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共5篇)

时间:2019-05-13 10: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和县县委党校陶训健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号文件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要因地制宜、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搞一刀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1、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

代表人物:晏阳初(中国乡村教育之父)、梁漱溟等知识精英。主张:“四救”即文化教育救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

2、1956—1978年优先发展工业,重视农业发展,农业走人民公社道路。

典型代表: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但共同占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生产方式没有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反而走向共同贫穷。3、1978—1991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典型代表:小岗村 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解决了温饱但解决不了富裕。

4、1992—2002年乡镇企业发展,“三农”问题突显。华西等一批经济基础好、区位优越的地区通过乡镇企业在城乡一体化、工业化等

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全国来说,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激化,“三农”问题突显。

(二)、世界背景

1、台湾的新农村发展(50年代)。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特别是亚热带农业发达。

2、韩国的新村运动和农村地区开发(70年代开始)。历经三十年,农民平均收入与城市居民基本持平。

3、日本的农村振兴(战前和战后两个时期)。农业非常发达,财政支持力度大,农民协会组织完善,农民收入平均高于城市居民。

4、欧盟:政府补助、重视环境政策。政府加大补助力度,农民组织政党影响政府政策,政府必须时时考虑农民利益。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1、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明。耕地保护不够,土地作为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规范经营。

2、农民收入下降,消费不足,影响可持续发展。消费不足,内需拉动不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隐患多。

3、生产条件差,科技水平低。科技投入少,基础设施落后,主要在传统农业框架下的粗放式生产。

4、政府扶持不够,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奖金供求矛盾突出。

5、社会化、组织化水平低。农民经营主体分散,信息不对称,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6、农村教育、文化、人居环境、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有待提

高。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1、完善土地等基本制度。创新方式,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新机制。

3、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面向市场,结合本地实际,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4、坚持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重视劳务经济,发展二、三产业,把新农村建设和新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协调发展。

5、重视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经济发展关键靠人,目的也是为了人,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培养新型农民。

6、组织农民协会,搞好“三农”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篇: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先后到湖北、河北、江西等地农村调研,专题就农村建设问题与农民群众进行座谈,听取地方干部的意见,形成了一些初步想法。结合调研情况,现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其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文件中,也多次提到要建设新农村。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围绕实现小康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小康建设的热潮,名称各异、内容多样、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农村小康示范村、文明生态示范村、农村家园建设计划等在各地纷纷涌现,向广大农民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进入关键时期,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党中央重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内涵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有着特殊的背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不仅成功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彻底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相比,同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我国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建设凌乱无序,脏乱差现象严重,整体村容村貌落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旧习俗还普遍存在,等等。没有农村的小康,全国小康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由于受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影响,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我国存在着重工业和城市、轻农业和农村的倾向。在公共财政的分配体制上,重点关注城市和市民,忽视农村和农民,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农村公益事业长期靠农民自力更生进行建设,公共财政逐步将农村和农民边缘化,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和城市,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在调研中,我们问农民朋友“向往不向往城市生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向往”;当问及为什么向往时,他们的理由往往集中在以下方面,如城里人住楼房,干净舒适;城里人有天然气,做饭不用烧柴;城里人既有自来水,又有排水管道,洗衣、做饭、上厕所都方便;城里人可以每天都能洗澡;城里人有柏油路,晴天雨天都好走;城里小孩上学条件好,城里人看病方便。等等。这些回答虽然充满感性,但农民对城市生活淳朴的向往恰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城乡差别——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别是最直接和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考虑,就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迫切要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农产品供给绝对短缺阶段的结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已经从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由于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下降,农业的收益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业的要素投入结构正在发生资本替代劳动的明显变化,农业投入边际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呈加速上升趋势。在农业收益率下降和农业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下,农业和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随着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者转移到非农产业,对农业生产、农户和农村活力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如何防止农业萎缩和产业断裂,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如何防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引起的农村凋敝和社会分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开展新农村建设,目前时机已经成熟,具备了较大规模建设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大关,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支持的条件。新阶段不能再走剥夺农民、牺牲农业、忽视农村的路子,必须摆脱城乡分割、重工轻农的发展模式,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公共财政的安排,必须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让亿万农民充分分享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成果的基本理念,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的农村,解决政府公共财政长期缺位问题。因此,国家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引导和组织亿万农民开展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是完全可能的。近几年来,国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对能够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水电、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的支持力度,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甘肃省临泽县、河北邢台市、江西赣州市还结合本地实际,整合各类资金,陆续开展了农村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试点等工作,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同时,通过工程建设,在投入、建设和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方面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因此,从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基础。紧扣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目前,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在于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化解“三农”矛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前提。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怎么定义?现阶段的建设内容和重点是什么?这是一个必须回答和界定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应包括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重要方面,即通过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饮水卫生安全、村庄庭院绿化、厕圈卫生整洁、垃圾堆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机会平等、医疗条件良好、文化生活丰富、村民自治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从当前农村建设现状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突出以下重点和建设内容:

一是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国还有8%左右的行政村不通公路,中西部地区大多数村基本没有硬化路;全国2.4亿农户中还有一半没有通自来水,还有数千万农村人口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无电人口也还有几百万户。绝大多数农村根本没有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广大农村的环境和村容村貌急待改观。要继续加大农村道路特别是村内道路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太阳能、风能和小水电。建设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搞好村庄绿化,实施乡村整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

二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发展。目前农村社会资源占有率低。农村教育方面,农村人口中还有不少的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比例较高,农民受教育机会大大低于城镇;农村卫生方面,全国80%以上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在城市,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足20%的公共卫生资源。另外,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民所享有的政府福利存在被边缘化倾向。为此,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卫生所(室)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三是健全村民自治。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体制不健全,广大农民在处理公共事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合作组织还相当缺乏,力量薄弱,导致当前农村基层经济社会运转效率低下。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导向性和原则性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塑造农村新风尚,促进农村和谐。

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前应防止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要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个筐,把有关农村发展的各方面事情都包罗进去,导致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背离了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是要防止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去开展工作,影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三是要防止重走过去的老路,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场政治运动,采取层层压指标、搞考核,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做法,把好事办成坏事。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妥善处理好当前重点与长远目标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刚刚跨越温饱线,实现总体小康目标。要实现16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需不懈奋斗,构建和谐社会更需付出长期努力。同时,解决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整体素质和富裕程度差距悬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落后等问题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因此,要克服追求短期政绩、企求在短时间内就想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浮躁冒进思想。坚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谋划长远目标,抓好当前急需。既要反对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急性病”,也要反对畏难不前,消极应付的“慢性病”。要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

二是要循序我国城市化演进的客观规律,妥善解决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口逐步向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趋势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开始,就要充分考虑这一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农村发展演变的影响。在广大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村人口大规模的集聚生产生活不太现实,可以自然村和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平原地区,要把村镇规划与推进农村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舍的拆旧建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的新的“空心村”和“无人村”现象。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即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甚至70%,在今后相当的一段历史时间内,仍会有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为此,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的同时,仍然要始终重视农村建设问题。

三是要正确把握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从表面上看,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落后面貌,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并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有人会问,是不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变了呢?应当看到,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减免农业税费,开展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收入得到稳定增长。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农民仅仅依靠发展农业生产来提高自身收入的机会越来越少,必须跳出“三农”谈增收。实际上,新农村建设开展的一些项目,普遍具有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能够吸纳广大农民直接参与建设等特点,又可以在扩大农村就业的同时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目标是一致的。要始终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为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农民自治组织的关系问题。既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更要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江西赣州市探索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在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建设、自我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村民理事会的指导,做到“多支持、多沟通、多服务、少干预”,具体指导村民理事会制定章程、建立制度、规范运作;鼓励和支持理事会自主管理、民主决策、大胆工作。村民理事会中党员较多的,要设立党小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现阶段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抓紧制定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我国农村布局分散,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建设量大面广,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结以往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要制订科学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使新农村建设一开始就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清楚的框架进行。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综合部门牵头,抓紧制定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当前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内容与重点,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各地也要结合实际,编制省域内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空间布局,在规划指导下,以县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坚持用规划统领新农村建设。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明确不同地区建设重点。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大,各地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优先序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力戒急功近利,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第三,坚持政府扶持、资金引导,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民投入能力还有限,其他社会主体的投入量还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适当投入进行引导就尤为必要。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视野,作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的农村。建议在稳定有关各项农村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整合现有资源,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建设长期滞后局面。值得指出的是,除财力、物力投入外,政府要更多地发挥宣传、动员、组织和协调方面的作用,通过强力推动、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好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这也是政府投入能够切实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

第四,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实施模式多样,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为平稳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各地要首先选择部分基础较好、有明确的规划且已经开展支农投资整合的县(市)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据了解,目前江西、河北、甘肃、湖北武汉等一些地区围绕农村小康建设,以村为平台,制定专项规划,明确部门职责,整合现有资源,已经先行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要注意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要探索新的政府支持方式。改变以国家直接投资为主的支持方式,借鉴韩国“新乡村运动”的成功经验,采取国家补助建设物资为主、资金为辅,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切实发挥国家投入的引导作用,主要依靠广大农民进行项目建设。二是要探索总结新的组织方式。有关部门要搞好协调和服务,加强培训、组织和宣传工作,通过切合实际的宣传教育以及动员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逐步演变成一种民间自发、内涵更加丰富、更注重社会实效的群众活动,改变过去自上而下发号施令,不干也得干,层层压任务的工作方式,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群众的活力。三是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任务重,要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坚持向改革要效益。根据农村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别、性质和特点,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都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吸收社会投资开展新农村建设。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第五,坚持尊重民意、农民主体,发挥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还十分有限,农村也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现阶段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要明确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农民自立、自强、勤勉、自助、协同的精神和意识,树立农民立足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要注意尊重民意,珍惜民力,解决农民最为迫切的难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采取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赢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一项全民性、自发性的活动,这是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三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认识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

1.农业增长方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除非农民的耕作或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否则,农民的收入水平没有因为专业化水平变化而提高;引起显著变化的是农民的劳动时间在缩短。所以,农业经济成长是一个加强农民隐性失业的因素。

2.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解决农村隐性失业要靠城市化。从现实看,中国的劳动要素分配还不是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格局,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建造一个居住7亿5千万人口的300万个自然村的“集合体”。这个逻辑要求我们关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并提出关于“积极的城市化政策”的建议。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究竟有何影响?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农业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核心经济政策才能论证清楚。课题组将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以期在理论上说明农村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影响。

(二)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入的规模、机制及其相关政策研究

1.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依据是什么?

2.国家财政投入农村资金的效益如何保障?2006年,中央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计划达到3400亿元人民币,但这笔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为各有关方面所关注。按我们的初步研究,支农资金使用十分分散,多头管理问题相当突出。这种情形与支农体制很有关系。

3.目前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约束因素,一是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得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有所增加,二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继续深入研究,以适应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

4.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农村投入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效率维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方面的关系;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机制等。

5.农村政策体系协调性研究。目前,我国农村政策可以分为大约10个方面,总体上看,这些政策对我国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政策的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策的实施成本比较大,政策落实的部门扯皮现象比较严重。同一领域的许多农村建设内容也存在政出多门现象。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个综合性的整理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新农村建设的微观政策研究

1.农产品供求平衡与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研究领域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平衡有了深入研究,但这个研究在农产品供求的预测方面还没有显示很好的效力。农村市场特别是粮食市场的改革近年来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统筹部署农村市场中农产品销售和工业品购进体制的改革还做得不够,问题不少。

2.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3.农村土地关系研究。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意见很不统一。农村宅基地研究是薄弱环节。对未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能走向,必须提出论证严密的研究结论。

(四)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乡村治理机制研究

1.乡村政治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村庄层面上发挥的职能和作用,村委会在村庄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第二,村庄选举的具体形式、程序、原则和结果,以及其结果对不同地区的村庄发展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和

影响;第三,村庄其他基层组织、宗教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例如宗族、家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2.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研究。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以往人们的讨论往往只停留在乡镇或乡镇以上政府的层面上,而缺乏对村庄层面的研究。村级公共财政已成为基层财政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但它却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在新形势下,我们将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等政策讨论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形式,探索进一步发展的经验。

3.乡村社会事业发展及其管理研究。农村发展差别较大的方面,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管理上。由于国家在该方向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而村庄又是自治单位,因而导致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管理体现在各个村庄上有较大的差异。从这点出发,我们将研究社会福利的层次、差别、原因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

4.乡村农民组织发育及其作用研究。农民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从近几年的观察看,农村各类组织已经广泛涉及农村社会活动,并在农村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农民自治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等)的作用目前还存有争议,需要通过调查和理论研究对相关问题做出回答。

三、课题欲突破的难点及主要创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需要理论和政策研究回答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问题是原有的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所导致的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类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相应地,为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政策调整和新政策体系的构建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宏观经济社会体制方面的政策调整;第二个层面是农村和农业自身政策的调整。从逻辑关系上,研究的路线是实践——政策——理论,在现实经济生活和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实践、政策和理论三者是互动的关系,但以政策研究为突破口。研究工作创新的可能性也在这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政策调整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体现研究工作创新性也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部门既得利益固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严重影响国家支农效益。整个“十五”时期,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明显增加。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11300亿元,年均增长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但第一个问题是口径不清,“三农”支出如何界定?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科目?实际上仍较模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并不是直接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第二个问题是即使按这种口径,支农资金的比重也在下降。因此必须深化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国家财政资源的分配和投放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体现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上。我国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资金占很大比重,市场配置资源的比重在缩小。专项资金的问题首先不在于比重和数额的大小,而是其分配的方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财力为农民办大事,办实事,但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也就意味着调整原有的部门利益格局,剥夺或削弱某些部门或集团的权力,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三)政府职能和管理模式尚未转变,保障社会和谐的乡村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和村级组织应由统治型转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可是当前在许多地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干部考核机制仍占据主导地位。

在力求对上述三个方面问题回答中做出创新性研究的同时,我们拟利用先进的经济分析工具对下述若干技术 性问题着力进行研究,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1.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但从我们的初步观察看,如果经营规模不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并不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只是节约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对于这个初步的观察结论,要在研究中进一步给出确切的回答。

2.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在规模上和效益上都有一些不大清楚的地方。要勾勒出这方面的清晰现状,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

3.城市化过程综合研究。在现有进城务工农民中,究竟有多少农民愿意放弃土地定居城市?中国村庄的结构性衰落趋势已经发生,这种趋势在未来会有什么表现?中国要不要实行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如何实行?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需要认真的调查分析。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我们现在强调水、电、路、气以及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交换平台等现代基础设则常常被忽视。按照动态的过程(考虑到乡村人口的减少等),所有这些基础设施按照什么标准建设?投资机制如何建立?究竟需要多少资金?目前,我们对这些问题并不清楚,也影响到政策的连续性。

5.农产品供求平衡与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研究领域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平衡有了深入研究,但这个研究在农产品供求的预测方面还没有显示很好的效力。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研究。

6.乡村两级公共管理机构职能与财源关系研究。这方面相关的研究比较多,但我们遇到的根本问题是责任与权利的对称机制的建立。进一步说,要通过省以下的分税制的完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这一点的研究工作还很缺乏。

7.关于反映农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建立。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研究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以及已经建立技术指标的可行性。

四、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历史任务,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尚未解决的老问题还将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现有的理论储备和现行的政策体系显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决策者及政策执行者面临的新挑战,能否应对这些挑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理论价值。

党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面说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过去的经验证明,仅仅是在农业和农村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不在农业和农村本身,而在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体制和政策导向。我们过去强调,解决农业问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促进工业化进程;解决农村问题,要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城镇的建设;解决农民问题,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当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发展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这部分农民如何发展?中国的农业如何更具有竞争力,既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能使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在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应如何改革与完善以保证农村的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应如何加速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使农民的权益更好地得到维护?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从宏观经济体制和农村发展两个层次相应进行政策调整,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必将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正面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从中所引申出来的结论,一定意义上可以给中央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到亿万农民的战略决策,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本项研究中所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这项伟大工作的进展、保证这项事关全局的事业的成功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新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生产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二)生活宽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三)乡风文明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四)村容整洁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五)管理民主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意义: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杜俊

(学号090401106)

【摘 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4]。

【关键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生村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但是中国目前的许多经济问题也均导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应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1.“三农”问题的由来。建国前后,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耕者有其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群众劳动积极性,然而,集体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破坏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和劳动自主权,在经社教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之后,农民处于贫困状态,“三农”困境基本形成。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出现波动,通货膨胀和政治**相互影响,农民负担加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三农问题再次突出:农民种田亏本,城乡差距加大。

2.三农问题的现状:(1)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2)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3)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是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3.三农问题的对策:一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对农民进行松绑、减负、扶持。例如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份的部分县市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了;2009年8月4日人力资源部透露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激活农村市场。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例如2009年9月15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城乡差距缩小到2.5倍。四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五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2009年7月26日,江苏省已实现自然村100%通宽带,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宽带”的省份,全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六是构建四大系统:维权政治系统;政府支持系统;社会扶持系统;农村自解系统。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月1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人民法庭工作的通知》,提出人民法庭要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维护农民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各项权能。把农民依法享有的对承包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权能落实到实处,实施全方位的司法保护。又例如大学生村官,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是传播了新知识,带来了新思想2.是推广了新技术,带来了新方法3.是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7]。七是加快城市化和建设小城镇。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待农民、农业、农村的政策上发生了许多变化。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5955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637亿元,增

长了37.9%;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了7161亿元,同比增长了1206亿元[3]。

在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这是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重大创新。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2005年11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一次关于“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的表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未来数年科学发展的首要方略。2005年12月28日到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会议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全面部署了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修改后2006年以中央一号文件下发,这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1]。

改革开放33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发生了许多的明显的变化。

一、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推进城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民梯度向城镇转移。中心城区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近郊和远郊区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城镇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

二、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33年来,不断探索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特别是2003年以来,把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引领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着力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努力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三、农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要求,积极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农村社会事业得到较大进步,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深入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环境整治、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广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农村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保等社会公共事业。

五、农村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高,努力培养新农民,形成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突出特征。着力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施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工程以及农村党支部活动中心、乡镇文化活动中心、乡镇农村书社、村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多渠道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法制意识逐步增强,爱国守法、勤勉自强、团结合作、孝悌和睦的文明风尚在农村进一步树立,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加强党的领导,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在广大的农村,从来不缺乏具有智慧和魄力的领军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中,逐渐涌现出了六个领军人物:1“余家华现象”破题农业现代化 2张全收:我是“农民工司令”3刘永好 以“惠农劵”破解“三农”融资瓶颈4曹东哲 利用互联网帮农民卖产品 5徐文荣 缔造横店式传奇 6 宁高宁的全产业链思维。正是他们带领着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兄弟默默地推动着农村社会的发展[3]。从个人出发,我觉得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投身建设,我在大学阶段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多了解国家实事和农村实事,以后走上社会希望能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报答那块养我育我的土地。

虽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赵海均六十年中国大变革 世界知识出版社461页

[2] 中国国情读本 新华出版社 148页

[3] 中国国情报告2009~2010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83页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10页

[5] 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人民出版社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红旗出版社

[7] 胡越高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五篇: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摘要:根据新闻报道,目前中国GDP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以前的粗放型转变为现在的集约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在很多方面,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中国农村的经济模式,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原来落后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一个时尚的新名词。本次实践活动我们走进十家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来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新农村、科学发展、十家子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历史上曾一度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在近代,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一度落后并处于挨打的境地。虽然今天的中国经过自身的改革和对外的开放慢慢恢复以往的生机,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环境破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粗放等。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无疑帮我们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的农村长久以来似乎就是贫穷的代名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改变农村旧貌已经是刻不容缓。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成为发展的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奔赴十家子镇。宽阔的马路。。。。和谐是村子给我的第一印象。体会到了风采。

在十家子我们体会到了国家首批级旅游区。。。。玛瑙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当地的环保委员会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一个小小的村庄却拥有至高权力的环保委员会,对于任何一个**村环境的投资项目,环保委员会都有一票否决权,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得益于他们始终注意生态,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之路走的十分坚实而长远。

。。村作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楷模值得各地学习,而中国农村的发展最能体现中国科学发展经济的形式,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旨在透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式调查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村致富的重要关键点是发展了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也在于此,然而这一点在目前我国农村是不足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国农村发展的呢?耕地少,肥力差;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难;农业物资供应难;农民素质差;劳动力素质低;

从自身实际出发,致力于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注意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操作、科技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生产、科研、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的效益提高、功能拓展,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而像。。村这样的农村在我国毕竟是在少数,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仅是城市之间就是同个城市的不同乡镇都有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要我们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扶贫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大资金和项目扶持;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大农村道路、农田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从提出到现在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但是大家对于这一政策的感觉是落实不够,口号太多,可见在建设新农村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村作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新农村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周边乃至全国的乡村共同致富,我们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认为可以将。。村的发展形势作为一种模式,在一些与与。。村差不多的地方推广。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很关注如何发展新农村,如何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我们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这一次实践调查中去,最大程度地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执行力,一定程度上,我们知道。。村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新农村的发展状况,但我们也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善于把握机遇顺应把握机遇,顺应历史发展,永远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村发展历程给了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很好的发展模式,从产业模式和发展思路上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小组通过本次实践认为从下面五个方面可以推进加快我国经济向科学发展转变。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2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3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从前中国农村以粗放型经济为主,而以转变为今天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转变将科学发展转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本次实践我们走进。,感受新农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震撼与我国农村的全新面貌,震撼于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实践。今后我们将一直关注我国新农村的发展,更希望将来的我们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自己的一份力

下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当前,在全市以及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点粗浅思考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第三年中央发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为“十一五”十大方略之首,这次“一号......

    浅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看法

    浅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看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解......

    对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对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第三年中央发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为“......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裴国智贫困地区在实现生产发展上,伴随各地基层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增......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合集5篇)

    一、农村建设部署非常及时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和思考

    近年来,千灯镇把新农村建设全面融入“两个率先”的进程之中。今年,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各项指标的同时,新农村建设也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10月17日,省委书记李源潮视察千灯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