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导学案(共5篇)

时间:2019-05-13 10: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短新闻两篇》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第一篇:《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4.体会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知识链接

1、新闻,又称消息,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3、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瞩凝督荆舰

2、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如何理解标题?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三.重点语句赏析: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富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解题: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撰写步履废墟惊惧窒息祷告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绿树成阴

二、鉴赏课文

1.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三.问题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附答案:

一,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二:整体感知课文:

1、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②.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④.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三:重点语句赏析:1 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二、整体感知: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三 问题探究: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第二篇:《短新闻两篇》学案

《短新闻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二、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

三、文本探究

1、请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 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6、“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课堂小结: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写作背景

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二、思考下列问题。:

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2、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3、参观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5、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6、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第三课时 练习巩固

一、知识应用自测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绿树成荫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3、简析着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5、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三 思考探究:

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四、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字以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第三篇:10短新闻两篇(学案)

10短新意两篇(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香港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热爱和

平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

3、品味语言,体会对比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消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由五个“W”和一个“H”构成,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

新闻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1)标题

消息的主旨或内容提要,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有正标题、副标题之分。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是消息的纲领和中心所在。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是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文体知识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二、课前预习

1、字词注音

旗帜()掩映()瞩目()...

展拓()冉冉升起()凝重()...

2词语解释

掩映:

陈迹:

瞩目:

三、整体感知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主体、结语,并概括三部分的内容。

⑴导语(第自然段):

⑵主体(第自然段):

⑶结语(第自然段):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三.问题探究:

1、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根据要求

2、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3、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四、拓展延伸

转眼之间,香港回归已经×年了。请收集资料,就×年来香港的变化发展作一报道。需要注意报道的点面结合展示,不可面面俱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背景知识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课前预习

1、注音

婆娑()噩()梦嬉()笑撰()写....

步履()窒()息祷()告 ...

2、解释下列词语

婆娑

掩映

心智健全

隐秘

窒息

绿树成阴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找出参观者的参观路线

毒气室——()——()——()——()——()

四、问题探究(细读课文)

1、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句子:

为什么:

2、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

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本文有些细节颇耐人寻味,试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根据回答适时点拨)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报道?

4、经过以上探讨,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六、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一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大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能不能从它本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为它写一段颁奖词

课处阅读

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第四篇: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查阅资料,自主地、纵深地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

2、字词(包括两篇)

二、自主检查预习内容

三、整体感知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交流问题2:以第一段为例,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自豪 喜悦 庄重 严肃)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信息。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

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用心爱心专心 1

(双关。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 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卑贱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问题4: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的7月1日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2)课后三第1题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3)课后三第2题:

(英国人从海上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而如今,香港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又从海上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五、自主总结:通过这篇新闻,谈谈你对这一件事的认识。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2、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观看影片《南京!南京!》、《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展开过杀人比赛,创立过731细菌部队;德国人则创办了杀人工厂。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本文选取独特视角,发表之后,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问题1: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问题2: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问题3: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问题4: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注意:此问题可以不回答,可在静默中沉思。)

三、鉴赏课文(体会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问题1: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描摹着他们内心的感受。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问题2: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问题3: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问题4: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中的“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问题5:“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描写的作用。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自主总结

问题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问题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问题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课外作业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会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所谓的“独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对历史的浅层反思,对错误的轻描淡写。如果说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再次站在善和恶的门。

第五篇:新闻两则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稿设计人:于亚平范晓红时间 2013、0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新闻两则》导学案

课前延伸

一、知识卡片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见课本第七页,研讨与练习二 新闻的基本要求: 让事实说话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二、作者简介

三、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

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四、阅读课文,做好以下几件事

1、积累生字生词

2、分别找出这两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

3、做好课后第二题

4、再读课文,找出疑惑点

课内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体,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

一、导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颈联运用项羽这一典故,勉励全党全军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能沽名钓誉。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写出这两则新闻的结构,把握新闻的特点。标题:导语:

七年级语文导学稿设计人:于亚平范晓红时间 2013、0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主体(概括主要内容):

三、语言品味:

1、找一些例子,品味新闻语言准确、精炼、生动鲜明的特点。

2、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用“从„„我听出了„„”句式说话,例如,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排山倒海、无坚不摧、摧枯拉朽的气势。当堂检测

读下面这则新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新闻内容如下:

1、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

2、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3、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月23日上午,从全市各行业选拔出的9 名北京奥运会徐州火炬手启程前往苏州。他们将代表900 多万徐州人民参与奥运圣火25 日上午在江苏境内首站的传递。名火炬手包括丰县女交巡警张敏、《 都市晨报》 记者王瑜珩、第九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苏红等。据悉:江苏境内传递火炬手总数为624 名。5 月25日至27 日,北京奥运圣火将在我省传递。届时,徐州火炬手将和其他615 名火炬手一道,高擎奥运火炬,在江苏境内完成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宣传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的神圣使命。

下载《短新闻两篇》导学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短新闻两篇》导学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短新闻两篇(精选)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2.培养在阅读中筛......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

    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 目的: 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系时事。 重点: 筛选信息、理解背景材料的作用 难点:分析原因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

    现场短新闻

    “老板”听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9月05日电 8月24日上午,西宁市新时代大厦8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由省民营企业协会主办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研讨会在这里举行。 9......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

    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把握本文结构特点,.学会提炼主要新闻事实。 3体会本文的独到之处(新闻背景的运用,语言含......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生(共五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深厚的意蕴,领会作者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恨之情。 2、学习文章突破”客观报道”的框框,直接描写所见所闻的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