主题的服务企业发展年活动,认真落实“两暂停一严禁一规范”,与企业同舟共济渡难关。特别是围绕破解融资难题,设立了骨干企业临时还贷周转金,市、县财政共拿出7.8亿元,累计为133家企业办理还贷周转业务330笔,周转资金37.3亿元,为企业节省拆借利息312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市新增贷款210亿元,是上年的2.4倍,较好地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全市广大企业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们以顾全大局、勇于负责的精神应对困难和挑战,以实际行动响应由市总工会发起、14名企业家倡导的“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的倡议,赢得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和支持,保持了企业平稳运行,为全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投资是保增长的关键。我们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全力以赴加大投入,保持了投资适度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6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深入研究国家资金投向和政策扶持重点,精心筛选上报争取项目,落实中央、省投资扶持项目268个,无偿资金4.26亿元,项目个数、资金额均居全省前列。精心筛选了104个市级重大项目,集聚资源,集中推进,当年完成投资291.9亿元,恒升20万吨醋酸和3万吨醋酐、永锋设备升级改造、乐华陶瓷一期、通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索通预焙阳极碳素等53个项目竣工。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京沪高铁德州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德滨高速快速推进,德大铁路、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老火车站改造完成国家立项,太青高铁客运专线在齐河、禹城、平原设站已经铁道部批准。

(三)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2:54.9:33.9,三产提高1.9个百分点。工业调整振兴成效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新能源、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继荣获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之后,又被工信部批准为生物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其中过50亿元的2家,永锋集团超过120亿元,恒源石化成为全省百强,我市企业缺大少强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第一个总产过百亿斤、单产超过1吨粮的地级市,受到农业部和省政府的表彰;畜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蔬菜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美国白蛾防控成效明显,植树造林实现新突破。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我市成为省级六大物流节点城市和五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之一,被命名为中国粮油食品城。澳德乐时代广场竣工营业,波司登五星级酒店、银座商城等项目顺利推进。“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董子园风景区、减河湿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竣工,中国太阳谷、运河龙湾景区等加快建设,庆云跻身全省13个旅游强县行列,顺利通过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十千万”工程扎实推进,被评为“中国创业之城20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保龄宝公司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11家企业被批准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被批准建立山东省院士工作站。落实土地点供、增减挂钩政策成效明显,土地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主要河流水质COD浓度同比下降30.9%。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

(四)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完成了交通公路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德棉集团改革重组的基础上,对恒丰、恒华、德棉进出口三家子公司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德棉股份重大资产重组及德药股份改革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有序进行。企业上市实现突破,保龄宝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金藏煌药业、格林纸业在美国买壳上市。深入实施“南融北接”战略,多次组团赴外地学习考察,对外合作的领域日益广泛。与天津滨海新区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与省科学院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庆云、德城、市经济开发区分别与天津红桥区、青岛保税区、黄岛区达成共建开发区协议。德州国际陆港正式开通,禹城保税仓库正式启用。成功组织了对接央企合作联谊会,全市有12个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其中5个建成投产,已累计到位资金39.8亿元。成功举办了德洽会、鲁台经贸会、香港新能源和生物技术项目推介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共引进到位资金275亿元,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1个。对台招商成效明显,台资企业协会正式成立。外事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外事审批权已通过国务院审批,与美国、加拿大、乌克兰等国的三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合作城市。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开发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被评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进入全省综合评价十强行列;运河经济开发区服务企业发展和拆迁改貌工作成效显著;天衢工业园高新企业孵化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

(五)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中心城区89个城建项目全部完成工作目标,实际投资56.3亿元,是历年来项目最多、投资最大、成效最突出的一年。荣获了“中国最佳人文宜居品牌城市”称号,成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东部新区中心区控制性详规基本完成。高标准建设改造了三八路、东方红东路等24条道路,新、老马颊河大桥建成通行。长河公园续建和新湖风景区改造提升部分工程完工。城区南北出入口、火车站片区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中村改造力度空前,全市完成拆迁面积730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286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行政村合并工作成为全省亮点,全市8319个行政村已合并为3339个行政社区(村),顺利完成了农村社区村委会选举任务,开展了新社区建设试点,启动了“百企联百区”、“百局帮百区”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德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总户数和集中建设户数均居全省前列。世界太阳城大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太阳能微排大厦竣工启用,“5555”光电示范工程成效明显。城市管理力度加大,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市民反映强烈的“垃圾围城”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建设大中桥梁128座,市区新增新型公交车72部。水利建设成绩斐然,穿减河引黄调水、南水北调截污导流、灌区改造等重大工程竣工;农田水利建设实现突破,引蓄黄河水创历史新高;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2处,新解决400个村、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电力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任务。

(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件实事基本完成,全市廉租住房保障户数达到2926户,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15.4万平方米;全市1200所学校、40万农村中小学生喝上了热开水,完成了17处学校改厕治污项目;总投资3.25亿元的市社会福利中心基本竣工;中心城区供热二期工程新增供热能力950万平方米。城乡就业保持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8万人,实现再就业1.6万人。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企业养老保险净增2.2万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9万人和45.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35%;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900元提高到1000元。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教育教学成绩明显提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6511”人才引进、“888”人才聚集工程和“双百对接计划”全面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军转安置工作荣获全国先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市博物馆主体封顶,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成功承办了省第二届书博会,创作生产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总投资3.12亿元的市体育馆和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成功承办了“十一运”会部分赛事,取得了4枚金牌的优异成绩。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目标。平安德州建设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十一运”会安保任务,综治维稳工作成为全省先进,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成效明显,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支援四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普法、人防、物价、气象、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认真落实《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规范自由裁量权,政府各项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突出治理“慢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调整优化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部门和事项,健全完善了重点项目政务直通车审批机制。市招投标中心启动运行,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集中监管、阳光操作。积极开展扩内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监督,规范了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深入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群众利益得到较好保障。在全省社情民意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中名次位居全省前列。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全市人民砥砺奋进、拼搏赶超的一年,我们坚韧不拔、克难前行,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全市人民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德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中央、省驻德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财政实力弱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工业经济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一些领域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区位交通优势发挥不够,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外需萎缩的局面还在持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面临较大困难;财政增支减收因素明显增多,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就业形势仍很严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群众对干部作风和政府工作效率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采取更扎实、更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遇到的困难比年初预想的要多,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多年积累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突如其来,等等。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扎实苦干,取得了比预想要好的成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使我们更加坚信,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机和考验,只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衷共济,拼搏奋进,就一定能够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不管面临多大的竞争和挑战,只要始终坚持放大优势、突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在竞争中胜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不管工作中存在多大的困难和压力,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就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实现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不管发展形势有多么复杂和严峻,只要始终坚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真抓实干、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强大合力,克难前行,到达胜利的彼岸。这些经验,从应对危机和战胜困难的实践中得来,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坚持、牢牢把握、发扬光大!

二、2010年工作总体目标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看,世界经济形势趋向好转,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全面战胜金融危机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不断增强,但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外资引进不畅、出口拉动乏力、消费能力较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同时也要看到,大的环境和形势对我们仍然十分有利: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们直接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家正在制定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特别是两大“国字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提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京沪高铁、德大、邯济等铁路和德滨、济乐等高速公路的集中建设,使德州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也为我们发展枢纽型经济带来了难得良机。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又要认真把握发展的良好机遇,做到科学应对、未雨绸缪,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向着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目标大步迈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这一奋斗目标,更加扎实有效地实施好“五大战略”,加快推进“五化进程”,着力扩大经济总量和增强发展实力,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恢复性增长。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需要说明的是,把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一方面综合考虑了保持增长、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到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到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上来,促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牢牢把握德州的基本市情,正确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自我加压、高点定位,发挥优势、乘势而为,在生产要素支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效益、有质量的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三、始终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仍是我市的主要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是我们压倒一切、最为紧迫的任务。

(一)加大优质高效投入。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100亿元以上。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抓好104个市级重大项目中结转的51个项目的建设,新筛选132个投资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和投资1亿元以上的服务业、城建、基础设施及民生项目,特别是精选3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作为今年的市级重大项目集中推进。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抓好正在实施的107个中央、省投资项目,确保如期建成、发挥效益。积极对接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纳入重大项目管理盘子。二是切实优化投资结构。综合运用产业、金融、环保、资源利用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社会民生、高新技术、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住宅和房地产开发等重点领域。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重点项目、骨干企业、新兴产业以及“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三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认真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鼓励民间资本以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二)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一是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二是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服务,扩大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型消费,引导和促进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认真抓好国家家电、汽车下乡等有关消费政策的落实。三是加快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城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城市社区“双进”工程,支持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销售网点建设。实施“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对接。四是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对涉及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点产品的监管,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假冒伪劣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一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自主营销网络,在稳住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深度开拓区域性新兴市场。采取增加市场开拓资金、政府担保补贴等措施,扶持优势企业、出口大户、重点产品扩大出口。二是调整优化出口结构。推进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促进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着力培植出口品牌,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三是正确引导外商投资方向。立足产业优势,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承包工程、投资办厂,带动劳务输出。

(四)发挥好财政金融对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大财政对结构调整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的引导作用。高度重视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规范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切实防范财政风险。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对县(市、区)、乡(镇、街)进行分类指导与考核,力争2—3年内一类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二类过6亿元、三类过4亿元;对乡镇也要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考核与奖惩。及时研究和把握国家货币政策的动向,加大投放力度,加快投放速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50亿元以上。支持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增设网点,扩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试点,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积极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管理,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四、坚决打好调结构、转方式这场硬仗

调结构、转方式既是中央、省提出的一项战略部署,也是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之举。必须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下决心打好这场硬仗。

(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举全市之力做强工业。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战略不动摇,力争工业投入650亿元左右。一是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抓住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和全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我市召开的机遇,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机构和专业人才来德州投资创业。坚持领导力量向新兴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优惠政策向新兴产业倾斜,加快建设新能源、生物技术双千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新材料、文体用品两大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启动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扶持LED、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优势企业参与开发太阳能中高温系统示范项目,积极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全力扶持皇明集团,使之尽快迈入世界级企业集团行列。生物产业,推进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扶持保龄宝、龙力、禹王、福田、谷神、齐鲁制药等龙头企业,形成链条完整、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玻璃钢及复合材料,突出抓好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纤维等产品,打造德城、武城、陵县、临邑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文体用品产业,扩大体育器材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传统产业工艺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工产业,膨胀恒升、金能、恒源、实华化工、中化平原化工五大龙头,尽快形成500万吨炼油、300万吨尿素、100万吨醋酸、100万吨乙二醇的生产能力。三是分类抓好重点骨干企业的培植。着重抓好三个层面:一是加强对15家大企业的培植,争取2—3年内培育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10家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群体;二是着力培植创新能力强、行业竞争力强、年利税过亿元的30家强企业;三是积极培育恒力电机、中立太阳能等60家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新特企业,支持他们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力争3年内全市年纳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今年集中抓好投资百亿元的恒升80万吨醋酸新工艺节能改造和乙二醇、投资75亿元的华能四期超超临界机组、投资56亿元的实华搬迁扩能、投资50亿元的皇明太阳谷产业化、投资35亿元的通裕核电装备铸锻件及投资20亿元的金能三期等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四是加大品牌经营力度。搞好城市名片和企业品牌的经营运作,加大著名、驰名商标培育力度,使品牌优势真正成为我市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品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落实好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继续搞好粮棉高产创建活动,建立持续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力争建设12处百亩以上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新发展花卉苗木3.6万亩。改造提升60处品质畜牧业示范区,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0处、养殖大户2000户,确保畜产品总量稳步增加。抓好重点绿化工程,全年造林25万亩、植树3500万株,新建农田林网30万亩。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加强与大型超市等高端市场的合作。推进粮油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终端食品方向发展,做大做强中国粮油食品城。二是加快发展品质农业。健全农业生产标准体系,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提高农业标准化、科技化水平。抓好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工程,努力解决药残超标问题。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培育扶持重点品牌,提升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严格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坚决杜绝变相增加农民负担。抓好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的务工、经营和财产性收入。四是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借助区位交通优势,提升壮大服务业。一是实施大项目带动工程。重点抓好德百物流批发城、铁道部京铁物流、煤炭储备物流等48个投资过亿元的新开工项目和山东国际商贸港、盖世物流园、凯迪汽配城等40个续建项目,大运河经济港、银座商城、华汇商都等竣工投入运营。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为契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开工益海嘉里粮油物流项目。建设功能完善的全市交通物流信息枢纽,打造第三方物流制高点。建设10个县级交通物流分拨中心、100个乡镇交通物流站和1000个村级交通物流点。千方百计引进华南城项目,加快城隍庙市场、九州市场等老市场改造和火车站北市场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广告会展、商务代理等中介组织和新型服务业态。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实施好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黄河北展区、运河景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海岛金山寺二期等旅游景区,逐步形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景区集群。搞好美食一条街、杂技城、博物馆城、京剧城等项目的策划论证和招商建设工作。丰富中国太阳谷、董子园、明月湖等景区的内涵,打造本地文化旅游品牌。四是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抓住高铁片区建设的机遇,加强对房地产的开发调控,综合考虑京津济石及周边城市居民的购房需求,适时进行高品位、高档次的集中开发建设。

(四)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做大做精中心城区。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实施“东进、西优、南控、北延”发展战略,促进城市人口、规模“双扩张”,把“三区”和陵县、平原、武城、宁津四县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先期搞好基础设施对接。高标准抓好“两大片区、三条河带”综合开发的控制性规划和核心区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启动高铁片区和南部生态片区建设,实施运河、岔河、减河三河水系贯通工程,对岔河两岸进行高水平规划和开发建设,打造城市亮点区域。抓好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改造提升。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用3年时间完成所有城中村和旧住宅区的改造任务。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打通广川大道、长河大道等“断头路”,完善路网体系;完成供热管网三期建设,提高中心城区供热保障能力;抓好防汛工程及便民市场、停车场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完善扶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出行。今年,初步安排了城建项目98个,总投资89.4亿元,这些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面貌,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二是着力抓好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县城驻地以建设10万至20万人口城市为目标,强化次中心城市的宜居宜业作用。乡镇驻地以建设1.5万至2万人的城镇为目标,强化产业、人口聚集功能。以“五个一”工程为重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落户经商。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京沪高铁建设的后续工作,协调做好德大铁路、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和太青客专的征地拆迁等工作。开工建设德商、济乐高速公路。启动老火车站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京沪高铁火车站和综合客运站,争取德(州)聊(城)、德(州)黄(骅)铁路规划纳入国家“十二五”铁路网规划。实施德州水网建设规划,抓好南水北调干线工程,完成4条河流治理任务。开工建设临邑红坛、齐河天心、武城大屯等大型水库,禹城李三尖水库竣工蓄水。加强水塘建设,发展淡水养殖,丰富涵养水源,增加蓄水能力。扎实推进公路综合整治,迎接全国公路养护大检查。新建改造干线及农村公路600公里,建设大中桥梁60座。建设总投资19.2亿元的13个大型电网工程。四是深入推进合村并居、农村住房建设及危房改造。在合好村、建好班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大社区的标准和要求,搞好并居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实施“企业联社区”、“机关帮社区”“双百”工程,积极探索区企共建新模式,推进合村并居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与合村并居相结合,重点落实好城中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的住房建设和改造任务。

(五)抓好区域结构调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实施区域带动战略。按照“突出特色、优势互补”的原则,鼓励各县市区立足现有基础,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抓好禹城、齐河、庆云三个示范区建设和德城区、市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联动发展,集中力量把禹城建设成全国生物产业发展高地,把齐河建设成德州融入济南的桥头堡,把庆云建设成全市改革创新的示范区,把“三区”打造成辐射全市、带动周边的经济隆起带。二是下大气力抓好对外合作。深度推进“南融北接”战略,全面落实与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启动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筹建齐河经济开发区济南特别园区和禹城济南产业园。积极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支持乐陵、庆云借助国家、省相关政策加快发展。抓好北京央企合作联谊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力促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三是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重点放在集中突破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核心大项目上,努力实现产业招商新突破。把招商重点区域放在日韩、欧美、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国家和地区,多种形式开展集中招商活动,力求更大成效。鼓励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抓好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债券融资规模,争取皇明、龙力等企业实现上市,金秋种业等企业完成股改进入上市辅导,做好恒升集团再融资工作。四是提升开发区建设水平。坚持集约发展,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创建省级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和生态示范园区。支持开发区按照产业类别、投资国别申报设立省级产业园区和国别(地区)工业园区。积极申报市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六)持续推进全民创业,增创民营经济新优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大重点,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民营经济这一优势必须进一步巩固好、发挥好。深入开展以“各类能人初创业、中小企业再创业、骨干企业创大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活动,继续实施十大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带动工程、千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和十万能人初创业工程,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突出抓好30个特色产业乡镇、3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100个民营企业集中区建设。加强金融、信息、科技、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信用担保、创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银企对接等平台,为全民创业提供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

(七)抓好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支撑力。一是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扶持发展10大骨干创新型企业,实施10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组织“百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德州行”活动,建立环渤海区域人才工作联络站,设立人才贡献奖,大规模开展技术项目合作,引进学科学术带头人;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与企业家培养工程,提升人才管理创新能力。三是抓好节能减排。扎实做好海河迎查工作,加快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污泥处置配套工程及工业企业治污亮点工程建设。抓好流域综合整治,实施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再提高工程,促进流域水质和城市大气质量明显提高。强化源头控制,杜绝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关停3条立窑水泥生产线、4台6.4万千瓦火电机组,淘汰化工、造纸等行业落后设备260台套、生产线14条的任务。四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强化耕地保护的政府主体责任,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快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完成市、县、乡三级规划修编报批。扎实做好国家卫片土地执法检查的迎查工作,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建立征地供地协调机制,进一步盘活批而未用的闲置土地,切实解决有地无项目、有项目无地的问题。

(八)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制定出台齐河县、临邑德平镇、禹城房寺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抓好齐河、禹城、庆云和市经济开发区以及8个乡镇的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二是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国有资产依法规范转让、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方式,对困难企业进行改制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推动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开展用电大户与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推进水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四是抓好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运营机制。五是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也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点,必须做到真情关注、真心落实、真见成效。

(一)全力把涉及民生的事情办好。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人数增长15%以上。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双零”家庭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二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各类园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不低于120元。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5万平方米以上,廉租住房保障户数达到2800户。认真落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三是努力做好弱势群体救助工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将农村低保由1000元提高到1200元,并适时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将集中和分散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2700元和1600元。健全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四是切实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加大法律援助保障体系建设,制止和纠正教育收费、医疗服务、企业重组改制、涉农负担等方面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规范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广泛倾听各方意见,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高度关注拆迁、土地征用等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实施好“民心工程”。

(二)加快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好校舍安全、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一通二热三化”、改厕治污和冬季取暖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完善提升新城区教育功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健全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抓好青年教师的补充和培养,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增强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救助政策,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二是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优化医疗环境,加快乡镇和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革卫生监督体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力抓好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疫病的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创造现代文化,保护和发展地方民俗文化,增强德州的文化底蕴。完成市博物馆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德州大剧院。抓好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筹办好董子文化节、首届文博会等文化活动。四是发展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启动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抓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北川新县城援建工作,力争提前完成援建任务。加快发展老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维护好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广播电视、人防、档案、史志、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等工作。(三)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安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利益表达、权益保障、矛盾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开展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深入整顿市场秩序,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专项整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抓好应急管理网络和应急队伍建设,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构建和谐军地、军民关系。

六、全力办好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

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是由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主办、我市具体承办的一次重要的国际盛会。办好太阳城大会,对于展示我省乃至全国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成就、推动我市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利用、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对外形象,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把承办这次大会作为全市的一件大事,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支持下,集全国之智、举全市之力,努力办好一届成功精彩、富有实效的太阳城大会。

(一)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认真做好太阳城大会筹备工作。一是完成太阳城大会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太阳谷主题公园、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可再生能源技术学院等工程8月底前建成启用。规划建设太阳能示范展示区,打造国际太阳能“博览园”。完善大会场馆及周边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抓好减河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建成靓丽的城市景观带。加快波司登五星级酒店、招商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大会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实现太阳城大会由筹备向举办工作的转换。抓好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为大会提供高水平的志愿服务保障。完善太阳城大会网站,充分运用网络化手段办好大会。策划组织好开闭幕式庆典、各项论坛、文艺演出等重大活动,抓好组织演练。加强大会安保工作,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三是积极做好客商邀请工作。通过登门拜访等多种形式,广泛邀请全球太阳能领域的知名企业、专家学者、政要名人参会参展。借助太阳城大会这一平台,积极邀请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及客商前来参会考察、投资发展。

(二)抓好太阳能推广应用,借势做大太阳能产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四同时”的要求,对城镇新建建筑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统一安装太阳能供热水系统和太阳能路灯、景观灯。实施光电示范工程,在中心城区主要路口、主干道路、公园景区和部分住宅小区安装太阳能灯。抓好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可再生能源应用样板工程。结合“家电下乡”政策,抓好农村太阳能浴室建设。借助世界太阳城大会的召开,制定并落实土地、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投资数额大、带动能力强的太阳能产业项目,促进产业快速聚集发展。

(三)营造浓厚氛围,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大会召开。一是广泛进行社会动员。高质量制作城市形象和大会宣传片,加大新闻媒体报道频率,提高新闻报道层次。深入开展“迎盛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二是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完善窗口服务设施,建立健全窗口服务信息问询系统,搞好标识标牌、外语标示等服务设施建设。强化窗口服务行业管理,畅通投诉渠道,加强监督检查,促进窗口单位服务水平整体提高。三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检查和办好太阳城大会为契机,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大会主场馆、火车站、汽车站、公园和风景区周边、主要接待和购物场所,进行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区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强化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及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的执法意识,彻底治理市内交通乱、堵现象。高标准实施公园、公共绿地、道路和单位小区的绿化建设和改造工程。把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监管盲点纳入管理范围,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以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靓丽的城市形象迎接世界太阳城大会的召开。

七、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在全面完成机构改革、落实好“三定”方案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使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基层和困难群众。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把握宏观政策、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将工作着力点放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上来。扎实开展“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活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政府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合作共事,团结干事,发挥整体效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抓好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将所有行政许可和公众服务事项及公共资源交易纳入中心统一办理,真正实现“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清理规范各类收费项目和行为,积极推进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政府法制和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做好“五五”普法收尾工作。依法确立行政执法主体,合理划分管理权限,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纠正执法偏差,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大力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市长公开电话服务水平,办好承诺热线和承诺在线等栏目,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及时改进政府工作。

(四)保持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重实干、求实效,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改进文风会风,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惩治腐败。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对公共财政资金特别是重大投资和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各级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做反腐倡廉的表率,以实际行动抓班子、带队伍,推动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光荣,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扎实苦干,创新有为,拼搏进取,为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德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德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讨论稿)

2009年9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

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

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本办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

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乡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综合考虑人口和资源因素,以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和时序,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优先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适应国防建设、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的需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

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 城乡土地开发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规

划管理。

机场、铁路、公路等专门性规划必须符合城乡规划。

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应当与城乡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制度。

第六条 德州市城市规划局(以下称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主管全

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负责德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规划的统一管理工作,负责德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保护区域、跨县区的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编制、审批等工作;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各县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其派出机构依照规定的权限负责辖区内规划的管理工作。第七条 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业务上接受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指导。

第八条 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上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依法承担本行

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有关工作。

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

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国土、环保、建设、房管、城管执法、公安、交通、水

利、工商、供电、电信、文物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好规划管理工作。

第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对重要的城乡规

划进行审议,其审议意见作为市(县)人民政府决策的依据。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

算,并予以保证。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十一条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二)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科学合理

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应当综合考虑历史文化资源、人文因素、居民生活和经济发

展的需要,对城乡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以提高城乡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乡景观艺术水平。

(四)确定合理的城镇发展布局、规模,引导城乡协调发展;

(五)维护社会公平,体现公众意志,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六)符合防火、防爆、抗震、防洪、卫生、治安、交通管理、人

民防空建设等要求;

(七)镇、乡规划应当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十二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设计单

位承担;不得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编制城乡规划。

第十三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采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可的城乡勘

察、测量以及气象等其它必要的基础资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应当根据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必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城乡规划 的强制性标准和程序,以国家和省颁布的城乡规划技术规范及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本市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为主要技术依据。

第十五条 城乡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镇 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具体地块的建设用地范围和性质、开发强度、空间布局管理,应当包括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出入口方位及专项规划的要求等指标。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空间布局、景观设计、交

通组织方案和设计、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综合和竖向规划设计等。

第十六条 德州市城乡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经市

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山东省人民政府审批;县级市城乡总体规划由县级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德州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山东省人民政府审批。第十七条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办事处)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德州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八条 县(市)所辖的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九条 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城乡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第二十条 县(市)范围内的乡规划、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

织编制,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德州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应当符合德州市城市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所在区人民政府审查,报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第二十一条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需要编制的各类行业专项规划,由

有关部门会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按规

定权限由市或县人民政府审批,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也可以由建设单位根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重要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按规定权限由市或县人民政府审批,其他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三条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

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

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二十四条 下列规划,应当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

(一)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德州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

划;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

(三)各项专业规划;

(四)其他重要规划。

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在审议前款所列的各项规划前,应将规划内容公开展示,并通过专家咨询、座谈会、听证会或论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 城乡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得擅自编制、修改和废止已批准的城乡规划。确需变更的,必须有利于提高城乡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凡涉及重大变更的应按审批权限重新报批。

第三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城乡规划区内的土地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城乡规划管理。

第二十七条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

第二十八条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核发按建设项目计划审批权限

实行分级规划管理。

(一)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县人

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二)跨县区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三)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四)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市城

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五)中央各部门、公司审批的小型和限额以下的建设项目,由市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六)国家审批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由市城乡规划主

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并报国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下列程序办理:

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

门提交下列材料,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一)书面申请;

(二)拟建项目情况说明;

(三)经相应资质单位测绘的现状地形图;(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城乡规划的,核发选址意见书;对不符合城乡规划的,不得核发选址意见书,并书面答复和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后一年内,建

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核准文件未获批准或又未申请延期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即行失效,确需延期的,应在期满一个月前,向核发机关申请延期,延长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三十一条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办理

划拨土地批准手续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书面申请;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三)经相应资质单位测绘的现状地形图;(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城

乡规划及相关规定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提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对不符合的,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给予书面答复。第三十二条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出让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规划条件应当包括出让地块的位置、范围、面积;使用性质、容积

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车控制指标、主要出入口方位、绿地率和须配置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各类规划控制线、建筑界线。规划条件可以提出包括出让地块范围内应当由建设单位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用地面积及其他相关要求。

第三十三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下列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书面申请;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四)经相应资质单位测绘的现状地形图。

法律、法规对部分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交通影响、地质灾害、消

防、抗震、防雷、防洪等有明确要求的,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书面审查意见。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相

关要求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的,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给予书面答复。

第三十四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不得变更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第三十五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符合法定转让条件进行转让的,受让

方应当执行原出让合同中规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并由受让方持转让合同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换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应当附有原出让合同中的各项规划要求及附图,原出让合同中的规划设计条件不得擅自变更。

第三十六条 在办理出让、转让建设用地过程中,如需改变用地界

限和用地位置的,须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后,用地单位应将相关文件报送城

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六个月内未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即行失效,确需延期的,应在期满一个月前,向核发机关申请延期,延长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三十八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严格控制临时使用建设用地。

确需临时使用的,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审批手续。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核发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决定。

临时建设用地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应当

在期满三十日前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延长使用期限只能一次,并不得超过一年。临时建设用地使用期满,使用单位应当无条件清场退地。

临时建设用地不得转让、出租、抵押或者擅自改变使用性质,不得

用于建设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第三十九条 在实施城乡规划过程中,根据城乡发展和公共利益需要调整用地的,应当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调整用地所涉及区域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

第四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四十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建设的,须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一条 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

批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各县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由各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并核发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

跨县区的建设项目以及机场、重要交通设施、历史文化遗存区、城

市水源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风景名胜区等规划控制区域的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第四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持下列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领

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书面申请;

(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三)建设工程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四)经相应测绘资质单位测绘的现状地形图;

(五)经相应资质单位审核论证的规划(建筑)方案;(六)经相应图纸审查资质单位审查的建设工程施工图纸;

(七)规划批前公示合格通知书等规划公示证明;(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相

关规划要求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的,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给予书面答复。

第四十三条 在县(市)所辖的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件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不得占用农用地;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 简易建设工程是指配合市政、园林工程等建设的建筑

小品和雕塑;单独建设的围墙、大门;两层以下、建筑面积二百平方米以内的民用建设工程。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简易建设工程建设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件、现状地形图及建筑方案等,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核发建

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决定。

第四十五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建设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建设

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书面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核发临时建

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决定,并在核发的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注明使用期限。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应当在期满三十日前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延长使用期限只能一次,并不得超过一年。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期满,建设单位应当自行拆除,并清理场地。

第四十六条 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或者建

筑方案应当作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附件。

第四十七条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有关规范

标准和规划条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设计单位不得承揽无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规划条件或设计要求的工程设计。

第四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

附件的要求组织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件。

第四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一年

内依法取得施工许可证件,逾期未取得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五十条 建设、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进行建设和施工,全面完成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建设。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经批准的设计文件,确需变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第五十一条 建筑高度二十四米以下的建筑物与北侧住宅建筑的建

筑间距,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确定日照间距系数。

建筑高度二十四米以上的建筑物与北侧住宅建筑的建筑间距,或者

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与南侧建筑物之间的建筑间距,应当通过日照分析综合确定。第五十二条 沿用地界线布置的建筑物、构筑物退让地界的距离应当符合消防、防空、抗震、防雷、防洪、卫生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并按照规划要求与用地界线外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合理分摊建筑间距。

第五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毗邻各类规划控制

线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合理退让规划控制线。

建筑物、构筑物需同时退让各类规划控制线的,应当以退让距离中

最大距离为准。

第五十四条 地上建筑物附属的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建设范围不得

超出其用地界线,并依法退让各类规划控制线,但人防工程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第五十五条 毗邻机场、气象台(站)、地震台(站)、电台、电视台

和通讯设施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的,应当在净空、视距、传输、抗干扰、隐蔽伪装等方面符合其专业控制要求。

第五十六条 分期建设的居住类建设项目,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应

当与住宅建设同步完成。未能同步完成的,对相应的住宅建筑不予进行竣工规划核实。第五十七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方案审定前与建设项目的工程放、验线后,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批前与批后公示牌。公示牌一般需载有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主要指标;(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名称;

(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和立面效果图;(四)投诉、举报受理途径和单位;

(五)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内容。

第五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向城乡规划

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放线、验线、验槽。经验线合格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签发验线合格通知书;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其不得开工。

第五十九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城乡规划主

管部门申请竣工规划核实,合适的内容应当与规划许可证审批的内容一致,包括:建筑的总平面位置、层数、高度、立面、使用性质和建筑规模;用地范围内和代征地范围内应当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拆除情况;绿地规划实施情况;单体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地下管线工程应当在覆盖前进行规划核实。对未经规划竣工核实或者虽经规划竣工核实但没有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证的建设工程,有关部门不得给予办理产权登记、营业执照等手续。

第六十条 建筑物的使用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使用

性质。需要变更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应当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有关手续,申请重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

第六十一条 建筑立面和屋面以及围墙、建筑小品、各类构筑物的

外装修设计及装饰材料色彩的选用,应当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六十二条 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立面

形式或者在建筑立面重新开设门、窗、洞等,确需改变的,应当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六十三条 城乡规划的修改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

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办理。

第六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方可按照法定程序

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

(一)因总体规划修改对城镇布局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二)规划实施中经组织编制机关组织论证认为确需修改并经原审批机关审查同意的;

(三)因实施涉及公共利益的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需要修改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需变更规划

条件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现状地形图,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自重新提出规划条件之日起二十日内将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并依法公示。

第六十六条 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

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如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的修改原因、修改草案依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七日。

第六十七条 位于城市重要地块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在审批时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外立面造型、色彩和灯饰、户外广告、牌匾的设置等有明确规划要求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依法办理规划变更手续。

第六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六十八条 市政工程是指:(一)道路。主要包括:

1、规划区内的公路、道路、桥梁、隧道、涵洞、人行过街天桥及交

通性绿地、交通管理设施等;

2、铁路:铁路干线、支线、专用线及场站;

3、广场、停车场;

(二)管道工程。主要包括:

1、供水管道:输水、配水管道及其他专用供水管道;

2、排水管道:雨水、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及排水沟渠;

3、燃气、热力管道;

4、特殊管道:气体、油料、化工等管道,排灰(渣)管道;(三)线路工程。主要包括:

1、电力线路:输电、配电线路,电车线路及照明线路;

2、电讯线路:有线通讯导管、电缆,电台、雷达,专用广播和其他

有线、无线电讯通路;

(四)抗震、防震工程;(五)人防工程:地下人防工程设施、地下通道、地沟;(六)防洪设施:城市河道、堤坝、护岸等;(七)公园、城市绿地;(八)夜景亮化工程;

(九)环境卫生、环境保护设施;(十)城市发展需要的其他市政工程;(十一)上列市政工程的附属设施。

第六十九条 凡有道路管线工程建设任务的单位,应在每年十二月

底前,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报下一的道路管线工程建设计划。

第七十条 各类市政工程建设,应符合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及技术

规范的要求。

第七十一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市政工程必须经批准,取

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建设。市政工程竣工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参与竣工核实,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证,方可办理产权登记、营业执照等手续。

第七十二条 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其规划区内市政工

程建设的规划审批事项。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铁路站线、道路广场、桥梁隧洞、人防坑道、堤防驳岸、公交场站、给水、排水、燃气、热力、输油管道和电力、电信、电车馈(触)线路以及微波通道、无线电台站、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工程设施的,应当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第七十三条 城市市政、公用和其他工程设施须按照下列程序申请

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地形图以及其他有关文件,向城乡规划

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申请;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规划提出规划设计要求及管线线由走

向;

(三)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设计要求委

托设计,设计后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设计文件和图纸;

(四)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定设计文件和图纸设计方案,划定红线

图,确定线由位置;

(五)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市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七十四条 地下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或个人须向当地城乡规划

主管部门申请复验,复验无误后方可进行覆土。涉及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等地下工程,还须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后,方可覆土。

第七十五条 城市主要道路设计应同时进行无障碍设计。在道路红

线范围内,除按规划须在路侧设置的公用设施外,不得设置任何建筑物、构筑物。

第七十六条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应当根据城市开发建设需要,按照综合协调、超前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和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进行。城市建设有关管理部门在安排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项目时,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步建设。

第七十七条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因特殊情况暂时不能按照规划

修建需在局部地段临时修建的,必须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七章 村镇规划管理

第七十八条 制定和实施村镇规划,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必须遵守本办法。但国家征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村镇,是指村庄、乡和建制镇(以下简称镇)。本办法所称村镇规划,是指一定时期内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

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本办法所称村镇规划区,是指村镇建成区和因村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村镇规划区分为村庄规划区、乡规划区和镇规划区。

第七十九条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主管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村镇规划

管理工作,各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各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城市规划区内村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按照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执行。

第八十条 编制村镇规划,必须按照《村镇规划标准》和《建制镇

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项规划相协调。

第八十一条 村镇规划包括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

村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划

定。

镇详细规划应当在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镇驻地的各项建设。

其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模,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的具体安排。

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建设用

地范围,住宅、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

第八十二条 乡(镇)总体规划期限:近期规划为5年,远期规划

一般为15-20年。

村庄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第八十三条 乡(镇)总体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村庄建设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村民讨论同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十四条 村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公布。第八十五条 经批准的村镇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和

变更。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同意,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村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第八十六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路边店等必须符合村镇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阻挠和拖延规划的实施。

第八十七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必须按照《村庄和集

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的规定办理有关批准手续,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第八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村镇规划区外进行各类建设。

确需建设的,其位置须由县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决定,并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规划建设审批手续。

第八十九条 建设、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

个人均不得擅自更改设计图纸,确需变更的,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设计通知单或者图纸。

第九十条 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建设单

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审查批准并定位验线后,方可开工。

农(居)民建房,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开工申请,经审查

批准并定位验线后,方可开工。第九十一条 未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使用期满后,使用单位或个人应当

自行拆除。

第九十二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的单位,应当按规定缴

纳基础设施配套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必须专项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九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

应当加强村庄、集镇规划建设档案的管理工作。

村镇规划和各类建设项目的档案由乡(镇)人民政府保管,重要的

由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分别保管。

第九十四条 未设镇的国营农场场部、国营林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

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国营农场、国营林场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八章 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九十五条 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城乡规划主管部

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和信息公开、查询制度,依法公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情况,使利害关系人知晓城乡规划管理有关事项。

第九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他有

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当自接到举报或者控告之日起十日内组织核查、处理;对不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接受举报或者控告、受理移交举报或者控告的部门,应当为举报人、控告人保密。

第九十七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违反

城乡规划管理的行为,对立案查处情况、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及其执行情况,应当分别自立案之日、决定送达之日和执行完毕之日起七日内告知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依法立案查处的违法建设项目,在其立案查处

后至行政处罚执行完毕前,不得办理任何规划手续,并应当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查处违法建设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第九十八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

告知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管理部门,并可以向社会公告:

(一)超越资质进行设计的;

(二)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条件的单位进行设计的;

(三)拒不履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的;

(四)违反法律、法规进行建设活动的。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

以下措施:

(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

行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三)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

为。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履行前款规定的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出

示执法证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第九十九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时、在监督检查和查处

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的行为时,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第一○○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一条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乡

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由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二)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的。

未依法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二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的或者未按照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的罚款。第一○三条 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擅自建设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拆除。

第一○四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第一○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在建设工程竣工核实后六个月内

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核实资料的,责令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六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

执行公务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

程序审批建设用地、建设项目的,其批准文件、证件无效,由发放上述批准文件、证件的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对其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第一○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章 附则

第一○九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

则。

第一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

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篇:德州市文化局

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工作人员D类岗位专业考试方案

根据《德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德人﹝2007﹞13号)和《关于2011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德人社﹝2011﹞122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特制定专业考试方案如下:

一、招聘岗位

1、德州市艺术馆

161岗位,曲艺表演(相声、小品、快板方向)专业,计划招聘1人;

162岗位,舞蹈学、舞蹈编导专业,计划招聘1人。

2、德州市歌舞团

165岗位,声乐专业,计划招聘2人;

311岗位,舞蹈专业,计划招聘5人。

3、德州市杂技团

312岗位,杂技表演专业,计划招聘16人。

4、德州市京剧团

313岗位,戏曲表演(京剧青衣)专业,计划招聘2人; 314岗位,京剧表演(京剧刀马旦)专业,计划招聘1人; 315岗位,戏曲表演(京剧铜锤花脸)专业,计划招聘1人; 316岗位,戏曲表演(京剧老生)专业,计划招聘1人; 317岗位,戏曲表演(京剧武生)专业,计划招聘1人; 318岗位,戏曲表演(京剧打击乐)专业,计划招聘1人; 319岗位,戏曲表演(京剧月琴)专业,计划招聘1人; 320岗位,戏曲表演(京剧大罗)专业,计划招聘1人; 321岗位,戏曲音乐(京剧京胡)专业,计划招聘2人;323岗位,京剧表演(京剧小花脸)专业,计划招聘1人; 324岗位,戏曲表演(京剧架子花)专业,计划招聘1人。

二、资格审查

报考德州市艺术馆、歌舞团、杂技团、京剧团招聘岗位,经网上报名、资格初审通过的应聘人员,须于8月8日-9日工作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00-6:00)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人事科提交有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资格审查合格人员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放统一制式《专业技能测试通知书》,考生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专业技能测试。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有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的视为自动弃权。

资格审查须提交的材料包括:

1、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和岗位条件要求的其他资格证书(须在2011年7月18日之前取得);属于国外留学学历或国内高校与国外院校联合办学的学历,必须出具国家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证明(须在2011年7月18日之前取得)。

2、身份证、户口簿;

3、《德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

4、在职人员还需提供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同意报考介绍信,中小学教师应聘须提交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报考介绍信;对开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介绍信确有困难的在职人员,经招聘用人部门同意,可在体检和考察时提供。

5、个人艺术简历一份,省、市级以上与专业相关获奖证书。

报送材料地址:德州市东风东路1566行政中心D区2楼203室(乘5路、18路、101路公交车在行政中心站下车即可)。

三、专业技能测试组织

为保证专业技能测试的公开、公平、公正,专业技能测试在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和市公开招聘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四、专业技能测试方式及内容

专业技能测试采取现场表演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聘人员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需的专业能力素质。每个考生考试时间均为10分钟,其中市艺术馆161、162岗位考试时间为15分钟,考试分数按百分制计算,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分数线,成绩达不到60分的,取消聘用资格。(考生须自备演出服装、道具、乐器,伴奏音乐要求CD)。

1、市艺术馆161曲艺表演(相声、小品、快板方向)岗位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举止仪表、形象,视唱,声:声乐(歌曲、戏曲、曲艺唱段),台:台词(诗词、散文、台词独白朗诵),形:舞蹈、武术、体操展示,表:表演(自选曲艺形式或小品),命题创作表演。

2、市艺术馆162舞蹈学、舞蹈编导岗位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举止仪表、形象,知识问答,视唱,舞蹈基本功(软开度及常规技巧),武功技巧组合展示(音乐自备2分钟),成品舞蹈展示(5分钟以内)。

3、市歌舞团165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声乐方向)岗位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举止仪表、形象,歌曲演唱自选2首,视唱。

4、市歌舞团311舞蹈、舞蹈表演、艺术岗位

专业考试内容:举止仪表、形象,软开度,舞蹈表演,舞蹈技巧。

5、市杂技团312杂技表演、杂技、表演(杂技魔术表演方向)、艺术(杂技表演方向)岗位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举止仪表、形象,基本功,杂技表演。

6、市京剧团313—325京剧表演、京剧演奏岗位

专业技能测试内容:举止仪表、形象,基本功,京剧表演或京剧唱腔演奏。

专业技能测试结束后,按招聘计划数,根据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确定拟参加考察体检人员名单。如考试成绩相同,按以

下顺序确定(1)学历高者优先;(2)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国家、省、市级奖项且等级高者优先;(3)有工作经历且时间长者优先。

五、专业技能测试时间及地点

测试时间及地点详见专业技能测试通知书。

考生必须携带身份证、《专业技能测试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并交纳考务费70元,迟到30分钟不得进场,逾期不到者视为自动弃权,后果自负。

咨询电话:0534—2231920

德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1年8月8日

第五篇:德州市劳动合同书范本

编号:

劳动合同书

甲方:

乙方: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文章来源:济宁律师tsinin.com

劳动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一、甲乙双方应保证向对方提供的与履行劳动合同有关的各项信息真实、有效。

二、合同文本中的空栏,由双方协商确定后填写清楚;不需填写的空栏,请打上“/”或填写“无”。

三、签订本劳动合同书时,甲方应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应本人签字或盖章;乙方本人签字。

四、甲乙双方约定的其他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等内容在本合同内填写不下时,可另附页。

五、本合同一式两份,填写内容必须一致。

六、本合同文本适用于全日制用工。

七、本合同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楚,文字简练、准确,不得涂改。文章来源:济宁律师tsinin.com

甲方(用人单位):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

职务:

单位地址:

邮编:

乙方(劳动者):

性别: 民族: 文化程度:

现居住地:

邮编: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同意订立本合同,并共同履行。

一、合同类型和期限

第一条 甲、乙双方选择以下第 种形式确定本合同期限:

(一)固定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月 日止。其中试用期

个月。

(二)无固定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法定的解除或终止条件出现时止。其中试用期

个月。

(三)以完成 工作任务为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工作任务完成时终止。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二条 根据甲方工作需要,乙方同意从事 岗位(工种)工作。乙方的工作地点为。

第三条 甲方根据生产和工作需要及乙方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和表现,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乙方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

第四条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

第九条 甲方应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乙方工资,发薪日为每月 日,不得克扣或拖欠。

第十条 试用期内乙方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甲方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一条 乙方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或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等假期期间,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标准支付乙方工资。

第十二条 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劳动法》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补休或支付加班费。

五、社会保险

第十三条 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规定为乙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甲方可从乙方工资中代扣代缴。

第十四条 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的规定给予乙方医疗期和享受医疗待遇,并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第十五条 乙方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者因工死亡的,甲方应按国家工伤保险政策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乙方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各项待遇,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生育保险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乙方因故意自伤、打架斗殴、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而致伤病残的,在医疗期间,甲方可停发乙方的工资,医疗费由乙方自理。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第十八条 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

第二十六条 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等发放按《劳动合同法》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本合同的,其医疗补助费标准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乙方违反规定或本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赔偿甲方损失,具体标准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九、服务期与竞业限制

第二十九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乙方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甲方提供的培训费用,并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第三十条 乙方负有保密义务的,甲方可与其订立保密协议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乙方经济补偿。乙方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后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十、其他事项

第三十一条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第三十二条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可另加附页)

劳 动 合 同 续 订 书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续订 年 月 日签订的劳动合同,续订类型为 期限合同,期限为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备案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劳动合同中止记录

经甲乙双方平等自愿、协商同意,(或由于法定中止履行的情形出现),自 年 月 日起,中止履行 年

月 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止履行的原因如下:

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备案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下载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州市白酒市场分析★

    德州市白酒市场分析 邀加盟,共创辉煌 ——老曲酿好酒?“老酒巷酒” “酒巷酒业”充分利用“会议式深度分销”模式,把市场重心下沉到乡镇,分销到乡村的销售和消费终端,继而达到......

    德州市科研所(5篇)

    始建于1961年,前身为德州专区农科所,2006年1月,经德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过5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从事作物......

    德州市近几年语文中考归纳

    德州市03—09中考语文考查点 考03年 查点 1.抄写 04年 05年05年 课标卷 大纲卷 抄写 抄写 06年 课标卷 06年 大纲卷 07年 08年 09年 抄写 悄(qiǎo)砌(qì) 累(lãi)擎qí ..字无 音......

    德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聆听生的呼唤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我和其他同学如平常一样,坐在教室上课。 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天旋地转,我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讲台上的老师大叫一声“地震了,同学们......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总结2011(最终版)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总结 (2011年8月) 2008年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德州市委的领导下,按照“维护市委领导权威,支持‘一府两院’工作,推进全市科学发展,树立人大良好形象”......

    德州市科技成果鉴定暂行办法

    德州市科技成果鉴定暂行办法 为了加强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鉴定程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

    德州市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

    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 一、 为加强商品住宅质量管理,确保商品住宅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商品 住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各自责任,对用户承担以下质量保证。 二、 颐寿园 小区楼......

    德州市劳动合同范本(五篇)

    劳动合同是现在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那么劳动合同具体是怎样的呢?一般需要注意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合同范本,感谢您的阅读。德州市劳动合同范本1甲 方: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