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10:5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小编推荐)》。

第一篇: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小编推荐)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诸多挑战。

教学手段先进性的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普遍面临着教学硬件“

跟不上”的现象,有许多学校甚至连一台微机也没有,更谈不上互联网的运用。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影响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知识的更新;学校管理仍然是依靠“本本”管理,无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校缺少理化生实验室和必要的实验用品,教师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教室缺少音像设备,有限的光盘、磁带等只能成为摆设,教师即使有好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也无法在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和落实。落后的教学手段给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了挑战。

教师素质全面性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呈现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特点。部分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在以下几方面严重制约着农村新课程的实施: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二是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基础。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选送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选送意识不强。同时,很多学校的教师是包班教学,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教师不能外出培训,影响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完善,影响了现代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对新课程的把握,不能高标准、高起点地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不能形成实施新课程的骨干教师队伍。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校本培训停留在低水平的集中学习材料上,开展有效的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反思式等多种校本培训有很大难度。校本培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不能满足工作所需,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三是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有的教学书刊掌握在领导手中,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四是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者素质的挑战

校长是新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没有校长的组织参与和引领,新课程实施很难推进。

首先,部分农村学校校长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还应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看试卷分数,看升学率,实施新课程是先进学校的事,是以后的事,有等待观望心理,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校长认为实施新课程是教师的事,组织管理是主任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无需

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了解。由于校长认识上的不到位,不能把新课程实施纳入校长行为,使新课程实施缺乏有效的领导和组织管理,致使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其次,部分农村学校校长不是“业务型”校长,而是“事务型”校长,擅长和热衷于事务管理,不擅长抓业务管理,自身业务管理素质薄弱。面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缺乏细致全

面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和掌握的也多是理论层次和观念层次的内容,而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参与不够、研究不够,不能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发挥有效指导和引领作用。教师实施新课程多数属于“自由”状态。

课程资源多样性的挑战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部分。就校外课程资源来讲,农村学校极为有限。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学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限制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使他们为课程资源不足而发愁,教师只教教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学校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学校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程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会使农村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工作真正呈现出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二篇:管理会计面临挑战

管理会计面临挑战

引言

2006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MA)组成研究组,对中国12个制造企业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做了两次“访谈之旅”,历时一个半月。其间,IMA的研究部主任Raef Lawson教授曾在武汉和北京做过此行观感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管理会计在美国确有“衰落”的迹象,人们往往认为财务会计比管理会计重要,在学术界中尤其如此。但从企业界的调查结果来看,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应该说是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在两次旅途中我们经常交谈,许多看法是一致的。现把Lawson博士两个报告的提纲和我们交谈的一部分内容整理在一起,草成此文。由于语言阻隔,不可能全部译出请他过目,所以本文虽然代表我们两个人的意见,但错误之处应由笔者杨继良负责。

管理会计衰落的迹象

提到管理会计,大家都会说,这是西方定义的会计学两大学科中的一项,是现代会计学的一项新发展、意义重大等。另一方面,又会立刻想到这门学科目前的处境不佳,学术界中许多过去从事这门学科的人,不少弃之而去,给人以日益衰落的感觉。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美国,在中国也是如此。也许可以说,这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

管理会计“日益衰落”,当我们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对比时,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在美国,当提到会计这个学科时,人们联想到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而不是管理会计;提到会计专业考试时,往往指的是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而不是执证管理会计师(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有译为“注册管理会计师”的,实际上只是通过了IMA组织的考试,由IMA发给证件,并没有向政府“注册”的意思。实际上CPA也同样是“执证”而不是“注册”。美国的CPA协会(AICPA)与IMA同样都是民间机构。中国的情况不完全相同,故称CPA为注册会计师,此处按中国习惯译CPA为“注册会计师”)考试。我们这次访问的中国企业,半数是具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交谈,和几所大学会计学院的青年老师和研究生座谈,给我们的印象是,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会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如果还没有取得CPA资格,第一件事就是要通过CPA考试。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会计硕士说,CPA资格对就业有决定性作用;通过一些外国的会计资格考试,只能帮助取得面试的机会而已。相比之下,成本太高划不来。CPA资格是在会计事务所工作所必需。在美国,在会计事务所就业的会计人员只占5%—10%,其余90%以上的会计人员是在企业内部工作。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会认为只有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师呢?分析其原因,美国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是经济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证券市场和资本运作来融资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安然事件(2001年初)以后更加明显。人们把注意力从管理会计转移到财务会计上。

中国的许多企业盼望上市,需要熟知CPA业务的会计人员。政府正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推出了一整套会计准则,使企业财务会计在2007年时做到与国际全面接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与财务会计方面的新规定更为关注,也是容易理解的。从报刊发表的文章和报道、从等待就业的学子的观点来看,人们对财务会计的关注超过管理会计,在美国和中国都是如此,这似乎成了一种国际趋势。

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却显出管理会计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极为重要;在管理会计的方法上亟待充实提高。近年进行的两项大规模调查(一项是IMA与安永会计公司合作的调查,另一项是IBM公司对其全球900家分公司CFO的调查)都得出同样的结论。

IMA与安永会计公司合作的调查

从报刊杂志所登载的文章看,对管理会计态度趋于淡漠的现象最迟应该是在2001年便被注意到了。作为美国管理会计师团体的IMA,深感对于管理会计当前竞争力的问题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调查,遂于2002年下半年与“四大”国际会计公司之一的安永合作,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通过网络通讯进行,共发出23034份问卷,回收2000份,约占9%,响应率与类似的调查相似。答卷者所在公司平均职工1750 人,年销售收入 3亿美元,40%属于制造业。答卷者中31%是带有“总(C)”字头衔的,在报告书中称之为“决策者”,其余称为“决策参与者”。36%的答卷来自大企业,具有10亿美元年销售额,相当于《财富》1000强的规模。

报告书开头第一句话是:“管理会计正处在关键时刻(critical juncture)”。竞争和经营条件的不稳定性加剧,促使出现许多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技术。那么,究竟哪些是在实务中被应用的呢?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调查结果有6项发现:

1.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关键的信息来源。81%的答卷者认为,成本管理对他的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其原因首先是当前经济滞缓,促使对成本管理和成本透明度的需要增加(75%)。其次,管理会计师更多地被看作是合伙人,56%的答卷者认为管理会计师关心的核心是战略性问题。可见,管理会计师仍然是决策者的战略参与者。

2.决策者和决策参与者都认为,最重要的是:(1)获得可以据以采取行动的成本信息(占答卷者的82%),(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占70%以上)。

3.有一些因素使成本的“能见度(visibility)”受到损害,即存在障碍。98%的答卷者认为存在扭曲成本的因素;38%认为有些因素甚至引起重大扭曲。扭曲的原因:30%认为是间接费用的分配,20%认为是共享服务的分配,19%认为是产品的多样化造成的。间接费用分配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是因为从各行业总体来看,经营性的间接费用和销售与一般行政管理费占了营业成本的34% 到42%,这部分成本的分配出了偏差,所以造成比较大的扭曲。

4.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是一件需要优先考虑的事。答卷者不论其所在公司属于什么行业、多大规模,都持这种看法。他们的理由是,企业已经拥有了各种新创的方法和工具,其中最普及(占23%-24%)的是ERP、新的编制预算和编制报表的软件。但一些一度相当普及的软件现在仍然被认为是重要方法的已降低到15%-16%,如作业成本法(ABC)和客户关系管理(CRM)。当一个公司考虑采用新的成本管理工具时,72%的答卷者(来自大企业的)称他们要使用本公司自己开发的电脑系统;其余28%打算采用已经成名的系统或ERP。因此,调查的组织者认为,虽然现行成本制度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够正确,但企业并不乐意采用新的管理会计技术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限制条件在于经济现状和内部资源不足。

5.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仍被广泛采用。76%的答卷者采用定量技术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全部吸收成本法);其次为编制经营预算占75%、基本上按直接人工分配间接费用的做法占70%。愿意采用比较新的成本管理技术的不多:目标成本法占26%;增值管理占25%;约束论分析占22%。这些新的方法可谓尚在挣扎、谋求采用。

6.一些被认为能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之所以不被采用,其限制因素包括缺少适当的技术、缺少企业内部的支持、缺少领导层的支持。这三者伯仲相当,在作肯定回答的人中占84%-86%。但在做负面回答的人中,认为领导层支持不够的占40%,这是就大企业而言的;在小企业中,缺少技术成了最重大的限制条件。这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近来常有议论,说领导重视是关键所在。

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需要较好信息和现实限制之间搭起桥梁。对这个问题有多种说法:

1.采用某一种最佳软件并不是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万灵药”,他们只愿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较好的方法。用户需要更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软件,不只是现成的通用软件。

2.在目前价格昂贵的软件并不一定适用的情况下,传统的制表软件也可以适用于新的计算需要。

3.目前经济状况低迷,在不能明确认定某种建议有清楚的成本节约价值之前,企业领导不会愿意花钱购买新的管理软件。

尽管一般都认为成本扭曲普遍(“是常态而非例外”),各公司仍不愿意改变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公司已经部分地(暂时地)回复到比较常规的管理会计方法。这说明,决策者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关键需要和目前的系统现状,对症下药,不宜盲目求新求变。IBM公司的调查结果

IBM公司2006年在全球范围内对各地分公司任CFO之职的900位高级经理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1999年到预计的2009年这10年中,CFO需要在处理日常事务——即料理账务和报表中花费的时间正急剧减少:从1999年的65%减少到2006年的48%,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减少到35%;从事控制管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从20%提高到26%—27%;而向领导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花费的时间已有大幅度的增加,从1999年的15%提高到2006年的27%,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提高到40%!详见图1

在同一个调查中,这些CFO还认为,就其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而言,重要性比较低的是“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57%),然后依次为“从财务角度加强内部控制”(59%)、“不断改进业务的经营”(61%)、“配合本公司的领导确定发展规划并加以实施”(61%)、和“衡量和监督业绩的完成情况”(69%)。

这个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CFO正处于急剧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可以说,企业财会人员整体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之中。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属于财务会计的内容,仍然是重要、不可缺少的。但加强内部控制、参与实施业绩考核和向领导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属于管理会计的范围,其在企业财会人员的职责中已压倒了算账、记账的职责。

学术界的困惑和对学生的误导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美国会计学术界的状况。

美国会计博士近年来匮乏的现象随处可见。与过去相比,近来每年获得会计博士的人数大约只有10年前的一半。2006年夏,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每一位寻求职位的新科会计博士有3—4个现成的空缺等待着他申请。这种短缺现象必然引起这个学科能够开的课程和研究都有所减少。财务会计涉及会计领域以外的课程较少,而管理会计却涉及许多与会计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换句话说,大学的会计系在课程的设置上,侧重于财务会计,其原因与教师缺乏有关。

课程设置也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在美国,虽然各大学在组织教学中都享有自主权,但实际上在确定本科生的课程时,还得接受政府部门的意见。例如,州政府的教育部门对大学的资格认证有重大影响。而这些部门都会要求把对外会计(财务会计)所需要的内容包括在课程之中,忽略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其结果是大学本科课程往往以财务会计内容为导向。教授们也把最好、最聪明的学生向财务会计方向引导。有志于以会计为终生职业的学生,也往往相信他们的前程在于当一个注册会计师,不会选择其他方向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

教师的研究方向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学术界人士中,选定管理会计为其研究方向的往往处境维艰。照说,案例研究是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方法。20年多前,卡普兰号召学术界人士走出“象牙塔”,多从事这一类研究。他自己也确实身体力行,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然而,反响并不很热烈,大部分学术界人士仍然只推崇实证研究,常常看低案例研究。这是一种偏见。事实上,由IMA资助所作的一项案例研究,在2006年的AAA年会上获得“卓越会计文献”奖。可见,案例研究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当然从事案例研究是很难的,“成本”很高,学术界人士视为畏途进而贬低它的价值,在美国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在中国所见

对于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中国似乎是天文学上的“黑洞”:承认其客观存在,却不知其内容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于是,有各种错误的猜测也是免不了的。我(Raef Lawson)今年两次来中国,访问了12家企业,历时一个半月。从所花费的时间和访谈的范围来看,也许算是美国会计学术界中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最多的人。

访谈中,涉及最多的是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这是一堂很好的课,我(Raef)的意外收获,用一句话来总括,是“想不到有一些在美国认为是了不起的管理会计方面的新创举,在中国早就存在。”虽然还有待完善,有的还只是一个雏形,但不能不说中国企业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很有创见的。下面是对美国提出的一些成本计算和控制方法,与我们在中国企业所见的做法作的比较,见表1。

值得专门一提的是,在中国企业中,内部利润/成本考核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然而西方会计学者却往往把他们近年在中国所见说成是在中国推行了西方责任会计方法的结果。2000年在一本“顶尖”会计杂志《管理会计研究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上,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企业所做,“是西方管理会计实务(在中国的)一种应用。”类似的说法,屡见不鲜。笔者自己在20年前也有过这样的作为。我们在访谈中,曾经向这些中国企业的总会计师或财会部门负责人询及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些方法的。例如,与西方的“标准成本”几乎相同的“计划成本(有的企业也改称为“标准成本”),他们的回答是“一向如此”,已经经历了几代人了!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管理会计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平衡记分卡制度,提倡多指标评估业绩。然而我们所到的具规模的中国企业都有类似的做法。这些企业不但实施多指标考核,还把这些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最基层,而且有一套中国称为“原始记录”的统计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各企业还设有专门的职能机构(通常称为技术部或生产技术部)来管理这些技术经济指标的实现和考核。当被(杨继良)问及难道美国企业里没有这样的制度,以至于平衡记分卡提出多指标考核时,会被看作一种“创见”时,Raef的回答是,多数美国公司热衷于追求近期的利润,往往单纯以利润为目标,这也许是美国经济制度的局限性使然吧。

在对中国企业进行访谈时,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遍。有些大企业采用了整套的SAP管理软件,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再是记账、算账了。对成本、资金的控制管理和业绩考核是财会部门的工作重点,这和上文提到的IBM公司的调查结果相同。中国企业看来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成本方法,这并不能说他们在管理会计上是落后了,这与上文提到的IMA与安永公司合作对美国大企业的调查结果,也是吻合的。企业的CFO是不是参与了最高管理当局的决策,事关企业的机密,我们不便多问,但从中国政府最近对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地位的再次确认来看,中国企业管理也是在向这个方向迈进。

因此,从企业实务的角度看,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并没有衰落。

结束语

围绕管理会计呈现衰落迹象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如何分界,是不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线?这门学科如何走向全球化?IMA近年着力介绍德国的成本方法,并且提出“与会计保持距离”、奢谈管理理论的方向不完全正确,这些做法是不是有普遍的参考意义?我们有太多的基础性问题,需要把全球对管理会计有兴趣的同行组织起来,共同商讨、共同努力。这是一项真正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第三篇:成本会计面临的挑战

成本会计面临的挑战

摘要:文章阐述了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详细分析了当前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制造环境;管理理论;成本会计

当前,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表现为自动化和电脑化两个特征。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一是弹性制造系统: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并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序控制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工序的弹性化。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产品多样化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二是电脑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升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制造资源规划:指制造业所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是其前身。四是电脑整合制造系统: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上述所有新科技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甚至可达到工厂无人化的程度。

企业一旦实行自动化之后;生产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不但成本会降低;质量也会提高。相应地,公司的结构亦必须随之转化,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也应跟着提高,其经营管理方式也须进行自动化调整。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不加以改进,将会导致以下后果:首先,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取代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因制造费用的剧增及多样化,其分摊标准若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以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其次,传统的成本会计,可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而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的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量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为获得有利的原材料数量差异,生产者可能将不良质量产品转入下一工序,使废品损失进一步扩大等。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的有关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bc法),目前在美、日、西欧等国的企业,尤其是在那些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作业基础管理(abm),即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且消耗资源的作业。abc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尚不具备实行abc法的条件,但是abc法对我国制造费用分配的改革还是很有启发的。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第一,适时制(jit)。适时制就是零部件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或产品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倒推成本法。即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反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

第四篇:浅谈成本会计面临的挑战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当前,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文章就影响成本会计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策做以下分析。

1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表现为自动化和电脑化两个特征。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

1.1弹性制造系统: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并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序控制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工序的弹性化。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产品多样化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

1.2电脑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升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1.3制造资源规划:是指制造业所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是其前身。

1.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上述所有新科技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甚至可达到工厂无人化的程度。

企业一旦实行自动化之后;生产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不但成本会降低;质量也会提高。相应地,公司的结构亦必须随之转化,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也应跟着提高,其经营管理方式也须进行自动化调整。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不加以改进,将会导致以下后果:

a.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取代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因制造费用的剧增及多样化,其分摊标准若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以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b.传统的成本会计,可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而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的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量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为获得有利的原材料数量差异,生产者可能将不良质量的产品转入下一工序,使废品损失进一步扩大等等。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的有关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BC法),目前在美、日、西欧等国的企业,尤其是在那些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作业基础管理(ABM),即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且消耗资源的作业。ABC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尚不具备实行ABC法的条件,但是ABC法对我国制造费用分配的改革还是很有启发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2.1适时制(JIT)

适时制就是零部件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或产品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倒推成本法。即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在采用JT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将大幅度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成本法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的必要性受到怀疑。这样,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作详尽的追溯,无疑有些得不偿失,而为克服上述问题的种种努力,迫使倒推成本法应运而生。

2.2全面质量管理(TQM)

TQM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的“零缺陷”,并最终由顾客来界定质量。TQM促使质量会计得以产生。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日前仍然停留在质量成本确认、计量和报告上。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五大类组成。另外,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使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

2.3 战略管理

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像“以人为本”的人事政策、以“差异化”或“成本领先”的市场定位策略,以及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策略等等。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竞争者同质产品时,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使顾客能以较低的代价,取得同样功能的产品。战略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价值链分析、市场定位和成本动因分析三个方面。

2.4 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管理人员和员工不会满足于某一特定工作水平,而是谋求不断的提高。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发现;以前似乎高不可攀的目标现在竟然达到了。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在于,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并认识到降低成本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公司总是可以找出办法使本成本和费用低于上年。

2.5限制理论

根据限制理论,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样的目标,都有可能实现。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反之,如果加强其他联结处,则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限制理论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是,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地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要有逆向思维,要在企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反过来加大投入量,“为了省钱而花钱”。如果企业待解决的瓶颈是要更新设备,那么,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这样,就总体而言,效益会有所增加,这也是“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诠释。

2.6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一种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十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成员都应当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如销售量目标、成本目标、技术目标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完成。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我国邯钢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验中所揖的成本就是目标成本。从目标成本的制定到管理,我国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第五篇:平阳县农村“三资”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平阳县农村“三资”管理面临挑战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平阳县下辖10个镇(乡)、600个行政村、36个社区,2003年以来全县所有村社都实行了村账委托代理制,建立了10个代理服务中心,落实专职代理人员50名,所有代理中心均采用电算化核算,县、镇、村实现三级计算机监管网络。所有村社与镇(乡)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实行“五统一”、坚持“五不变”的管理方式。“五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五不变”即: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不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以村为独立的基本核算单位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民主理财监督权不变。我县村集体经济薄弱,截至2014年底,村(社)资产总额达236236万元,负债总额161043万元,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525个,1万元以下的空壳村有438个。通过近几年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规范化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得到了进一步保值增值,因村集体财务问题信访也大大减少,农村社会稳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二、面临挑战

虽然农村“三资”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委托代理模式受到质疑。现行的村账代理制,对规范村级“三资”管理起到的作用是毋庸臵疑的,但随着代理制深入推行,有人认为村账代理权限已经超出了委托代理协议的规定范围,代理中心 将政府的指导性意见作为工作的准则,报销标准、报销程序要求过于严格,如村干部报酬、办公费用、捐赞助等非生产性支出行为不仅要履行村级审批程序,还要经过社区、镇(乡)分管领导或纪委的审批,有些支出已经社员(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却仍不能报销,部分县(市)还强制要求将村集体现金直接纳入代理中心代管等等。事实上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由于在推行村账委托代理之前,只有极少数村有进行会计核算,绝大部分村只进行流水账的登记,票据保存及日记账登载都很不完整,公开也很不透明、及时,财务管理还达不到群众的要求,意见很大,上访不断。政府在看到村级“三资”管理混乱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深刻影响后,出资、出人、出场地、出文件,一手推动村账委托代理,建立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并将此作为村级“三资”管理的工作准则。但随着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村账委托代理抵触心理也越来越严重,部分人认为现有的委托代理已经违背了村民自治精神,对这种“三资”管理模式产生强烈质疑。

(二)村级“三资”管理动力不足。村干部经济或政治诉求没有给予合理解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无法保障,村级基层组织动力不足,不愿推动“三资”规范化管理。我县村级基层干部报酬待遇低,除村书记、主任与村监会主任领取1万元不到的固定工作津贴外,其它村两委成员、村报账员均没有固定报酬,当村干部是一项明摆的赔钱买卖,从选举一开始,首先村民就质疑村干部竞选动机不良,很多村干部也认为那么点津贴与自己的工作量根本不相匹配。村干部又没有转事业人员或公务员的渠道。而随着城乡统筹进程加快,村干部肩上的 2 担子越来越重,而对村干部廉政要求又越来越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较低,存在“软、懒、散”等情况,部分村主要干部长期不在家,票据签字不齐全,财务屡催不报结,重大经济事务无人主持,甚至部分村干部为了在任期能捞得好处,不惜铤而走险,挪用或侵占村级资金资产。村级“三资”主要管理者村报账员没有固定报酬,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部分报账员连最基本的日记账也不会登记,资金管理较为混乱,人员随意更换,队伍不稳定,积极性低,无法满足村级“三资”管理的需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会议、误工等补贴发放不到位,社员(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重大事情履行程序不到位。村级基层组织的动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村级“三资”管理的前进步伐。

(三)监督效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作用发挥不明显。村监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党组织书记又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因此村监会对村级财务难以开展平级监督。部分村监会主任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自我监督效力弱。大部分村村监会只有村监会主任领取固定津贴,村监会成员不参与村级事务监督,导致村级监督没有履行集体决策。二是镇(乡)监管不到位。多方的压力常常让镇(乡)“三资”中心会计监督不够独立。一方面来自村级压力,部分村干部过分强调所谓“自治权”,不将相关手续或附件补充完整,拒不执行相关的财务规定,而“三资”中心拿不出强制性惩罚措施。另一方面来自镇(乡)政府方面的压力,镇(乡)一级大量的工作要由村里去实施完成,村里的财务一旦停报,相关的工作任务就无法推进,在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与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两者起冲突时,镇(乡)里就会毫无犹豫地 选择前者,受聘于镇(乡)政府的代理会计,只能遵从。三是县审计监督力量薄弱。我县按照三年轮审任务,每年至少要完成200个行政村审计,群众反映强烈要求审计的村就不下10个。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服务站才配备专职审计人员2人,现有的审计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审计任务。审计取证难,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有些疑问焦点无法取得相关证据,只能出具有保留的审计意见。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差,对于审计出来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进行处罚,无法对村干部起到较强的威慑作用,群众往往对审计处理结果不太满意。

三、建议对策

(一)转变管理模式。村账委托代理本意是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差、会计监督不独立等问题,但在观察中发现,违反委托代理协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触犯村集体自治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此时若不深刻反思改变原有的代理模式,村账委托代理制毕将会步履维艰,其效果也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转变“三资”管理模式:一是充分尊重民主自愿原则。村集体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由社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在村集体与代理机构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订立书面委托协议方可施行。取消村集体代理率作为镇(乡)“三资”管理的考核目标,严禁强制代理,协议期满后,村集体可自行解除代理。二是管理为辅,监督为主。村账委托代理制本是解决村级“三资”管理混乱的暂时权宜之计。一直让村集体“三资”被动接受代管,村级财务制度建立、执行落实、民主监督等方面进行大包大揽对提高村级自身管理水平没有好处,也不现实。笔者认为镇(乡)政府已经到了从村级“三资” 管理主体逐步退出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如何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监督,对村民信访反映的热点、焦点“三资”问题进行深查,对离任的村干部进行任期审计,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促使村集体“三资”自主管理,用法制化思维全面代替行政管理手段。三是建立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引入充分竞争机制,引导民营资本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出租、发包、转让等重大资产处臵及村集体股权转让、村集体重大工程建设等行为搭建一个信息畅通、高效完备、公平交易、充分竞争的平台。允许村集体委托代理公司、镇(乡)代理或自我核算等多种“三资”管理模式共存。

(二)调动“三资”管理积极性。调动村级基层“三资”管理积极性关键是要解决好村干部合理的利益诉求问题,针对本县的实际,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核定村干部(含村账报员)报酬标准。根据村人口数、村集体收入、当地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核定村干部基本报酬,再将村“三资”管理的工作列入年终绩效考核,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发放年终绩效奖。资金来源为县财政、村集体自筹、各项工作经费。二是合理解决村干部政治诉求。每年全县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人员考试中预留一部分名额给村主要干部,对连续3年“三资”管理工作考核优秀的村干部给予加分。三是部分解决村干部的养老问题。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对任职期间村级“三资”管理稳定,未出现“三资”违法乱纪行为的村主要干部(含村账员)养老保险进行补贴。四是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明确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用范围和补助对象,县财政每年对村集体经常性年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补足到5万元。各村根据组织运转经费的预算方案列支,确保各项“三资”管 理活动议事程序到位。通过进一步理顺村级基层组织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调动广大村干部“三资”管理积极性。

(三)加强监督效力。通过多层联合、提高管理手段来加强“三资”整体监督效力。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村级监督。保持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独立性,建立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负责制,依法依规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级工程建设、村务公开、村干部廉洁履职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严格执行“先理财、后审批、再入账”的村级集体财务工作流程,定期向广大村民公示监督结果。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对认为未履行集体决议、监督不到位或故意刁难的村监会主任给予告诫、罢免并扣除相应津贴。二是加强镇(乡)监督。从这几年运转来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仍存在着监督不独立情况,可见直接代管并解决不了问题。镇(乡)政府还是要监督上着力,镇(乡)纪委、组织办、“三资”办、民政办等部门组成村“三资”监督小组定期开展村级“三资”管理情况巡查,及时纠正存在问题,督促落实县级审计监督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抽调镇(乡)具有农村审计资格证的“三资”管理人员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问题开展专项审计,查处相关责任人责任。三是加强县级监督。通过委托社会中介的方式来充实我县农村审计力量,2015年我县已下拨财政预算69万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经费,按每年230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计划,推进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工作,审计结果向社员公布。委托社会中介审计大大加快了审计进程,同时也打消了部分群众对县级审计监督部门不信任的疑虑。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建立纪检、检察、审计、农业、财政等部门组成农村审计联席会议,建立问题移交、定 期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结论一经核实要立即移交,确保审计处理结果的落实。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四是加强监管创新。在原有县、镇(乡)两级联网的基础上,开发村级报账平台,建成县、镇(乡)、村实时数据交互三级联网平台,不断延伸监督触角,通过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实现“三资”管理及运行情况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实时预警、实时监管。建立村级财务公开网、有线电视公开等平台,在村集体同意授权的前提下,探索将村级原始凭证、日记账公开,使村级财务公开完全透明,切实让农民群众发挥好监督主体作用,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实现“阳光管理”。

下载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教导处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农村小学教导处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在一起交流,真是非常的荣幸。我和大家交流的问题是农村小学教导处日常工作当中,一些常见的问题。1、教导......

    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挑战

    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挑战 张晶 2004年,俄罗斯经济已连续6年实现增长,“俄罗斯正在重新崛起”成为西方的热门话题。2003年,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专题报告称,俄罗斯......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信息服务市场广阔 一:信息时代,中国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大,用户的需求量大。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中国特色新......

    税收面临网上贸易的挑战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狂发展,因特网向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延伸,使网上贸易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新模式。由于网上货易的商品交易方式、......

    集邮面临的挑战5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邮协工作的几点思考荆州 肖 舟集邮大潮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并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奔涌向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思想观......

    中国社会面临的几个重大挑战

    中国社会面临的几个重大挑战 我想针对中国的社会现状说说我对中国社会三个方面的个人的想法分别是:食品安全、道德建设、贫富差距。 First 食品安全 俗话说的好:国以民为本,民......

    “盒中商铺”面临挑战(精选五篇)

    “盒中商铺”面临挑战 随着“综合体运动”从热潮到结果,越来越多的商铺产品被推上市场。 今年前8月,广州商铺新增供应量大约2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而住宅的新增供应......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余胜海/文 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尽管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还很靠后,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