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用中考作文训练:怎样使你的文章打动读者(一)
怎样使你的文章打动读者
写叙事性文章时,许多同学写出的作文平平淡淡,根本没有让人感到有美感的地方,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现在,针对这个问题,介绍几种实用易学方法,让你的文章能够打动别人。
一、让你的文章吸引别人的方法有:
(一)美化你文章的语言。
(二)充实文章的内容。
(三)文章的情节要有悬念,有波澜。
(四)用你的真实情感去打动读者。
(五)通过精辟的议论来揭示中心主旨,感染读者。
二、训练过程和内容。
(一)如何美化你文章的语言呢?
1、巧用修辞。
(1)运用比喻。精妙的比喻,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鲜活,化静止为灵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叙写对象,为你的文章增色添彩。例如:
诚信是航船的巨帆,推动它驶向理想的彼岸;诚信是山鹰的双翅,托着它飞上成功的顶峰;诚信是我们的双腿,支撑着我们站在世界上,朝着我们的目标不断地开拓、进取。
【赏析】以上语段运用比喻,将“诚信”表现得具体形象可感,有力地突出了“诚信”的作用,富含生活哲理,体现出文章的语言美,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训练题目】请你为“自信”写两个比喻句,突出“自信”的作用。
(2)善用拟人。运用拟人,能把事物描述得更为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并能充分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例如:
当你走在放学的路上,发现身旁的姑娘、小伙都戴上了太阳镜,穿上了各种款式的凉鞋,你最先感受到的是:夏天在敲门。
当你回到家,发现妈妈已经换上了凉席,爸爸已经装好了电风扇;电视剧间隙所播的广告片换成各式防晒用品时,你更可以感到:夏天已经推开门了。
当你一觉醒来,发现楼下出现了卖瓜的老农和油亮的大西瓜,菜场上有你久违的毛豆时,你看到,夏天已经进了门。
朋友,当你所穿的,用的,吃的发生了这些变化,你能不说夏天到了吗?
【赏析】将夏天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性格、思想和动作,使文段的语言活泼、形象、生动。
【训练题目】请你为“风”写四个拟人句,分别突出春、夏、秋、冬四季的风的特点。
(3)会用排比。排比句式能增强语言气势,淋漓尽致地渲染气氛,刻画丰满的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例如:
记忆好比一杯美酒,甜美甘醇;记忆好似一首清丽的小诗,韵味隽永;记忆像是一棵待熟的青果,昂着头回味成长的苦涩与喜悦;记忆是一辆彩车,载着缤纷的色彩,载着缤纷的人生。
【赏析】用排比式的比喻,具体、形象、生动地揭示“记忆”带给人们的无限愉悦,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冰雪在山坡上消融成溪,是春天的开始;彼此在凝视中用笑脸相迎,是沟通的开始;双方在内心用尊重握手,是平等的开始;看到口渴难耐的陌生人,懂得递上一瓢水,是爱心的开始;送人玫瑰后,发现手有余香,是快乐的开始。
【赏析】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谐的音节和丰富的形象,让人对人生的一个个“开始”充满了美妙的回味。
【训练题目】用一组排比句来描写我们校园的树,表现校园的生机勃勃。
(4)恰当引用。引用名言名句、诗词等就会使文章语言精炼、富有文采。例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南的春天,繁花似锦;江南的月夜,温柔深沉。我,品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漫步在这静谧的长江边。
【赏析】引用名人诗句,向读者展现了长江月夜的美景,赋予长江月夜丰富的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训练题目】请你写一段话,其中要引用诗词,表达你对久别的朋友的深切思念。
(二)怎样充实文章的内容呢?
1、准确具体、形象生动地细致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把握好细节,就会使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例如:
(1)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
里揣,……(吴敬梓《范进中举》).
【赏析】以上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加点的动词和形容词,可谓非常精妙。它们准确、形象、生动刻画了胡屠户见钱眼开,虚伪装作的形象。
(2)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刘绍棠《蒲柳人家》)
【赏析】这一段精彩的外貌细节描写,将何满子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训练题目】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突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的形象。
2、巧妙插入景物描写。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人与景物是紧密相联的,景物描写起着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性格等作用。它可以使文章的表现手段多样化,避免行文单调,也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例如: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晦暗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鲁迅《故乡》)
【赏析】文段以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从而交代了小说的社会背景;这种萧条破败的景象也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2)星期天的早晨,我推开门站在阳台上,阳光温暖而明媚,阳台上的花都开了,看来它们也迫不及待地要来沐浴这初夏的鸟语花香。(辽宁省中考满分作文《宽容》)
【赏析】用阳光明媚既渲染了人物欢快的心情,也预示着宽容的人可以有阳光明媚的心胸。同时,也为下文老师宽容的一笑奠定了情感基调与伏笔。
【训练题目】描写一段景物,衬托人物坚强的形象。
3、运用插叙。插入人物以往的经历,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注意,插入的内容不是主要内容,不宜过长;所插进的情节,一定要为表现人物和主题而服务。)例如: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俩叫“合二而一”。……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张之路《羚羊木雕》)
【赏析】这段插叙,回忆了“我”和万芳之间友好交往经历,凸现了万芳的仗义和我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为下文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作铺垫,突出了“我”的为难和伤心。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但从此没有再见面。(鲁迅《故乡》)
【赏析】文段运用了插叙,叙写了少年时代“我”和闰土的经历,塑造了少年时代的闰土是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形象,这和现实中中年闰土的衰老、麻木不仁形成鲜明的对比;少年时代“我”和闰土之间非常友好,无话不说,亲密无间,和下文“我”和他隔了一层厚厚的可悲的障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文段使人物形象突出,也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训练题目】
(1)现在的小明,充满了自信。什么事情都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班中有什么活动,他总是带头参与,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这是概括小明现在的情况)
(2)写一段话,回忆以前的小明,使之与现在小明形成鲜明对比。
4、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它可以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使内容更丰富。例如: 作文题目:我的妈妈
(1)为了表现“我”妈妈的慈爱,可以用小周的妈妈的慈爱来进行衬托,但是“我”的妈妈更慈爱。——正衬
(2)也可用小李的妈妈的不慈爱来衬托我的“妈妈”,她非常暴躁,经常打他,——反衬
【赏析】例(1)是正衬,突出了我的妈妈慈爱的形象。但是例(2)更好,反衬比正衬托更有力,通过对比衬托,有力地突出了“我”的妈妈的形象,此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训练题目】写一段话,其中要有衬托,来突出“我”的父亲善于教育子女。
(三)如何让你的文章充满悬念,有波澜呢?
1、运用欲扬先抑法或欲抑先扬法。例如:
《荔枝蜜》这篇文章,开头说“我”并不喜欢甚至讨厌蜜蜂,然后写“我”参观“养
蜂大厦”,亲眼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劳动,还喝到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
动,禁不住赞美起蜜蜂来了。作者又由蜜蜂想到了正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和千千万万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的劳动者。作者对蜜蜂的喜爱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梦里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赏析】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使感情大起大落。先讨厌,后来慢慢改变看法,最后赞美,非常喜欢,梦中“我”变成一只小蜜蜂。前后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高度赞美象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的劳动者。(注意:此法一般用来褒扬人物、好的现象、好的风气;而欲抑先扬法是用来贬斥人物、坏的现象、坏的风气。)
【训练题目】运用欲扬先抑法,构思《我的老师》一文。请用简单的语言写下来。
2、运用倒叙法。所谓“倒叙”把文章的结局或主要情节、主要矛盾放到开头来写,然后再按照事件的自然顺序写。例如:
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刘绍棠《蒲柳人家》)
【赏析】这么热的天气,爷爷为什么要把何满子栓在立柱上?为什么系的是拴贼的扣?何满子究竟犯了什么错误?这样,就为文章设置了疑团,制造了悬念,一下子就把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出来。
3、运用巧合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生活中有许多巧合,正是这些巧合的事情,使生活充满了情趣。写记叙性的文章,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巧合,去构思故事,兴起波澜,取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例如:
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的于勒,竟然在船上不期而遇,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赏析】为什么偏偏是于勒而不是其他人呢,这种巧合,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表现。它为小说制造了悬念(这个人究竟是不是于勒?“我”的父母又如何对待于勒?父母的发财梦会不会破灭?„„),文章只要有了波澜,就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训练题目】运用用巧合法,请你为“我和分别十年的好朋友偶然相遇”写一段话,表达你
当时的惊喜之情。
4、夸张法。即对故事情节或人物行为作适当的夸张。例如:
《变色龙》这一课,文章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的表现。其处理案件的依据是看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次,鲜明地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厚颜无耻、反复无常的沙皇忠实走狗的形象。
【赏析】此法的运用,除了鲜明突出人物形象,还能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引发读者进行深刻的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变色?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
【训练题目】请你运用夸张法,为《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写一段话,突出他的贪婪。
第二篇:中考作文怎样打动老师
2014中考语文怎样写作文打动阅卷老师
写议论文易得高分
相对于记叙文的“平庸”,历来中考作文的高分,都属议论文。“议论文的要求高一个档次,写好的话往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也容易拿高分。”
虽然议论文易夺高分,但并不是每个考生都可效仿。“有些考生写议论文空议论,没任何凭据、材料佐证,这就不像也不是议论文了。”言下之意,就是忌“空吟嗟叹”。写议论文还有个“危险”,容易跑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本来文章议论先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焦点在谁先,如果议论成“怎么生”,那就有跑题之嫌。
而除了跑题,议论文也大忌“不匀称”。议论就是要因议生论,无对错判断。如果议论着议论着就否定其中一方观点,那就不似议论,而似“定论”了。
写记叙文最保险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什么样的作文最保险?本着体裁不限的原则,老师们根据以往初中生们的选择和经验,认为适合大多学生中考时发挥的当属记叙文。
“记叙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写,讲一个故事,适合作文水平普通的学生去写。尽管不容易拿高分,但应该保证能得平均分,不至于拉开差距。”
为什么说写记叙文不易得高分?原来,由于写记叙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难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个老师要看几千篇作文,也不可能看得太仔细。但正因如此,也差不
厦门2013中考语文怎样写作文打动阅卷老师 到哪去
摘要: 这是一篇关于厦门2013中考语文作文的资讯,怎样写作文打动阅卷老师呢?来看更多信息,希望对关注厦门中考考试的考生们有用,欢迎阅读。
“夹叙夹议”有机会赚高分
到考试时看到材料,写议论文怕写不好,写记叙文又不甘心怎么办?老师们支招说,完全可写成“夹叙夹议”的形式,这样一来可兼顾周全。
夹叙夹议,当然也没那么容易。首先,“叙”的部分要脉络明晰,而“议”的部分要条理分明,如若不然,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
“写记叙文,中间贯穿议论,这样比较保险。”不过,规律如此,写作时可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一眼看上去就露出马脚,更与高分无缘。
那么,“夹叙夹议”怎么做比较好呢?首先是整理思路,就材料判断要写作哪种文体,如果选择保险的记叙文,则先铺陈故事。铺陈故事中间,当注意拎出矛盾点、心理描写、转折点等,在这些方面不动声色地穿插议论,人物内心的自说自话、自我独白,往往可以借用议论形式出彩。但要注意,写作贵在真诚,切莫过分浮华雕琢。
“凤头猪肚豹尾”要注重
“凤头、猪肚、豹尾”,这三样,其实指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首、正文、尾巴。凤头,就是文章开头一定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猪肚则是指文章容量大,在此不多提;豹尾则指文章结尾有力、点题,直入主题,读之可使人大呼过瘾。
由于阅卷老师不能很仔细地看完那么多文章,因而这些作文的首尾就很重要。一旦“凤头”、“豹尾”入得“法眼”,作文本身素质再卓越些,就有可能借语文拔得头筹。
那么,如何做好这两部分工作?以开头为例,就是要说清楚作文写了什么,讲什么故事,简明扼要,写法流畅,同时在文字上稍加琢磨,让人浅浅觉得该生文字功底颇不错。而在结尾,重在点题,这样才能让老师注意到你的强调,你在写什么。
另外,来自阅卷的经验,考生们可适当在作文各段的首尾句多多用心,这样也有可能因为老师们不经意的“一瞥”,而让作文不被埋没。所以,中考作文,一要写得好,二要“略懂包装”。
硬伤可千万别碰
有些“硬伤”万万不可碰,比如错别字、病句、成语误用、主干不搭等等。
一方面,这些错误怎么扣分都有明文规定,就算你得了满分,字数不够,照样倒扣,错别字、用错符号也一样倒扣。而另一方面,作文写得平常,且“伤痕累累”,难免让老师们觉得考试不认真,或许也会影响到读文时的判断,因此要尽可能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
此外,卷面分也已是老生常谈,答卷时不用心急,可慢慢斟酌字句,慢慢书写。万一有错,当用标准改错符号修改,不要随便涂鸦,让卷面看上去乱七八糟。另外,也要注意书写别太潦草,以免“好文被坏字害了”。
第三篇:2013中考作文怎样打动阅卷老师
2013中考作文怎样打动阅卷老师,给考生一个高分?
中考中语文作文分值不少,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拿到高分,打动阅卷老师呢?
“凤头猪肚豹尾”要注重
“凤头、猪肚、豹尾”,这三样,其实指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首、正文、尾巴。凤头,就是文章开头一定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猪肚则是指文
章容量大,在此不多提;豹尾则指文章结尾有力、点题,直入主题,读之可使人大呼过瘾。
由于阅卷老师不能很仔细地看完那么多文章,因而这些作文的首尾就很重要。一旦“凤头”、“豹尾”入得“法眼”,作文本身素质再卓越些,就有可能借语
文拔得头筹。
那么,如何做好这两部分工作?以开头为例,就是要说清楚作文写了什么,讲什么故事,简明扼要,写法流畅,同时在文字上稍加琢磨,让人浅浅觉得该生
文字功底颇不错。而在结尾,重在点题,这样才能让老师注意到你的强调,你在写什么。
另外,来自阅卷的经验,考生们可适当在作文各段的首尾句多多用心,这样也有可能因为老师们不经意的“一瞥”,而让作文不被埋没。所以,中考作文,一
要写得好,二要“略懂包装”。
写记叙文最保险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什么样的作文最保险?本着体裁不限的原则,老师们根据以往初中生们的选择和经验,认为适合大多学生中考时发挥的当属记叙文。“记叙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写,讲一个故事,适合作文水平普通的学生去写。尽管不容易拿高分,但应该保证能得平均分,不至于拉开差距。”为什么说写记叙文不易得高分?原来,由于写记叙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难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个老师要看几千篇作文,也不可能看得太仔细。
但正因如此,也差不到哪去。
写议论文易得高分
相对于记叙文的“平庸”,历来中考作文的高分,都属议论文。“议论文的要求高一个档次,写好的话往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也容易拿高分。”虽然议论文易夺高分,但并不是每个考生都可效仿。“有些考生写议论文空议论,没任何凭据、材料佐证,这就不像也不是议论文了。”言下之意,就是忌“空吟嗟叹”。写议论文还有个“危险”,容易跑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本来文章议论先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焦点在谁先,如果议论成“怎么生”,那就有跑题之嫌。
而除了跑题,议论文也大忌“不匀称”。议论就是要因议生论,无对错判断。如果议论着议论着就否定其中一方观点,那就不似议论,而似“定论”了。
“夹叙夹议”有机会赚高分
到考试时看到材料,写议论文怕写不好,写记叙文又不甘心怎么办?老师们支招说,完全可写成“夹叙夹议”的形式,这样一来可兼顾周全。夹叙夹议,当然也没那么容易。首先,“叙”的部分要脉络明晰,而“议”的部分要条理分明,如若不然,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写记叙文,中间贯穿议论,这样比较保险。”不过,规律如此,写作时可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一眼看上去就露出马脚,更与高分无缘。那么,“夹叙夹议”怎么做比较好呢?首先是整理思路,就材料判断要写作哪种文体,如果选择保险的记叙文,则先铺陈故事。铺陈故事中间,当注意拎出矛盾点、心理描写、转折点等,在这些方面不动声色地穿插议论,人物内心的自说自话、自我独白,往往可以借用议论形式出彩。但要注意,写作贵在真诚,切莫过分浮华雕琢。
硬伤可千万别碰
有些“硬伤”万万不可碰,比如错别字、病句、成语误用、主干不搭等等。
一方面,这些错误怎么扣分都有明文规定,就算你得了满分,字数不够,照样倒扣,错别字、用错符号也一样倒扣。而另一方面,作文写得平常,且“伤
痕累累”,难免让老师们觉得考试不认真,或许也会影响到读文时的判断,因此要尽可能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
此外,卷面分也已是老生常谈,答卷时不用心急,可慢慢斟酌字句,慢慢书写。万一有错,当用标准改错符号修改,不要随便涂鸦,让卷面看上去乱七八
糟。另外,也要注意书写别太潦草,以免“好文被坏字害了”。
考试中考生表达方式用自己最拿手的,写作手法也要用自己最擅长的。考场上不要做第一次尝试,不保险,万一失手,那这一次考试可能就会失利。
第四篇:中考作文怎样打动阅卷老师
中考作文怎样打动阅卷老师
●写记叙文最保险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什么样的作文最保险?本着体裁不限的原则,老师们根据以往初中生们的选择和经验,认为适合大多学生中考时发挥的当属记叙文。
“记叙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写,讲一个故事,适合作文水平普通的学生去写。尽管不容易拿高分,但应该保证能得平均分,不至于拉开差距。”
为什么说写记叙文不易得高分?原来,由于写记叙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难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个老师要看几千篇作文,也不可能看得太仔细。但正因如此,也差不到哪去。
●写议论文易得高分
相对于记叙文的“平庸”,历来中考作文的高分,都属议论文。“议论文的要求高一个档次,写好的话往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也容易拿高分。”
虽然议论文易夺高分,但并不是每个考生都可效仿。“有些考生写议论文空议论,没任何凭据、材料佐证,这就不像也不是议论文了。”言下之意,就是忌“空吟嗟叹”。写议论文还有个“危险”,容易跑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本来文章议论先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焦点在谁先,如果议论成“怎么生”,那就有跑题之嫌。
而除了跑题,议论文也大忌“不匀称”。议论就是要因议生论,无对错判断。如果议论着议论着就否定其中一方观点,那就不似议论,而似“定论”了。
●“夹叙夹议”有机会赚高分
到考试时看到材料,写议论文怕写不好,写记叙文又不甘心怎么办?老师们支招说,完全可写成“夹叙夹议”的形式,这样一来可兼顾周全。
夹叙夹议,当然也没那么容易。首先,“叙”的部分要脉络明晰,而“议”的部分要条理分明,如若不然,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
“写记叙文,中间贯穿议论,这样比较保险。”不过,规律如此,写作时可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一眼看上去就露出马脚,更与高分无缘。
那么,“夹叙夹议”怎么做比较好呢?首先是整理思路,就材料判断要写作哪种文体,如果选择保险的记叙文,则先铺陈故事。铺陈故事中间,当注意拎出矛盾点、心理描写、转折
点等,在这些方面不动声色地穿插议论,人物内心的自说自话、自我独白,往往可以借用议论形式出彩。但要注意,写作贵在真诚,切莫过分浮华雕琢。
●“凤头猪肚豹尾”要注重
“凤头、猪肚、豹尾”,这三样,其实指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首、正文、尾巴。凤头,就是文章开头一定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猪肚则是指文章容量大,在此不多提;豹尾则指文章结尾有力、点题,直入主题,读之可使人大呼过瘾。
由于阅卷老师不能很仔细地看完那么多文章,因而这些作文的首尾就很重要。一旦“凤头”、“豹尾”入得“法眼”,作文本身素质再卓越些,就有可能借语文拔得头筹。
那么,如何做好这两部分工作?以开头为例,就是要说清楚作文写了什么,讲什么故事,简明扼要,写法流畅,同时在文字上稍加琢磨,让人浅浅觉得该生文字功底颇不错。而在结尾,重在点题,这样才能让老师注意到你的强调,你在写什么。
另外,来自阅卷的经验,考生们可适当在作文各段的首尾句多多用心,这样也有可能因为老师们不经意的“一瞥”,而让作文不被埋没。所以,中考作文,一要写得好,二要“略懂包装”。
●硬伤可千万别碰
有些“硬伤”万万不可碰,比如错别字、病句、成语误用、主干不搭等等。
一方面,这些错误怎么扣分都有明文规定,就算你得了满分,字数不够,照样倒扣,错别字、用错符号也一样倒扣。而另一方面,作文写得平常,且“伤痕累累”,难免让老师们觉得考试不认真,或许也会影响到读文时的判断,因此要尽可能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
此外,卷面分也已是老生常谈,答卷时不用心急,可慢慢斟酌字句,慢慢书写。万一有错,当用标准改错符号修改,不要随便涂鸦,让卷面看上去乱七八糟。另外,也要注意书写别太潦草,以免以免“好文被坏字害了”。
第五篇: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训练(一):怎样使记叙文的内容具体
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训练
(一)怎样使记叙文的内容具体
一篇成功的记叙文,如果生动的话,可以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但在写作文时有些同学只习惯于概括叙述,导致作文的字数不够,或者内容不充实。怎么办呢?如何把文章的情节写得既具体又好看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扩句:在一个简单的句子中插入一些词语或成分,让句子的内容更加充实。常在词语前添加修饰词或限制性词语。如果学生能够在添加有感染力词语或成分,那么整个 句子就会具体而有文采了。
例如:我努力学习。
1、我经常非常努力学习。
2、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3、为了能让妈妈开心,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注意: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字数多而扩句,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下同)例:(1)我偶然努力学习。(2)我经常努力学习。这两个句子所表现的含义就明显不同。....
二、扩展情节。同学们在写作文之前,对感受最深的部分和与主题关系最紧密的部分,一定要认真想一想,多问——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是一把能把文章写具体的钥匙,用它去开启内容空洞的锁,一般都灵。
例文:令人害怕的夜晚
今天夜里,家里人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我非常害怕。(以上的写法使内容太简单,我们可以这样来扩充内容。)
1、你为什么害怕?
2、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3、你当时的反应如何?
【修改后】 在一天夜里,我一个人在家里。天要下雨了,电闪雷鸣,我害怕极了。那雷声一阵接一阵,震耳欲聋,把窗子都震得哗哗作响。忽然,又一道电光闪过,呀,妈呀,又要有一声惊雷了!我赶快捂住耳朵。尽管如此,雷声还是穿透我的手掌,震撼了我的耳膜,就好象在我的头顶炸响了一样。我更加害怕了,飞快地钻入了被窝,用被子使劲地蒙着脑袋,心里不停地祈祷: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
三、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或场面分解开写。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象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可以使描写变得具体生动。
例如:这个人的外貌非常丑陋。(可以观察他的脸、眼、鼻子、头发等,抓住其独特的外貌分别进行描写,以突出其丑陋的特点,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并且人物形象又鲜明突出。)又如:小刚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球踢入网底。(这句话虽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也写清楚了经过,但还是显得很笼统。)
【解析】如果把这一进球过程分解为接球——带球——过人——射门——进球。然后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接起来,就会使描写变得生动具体:
【修改后】小刚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活的动作晃过后卫的阻击,又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一脚抽射——进啦!”
四、按一定的顺序,运用各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在作文中对事物的描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要么从上到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先主要再次要„„还要学会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条理,还可以让文章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内容具体充实。
例如:对菊花的描写:这里的菊花真是美丽极了!
【修改后】红的、黄的、紫的……这里的菊花不仅颜色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倒挂枝头,有的昂首怒放。瞧!那一株象美丽的少女安详自若,那一株 又象翩翩少年笑迎秋风……一阵微风吹来,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这段描写就是从视觉到嗅觉,从颜色到形态,把菊花的美丽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五、加进想象、联想,丰富文章的内容。有些材料很好,可又感觉到它的内容不够充实。怎么办?最好换掉不写它。但是,有时在考场上已经写了一半了,才发现材料不够,那只有采取“嫁接法”了。把别的树上的嫩芽嫁接到你家的树上来。你把玫瑰的芽嫁接到柳树上,那肯定不行;但是,把玫瑰芽嫁接到野蔷薇树上,反而长得更好,因为蔷薇的具有更强的抗病性,而玫瑰花比蔷薇花更漂亮。这真是完美的结合。
作文的选材也可以来个嫁接。虚构不是不真实,关键合情合理。想象作文不是也能得高分吗?《西游记》不是也是名著吗?考场作文,只要七分真实三分想象,假也要“真实”。例如,你要写远方的表哥在课堂听课开小差的情景,可是,你并没有看见过表哥上课。天下上课开小差的情景都差不多,难道你自己没有开过小差吗?把你开小差的情状写在你表哥的身上准没错!
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
例如:
1、月亮弯弯的。(显得太笼统,不够具体。)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运用比喻,使月亮的形状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2、柿子红红的。
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这样就更具体更生动了。)
又如:
春雨来了。
小雨点蹦蹦跳跳来到人间,来到大地上。(运用拟人,使春雨的形象具体生动。)又如:今年收获的粮食不多。
今年地里只收获几粒粮食。(运用夸张,有力地突出了今年粮食产量非常低。)再如,房子可以买,家不可以买;钟表可以买,时间不可以买;
关心可以买,爱心不可以买;奢华可以买,优雅不可以买;
尊重可以卖,尊严不能卖;忠心可以卖,良心不能卖;
这组句子通过排比和对比就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了。
最后,多用熟语、谚语、名言,化用熟语、广告语、歌词、谚语。有个学生说了则寓言故事《黄鼠狼和鸡》,化用一句大家再熟不过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要收就收老母鸡”,也有同学化用成语“鸡不可失,失不再来。”由于他们化用的符合要写的内容,所以他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一个亮点。
具体生动的描写来源于对生活细致认真的观察,还要学会在恰当的地方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朱自清说,在观察生活时要对“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而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却往往很粗浅,或者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会很模糊,所以在作文时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笼统。因此,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并且能够抓住要领,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对熟悉的花草树木的观察可依照:根+杆+枝+叶+花+果的顺序对其色、形、味进行描摹;对人物的刻画可依照:外貌+情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叙述事件要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只要我们坚持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克服在观察时“熟视无睹”的毛病,细心体会,时常练笔,就一定能够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