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课改的路上放飞梦想——黄金玉先进材料
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在课改的路上放飞梦想——黄金玉老师先进材料
文昌中学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黄金玉老师信奉“爱就是教育。”她于2002年6月毕业后一直勤勤恳恳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现任文昌市文昌中学语文组副组长、初三语文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当做人生的最高追求;把热爱学生,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当作自己工作的准则。她积极投身于课改,在课改的路上放飞梦想,不知疲倦的跋涉让她的青春变得厚重而美丽。有人说她是青年人的榜样,她说,要用如火的激情去点亮生命的航灯。
(1)获奖情况:
2003—2004年度文昌中学被评为“表扬班主任”;
2005—2006年度被文昌中学评为“优秀班主任”;
2005年7月被评为 “优秀中共党员”;
2006年7月被评为 “优秀中共党员”;
2007年7月被评为 “优秀中共党员”
2006年被评为“文昌市教坛新秀”;
2003年代表文昌市参加海南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
2003年代表文昌中学参加文昌市演讲比赛获一等奖。
2004年参加全省优质课比赛获二等奖。
(2)科研成果:
2007年撰写的论文《做个“动情”的语文教师》获 “全国性教科成果” 国家级一等奖。
2007年教学论文《耐人寻味拟标题》经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审核,荣获论文大赛中学语文组二等奖。
2006年教学案例《让“兴趣”搅活我们的复习课》获省级三等奖。
2005年论文《好马还需配好鞍——广告口号训练文采手记》获省级二等奖。
2005年教学论文《推陈出新老课新教》获省级三等奖。
2003年撰写的论文《班主任,别把自己“忙”坏了》获德育征文比赛二等奖。
2007年4月受省厅邀请在海南省中学语文中考考复习备考研讨会上执教
1《写作》研讨课。
2005年至今参与海南省“中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一课题实验的研究。
一、语文教学
左拉说过: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黄金玉老师信奉这样的格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深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五年前年轻气盛的她第一次踏上了讲台,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成了她坚定不移的追求的目标。在课改的路上,她一路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她精益求精,深入钻研教材,查找大量资料,精心写好每一份教案。在课改的路上,她有过彷徨,有过困惑,有过片面的理解,但她就是这样在困惑中辗转前行,她反复揣摩课改精神和理念用自己的实践与思索,逐渐形成自己教学上的特色。她理想的课堂是充实而不忙乱,有序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散漫,自己教的省心,学生听的尽兴。她说课改绝不能“新瓶装旧酒”。在课堂里她注入了一股生命的“热力”,整个课堂在生与生的交流中,在师与生的互动中,变得火辣辣的,她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自己的课堂教学,感受着生命的过程。在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后,她特别注意研究语文新大纲精神和把握升学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她强调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牢记“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理念,不断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勇敢运用所学去思去悟,并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2003至2006年每年的“学习能手”评选中,全年级共评选10人,其中来自她班的就有4位。她所带的普通班在每学期的段考、期考成绩均获得90%以上的及格率,优秀率更是处于年级前茅。06年她迎来了课改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在06年中考中,她带的第一届毕业班以总分上线完成率160%的好成绩居全校首位。
二、教研情况
教育发展历来有两个生长点,一是理论上的提高,二是实践的突破。她相信厚积才能博发,因此她在教学之余广泛阅读各类有关教学的书籍。她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课堂上她是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课下她是潜心教研的求索者,不懈的努力,使她迅速成长。在完善自我方面,她不断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虚心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培训学习。她集思广益,“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次展示省、市级教学
公开课,并获得成功。此外,她还主动承担各类课题实践与研究,于2005年至今承担了“中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课题研究。在此同时,她还认真撰写论文,2004年撰写的论文《好马还需配好鞍》获省级二等奖,教学实录《老课新教——丑小鸭》获省级三等奖。2005年撰写的教学案例《让“兴趣”搅乱我们的复习课》获省级三等奖。2004年她代表文昌中学参加全省优质课比赛获二等奖。2007年4月受省厅邀请在海南省中学语文中考考复习备考研讨会上执教《写作》研讨课。
三、班主任工作
自大学毕业以来黄金玉老师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她把课改精神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她面向全体学生,以爱心为轴线,关爱每一位学生,以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工作重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全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难题。在工作中,她讲高效、讲创新,敢想别人之不想,她量身制作了一套全校首创的“班级管理小组值周制”,强调人人参与管理。此后她又大胆创新,推出一套符合本班学生特点,可行性强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深受师生认可,并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在3年中,她所带的班级在每周的常规检查评比中几乎每次获得前三名,在每月“文明寝室”“文明教室”评比中均获得流动红旗,并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同时她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其班班长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因为工作出色,她多次被评为 “表扬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她撰写的《班主任,别把自己忙坏了》一文获二等奖。
奖证无言,却记录着一路上的收获,这一份甜蜜属于她自己。当然,更快乐的还是在看到孩子们真正爱上课改的时候,在看到他们努力地、主动地要吃尽、消化尽教学内容的时候,在看到他们那颗纯洁美好的心日益智慧而饱满的时候……作为一位老师,夫复何求?这一份甜蜜,既属于她自己,也属于学生。
课改,将陪伴着她和她的学生们一起成长、成熟!
第二篇:阳光路上,放飞梦想
阳光路上,放飞梦想
——同安小学二〇一三年工作总结
二〇〇二的秋天,同安从农村走来,加入到市区学校的行列。我们不断地努力,不停地向榜样看齐,经过十年的历练,我们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场。回首来时路,领导的关怀,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一路走来,我们洒下的是汗水,放飞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快乐与幸福!二〇一三年,对我们同安人来说,是第一个十年的总结之年,也是我们学校从量变转向质变的一年。在这岁末年初之际,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已经来临。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阳光教育引领正思维
鉴于我校于2011年9月被评为安庆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结合基地建设,我们将学校文化定位为阳光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我们坚信,“阳光教育”是一种“润泽生命”的教育,号召我们的老师要做“德艺双馨、放眼未来”的阳光教师,鼓励我们的学生争做“品学兼优、胸怀天下”的阳光少年,我们全体师生每天恪守“与阳光同行,和时间赛跑”的校训,珍惜一切可以珍惜的时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013年教师节,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畅想同安”演讲会,一下午的演讲,大家争先恐后的上台,尽情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想,有的对学校近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倍感欣慰,有的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前 景充满着信心,一大批年轻教师希望自己早日成为名师,希望我们的学校早日成为名校。
这次演讲会,大大鼓舞了师气、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同安校园里每一位教师的思维都处于正思维的状态。在这和谐奋进的氛围里,我们一行平凡的人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我们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桐城市第七届“桐城市文明单位标兵”的光荣称号。
二、廉政文化,汇聚正能量
阳光文化是“魂”,她指引前行的方向。如何让文化落地生根,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年来,我们努力践行言行一致的原则,积极推行“廉政文化”,实施阳光管理。
1、“班子会议”,每周进行。每周一上午第三节课,按时召开二级机构以上班子成员会议,认真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布置本周工作安排,提出下周工作设想,班子成员展开讨论,共同酝酿,选择最佳方案,形成决议,再由具体负责同志付诸实施,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措施到位。
2、教师会议,每周必开。周二下午第三节课,适时召开全体教师会,布置本周工作安排,接着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培训,由专业技能的老师担任主讲教师。学校的工作无论是长远规划,还是近期工作重点,全体教师人人知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
3、少先大队部定期召开少先大队干部会,认真总结值勤及校园 广播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布置相关活动安排,努力做到信息畅通、考核公正、督查到位。
4、各班每周召开班会,每月出一期主题板报,班干部民主选举、公平竞争,班主任不偏袒任何学生。鉴于大班额教学,座位安排成为了家长关注的焦点,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定期轮流调换座位,学生自觉按班规换位,真正做到民主管理。
5、工会每学期召开教代会。广泛征求教师建议,学校在汇集教师建言献策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及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工会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6、后勤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厉行节约的原则,凡是教学所需,全力配备到位,其余杂项开支,能简则简、能省则省,精心用好每一笔资金,对于学校的财务状况,定期结算,每学期公示,全力做到公开、透明。
7、绩效工资,按章发放。每学期学校严格按照绩效考核方案,从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及时公示、适时发放。
学校党务、政务、财务工作及时如实公开,各项计划、制度、方案的制定,都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让教师参与管理,人人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的地位,老师们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一线教师,全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努力把同安小学办成一所标准化、示范化的优质学校。本,我们学校被评为桐城 市“廉洁文化”示范点。
三、硬件设施,达到标准化
要想把学校办成孩子们心中的乐园,教师心中的家园,家长盼望的放心学园,必须要有美的环境。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梦想,我们强抓校安工程建设的机遇,建起39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今年暑假,我们拆除了水泥预制板房,新的综合楼和多媒体教室正在新建之中。目前的三幢房子,均是全框架结构,按抗震七级另加一度设防标准建造的。
除了硬件设施达标外,学校制定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工作预案,每学期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和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经常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认真开展“每月一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学生放学,排队出门,上学放学,组织有序,秩序井然。如今同安校园是家长的放心园、老师的安心园和学生的快乐园。
2013年,同安是破旧立新的一年,也是安全到位的一年。今年12月份,我们申报了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
四、学校管理,走向数字化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建设工程的付诸实施,我们学校在软件建设上,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们顺利地实施了“班班通”。每个教室都有了多媒体,教师有了自己的电子备课室,学生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科学实验室、探究实验室以及音、体、美专用教室,图书室里的图书品种繁多,借阅实现了电子化。2013年秋天,同安小学成了叁学苑数字化网校的实验基地,真正实现数字化办公。网校所 提供的大量的资源库,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备课难的问题。
五、教师发展,走向专业化,形成团队化
名师支撑名校。为了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学校致力于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和外出学习培训,同时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以期促进教师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我们学校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授予“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
1、校本培训、苦练内功。
本,我们聘请了校内有专业特长的教师,给全体教师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汪银芝老师的发声方法培训,蒋丹丹老师的方言正音练习,邹春艳老师的简笔画培训,刘艺老师的啦啦操培训,汪璨老师的网校资源应用培训,陶英老师的国培经验与分享„„一场场报告、一阵阵掌声、一遍遍地跟读模仿、一张张书画的练习、一次次地啦啦操训练„„让老师们在获得新知的同时,既开阔了眼界,又愉悦了身心。培训会,促使我们的老师自觉地用欣赏的目光看同事,用苛刻的眼光审视自己,从而激发教师们更加用功的学习与工作。
2、外出学习,参与培训。
本,陶英老师到安师大顶岗置换学习三个月,刘茜老师到淮北、岳西等地去学习,培训美术教程;黄存兰老师到芜湖去听取语文讲座;姚文娟老师到合肥培训英语;项立新、高秀梅、汪璨老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等等。他们学习回来,都主动将所学的知识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汇报交流,让全体教师分享所获,达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
3、岗位练兵,增长才干。
今年秋天,由于多媒体教室的拆建,大组的教研活动无法在各班级进行。开学初,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在各个年级组内增设各学科组长,负责各个学科的教研活动,他们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语文、数学教研组由原来的一个大组,细化为六个小组,小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参与面更广,教师得到的锻炼机会更多,操作方便,教研效果很好。
4、骨干教师,鼓励参赛,展示风采。
在2013年桐城市小学优质课比赛中,朱娟、朱玲玲老师获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项立新、肖晓娟老师分别获得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姚文娟老师获得市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谢莉老师的英语展示课在市级课展上获得好评。
5、支教活动,蓬勃开展。本学期,我们选送董荷花老师到贫困地区望江县杨林中心学校去支教,谢莉老师到板桥小学送教下乡,为山区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
六、教学质量,稳步迈上优质化
阳光教育思想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廉政文化的创建营造了团结合作的氛围。一年来,我们全体师生上下一心,同心教研、安心学习,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各级各类的评比中,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1、在2013年春季的学年教学质量抽测中,我们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思品、科学七个学科的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得 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
2、在2013年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中,我校的声乐、器乐、舞蹈、绘画、摄影、篆刻各个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艺术节综合考评中,同安获得了一等奖。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是我校艺体学科教师长期培养的结果。
3、在暑假快乐阅读征文活动中,何姣同学荣获安庆市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在青少年爱国主义书信大赛中,吴焕然同学获得桐城市一等奖、安庆市二等奖、安徽省三等奖。4、2013年,我们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桐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先进工作单位“。
七、问题凸显,亟待解决
伴随校安工程的建设,我们的教学楼、综合楼工程,都已达标,我们倍感欣慰;但比照标准化建设标准,我们却有着诸多的不足。
1、生均面积严重不足。学生多、场地小,近五年来,学生增加了一千人,而场地却还缩小了几分。
2、运动场地不规范,希望能够得到尽快解决。
3、学生数增加过快,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工作压力大。希望能尽快给我校配备教师,以减轻学校自聘教师的压力和班级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
4、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用心教书的多,勤于写作的少。
二0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〇一四年工作思路
2014年,将是我校校园布局规划实施的完成之年,全新的校园,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才能谋求更快的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安庆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行“阳光课堂“教学模式,让阳光照进每一位师生的心中。2014年,我们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好标准化的运动场,装备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
(二)、培养2名注册心理咨询师。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为留守孩子、问题孩子营造温馨心灵的家园。
(三)、组建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团队。重力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师队伍。
(四)、举办“读书沙龙”,让教师想说;开辟教研园地,让教师乐写。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快捷的平台。
(五)、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每个孩子牢记《弟子规》,让孩子的行为在诵读中内化为规范。
(六)、举办校园体育节,增强师生体质。崇尚分秒必争、力争上游的体育精神,确保学生每天健康锻炼一小时的活动落到实处。
(七)、开展结队交流活动,与长三角地区名校结队,借助专家的讲座、外出观摩活动引领教师成长。
(八)、全力办好家委会,让家长参与管理,让家校合力育人。
第三篇: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堂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随意创一个模式就是课改,也并非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不仅仅是老师们在教法上的一些改变。真正的课堂改革事关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是一种从观念到做法,从教法到学法,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新变革。这两年的课堂历程,我们走得并不轻松,我们走过错路、弯路,我们也间怀疑过自己,但我们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当然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路途上,可能会犯错,可能有迷茫,但我们还将继续,因为我们已经用深深浅浅的足迹,诠释着教育创新和课堂改革之于学校、之于老师,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一直在路上铿锵前行。
我们曾经的足迹
铁冲中学的课改革之路并不是帆风顺的,四年来我们经历了学习、改革、回到原点,再学习、再改革的不平凡的历程。
仿洋思,创模式,我们起步不易。2010年,学校秦卫校长带领着学校六个教研组长来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习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的关于课效课堂改革的报告,并现场观摩了刘校长的一堂语文课。学习归来,大家对洋思中学“理直气壮抓分数”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在这一名校著名论断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四步三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分成了四个步骤,即导、探、演、练。为了使这四个步骤都落到实处,这一模式特地安排了三个测试,让整堂课的知识点得到落实。看似缜密的课堂模式,在实施起来却是漏洞百出,先是课堂环节太多,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是过分强调知识,学生能力提高不足;三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大。如此多问题的出现,我们的课改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
学课标,取真经,我们重新出发。重新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否定了原先的课堂目标的“惟分数”论。2011年,正是中国课改的十周年,《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将眼光放到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上,我们课改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前提开展课堂创新。学校让每个老师都认真学习各科的新课程标准,并将每堂课的教学都与三维目标结合。为了近距离去接触课改的成功学校,秦校长将2011年我校的中考素质教育奖金8000元,全部用于课改的学习,他带领学校的教研组长们深入许市中学进行为此两天的蹲点式学习,为了让他山之石,变成自已之美玉,大家在参观学习后认真思考,结合我校的课堂写心得。
请专家,指迷津,我们大胆突破。2011年下学期,我校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实践提出了“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的目标直指三维目标,将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统一为“体验式”,即老师的教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的学中在体验中进行的。在我们课改的同时,五里堆中学的315模式在沩楚大地上已悄然走红。为了让我校课堂的改革不再走入误区,我们邀请宁乡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为学校的课堂改革指点迷津。学校先后邀请了普教科的文跃华科长,县教研室的罗剑青、周灵芝两位老师,县资源中心的戴礼章校长一行六人等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改革进行评价和指点。专家的肯定对于我们的课改是莫大的支持,我们大胆的将课改实验的重点放到了初三,我们要从初三开始实践我们对课堂的改革。四环节体验式实施以来,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得少了,更多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们也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为。课堂换了样子,学生换了面貌,当然,教学质量也上了新的台阶,2012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进入县前十名,获得历史性突破。
我们现行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的四环节体验式课堂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即“导、探、展、练”的体验式教学。“导”是导入,无论从情境导入,还是由知识导入,学校要求的是导的高效性。要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融入课堂情境,要么巧妙串联,温故而知新。“探”是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这是学生们在小组的基础下进行的自主活动,老师课前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目标在文本、工具书、生活中探查达到目标的途径,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组内的探究成果。老师也深入其中,了解动态。“展”则时对小组探求成果的的展示,质疑与补充。此时老师更是隐身于教室后面,在组与组之间穿针引线而已。“练”则是对一个知识点的巩固,可练习,可小测,这个环节略带有些应试教育的痕迹,但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也不无裨益。
四环节是课堂改革的形,体验式则是课堂改革的神。体验首先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的知识是自已在预习、探究和展示中获得的,亲历得真知;体验也是对老师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让大胆的让学生体验,放手天地宽。
在这种课堂里,我们要求老师要有“三放”,即学会放手,打造生态的课堂(回归本源,自由成长);学会放心,打造人文的课堂(民主和谐、情感升华); 学会放开,打造开放的课堂(创新创造、智慧提升)。为了使这些理念落到实处,我校还制定了《铁冲中学课堂语言规范》,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放言,也对老师的课堂语言进行引导,让老师们真正做到放得了手、放得下心,放得开教学。
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催生着我们对班级构建模式的进一步探索――班级小组建设。我们一改传统的座位摆放,将全班按“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当家的形式进行班级管理与课堂建设。因为组间竞争比拼能迸出高效之力量。小组之间既是同质,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比一比,课堂的气氛从何而来。一比之下,谁都不甘示弱,小组的兴奋点被激活,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真知灼见在你来我往里自然生成,错误谬论在“唇枪舌剑”里“遍体鳞伤”。最重要的还不止如此,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个隐性目标得到显性的体现,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我们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课堂改革不是完美的,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能解决很多技术上的疑问,但本质上的疑问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问题之一,高效课堂是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学习过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的报告,他的言论里“效”就是分数,甚至他们提出了理直气壮抓分数,也学习过李炳亭先生的《杜朗口旋风》,其中崔其升校的讲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升学率的课改是不成功的课改。再
联想到早阵子山东昌乐二中的校长这样描述他们的学校:升学率是我们学校课改的副产品。所以我认为很多地方的课改都把高效课堂的“效”狭隘化了,这个效应该包含着一个立体的三维目标,这也是中华大地课改十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成果。即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这就是一堂课的“效”,也是学生需要的“效”。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也许能追求一堂课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最大化,但对于价值观,对于情感学生也许无法在45分钟或仅仅局限在课堂里就能感悟,把握这些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要把课堂的体验迁移到社会,到家庭,到他的圈子里,再去过滤,形成自已的领悟。我们怎不能让学生“强作愁”而去“赋新诗”吧。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往往超过了知识的本身,这不是能用分数能形容的。我们认为这就是一种学生最最需要的“效”。所以在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要避免将其升级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应试教育,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问题之二,固定课堂模式的是否能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时期的教学。这其实是一个从“立模”到“破模”的过程。李炳亭先生在其《杜朗口旋风》一书中曾提到很多地方都在“临帖”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我校的实践发现这种机械的套用某种模式会使课堂失去了原有的生气,学生们都在按部就班的走着程序,课堂缺少生成与原生态,我们在许市中学的学生课桌里也发现了大量的各类参考书,学生为了走程序的顺利从各种参考书上“抄袭”答案,我们学校的课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少了课堂的“意外”,就少了很多的精彩。所以,如何由“有模”走向“无模”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课堂改革的路上走了两年,一路上,我们在改革上修正,在修正中进步,在进步里反思,在反思后发展。虽一路艰辛,虽还存瑕疵,但我们将一直在路上,探索,反思,前行„„
第四篇:课改 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牛驼镇中学校本教研交流材料
2014年8月
课改 我们在路上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坐在这里,作为八年级的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课改经历。自从学校倡导新课程改革以来,每天,我都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着,这些人在一起谈论的永远是学生,他们在一起探讨的永远是课改,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永远是课改过程中的不足或收获,用外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就是一群疯子,都有病!早来晚走是常态,课上辛苦课下更忙碌。他们展现着我们牛驼镇中教师的风采,年级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课改的重视,对教育的重视。
我们年级组的课改体验交流内容,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晏殊《蝶恋花》中的词句。是说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也正是王国维认为的成大事业必经的第一境界。这一境界其实就是立志,就是下决心。
拿我们年级组来说,课改伊始的壮观场面我未曾亲见。七年级下半学期我进入这个年级组对课改茫然一片时,发现其他老师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磨合期,对课改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认知。特别是刘涛赵建成老师,光荣的成为了第一批课改标兵,随局领导赴南方淮安外国语学院这所课改先进学校参观考察。不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把更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其他老师也是,已经初步上了轨道。经过我的了解,得知他们在初步响应领导号召进行课改的时候,真是对课改一无所知,即便上一届学生在五一之后搞了一个多月的课改,学习杜郎口,将桌子搬到了一起,也分了组,只是传统课堂模式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那时对课改的要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是追求形似而已。送走那一届毕业生后,接手新的七年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行课改,七年级又作为重点年级。这样一来,老师们只有硬着头皮顶着巨大的压力迎难而上,试图开辟一条既符合杜郎口理念又适合牛驼镇中学实际情况的可行的道路。可想而知,他们当时的压力真是很大。
赵平主任也说:课改最难改的是什么?是教师!这群七年级的教师,除去关艳飞老师外,其他的都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在讲台上用传统模式在演绎着知识,若想抛却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下课坐在一起教研,有时为一个不同的见解争得面红耳赤是当时年级组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怎么放手让学生自主,如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改变传统模式,如何用导学案,如何改变传统教案去编写实用的导学案……这些问题让老师们头疼、迷茫,面对课改,是进是退?老师们在校领导的带动下,迎难而上,下定决心去面对并尝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行动研究纳入日常工作中,研究并解决问题。虽然这一阶段我没有亲身参与,但通过来后的接触了解也是感同身受。正如王国维大评论家所说的第一境界。在传统课堂模式存在各种弊端的今天,我们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虽然开始迷茫,有各种困难,但是只要有了决心,立志攻坚克难,就会有所收获。正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直面挑战 扎扎实实搞课改
1、改变旧理念 潜心编制导学案
课改必须改课。导学案就是课堂的抓手。传统课堂上我们用惯了教案。那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教学设计。它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重点难点突出,适用于以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但
新课改实施后,有效教学这个概念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实施的确迫在眉睫,最初的时候,我们为了进行有效教学,课前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同时,教师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接着,学生完成当堂检测,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及小结,这种形式上课学生思想很活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样的教学缺陷也就出现了,主要是(1)预习的时间过短,很多问题无法深入理解。(2)学生讨论易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3)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想讲一点东西,导致课堂时间明显不够。(4)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加强,但是解题技巧却没有提高。
在反思与困惑中我们开始认真对待导学案,对导学案的作用认识最早的就是刘涛老师,他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下了一番苦功夫,每天都精心准备导学案,晚上加班加点不说,还要把电脑拿到学校来,利用课下时间来完成。课上坚持使用导学案。他的学生有了导学案,就可以在课前自主预习,通过自学理解完成对应的思考题及梯度练习题,然后在课堂上经小组讨论,把百分之八十的问题弄懂,最后他再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重点难点突破。这样借助导学案,就把课堂所需掌握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是他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的分梯度练习题,学生可选做,这样也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从他的实践来看,学生一般都想把题做出来,好像导学案太费时间,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被调动了。这样的教学,老师在课前很累,课上也不轻松,但是每节课都有意想不到的学生表现。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积极性被调动,合作学习的能力被训练提高。这也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了这样一个带头课改潜心钻研课改的教师带路,我们也都开始重视起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了。特别是前段时间教育局组织全员听课,虽然耽误了一些我们的教学进度,但是也促进了我们今后的课改工作。我们集各家之长编写的导学案也基本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板。大家也都认为很实用。
有了实用的导学案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进了一步,为我们年级的课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推翻旧课堂摸索确立新模式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模式,并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忽略了,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这
种教育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
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
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的知
识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发展其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
维、批判性思维,不利于适应知
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培
养,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
要。
特别是艾德加〃戴尔的学习金
字塔显示转教别人/立即应用学习习近平均留存率为90%。
对这个金字塔我们很重视,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把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讲授,教师再
加以点拨。做的最好的要数赵建成关艳飞许春爱和苗金侠老师。他们手下都有为数不少的一批学生老师,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分析起来条理清晰。
课堂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已成为我们固有的课堂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向高效课堂靠拢。
3、增强凝聚力 创建班级新文化
自课改以来,我们学校学杜郎口,学天卉,由形似到神似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我们一味地去研究课堂技术和管理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以往我们做的比较薄弱的班级文化建设入手。理解“班级文化”的深刻含义,化生硬的、低效的、有形的德育为无形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无形的班级文化中得到感染、感化和熏陶。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着一股能让每个成员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克难奋进的力量,它就是班级的信仰、追求,或者说是班级的灵魂——班魂。有了班魂的班级,每个成员就会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就会有生活和学习的价值取向,就会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力量,班魂就是班级中的合成胶水,为班级带来最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刘翠霞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的特别突出,以她们2012级4班为例。这个班叫辉煌班,有寓意,有班训,有班呼,有组名,从班名到组名、从班魂到组魂一线贯通,立体可感、血脉相连。这也是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学生积极向上,劲头十足,当然其他几个班也很出色,在浓郁的班级文化中,学生时刻铭记自己的班名组名,时刻铭记自己所肩负的担子和义务,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步入育人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4、变批评为鼓励 评价机制讲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课上表现不积极,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别是分组时,学困生容易受到排斥,解决这些问题,小组评价必不可少。对于我们来说,从杜郎口从天卉学来的很多方法很实用,确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还是不够理想。后来我们采用奖励性贴纸来鼓励学生的方法,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奖励方法最初采用的是夏丽娟老师。她在幼儿园待了两年,和孩子们有很深的接触,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独到的见解,最初,她尝试着吧对待幼儿园孩子们的方法应用于初中学生身上,没想到效果却出奇的好,学生们喜欢,课上课下表现好的同学都有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不管什么时期的学生都愿意得到老师的赏识,更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
于是,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也学习这种方法,像葛翠青老师的苹果树,关艳飞老师的小鱼骨头升级深受同学们喜爱。后来刘涛老师更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录制学生讲课的微课,谁讲的好,讲的清楚明白,就在课堂上播放谁的讲课视频,这样,学生更是精心准备,积极性更高了。
对于学困生,我们想办法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一个著名的生物实验叫《梭子鱼之死》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子鱼真是笨死了。梭子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地碰壁后,梭子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后来,它彻底绝望了,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类似梭子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
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学越笨”了。要知道,有远见的家长和老师会让孩子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时脑内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基于这些,我们很关注学困生,课上采取学困生答题多为小组挣分原则,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喜悦时也能有组内小主人的自豪感。尊重差异,缩小差异是我们的目标。而且,我们采用集体进步集体授奖,个人落后集体受罚的的方法,这样一来,学优生会积极地去指导学困生为小组争得更多荣誉。也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每到一定阶段我们就会评出最佳小组,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有成就感。效果很好。
5、接受新理论思维导图入课堂
自从范瑞增校长和刘涛老师在学校开办了心理辅导室以来,一些新的理念由他们传入了我们年级的课堂,我们积极研究他指导学生的思维导图理念,并将它大胆应用于我们年级各学科的授课和复习中。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画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葛翠青老师就是一个思维超前的老师,她在复习是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教育局组织听课时她的思维导图也成了一个亮点。
(二)寓教于乐 让学生感到快乐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先生提出“与学生一起重温自己逝去的童年”——这是在老师生活中可以被允许的唯一的奢望。
“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关艳飞老师的课学生们爱上,她和学生亲密无间,师生之间没有代沟,是朋友,而且,她制作的课件精美,也善于就地取材制作直观实用的教具,她的课堂笑声不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成绩也是非常好。
许春爱老师的课堂也是如此,她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老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非常强,课堂形式多样,学生情景表演热情投入,快乐学习,特别是在局领导视察过程中,得到了局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刘宝军老师更是别出心裁,采用新颖的留作业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眼中的作业不再枯燥无味。因此爱学乐学。
苗金侠老师的12级2班,七年级入学时是37人,八年级升级考试仍然是37人,两年时间无一人来无一人走,巩固率维持在100%,这在镇中的历史上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班的学生在班级里很快乐,哪怕是倒数前几名的学生,也没有厌学情绪,每天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走,把学校当成乐园,不会产生厌倦感,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
陶行知老先生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呼吁:“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变成了真正的先生。”
我们总是说我们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其实孩子更是无条件的爱着我们,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脾气,事过之后依然天真无邪的对我们微笑,他们可以承受我们的错误,事过之后依然会紧紧的拥抱我们。孩子会毫无吝啬的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喜爱、笑容,面对这么天真可爱对我们“不计前嫌”的孩子,我们怎么可以不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平和一些呢?!这样,让学生感到快乐,我们也快乐,教学也就变得快乐了。
(三)宽容理解 打造和谐团队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影视界的人士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某次录影她打无线电
计程车回家,下车时计费表上显示的是一百八十元。她拿出两百元给司机,司机默默的收了。以台北市的计费标准,表上加十五元等于车费,她稍微等了一下,以为司机会找五元给她,但司机一点动静也没有。她想,算了,才五元嘛,就拉开车门下车了。关上车门的那一刹那,她才恍然想起自己是叫无线电车的,按规矩需再加叫车费十元,是她还欠司机五元才对。于是她又敲敲前车窗,赶紧把五元再递给司机。司机冷冷的摇下前车窗来,说:“哼,亏你想到了,不然我还以为,连你这样一个名人,也想贪我五块钱的小便宜!”
虽然误会是化解了,但我这个朋友心里老大不舒服,她说:“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我少给了他五元呢?”很显然这种不舒服源于误会,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误会,造成矛盾,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办公室的主体是人,和谐的办公室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平台,又有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这是评价一个办公室是否和谐的首要标准。和谐办公室就是要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人和出感情、出健康、出效率。
我们办公室那么多人,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但是,老师们能够克制自己,及时化解矛盾,力求办公室团结和睦。很多事情能很快达成共识,这也促进了我们的课改工作。拿我们今年4月31号录制的辩论赛为例,我一直非常感动于办公室的好同事能积极配合,认真完成我们的录制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年级组承接的任务。当时的辩题是新旧课堂模式哪个更利于学生成长。当时我只是通知大家辩题,分工抓球后,要求各自去准备自己的发言稿,一直到31号下午录制才把大家召集起来,没有彩排直接录,每想到,每个人准备的都非常充分,辩论场上剑拔弩张,语言犀利,特别是王燕军老师,在我们大家都认为不知道如何驳斥对方三辩的时候,他站起来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驳斥赢得大家的掌声。我真的没想到辩论赛能录制的这么成功,最初的想法是做做样子的了,我也很理解大家都很忙,哪来那么多时间找资料。但是辩论赛开的不但顺利而且还很成功,这也正是年级组老师们团结、努力、向上、和谐的体现。
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年级组老师的不懈努力,“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这些理论的提出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高效课堂给了孩子一片成长的蓝天,在这片蓝天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充分彰显。
1、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
2、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拥有了大空间。同时,高效课堂为教师二次发展带来了希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高度,对教师也适用。走进高效课堂,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放手让孩子做主的课堂,带给教师的是极大的压力与挑战。这样的课堂不确定因素太多,为此,教师的准备功夫要做足,即便所有的工作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在学习中呈现出来。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课改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也在享受着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体验。有这样一首诗我把它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学生的收获/来自教师的理解/来自教师的信任/教师的宽容/教师的智慧/成就学生所有的梦想/教师的肩膀/学生的高度/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幸福。”
第五篇:课改路上
课改路上,我们风雨兼程
胡永成二中的课改如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这其中有喜、有优、有苦、有乐、有思、有惑。通过课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合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热情持续高涨,我们的课堂完全变了,变成了“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学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将自己的个性彻底张扬。作为二中的教师,作为课改中的一员,每次静下心来时,总觉得这“热闹”的背后,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首先,我们一定要注重形式与实效的有机统一。课改的目的是打破传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我们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千万别打着“课改”的旗号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千万别让课堂变“客堂”!公开课或有人听课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搞得有声有色,甚至花样百出。课堂教学结束,又要花同样的时间去“炒现饭”,时间花了、效果没了,那样的“形式主义”值得吗?
其次,课改过程中一定要有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既然实施了课改,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如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的评价等。光凭听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怎能全面地评价一个老师?
最后,课改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课改本身是件好事,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老师。课改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也要让老师快乐的教。课改不是课堂形式的改革,而是教师思想的改革。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发生改变,课改模式只会流于形式,要取得实效更是空谈。避免出现老师和学校领导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领导来查,我就课改,领导一走,讲的唾沫横飞。那样的课改有意义吗?
二中的课改,喜悦与困难并存。课改的路上,我们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