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摘要
随着近几年私家车猛增,导致了日益拥堵的交通和环境污染加剧。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石油价格日益高昂,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积极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将成为各国在汽车发展领域的焦点。
关键词
汽车需求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发展
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世界汽车组织最新的预测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增长率将达到3%,世界汽车销量成缓慢复苏的迹象,中国一季度产销量均突破10%全年的产量预计将突破2000万辆。首次超过欧洲。在中国城镇化的带动下汽车销量是否继续增长?如何平衡猛增的汽车销量与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车展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了1300整车,其中新能源汽车共有91辆,而中国本土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只有35辆。这个数字比2008年北京车展少了一半。在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政府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什么会遇冷了。新能源汽车是否能够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汽车产量达1927.18万辆,销量达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63%和4.33%。随着近几年私家车猛增,导致了日益拥堵的交通和环境污染加剧。以今年的北京雾霾天气为例,雾霾颗粒比例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及扬尘占16.7%,16.3%;工业颗粒占15.7%。以及其他污染占29%。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型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陈柳钦(2010)表示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石油价格日益高昂,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积极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将成为各国在汽车发展领域的焦点。而截至2012年底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80辆低于世界水平50%。凸显了中国的刚性需求巨大。产量攀升需求巨大。中国汽车行业不得不直视交通发展,汽车普及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相互制约的问题。中国发展能源汽车比其他国家更具有迫切性。主要原因就是石油需求的压力。中国现在每年要增加大概3000万吨的石油需求量,而国产油产量却没有增长。所以不得不依赖进口。到去年为止中国石油需求的56%需要进口。这个比例未来还会不断增长,所以未来中国的石油压力会非常大。所以必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缓解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显示2012年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位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为11375辆。仅占2012年中国整体汽车销量的0.5%。久陵(2009)研究电动汽车的推行将加快智能电网的发展这是我国在新兴产业的新希望。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困境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1.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4.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5.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但是业内人士表示从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来看,要完成这些目标并不现实。曾鹏(2009)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我国在资源获得和开发技术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真正进入产业化的速度还是缓慢。徐枭等(2009)发现了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五个限制障碍其中包括:购买成本、车辆的续驶历程、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吕斌(2009)对制约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成本和市场因素。1深圳市是国内电动汽
车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但是也只有仅60余座充电站和一批充电桩。而配套设施跟不上,电动汽车的普及局面是无法打开的。所以政府还应大力采取环保补贴的推动政策;2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两种技术路线并不十分成熟,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吕义超(2010)指出专利战略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需加强培养专利理念和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一个瓦时的电动汽车成本在4元左右,要是能达到市场实际使用的效果一瓦时的成本必须降到1元到1.5元才行。4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等问题。电力驱动系统效率低,电池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低。电动汽车有一个几百伏的车载电源,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有可能导致人触电而死亡。5作为新型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其技术标准并不完善。国家还应不断规范产业运作标准。如电池的尺寸、车载充电器标准等。
三、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
(一)政府扶持:刘春娜(2010)认为随着《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发布后,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商有较明确的研发方向,他们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将获得更广阔的舞台。付翔等(2007)总结国内外发展战略对政府在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是主要使用的激励手段都是税收优惠、退税、免牌等。如2012年12月上海发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一国家补贴,最高每辆六万元按电池组能量每瓦时可享受三千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五万元补贴。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六万元补贴。二,上海市现金补贴最高四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三万元补贴。纯电动乘用车每辆四万元补贴。三免费使用上海新能源专业牌照。
(二)源汽车主打混合动力,在欧美混合动力车已经是个成熟的行业。而且节能安全方面也非常的不错。所以一方面借鉴欧美混合动力产业发展途径,推动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继续重视传统的燃油汽车技术进步和升级。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续坚持技术创新,要想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短、缩短充电时间、加强车载电池安全。
结束语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市场还将会继续扩大。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汽车工业只有不断坚持节能减排降耗和开发新能源并举的双重措施,实现车用能元多元化,才能促进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甘肃行政学院报,2010,(03);11-19.[2]久陵,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前瞻[j.]新能源汽车,2009,(04);12-14.[3]曾鹏,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j],上海汽车,2009,(08);5-7.[4]徐枭,王巧凤,周荣。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极其解决方案[j]上海汽车,2009,(05):7-10.[5]吕斌,“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困境”[j],法人,2009,(08):78-79.[6]吕义超,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0,(12):14-18.[7]刘春娜,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电动车产业借东风[j]电源技术,2010,(07);625—628.[8]付翔,王宇宇,国外电动汽车产业促进政策研究[j]上海汽车,2007,(02);7-10..
第二篇: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摘 要:自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开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了。经历了130年的迅猛发展,汽车日益融入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已成为人类生活比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能源,尤其是车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比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环境、矛盾、新能源、一、燃油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15%。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新能源汽车大开发与使用势在必行。除了能源的短缺外,燃油汽车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给广大民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不便。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联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90%以上大汽车公司的“强强联合”,使之形成集团优势,更具竞争力。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研究。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以下是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 :混合动力,节能发展
日本多年来始终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特别是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处于领先位置。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居民以公共交通为主,家用轿车的年行驶里程较短,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弱的特点更为明显,发展的潜力很大。
(二)英国:多重扶持,效果显著
在伦敦,你会发现,路面上行驶车辆中很大一部分是混合动力汽车,购物中心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停车场内也停着各式各样正在充电的电动汽车。就未来可能持续的低油价环境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英国汽车制造和交易协会表示,英国政府扶持政策制定是立足中长期的,并且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微调。当前购车激励政策框架不会发生根本变动,同时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相信2015年英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延续此前快速扩张趋势。
(三)德国: 稳步推进,市场扩张
近几年,德国政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目标明确、稳步推进,希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自己“汽车王国”的桂冠。目前,德国电动汽车已经进入市场扩展阶段,德国政府希望电动汽车能够得到快速推广。目前德国电动汽车制造业正在朝国际领先的方向发展。截至2014年底,德国汽车生产厂商已向市场推出17款电动汽车,预计2015年将推出12款。研发投入、标准化以及教育培训水平都已达到国际水准目前,德国已发展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电动汽车生产国。拥有4800个交流充电桩和100个快速充电桩,为进入市场扩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四)美国: 政策激励,增长快速
在未来节能清洁汽车技术的方向选择上,美国正由以往的注重燃料电池技术的单一化格局向多种技术共进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多年以来,美国节能清洁汽车的发展重点主要在燃料电池汽车上,氢+燃料电池模式是清洁节能汽车的最终解决方案。近些年,美国开始重视混合动力汽车和先进柴油车的发展,目前,美国是最大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先进柴油车在美国发展也很快,过去3年美国先进柴油车的销售增长了56%。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在其国情咨文设定的目标是美国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个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的国家。截至2015年1月,美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5924辆,同比增加6.7%。
(五)法国:提升补贴 追加投资
在法国首都巴黎,可以在城市的各个主要街道见到巴黎市政府力推的电力汽车及其充电桩与专用停车位。法国政府与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重点推行发展的是电力能源汽车,目前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良好。据法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信息网站avem统计,2015年1月法国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数量为924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7%。此外,从今年4月1日起,法国政府正式推行了新的电动汽车购买补贴方案,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法国电动汽车未来或将继续扛起法国新兴产业崛起的大旗,为法国国民经济的纾困作出重要贡献,其前景值得看好。
(六)中国
国内电动汽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当时的研究开发都是零散和小规模的,投入也很少。近几年,我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电动汽车市场已出入端倪。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电动汽车的法规、标准与管理体系,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汽车研发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各大汽车厂商也通过积极投入人力、物力研发电动汽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各国政府和各主要汽车厂商均不约而同地将新清洁环保汽车技术视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主要汽车厂商在研究开发清洁节能汽车时普遍采用多项技术兼顾、某项技术有所侧重的发展策略。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则是过渡技术。
由于电动汽车在成本和性能上与燃油汽车相比差距较大,市场更倾向于选择后者,电动汽车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条件,中长期发展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尽管如此,目前社会各界对电动汽车都抱有极大热情,政府仍在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电动汽车推广的最核心问题是市场,这是政府支持难以解决的,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电池技术的突破,然而技术发明需要一个过程,不是可以规划的,也需要市场的推动。因此,电动汽车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需要市场的认可和时间的检验。
从中长期看,即使电池技术进一步成熟,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两条技术路线仍然是并行的,只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电动汽车适合城区短途运输,长途、大型客货运输仍将主要依赖燃油汽车。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燃油机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在仅考虑终端能源消耗的情况下,采用煤电作为能源来源的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能源效率和碳排放相差无几,若考虑储运、转换等过程的损耗,电动汽车的表现要更差。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建立在新能源的产业化基础之上,只有电动汽车的动力完全来自清洁能源时,其节能和环保优势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有专家乐观估计,2020年电动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将超过15%,以此为基准,按照国内汽车年产销量2000万辆计算,届时电动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1000万辆。按照这一估计,电动汽车尽管能够替代上千万吨成品油消费量,但与数亿吨的成品油需求量相比,其比重尚不及5%。因此,借用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说法,对于能源与环境问题而言,电动汽车“不是近期,也不是中期,而确实是远期的解决办法”。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需要一个过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题,但总会出现新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难题,不能急于求成,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我相信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必定会有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三篇: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信部针对《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整理出了25项主要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规定了具体牵头部门,并提出拟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间进度。下一步,将推动各项政策按时出台形成政策合力,及时发现和解决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苗圩解释说,“比如,试点城市不是固定的,将有进有出,实施动态管理。”工信部将对试点示范城市进行监督检查,鼓励非本地生产的电动车进入本地的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建立各城市推广情况公示制度,任务完成不好的、有地方保护行为的要退出,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此外,工信部还将按照更严、更细、更全的标准,加快新能源汽车标准器体系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指标要求。“比如,电池安全标准方面,国外只要求电池系统安全,我们还将规范电池单体和模块安全。”苗圩说。
自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至今,发改委电动汽车用电价格、财政部免征车购税政策、工信部免征车购税目录等陆续发布。频繁的政策对市场产有何影响?
苗圩说,随着政策措施一项一项落地,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7月、8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8805辆,同比增长15倍,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量2185辆,同比增长4倍,私人消费比重正快速扩大。
除了汽车生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充/换电站600座、充电桩2.7万个。“能源局牵头正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也在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国家电网已开始布局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充电设施布局将进一步完善。”苗圩说。
第四篇: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
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报告
一、什么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装置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汽车、纯电动汽车、二甲醚汽车、氢燃料汽车、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以及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等。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力组合起来的新型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以下优点:汽车内燃机的最大功率可以根据平均需要来设置;电池可以有效储蓄制动、减速时节省的能量;慢速行驶时,可以关闭内燃机,由电池进行驱动,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内燃机可以有效满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设施的需要;电池不会发生过充等现象,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降低了使用成本。但如果长距离高速行驶并不能节省用油。
2.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无污染,噪声低;源效率高,来源多样化;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上的问题,纯电动汽车目前仍存在一些缺陷。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储量的电池使用寿命较短,使用成本高,纯电动汽车总体成本比较高,当然这也和纯电动汽车没有实现商业化、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有关。
3.氢燃料汽车
动力汽车利用氢燃料与空气进行反应,产生水排放出来,因此,它真正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汽车类型。但是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比较高,氢燃料不易存储和运输,最为重要的是,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使用天然气,这样就增加了能源的消耗,氢动力汽车的优势就无法显现了。4.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污染物排放比较低,现已成功应用于汽油机。它的成分比较单一,有较高的纯度,与空气能够进行完全燃烧,一氧化碳和微粒的排放比较少,在温度较低时,发动机的启动性和运转性能比较高。但是与液体燃料相比,不太容易运输,发动机的性能也比较低。
5.醇燃料汽车
由于醇类燃料自身含氧,因此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比较低,乎不存在碳烟的排放。但是甲醇毒性比较大,人体危害大,而且对物体有腐蚀作用,这些都限制了甲醇在动力汽车中的应用。
6.生物燃料汽车
生物燃料做要包括从农作物或者动物脂肪中提取的物质,它能够加快燃烧速度,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并且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但是一些物质可能会腐蚀发动机。
二、发展背景
(一)国内相关研究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除技术领域的研究外,我国在新能源汽 车产业化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对国际经验的总结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战略的分析。
在总结国际经验方面,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2004)发布了《全球能研发及相关政策调查报告》,总结了世界各国在氢能研发现状和政策体系,报告认为尽管氢能发展受到了广泛重视,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还需要较长时间,欧洲、日本和美国以及巴西和东亚,将存在使用氢和燃料电池轿车和公交车的非常大的市场。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战略方面,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交通部等部门主导下联合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企业和美国能源基金会、德国科技部等海外组织进行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资源和样本调查、技术评估、市场前景、发展战略等各方面的研究。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分析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战略和目标,确定了全面推进能源节约、促进能源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
(二)国际相关研究
由于除少数领域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属于新兴汽车技术,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理论和实践探索方面。美国、欧洲和日本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探索的领先者,在技术研发领域,美国、欧洲和日本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在研究重点方面,日本偏重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开发出了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油一电混合动力技术;美国在油一电混合动力技术方面落后于日本,技术研发的重点在氢燃料申池汽车和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应用领域美国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广乙醇燃料汽车;欧洲在混合动力技术、纯电动汽车技术和氢燃料汽车领域都有涉及,氢燃料汽车是欧洲研发的重点,其中既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包括氢内燃机汽车,此外欧洲在生物柴油汽车产业化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理论研究领域,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通常 都是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研究和推广项目,因此目前对新能 源汽车相关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所的产业分析、技术分析、项目成果与评估报告等形式,其成果一般发表在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国际会议上。
(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1.石油紧张激发新能源汽车发展
燃油汽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降低油耗并寻求新的替代能源,以及开发低污染或零污染的绿色汽车(又称环保汽车、清洁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世界用于汽车能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在几十年后必然会出现枯竭,加之石油价格的上涨,各国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石油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所以说,解决石油危机和保障能源安全,在未来市场中提高其竞争力,世界各国的汽车、轿车企业必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2.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汽车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的灾难开始传染到危机重重的汽车行业。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汽车行业的危机也开始从北美传染向欧美汽车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北美市场所有汽车公司2008年9月份的销量平均下滑26.6%,创下了50年来的最惊人纪录。金融危机把灾难带给了每一家汽车巨头。更糟糕的是,以中国市场为首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未来开始变的模糊,原以为可以免疫的新兴市场从2008年4月份开始集体步入低速,4月份到9月份,中国车市连续五个月环比下滑。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汽车业,甚至影响到了中国市场,但这是一次产业调整的良机,日前很多国家以政府注资的方式挽救汽车巨头,面对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萎缩,很多企业只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才是惟一的出路。
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控制城市污染的需要
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已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世界各国都己认识到这一点,纷纷制定了相关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以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寻求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汽车”成为各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意义
1.展新能源汽车可以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作为一项便捷交通用具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8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92万辆),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汽车市场极其广阔,发展也积极迅速。但是,快速发展的常规汽车业也给中国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汽车消耗了大量的油气资源,由于我国是一个石油进口国家,庞大的汽车耗油需求量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威胁到了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其次,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温室气体和铅化物,我国数目如此庞大的汽车群,每年的尾气排放物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气候变化问题。有数据表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50%的空气污染来自于汽车排放。再者,我国还是《京都议定书》签字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减排二氧化碳的责任会越来越大。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很重要也很必要。通过采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汽车的耗油量,减少温室气体和铅化物的排放,是我们破除困境,履行节能减排承诺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长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水平一直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核心技术,以至现今仍没有有影响力的传统汽车民族品牌。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软肋之一是发动机技术,这一点限制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开了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新能源汽车其动力装置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有很大区别。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掌握核心的动力技术,可以弥补我国在发动机研发技术发面的不足,从而拉近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赶超。
3.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储存低谷电,帮助新能源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电。风电和光伏电都是间隙能源,需要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目前,除了用大规模的液流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外,很多新能源汽车采用的镍氢、锂离子电池等也能作为分散式储能电池。这样,我们可以将风电等的低谷电用电池储存,白天用来开车。有数据表明,到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9亿千瓦-10亿千瓦,低谷电可为4000万辆-5000万辆锂电汽车充电。这样既为充电汽车找到稳定的充电能量源,减少对污染较大的火电等的依赖,同时还可以拉动对风电和光伏电等的需求,帮助风电和光伏产业等的发展。
图表 新能源汽车优点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三、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信息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现在虽然已经是汽车生产大国,但却不是汽车强国。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方面,核心关键部件与技术等方面也是十分缺乏的,比如在纯电动汽车中,面临着电池充电时间长,电机驱动系统效率低下,使用寿命较短,以及价格昂贵等问题,这些都会限制纯电动汽车推广使用。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整车控制技术、电机驱动系统技术、电池系统技术以及动力耦合技术等技术的缺乏,都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
2.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缺乏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相当匮乏,新能源汽车对于配套设施的依赖性很大,配套设施的不健全,将会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推广和普及。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专业充电站和充电桩的普及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较好的深圳市,目前也仅有60余座充电站和一批充电桩,这无疑会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造成重大的不便。只有普及推广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新能源汽车才能够拥有良好的使用环境,市场需求才会更大。
3.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较高
新能源汽车购买价格普遍较高,在与传统能源汽车相比下,很难形成竞争优势。2010年国内新能源车型总产量约七千辆,其中私人购买的电动车仅有百余辆,纯电动车型销量很大部分依然由城市公用交通工具采购支撑。虽然我国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但是新能源汽车相对传统能源汽车购买价格翻了将近一倍,即便在享受了相关补贴后,价格相对传统能源汽车还是较高,而且同样的价格下,传统能源汽车能够选择的种类更多。
4.行业标准并不统一,市场推广难度大
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缺乏统一标准,这会造成企业投入资金研发会缺乏具体的指导,比如有些纯电动车的充电方式采用的是“电池式”,而另一些采用的则是“插电式”,即使是在“插电式”的电动汽车中,也会存在着不同汽车企业生产出规格不一样的电池,充电插口标准也不一样,不能通用的情况,不同厂家的零部件不能互换使用,标准的缺失导致快速充换电难以实现,全国缺乏统一标准是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
5.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2014年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汽集团考察时明确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国家最高层首次对汽车强国路径的明确定调。紧接着武汉、西安、江苏省(南京、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等6个市作为一个整体区域纳入国家推广城市范围)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过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推广又遭遇地方保护的困扰。
在随后的实际推广中,以北京、上海为首,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地方目录,一直被业内诟病为变相的限制采购外地品牌。以北京为例,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就直接否定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地方补贴和单独摇号政策,这使得如比亚迪的秦进北京只享有国家补贴,而这一点即便在上海也不存在。另外,在政府采购领域,北京9个已引入电动出租车的远郊区县中,有7个全部采用北汽集团旗下车型,哪怕是已经进入北京地方目录的比亚迪E6也难以涉及该领域。
图表 新能源汽车缺点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二)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07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
2008年12月,科技部提出实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计划,要求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
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发出《关于开展新能源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中央财政重点对试点城市购置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3月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提出未来3年新能源汽车形成50万辆产能,占乘用车销量的5%。
2010年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将增至20个,其中5个将推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
2011年1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试点城市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通知》还要求相关部门将大力推进新能源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提出住宅与工作场所充电桩与新能源车辆配比不低于1:1,同时还提出建设快速充电网络的要求。
201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这一系列的政策将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进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
(三)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动态
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截至 2009 年8 月份已接近7200 万辆,对石油的消耗比例加大。混合动力汽车是未来 3-5 年之内厂商主战场,动力电池汽车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技术相对成熟,其使用对目前环境相对友善,因此在未来 3-5 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国家补贴政策的逐渐落实,混合动力汽车将逐步达到使用的经济性;纯动力电池汽车由于技术上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具备良好的环境友好运行模式,因此仍然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不管是混合动力还是动力电池汽车,其核心部件之一就是电池单元。在目前情况下,镍氢电池技术相对成熟,主要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丰田公司混合动力汽车普瑞斯所采用的就是镍氢电池,而国内目前多数混合动力客车采用的电池也以镍氢为主。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良好比能量与比功率,适用于动力电池汽车,但目前的技术水平仍难满足规模化生产。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另一个就是技术。虽然在 2009年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新能源汽车政策,比如对新能源乘用车补贴以及相对失败的新能源客车补贴政策等,但补贴力度与广度仍然有限,后续补贴政策的完善与执行力度将决定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小;在国家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后,不论是合资还是自主品牌企业,不管相信与不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均宣布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其他行业部分企业也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厂商过剩”局面难以避免;从技术上来说多数企业处于初始投资阶段,仍然不够成熟,难以形成量产产品,距离利润创造仍需时日。这种政府引导企业大规模投入的模式将使得行业发展速度超出预期,但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的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
从新能源汽车现有市场规模及未来整车厂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趋势来说,行业投资主线在于具有良好技术基础的关键零部件企业以及资源类企业,涉及到动力电池各生产环节,包括电解液、正负极、电池生产以及锂资源等都值得重点关注。
(四)重点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成果
一汽集团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研究开发”和“红旗牌混合动力轿车研究开发”项目,其开发的混合动力电动客车获得了汽车新产品公告,并已投入示范运营。奔腾B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是一汽集团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车,它集成了一汽集团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整车制造的最新成果,采用双永磁同步电机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其最高车速达到183公里/小时,油耗5升/百公里,排放达到国Ⅳ标准。
东风汽车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动汽车研发的汽车企业之一。该公司已研制出的东风混合动力轿车(EQ7200)排放指标满足国Ⅳ标准,燃油经济性比基础车型 提高30%以上。武汉电动公交专线示范运营的结果表明,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总体性能、状态正常,环保和节能效果明显。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汽集团起步相对较晚,但成绩喜人。2009年上汽集团展出了基于荣威750平台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轿车、上海牌纯电动汽车、新一代 “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荣威750混合动力车具备“智能停机零排放”和“环保与动力性兼备”的特点,可实现综合节油率20%左右。新一代“上海牌”燃料 电池轿车是通过对通用第四代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重新优化匹配而成,最高车速达150公里/小时,最大续驶里程319公里,该车目前被选用为上海世博会场馆内 的出租车。
比亚迪致力于油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的研发。F3DM和6DM双模式混合动力车搭载DM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按键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之间自由 切换。其研制的e6纯电动汽车可与F6同平台生产,15分钟左右可充电量80%,其续驶里程在60公里等速的情况下达到4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续驶里程 最长的纯电动轿车。2010年3月,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已在深圳试运行。2005年,奇瑞公司推出A5BSG车型,这是国内自主品牌首次可以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车型,于2007年正式下线,已投放于芜湖出租车市场,迈出了自主知识产权混合动力轿车产业化、市场化的第一步。
吉利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中唯一拥有全部汽车核心技术和产业的企业,继续强化自身的技术优势是吉利新能源战略的基础与根本,在坚持动力总成完全自给的基础上,吉利重视传统发动机、变速器技术的改进与升级,在自主研发 CVVT 发动机的基础上,吉利目前正在开发双 VVT 技术发动机、直喷汽油机 GDI技术,及柴油发动机。据透露,吉利正在研发的1 款 1.3L增压发动机能够达到普通 1.8L发动机的功效,此外,吉利正在研发的柴油发动机按照欧洲 5号排放标准设计,在变速器方面,正在开发多档节能的 6MT手动变速器和 7DCT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正是源自坚实的技术平台,所以基于传统发动机的代用燃料技术,如 CNG(压缩天然气)、LPG(液化石油气)、甲醇燃料车等均已开发完成,部分技术已经投放市场。
四、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专利及准入标准
(一)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专利
1.名为新能源汽车的发明专利 该发明是由专利权人曾彧婕发明的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明专利,其专利号为CN201210244293.9,于2012年7月16日提出申请,并于2014年1月29日获得授权公告。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发动机系统和电动机系统,所述发动机系统具有发动机控制系统,所述电动机系统具有电动机控制系统,所述发动机系统和所述 电动机系统分别单独向汽车传动系统提供动力,所述电动机系统包括蓄电池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回收汽车减速、刹车或下坡时的惯性能量,所述蓄电池用于存储汽 车减速、刹车或下坡时的惯性能量。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节省能源,提高节油率。
2.名为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外壳铸造设备的实用新型
该实用新型是由发明人周凯和王旭东共同发明的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外壳铸造设备的实用新型,其专利号为CN201320873510,于2013年12月28日提出申请,并于2014年6月4日获得授权公告。
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外壳铸造设备。在现有电机壳体制造技术中,利用铁材料制造的电机壳体使电机重量增加,功率密度降低,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形成的水冷却回路对 部件的加工技术要求较高,加工成本高。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外壳铸造设备,组成包括:熔铝容器,所述的熔铝容器外侧安装有中频感应线圈,所述 的熔铝容器下安装有导管,所述的导管外侧安装有高频感应线圈,所述的导管下安装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下安装有电机壳体模具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外壳铸造设备。
3.名为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的外观设计
该外观设计是由设计人柏荣键和冯爱云共同设计的一种关于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的外观设计,其专利号为CN201330173671,于2013年5月13日提出申请,并于2013年11月13日获得授权公告。
主视图
仰视图
俯视图
右视图
后视图
左视图
立体图
(二)新能源汽车的准入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汽车,是指国家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 2.1 款所定义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本规则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管理。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分类及管理方式
第五条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起步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缺乏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尚未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产品。
发展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基本明确,国家和行业标准尚未完善,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产品。
成熟期产品是指技术原理的实现路径清晰,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成熟,国家和行业标准基本完备,可以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品。
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聘任有关专家,组成新能源汽车专家委员会,负责确定和调整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的技术阶段,提出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专项技术条件和检验规范建议。
第七条对处于不同技术阶段的产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起步期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且只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并对全部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发展期产品允许进行批量生产,只能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销售、使用,并至少对 20%的销售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成熟期产品与常规汽车产品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方式相同,在销售、使用上与常规汽车产品相同。具体技术阶段划分见《新能源汽车技术阶段划分表(2010 年 12 月 31 日前适用)》(附件 1)。
第三章准入条件及管理
第八条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条件: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规定。
(二)应当是《公告》内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或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新建汽车企业或现有汽车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手续。
(三)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生产能力和条件。
(四)具备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五)具备保证新能源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的能力。
(六)具备新能源汽车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七)建立与所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相适应的零部件采购体系。
(八)所生产的车辆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车辆产品定型试验规程、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专项技术条件和检验规范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除了应当符合有关常规汽车产品的检验标准外,还应当符合新能源汽车产的专项检验标准,具体见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标准目录(收录到2009 年4 月 1日)》
第九条符合《准入条件》、获得生产资格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可以生产同类新能源汽产品(指与《公告》中已有的常规汽车相同类别的产品,下同)。
符合《准入条件》、获得生产资格的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可以改装生产同类新能源车产品,其中具备底盘生产条件的,可以自制底盘,但自制底盘仅限于本企业自用。
第十条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条件:
(一)产品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有关标准、规定。
(二)产品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的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检测合格。
(三)产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五、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简述
(一)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发达国家,汽车决定着石油需求,也是影响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的关键因素,实现环境保护目标需要减少汽车的石油消耗和气体排放。但另一方面,汽车是支柱产业,也是基本的交通工具,各国政府又要保持汽车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福利的提高。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可以在保持汽车增长的状况下降低石油消耗、保护大气环境,因此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节能环保汽车看成实现其能源环境政策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汽车产业而言,“十一五”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国务院2007年6月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国办发[2005]61号);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号)等,并两次调整了汽车消费税。同时,在2008-2009年中国政府更是出台“燃油税”、“以旧换新”等政策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研发。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3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通知要求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在建设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方面,要求建设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通知要求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和建设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促进交通燃料清洁化替代,降低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结合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CNG/LNG)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北京、上海、重庆等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配套建设充电桩、充(换)电站、天然气加注站等服务网点。着力研发高性能动力电池和储能设施,建立新能源汽车供能装备制造、认证、检测以及配套标准体系。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二)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发展前景简析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业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业界对于该产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我国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视、政策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连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我国区相关负责人对我国政府在扶持新能源 汽车上表现出的诚意和政策优惠力度,都表示是“世界罕见的”。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环境已经显现雏形,政府仍需加大力度营造适合新能源汽车成长的环境。即使在起步阶段政府有诸多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只要方向正确,并且愿意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之路将会“天堑变通途”。
在升级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终于在“十二五”局之年正式起步。从2011年起,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十二五“期间,政府是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是产业化进程的幕后推手。通过政策激励、法规强制、税收优惠和补贴支持等手段,政府将逐步规范和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呈现“三线”并举的基本格局:第一条线: 电动商用车将大量应用于城际大巴、城市公交、机场摆渡和市政用车,城市交通将成为我国客车生产企业的重要增长点。第二条线: 混合动力汽车将大规模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第三条线:微型、超微型纯电动汽车将成为城乡私人有效、便捷且经济的交通工具,通过“小型化、轻量化和 廉价化”,我国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之路。
在“十三五”期间,经过产业化初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逐步走向正轨,经济效益日益显现,产业整合的序幕即将拉开,无技术、无资金、无人才的三无企业将逐步被淘汰,而具有资金雄厚并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将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整合的主体。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
(三)新能源汽车未来产业化发展前景简析
传统汽车产业链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产品的技术,主要是指产品的资源开发;第二是零部件制造;第三是整车制造;第四是服务应用。有资料表明,汽车业带动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传统汽车产业链上游涉及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维修、加油站、餐饮、旅馆等行业;中游为整车及其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在传统汽车产业链基础上进行延伸,增加了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专用自动变速器等部件。电池、电机、变速器和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
在新能源汽车新增部件中,电池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占新增成本的绝大部分。在纯电动车的成本构成中,动力电池高达60%。
图 中国能源汽车产业链
图表
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导向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图表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六、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投资热点简析 1.投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相关关键零部件产业
中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2020年中国将形成支撑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实现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和生产装备的国产化;形成关键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在此形势下,全国各地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动作已经全面展开,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将会不断加大。
根据小排量及电动汽车相关补贴政策有关报道称,新能源汽车细则将对补贴车型分为节能性汽车、插电式混合电动车和纯电动汽车三类,其中,纯电动车补贴最高金额达6万元;“插电式电动车”,即纯电动模式的插电式车,补贴金额最高5万元;对不可外接充电的混合动力车型,政策会将其归入“节能车”范畴,补贴金额统一为3000元。
这一政策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面临着实实在在的机会。中国电动车市场将会超预期发展,而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会。根据数据预计,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700万辆,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46亿安时,相关产业链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部件,机构看好锂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商。电池、电机行业的上游也间接受益政策刺激,上游原材料将是主要受益者。电池行业的主要上游资源是锂,而电机行业的主要上游资源是稀土,所以锂和稀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主要地位,也将受益最大。
2.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租赁业
2014年3月,京津沪三地相继提出新能源汽车有关方案,全国各大城市也将开展试点补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2014年见证爆发拐点,而随着与之相配套的汽车分时租赁点的建设完善,汽车租赁公司可借此机会进行尝试。目前,国外成熟的“俱乐部制”共享模式已经可以实现像租赁自行车一样租赁汽车。如果几个人住在同一个社区,而工作地点都在同一个地区,就可以考虑通过共享的方式拥有一辆车来满足交通需求。新能源汽车采用分时共享租赁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客户分摊租金,提高汽车的利用率。此外,近期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谈及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需求变化有望推动汽车融资市场进行结构调整,或将从现金购买方式向贷款和租赁方式转变。从各地实践来看,通过汽车租赁满足一般公务用车需要可能成为公车改革的发展方向。
七、结束语
在全球范围内,益加重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使得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很广阔。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它将逐步替代传统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次新的汽车革命,它将为节能环保立下汗马功劳,新能源汽车是作为节能减排和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诸多障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抓住机遇,找到适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重点研究并加以实施,使我国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的汽车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创新核心技术,加快建设关键零部件基地,加大对消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激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第五篇:合肥新能源汽车发展
安徽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011年09月06日安徽省科技厅
近两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一是探索了新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纯电动客车的“融资租赁”及在私人领域推广新能源乘用车的“定向购买”的模式,已被上海、杭州等多家城市学习借鉴;二是促进了创新提速。江淮、安凯、国轩等企业联合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形成良性发展的技术开发体系,研发了很多核心技术并应用,如今年的电动乘用车车用电池不但体积缩小了10%,容量还提升了20%等;三是带动产业加快发展。合肥市目前有17款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公告,全市聚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25家,正在与日本旭化成、上海同济高科等企业引资洽谈;四是提升了知名度。全球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成功探索的运营模式等实绩有效提升了合肥及相关企业的知名度。江淮同悦纯电动车在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报,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频道、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也分别播报合肥新能源汽车。至今,共有20多个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来合肥市学习交流。
今年,安凯股份募集5亿元资金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江淮1.5代同悦纯电动车、插电式和悦混合动力车将实现量产;国轩高科电芯产能将达到1.2亿安时/年,正极材料产能达1000吨/年;国家电网公司安排几亿元在安徽建设充(换)电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