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9月份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次作业
2014年9月份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次作业
一、简答题
1.答:本题要回答两方面,一是构成,二是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构成:一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它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二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是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三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为基础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四是个体经济,它是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经济,它是个人私有经济。五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是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2.答: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是在宪法和法律指导下的民主,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集中制既能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拥有高度的权利,又能使各级政府有效地处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它实行集中,以便把人民群众分散的零星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国家意志,并以国家权利保证其贯彻实施,才能体现国家权利的权威和号召力。总之,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符合中国实际和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根本政治制度。
3.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有:第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使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利。第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第四,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五,扩大基层民主,依法健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让人民直接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的实际体现。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各种法律,使人民民主权利具有严肃性、权威性,把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上升为国家法律,成为国家的意志。
4.答: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将长期起指导作用。
5.答:首先,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而且对中国革命的镇压异常
残酷。国民党反动派掌握着反动政权和军权,又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面对着强大的反革命武装,革命力量必须在长时期内聚积和锻炼成为一个是以最后战胜敌人的力量。其次,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敌人统治较为薄弱的地方,共产党人就必须长期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
6.答:(1)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这就决定了他们是无产阶级可以联合的革命力量。(2)另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具有根本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
7.答:第一,新民主义理论从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农业占90%左右,这是建国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由此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文化上,实行以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第二,新民主主义理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种矛盾,特别是国内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社会主义性质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处在对立的地位,它和私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将决定新民主主义社会将来的发展前途.因此,对待资产阶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要允许其充分发展,又要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它们彼此斗争着.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领导地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后胜利.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二、综合题
1.答:错误。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人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2.答:正确。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曾经遭到两次重大挫折,一次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主要是放弃党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另一次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两次失败的教训后,得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就是建立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党的建设。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才能使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
3.答:错误。因为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时,中国已取得了三大改造的全面而决定性的胜利。特别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已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在中国大陆不复存在。这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答:错误。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则不一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既有正确的又有错误的,其错误的部分就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则是他一个人的思想。
5.答:正确。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初,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这种选择有其历史必要性:首先,因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成就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吸引着一切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国家、政党和人民。其次,因为“二战”后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尖锐对立,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和遏制,而苏联党和国家当时对新中国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新中国实行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三、论述题
1.答: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把资产阶级划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部分。总的来说,官僚买办大资产阶级历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但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或特殊政治条件下,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便会推行两面政策,共产党人对他们应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第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爱国的,同时又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即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软弱妥协的一面。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第三,对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他们都要采
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但在联合与斗争的性质、方式上有所区别。对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是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性质的联合,同他们的斗争有和平的说理的斗争,也有非和平的流血的斗争,甚至武装对抗的冲突和斗争。民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中间势力,是人民内部的联合,与他们主要是政治上的联合,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第四,党的正确方针,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面的政策。在统一战线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党内既要反“左”,又要反右。
2.答:中国革命是武装的革命和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与资本主义各国不同。在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反动统治是依靠赤裸裸的反革命暴力维持的;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合法权利",根本不存在经过长斯的合法斗争来教育群众、积蓄力量的可能性。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和凶残,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这又规定了中国革命必须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而且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武装斗争过程。第三,中国人民的革命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但并不排斥其他斗争形式,如敌占区的地下斗争、经济战线上的斗争、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的斗争,没有武装斗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相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但是,其他形式的斗争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武装斗争进行。这样,中国革命。才可能取得胜利。
3.答:必要性,即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社会性质决定要搞武装斗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敌人不仅建有全国政权,而且拥有反革命武装,因此只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2)革命性质决定要搞土地革命.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革命形势决定要搞根据地建设.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城市,而农村则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先到农村去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可能性,即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1)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和地方性的农业经济,造成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给红色政权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2)红色政权首先出现在那些受过国民革命影响的地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3)由于人民深受压迫和剥削,仍然需要革命,因而全国革命形势在继续向前发展,红色政权也将向前发展.(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它执行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4.答:面对着异常强大的又十分凶恶的敌人,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是,着重武装斗争,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斗争形式.其他形式的斗争必须围绕着武装斗争,同时,其他形式的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其他形式的斗争相
配合,武装斗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毛泽东对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关系,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题: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其他一切,例如民众的组织和民众的斗争,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一定不可少,一定不可忽视,但都是为着战争的.他又就,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着重农村根据地上的工作,不是说可以放弃城市工作和尚在敌人统治下的其他农村中的工作;相反,没有城市工作和其他农村工作、农村根据地就处于孤立,革命就会失败.而且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到此目的.简而言之,把武装斗争形式同工人农民的斗争、轻年妇女的斗争、政治的斗争、经济的斗争、锄奸战线的斗争、思想战线上的斗争、白区的斗争等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
第二篇:2013年4月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次作业.doc
2013年4月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次作业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6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
1.简述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
2.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简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社会进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全面斗争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
试论述题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答案:
一、简答题(60分,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
1.参考答案:
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它的巩固和发展,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第一,这个联盟不仅在人数上占优势,而且在政治上有较强的革命性,第二,只有首先发展和巩固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够真正坚强有力。第三,才有助于推动其他中间阶段、阶层、集团参加革命和参加统一战线,第四,才有力量去孤立,分化、瓦解和消灭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参考答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统治中国的“太上皇”,它不仅操纵着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第二,本国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最反动也是最腐朽的势力,它与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第三,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很微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帝国主义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和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存在,造成了中国实际上的长期不统一状态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第六,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其经济上的贫困化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3.参考答案: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深刻地阐述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他指出: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篇文章的上篇与下篇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前途是社会主义,中间不允许插着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二、综合题(20分,共 1 题,每小题 20 分)
0.参考答案:
错误。因为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时,中国已取得了三大改造的全面而决定性的胜利。特别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已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在中国大陆不复存在。这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解题方案:
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内容来答
评分标准:
三、论述题(20分,共 1 题,每小题 20 分)
0.参考答案: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新的革命呼唤新的理论武器,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理论基
础,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3)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或阶级)基础;(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5)十月革命开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解题方案:
根据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内容来答
评分标准:
第三篇:2013年4月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次作业
2013年4月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次作业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6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
1.简述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
2.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简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社会进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全面斗争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
试论述题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答案:
一、简答题(60分,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
1.参考答案:
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它的巩固和发展,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2分)第一,这个联盟不仅在人数上占优势,而且在政治上有较强的革命性,(1分)第二,只有首先发展和巩固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够真正坚强有力。(1分)第三,才有助于推动其他中间阶段、阶层、集团参加革命和参加统一战线,(1分)第四,才有力量去孤立,分化、瓦解和消灭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1分)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2.参考答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统治中国的“太上皇”,它不仅操纵着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1分)第二,本国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最反动也是最腐朽的势力,它与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1分)第三,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着明显的优势。(1分)第四,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很微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
国封建主义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1分)第五,帝国主义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和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存在,造成了中国实际上的长期不统一状态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1分)第六,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其经济上的贫困化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3.参考答案: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深刻地阐述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他指出: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2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篇文章的上篇与下篇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2分)前途是社会主义,中间不允许插着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2分)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二、综合题(20分,共 1 题,每小题 20 分)
0.参考答案:
错误。因为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时,中国已取得了三大改造的全面而决定性的胜利。特别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已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在中国大陆不复存在。这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解题方案:
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内容来答
评分标准:
三、论述题(20分,共 1 题,每小题 20 分)
0.参考答案: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新的革命呼唤新的理论武器,这是毛泽
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3)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或阶级)基础;(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5)十月革命开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解题方案:
根据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内容来答
评分标准: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作业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所感
今年暑假,我通读了毛泽东所著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了解了当时我们党所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扎根于广大农村,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其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该文章不仅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条件,还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意义。文章分为六个标题,第一部分是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第二、三部分是核心,总结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及发展中的几度成败,英明和谬误。第四、五、六部分是对湘赣边界红色政权今后工作任务的部署。这篇文章成为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正值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所领导的秋收起义和周恩来、朱德等所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两支队伍会师井冈山,建立了我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从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土地上有了属于人民自己的红色政权。它的诞生,使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是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的。
毛泽东在文章中提到“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从广东出发向长江发展的1926年到1927年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事实也正是这样,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是如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建立属于自己的红色政权,就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指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这里我们不难注意到,他特别强调是正式武装,他坚持武装斗争的思想表现得很坚定,原因在于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存在,不仅要依靠当地的红色赤卫队等地方武
装,而且还要拥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作为主要力量。因为,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就不能使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得到巩固。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文献。其中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精辟论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所指引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中国工农阶级由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变为统治阶级,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已经是被中国革命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所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对于今天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广大第三世界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被殖民化、半殖民化的现实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斗争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所指引的道路,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切实可行的正确道路。这是毛泽东的光辉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对世界人民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关于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和他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使毛泽东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紧密的融汇在一起,构成了一整套指导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翻身解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严密的、切实可行的伟大理论——马列毛主义。这也是已经或正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实
践所要证明的。所以这次读毛泽东的这篇光辉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年所有官方的主体传媒和非官方的右倾网站,都在鼓吹资本主义的先进性、优越性,都在制造一种非常荒谬的逻辑,说什么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并没有把中国引向富强,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继续革命打击了资产阶级,堵死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路,把中国推到了“频临崩溃的边沿”。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能把中国就是成世界第一流的国家,只有把向美国学习资本主义,把美国当老师,跟在美国资产阶级的后面,中国才能统一,才能富强。这都是在欺骗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些年来美帝国主义全力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政治
一体化”就是一场全新形式的世界性的阶级斗争的大交战。经过这场大战,给帝国主义所带来的除了一波又一波的永远再也平息不了的金融危机以外,还有的就是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本质暴露。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已经成了制约和破坏生产力的捁桎了。
现在,实践已经并还在继续证明,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必须“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要准备着由盲目性遭到的许多失败和挫折”。如果我们不能去这样做,那就绝不能“取得经验”,更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毛泽东的关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论断,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真理。
在我看来,在当时那种危急的情况下,没有谁能理智地正确地分析自己所处以及解决的方法,而毛泽东却能够做到,并且在那么多人的反对下,还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带领人们走向光明的道路。因此我觉得毛泽东不愧是伟人,他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领导风范和那种领导魄力,最重要的是他的光辉思想和正确的理论,使我们无不为此而叹服。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学习毛泽东的思想精髓,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身边发生的事情即遇到的问题,积极地去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学会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多彩,更完美。我们要正确处理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就要像毛泽东主席那样冷静地,从容地解决,用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思考,才把事情不会越搞越糟,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条不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成为有用之人,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关于那个动荡时代的种种,已沉淀为往事,由后人评述,抬起头来,是现实的天空。其实为什么这个年代还要学习毛泽东思想,真正明白答案的人恐怕少之又少。我的观点是:除了书中讲的各种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学以致用。毛泽东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的思想,还包括哲学的,经济学的,史学等范畴,折射出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生活的态度等,正如书中说这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许多思想在我们当今仍没有过时,学习它可用它更好的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如实事求是的精神,读这篇文章过程中,就深深感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态度,写文章有就直接说有,错就不犹豫的批评,问题短期没法解决就坦然面对„„或许这个时代前进的太快,于是多了几分步履匆匆,少了一点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然而,我愿意相信,如实事求是这样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会被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为人们的思维习惯。所以我认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很有必要。
因为,真理应该永恒。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作业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读后感
学院:电光学院姓名:闫康俊学号:1004220241指导老师:唐恒照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总括了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表的著述,主要包括了对国内各阶层革命性的探讨,红色革命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分析,中国革命战争战略特点总结,中国内战形式的剖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实践论与矛盾论等哲学理论的讲述。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
1924年国民革命的兴起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等新情势,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有清醒的认识,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出了这篇文章。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当时的阶级分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最后将这些阶级划分为革命可团结的朋友,革命的敌人两部分。在本文中毛泽东指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附庸于帝国主义,代表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是我党必须坚决反对和斗争的;中产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矛盾的阶级,他们反对以阶级斗争学说解释国民党的民生主义,同时他们反对国民党联俄和容纳共产党及左派分子,因此这个阶级也不是我党当时可团结的朋友;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要远远好于中产阶级,这个阶层数量众多,且倾向于革命,一旦战时,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小资产阶级也会被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着革命;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是革命的中坚力量,这两个阶级在中国数量最为庞大,其深受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有着近乎完全的革命性,其中尤以工人农民为代表;游民无产者,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工人,他们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这一批人勇敢奋斗,如引导得法,亦可变成一种革命力量。在对当时中国的社会阶层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后,毛泽东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毛泽东还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1926年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白色恐怖,一些红色根据地的同志对革命前途或感到悲观或觉得渺茫。在此背景下,毛泽东与1928年10月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政治状况,指出当时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我们的革命敌人依然存在,因此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的革命仍需进行。
在本文中,毛泽东客观的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能过存在一方面得益于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影响,一方面也因为代表不同利益的军阀之间互相倾轧,不能完全意义上听从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剿匪”行动。他提出我党我军要利用这些军阀之间的斗争,军阀互战时我们有策略地扩张,军阀和平时我们要收缩兵力,集中优势应对围剿。同时毛泽东指出了军事根据地的经济问题,提出要发展根据地的经济,以应对国民党的封锁,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这些策略使得红色政权的根据地能够在一次次的围剿打败敌人,保护革命果实。
三、《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读后感。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在这样一个全面抗战情绪高涨的背景下,毛泽东发表了《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
“我们的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坚固的团结,是为着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目的。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广大群众,有待于我们宣传、鼓动和组织的工作。资产阶级抗日派的和我们建立同盟,也还待我们的进一步工作。”在这段话中,毛泽东指出在抗战中我们的中坚力量依然是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广大群众,我们要团结他们动员他们走向抗日的战线,同时他也指出在中华民族收到日寇入侵面临亡国危机的时候,我党不能沉迷旧见,此时应该抛弃前嫌,与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建立同盟关系,共同抗击侵略者。
“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方针”,这是毛泽东在本文中提出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论述。他指出依靠一党一军的抗日战争必然会失败,只有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号召全民抗日,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应对日寇的入侵,最终打败敌人。历史证明这样的决策是成功的。
四、《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发表于一九三七年七月的一篇马克思哲学分析。在本文中,毛泽东批评了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等错误认知,指出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求知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在这段文字中深刻的剖析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都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因行定知,先知后行,再以行验知的知行统一观念,并将这种观念成功地移接到党的领导,军事斗争,土地改革等多个方面,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全套丛书一共分为四卷,限于时间,本人只能选取其中的第一卷去阅读,并做简要的读书摘要与观后感。时间仓促,认知有限,本文中的浅陋之处,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