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共5篇)

时间:2019-05-13 10:1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六章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六章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

第一篇:第十六章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

第十六章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

人培养了自己的习惯,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的和不好的都同样如此。

我认为知识如果没有自我发现的特点是不会掌握得很牢固的,同样,知识如果不与运用(哪怕仅仅是出于训练和教育的运用)相结合,则是僵死的,既不利于调动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自我衍生。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两句谚语:“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教育孩子,就是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这两句话至少说明了教育所包含的一半道理,那就是使所有教育内容以习惯的方式在孩子心中固定下来,特别是那些有助于自我教育的习惯。

一类是有助于心智发展、有助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习惯;另一类是有助于孩子现实行为的习惯。

知识的传播、传递,主要依靠书本,而习惯的养成则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直到孩子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之后)。

我认为对孩子终身有益的习惯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任何孩子如果具备这些习惯,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益处的。习惯来自重复和快乐

习惯产生于重复。

有的人习惯用右手,是因为他长期使用右手;有的人走路很快,是因为他长期这样快地行走。习惯用右手的人,他的右手力量会比左手大,于是出于方便和力量的原因,他继续更多的使用右手;习惯于走路快的人,他的步伐有力,总能迅速到达目标,于是又促使他经常以这种步幅和频率行走,除非他通过这种方式遇到了重大失败。改变他的这种习惯和培养这种习惯所花的时间几乎相当。

人培养了自己的习惯,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的和不好的都同样如此。

习惯产生于诱导。

为什么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习惯?为什么这种习惯保留了下来,而另一种习惯消失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诱导。诱导是人生最初的老师,它总是把外在的目的和被诱导者内在的需求兴趣结合起来,它深谙任何人对快乐的天然需求和对不快乐的天然排斥,它深谙奖与罚、赞誉和批评对人的影响;正是因为诱导的原因,使一切习惯开始了它的第一次,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最成功的诱导是使诱导的对象从中获得自我认同,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的自我认同。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常会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机、诱导的内容。这比一千遍的要求、说教要有用得多。

好在我们了解了快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关原理之后,这样的诱导并不象占卜一样困难,相反,它实际很简单。

诱导在于有趣。

几乎所有习惯都开始于有趣,然后才与一定的目的、目标相结合,当这些有趣的事与实现某一理性的目标越来越同步,则有趣的事情被固定下来,成为主动选择的习惯。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一方面,专注是与孩子本能的好动、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相矛盾的;另一方面,专注又时常表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但总体说来,专注是与一般孩子的特点相矛盾的,需要通过诱导和重复来使他们养成专注的习惯。

我认为,在孩子求知和现实的所有行为中,缺乏专注的十分常见的。浅尝辄止、兴趣转移、东游西荡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可能表现出的状况,我认为孩子通过这些自然的方式也能获得一些知识,但如果能加上那么一点专注的习惯,则会更好。

小斯宾塞从7岁时,我便开始培养他专注的习惯,这一点后来使他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终身受益。我的计划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一点小实验,启发他明白专注的含义和作用;二是通过几件有趣的事,培养他的专注习惯,并让他体会专注的快乐。三是把一般的专注引申到求知上,然后在生活中加以重复。

一天,我和小斯宾塞出去郊游,并准备在外面野炊。小斯宾塞一听说要在外面野炊,简

直高兴的不得了。到了德文特河的上游,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于是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搭好了灶台,捡来了一些干草和枯树枝,准备生火做饭。但是,我们都忘记了带火柴。怎么办呢?小斯宾塞急得没了主意。我提出一个想法,要是能利用太阳光把干草点燃就好了。小斯宾塞赶紧把干草放在太阳光下面,等了很久,干草只是被晒热了,并没有着火。我又提议,要是能把太阳光长时间地集中在一点上,草一定会被点燃。小斯宾塞完全同意这个办法,但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正当他有些泄气的时候,我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凸透镜,用石头固定下来,然后把干草放在聚焦的一个亮点上,开始,干草也没有反应,过了一会,又过了一会,干草发出了嗞嗞的声音,然后冒出烟来,小斯宾塞高兴得满脸通红,像发现奇迹一样。结果,我们美美的吃了一顿。小斯宾塞一直很好奇,这个镜片为什么会把干草点燃呢?我告诉他,点燃干草的不是镜片,仍然是太阳光,因为它才有热量。镜片的作用是把光集中在一点上,并长时间地照射,才把干草点燃的。我顺便说,这个道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人也可以,只要人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说,比如你想记住好朋友的生日,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脑子里想几遍,就行了。小斯宾塞第一次朦胧地明白,什么是专注。

第二次,我们去观察蚂蚁。这是小斯宾塞最喜欢做的事了。我提议这个星期天我们要把蚂蚁王国的情况彻底搞明白,其他事我们一件也不做。即使其他小朋友来约你出去玩,也不去。小斯宾塞欣然同意。我准备了十张卡片,还有一本关于昆虫的书。每一张小卡片上都有一个问题,按这些问题,把有关蚂蚁的所有资料,全都查出来,抄上去。中午的时候,邻居的小威士叫他出去玩,他也没有去,就这样,我们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把有关蚂蚁的情况全部弄清楚了。

最后,我问他快乐吗?他点点头说,太有趣了。

再后来,我就经常让小斯宾塞练习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一本书没有看完,不去看第二本,除非他决定放弃;一幅画没有画完,不去画别的;做一件事时,不去想其他的事;等等。多次以后,他逐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他总能从专注地做一件事中找到乐趣,也渐渐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浮躁,心总能平静下来。只要一开始决定做一件事,他就会安静下来。

我非常了解这种习惯对他以后学习和工作的作用。当然,我也不去限制他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但总鼓励他在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情,或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并把它彻底弄明白。

一旦形成了专注的习惯,孩子的心智潜能是非常巨大的。

值得特别谈到的是,也许训练孩子专注,一开始所做的事,并不是父母或老师所希望的知识。但不要忘记,学习任何知识,一方面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的心智受到启发和训练。就像要让孩子去抓住一张混杂在一堆卡片时的某张卡片一样,他虽然一开始抓到的也许并不是你期望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指和思维、感知能力同样得到了训练。所以,培养孩子专注,一开始应该选择他感兴趣的,而不是父母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做,会容易的多。运用一次,胜过死记十次

只要研究一下所有传统手工艺,以及许多家庭技艺的传授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非常复杂的工艺技术和非常微妙的工艺经验,按道理是非常不利于传授的,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在他们孩子手中完美地得以传承。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对这些技艺感兴趣?以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有效地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么复杂的技艺呢?

运用,正是“运用”这一方法使兴趣与实用、知识与目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我认为知识如果没有自我发现的特点是不会掌握得很牢固的,同样,知识如果不与运用(哪怕仅仅是出于训练和教育目的的运用)相结合,则是僵死的,既不利于调动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自我衍生。

运用,至少有三个必然的结果:一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是使已有的知识得以重复进而充分理解和掌握;三是使这些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父母和老师们高兴的呢?

我培养小斯宾塞学会运用,是从下面几件事开始的。后来我发现除了使小斯宾塞感到其乐无穷外,效果也令人吃惊。

“写”一度是小斯宾塞最不愿意做,也感到最困难的事。可以想,可以说,但就是不愿写。怕写、烦写,一说起写就愁眉苦脸,能拖则拖。怎么办呢?任何一个研究过教育的人都

知道,写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写是记忆的重复。

我想到了运用。正好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有些沙哑,医生建议我少说话,否则有失声的可能。我于是和小斯宾塞玩起了字条游戏。所有的日常交流,都只能通过写来实现,否则就达不到目的。这时小斯宾塞只有6岁多,能写的单词和句子有限。但为了生活,必须写。一开始,我们只写简单的意思,比如“衣服该洗了”,“今天吃什么?”等等。到后来,我们的字条涉及到对一些事物的评价,看法。每次写的句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出现语法错误时,我就在字条上纠正一下。

一个月后,当我口子已完全恢复时,小斯宾塞的书面写作能力已大有长进,而且不用去要求他,他也会习惯地把许多东西写下来。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运用,就是花上半年时间,他也不会有现在的书写能力。再后来,我们经常通信,只是在家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大学毕业。

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双方为对方每天讲习一段书。这是他最感荣幸的事情。这样我们双方都可以用劳动来换取享受,既公平又快乐。他读错的地方我会纠正,并要求他做个记号,避免下一次读错。这样,每天晚饭后,或者睡觉前,我会惬意地躺着,充分享受这段美好时光。所读的内容有报刊上的文章,也有书籍,特别是爱默生的一些随笔,这对我们俩来说都是美和智慧的享受。阅读,使小斯宾塞的理解力大大增强,也使他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不过,我从来不要求他读那些言之无物、低俗浅薄的书籍。

没有比这种运用更让双方愉悦的事了。

许多时候,孩子们无目的地四处闲逛,是因为找不到有乐趣的事情做。其实他们这种时候并不快乐。有时不得已与一些年龄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一起玩耍之后,心里也是空虚的,只要引导他去做更有乐趣的事,他一定很高兴。

在小斯宾塞8岁的时候,我正式聘用他作我的资料员,每周一便士。我交给他的工作是帮我收集报刊和学校的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资料,新闻报道、学术文章。方法很简单,他先把这些资料找出来,然后按重要程度作排列(这种重要程度他完全可以自己来作判断)。这样他就必须阅读。开始他只是搜集,后来他逐渐会对一些事件发表看法,有的很幼稚,有的出人意料,但我都一律表示鼓励。允许讨论是认识真理的前提。每周一便士归他自己所有,自己支配。每当他拿到薪水时,自豪和兴奋溢于言表。运用,已使小斯宾塞在知识积累和知识获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除此之外,在品质、习惯方面也收到了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确帮我做了一些必要的事,减少了我的工作量。

其实,这种运用在几乎每个家庭和学校都可以办到,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教育观念的改变。如果你在经商,就可以让孩子为你收集一些商业资料。不管开始多幼稚,这毕竟是一个有益的求知过程。

“运用知识”,成了小斯宾塞的座右铭,即使后来在面对很多仅仅是理论和基础的学科,小斯宾塞仍然保持着“运用”的习惯,这使他总会研究与某一学科相关的现实状况及原因。每天积累一点点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小斯宾塞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我认为将来即使他完全脱离了学校和家庭教育,这种习惯都是有用的。我为他准备了许多可以长期保存的小笔记本,并和他一起把它们装饰得很漂亮。我让他把学到的东西都记上去,日积月累,就会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这种诱导开始并不容易,我就从他的储钱罐开始。

我为他准备了一个储钱罐,告诉他如果把平时得到的零钱放进去,日子久了,就会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可以去买自己享受的、比较贵重的东西了。他听了以后,兴趣高昂地开始存钱了。这实在是给教育提供了太好的启发,一方面说明孩子有积累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看到自己积累的东西时很有成就感。只是存钱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把得到的钱扔进储钱罐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就是时常去摇一摇,听听它们撞击时发出的叮叮当当的美妙的声音。如果把知识的积累也能变得这样有趣,那教育就太容易了。一次,我向小斯宾塞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说,仅仅把钱存起来,而不知道这些钱是怎样来的,一共有多少,有没有丢失,好象还不够好,最好做一个记录,把每笔钱得来的过程、数量都记下来,然后每一个月,再取出来对照一下,这样会更有趣。小斯宾塞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有了记录的习惯,再把这种习惯用到求知上,就容易多了。我开始选择的是许多孩子都感兴趣的昆虫学。每了解一种昆虫,就把你知道的记在自然笔记上。小斯宾塞问我:做这些

有什么用?他当然是指的现实的能够带来乐趣的用途。我告诉他,这各用储钱罐存钱是一个道理,你很快就能发现它的用途。不信,你可以试试在和小朋友们玩的游戏中来使用。

小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就是老师和学生的游戏,谁都希望去扮演一下老师,给别人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大通。我就让他们玩这个游戏。每次轮到小斯宾塞的时候,他就拿上他的笔记本,头头是道地讲上一通。因为有笔记本的帮助,他总会讲得让别的小孩子羡慕不已。

任何事情,开头是有困难的,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再困难了。时间一长,小斯宾塞积累知识的习惯便慢慢养成了。用不着你过多地去提醒他,他都会乐此不疲地为笔记本每天增加一点点内容。

在小斯宾塞年龄稍大一点以后,我常常对他说,知识和善行一样,是点滴积累的,每个人的财富和人生幸福、友谊等也是靠点滴积累的,要有静下心来做点滴小事的习惯,只要是发自内心,就一定会有乐趣。

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兴高采烈、激动不已的,相反很多时候都是平淡无奇的。我们要善于在平淡中发现乐趣,积累知识无疑是其中最有意义的活动。

为了使这一习惯得以稳固下来,我还鼓励小斯宾塞经常把过去记的笔记本拿出来整理。破损了的,把它修好,有新认识的,又加上去。这样,逐渐把小斯宾塞的注意力吸引到更有趣的事情上。自己做选择的习惯

我认为,所谓命运就是由无数选择和取舍而构成的。知识带给人的最大好处是使人的选择的可能性更多。

孩子们同样也经常面临选择,也常常会因为不明白选择的道理而困惑,10个便士,是买这个小木偶呢,还是买那个糖果,是买这双黑色的鞋呢,还是买另一双;星期六,是玩以后再做功课呢,还是做了功课以后再玩,是看这一本书呢,还是看另一本等等。尽管每一个孩子最终会选择、取舍,因为常常不可兼得,但选择前的犹豫和选择之后的后悔是常有的,而大多数情况下,会因此而影响心情,使自己陷入接下来的模糊不清的坏情绪中。小斯宾塞开始也一样,常常为不知如何选择和不明白选择的含义而苦恼(这是成人也常有的表现),他总会说“假如我当时这样,假如我当时那样”。我告诉他说:孩子,没有假设,生活就是取舍。重要的不在于去假如,而是满意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然后充分享受选择所带来的快乐。

小斯宾塞10岁的时候,镇上的公共图书馆因为资金的原因关闭了,使许多孩子没有书看,这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斯宾塞发现还有很多的书堆在地下室的库房里。他回来后告诉我,这些书足够开一个图书馆了。我告诉他,开图书馆必须有场地,还必须得到镇议会的同意。你如果愿意干,我会支持你,只是一切得靠你自己。小斯宾塞有些犹豫了,干,还是不干,孩子面临着选择。

一周以后,小斯宾塞决定干,让我把他带到镇议会。议员们礼貌地听完他的话,都大吃一惊。镇长表示,他们需要讨论一下。他们想,这也许是孩子一时的热情,拖一拖,热情也就没有了,不必为此大费脑筋。

回家后,小斯宾塞问我,议员们会同意吗。我想了想,看着他说:你真的决定了吗?他肯定地点点头。我说:“按你的选择去做吧。”

此后,小斯宾塞每天晚上会给镇长打一次电话:“我的请求你们同意了吗”。但镇长每一次都告诉他,还没有。就这样,小斯宾塞继续打电话,连打了几个星期的电话后,镇长也许确定孩子的这种想法并非一时兴起,议员们也都同意了,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切都得小斯宾塞自己干,没有经费、材料;图书馆办成后,必须由成人来管理。小斯宾塞同意第一项,但拒绝第二项。他对议员们说:“既然成人们没有给我帮助,我也不需要成人来管理。”他还说,如果不同意的话,他会每天给一个议员打一次电话。最后,议员们让步了。

接下来,小斯宾塞开始了他艰苦的工作。他找来了他的好朋友,我和几个邻居也一起帮他收拾。这是一个又暗又潮湿的地下室,而且很脏。第一天干完活回来,小斯宾塞抱怨道:这个地下室太脏了。我看看他说:“放弃吗?还是选择?”他像被激怒似的说:“选择”。第二天,一个邻居给地下室安上电灯,还有几个小斯宾塞的朋友的父亲搬来了书架。平时总爱唠叨的双杠德斯太太还在墙上挂上了墙布,桌上铺了桌布。一个崭新的图书馆就这样诞生了。

开放的时间是每周二、四,下午4点到6点。小斯宾塞每到这个时间总会坐在图书馆。不断有人送来一些旧书。图书馆没有苛刻的规则,甚至不需要借书证,小斯宾塞对每个人都

了如指掌,他只记下借书人的名字和书名。

开始一切还算顺利,但冬天来了,没有暖气的地下室寒气逼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来借书,只有小斯宾塞和他的朋友干坐着。小斯宾塞回来说:“太冷了,没有一个人来借。”我又看着他说:“想放弃吗?”他轻轻地摇头。后来,我的一些邻居把家里不用的旧地毯送去,铺在地上,还装了一些个煤油取暖器。冬天和春天总算过去了,学校放暑假了,图书馆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

伦敦一家报纸率先报道了这件事。不久英国皇家图书协会向他赠送了一大批图书,还给他颁发了奖章,许多人从英国各个地方给他寄来书籍和信,当他拿到奖章和热情洋溢的信时,我问他:“选择,还是放弃?”他再一次肯定地点了点头。

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同样的经历,但他们都有类似的冲动。选择,还是放弃?我希望父母和老师经常这样问问孩子。这是孩子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一旦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就可以在许多事情上不再处于混沌、蒙昧的犹豫中;一旦他做出了选择,也会懂得选择的真正含义。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他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并在选择后勇敢地面对一切,他一定会有所成就。

要告诉孩子,选择,也就一定意味着放弃,只有放弃别的,才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在成人的经验中,我们明白,一个人以后的生活幸福与否,成就大小,不是取决于他是不是聪明、幸运,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懂得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去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其实对他们而言,生活早已开始。

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吧,从生活中去选取教材。这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它胜过金钱、财富、地位。

第二篇:《培养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读后感)

《培养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读后感

联立小学教师:李媛

培根在《论习惯》中说:“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却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

马基雅弗利也说:“人的性格和承诺都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习惯。”这都说明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现代知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对教育定义:“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许多专家一致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将对一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美术课上,经常会有手工造型的练习,这个时候“剪刀”便成了课堂的主角。如何给别人剪刀?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手握着剪刀柄给别人,手握住剪刀的尖头给别人”分别问问你同桌的感受。同学们说:手握住剪刀柄给别人的时候容易被扎到,会伤到自己。而手握住尖头的时候,别人接的时候不会被刺到,同时也不会伤到自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既降低了课堂事故的发生,又能使孩子学会如何为别人着想。

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训练,无数次的重复,这就需要老师来督促及时鼓励学生坚持好习惯改掉你的坏习惯,作为老师,要做的不仅是督促学生,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第三篇: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九个好习惯

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九个好习惯 2011年12月05日 01:29 来源:凤凰网亲子综合

明智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培养他良好的习惯,这样形成的意识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以下九个习惯是孩子成功所不可少的。好习惯之一——积极选择

1.经常对孩子讲事情的两面性,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2.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问题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择有切身体会。

3.对孩子存在的短处,要客观看待,甚至积极看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4.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告诉他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5.在家里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好习惯之二——独立是前提 1.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父母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够独立的,同时又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独立的快乐。2.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

天冷的时候,父母们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为了孩子的独立,有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无微不至。

3.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

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允许儿女不按我为他们确定的发展道路而独立决定自己的梦想。“这也恰恰是天下多数父母都担心的问题。可是,要想让孩子真正独立,父母一定要冲破这一关,这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所在”。4.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好习惯之三———强烈的责任心

1.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在家庭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草浇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励。

2.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

经常和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就会心中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3.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

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成年人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驾驭。因此,父母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务中增强责任心。

4.强调做事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认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5.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坏习惯。好习惯之四———持之以恒的毅力

1.给孩子订立一些具体的目标,每天坚持去做,并及时鼓励他们。2.当孩子坚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时,给他们一个奖励。奖励未必是物质的,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给孩子做一个进步记录。3.从容易培养的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毅力,这样慢慢就可以达到持之以恒。

有的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长性,做事不够坚持,也有的父母认为毅力就是天生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培养的,因此只能“望孩子兴叹”。其实,毅力完全可以培养出来,而培养习惯正是增强毅力的好办法,可以 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毅力会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逐步产生、增强;逐步产生、增强的毅力反过来又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习惯的培养。好习惯之五———充满自信 1.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

如果一个人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去看自己,则容易自卑。因此父母要在这方面多引导,帮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2.自信在于积累。

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败,就容易增加自卑。所以,建议父母们不要给孩子设立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那样非但不能帮助孩子成功,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3.培养孩子的钉子精神。

钉子之所以能钉在坚硬的墙里,一是因为它很尖,也就是目标不很大;二是因为钉钉子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榔头,就是用的力很大。如果我们不是用榔头钉钉子,而是用拳头砸擀面仗,就一定钉不进去,因为目标太大,用力太小。父母也要给孩子讲些类似的道理和故事,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标和力量之间的关系,并用钉子精神去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4.要让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用处,因此而组成了大千世界。父母要给孩子讲这样的道理,也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看看山水花草。告诉孩子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绿茵。父母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及时发扬光大他们的特点。

好习惯之六———懂得尊重

1.尊重的重要特点是给人发展的机会,张扬每个人的个性。

因此,无论是自尊还是尊重他人,都需要我们不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人,要求人。相信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合适的理由。

2.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对象,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就意味着父母在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

3.尊重别人的劳动。

尊重人,不仅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人格,还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比如,当他人把地扫干净时,你是否懂得爱惜;当朋友请你吃饭时,你是否懂得感谢……

4.尊重不同阶层的人。尊重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既然是每个人的,就说明每个生命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因此,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要告诉孩子平等地看待他们,以心和他们交流,而不仅仅是怜悯和施舍。5.尊重的前提是民主,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在家庭中创造民主的环境,这是无声的培养。

好习惯之七———保持诚信

1.父母以身作则,言行如一,对同事,对朋友,对邻居,对孩子讲究诚信,讲话要诚实、有信用。

2.如果出现了问题,父母不要推卸责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责任。责任其实是和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责任在孩子身上,抓住这个教育机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3.给孩子建立一个“信誉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诚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记上一笔,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些鼓励。时间久了,诚信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4.不存侥幸心理,不贪小便宜。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告诉孩子不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会毁掉你的信誉。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身边的人也会同样以诚信来回报你。

好习惯之八———利人利己

1.父母在家里尽量找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做,大家有兴趣,对大家都有利,做得高兴,玩得快乐,让孩子体会“利人利己”的价值。父母不 要仅仅考虑孩子的兴趣,还要把自己的兴趣加进去,让孩子学会考虑父母的爱好和利益。

2.找一些损人利己、损人害己的报道拿给孩子看,及时与孩子讨论,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说说怎样做人最适合。

3.到市场上买了一件孩子喜欢的东西,就要让孩子明白买卖成功的原则就是利人利己,我们得到了喜欢的东西,商人赚了钱。如果让商人赔钱,他肯定不会把东西卖出去。

4.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为他人考虑。可以先从身边人做起,比如为父母着想,为爷爷奶奶着想,为同学着想等等。好习惯之九———善待他人 1.善待他人就要学会了解人。

有的父母常常说:“我实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实际上,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应该说,父母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听孩子的话,听多了就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希望什么,埋怨什么,需要什么。因此,建议父母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同时也要教孩子学着去了解周围的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围和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人。2.善待他人就要学会欣赏人。

一位专家曾经谈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说有一次中外孩子举行测验,测验后的分数让孩子分别拿回家给各自国家的父母看,结果中国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绩后,有80%不满意,而外国的父母则有80%表示满意。而实际成绩怎样呢?实际上,外国孩子的成绩还不如中国孩子。这说明中国的父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而外国的父母习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所以,建议父母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教会孩子要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赞赏他人。3.善待他人就要学会关爱人。

这是善待他人最重要的一点。教育的重要秘诀也是爱,我们常常说要爱得孩子不好意思犯错误,也是这个意思。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怎样去爱长辈,爱同学,爱老师。好习惯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2011年12月02日 09:31 来源:凤凰网亲子论坛

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从小家长和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个秘诀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

从小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有一个学生长大后当了编辑,他说:“生活有秩序为我帮了大忙,我桌上稿子很多,我都严格分类,采用的、不用的、需我本人修改的,从不混淆。每当我改稿时,思维很紧张,遇到流汗、流鼻涕时,很自然地就用左手从左下衣兜里掏出手绢。由于这是定型性行为,我拿手绢根本不用动脑子,所以没打断我的思路,不用我停笔,节约了大量时间。”他说,“这都要感谢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帮我养成的好习惯。”习惯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几个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几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 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甚至还有人说话带脏字、随地吐痰。几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习惯不好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相反有个事例,一个孩子去报考外企,主考官认为他知识上有些欠缺,告诉他另谋出路。这个孩子临走时,一按椅子,被椅子上露出的钉子尖扎破了手。他并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而是顺手用主考官桌上的镇尺把钉子敲回去,然后礼貌地走了。走不多远,主考官派人把他找回来说你被录取了。录取的原因是他有好习惯,有“眼力架”。

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独占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习惯呢?那时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福特应聘业务员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实际上却是必然的。他那下意识的动作是他良好习惯的体现,正是这种良好习惯成就了他的事业。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是大家熟知的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觉得,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 如此爱惜它的人,他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

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不是听其口若悬河的语言,而是看其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几个事例说明,习惯不同,人的机遇就不同。好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培养良好习惯还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有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人见人爱;有的孩子流里流气,人见人烦。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贻害无穷,坏习惯就像病魔缠身一样,使你成为坏习惯的奴隶。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父母,努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想让孩子成绩好 必备八个好学习习惯(1/9)1.课前预习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3.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家长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热情地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也不能包办,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让孩子在家长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尝到胜利的喜悦,孩子便会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挑战。

4.认真书写

书写并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书写认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

5.记笔记并事后整理

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6.主动学习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练习本、试卷上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题汇编、错别字举例的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7.积极阅读、写作

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阅读,广泛吸收课外知识。家长可以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记得让孩子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勤于写作,写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之类。这个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

8.有条理

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同理,如果做作业时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肯定就高不了。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订要求订计划,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

目录:

1.习惯来自重复和快乐

2.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3.运用一次,胜过死记十次

4.每天积累一点点

5.自己做选择的习惯

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两句谚语:“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教育孩子,就是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这两句话至少说明了教育所包含的一半的道理,那就是使所有教育内容以习惯的方式在孩子心中固定下来,特别是那些有助于自我教育的习惯。

一类是有助于心智发展、有助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习惯;另一类是有助于孩子现实行为的习惯。

知识的传播、传递,主要依靠书本,而习惯的养成则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直到孩子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之后)。

我认为对孩子终身有益的习惯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任何孩子如果具备这些习惯,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益处的。

1.习惯来自重复和快乐

习惯产生于重复。

有的人习惯用右手,是因为他长期使用右手;有的人走路很快,是因为他长期这样快地行走。习惯用右手的人,他的右手力量会比左手大,于是出于方便和力量的原因,他继续更多地使用右手;习惯于走路快的人,他的步伐有力,总能迅速到达目标,于是又促使他经常以这种步幅和频率行走,除非他通过这种方式遇到了重大失败。改变他的这种习惯和培养这种习惯所花的时间几乎相当。

人培养了自己的习惯,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的和不好的都同样如此。

习惯产生于诱导。

为什么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习惯?为什么这种习惯保留了下来,而另一种习惯消失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诱导。诱导是人生最初的老师,它总是把外在的目的和被诱导者内在的需求兴趣结合起来,它深谙任何人对快乐的天然需求和对不快乐的天然排斥,它深谙奖与罚、赞誉和批评对人的影响;正是因为诱导的原因,使一切习惯开始了它的第一次,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最成功的诱导是使诱导的对象从中获得自我认同,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的自我认同。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常会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机、诱导的内容。这比一千遍的要求、说教要有用得多。

好在在我们了解了快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关原理之后,这样的诱导并不像占卜一样困难,相反,它实际很简单。

诱导在于有趣。

几乎所有习惯都开始于有趣,然后才与一定的目的、目标相结合,当这些有趣的事与实现某一理性的目标越来越同步,则有趣的事情被固定下来,成为主动选择的习惯。

2.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一方面,专注是与孩子本能的好动、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相矛盾的;另一方面,专注又时常表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但总体

来说,专注是与一般孩子的特点相矛盾的,需要通过诱导和重复来使他们养成专注的习惯。

我认为,在孩子求知和现实的所有行为中,缺乏专注是十分常见的。浅尝辄止、兴趣转移、东游西荡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可能表现出的状况,我认为孩子通过这些自然的方式也能获得一些知识,但如果能加上那么一点专注的习惯,则会更好。

小斯宾塞从7岁时,我便开始培养他专注的习惯,这一点后来使他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终身受益。我的计划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一点小实验,启发他明白专注的含义和作用;二是通过几件有趣的事,培养他的专注习惯,并让他体会专注的快乐;三是把一般的专注引申到求知上,然后在生活中加以重复。

一天,我和小斯宾塞出去郊游,并准备在外面野炊。小斯宾塞一听说要在外面野炊,简直高兴得不得了。到了德文特河的上游,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于是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搭好了灶台,捡来了一些干草和枯树枝,准备生火做饭。但是,我们都忘记了带火柴。怎么办呢?小斯宾塞急得没了主意。我提出一个想法,要是能利用太阳光把干草点燃就好了。小斯宾塞赶紧把干草放在太阳光下面,等了很久,干草只是被晒热了,并没有着火。我又提议,要是能把太阳光长时间地集中在一点上,草一定会被点燃。小斯宾塞完全同意这个办法,但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正当他有些泄气的时候,我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凸透镜,用石头固定下来,然后把干草放在焦聚的一个亮点上,开始,干草也没有反应,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干草发出了“兹兹”的声音,然后冒起烟来;小斯宾塞高兴得满脸通红,像发现奇迹一样。结果,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小斯宾塞一直很好奇,这个镜片为什么会把草点燃呢?我告诉他,点燃干草的不是镜片,仍然是太阳光,因为它才有热量。镜片的作用是把光集中在一点上,并长时间地照射,才把草点燃的。我顺便说,这个道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人也可以,只要人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说,比如你想记住好朋友的生日,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脑子里想几遍,就行了。小斯宾塞第一次朦胧地明白,什么是专注。

第二次,我们去观察蚂蚁。这是小斯宾塞最喜欢做的事了。我提议这个星期天我们要把蚂蚁王国的情况彻底搞明白,其他事我们一件也不做。即使其他小朋友来约你出去玩,也不去。小斯宾塞欣然同意。我准备了十张小卡片,还有一本关于昆虫的书。每一张小卡片上都有一个问题,按这些问题,把有关蚂蚁的所有资料,全都查出来,抄上去。中午的时候,邻居的小威尔士叫他出去玩,就这样,我们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把有关蚂蚁的情况全都弄清楚了。

最后,我问他快乐吗?他点点头说,太有趣了。

再后来,我就经常让小斯宾塞练习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一本书没有看完,不去看第二本,除非他决定放弃;一幅画没有画完,不去画别的;做一件事时,不去想其他的事;等等。多次以后,他渐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他总能从专注地做一件事中找到乐趣,也渐渐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浮躁,心总能平静下来。只要一开始决定做一件事,他就会安静下来。

我非常了解这种习惯对他以后学习和工作的作用。

当然,我也不去限制他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但总鼓励他在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情,或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并把它彻底弄明白。

一旦形成了专注的习惯,孩子的心智潜能是非常巨大的。

值得特别谈到的是,也许训练孩子专注,一开始所做的事,并不是父母或老师所

希望的知识。但不要忘记,学习任何知识,一方面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的心智受到启发和训练。就像要让孩子去抓住一张混杂在一堆卡片里的某张卡片一样,他虽然一开始抓到的也许并不是你期望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指和思维、感知能力同样得到了训练。所以,培养孩子专注,一开始应该选择他感兴趣的,而不是父母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做,会容易得多。

3.运用一次,胜过死记十次

只要研究一下所有传统手工艺,以及许多家庭技艺的传授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非常复杂的工艺技术和非常微妙的工艺经验,按道理是非常不利于传授的,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在他们孩子手中完美地得以传承。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对这些技艺感兴趣?又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有效地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么复杂的技艺呢?

运用,正是“运用”这一方法使兴趣与实用、知识与目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我认为知识如果没有自我发现的特点是不会掌握得很牢匡的,同样,知识如果不与运用(哪怕仅仅是出于训练和教育目的的运用)相结合,则是僵死的,既不利于调动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自我衍生。

运用,至少有三个必然的结果:一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是使已有的知识得以重复进而充分理解和掌握;三是使这些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父母和老师们高兴的呢?

我培养小斯宾塞学会运用,是从下面几件事开始的。后来我发现除了使小斯宾塞感到其乐无穷之外,效果也令人吃惊。

“写”一度是小斯宾塞最不愿意做,也感到最困难的事。可以想,可以说,但就是不愿写。怕写、烦写,一说起写就愁眉苦脸,能拖则拖。怎么办呢?任何一个研究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写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写是记忆的重复。

我想到了运用。正好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有些沙哑,医生建议我少说话,否则有失声的可能。我于是和小斯宾塞玩起了字条游戏。所有的日常交流,都只能通过写来实现,否则就达不到目的。这时小斯宾塞只有6岁多,能写的单词和句子有限。但为了生活,必须写。一开始,我们只写简单的意思,比如“衣服该洗了”,“今天中午吃什么”等等。到后来,我们的字条渐渐涉及到对一些事物的评价,看法。每次写的句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出现语法错误时,我就在字条上纠正一下。

一个月后,当我噪子已完全恢复时,小斯宾塞的书面写作能力已大有长进,而且不用去要求他,他也会习惯地把许多东西写下来。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运用,就是花上半年时间,他也不会有现在的书写能力。再后来,我们经常通信,只是在家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大学毕业。

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双方为对方每天读一段书。这是他最感荣幸的事情。这样我们双方都可以用劳动来换取享受,既公平又快乐。他读错的地方我会纠正,并要求他做个记号,避免下一次读错。这样,每天晚饭后,或者睡觉前,我会惬意地躺着,充分享受这段美好时光。所读的内容有报刊上的文章,也有书籍,特别是爱默生的一些随笔,这对我们俩来说都是美和智慧的享受。阅读,使小斯宾塞的理解力大大增强,也使他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不过,我从来不要求他读那些言之无物、低俗浅薄的书籍。

没有比这种运用更让双方愉悦的事了。

许多时候,孩子们五目的地四处闲逛,是因为找不到更有乐趣的事做。其实他们这种时候并不快乐。有时不得已与一些年龄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一起玩耍之后,心里也是空虚的,只要引导他去做更有乐趣的事,他一定很高兴。

在小斯宾塞8岁的时候,我正式聘用他作我的资料员,每周一便士。我交给他的工作是帮我收集报刊和学校的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资料,新闻报道、学术文章。方法很简单,他先把这些资料找出来,然后按重要程度作排列(这种重要程度他完全可以自己来作判断)。这样他就必须阅读。开始他只是搜集,后来他逐渐会对一些事件发表看法,有的很幼稚,有的出人意料,但我都一律表示鼓励。允许讨论是认识真理的前提。每周一便士归他自己所有,自己支配。每当他拿到薪水时,自豪和兴奋溢于言表。运用,已使小斯宾塞在知识积累和用知识获取新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除此之外,在品质、习惯方面也收到了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确帮我做了一些必要的事,减少了我的工作量。

其实,这种运用几乎在每个家庭和学校都可以办到,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教育观念的改变。如果你在经商,就可以让孩子为你收集一些商业方面的资料。不管开始多幼稚,这毕竟是一个有益的求知过程。

“运用知识”,成了小斯宾塞的座右铭,即使后来面对很多仅仅是理论和基础的学科,小斯宾塞仍然保持着“运用”的习惯,这使他总会去研究与某一学科相关的现实状况及原因。

4.每天积累一点点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小斯宾塞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我认为将来即使他完全脱离了学校和家庭教育,这种习惯都是有用的。我为他准备了许多可以长期保存的小笔记本,并和他一起把它们装饰得很漂亮。我让他把学到的东西都记上去,日积月累,就会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这种诱导开始并不容易,我就从他的储钱罐开始。

我为他准备了一个储钱罐,告诉他如果把平时得到的零花钱放进去,日子久了,就会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可以去买自己享受的、比较贵重的东西了。他听了以后,兴趣高昂地开始存钱了。这实在是给教育提供了太好的启发,一方面说明孩子有积累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看到自己积累的东西时很有成就感。只是存钱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把得到的钱扔进储钱罐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就是时常去摇一摇,听听它们撞击时发出的叮叮当当的美妙的声音。如果把知识的积累也能变得这样有趣,那教育就太容易了。一次,我向小斯宾塞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说,仅仅把钱存起来,而不知道这些钱是怎样来的,一共有多少,有没有丢失,好像还不够好,最好做一个记录,把每笔钱得来的过程、数量都记下来,然后每一个月,再取出来对照一下,这样会更有趣。小斯宾塞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有了记录的习惯,再把这种习惯用到求知上,就容易多了。我开始选择的是许多孩子都感兴趣的昆虫学。每了解一种昆虫,就把你知道的记在自然笔记上。小斯宾塞问我:做这些有什么用?他当然是指的现实的能够带来乐趣的用途。我告诉他,这和用储钱罐存钱是一样的道理,你很快就能发现它的用途。不信,你可以试试在和小朋友们玩的游戏中来使用。

小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就是老师和学生的游戏,谁都希望去扮演一下老师,给别人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大通。我就让他们玩这个游戏。每次轮到小斯宾塞的时候,他就拿上他的笔记本,头头是道地讲上一通。因为有笔记本的帮助,他总会讲得让别的小孩子羡慕不已。

任何事情,开头是有困难的,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再困难了。时间一长,小斯宾塞积累知识的习惯便慢慢养成了。用不着你过多地去提醒他,他都会乐此不疲地为笔记本每天增加一点点内容。

在小斯宾塞年龄稍大一点以后,我常常对他说,知识和善行一样,是点滴积累的,每个人的财富和人生幸福、友谊等也是靠点滴积累的,要有静下心来做点滴小事的习惯,只要是发自内心,就一定会有乐趣。

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兴高采烈、激动不已的,相反很多时候都

是平淡无奇的。我们要善子在平淡中发现乐趣,积累知识无疑是其中最有意义的活动。

为了使这一习惯得以稳固下来,我还鼓励小斯宾塞经常把过去记的笔记本拿出来整理。破损了的,把它修好,有新认识的,又加上去。这样,逐渐把小斯宾塞的注意力吸引到更有趣的事情上。

5.自己做选择的习惯

我认为,所谓命运就是由无数选择和取舍而构成的。知识带给人的最大好处是使人的选择的可能性更多。

孩子们同样也经常面临选择,也常常会因为不明白选择的道理而困惑,10个便士,是买这个小木偶呢,还是买那个糖果,是买这双黑色的鞋呢,还是买另一双;星期六,是玩以后再做功课呢,还是做了功课以后再玩,是看这一本书呢,还是看另一本等等。尽管每一个孩子最终会选择、取舍,因为常常不可兼得,但选择前的犹豫和选择之后的后悔是常有的,而大多数情况下,会因此而影响心情,使自己陷入接下来的模糊不清的坏情绪中。小斯宾塞开始也一样,常常为不知如何选择和不明白选择的含义而苦恼(这是成人也常有的表现),他总会说“假如我当时这样,假如我当时那样”。我告诉他说:孩子,没有假设,生活就是取舍。重要的不在于去假如,而是满意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然后充分享受选择所带来的快乐。

小斯宾塞10岁的时候,镇上的公共图书馆因为资金的原因关闭了,使许多孩子没有书看,这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斯宾塞发现还有很多的书堆在地下室的库房里。他回来后告诉我,这些书足够开一个图书馆了。我告诉他,开图书馆必须有场地,还必须得到镇议会的同意。你如果愿意干,我会支持你,只是一切得靠你自己。小斯宾塞有些犹豫了,干,还是不干,孩子面临着选择。

一周以后,小斯宾塞决定干,让我把他带到镇议会。议员们礼貌地听完他的话,都大吃一惊。镇长表示,他们需要讨论一下。他们想,这也许是孩子一时的热情,拖一拖,热情也就没有了,不必为此事大费脑筋。

回家后,小斯宾塞问我,议员们会同意吗。我想了想,看着他说:你真的决定了吗?他肯定地点点头。我说:“按你的选择去做口巴。”

此后,小斯宾塞每天晚上会给镇长打一次电话:“我的请求你们同意了吗?”但镇长每一次都告诉他,还没有。就这样,小斯宾塞继续打电话,连打了几个星期的电话后,镇长也许确定孩子的这种想法并非一时兴起,议员们也都同意了,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切都得小斯宾塞自己干,没有经费、材料;图书馆办成后,必须由成人来管理。小斯宾塞同意第一项,但拒绝第二项。他对议员们说:“既然成人们没有给我帮助,我也不需要成人来管理。”他还说,如果不同意的话,他会每天给一个议员打一次电话。最后,议员们让步了。

接下来,小斯宾塞开始了他艰苦的工作。他找来了他的好朋友,我和几个邻居也一起帮他收拾。这是一个又暗又潮湿的地下室,而且很脏。第一天干完活回来,小斯宾塞抱怨道:这个地下室太脏了。我看看他说,“放弃吗?还是选择?”他像被激怒似地说:“选择。”第二天,一个邻居给地下室安上了电灯,还有几个小斯宾塞的朋友的父亲搬来了书架。平时总爱唠叨的桑德斯太太还在墙上挂上了墙布,桌上铺上了桌布。一个崭新的图书馆就这样诞生了。

开放的时间是每周二、四,下午4点到6点。小斯宾塞每到这个时间总会坐在图书室。不断有人送来一些旧书。图书馆没有苛刻的规则,甚至不需要借书证,小斯宾塞对每个人都了如指掌,他只记下借书人的名字和书名。

开始一切还算顺利,但冬天来了,没有暖气的地下室寒气逼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来借书,只有小斯宾塞和他的朋友干坐着。小斯宾塞回来说:“太冷了,没有一个人来借。”我又看着他说:“想放弃吗?”他轻轻地摇头。后来,我的一些邻居把家里不用的旧地毯送去,铺在地上,还装了一个煤油取暖器。冬天和春天总算过去了,学校放暑假了,图书馆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

伦敦的一家报纸率先报道了这件事。不久英国皇家图书协会向他赠送了一大批图书,还给他颁发了奖章,许多人从英国的各个地方给他寄来书籍和信,当他拿到奖章和热情洋溢的信时,我问他:“选择,还是放弃?”他再一次肯定地点了点头。

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同样的经历,但他们都有类似的冲动。选择,还是放弃?我希望父母和老师经常这样问问孩子。这是孩子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一旦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就可以在许多事情上不再处于混沌、蒙昧的犹豫中;一旦他做出选择,也会懂得选择的真正含义。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他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并在选择后勇敢地面对一切,他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要告诉孩子,选择,也就一定意味着放弃,只有放弃别的,才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在成人的经验中,我们都明白,一个人以后的生活幸福与否,成就大小,不是取决于他是不是聪明、幸运,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懂得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去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其实对他们而言,生活早已开始。

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吧,从生活中去选取教材。这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它胜过金钱、财富、地位。

第五篇:自主学习令孩子终身受益

“有时,家长们过度的爱,剥夺了孩子们尝试自主学习的机会。”20日,荆楚网(楚天金报)“家长学堂”在武汉市图书馆开讲,武昌区优秀教师、武珞路中学“十佳班主任”张素珍,根据她18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倍受家长关注的话题,对现场近400名家长进行了指导。

不少学生不会自主学习

张老师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抱怨孩子学习不自觉,让人操心。“孩子们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无外乎是学习能力差,学习不得法。如果他们拥有自主学习和思维的能力,学习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张老师说,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也就拥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孩子会受益终身。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以自我为主体的学习。自主学习应达到四点要求:一是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愿意学;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计划;三是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定位,知晓自身学习的优劣势,并能有针对性地去弥补;四是学生能够及时调节、修正、控制学习,如总结自身的学习等。

如果按以上标准去评判,不少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和家长们去引导。

不善自主学习的表现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张老师认为不善自主学习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累赘

张老师说,这类学生特征比较明显,他们不愿上学,有时居然不带课本上学;在课上,他们听讲不认真,别人都在忙着记笔记、做练习,他们却无所事事,平时厌倦做作业。这类学生反感学习,总是想方设法地逃避学习。

2.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应付

这类学生对学习也没太大的兴趣,但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他们还是完成学习任务,但多带有应付的意味。具体表现为:上课时极易走神,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作业拖拖拉拉,能混则混,能少做一题,决不多做半题。做作业时,他们往往投机取巧,应付交差,如上网查询、打电话问同学,或直接抄答案,有的甚至专门花钱雇人做作业。

3.学生学习不得法,缺乏主动性

这类学生比较在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在听讲和作业上,还是比较认真,但他们不会带着思维去听课,做不到举一反三,往往是上课听懂了,但是题目稍有变化,就不会做了;对于学习中的难题,他们往往想法子绕开,不会主动去弄清原由,畏难情绪严重,考试很不理想。

张老师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几乎都能从上述三种情况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形成,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厌学情绪,家长应该关注。

孩子为何不善自主学习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感觉到,孩子学习的依赖性特别强,从收拾书包到做作业,处处透着家长的影子。”张老师说,孩子在学习上之所以依赖人、缺乏主动性,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家长的关爱,让孩子身处被动的环境。

张老师说,在与家长交流时,许多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学习怎么这么令人费神?我们当初可不是这样的,父母根本就不管我们的学习。”可正是在这样没人管的环境中,学生才有自己去解决学习问题、考虑学习难题的机会,才能形成学习的责任意识。而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他们大都是家中的独苗,平日里,家人都围着他们转,在学习上,他们一遇到难题,家长便上阵解围。由于孩子是独生子女,便格外金贵:怕衣服弄脏了,所以手不能到处摸;担心走丢了,所以不能到处乱跑。这也不能,那也不行,现在的孩子从来就不敢主动地去干点什么。

同样,目前大多学生处在被动的应付状态之中。为了提高升学率,不少教师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的学习也因此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身处这样被动的环境,孩子怎么会不依赖家长和老师呢?

其次,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源泉。

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多种,如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或孩子对心中梦想、目标的追求,还可以是恒心和毅力等。而现状是,我们的教育堵塞了这股学习动力的源泉。

从学习兴趣看,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四处奔波着参加各种培优班、补习班。玩是孩子的天性,当这些孩子被剥夺了玩的权利,只能学习时,学习还有何兴趣可言?

再看学习成就感。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的心尤其急切:孩子考了班级第一,还希望是年级第一;孩子考了99分,还希望孩子考个100分。家长们的眼睛总盯在金字塔的塔尖上,而塔尖上又能容下几人?于是,家长没完没了的批评和指责便扑向孩子,孩子很难得到家长的肯定,自然也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了。

现在的孩子很少“做梦”,他们的梦都是家长们强加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梦是家长的,家长也为之操劳着,孩子无动于衷就不奇怪了。

对孩子的恒心和毅力的教育,在家长学习至上思想的左右下,被忽略了。加上现在条件好了,家长老担心孩子吃苦、受累,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又从何谈起?

最后,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被剥夺。

张老师举了这样一个校园常见的例子:当孩子的书或作业忘在家里,家长一接到孩子的求助电话,便放下手上的工作,飞车送来;孩子遇到难题,家长便捋袖上阵;孩子犯了错,家长主动作检讨。从表面看,这样的家长是好家长,他们关心孩子,但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在帮孩子逃脱学习责任,给了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找家长”的不良暗示,这些做法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极为不利。

多管齐下让孩子自主学习

任何人的成长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自主、独立的意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张老师打了一个比方:小学学习是老师抱着学生走;初中学习是老师牵着学生走;高中学习是学生跟着老师走。中学生处在可塑性较大的阶段,只要教师和家长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就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1.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家长更应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在交流中,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学习生活的确很苦,压力的确很大,这一点家长应该表示“认同”,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当抵触情绪大大减轻时,孩子就能更好地接受父母的教育。

2.加强责任感的教育

张老师称,家长有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责任。如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都有自己的责任,做子女的应该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所以不能要求父母去承担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父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当孩子有了高度的学习责任感时,他就会尽自己所能去搞好学习。

3.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张老师强调,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1)目标激励法。许多学生不会主动学习,就是因为学习生活漫无目标。为了激励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激励下努力学习。目标的确定有讲究,目标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积极性,对自己失去信心;目标过低,难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体验成就感。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应重过程,轻结果。重视孩子学习的每一天,每一个学习环节的质量,重视知识掌握的过程。不要一味地盯着考试的分数,多鼓励,少指责,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因学到知识而快乐。

(3)引进竞争机制。可以让孩子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开展学习竞赛,这样可以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意志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要鼓励孩子敢吃苦,能吃苦,不怕困难,同时,家长还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家长可以不陪读,但要带头有追求,积极学习,遇到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要积极去想办法解决,不回避,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人生观方面做好表率。

4.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指导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张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1)和孩子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一般而言,学习计划最好交由孩子制定,家长进行参谋;如果孩子太小,可由家长帮着制定。制定的学习计划要具体,越详尽越好,其中要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要控制进度,并配上相应的监督措施,只有这样,学生执行、家长指导监督起来就比较容易。当孩子能够坚持按照计划行事,这种坚持成为习惯后,孩子就打开了自主学习的大门。

(2)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很关键,预习、复习、总结、归纳都是有技巧可言的,学生可向老师或是学习得法的同学请教,借鉴经验,坚持去实施。但别人的好方法不一定都适合自己,学生在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能够促使自己进步的方法才是适合的方法,在借鉴他人方法的同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改善。

(3)鼓励思维。遇到难题,就四下求助,也是许多学生学习进步缓慢的原因。对于学生这样的行为,家长要告诉他:学习不是任务,而是一种锻炼思维的过程,通过思考解决难题就是锻炼过程。家长可引导孩子学会审题、学会筛选题干中的有用信息,旁敲侧击,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不要一开始就帮孩子去解决问题。当孩子通过自主思维解答出了问题,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对于那些孩子应该可以解出的题,家长可以用“相信你能做出来”这样的话来激励,一步步放手。

5.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说是中学的责任,因此,家长要注意配合教师,多与教师保持联系。关注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遇到不良现象,也可与教师交流,一起想对策引导孩子,形成教育合力,孩子肯定会有所进步。同时,家长也应鼓励孩子与老师多交流,当师生关系变得融洽时,教师的教育也能更加有效。

问题集纳

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向张老师请教孩子学习的具体问题。

问:孩子刚上初中,成绩不太好,在学校里她从不举手发言,其实她的问题还不少,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就能反映出来。家长该怎么办?

答:学生进入中学后,强烈的虚荣心理阻止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特别是成绩较落后的同学,总觉得自己的问题太简单,不好意思问,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落越后,这也是学生不善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他们没有及时弥补自身学习弱势的能力。对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质疑,告诉孩子,对于不懂的问题,不分大小和难易。如果孩子不敢开口,可要孩子先以纸条的方式向老师质疑,当尝到“甜头”后,她自然会开口问问题。

问:平时,孩子做作业一遇到问题,就喜欢打电话跟同学讨论,这样好不好?

答:孩子爱讨论应该说是个好习惯,但一遇到问题不通过思考就讨论,显然有偷懒的嫌疑。对于这一现象,家长应提醒孩子,遇难题不妨自己先想一想,给孩子设定一个时间段思考,如果还是没有一点头绪,家长可以适当点拨,启发孩子去思维,如果还是想不出,可再与同学讨论,但讨论绝不应变成直接报答案。

问:为了让孩子自主学习,我们家保持极度的安静,生怕孩子受到影响,但孩子的学习怎么还是不自觉?

答:自主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孩子自身,可以说与外界环境关系不大。当年,毛主席还专门在菜市场门口看书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所以,这位家长要转变观念,对于不自觉的孩子,应该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指导孩子去执行,让孩子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问:每回让孩子自主学习时,他的抵触情绪都很重,怎么办?

答:可让孩子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如指导孩子自学一篇语文新课,让孩子先认清文中生字、生词,再通读新课,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内涵,该记的记,该背的背,将不懂的问题列出来。当孩子上新课时,他会感到轻松许多,那些不懂的问题也能及时弄懂。这时家长可适时暗示:“看,新课还没学,你就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当孩子尝到了甜头,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欲望。

下载第十六章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六章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习惯

    父母必学:孩子的学习好习惯靠你来养成如果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基础不好,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内下功夫辅导孩子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孩子基础不错,初步......

    “书本是甜的”,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

    “书本是甜的”,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培养小学许素梅 据说犹太人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书上粘上蜜,让孩子去舔,使孩子在最初感知书本的时候就......

    培养孩子80个习惯大全

    让孩子成功的秘密在于帮孩子养成81个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作为家长,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孩......

    好习惯终身受益演讲稿

    好习惯终身受益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终受益》。 从蹒跚学步至今,我们学习过不少日常行为规范, 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实际上就是在学......

    英文自我介绍 终身受益

    英文自我介绍 终身受益 Good morning! It is really my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for an interview. I hope I can make a good performance today. I’m confident......

    家长学校讲稿(好品德让孩子受益终身)

    家长学校讲稿:好品德让孩子终生受益 一、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品德教育。一段时间 以来,学校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片面地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

    关注家庭心理教育孩子成才受益终身

    关注家庭心理教育孩子成才受益终身1月27日,我在嘉定区图书馆聆听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向世清博士所作的题为《不能不知的青少年心理特征》讲座,受益匪浅。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成......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5篇范文)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三墩镇中心小学吴菊芬 只要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老师,都会忍不住夸赞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都会好奇他到底有什么魔力,创造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