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加 坡 汉 字 规 范 的 回 顾 与 前 瞻

时间:2019-05-13 10: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 加 坡 汉 字 规 范 的 回 顾 与 前 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 加 坡 汉 字 规 范 的 回 顾 与 前 瞻》。

第一篇:新 加 坡 汉 字 规 范 的 回 顾 与 前 瞻

新加坡汉字规范的回顾与前瞻

谢世涯副教授

摘 要

新加坡教育部于1969年颁行《简体字表》,新加坡从此进入使用简体字的时代。教育部又于1976年发布《异体字表》和《新旧字形对照表》,目的在删除不必要的异体字,并规范经简化汉字的笔画。

新加坡教育部又于1980年和1983年,先后颁行《小学分级字表》和《中学华文字表》,两个表的字体,都是根据简体字、新字形和规范字颁行的,新加坡由是进入全面使用规范字的时代。1993年新加坡国民登记局为国人重新更换新身份证之际,也为华族人士加上简体字姓名。凡此种种,足见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决心和成就。

目前,由于香港、台湾、澳门、中国沿海特区和世界各地的华人,他们使用繁体字的情况还是很普遍,新加坡人需要和他们交往,以便沟通信息。在商业上,新加坡人需要阅读他们的资料和函件,年青一代的新加坡人,是否有必要“用简识繁”,是得商榷的。

另一方面,当前世界各地华人使用的繁体字,其字形也往往不很一致,因此,如何规范繁体字,使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能使用统一的字形,方便交流,这也是值得各有关方面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

本论文曾发表于“第四届国际汉字讨论会”,1997年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文字学会、江苏教育出版社、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在中国苏州竹辉饭店举行。

一引 言

自1969至1983年以来,新加坡所进行的汉字规范工作,约有下列各项:推行简体字、采用新字形、规范选用字、颁行中小学字表、规范汉字横写横排和身份证加印汉字。

回顾过去,新加坡在汉字规范工作方面,的确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新加坡在规范汉字和 使用汉字方面,应该朝怎样的方向,或应作怎样的调整; 1

此外,从新加坡的观点出发,应如何对待繁体字和未经简化的汉字,皆为本论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一)新加坡的汉字规范工作 推行简体字

新加坡推行简体字,是由教育部于1969年颁行《简体字表》揭开序幕的。新加坡较之中国于1956年推行简化字,前后相距13。《简体字表》共收录了由502个繁体字简化而成的498个简体字。这498个简体字经过五年的试验使用后,证明简体字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

教育部鉴于第一批简体字推行的成功,于1974年颁行《简体字总表》,总表公布了2287个简体字,新加坡的简体字从此迈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不过,因该表收录了49个与中国相异或中国没有简化的字体,两种字体并存并用,在书写和印刷上往往造成诸多不便,教育部于1976年又颁行修订本《 简体字总表》,把与中国相异或中国没有简化的字体,全部加以删除。新加坡的简体字从此与中国的简化字完全相同了。

(二)采用新字形

教育部1976年颁行的《简体字总表》是采用新字形类推简化汉字的;该表并附有《新旧字形对照表》。所谓新或旧字形,是指字形或字模在笔画或结构上的不一致,例如“花”字的草字头,原作四笔,即好像两个并列的“十”字,新字形则改作三笔的“艹”;又如“滚”字右偏旁的“衮”,中腰部分旧字形是作“口”,新字形则改作“厶”。教育部公布《新旧字形对照表》具有规范汉字笔画笔形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作为书写和教学的标准,也可作为铸造字模和印刷出版物的标准。新加坡采用新字形,较之中国于1965年发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相距 11年。

(三)规范选用字

修订本《简体字总表》另附有《异体字表》。异体字是指同义异体的汉字,例如“匹”与“疋”,把“匹”作为正体字,也就是选用字,那么“疋”就是异体字了。又如“托”字,旧字形作“言”字旁,新字形则作提手旁(“扌”)的“托”。该表之颁布,目的在删除不必要之异体字,并且规范未经简化汉字的笔画。新加坡公布《异体字表》,较之中国1955年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相距21年。

(四)颁行中小学字表

教育部于1980年发布《小学华语分级字表》,规定小一至小六各年级须学习汉字的字数,总计第二语文1800字,第一语文(高级华文)2000字。新

加坡教育部也在同一年颁行《中学华文第二语文字表》3000字和《中学华文第一语文(高级华文)字表》3500字。这与中国中央教育部于1952年公布《常用字表》2000字,相距28年,而与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联合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则早了8年。新加坡教育部于1993年随着修订华文课程标准,也对中小学字表作了某些修订,其中对语委于1986年发布恢复繁体的“叠”、“覆”、“瞭”、“像”和新简化字“啰”等字,也相应的作了调整,但规定中小学生须学习的汉字字数却没有改变。

(五)规范汉字横写横排

教育部于1974年规定教科书须横排印刷,由左到右;剑桥会考华文考试,也从1974年开始改为横写。政府的公函、通告、招贴、表格等,率先横排横写,接着各报章、杂志和其他出版物也相率横排横写。新加坡较之中国于1955年推行横写横排,相距19年。

(六)身份证加印汉字姓名

新加坡华人的姓名,一向是根据不同籍贯的方言拼写的,例如“陈”这个姓,约有Tan(闽南、潮州)、Chan(广东)、Chin(客家)、Tang(福州)、Ding(福清)、Teng(闽北)、Chen(中国)、Chern(台湾)等不同的方言拼写方式。教育部于1973年推行汉语拼音后,建议在籍学生或婴孩出生时,采用汉语拼音拼写英文姓名。但有些家长认为,们过去所有的证件,其姓名都是以方言拼写的,改用汉语拼音,将引起混淆或造成法律纠纷。有的则认为把方言拼音改为汉语拼音,例如把姓Tan改为姓Chen,等于把他们祖宗的姓也改掉了。有鉴于此,新加坡国民登记局于1993年趁全国更换新身份证之际,规定加印汉字姓名。这是个好办法,有了汉字姓名,即使有不同的方言读音,但汉字的字形字义不变,而英文姓名要用方言或汉语拼音拼写拼读,就不是一个什么问题了。

三推行简体字之成效

总计上述六项汉字规范的工作中,最有成效的当然首推简体字。可从以下七方面见出新加坡推行简体字成效卓著。

(一)新加坡自颁行简体字以来,政府部门、官方机构或半官方机构所发出的文字,如公函、招贴、告示、表格等,全都采用简体字。

(二)官方、半官方或民间的出版物,包括教科书、报章、杂志、图书和电视台字幕等,都用简体字。

(三)由小学、中学而至于大学,全采用简体字教学与考试,剑桥会考所有华文媒体的试卷,全用简体字命题。

(四)商家或厂家的宣传媒体,如广告、产品说明书或保证书等,多用简体字。民间交往的 媒体,如日常应用的文件,也多用简体字。

(五)书画艺术原有最大的空间,书法繁简由人,但新加坡的书画家,也大都偏爱书写简体字。

(六)新加坡自1969年推行简体字,前后近30年,目前的学生、青年和中辈的人,都能掌握简体字。

(七)正因为大多数新加坡人掌握了简体字,他们到中国经商贸易或旅游观光,与中国人交往,可以无往而不利。

四繁体字盛行与应变之计

然而,正当新加坡推行简体字而取得卓著成绩之时,环顾其他地区,繁体字却仍然大行其道,从以下各点,足见繁体字盛行的一斑。

(一)台湾是传统使用繁体字的地区,而且可以预见台湾将会继续使用繁体字。

(二)香港和澳门也是长期以来使用繁体字的地区,随着两地的回归中国,在一国两制之下,看来会继续使用繁体字。

(三)近年来中国在沿海新设的经济特区,大量吸引了港、澳、台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前往投资,他们因为长期用惯了繁体字,所以当他们带入资金的同时,也带入了繁体字,形成在特区里的海外华人有用繁体字的现象,但可喜的是特区里的官方机构,一直是坚持使用简体字的。

(四)中国有好些地方从事商业、贸易和金融的人士或个体户,为了顺应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的习惯,也偶尔会使用繁体字,最明显的是他们的名片,往往是用繁体字印刷的。

(五)中国各地的剧团,如京剧、越剧、粤剧、潮剧、琼剧、豫剧、川剧、昆曲、黄梅戏和龙江戏等剧团,他们到新加坡演出,所有的字幕说明,全用繁体字。

(六)香港的地方剧团,如潮州戏和广东戏,台湾的话剧团,他们到新加坡演出,所有的宣传资料和字幕说明,全用繁体字。

(七)港台行销到新加坡的图书报纸和期刊杂志,以及录音带、录像带、光碟和产品包装的说明文字等,都用繁体字。

(八)世界各地如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也还习惯使用繁体字,包括用繁体字印刷报纸、杂志、产品说明书、广告和宣传品等。

(九)在新加坡的港台商人和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他们有的仍然偏爱使用繁体字。

(十)新加坡电缆电视(SCV)宽频视界所提供的港、台频道,例如凤凰卫视台、中天频道、MTV中文台、翡翠卫星台、TVB8频道、无线卫星电视台、娱家戏剧台、娱家都会台和JET TV 中文精选频道组合等,所提供的字幕,都是繁体字。

新加坡长期以来一直就是世界著名的商贸城市,也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新加坡人需要和世界各地人士和海外华人打交道。当港、澳、台还盛行繁体字之时,当海外华人继续使用繁体字之际,年青的一代不谙或不会辨认繁体字,吃亏的是他们自己。新加坡的领导层一再号召和鼓励年青人到海外打天下,创造国际企业,要他们多长一对翅膀,学会各种技能,包括华文华语,当然也得学会辨认繁体字。否则当港、澳、台和其他海外华人拿出名片时,当中或有人姓毕、邓、范、龚、关、刘、龙、卢、麦、苏、卫、严、邹、叶或姓庄时,年青的新加坡人无法认读而不知如何称呼他,那是既尴尬又失礼的。因为这些简化后的姓氏字形,与原来的繁体字形,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随着港、澳的回归中国,在一国两制之下,看来繁体字还会继续使用,台湾亦然,而中辈和老一辈的海外华人也会继续使用繁体字,因此年青的新加坡人要和上述地区的人士交往,也许应有应变之计。

当然,要新加坡新一代的学生既学简体又学繁体,既不实际也没有必要,但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会辨认繁体字的应变之计,也许是可以尝试的。其办法是在华文教材里,在每篇华文课文之后,附录简繁字体对照表,同时又在每册华文课本之后,附录该册所出现的简繁字体对照表。教师不必特意教导学生书写繁体字,只要帮助他们辨认即可。这不是推行繁体字,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的权宜之计:用简识繁。正如新加坡传统上是使用英式英语,但习惯上我们也学会分辨美式英语。其实,使用简体字是新加坡既定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而任何妨害这个政策的措施都会被排除的。

五结 论

新加坡在进行汉字规范工作方面,前后历达近30年,总计完成了推行简体字、新字形、选用字、中小学字表、汉字横写横排和身份证加印汉字等六项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当推简体字,在1974年教育部颁行《简体字总表》之后,即完成了全面使用简体字的工作。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成效,除了中国以外,看来没有第二个国家或地区比得上的。

然而,为了方便与使用繁体字地区的人士交往,也为了方便与惯用繁体字的世界各地华人交往,新加坡的年青人须有应变之计:用简识繁,要有辨认繁体字的能力。

新加坡人掌握了简体字,需要识繁,其他惯用繁体字地区的,如香港、澳门、台湾,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繁识简,在华语华文的教科书上,附录简体字。中国是简体字发源地的国家,人口近13亿,学会辨认简体字,当更能直接和快捷地与中国人交往,确实百利而无一弊。

要学会辨认或使用简体字,当然以中国的简化字为依归,因为简化字是中国和联合国的法定文字,而且也只有一种简化字。但在繁体字与未经简化

汉字方面,中国与港台地区,以及和日本、韩国等国的汉字,在字形、笔画、或结构方面,往往有或多或少的出入,如何规范这些意义相同而形体有异的字体,各有关方面是否可以成立一个委员会,共同来研究、探讨与交流意见,进而促进繁体字与未经简化汉字的规范工作,当是值得进行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新加坡教育部《简体字表》(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69)

新加坡教育部《简体字总表》(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4)

新加坡教育部《简体字总表》(修订本)(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6)新加坡教育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80)

附录:《小学分级字表》(第一语文:2000字;第二语文:1800字)新加坡教育部《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80)

附录:《中学华文字表》(第一语文:3500字;第二语文:3000字)教育出版社《小学华语分级字表》(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汉语拼音方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第三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简化字总表》(北

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简化字总表检字》(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简化字总表》(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77)

附录:《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一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6)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简化字总表》(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北京:语文

出版社,1989)

谢世涯《新中日简体字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谢世涯《新加坡与中国调整简体字评骘》,见《南大语言文化学报》第二卷

第二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1997),193-205

Review and Prospect of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Singapore

Dr.Chia Shih Yar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Characters.Convened by The Society of Chinese Philology, Jiangsu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nd State Language Commission of PRC.Suzhou, China.26-27 Nov 1997.In 1969,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Singapore issued a list of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In 1976,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the Ministry issued a “List of Varian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 “List of Old and New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In 1980 and 1983, the Ministry issued a “List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Primary Schools” and a “List of Commonly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for Secondary Schools” respectively.In 1993, the Singapore National Registration Bureau reissued new identity cards for all Singaporeans.A Chinese name in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was included in the identity cards for all ethnic Chinese.This policy indicated that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was determined to implement the use of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At present, the use of complex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mong ethnic Chinese in Hong Kong, Taiwan, Macau, Mainland China and other regions is still common.In view of this, ethnic Chinese Singaporeans need to know the old forms for communication purposes, especially in trade.Whether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ethnic Chinese Singaporeans is required to know both old and new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 needs further study.In addition, the form of complex Chinese characters currently used by all ethnic Chinese is very inconsistent.To avoid confusion and to have a comfortable reference to materials printed in complex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omplex Chinese characters becomes an urgent issue to be studied.

第二篇:2012年中国广告业发展回顾与前瞻

2012年中国广告业发展回顾与前瞻

2012年是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一个新拐点,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增长持续下滑,使广告业发展的“春天”并没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如期来临。持续三个季度的“寒冬”使广告经营单位面临巨大的压力,传统广告业务萎缩、行业并购加快、生存危机加剧,一度成为广告业发展的主色调;同时,寒流中的期待,期待中的坚守,坚守中的变革、创新也成为2012年广告业发展的另一道独特风景。《广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并购”,新媒体广告业务攀升,广告经营单位战略转型等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顽强推动广告业在逆境中前行;十八大召开,第四季度经济缓慢复苏,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的完美收官,不经意间也为2012广告业发展的最后艰难时光抹上了一笔浓浓的暖色,使人们渐渐感受到2013广告“春天”提前来临的真实气息。

一、总体特征:“寒冬季”的坚守

2011年中国广告营业额达到3125亿元,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告增长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CTR市场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告同比增长达12.9%,2011年GDP增长则为9.2%,广告增长速度还是高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广告市场的总体格局呈现出均衡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广告增长的良好表现使业界对2012年充满期待。然而,由于2012年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人们预期中的广告业第一季度开门红并没有出现;第二季度的广告复苏也十分缓慢;第三季度的广告增长不尽如人意,直到第四季度广告发展才开始有了起色,但已难以改变2012广告市场整体下滑的态势。考虑到电视广告政策的因素,CTR年初曾预测2012广告同比增长达到11%,GDP同比增长达到8%,但头三个季度,广告同比增长仅仅达到 6%。总体来看,2012年中国广告市场发展大致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广告同比增长总体下滑,广告刊例花费创近年新低。这是2012广告发展最突出的特点。2012年中国经济处于调整期,增速回落明显,宏观经济指数的下滑对广告市场造成的冲击十分巨大,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长7.6%,创了近3年来的新低。①同时,广告产业转型、广告并购对中小广告企业的冲击,传统媒体自身困境造成受众和广告的流失,新媒体平台快速开发和过度运用造成广告投放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加之政策层面的不利影响等,都使广告增长总体下滑的趋势难以遏制。

据CTR发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传统媒体的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仅为1%,第二季度为6%,第三季度为5%,前三季度广告增幅仅为4%,创近5年来新低。②仅从这些数字来看,人们将2012年广告发展的前三个季度称为“寒冬季”并非没有道理。

第二,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重叠发力,传统媒体广告增长乏力。2012年初,宏观经济指数的下滑已影响到广告主对传统媒体广告的投放信心和投放比重,而 “限娱令”和“限广令”实施,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以电视媒体为投放主体的广告市场结构,打破了2011年底广告主和广告媒体共同谋划的广告投放模板,严重影响到广告媒体广告运营的市场节奏,进而搅乱了传统媒体广告稳步增长的既有步伐。尽管为应对政策层面的限制,传统媒体广告播出的时间和播出的方式做了及时调整,在提高单位时间广告价位的同时对广告的编排进行了科学组合,但传统媒体广告刊例花费前三季度增长仍然趋缓,仅为6%,略高于整体增幅。

央视广告时长大幅缩减对刊例花费影响较大,上半年降幅达8.3%。报纸广告刊例花费同样不尽如人意,2012年上半年同比降幅达8%。报纸广告刊例花费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支撑报纸广告投入的商业及服务性行业、房地产建筑工程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缩减,而这三个行业广告投入往往占到报纸广告刊例花费的六成以上。

第三,市场竞争的不平衡性加剧,广告新增长点局部凸显。2012年,能够让广告经营者在寒冬中热切期盼的一个主要理由是部分媒体广告逆势增长的良好表现,这种表现也为广告人的坚守提供了信心。

首先是部分传统媒体广告增幅较大,市场活力依旧。根据CTR提供的数据显示,省级卫视在年初纷纷被迫减少了广告时长,但省级卫视的地域优势、平台优势和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还是使其在总体广告市场份额中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虽然整体广告时长下降了7.6%,而广告刊例花费则上升了9.4%。同样,省级台在广告刊例花费增长的表现上也可圈可点,同比整个广告资源下降了9.8%,但花费却上升了6.3%。传统媒体中的杂志和广播广告刊例花费都有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其中,杂志达10%,高于整体市场增幅。广播虽不及去年同期33.9%的迅猛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但仍以同比增幅11.5%的增长率在传统媒体中表现不凡。

传统户外广告的减少则促进了地铁等轨道交通媒体的快速发展,较去年同期增长15.8%,这又是2012年传统广告增长的一个亮点。

最引人注目的是互联网和商务楼宇视频广告持续增长。其中互联网广告第一季度小幅回落后,第二季度恢复性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09%,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也达到43%,前三个季度广告刊例花费总体达到52%。

二、谁主沉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博弈、消长

2012年,很难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解读中国广告市场广告的混合增长方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博弈、消长,反映了不同媒体对广告的控制力增强或减弱,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变化,大致可以窥探到广告市场发展的基本动向。

其一,广告主预算分流成为常态。CTR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传统媒体的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4.4%,低于2008~2011年的同期水平;2012年前三个季度互联网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达到52%,市场表现良好。抛开前文提到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及年初“限娱令”、“限广令”的制约因素,这一数据也客观显示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与电视为主力的传统媒体的注意力重叠度越来越高,广告传播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2012年,广告传播从单屏单向走向智能化多屏。新媒体引发了广告主的预算分流也代表了未来广告投放和预算的基本方向。

其二,广告增长的区间不平衡性增强。2012年从各媒体的同比增长看,电视为6%,其中省级卫视以两倍的增幅领先电视整体的增长;广播为11%,依旧是增长最快的传统媒体;平面媒体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报纸和杂志同比增幅分别为-8%和9%;传统户外(含地铁)为3%。

从广告资源量方面看,电视媒体广告时长继续减少,报纸、广播资源量也均有大幅压缩。从各行业对市场增长的贡献来看,酒精类饮品、饮料增长贡献最大,房地产、建筑工程行业拉低了整体增长水平。这些数据揭示:广告主投放理念的变化,媒体选择的细分化,媒体价值的重评估,广告资源的再分配,使广告增长的不平衡性在2012年被极度放大。

其三,广告平台打造成为市场竞争利器。2012年,传统媒体的创新和新媒体的创新表现抢眼。新媒体的广告平台建设值得关注,上半年,艾瑞咨询预计2012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总营收将达到10.6亿,相比2011年将增长135.6%。其中Google和AdMob从广告主数量和广告投放量上看,是同类平台中最大的广告平台。不同的移动广告应用平台,服务侧重点和服务方式存在差异,如以品牌服务为主要业务方式的“Vpon威朋”,搭建了LBS移动广告平台,精准化、人性化地提供基于地理位置定位的手机、公交车移动广告的现场定位服务,深受上班族和白领阶层的欢迎,而针对这些特定族群独家开发的3S数据分析系统也得到广告主的青睐。

2012年,户外数字媒体广告平台也值得关注。《中国LED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研究报告2012》显示:LED户外媒体已经成为广告媒体与广告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领域之一,并代表着户外媒体与广告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如国内户外广告的行业领军者大贺集团2012年国庆节期间,在南京核心商圈最佳位置金鹰国际商城正面墙体设置了近4000平方米的LED屏,在金鹰天地国际购物中心楼面设置了近600平方米LED屏。这些LED全彩屏,可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播放新闻、广告,也可以进行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有线电视和数字电影转播。新技术支撑下的大型户外广告,可以全天候高频次滚动播出,亮屏时间长达 15小时,每天可以向繁华商圈内大约六七十万流动人群传递广告信息。

其四,多元创新提升传统媒体广告价值。2012年优势节目的冠名和赞助成为传统电视广告突围的重要武器。浙江卫视上半年的《中国梦想秀》、7月上档的《中国好声音》对平台收视提升、广告增长拉动效应明显。如《中国好声音》在首期节目播出后的20天里,由于收视率与影响力急速攀升,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元,飙升到每15秒50万元。⑤在“好声音决赛夜钻石广告位拍卖”中,12条广告位以1090万元的总价拍出,其中最高广告价位是15秒116万元,创造中国年单条广告之最。2012年,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一年播两季,第二季11期节目的硬广+冠名+赞助,总收入达近2亿元,上半年新节目《梦立方》的冠名费也达到2500万。2012年多元创新提升媒体广告价值成为传统媒体广告运营的最大亮点。

三、国家战略布局: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

2012年初春的寒冷季节,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2011年底,国家工商总局与财政部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广告业试点园区建设,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常州、青岛、潍坊、西安、长沙共9个首批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区获批。2012年4月1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南京为首批9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授牌,获批园区得到中央财政共3亿元的资金支持。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由省级工商机关组织申报,工商总局认定和管理,园区入驻企业70%以上为广告产业及直接关联产业企业,并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及广告专业人员,经工商总局认定后优先享受国家有关支持政策。

实际早在几年前,各地广告产业园区的建设,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组成部分已然存在。但像各地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一样,因选址、行政意志、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告

产业园区的建设规模不小,但人气不旺,广告企业的入住率不高,总体来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国家战略层面的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示范意义重大,国家意志的介入,中央财政的支持,使地方政府对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的热情陡然升温,各地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纷纷上马。2012年5月颁布的《广告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到2015年,要建成15个以上国家广告产业园区。⑥其实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已批准建立20家广告创意园区或试验区。

建设国家级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的目的,是以期形成广告产业集群,增加中国广告产业的世界市场竞争力。对于这样的举措,中国的广告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武汉大学张金海教授认为:“培养大型或超大型的广告企业集团,真正实现中国广告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正是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建设的核心目标。”⑦厦门大学陈培爱教授则指出,1979年1月14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为广告正名》的文章,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被认为是新中国广告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章,此后迎来了新中国广告业的第一个春天。而中国广告业的第二个春天到来的标志,就是2011年底批准9个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区。⑧

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历程中,广告发展的“产业”定位并不十分清晰。

早在199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加快广告业发展的规划纲要》中认为:“广告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的重要反映。”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所导致的信息需求剧增和IT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成本降低,信息产业逐渐从旧有的三大产业划分中独立出来,由信息产业所主导的信息社会成为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第三个社会形态也逐渐成为共识,信息产业一时成为社会的“沸点产业”。广告业为了寻求资本市场认可和提高社会声誉,积极向信息产业的定位转变,在一个时期内,广告业被定为广告信息产业。

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制定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被分为9大类、24中类、80小类,广告产业被纳入其中。⑩2009年7月 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在这个规划里,广告成为国家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之

一、标志着广告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其产业定位基本明晰。

从实际效果看,2012中国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也确实给广告业发展带来新气象,如2012年5月开园的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达42.8平方公里,集中了东方梅地亚中心、阳光100、建外SOHO等多个传媒专业楼宇。在园区及周边地区,汇集了1.3万家传媒企业,包括200家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传媒巨头和新闻传播机构、190家国际知名新闻机构,以及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上千家互联网新兴媒体企业。同时,这一区域内还汇聚了全市70%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众多国际、国内品牌企业,支撑了北京最重要的广告市场。,2012年8月27日,成都市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获得财政部3000万元广告园区现代服务业试点中央补助资金支持,成为西南首个获得该项资金支持的园区。该园区主要以广告创意设计为重点,涵盖广告制作等业态齐全的广告产业链。2012年,成功引进了广告类企业70多家。

中国广告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渐现,高度分散、低层次竞争的业态环境,严重制约了中国广告企业做大做强的理想。2012年,国家广告创意产业

园区的建设,既是对广告产业定位的强化,也是对广告产业内涵的深化,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决策部门对广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思路、新举措。

四、广告业并购:广告增长方式的新探索

从2011年到2012年,中国广告企业的“并购”引发了人们对广告新增长方式的思考,中国企业的广告并购开始打破中国广告市场原有格局和中外广告企业利益博弈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市场平衡,为中国广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广告企业开始用资本和技术撬动中国市场,对广告增长方式进行新的探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广告企业以合资、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渐成常态。跨国集团对中国广告企业的并购,使中国广告企业面临新的生存危机,广告集团化道路是中国广告企业的必然选择。2012年5月29日,国家工商总局组织编制了《广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我国大型广告集团。鼓励有实力的国内大型媒体和广告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联盟等方式做强做大,构建股权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广告集团化运营机制,着力提高其为大企业、大品牌、大工程提供综合策划、推介服务和海外拓展等全方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一规划的出台,对提高中国广告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推动广告业健康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是为国内广告企业进行国内并购和参与国际并购指明了方向。

2011年,中国着名广告企业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重庆与广州旗智、2012年又继续收购了青岛先锋和上海窗;中国另一着名广告企业蓝色光标也斥巨资将分时传媒收入囊中。多年来,“并购”一词,只是跨国集团的专利,拥有雄厚资金和庞大产业链的跨国集团把并购当做进入和占领中国广告市场的一种利器。而国内两大广告企业的并购在2012年开启了国内广告企业并购的新纪元,中国广告企业开始凭借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对本土资源的有效整合,凭借新产业政策环境下资本和技术的力量来撬动中国广告市场。

五、期待:2013广告业重写春天的故事

广告产业结构的调整是2012年中国广告发展的核心命题。行政意志层面媒介政策对广告市场化发展的制约,国家战略主导层面对广告产业园区的打造和产业聚集群的规划,国际广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的中国式广告并购,传统媒体广告增长放缓,新媒体广告的快速增长,都为这个核心命题的呈现做了最好注解。产业发展方向的明晰,产业发展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国家战略层面的广告产业规划实施,基于全球竞争理念的产业实践等等,都成为2012年中国广告产业转型的亮点。2013年,推动广告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集约化经营。推动广告企业进行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促进广告资源的优化组合、高效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壮大广告企业的规模与实力,仍然是广告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2012广告发展中广告客户广告投放的抉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告投放的消长,广告增长方式的变革,都无不昭示中国广告市场的特殊性。中国广告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广告增长方式、发展路径和中国广告市场的多元性分布、广告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有因果关系,和中国广告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广告客户特别的传统媒体依赖情结也直接相关。这种

状况增加了广告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增加了广告发展的风险性,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中国广告发展之所以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智慧博弈,艰难前行,和中国这种特殊市场结构所特有的潜在推动力、支撑力和创新力也不无关联。2013年,中国广告市场的特殊性仍然是我们解决中国广告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参照坐标,也是参与国际广告竞争中需要认真考量的特殊因素。

2012年广告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印证着中国广告市场阶段性调整的历史轨迹。反映着中国市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特殊敏感性,同样也揭示出中国广告市场作为世界广告市场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而波动的必然性。中国广告业虽然被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框架中,其创意管理和整合营销的理念都得到提升,但其产业属性中最根本的服务性特征依然鲜明,市场弄潮中跟随者的角色地位同样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服务性产业到创意性产业虽然是中国广告人在广告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的理想,但服务的理念和服务的内涵仍需坚持和发掘。立足服务才能创新,做好服务才可坚守,这是2012中国广告业发展带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2013年广告行业迎接广告春天到来依然需要保持这种良好心态。

坚持和守望是2012年中国广告回顾中的两个关键词,坚持和守望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寒冬中仍然保持对中国广告发展的信心,同样也可使人们保持着良好心态迎接中国广告业的春天真正到来。2012年11月,2013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完美收官。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总额高达158.8134 亿元,比2012年增长16.2377亿元,增长率为11.39%。在招标会现场,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说:“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预售收入稳中有升,增速略高于中国经济增速。‘春江水暖鸭先知’,十八大提出,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要实现翻番,本次招标预售既反映出广大居民对收入增长的良好预期,也体现了十八大之后,广大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2013年即将来临之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已初显端倪,广告业的复苏也开始拉开帷幕,隆隆寒冬中,人们已捕捉到2013年广告春天提前来临的信息。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第三篇:30年行政法治建设回顾与前瞻

30年行政法治建设回顾与前瞻

袁曙宏

中国人大网 日期: 2008-12-10浏览字号: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我国30年行政法治建设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发展。通过30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起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法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正在努力完成西方国家用上百年乃至数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为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行政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0年行政法治建设的基本历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我国30年的行政法治建设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78年至1988年的恢复重建阶段。主要是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以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和数百个单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建立健全了行政组织法律制度和对经济社会各方面进行管理的行政法律制度,重点是规范与保障行政机关运用法定职权依法治事和依法管理。

二是从1989年至1998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以1989年行政诉讼法和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为标志,逐步建立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国家赔偿等行政救济法律制度,以及规范行政执法的法律制度,重点是规范、监督、制约行政权,保护、扩展、救济公民权。

三是从1999年至今的全面推进阶段。主要是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需要,以宪法1999年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总纲为开端,以国务院1999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2008年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这3部纲领性文件,以及立法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监督法等重要法律颁布实施为标志,基本形成了我国行政法制度体系和法治政府框架,重点是把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主要环节,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工程,全面整体推进行政法治建设。

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我国行政法数量众多,涉及领域广泛,执法主体庞大,调整利益关系复杂。在我国现行约231件法律、685件行政法规、7000多件地方性法规和40000多件规章中,有80%以上重点调整或涉及调整行政关系,主要由行政机关负责执行。

30年来,我国行政法在底子薄、起步晚、保护公民权任务繁重、制约公权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快速发展,总体建立了以宪法为统帅,以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监督行政与行政救济法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法制度框架,并形成了行政组织与公务员、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应急、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行政与行政责任、纠纷解决与行政救济等十大行政法律制度板块。这些制度板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涵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主要职能,是我国行政法的主体制度。

伴随着我国行政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基本形成,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根本转变,从行政执法体制基本空白向建立一套比较健全、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的根本转变,从原来一支主要按政策、指示和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行政工作人员队伍向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公务员队伍的根本转变,从权力本位、重在管理、命令服从、比较封闭的管制政府向责任本位、注重服务、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法治政府的根本转变。

所有这些,对促进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防止公权力的违法滥用,加快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30年行政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行政法学的大发展、大繁荣,行政法学由不受重视的“冷学”发展成为经世致用的“显学”,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立足中国国情,批判吸收与积极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有益内容,从无到有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学和教材体系。二是融入丰富多彩的行政法治建设实践,直面制度变革中需要解决的各种现实问题,积极推动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与创新,努力为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三是为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审判等部门培养一支清正廉洁、精通法律的行政法制人才队伍,同时造就了一支肯钻研、善思考、有创见的行政法学教学和研究队伍。

总结我国30年的行政法治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条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为根本任务。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规范制约行政权和保护扩展公民权作为核心内容。三是始终坚持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密切结合,同步实施,相互推动。四是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五是始终坚持制度变革与理论创新互相促进,互动发展。六是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做到自上而下政府推进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法治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行政法治建设

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有更加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进行政法治建设。

一是应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把行政法治建设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地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现在时间已近过半,任务紧迫而又艰巨。行政法治建设是整个法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行政法治建设,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精力来领导和推进行政法治建设。要把行政法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

二是应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推进依法行政中起着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我们要坚决防止行政法治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联系不紧、互动不力的“两张皮”现象,坚持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推进行政法治建设,在推进行政法治建设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

三是应以制约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制度。现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最重要、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公民权的充分行使,制约公权力的违法滥用。行政法在这方面承担着比其他部门法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政法治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更加重视制约、规范和监督行政权,保护、扩展和救济公民权。当前应抓紧完善政府改进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方面的行政法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积极研究制定行政程序法、行政强制法、行政收费管理法和行政编制法等综合性的重要行政法律,抓紧修订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组织法。

四是应以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带动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提高为着眼点,不断促进制度与人的良性互动。“徒法不足以自行”。以公正并得到严格执行的制度来培育全体公民的法治观念,以全体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守来确保制度的严格实施,这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走向良性发展的关键。当前,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这个矛盾的主导方面,又要积极营造和推动

形成全体公民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社会环境,以坚决保证每一项制度和每一部法律都能得到严格执行和切实遵守。

五是应以推进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为先导,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国外有学者称:“21世纪是行政法的世纪”。这既表明行政法的发展对这个快速变革、日趋复杂的世界越来越重要,也表明行政法面对的理论和实践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中国行政法学界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任务,以理论创新为使命,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以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为目标,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不断拓展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戒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夸夸其谈、食洋不化,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法学体系、行政法学研究和法治政府理论不断走向成熟。

第四篇:教学设计研究 百年回顾与前瞻

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

张 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论著选摘

【摘 要】 20世纪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表明:教学设计研究与不同区域的整体文化风格有着内在关联,北美与欧洲大陆的教学设计研究尽管有联系,但差异是主要的。教学设计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客观主义

建构主义

仪器中心

学习者中心

一、20世纪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线索

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在科学的世纪里,世间的一切都深深打上科学的烙印。如果说17世纪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时期,那么20世纪则是科学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时期。所谓“教学论的科学化”,是指用典型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对教学进行研究,把教学论置于科学(主要是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教学论的研究重心主要是宏观的教学哲学层面的问题的话,那么当教学论在20世纪进入科学化时期以后其研究的重心不再只是宏观的哲学层面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微观的“教学设计”问题。这是20世纪的教学论与以往时期教学论的重大区别。这里先分阶段对20世纪教学论研究的历程进行全景透视,以把握当代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状况。

(一)20世纪上半叶:科学教学论的早期发展。

在西方世界,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两种典型风格:一种风格是信奉“经验主义”哲学观,主要流行于美、英等英语国家;另一种风格则信奉“理性主义”哲学观,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经验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把“量的研究”作为学习和教学设计研究的主要方式。“理性主义”强调理智的适切性(这种理智或多或少是与生俱来的),强调与理智相关的人的心理的结构与认知过程,因而在对学习和教学设计研究方法上“量的研究”不占主流,“质的研究”则成为重要方式。

在北美,形形色色的教学设计研究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建立一座能够沟通学习理论(如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的桥梁。教学设计因而发展为一种“规范科学”,旨在把关于人的学习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连接起来。这样,20世纪的教学论也就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

20世纪上半叶,北美教学设计研究起源于几个心理学家试图把心理科学运用于教育情境的努力。杜威和桑代克为教学设计研究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杜威早在1910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中就设想建立一种特殊的“连接科学”,能够把心理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连接起来,这种“连接科学”当然是研究如何设计教学的。与杜威相比,桑代克的贡献更为突出,可以说他是美国科学教学论的奠基人、开创者。桑代克认为,通过动物实验所建立起来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他根据其学习理论建立起一整套包括任务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测量的教学设计体系。这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为教学设计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欧洲,德国教育学家拉伊同样在1903年出版了一本著作《实验教学论》,另一位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于1914年出版了三卷本介绍“实验教育学”及其心理学基础的讲演稿,他们两人倡导“实验教育学”、“实验教学论”,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开启了欧洲科学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先河。

(二)进制20世纪50、60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学设计研究在西方世界兴盛有重要的社会背景。第一,“二战”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啬。对当时的教育教学体制形成挑战;第二,“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竞争,必然引起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科学化水平的竞争;第三,50、60年代,西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当时北美的科技文化领域有一种把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向社会科学领域移植的风潮,而此时的心理学领域。行为主义心理学占主导地位,所以,当谋求教学设计科学化的时候自然会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运用于教学领域。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试图把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教学技术整合起来,把教学设计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以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设计教学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结果。这种理论还吸收了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论的因素,把教学视为各构成因素、流程和信息控制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这种教学设计理念早在“二战”期间就被一些心理学家用于开发军事训练材料。

1954年,美国杰出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斯金纳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习科学与教学艺术》的论文,该论文迅速掀起了一个关于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开发的运动。斯金纳在文章中提出了“小步子、循序渐进、序列化、学习者参与、强化、自定步调”6个教学设计原则,从而确立了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基础。北美教学设计理论早期发展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如加涅、格拉泽、帕期科无不受斯金纳的影响。程序教学的浪潮也不可避免地波及欧洲,在欧洲引起广泛讨论。但是,由于欧洲大陆的教育教学研究受“理性主义”哲学支配。其教育学更多表现为“人文科学取向”。因此,当北美的教育科学和程序教学传到欧洲以后,除一些热心的支持者从教学技术的角度对之赞同以外,许多教育学者则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对之批评。当程序教学运动衰微以后,更强化了许多欧洲教育学者和教师反对教学技术的偏见,这种状况持续至今。

60年代的绝大多数时期,北美的教学设计研究依然建立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这些研究试图确定在教学中实施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模式的最有效的手段和程序,以保证达到规定的学习结果。这些研究的主要目标集中在行为主义的任务分析和开发学习的行为目标。行为分析的目的是确认学习者成功地守成教学任务所需获得的一毓细小的、循序渐进的技能或称“亚技能”,设计指向于获得这些“亚技能”的具体的目标,使这些“亚技能”的获得序列化,以使学习者最有效地达到预先规定的学习结果。这些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关于学习者个性差异的变量。

在50、60年代,不仅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蓬勃发展,而且在西方世界还产生了一些对教学实践很有影响的教学理论流派,统称为“新教学论”。其中最有影响就是所谓“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体制培养獐优异的智力,进而推动个性整体发展。

(三)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

从60年代未期开始直到整个70年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主导地位渐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开始兴盛起来。到美国90年代,各种建构主义理论已经对美国的教学设计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欧洲,行为主义心理学从来就没有像在北美那样取得过主导地位。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发展起来的认知理论到70年代依然保持强劲影响,像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欧洲的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所以,欧洲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建立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的。

但是,70年代以后兴盛起来的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并非是对以往的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在新的理论基础上的超越。在北美,“任务分析”由分析人的行为表现以确定行为目标,转向于理解不同知识和技能领域中“能力表现”的发展阶段,研究者用“任务分析”去确定一个学科领域中能够把“新手”和“专家”区分开来的不同的学习水平。许多研究描述了像注意和记忆等认知过程的复杂的结构和序列,并且发现,在具体的领域中,知觉在那些高度熟练的人的能力表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欧洲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任务分析”的方式,比如有人开发出了内容取向的“任务分析”法,并将这种方法与标准参照测验联系起来。

加涅和布里格斯是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加涅早在60年代就是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的杰出人物,不过这个时期的加涅是倾向于行为主义的。自60年代未以来,加涅把认知理论整合于其教学设计理念中,成为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代表,加涅与布里格斯认为,教学设计应具备四个前提条件:第一,必须为个体而设计;第二,设计应当包括短期和长期的阶段;第三,设计应当实质性地影响个体发展;第四,设计必须建立在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知识的基础上。加涅认为人的学习是包括不同层级的。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是不同的。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基于其“学习层级说”的,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不同学习结果或能力的产生提供最佳学习条件。加涅和布时格斯的教学设计原理在70年代影响深远。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进入80年代,北美的教学设计理论有一个基本趋势,那就是把不同教学设计理论的因素与认知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综合起来。那种开发唯一的、对所有教学情境都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理念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这样的理念: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的我开发出适合于具体的、明确限定结果的最好方式。基于每一个学习者的进步和需要的教学变量和条件受到强调,教师的角色继续变化,以对学习情境作出更灵活的反映。当教学设计研究者与计算机程序专家合作设计互动教学系统的时候,教学技术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虽然许多教学设计专家(如加涅)继续修改其理论以使其能够适合于所有学习情境,但许多专家在80年代改变了其努力方向。这些研究者致力于分析既存教学设计理论,以确定其对处理具体教学情境的优势与劣势。这些研究者不是把现存理论中的因素综合为一种新的“杂交理论”,而是试图把最强有力的理论组合起来,以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包容许多可能策略的富有变化的系统。各种策略以新的方式组合起来,以便于确定哪些组合和序列明确限定的教学情境是最有效的。教学设计者进而能够从这些大规模的、事例起来的教学理论中选择某些具体环节以直接运用于他们所需要的学习结果中,这就使教学设计具有了很大灵活性。

学习者与媒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成为80年代教学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该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80年代未和90年代早期的研究者继续研究各具体知识和技能领域中的“能力表现”的过程和结构,并开发教学程序以培养这些能力。这类研究有两个根本前提:第一,学习应当是情境性的,并且是一个指向于特定问题解决目标的积极的知识应用过程;第二,将问题解决策略模式化的重要性,与为新的学习提供动力的过程中冲突或错误的作用具有总体的一致性。总之,与行为主义者把学习者视为被环境所创造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认知本位的研究者研究学习者积极改变环境并由此促进学习的方式。

二、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

教学研究或教学设计研究的一般趋势可以从理念、技术、基础三个层面加以概括。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基础层机,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这上。

(一)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

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主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

传统教学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认识论观念,不论是行为主义还是认知主义,都属于客观主义的范畴。客观主义认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实在”的性质来看,“实在”是客观的,是外在于人的心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心灵、意识、思维是主观的,是被“客观实在”所决定的;第二,从知识的性质来看,知识即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趔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由“客观主义”知识观必然派生出决定论的知识观和还原主义知识观;第三,从科学的性质来看,科学是知识的代表或典范,是“真知识”、有价值的知识。科学的使命是发现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第四,从人际互动的性质来看,真理是由少数科学家、专家学者经过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而获得的,“趔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芸芸众生只是接受和传播专家们所发现的“真理”,这必然导致权威与服从的人际关系。

在客观主义认识论看来,教学过程即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也具有客观性,它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教学结果完全是可预期的、可重复的。因此,教学应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固定的程序和步骤。由于复杂知识可以还原、分解为简单知识,因此可以对知识教学进行细密的程序设计,这显然是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观点。受客观主义认识论所支配的教学必然具有控制性质。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它需要忠实地接受以分辨别类的学科形式体现出的“客观真理”。这样,学生必然是被动的,教学即是对学生施加控制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客观主义的根本超越。建构主义的基本内容也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概括:第一,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第二,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之中;第三,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的过滤的。价值是中立的,与意义无关;第四,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而产生的。

由此看来,建构主义不是一种具体的哲学流派,而是当今许多哲学思潮的共同主张。从英美哲学来看,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哲学思潮在认识论上都有建构主义的性质;从欧洲大陆哲学来看,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批判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思潮也都有建构主义的性质。因此,可以说建构主义认识论体现时代精神。

在历史上对建构主义理念作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包括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等。当代西方的建构主义则是在充分吸收了这些学者的基本主张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像后结构主义、解释学、批判理论等哲学思潮以及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就。由此形成形形色色的理论主张,如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控制论系统观等等。

为了进一步理解形形色色的建构议的性质,可以从知识形成的两个“连续体”进行区分。第一个连续体是“外部输入――内部生成”连续体。知识是从外部输入人的心灵的,还是人的心灵内部生成的?这是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水岭。客观主义认为,知识是从外部输入人的心灵的,人的心灵具有受纳的性质,学习过程就是要接受来自外部的刺激或信息,接受人类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尽管所有的建构议者都雍知识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和内部生成的,但不同建构主义者对主客体的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异。如果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那么这种建构主义就是“激进建构主义”。

知识形成的第二个连续体是“个体――社会”连续体。建构主义都认为,主客体的交互作用是知识形成的基本机制,但对这种交互作用的性质存在不同认识。有人区分了三种知识建构:个体的建构――个体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个体间的建构――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成人间的交互作用;公共知识建构。持第一种建构的主张可统称为“个人建构主义”,这种观点强调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只有个体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持第二、三种建构的可统称为“社会建构主义”,这种观点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

这样,从知识形成的两个连续体我们可得出四种基本的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温和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这四类建构主义彼此之间是相互交叉的,如个人建构主义往往持激进建构主义的主张,社会建构主义则往往持温和建构主义主张。

如果说客观主义使教学成为人的控制过程的话,那么建构主义则使教学成为人的解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通过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全面深入运用为特征。在教学领域,尽管人们对计算机的不恰当运用不无担忧,但是,计算机在教学领域运用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表现在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媒体,更根本的是引起了教学交往方式的深层变革、教学价值观的深层变革。

“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将引起教学领域的革命。信息社会是一种“网络化社会”,“网络化社会”的基本交往方式可以称为“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这种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展开便捷的交往,使人们很容易与世界上著名的信息资料中心联系起来。地球变小了,人类彼此之间在心灵上靠近了,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这种变革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和精神意义仅仅是初露端倪,还并未充分表现出来。“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运用于教学领域将会引起一系列深刻变革:第一,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面对面的、发生在真实时间之中的交往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一个组成部分,把学校与社会隔离的藩篱已被“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彻底拆除,教学成为全球化、网络化的交往;第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及相应的讲授教学法已不适应网络化教学的需求,需要新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第三,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当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之后,课程就不再只是局限在学校范围,更不会局限于书本知识。通过计算机网络,全球范围的课程资源尽收眼底,教育因而出现了新的面貌;第四,“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它比传统的远距离教育方法更加互动,也更迅捷地提供教育信息。当然,“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对教学所带来的实证性影响还远未充分表现出来。但仅根据上述影响就足可预知:“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将成为教育和培训的一种新的范式。

需要指出的是,过分运用“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和不利因素。比如,这种交往排除了许多非语言交往的因素,而在面对面的讨论中,非语言交往是很重要的。再比如,过分运用“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可能会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某些方面,从而对人的性格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造成损害。

“智能教学系统”或“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在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渐趋式微,但随着计算机智能水平的提高和新的软件的不断开发,“智能教学系统”表现出新的微型机和省略。新时期的“智能教学系统”超越了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限制,积极吸收了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建构主义),并把“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整合于自身之中,从而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尽管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浓度和广度向教学领域中渗透,但教学设计者将越来越指向于发展“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技术观,而不是“仪器中心的”教学技术观。“仪器中心的”教学技术观是极狭隘的,是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征。当今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中心,通过不断开发与硬件相适应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软件,日益提高人机协作和互动的水平,日益提高计算机传递系统的效率。新教学技术的利用,比如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建构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情境,从而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创造机会,可以说,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使学生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非但不会降低未来教学设计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反而会为日益进步的教学技术找到意义之源。

(三)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20世纪的大多数时期,教学和教学设计研究主要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教学论因而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这种教学论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受客观主义认识论所控制的,因而这种教学论是受效率驱动的,指向于对教学和教学设计过程的有效控制。当教学论走出“科技理性”的狭隘视域的时候,它不再只是效率驱动和控制定向的,更主要的是指向于对教学和教学设计过程的理解。这时,教学和教学设计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动力学、传播学。等等,都成为理解教学和教学设计过程的基础学科。

从研究方法看,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将不再支配教学领域,代之而起的是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局面,各种形式的“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结合将是教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趋势。

注:

① See Tennyson,R.D.,Schott,R.,Seel,N.M.,and Dijkstra,S.(eds.)(1997).Instructional Desig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Volumel: Theory, Research, and Models).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pp.1-16.② See Wilson,B.G.(1997).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In Dills,C.R & Romiszowsky, A.J(eds.)(1997).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Paradigms.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c.p.65.③参阅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④ See Romiszowsky, A.J.(eds.)(1997).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Paradigms.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c.pp.xxviii-xxix.⑤ Ibid.,pp.xxxix-xxx.⑥ See Tennyson,R.,Schott,F., Seel,N.,Dijkstra,S.(1997)(eds.)Instructional Desig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Volume 1: Theory, Research, and Models.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pp.11-12.⑦ Ibid.,p.12.文章选自《教育科学》2000年第4期

第五篇:关于中国体育法学的回顾与前瞻(二

中国体育法学的回顾与前瞻

(二)2.3.3体育竞技伤害的刑事评价

我国刑法理论近年来对体育竞技的正当化这一法律现象有所研究,探讨了体育竞技中正当化行为的成立条件等基本问题。

刑法理论关于体育竞技行为正当化的具体理由有以下几种观点:被害人承诺说、区别对待说、国家许可说、正当业务说、正当风险说、社会相当说、“一体两翼”说。

在社会所容许的危险范围内的竞技伤害行为阻却其违法性,超过了社会所容许的危险范围的竞技伤害行为就具有合法性,竞技体育正当化行为成立的要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是:违背了规则且造成了伤害的体育竞技行为,是否仍然能够成立正当行为?一些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如黄京平指出,任何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都不属于体育竞技中的正当化行为。但这种看法过于绝对。我国有刑法学者在早期作品中指出持此观点。但其稍后的作品则认为,手段虽然不为规则所允许,但如果具有社会相当性,仍然可以成立正当行为。

比赛是否正当是判断体育竞技行为是否正当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什么是正当性的比赛,有学者认为,必须是经过国家或者有关体育组织确认的比赛项目,并且必须是有关体育机构或者有关机关正式组织的比赛,否则就不能认为其竞技行为是正当的,亦不排除行为的犯罪性。该观点没有考虑体育的特殊性,限制了正当比赛的范围,缩小了体育竞技中正当化行为的范围,会挫伤草根体育的积极性,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只要比赛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不违背社会伦理和法律,就应当属于正当的比赛。

2.4体育与工作

2.4.1运动员人力资本归属

在我国,职业体育人力资本所有权研究属于“一边倒”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体育体制改革以来人力资本归属长期未能明确的现状,纠正实践中将国家作为职业体育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看法,指出职业体育人力资本所有权属私人所有。并指出应明晰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的产权,通过合同和契约等形式将投资主体的各方相互关系明确下来。

2.4.2职业体育劳资关系

对于职业运动员与俱乐部的法律性质,目前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观点,其中较为主流的是劳动合同关系说,也有雇佣关系说。王存忠、韩新君、马国华分别指出,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劳动法律关系来调整。也有学者认为运动员和俱乐部是雇佣合同关系。该观点强调体育雇佣关系能给合同双方更多的意志自由,从而能有效保护运动员的权益。雇佣合同更多限于学理上的探讨,出现纠纷后只能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总则一些概括性的规定,而劳动合同在《劳动法》中已经有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界定为劳动合同可以更好地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关于运动员与俱乐部等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目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足球俱乐部作为企业法人,属《劳动法》所涵盖的用人单位,而运动员以足球运动为其职业,可以确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所形成的劳动关系,彼此因劳动报酬产生的争议,当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也有人认为,足球运动员聘任合同具有特殊性,根据《国际足球联合会章程》《中国足球协会章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应受理此类案件。

2.4.3职业运动员合同

从能够看到的我国职业运动员教练员合同可以发现,现有合同条文简单粗陋,水平有待提高,但对运动员合同的研究寥寥。

在有限的研究中,黄世席参照《贝利法》,对巴西体育法中关于职业运动员劳动合同的内容、主体、期限、报酬、“已过盛年”制度与运动员转会进行了介绍。蔡晓卫,唐闻捷认为,运动员合同中必须包括合同双方当事人名称、期限、工作规范、安全条件、报酬、惩戒规定、合同终止条件及违反合同所应承担的责任,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等。韩新君指出,关于运动员的职责描述、表现评价和俱乐部的组织制度是职业运动员工作合同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的主要内容。朱文英的研究指出,职业球员合同虽然和普通劳动合同存在许多不同,但仍受《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和保护,从探讨职业球员工作合同与普通劳动者的区别出发,列举了职业球员工作合同解除的情形。

2.4.4转会与运动员流动

转会费曾经是国际足球领域长期约定俗成的问题。但转会费在法律上有无依据?关于转会费的性质,我国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1)“违约金说”认为,转会费从性质上应认定为违约金,如果合同届满,运动员应有权自主选择转会,而如果合同未届满,运动员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运动员转会的标的是运动员的技能而不是运动员人身。(2)“训练培养费说”认为,转会费性质上是一种补偿金,以补偿原俱乐部花在球员身上的培养费。收取转会费的合理性在于,俱乐部对运动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其技术能力,因此可以收取转会费以保护原培养俱乐部不致因球员转会而受到损害。陈华荣认为,中国足协运动员转会费兼有训练培养费和优先权转让费的属性。持反对观点者则认为,把转会费界定为补偿金的观点太过保守,已不适应现代职业足球发展的需要。

为了维护运动员的利益,我国体育行业应建立实质意义上的运动员工会组织,行业工会的建立将有助于处理和调节各种体育劳资之间的纠纷。

2.5体育与不当行为

我国学者从各个方面寻找竞技体育不当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若干宏观和微观的具体因素,如社会、历史、制度的变迁,微观环境、制度、教育和社会心理的影响等。罗嘉司把一些竞技体育不当行为作为一

类罪纳入到犯罪学研究视野,通过对该类犯罪的经验素材和犯罪现象的归纳分析和科学抽象,寻找引起该类犯罪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提出治理竞技体育犯罪的对策。

有学者认为,我国体育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较低和道德失范是产生竞技体育中“黑色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司法介入困难的原因。体育腐败是利益多元化下的寻租行为、是社会道德的堕落、风气的败坏造成的。熊文、黄怀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一,不道德行为诱发机制的存在。(一)竞争激烈。(二)评价方式只重功利结果。(三)竞技运动伦理偏离。(四)不道德行为更易取胜。二,不道德行为机会结构的存在。(一)管理部门权力过分集中及职权行为不规范。(二)运动队一人负责制。(三)制度缺陷。(四)裁判执法权限过大。(五)现代科技、医学等介入。三,不道德行为约束机制(道德自律约束,内部管理和责任约束,制度约束,外界舆论约束机制)的缺失和道德行为报答机制的缺失。还有学者从利益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上来探讨黑哨的犯罪成因,从犯罪社会学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剖析黑哨的犯罪诱因机制。

2.5.1控制比赛

以对假球黑哨的分析为切入点,控制比赛是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领域。在龚建平案发生后,很多刑法学家撰文对黑哨行为的定性与法律规制进行了分析。虽然此案已尘埃落定,但争议并无定论,裁判人员收取俱乐部财物应该按何种罪名定罪量刑有以下几种意见:无罪,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认定黑哨法律性质的关键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足协的性质属于人民团体还是社会团体?二,裁判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三,裁判场上执裁是不是从事公务行为?这三个问题的定性直接导致黑哨的法律定性。关于黑哨行为应按照受贿罪还是商业贿赂罪定罪量刑,诸多刑法学大家众说纷纭、意见不能统一事出有因——主体身份不明确,法律规范本身有多种解释的可能。由于足协身份的官民二重性,按照商业受贿罪或贿赂罪定罪量刑都有其合理性。

也有学者认为,在NGO语境下,学者的主流学理解释也只为一种两难抉择。为彻底根治此类法律漏洞,应设立NGO工作人员受贿罪来加以规制。

2.5.2兴奋剂

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解释了兴奋剂使用的原因、危害、禁止使用兴奋剂的争论等问题。体育法学领域对兴奋剂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程序、立法方面,其中对严格责任举证责任倒置的探讨是较为集中的论题。严格责任原则成为反兴奋剂处罚归责原则是一种必然要求与趋势,不仅能更好地维护体育竞技的公正性,同时可以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

在兴奋剂处罚中存在着公众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冲突;在利益的冲突中,体育的健康发展被认为是首要的,因此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但严格责任过于严厉,可以采取弱化的做法,如听证等程序保障和在处罚中考虑其是否有过错。

2.5.3暴力

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解释了暴力产生的原因。体育法学则解决如何对其进行规制的问题。纵观学者的研究,体育暴力的预防与控制研究在三个层面展开:(1)立法规范。(2)赛场安全控制。学者从增加竞技体育犯罪难度和增加犯罪风险进行了论述。(3)日常管理与教育。

2.6体育纠纷解决

由于体育仲裁制度建立的需要,2006年分别于西安和武汉举办了体育仲裁研讨会,国内大部分体育法学者都曾撰文对此问题发表见解。此领域既有体育法研究领军人物以体育仲裁立法为目标展开的系列研究,又有青年学者以国际化视野撰写的较高水平的硕博士论文,可以说,体育纠纷解决,尤其是体育仲裁领域研究成果和研究者数量之多,在我国体育法学研究中并无出其右者。

我国学者对体育仲裁问题的研究,为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准备。除一般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外,学界已展开直接面对体育仲裁立法的研究,包括我国体育仲裁立法的目标模式选择、基本框架和架构、立法形式和立法技术,并且提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草案或立法纲要。

关于我国体育仲裁的具体制度设计,热点问题和存在的争议如下:(一)由于现行仲裁法和体育法相关规定的缺失,体育仲裁的范围在理论上分歧较大。有学者认为,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活动中的纠纷因为体育职业性、技术性、专业性相对较低,采取一般的民商事仲裁或诉讼解决更为恰当。汤卫东则认为,中国体育仲裁的范围只适用于竞技体育领域,但对竞技体育的解释应从宽理解。于善旭等认为,因体育组织管理行为出现的体育纠纷,体育专业技术特殊性明显,无疑要纳入体育仲裁的范围。运动主体选拔、参赛、流动或转会纠纷,难以简单判断其属性,或体育赞助等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些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经双方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可以进入体育仲裁的范围。(二)在颇具影响的国际体育仲裁中,强制仲裁是其重要特点。一些学者对强制仲裁的合理性进行了诠释,并提出我国应实行强制性体育仲裁。但于善旭认为,以仲裁方式解决体育纠纷,应当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必然要实行或裁或审制度和一裁终局制度,将民间仲裁的制度原则贯彻到底。

3.对我国体育法研究的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领域迅速扩大,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前行的路途,任重道远。在此仅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我国体育法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重视基础理论

虽然本文是对体育法学中具体法律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但作者还是要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建议。体育法学虽是应用学科,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有助于人们在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把握体育法制这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为研究和解决体育法制现实问题提

供正确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基础理论研究一直是体育法学的薄弱环节,许多理论问题未得到深入探讨。代表社科最高研究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年以来只有《体育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属于一般理论研究,其余8项都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题研究,应用特征明显。只有在研究中形成某一理论观点,并通过严格的实证过程,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形成理论突破。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积累,才会逐步形成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

3.2借鉴其它学科最新成果

体育法学有必要、有理由借鉴和应用其它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育法学是一个交叉学科,体育法学应对法学母学科及相邻学科理论观点进行移植与利用,对社会学、体育学等多种观点进行融合和综合,体育法学科体系的完善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基础之上。

此处不得不提及体育法学由谁来研究这一令人深思的问题。诚然,法律专业人员具有明显的法律基础理论优势,但是,由于很多人具有自己比较固定的研究方向,注意力或精力不会完全放在体育法学处,体育法学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以体育法为自己持久研究方向的学者,这些研究者不论来自体育界还是法律界,都需要关注相关的体育、法学、社会学等领域,应根据对研究的问题的对象需要来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以一个多面手或通才的眼光来研究中国的体育法律问题。

3.3寻找中国体育法学的创新点

体育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应只是法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因为许多问题是体育中特有的,如竞技体育劳资关系、合同、转会问题,体育伤害侵权责任,兴奋剂,体育自治,体育纠纷解决等,都应加以研究,使学科不断成熟。在体育法学发展初期,学者们研究的思路和选题更多地受法学的影响。随着体育实践的需求,一些带有体育特色的法学课题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体育法学的前沿。

但是,体育学界的一些研究仍然在重复法学界已经作过的事,研究他人已研究过的专题,发现他人已经发现的结论,把法学界的同一个观点在体育期刊上重复,最多加入“体育”作为限制词。虽然体育法学 的研究成果数量增加,社会影响不断增大,但现有的学科理论较多是对法学的一般性移植和套用。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体育法研究一定要体现超越前人的、有全局意义的创新点,哪怕很小的一个创新点。创新点可以是理论上的,也可以是方法上的。

如同朱苏力所言,我们还要关注学术本土化问题。有志向的中国学者应不满足于对西方体育法理论、思想和实践的一般和简单套用,我们要研究中国自己的问题,产生自己的观点,为世界体育法学的发展做出中国的贡献——这是几代中国学者的努力目标和理想。

3.4注重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在提高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水平方面体育法学仍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有大量的一般性描述文章发表于各类刊物,既非综述研究,也非思辨研究,文后只有3-5条参考文献,观点是对先前研究的归纳,几乎没有任何创新性观点。这种一般性描述文章对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可能产生积极贡献。贾文彤指出,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在微观上偏重于对现有体育法律法规的注释与解读,缺乏理论深度,一定程度上走向了“注释法学”的窠臼。

朱苏力认为,中国法学研究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范式指“科学共同体”,即在科学发展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也在经历从政法法学、诠释法学向社会法学的转型,故强调体育法学研究积极融入社会科学定性与定量研究环境,以场地笔记、访谈记录、对话、录音和备忘录等方法积累原始资料,由访问、观察、案例研究等多种内容组成,可能更能贴近体育实践。你好哦啊,

下载新 加 坡 汉 字 规 范 的 回 顾 与 前 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 加 坡 汉 字 规 范 的 回 顾 与 前 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范汉字普及与推广

    西南科技大学书画协会第一届 规范汉字普及与推广活动 策 划 书 策划人:邹礼权 时间:2011年8月27日 规范汉字普及与推广活动 主办:共青团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承办:西南科技大学书......

    稳定低生育水平战略决策的回顾与前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稳定低生育水平战略决策的回顾与前瞻 作者:邬沧萍 孙鹃娟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6期 [摘 要]我国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和稳定低......

    10、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反思与前瞻(提纲)

    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反思与前瞻(提纲)南岭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那时候,中国经济体制还是传统的计划体......

    新加坡夏令营教育交流回顾

    (1-3) 新加坡夏令营教育交流回顾 2013年暑假的夏令营圆满落下帷幕,中心又一次成功的组织了国内中小学生共7个团队赴新加坡进行教育交流游学活动,此次行程我们拜访的都是新加坡知......

    城市建设与前瞻

    县城建设评述与前瞻 城市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表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

    规范汉字书写

    规范汉字书写 打造和谐校园 王训斌 2011年12月23日 16:06 浏览数:97 | 评论数:0 中和街小学始建于1930年天主教会举办的培德学堂,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余名,教师100......

    1.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近10年的回顾与前瞻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近10年的回顾与前瞻行政体制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党历来重视行政体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回顾我国行政......

    陈玉龙:北大书画活动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北大书画活动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陈玉龙 (摘自: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一九九七年第四期)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地回顾了北大80 年书画活动史, 提纲挈领, 得其大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