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共的变质是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苏共的变质是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2013年08月19日02:37
来源:东方早报作者:陈良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最近很忙。
正值苏联解体20年。10月18日,李慎明来到国家法官学院,给第二期全国高、中级法院副院长轮训班的学员们讲授《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之前一个月左右,他分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中国政治学会2011年年会上,也以同题做了学术报告。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集中10多位院内外专家学者,用10年时间研究了“苏共亡党与苏联解体”国家级课题并最终得出了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
原因之争
东方早报:你是如何得出“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这一观点的?
李慎明:2006年,“苏共亡党与苏联解体”课题组制作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DVD党内教育参考片,以及今年3月课题组出版的专著《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都从8个方面对苏共内部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展开剖析。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苏共的意识形态工作、党风、特权阶层和组织路线四个方面。
首先,谈苏共的意识形态工作。党的理论是通过具体的意识形态工作去贯彻到全党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联结党的理论与党的其他各项工作的船只与桥梁,理应引起全党特别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尤其是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1986年初,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性”的口号。1986年3月,戈尔巴乔夫邀请大众媒体批评苏联党政机关。他对新闻媒体说:“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我们的报刊可以成为独特的反对派。”所谓的“公开性”,再加上所谓的“民主化”,便成为策动全苏联各种反对派大肆声讨苏共的总动员令。
1990年上半年,苏联境内各种“非正式”出版物多达上千种,全盘否定斯大林甚至列宁的思潮汹涌成势。他们渲染斯大林在肃反中杀害的人数,成几十倍地夸大当时被错杀的人数有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人之多;他们把斯大林搞的国家工业化贬损得一无是处;他们把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的失误肆意歪曲、扩大,甚至否定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苏共和斯大林领导的结果。
再说苏共的党风。这里说的“党风”主要是指以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为核心的大党风,当然,也包括党的一般的工作作风。
列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斯大林去世后,发现他仅有相当于当时一个熟练工人半个月工资的900卢布的存款。勃列日涅夫不仅喜爱阿谀奉承,贪图荣誉,而且贪欲钱财。一次他到阿塞拜疆访问,该共和国第一书记阿利耶夫竟然送给他一座用纯金制作的、价值连城的半身像。之后,阿利耶夫便很快被调到莫斯科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并成为政治局委员。正因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彻底背叛了人民,人民对这个已经不代表自己根本利益的党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才采取了十分冷漠的态度。
苏共解散前,当时苏联科学院曾进行民意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苏共的特权阶层是苏共党内后期产生的一个利用职权牟取私利者群体,因为他们掌管着某些直接的权力,所以也被称为“官僚特权阶层”。起初,特权者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到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特权者的队伍日益扩大,形成了一个具有巨大政治影响力的政治阶层。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特权阶层逐渐演变为挂着红色招牌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权势派。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社会政治研究所所长格·瓦·奥希波夫说:“由于对要求入党者审批的放宽,什么人都可以入党,其结果就是怀着各种私利的人混入党内。鱼烂是先从头上烂起的。从赫鲁晓夫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党的领导层就开始了腐烂。这些混进党内并企图不断高升的人入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入党后,就意味着可以到非洲去狩猎,把自己的儿、孙子辈安排好,把自己家庭安排好。共产党的蜕化变质和最终解体,实际上是在家庭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就发生了。”苏共的特权阶层,首先来源于官职。某些地区就连党委书记都明码标价,在1969年,阿塞拜疆一个区委第一书记就“价值”20万卢布,第二书记是10万卢布。特权阶层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制造了社会鸿沟、败坏了社会风气。普通民众与特权阶层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苏联社会中,一般大众自称“我们”,而把特权者称为“他们”。
当然,我在这里也强调,“特权阶层”只是对当时苏共干部队伍中以权谋私的极小一部分蜕化变质分子的特指,西方把当时苏共约有60万—70万名干部全部称为特权阶层,完全是为丑化和推翻苏共而刻意、恶意、歪曲的宣传。
1991年,莫斯科上万名大富翁中,大部分人是原来的党政干部。同年6月的一份调查表明,在苏联高层干部队伍中,76.7%的人已经认为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正是这些所谓的“共产党人”,革了苏共的命。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科兹认为苏联体制的瓦解,“源于其自身的统治精英对个人利益的追逐”,苏共是唯一在自己葬礼上致富的政党。
从一定意义上讲,苏共中的特权阶层是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物质力量,甚
至可以说是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动力。
最后,我想谈一下苏共的组织路线,包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党的干部路线,以及党的监督机制。
列宁曾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革命家组织,我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当建立了这样一个组织之后,他又为这个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原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民主集中制。斯大林就任总书记之初,注意充分发扬民主。政治局开会时,他往往一言不发,叼着烟斗,围绕会议桌子转来转去,在认真听取每一位同志发言之后,他才最后发言并经会议作出决定。但后来他开始过分自信,甚至独断专行。
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虽然形式上强调了“集体领导”,但只不过是由“一个人说了算”,改为“少数几个人说了算”。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党内监督更无从谈起。敢于讲真话、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同样会受到打击迫害。南乌拉尔铁路局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在党的会议上发言,认为勃列日涅夫的相关工作报告缺乏足够的批评精神,过分地赞美和颂扬他的功绩就是个人崇拜,这位工程师就被开除了党籍。
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召开。戈尔巴乔夫在大会报告中公开批判“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正式取消了“党的组织机构、全部生活和活动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一条文。戈尔巴乔夫是在所谓“民主化”口号的掩饰下用个人极端专制的办法推行其错误路线的。召开政治局会议时,他往往不听取别的委员的意见,甚至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上一两个小时,然后便作为党的指示或决定执行。1991年8月24日,没有履行任何法定程序,实质上就由他个人决定并宣布苏共中央的自行解散。
干部路线是组织路线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提升出于斯大林一直在通过他的妻子娜杰日达注意着我,她在斯大林面前为我唱赞美歌,于是斯大林就叫卡冈诺维奇帮了我的忙。”此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阿谀奉承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赫鲁晓夫的大儿子在战争中被俘,也和德国人有过合作。他请求斯大林免于刑事处理。后来赫鲁晓夫又让他提拔自己大儿子,斯大林不仅没有,而且严厉批评了他。
戈尔巴乔夫当政时,竭力揭露甚至夸大党内阴暗面,借用所谓的“改革”等各种名目,任人唯亲,搞干部队伍大换班。到1990年,在412名苏共中央委员中,被更换的占96.4%;在24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被更换的占91.7%;150个边疆区、州、直辖市的书记中,被更换的占92.5%。如此大规模地更换领导干部,造成了干部队伍的极端不稳定,同时也使许多投机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等占据党的各级领导岗位,尤其是把反对他搞所谓“改革”亦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干部撤换下来,把支持他搞全盘西化的干部提拔了上去。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干部路线进一步造成了苏联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上的空前混乱。苏共在干部路线上的严重问题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不信任,对苏共党的决议和指示的冷漠,各级组织和整个干部队伍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政令不出克里姆林宫”也便成为情理之中。至此苏共也就无力回天了。
东方早报:但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坚持“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的观点,他们还提出,党的问题本身就是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苏共的问题放到斯大林-苏联体制模式中去考察。你怎么看这个观点?李慎明: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完全正常的,都可以平心静气商量。我们认为,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斯大林模式”。
第一,不能把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具体管理体制机制笼统地称为“斯大林模式”。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是管方向的,是定性的,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这是一个国家的国体,而具体管理体制机制是在方向确定以后实现这一方向的具体办法,是解决“如何为、怎么为”的问题,这是一个国家的政体。不能不加分析地把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具体管理体制机制都笼统地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或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加以全盘肯定或否定。
一些同志所说的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其实质是把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算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头上。这一说法的实质,与“乌托邦说”、“病态早产说”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二,不能因为具体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端而对这套管理体制机制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期苏联共产党所建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机制虽有一些弊端,但总体上是符合苏联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所面临的世情和国情的,使得苏联取得了工业化、卫国战争和战后重建等伟大胜利,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绝不能因为斯大林时期具体管理体制机制存在一定弊端甚至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对这套管理体制机制全盘否定。
第三,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没有及时对其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苏联体制经过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阶段的体制变化和差异也极大。随着“二战”胜利和战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完成,这个体制总体上无法进一步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其弊端日益显现。对其进行必要改革的任务,不应由已经去世的斯大林来完成。其没有改革或没有改革好的责任,应算在赫鲁晓夫以后的领导集团身上。
第四,从根本上说,关键在人,是人决定体制机制。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在讲
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主张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主要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同志,往往引用这两段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邓小平在其晚年的其他有关论述。1991年10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时指出:“真正要出问题,是我们内部出问题,别人拿我们没办法,美国也没办法。” 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在其著名的南方谈话中说:“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还说:“只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常委会„„ 什么乱子出来都挡得住。”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而不能各取所需,仅抓住其中的一两句话,不顾时间、地点而片面地去理解和阐发。
体制机制要靠人来确立和完善,也要靠人来遵循或变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决定体制机制。这就是邓小平晚年所说的“关键在人”的道理。在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过程中,作为领导集团的代表人物,从赫鲁晓夫特别是到戈尔巴乔夫等人难逃干系。这就是列宁所说的“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苏联亡党亡国根本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同志,主张追究所谓僵化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机制(实质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责任,却不主张追究从赫鲁晓夫直到戈尔巴乔夫的个人责任,但在追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责任的同时,又往往要追究斯大林的个人责任。这似乎不够公道。
第二篇:《苏共亡党亡国二十周年》观后感
《苏共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之所思
虽然题目是苏共亡党亡国二十周年,但截止到2013年,苏联亡党亡国已22周年。虽然22年过去了,但克里姆林宫上空红色的带有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悄然落下的那一幕却仿佛仍然飘在眼前。22年前,苏联放弃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行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可22年后的俄罗斯又收获了什么呢?苏联亡党亡国,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大逆流、大灾难,人类历史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遭遇重大的挫折。
看完纪录片,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通过纪录片,我了解到了以前在书本上所不知道的东西,使我对苏联解体和苏共灭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时隔20多年,当我们回头再去看苏联的兴衰荣辱时,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很大的警示教育。不论是苏联的解体还是苏共的灭亡,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教训。本文从苏联解体进行展开,浅谈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和教训。苏联解体已经22年了,但苏联解体背后的教训却值得我国去学习。只有从不断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个人认为,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
一、加强经济建设
经济是基础,是政治的物质保障。苏联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政权根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因此,经济的原因往往是深层次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进入社会主义,但是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力的充分发展过程是不可超越的。马克思所描述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两个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和依据的。“苏联模式”以事实告诉我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尚未摆脱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最后只能葬送社会主义。因而贫穷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以便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经济体制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弊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指导思想的最明显特征是背叛和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苏联共产党背叛马克思主义,不注重自身建设,导致它严重脱离群众,甚至在苏联国旗降下之时群众也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出来捍卫自己的国家”。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真正丧失群众支持。由于苏共一系列的错误路线,造成国 内经济状况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使人民丧失对苏共的信任。由于不能始终贯彻把马克思主义结合本国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苏联在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推进世界革命等重大理论上的僵化问题始终没能有大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所以,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共产党的青春活力和先进性,要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样共产党才能长期执政,社会主义建设才能胜利进行,共产主义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就拿斯大林破坏民主、搞个人崇拜问题开刀,似乎是要解决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但他根本没想去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赫鲁晓夫和后来的勃列日涅夫等人在原有的政治体制下,依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搞个人崇拜、家长制等背离民主原则的那一套东西。由于党内缺乏民主,国家民主制度及法律机制不健全,苏联党内很难产生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适应时代变化,并勇于改革创新的领导干部;党外的意见和要求也很难集中起来,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
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因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四、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是社会主义法展的强大动力,在改革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在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通过这一模式使苏联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民主缺乏,法制不健全。这些给后来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埋下了严重的隐患。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的继承者都纷纷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没有摆脱原来的政治经济模式,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更失去了方向,最终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有人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这句话是不对的,当时“病的不轻”的苏联不改革同样会解体。但是改革迷失方向,政策、措施不当,也是会失败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改革社会不会发展,甚至出现倒退。对我国而言,要坚持改革,解决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部分,解决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同时是改革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五、坚决抵制“和平演变”和各种渗透颠覆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美国核垄断地位的被打破、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规模空前的冷战时期开始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意识到,通过一场真枪实弹的“热战”不但难以击溃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这种战争的代价是西方国家自己也难以承受的,于是,以杜勒斯、凯南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政治家、外交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他们企图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青年人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变得对资本主义无害,逐步演变成和西方一样的“自由世界”。社会主义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
俄国总统普京曾说:“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最大悲剧”。但是这个悲剧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一次挫折,它留给我们的是教训、是“财富”,值得我们慢慢的去汲取和借鉴。中国最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汲取别国的经验,从而不断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更强大,使中国的声音更响亮!
第三篇:《苏共亡党亡国20周年祭》观后感
2014年3月26号我系组织学生党员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观看此片后,感触极深。二十世纪最大的政党事件,莫过于苏联共产党的兴起和消亡。其兴起,令世界上多少人感到振奋,其消亡,也令世界上多少人感到无奈。苏共亡党亡国不仅是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让人们对未来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生活感到迷惑与失望。
《苏共亡党亡国20周年祭》纪录片,此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20年前那场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深刻历史教训,让我们更深刻体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深刻认识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政治意识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拥有85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新成员加入其中。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趋利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反映到党内来。理想信念的淡漠,价值观念的多元,已经十分明显,在是与非、荣与辱、优与劣、利与弊、得与失等等方面的评价尺度上也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四化的信心,对人民群众的信用。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密切相联;同时,党的执政能力又是具体的、实在的,它与8500万党员的素质、形象紧密相连。每一位党员就是构成执政能力的“细胞”,只有一个个这样的“细胞”康健,执政能力才能提高。
因此,我们应从这样的视角看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时刻谨言慎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以历史为鉴,永葆党的纯洁性,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党的纪律约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群众路线
我们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坚决反对“四风”,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必须践行宗旨,乐于奉献。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改革成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催化剂,大批干部腐败变质。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大富豪、俄国政府中的高官,不少是原来苏共的干部,干部贪腐,脱离群众,成了党和国家的蛀虫,最后历史证明一个腐朽的政党是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的。作为执政党的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真正在与广大群众的交心交友中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和与群众的血肉感情。从财政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来讲,就是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执行国家重大财税政策的有关情况,听取一线群众有关国家财税政策改革的意见建议,了解基层群众的具体诉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三、珍惜和平与安定,积极进取奋斗
我们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党的团结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只有国泰民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是革命最彻底、代表中国最广泛阶层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政党。当前我党领导下的中国,是经济发展最好、社会变化最大、人民最有幸福感的时期。
总之,在当今中国,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将资本主义复辟进程扭转到恢复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上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整党清党,惩治汉奸买办,警防有人打着红旗反红旗,使中国共产党恢复它的无产阶级本质,促使真正的社会主义回归。斗争是复杂的,道路是曲折的,但真正信仰马列主义的党内外人士都在为此而努力,相信前途必定光明。
通过观看和认识苏联亡国亡党这一重大事件,对于我们来说,具有较强的警示教育作用,苏共亡国亡党的历史教训是极为严酷、沉痛的,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片中所作的深刻剖析与揭示,有助于领导干部居安思危,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助于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强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带头弘扬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反对与抵制各种反科学思潮,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凝聚广大群众,为单位和社会的团结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党的事业、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新)
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内外因主要有三类:一是外因,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和对其军事威胁与争霸。二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端。三是自赫鲁晓夫始对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脱离、背离乃至戈尔巴乔夫的最终背叛。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同时一定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勇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在不断出现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情势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第二,必然始终坚持党的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歪风邪气和错误潮流,群众在一定条件下、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无能为力,显得风平浪静,但在特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掀起巨浪,翻江倒海。
第三,把发展放在执政第一位,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两者不可偏废,更不能分离或对立,并应始终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只有不断在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改革开放确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巩固与自我完善,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因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让人民能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而不是一昧地把改革成本推向社会,改革成果被少数人享有。
第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改变了以往的显性的方式,利用改革过程中所伴随着的矛盾激化,以民主、科技等方式为诱惑、以金融操纵、意识操纵、非政府组织渗透、信息干扰等新武器,试图西化,分化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将长期并存,有合作、有竞争,同时有激烈的较量。我们在高度警惕西方对我运用硬实力的同时,更应高度警惕对我运用西化、分化的软实力、巧实力。第五、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反对军队国家化。“枪杆子里出政权”以“军队国家化”为幌子,是要党交出军队,最终将会使党使去政权基础。
第六、应突出法治和监督,党政职能分开,党必须做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动.。持这一领导方式,就要求党的一切组织、一切成员、一切活动,都没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殊权力,都必须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绝不能以党代国,以党代法,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强化宪法和法律意识,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执政党必须接收党外监督;如果没有党外监督,法治就成为空谈,也容易走上腐败,堕落之路,并遂渐成为少数利益群体的代言人。作为执政党,应胸怀坦诚地接受各方监督。既要接受党内监督,更要接受权力机关人大的监督,以及各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第七、加强党风建设
1、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2、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发展党内民主,民主与集中要有机结合,并由此推广到国家的民主。
八、改革过程中要注意改革步伐,不能拖也不能太快,从试点到铺开,循序渐进,一定得有群从基础,改革要能为广大人民带来利益,而不能为少数人所独享,同时把改革成本推给大众。
6、始终保持威权政府
第五篇:《苏共亡党亡国20周年祭》观后心得体会范文
《苏共亡党亡国20周年祭》观后心得体会近期,我观看了《苏共亡党亡国20周年祭》纪录片,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20年前那场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深刻历史教训,让我们深刻体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深刻认识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政治意识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拥有85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新成员加入其中。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趋利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反映到党内来。理想信念的淡漠,价值观念的多元,已经十分明显,在是与非、荣与辱、优与劣、利与弊、得与失等等方面的评价尺度上也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四化的信心,对人民群众的信用。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密切相联;同时,党的执政能力又是具体的、实在的,它与8500万党员的素质、形象紧密相连。每一位党员就是构成执政能力的“细胞”,只有一个个这样的“细胞”康健,执政能力才能提高。
因此,我们应从这样的视角看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时刻谨言慎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以历史为鉴,永葆党的纯洁性,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党的纪律约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群众路线
我们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坚决反对“四风”,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
风,必须践行宗旨,乐于奉献。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改革成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催化剂,大批干部腐败变质。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大富豪、俄国政府中的高官,不少是原来苏共的干部,干部贪腐,脱离群众,成了党和国家的蛀虫,最后历史证明一个腐朽的政党是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的。作为执政党的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真正在与广大群众的交心交友中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和与群众的血肉感情。从财政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来讲,就是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执行国家重大财税政策的有关情况,听取一线群众有关国家财税政策改革的意见建议,了解基层群众的具体诉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三、珍惜和平与安定,积极进取奋斗
我们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党的团结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只有国泰民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是革命最彻底、代表中国最广泛阶层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政党。当前我党领导下的中国,是经济发展最好、社会变化最大、人民最有幸福感的时期。
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强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带头弘扬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反对与抵制各种反科学思潮,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凝聚广大群众,为单位和社会的团结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党的事业、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