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与当代文学创作
一 网络:不是弓箭而是子弹飞行的感觉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写作《20世纪大飞跃》一书时,曾经接受了瑞士著名哲学家艾赫尔别格《人与技术》一书的一个观点,艾氏认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及其变化速度相当于60公里的马拉松赛跑,从起点开始的绝大部分历程都在黑夜般原始蛮荒上度过——离终点100米处,出现中世纪的城市,离终点50米,那里站着列奥纳多;芬奇,他用智慧和敏锐的目光注视着这场赛跑;剩下只有10米了!跑道旁开始出现火炬的光芒和微弱的油光灯;但是,在最后5米的冲刺之间,惊人的奇迹出现:光亮照耀着夜间的道路,没有役畜的板车疾驶而过,汽车轰鸣;摄影记者;电视记者的聚光灯使胜利的赛跑运动员目眩;① 艾赫尔别格之所以提到15世纪的达;芬奇,是因为在他看来,达;芬奇是人类文化史上成功将科学与文化结合起来的少数天才之一;而他所描述的“最后5米的一冲”正是属于20世纪的情景,奇迹就在此刻;受此观点启发,也可以说是受此描述感染,我将自己的书名定为“20世纪大飞跃”,并将此飞跃比作飞机历经长长跑道后的起飞,正是那一刻,机轮离开地面,机身如鸟一般腾飞,直上蓝天;叙述此种“大飞跃”的感觉,意在通过怀旧的记忆联结今日我对于网络的感觉:依然是飞跃,是腾飞,但已经是今非昔比,弓箭换长枪,箭矢换子弹的难以形容的感觉了;同时,意在强调21世纪今天,网络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支撑20世纪“大飞跃”的科学技术,其发展前景的不可限量,真可用“无极限”一词形容!
二网络:不逊于意识形态的研究价值
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但它又是人类面前一个既令你眼花缭乱但又飞速变化并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现实,更让我们迷惑的是,这个在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变幻游走的精灵,会让我们时刻丧失一种现实感,仿佛进入宇宙的黑洞,我们自身的重量被瞬间消解,这是前所未有的奇异感觉,当你用手指轻击键盘时,你已经梦幻般地飞翔在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前的观念,仿佛是古老的弓箭,你真的可以用它去射击网络——这颗疾飞的子弹吗?
正像十多年前,我们刚刚照面麦克卢汉,我们只能接受他的关于每一样新媒介或新技术都是人体某部分的延伸的观点一样,天才理论家的深刻见解总是耐人咀嚼;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读“媒介即信息”这句名言时,却又有一番石破天惊;豁然开朗的感觉,了解真理实在需要时间和领悟呵!
循着天才理论家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思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媒介不再仅仅是媒介,它决定了人类社会及人的思想;行为等等,看似形式的媒介,其性质其实远胜于其传播媒介的内容,同理,网络也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平台,我们应将其本身视作具有革命性的人类存在方式,一种生命的体现;这是它作为信息存在的最大价值,由此它也具有了人类精神的意义,这是认识网络的重要前提;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研究网络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其价值并不逊于研究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众所周知,在我们传统的文学研究领域,意识形态与文学的关系,常被置于首要的位置,文学研究队伍的人才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意识形态的研究上,而网络文学的研究近年来虽有少数人涉及,但似乎也多重形式而轻内容;我不能肯定地将网络直接等同于一种意识形态,但至少可以肯定其研究的价值以及面对它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网络对人类生活,对文学艺术,收拢一点说,对我们这个意识形态化程度很高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影响已经产生;暂且不说“巨大而深远”,但至少可以描述成“影响与日俱增;
三时代跨越:文化价值观念的嬗变
暂且撇开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我们先说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宏观上所拥有的不同文化背景;
从历时性角度看,网络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从共时性角度看,网络是一种亚文化,尚处在“边缘”与“非主流”地位;且不说在网络时代的速度中,网络文化能在多长的时间里由“边缘”走向“中心”,由“非主流”成为“主流”,但其影响力与渗透力都是无法否认的;
如果将网络文化的内部结构呈现为下列四层:主体——网民;客体——硬件平台;中介——信息传播及其意义;价值——由网络形成的人们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么,本文论述的重点就落在“价值”层面上,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的探讨也由此生发开来;
我看重“时代跨越”这个词,其意义在于表明网络文学其有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国外学者拉潘姆先生曾经依据麦克卢汉的思想归纳出两组两两相对的词语,其中一组将印刷文化与电子文化加以对比,他把印刷文化的人称为“市民”,把电子文化的人称为“游牧民”,试图描述出两个时代的典型特征;②现引述如下: 所有这些,其实都在表明一个道理:时代变了,网络文化的文化背景变了,网络文学的文化价值系统也变了;于是,异样就有可能产生影响,反差就可能产生交流;不同文化形态在不同范围,有着不同程度的互动交流,即使在封闭保守的古代社会,也是存在的历史事实;进入21世纪,此种人类活动中的交流互动无论在空间还是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空前活跃的程度,而网络恰恰扮演了文化价值多元的催生剂,它所提供的文化形态肯定要对传统形态形成冲击和影响,这从理论和现实上已成无法回避之现实;
四网络影响在文学上的表现形态
完成了上述的理论预设,我们可以努力将潜在影响从观念过渡到形态,从而归纳出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1;改变了文学的文本形态
说到传统文学,我们直接的印象就是纸介媒体的文本;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印刷品得以呈现,读者通过书和杂志阅读文本,从而形成“读者——文本——作家”的一个单独的乃至秘密的交流和对话;文本既是作家创作的固化形态,也是读者阅读文学的依据所在,同时又是文学创作——这种语言艺术的媒介形态;
然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延续千年的文学传统形态,问题还不在于传统文本的电子化造就的“屏幕阅读”方式,而是网络空间里创作的文学形态已经明显地区别于纸介文学,成为一种具有超文本多媒体语言的全新形态。作者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片;声音;动画组合在一起,同时,还可能是一种多向链接的语言,在一个母本中链接着不同的子本,从而突破传统文学单一文本的固化形态,呈现一种开放多向性的网络文本形态;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根本区别也可以扼要地归纳成两点:一是超文本;二是交互性;超文本改变了文学的固化形态,交互性则改变了文学的阅读方式,被神圣化秘密化的个体阅读方式也演变成网络上群体阅读,沙龙讨论方式,文学生产与阅读的传统方式被改写了,新的文本类型与新的阅读方式已经超越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学经验,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2;改变了文学的社会地位
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有关文学的一切似乎都是无足轻重的,但从历史上看,文学一向具有世俗世界的神圣地位;它总是与国家;皇权;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文化传统等等关系密切,即使是文人潦倒的年代,它也没有沦于社会的底层;因为它天生属于文化,而且是精英的文化,这就意味着一种特权,至少是一种话语权,一种让芸芸众生仰而望之的具有精神与物质双重意义的形态:高尚;文雅;文化;有价值;有品味;有意义;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仅属于少数的一群人;
网络改变了“少数一群人”拥有文学的历史状态,从写与读,从生产与消费等各个环节上,促成了由“文学小众”到文学大众的狂欢,神圣化的消解与平民化的取代,已成网络文学空间的现实;“大众的狂欢”通过两种形态体现,一是“文学沙龙”的兴起,任何一张帖子,随意一个主题,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形成一个纯粹的文学群落,其聚集速度之快,其凝聚力量之强,其交流动机之纯,其文学才情之高,常在传统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的预料之外;2006年初因韩国电视剧《加油,金顺!》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而由一名自称“我爱花痴”所写的《花痴历程》帖子,形成725634人次点击率,回帖16248个(2006年2月16日统计)——“百度贴吧第一长帖”的文学事实,即为明证;
二是相对“文学沙龙”规模要小得多的更趋于私人化的“私人会客室”,比如非名人的“博客”空间,它更像三五好友情趣相投,切磋交流奇文共赏的文学小组,自由的;非功利的;真诚的;快乐无拘束的文学交流,作家与读者的“施”与“受”的关系,在这里真正地成为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文学也因此真正回到了它初始本真的起点,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富有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在我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中,上述两种形式都促使承载过多世俗负担的文学真正回到它“歌之咏之”有感而发的“前诗经时代";遥想孔子编撰《诗经》之前,所谓风雅颂中占最大比例的“国风”,即是中原地带的民间歌谣,发轫于田间乡舍,动情于俗男俗女,完成于俚语乡音,没有发表的门槛,没有功利的欲望,更没有理论的预设,这是不是一种彻底意义上的文学回归?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把文学还给人民”是一句真实而正确的大白话;
3;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发表上的根本区别就是“零门槛”与“零编辑”;自由与个性化的传播特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得到无以复加的强化。人们在网络上处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开放的写作状态,自由地写作,自由地发表,自由地传播,自由地阅读,编辑消失了,出版商消失了,作者与读者之间呈现“零距离”的状态;在因《悟空传》而成名的网络写手今何在看来,网络写作最大特征是自由,最可贵的是自由;在《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作者慕容雪村看来,网络是一个门槛很低的东西,它可以包容一切;
自由的传播跨越了传统纸介文学的传播障碍,迅捷地传播,使作者;读者真正做到以“一键点击天下”;除了使用语言的问题外,任何人在世界任何角落发表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只要通过网络,它就在瞬间发布于天下,从可能性上说,任何一位读者也可以找到它,进行阅读;不存在书籍传播时代因为发行;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脱节而造成的空白区;传播速捷化,阅读全球化,是网络文学独具的无可比拟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也使网络文学成功地实现了对于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超越;从人类信息传播的发展历程看,我们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金字塔结构”阶段;“梯形结构”阶段;再就是“网络结构”阶段;相比较前两阶段从上至下的信息发布流向,网络的进行就在于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可以互动;灵活地变换角色;网络公共系统的“点对点”交流,使每一个读者成为潜在交流对象,传统文学人际交流的概念被重新改写;“人人都是作家”的梦想成为现实,网络文学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在享受“交互性”所带来的自由和畅快;
五并非结束的结语
从现象的描述到理论的抽象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面对网络文学这一新兴事物,我们的探求倍显艰难,至于价值评价这是下一步的事情;然而,有一点理由可以给予我们一些信心,即网络是虚拟的,文学是虚构想象的,在这虚拟与虚构之间,在虚拟与想象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性是不是我们解开网络文学奥秘的一把钥匙呢?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请允许我用一句话语结束本篇的论述:在网络面前,文学似乎永远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篇:文稿起草与文学创作
文稿起草与文学创作
虽然我们在讲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时,在外在形式上把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划为文学类文本,把应用类文体如传记、新闻、报告、各种公文等划为实用类文本,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很难、也无必要完全将二者区别划分开来。因为文学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而以实用为主旨的说明描述,即便是有意回避,也会隐约带出作者的情感,也就包含了文学性,也就不能将其排除在文学之外。
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本职岗位上运用文学、享受文学,用文学带动工作水平的提高,用文学审视人生、修养身心,有着自我陶醉式的体验感悟,虽不敢算作“文人”,也可以称作“文友”。这种实践和感悟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
在文稿起草中有意融入文学因素,在恪守公文规范的前提下,用文学的浸润增强其感召力、吸引力,使枯燥冷硬的公文语言活泼起来。
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进入机关便与文稿起草结了缘,成为“写材料”的人。这自然不能称之为文学创作,不能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感受来工作,那样准会闹出笑话。一般初次接触此项工作的人最容易在这一点上犯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调整,迈过了这道坎儿,就基本上迈上了工作的第二个台阶了。文稿起草体现的是集体的、组织的或者说是领导者个人的思想和意图,起草者首先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意图,准确地领会和表达意图。在这一阶段掌握基本的、相对固定的一些要求,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在这个平台上体会、理解,逐步形成符合规范的又有自己特点的路子,才可说是进入了门道。如果再向前进,则就需要融入文学的功效了,这就涉及到了文学的实用性问题。这是在掌握情况、吃透精神、理解意图、适度超越等艰苦的工作到位之后,才能着手展开的一个动作,如同给一盘即将出锅的菜肴添加作料,需要用量适度,需要掌握火候,简言之就是在“润色”。过火了味重菜焦、矫揉造作,过轻了寡淡不及、索然无味,也可惜了前面所做的努力。所以我们说文章需要反复修改,需要认真推敲,修改、推敲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主要包括文学功底在内的写作能力。这些年来,我起草完成的领导讲话、经验总结、工作报告等,自己也说不清有几百篇了,每一篇都需要付出极大心血。我曾经用一个多月时间,起草了一份重要会议的报告,引起热烈反响,被称为“近年来最好的工作报告”,赢得了不少的赞誉。那时的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主要领导,说得出格一点,这实质上是自己写出的东西得到领导满意和广泛好评的主要条件。我还写过一篇反映一个农村班子团结进取创造业绩的报告文学,一万多字,发表在《娘子关》上,文学色彩的要求就比熟悉的公文写作重了许多。反映本部门一位普通工作人员事迹的人物通讯《“打杂”之中天地宽》被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刊发后,我对公文与文学关系的认识大大深化。
我们这些机关中“写材料”的人,对那些具有鲜明特色、社会反响好的领导讲话及文件报告,总要认真学习研究,力求从中得到更多教益。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讲话独具特色,严肃的语言中透射着活泼,恰如其分地引用典故、格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时常迸射出文学的火花,极少见到难以忍受的官腔。尽管他已经退休,他的讲话文稿一直为我们所推崇。当然,与身边的“高手”共同起草文稿,哪怕是他们把你下功夫写好的一个稿子完全否定,那也是得到他们“真传”的最好机会,这个机会不一定人人都可得到。
挖掘文学的实用性作用,并非是简单地做加减法,硬生生地加入作料,而是浑然天成,不露痕迹,天衣无缝,使作品具有独特风味。文学创作的最高标准自然,文稿起草的最高标准应该也是自然。因为自然比较真实,但又很难表述出来,这确实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要把文稿写活泼,在规定的框架内,用简练优美的文字增添文采,使其熠熠生辉,放射出瑰丽的色彩,这应该是另一层次的文学创作。
通过不懈的创作耕耘,从亲身经历中感悟社会,探索人生真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挖掘文学对人的修养功能。
参加工作30多年,年龄也超过了半百,猛然发现离退休已不到10年了,需要归纳总结一些东西,需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参与和体味更多的活动。这样,自己熟悉和热爱的文学就成了称手的工具。2008年举全国之力承办奥运会,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激发了我强烈的写作欲望。这一年,我写的《关于“吃”的记忆》通过亲身经历的事情,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获得全市征稿一等奖。《我的工龄三十年》通过自己参加工作后分别在学校、区级机关和市级机关三个十年的亲身感受,反映了我淋浴着改革开放春风锻炼成长的自豪和信念,获得市政协征文一等奖。我还写了《包场看电影》征文,也在全市获了奖。《三十年前的冬季》则是运用诗歌的形式,在铿锵的回忆和感叹中,赞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好评。这一年汶川大地震后,我饱含深情创作了诗歌《为人师表德昭千秋》,表达了对在抢救学生中英勇牺牲的5位人民老师的敬意和怀念。
每写一篇回忆性、纪实性的文章,总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当作从曾经有过的挫折和教训中找寻启迪的重要过程,以便能够校正生活的航标,使自己今后的路子走得更加坚实、坚定。每写一篇文章,往往是一个偶尔的因素就确定了想写的内容,然后便是较长时间的酝酿思考,一旦时间充裕,就立即下手动笔,把自己的精力封闭起来,集中时间拿出初稿,再慢慢修改润色。写完后,感觉是记录了一段正在或者已经淡漠的历史,加固了一个应当留住的记忆,心上便轻松了许多。2009年,我写了《创业进取的岁月》,反映了我曾经做过的10年老师生涯。《生日》、《责任》是我自己及家人过生日时的描述和感叹。还有《聚会》、《老爷“南巡”》、《那位美丽的大姐》,《了望那根标杆》、《雪之三弄》、《镜头中的阳泉更加美丽》,《雪之三弄》都是生活中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三个“没想到” 一生统战情》在《中国统一战线》登载。《哦,童年》则是以轻松欢快的笔调记录的十段童年故事,公开发表后着实让我们当年的那些“小伙伴”们兴奋了一段时间。《老师你好》回忆了我在学生时代以及参加工作初期将近30位老师对我的教诲,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敬意。
要让文章成为文学作品,成为别人能看、爱看并且能留下印象的文字,那就必须有真挚的感情,首先要感动自己,不能无病呻吟。这个功夫的深浅主要看作者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实际生活中即使一件很平常的事,如果要讲给别人,效果会因人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的差异而大相径庭。讲得兴趣盎然、起伏跌宕者,必然有较好的文学功底,这种功底不一定是读书多就能具备;讲得昏昏欲睡、味同嚼蜡者,也不一定就是文化程度差。要下苦功夫,还要有悟性。几十年做文字工作,服务和接触领导同志,受到他们高层次的人品、能力、修养的感染和熏陶,确实使我获益匪浅,也使我的文章添加了灵气。
在机关工作,而且做文字稿件工作相对多一些,时常会听到一些溢美之词,如“你是秀才”,“文章写得不错”,“又看到你的作品了”。然而,连续多年一直听到这样的话,似乎就发现了另外的意思——“除了写点文章,其他方面你不行!”我的同行中有发表了不少优秀作品的领导就受到了这样的评价。之后我便消沉沮丧,有意要疏远文字,强化“其他方面”。时间再长,冷静下来,发现有些上当。机关工作中,文字水平是基本功,文学修养显示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更是提高“其他方面”的总纲。有了这样的醒悟,方向更加明确,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更加注重读书学习,注重研究探索,更加用心从事练笔和文学创作。这三年来,除了处理日常工作文稿,我还细心编辑《阳泉统一战线》刊物,创作了20多篇散文、诗歌,大都在《阳泉晚报》、《娘子关》发表,与此相应的是我在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了新的长进。
这条路子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这是成为学习型干部的要求,也是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
第三篇:首届基层网络文学创作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基层网络文学创作奖
暨 全国基层“楚汉杯”网络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获奖名单
尊敬的文友:
由楚汉文学网、楚汉基层网络文学研究会联合互动旗下百科网分支荆楚文化网和基层作家网发起举办的基层网络文学创作奖暨首届全国基层“楚汉杯”网络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在广大参赛文友及各界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衷心感谢所有参赛文友的理解与支持。热烈祝贺获奖文友取得好成绩。(首届大赛历时一年半收到应征参赛作品1000多篇300多位作者。因大赛活动预算为7万元,现仅主办方楚汉文学网出资3万元,其有关企业的赞助资金和政府公益性经费均未申请到账。出于经费原因,所有获奖者将取消奖品奖金发放;《获奖作品选集》也将推迟出版。请获奖作者给予理解为谢!)
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特等奖(空缺)大师贡献奖(一名)
《毛泽东的字条》(小小说)郭明进 云南省文山市 一等奖(二名)
《白兰花》(小说)大 木(樊素科)江苏省南京市 《县文化馆长》(小说)郑能新 湖北省黄冈市 二等奖(二名)
《南乡人》(诗歌)老 岸 安徽省黄山市 《学历造假的后果》(小说)王 宽 四川省宜宾市
三等奖(三名)
《在农村与城市间沉思》(散文)毛秋水 江苏省苏州市 《 安大春色赋》(辞赋)许 燕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文学院 《彼岸花》(诗歌)陈 雨 甘肃省酒泉市新苑学校 四等奖(一名)
《仙果太阳》(小说)欧阳兆云、欧阳正勇 湖南宁远县中和镇和平村
优秀奖(二十名)
《村委换届》(小小说)曹小茅 湖南省资兴市波水乡十里村
《梦回小镇》(诗歌)沈玉亮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 《谈 话》(小小说)俞礼云 安徽省天长市教育局 《郑老虎》(小说)杨新周 河北省献县张村乡贾庄村
《补 胎》(小说)张明瑜 吉林省敦化市丹江街 《规 矩》(小说)宋可书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漫漫廋西湖》(散文)李鹏星 天津市南开区白提路 《谁是最智慧的人》(随笔)何必多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敬老院 《鬼 屋》(随笔)季泽祯 宁夏吴忠市 《死亡日记》(小说)张 克 河南省开封市北土街9号市文联作协 《宅基地》(随笔)王新昌 北京西城真武庙真武家园 《车祸之后》(小说)张润田 河南省许昌市农贸路许昌县 《如果》(诗歌)陈明慧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民乐一中 《穿越时空的我》(随笔)王素艳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发展和改革局 《台湾札记》(随笔)贺彦豪 福建省泉州市区美食街温陵大厦1H室 《等 你》(诗歌)肖中建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育英学校 《养菊》(随笔)葛 晴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煤高级中学 《水车谣》(小说)孙同林 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政府 《 生命中的莲》(随笔)周 晔 贵州省凯里市州府路 《我听到了童年唱过的歌》(诗歌)姚 凯 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新闻传播学院
注:基层网络文学创作奖暨全国基层网络文学艺术作品大赛我们会继续举办下去,请广大文友届时敬请关注。
2012年10月31日
第四篇:戏剧文学创作与研究综述
与前几年相比,1996年和1997的北京戏剧舞台显得异常热闹红火。1996年,在北京举办了两次大型的戏剧演出活动,即8月举行的《’96 中国 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和10月举行的《第三届bese,to(北京·汉城·东京)戏剧节》。1997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话剧90年纪念会”和“中国话剧 发展 战略研讨会”,同时进行“新剧目交流演出”。就演出市场而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三套马车并驾齐驱”。所谓“三套马车”,即国家剧团、民间剧团和 艺术 院校。而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艺术院团改革后,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激发。市场意识激活了话剧舞台近几年来,随着 经济 改革的深入开展,艺术院团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民间剧团和独立制作人出现,如牟森的“戏剧工作车间”,孟京辉的“穿帮剧社”,林兆华的“戏剧工作室”,郑铮的“火狐狸剧社”,苏雷的“星期六戏剧工作室”,杨青的“亚麻布剧社”,还有“八爪鱼戏剧工作室”、“彼岸工作室”和一些文化公司投资、临时组建的演出团体。这些民间剧团敢于挣脱旧体制的束缚,克服非艺术性因素的制约,充分发挥自身机动灵活的特点,直接面对市场寻求公平竞争的机会,对于激活演出市场、促进话剧创作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有的团体热闹一阵儿就消沉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同仁戏剧团体的诞生本身,就表现了话剧艺术家们不甘心在“危机”中沉落而积极寻找、探索的进取精神。如果说这些自由组合的团体的创作演出还处于小范围的实验阶段的话,那么,谭璐璐作为独立制作人演出的话剧《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和由北京红海广告公司提供资金、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提供演出许可证和场地演出的《灵魂出窍》和《疯狂过年车》等,则是把话剧的创作与演出推向市场的一种试验。民间剧团的艺术实践,也大大促进了国家剧团的改革。现实题材创作的新成就 在1996、1997年的戏剧创作中,写现实题材的戏虽然多数作品仍质量平平,但却出现了几部令人惊喜的作品,如《地质师》、(杨利民作)、《绿色的阳台》(廖维康作)。此外还有《人生一台戏》(李冰作)、《鱼人》(过士行作)、《一人头上一方天》(张明媛作)、《俺爹我爸》(申捷作)、《新居》(陈初华等作)等。《地质师》是一部风格凝重、品位很高的现实主义作品。该剧描写一代知识分子献身于我国石油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悲壮的命运历程。洛明、卢敬、罗大生、刘仁、曲丹„„,这些毕业于60年代的大学生们,胸怀建设祖国的大志,踏着《勘探队员之歌》的旋律,奔赴最艰苦的松辽平原,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赞歌。作家正是以他们的动人事迹为素材,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并在展示他们的奉献精神的过程中,使这部话剧具有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被称为“一首含蓄、细腻、深刻、意味隽永的人生美的赞歌”,〔1〕“唱出了石油战线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坚定信念和不懈的人生追求”。〔2〕 《绿色的阳台》通过对几个普通人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心灵美。文化馆干部戴国浩,退休后不去挣大钱,无私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义务办少年儿童 音乐 培训班。他的行动不仅感动了乡下打工妹谷子,鼓起了下岗女工夏援朝的生活勇气,也 教育 了“钻钱眼”的书商麦大志。剧中以戴国浩家“阳台”上的“绿色”赞美着生活,追寻着生命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写爱情的戏不少,但写得好的不多,而《一人头上一方天》却有其独特之处。剧中的柳青青心爱着处处体贴她的宋小河,但贫穷的现实却让她与没有感情基础的德子结了婚。后来,她靠着勤劳发家致富,成了事业上的女强人。然而她并没有任自己的感情“天马行空”,去与宋小河结合,仍然独自支撑着这个家。观众从男女主人公表面的平静中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的波澜——那种有泪流不出,有话难启齿的尴尬与无奈,使人充分感受到现实生活的艰难与苦涩。在白桦林分手的那场戏中,柳青青有生以来第一次亲吻了宋小河的额头。这举动没有丝毫的庸俗与低级,只让人感到一种纯洁与高尚。有人说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脱俗之作”。〔3〕 《俺爹我爸》通过 农村 与城市两个贫富不同的家庭,写出了父子亲情的不同与差异,从而引发人们对 社会、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该剧结尾,本已非常贫困的“俺爹”登上茅屋的房顶,对着远去上大学的儿子高喊“该吃你就吃,你爹有钱,有——钱!”这情景不仅使剧中的儿子泪流满面,也紧紧地揪住了观众的心。《鱼人》在描写人与 自然 的矛盾中,表达着一种哲理寓意。《人生一台戏》探讨了“人要怎样活着才算有质量”的 问题 :《关东大集》和《新居》以农村的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事实,探讨了金钱与社会道德、婚姻家庭的问题,展示了由于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变化。此外,写英雄模范的戏也不少,但多数在写好人好事,类同于报告文学。比较有特色的是《厂长马恩华》和《城市女儿》。当改革家马恩华因把分给自己的、准备给儿子结婚的房子让给了快要临产的困难女工而遭到全家人责难、处于万分尴尬之时,当《城市女儿》中那些“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担心自己的职业会连累女儿找不到对象而在大庭广众中东躲西藏之时,观众的心确实受到了震动。就全剧而言,《厂长马恩华》和《城市女儿》也存在着不足之外,但舞台上的朴实表演不仅使观众看到了生活的真实,而且透过人物的内心情感看到了一种崇高。这些剧作都是作家对 时代 发展和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艺术结晶。历史 题材创作的突破 在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方面,成绩比较突出的是《商鞅》(姚远作)、《沧海争流》(周长斌作)、《蛐蛐四爷》(许瑞生作)和《古玩》(郑天玮作)等。《商鞅》是一部具有艺术震撼力的作品。作者把历史真实与今天的时代精神相契合,“既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历史的本质真实,又拨动了我们时代的神经。”〔4〕整个演出凝重、悲壮、豪迈、大气,作者以古朴、浑厚的笔触塑造了商鞅刚直、自信、激越而内心又极其丰满的艺术形象。作品选取商鞅一生中闪光的事件,既写出了他的人生理想,也展示了他的 政治 抱负。他变法强秦,却落得被车裂的下场。这虽然是一出悲剧,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崇高和庄严。《沧海争流》是一出深层次的心理剧,既表现了社会历史的真实,更揭示了人的灵魂深处的真实;既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关系的冲突,更揭示了人自身两重性格的内在矛盾。作品写的是郑成功与施琅的故事。作者以现实主义“人学”的原则,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写郑成功和施琅从鱼水之情的臣主到交恶成仇的过程,然而,当施琅带着复仇意识攻上 台湾 之后,却没有屠杀郑成功的家人,而是亲自到郑成功的神庙拜祭。作品不仅写出了“人”的复杂,而且展现了两人关系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内容。该剧与《商鞅》一样,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好评。《蛐蛐四爷》和《古玩》具有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蛐》剧写天津余家四少爷“斗蛐蛐”的人生经历和与其家族的矛盾斗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复杂。故事曲折动人,语言幽默诙谐,加之浓烈的天津民俗民风,构成了一部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精彩戏剧。《古》剧则写出了人们在玩“古”过程中的复杂心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域特色,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军旅戏剧的突围 军旅戏剧的突围主要表现在创作观念的变化上,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以平常心态去写“兵”的生活。如《虎踞钟山》(邵均林、嵇道青作)、《炮震》(庞泽云、王承友作)、《兵妹子》(吕绍堂、王元平作)、《老兵》(殷习华作)、《男人兵阵》(燕燕作)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虎踞钟山》以全国解放后刘伯承不当总参谋长而到南京办军事院校为线索展开情节,塑造了刘伯承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与过去在舞台上出现的领袖人物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把刘伯承放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或者敌我双方激烈斗争中来展现他高瞻远瞩、叱咤风云的领袖风采,而是他在办学中的许多平凡小事,用朴实的语言,表现出他率真的个性、对事业的信念、广博的学识和人格力量。如他在办学中大胆地起用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国民党战俘做教员,及时提出军队面对新的时代,要永远打胜仗必须走正规化、现代 化的道路等问题,还有他对居功自傲的崔保山违反校规的处理,对“老黄牛式”的战友甘有复员问题的态度,都体现了他的独特性格和高尚的人格。《炮震》写某炮团新装备了现代化的火炮,一些过去曾屡次获奖的《神炮手”由于文化水平低不能掌握新的技术,部队只得忍痛让他们离开部队,而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文化水平高的战士担起重任。此剧突破了以往写兵多写牺牲、写奉献的局限,敏锐地提出了军队中的新问题,即军队要实现现代化与士兵和指战员的低素质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男人兵阵》重点写了军人的“军队情结”,战龙与张扬原是一对夫妻,因为都痴迷于军事生活,以至 影响 到家庭、婚姻生活而发生矛盾,暂时离异。在考察选拔军事训练参赛连队时,张扬作为上级派驻的女参谋又恰好来到战龙担任连长的连队,由此引发了战龙与张扬之间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和这对有情人之间复杂的感情波澜。从而让人们看到了军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老兵》写了一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几十年的老兵们。《兵妹子》是以陕北革命老区发生的一个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写成。16岁的彩彩的家,在二哥当兵之后不久便发生了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在床等变故。为不影响二哥在部队的训练,彩彩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给二哥写了68封平安信,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而她自己却承担着沉重的家务。这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拥军故事,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美丽动人。探索戏剧的收获 艺术贵在创新,然而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这种探索与创新,首先应是艺术形式的创新。80年代兴起的“探索戏剧”,就是以新颖的艺术形式突破了社会问题剧的模式化而受到了观众的青睐。可是,这股“探索热”很快就降温了。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应是毛与皮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假如形式脱离了内容,形式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探索戏剧的落潮就是因为过分夸大形式的作用、忽略内容的重要,以至走到玩形式、玩技巧的地步。1996、1997年上演的探索性剧目有:《棋人》、《苦山行》、《厄勒克特拉》、《领带与高跟鞋》、《倾述》、《四季爱情》、《绿房子》、《断腕》等。其中在内容与形式上结合得比较好的有《领带与高跟鞋》、《厄勒克特拉》、《断腕》。《厄勒克特拉》是根据古希腊同名悲剧改编的。导演改编此剧的目的是追求欧洲的剧本与亚洲的表现手法的结合。他从世界是一个大病院的视点重新解释这一作品,所有的人都坐着轮椅生活在病院里。全剧以倒叙的手法开始,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和性格塑造,而不注重情节的叙述与描写。歌队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他们直接与角色交流、对话,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剧中用鼓声渲染气氛、调整节奏,充分体现了日本“铃木派”戏剧的美学追求。《苦山行》是以形体、动作、舞蹈等语汇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表达主题,把香港青年为捐助“希望工程”进行徒步宣传、以苦为乐的感人情景展示给观众。《绿房子》中的人物塑造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也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第五篇:文学创作
浅析一些著名作家的文学创作观
在以创造性精神活动为基本特征的写作领域里, 文学创作尤其显得复杂,往往被认为是不可知的。但是,和其他复杂的事物一样文学创作的复杂的心路历程也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揭示出某些规律,是可以讲可以学的,许多有成就的写作者大都是从尝试文学创作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的,即使是应用写作课适当讲些文学创作也是可行的。所以,下面我就粗略地研究了一些我喜欢的作家的文学创作观,希望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写作的启发。鲁迅的文学创作观---抒写自己的心
鲁迅曾说过,文学创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例如与教书相比,“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兼做两样的,倘不认真,便两面都油滑浅薄,倘都认真,则一时沸腾,一时心平气和,精神便不胜困惫,结果也还是两面不讨好。看外国,兼做教授的文学家,是从来很少有的。”这里, 鲁迅已经点出了文学创作活动的独特性是在于它的情感性,在于它必须具备的特有的热情。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一文中,鲁迅曾更为明确地指出:“研究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这里更是明确地将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归结为情感性。在鲁迅看来,文学创作活动主要体现为一种情感活动,因此,情感活动的规律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起着某种主导的或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创作活动是人这个主体的精神活动,作家在创作中并不是对生活现象作直观的反映,而是对生活现象进行“人化”,即在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同时,也熔铸进了作家自己的心血、生命和情感。对感情常常较一般人更为丰富的作家来说,要在创作中排除情感的决定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诚如鲁迅所指出的,“既然还是人, 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正是这种热烈的爱憎情感催促作家们去从事创作,也正是因为融入了这种作家们的爱憎情感,才使其作品具有了感人的力量。作品中熔铸的作家的真实感情越丰富,作品的艺术价值便越高。反之,没有真心,没有激情,不管写什么,都难成为好作品。这就是鲁迅所谓的呼唤血和火的,咏叹酒和女人的,赏味幽林和秋月的,都要真的神往的心,否则一样空洞。
鲁迅特别地将“情感”问题提出来,将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标志和特点,以之区别于诸如研究等其它创造活动,这反映了鲁迅对文学创作的独特性的认识,同时也昭示了他的整体的文学观念。强调文学的情感性特征,是与鲁迅对文学功用的认识相一致的。鲁迅认为“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鲁迅从事文学活动的目的是在于以文学来改变人们的精神, 但鲁迅又十分清楚, 这种改变精神的方式, 不是在于思想的赤裸裸的教化,文艺之所以为文艺, 并不贵在教学,而在于从情感的角度进行精神的感化和启悟。以无情之语,欲感动人是很困难的。
鲁迅所谓的“创作抒写自己的心”,正可看作是他对文学创作独特性的最好的概括。这里所谓的心,当然包括思想在内,但文学创作活动更主要体现为情感的活动,思想是化为情感表达出来的。情感活动的规律在文艺创作中起着主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鲁迅就曾说过:“创作总根于爱”,“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 他已经一无所爱。”即使是像杂感这样的议论性散文,其创作也同样离不开情感活动的驱导这一规律。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小引》 中说, 他的杂感“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用笔写了下来。说得自夸一点,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寂寞、苦闷、爱、愤等等,都是主观情感的东西,鲁迅强调文学创作中的情感作用,正是为了突出文学创作的独特性。王国维的文学创作观---疏散生命的痛苦
在王国维看来,文学创作的起点和动因是人的永不停息的生命活动,它原生于人的生活之本质。那么,“生活之本质曰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欲之对象,厌倦之情,即起而乘之。于是吾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故人生者, 如钟表之摆, 实往复于苦痛与厌倦之间者也,夫厌倦固可视为苦痛之一种。”显而易见,在王国维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欲望、厌倦和痛苦,而人的一切活动莫不因此而起。然痛苦又可分为“积极的痛苦”与“消极的痛苦”。“ 工作”就是一种人们所经验的积极的痛苦。但人又不能经常地处于这种“积极的痛苦”中,因为“岁有闲月,月有闲日,日有闲时”,这时,人们体验到的就是“空虚之消极的痛苦”了。于是人们就需要以种种的嗜好,来填充生活的空虚,来缓释由空虚而起的痛苦。总之,在王国维看来,嗜好是“不能以须臾息者”的人的生命活动的结果,是人的实际的“直接为生活”的工作的补充形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文学作为“最高尚之嗜好”,“亦不外势力之欲之发表”,“故其渊源存于剩余之势力,无可疑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动因观, 既像人们所知悉的那样,是对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和海定甫的美学和心理学“向慕归化”的结果,又是在他痛苦的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论性》一文中,他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皆起因于抽象的善与 恶的斗争,“政治与道德,宗教与哲学,孰非由此而起乎历史之所纪述, 诗人之所悲歌,又孰非此善恶二性之斗争乎。”又在《释理》一文中否定理性之有益于人性的徙恶迁善,认为它不足为人的行为准则而在《原命》中则肯定和宣扬抽象的“定命论”和“定业论”,并总结道“一切行为必有外界及内界之原因。此原因不存于现在,必存于过去不存于意识,必存于无意识。而此种原因又必有原因。而吾人对此等原因,但为其所决定,而不能加以选择。”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动因观,便是筑基于这种为非理性的盲目意志所决定的悲观主义的人性观之上的。
王国维以意志、欲望、势力及痛苦等因素,作为文学创作的终极动因, 有错误的消极的一面,又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其“ 片面”来看,首先,他以观念代替实在,为一般牺牲了个别,脱离开具体的时空环境,来探求生命的本质,不惜以形而上的主观臆断,代替对生命实体的具体分析。这样,他就不可能比较合理地揭示生命本质的一般的和特殊的内含,从而也就不可能全面地深刻地揭示文学创作的复杂的动力因素。其次,他将思维的局限圈划在封闭的内宇宙里边。忽略了对外在的客观因素的考察。事实上,人的活动是由内界的和外界的因素的合力决定的,所以离开对人的具体的生活境遇、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等外在因素来考察人的本质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同样,人的文学创造活动的复杂动因,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阐释和说明。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以唯心主义的态度,仅从人的抽象的内在的生命体验出发, 是无法揭示文学创作的规律的。第三,单用人的非理性的意志、欲望等因素来阐释文学创作的动因,势必要给自己的文学思想涂抹上浓重的悲观色彩,势必要把文学创作看作是救赎人生的罪过及解除人生痛苦的一种消极的方式,而看不到文学活动的根本性质和深层动力,乃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自由自觉的审美创造,是人通过美的创造对自己的自由本质予以确证的健全理性。就其“深刻”的方面来看,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的积极成分,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及文学,把文学作为诘问人的命运和省思人的价值的方式, 当作为人安顿精神家园的诗意手段,“来日滔滔来,去日滔滔去,适然百年内,与此七尺遇。尔从何处来?尔将去何处?”可见,他又是把寻求人的终极归宿作为文学创造的动因的。这实在是一种脱数千年之思想束缚的新的文学观,看来周扬称他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实非虚美。沈从文的文学创作观---在现实和梦中神游 众所周知, 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与表现, 一切创作都离不开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地。任何作家都概莫能外,沈从文当然也需要首先把自己的创作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中。但是,沈从文又不仅仅满足于此,局限于此。他认为:创作还必需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好好装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方可能成为好作品。弗洛伊德认为创作就是作家的白日梦, 这当然有其荒谬之处,但至少有一点则是无可厚非的:文学创作总是要借助文字去实现,或表现人们在梦中的‘现实’,或梦中的‘愿望’。文学作品就是实现了‘现实’或 ‘愿望’的一种审美的物化形式。尼采认为:“正如哲学家面向存在的现实一样,艺术上敏感的人面向梦的现实。他聚精会神于梦,因为他要根据梦的景象来解释生活的真义,他为了生活而演习梦的过程。”又有人说:“一部文学作品,即使不记录梦境,本身仍是一个梦,作者的梦。它代表作者潜意识愿望的实现,或者记录了无法实现愿望的哀叹,就象梦一样,它是由作者过去心灵生活的残屑所构成,再加上最近事件或心像的润饰。”沈从文说:“有人用文字写人类行为的历史,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沈从文的“心和梦的历史”的构成, 即包括了他的‘即往经验’在感情世界中的美好‘残留’和他对未来的憧憬与理想,再加上最近事件或心像的润饰。在沈从文的许多作品中, 我们都不难看出他对湘西古朴之风的深情依恋, 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深深遗憾以及对‘美与爱’的孜孜迫求。例如在他的代表作《边城》和《长河》中, 就展现了湘西社会那安宁、秀丽、淳朴的风俗美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情美,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迫求。也可以说, 《边城》或《长河》是实现美的破灭在作者笔下的复活, 是浪漫气息和现实精神的结合。也正如凌宇所说“《边城》、《长河》与其说是湘西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勿宁说是湘西社会历史演变和作者审美理想的艺术象征。”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亦言“我过去的痛苦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与弥补。”沈从文的创作是“现实”和“梦”的结合。沈从文的梦,不仅是他‘过去心灵生活的残屑’和对未来理想的憧憬, 而且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特殊体验。沈从文创作的动力源泉, 是他对“美与爱”的本能向往和炽热追求以及他对表现这种“美与爱”的庄严神圣的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尽管“美丽总是使人忧愁”,尽管他深沉的爱常常不被人理解, 尽管他概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 照例那作品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 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尽管他对此也有似“寄意寒星荃不察”的寂寞与孤独,但他也不无有慰和自信地说道:“我有一颗能为现实光影而跳跃的心,就很够了这颗心不仅能够想一切,而且可以完全实现它一切花草既能从阳光下得到生机,各自于阳春烟景中芬菲一时,我的生命的花朵,也得发展、也得开放,必然有惊人的美丽与芳香。”沈从文视文学创作为他生命最庄严的一部分, 他的作品, 就是他生命开放的‘花朵’,美丽而芳香。他的‘热情’与‘悲痛’,就是他用形象表现的爱的内心世界的展示,诚挚而动人。他存心走一条“从幻想中达到人与美与爱的接触的路”,并“从自己头脑中建筑一种世界,委托文字来保留,期待那另一时代心与心的沟通。”沈从文为美与爱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沈从文对陶冶国人灵魂的功绩是辉煌的。他用他‘朴实的文字’, 使“生命之光,熠熠照人,如烛如金。”这一切都完好地保留地埋藏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功不可没,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抵毁不了。
参考文献:
【1】鲁迅.两地书.六十六.鲁迅全集[M] 北京: 人民文出版社,1981 【2】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鲁迅全集[M] 北京: 人民文出版社,1981 【3】《静安文集续编· 人间嗜好之研究》 【4】《静安文集· 论替》
【5】汪曾棋,《沈从文的寂寞》,1984 【6】尼采,《悲剧的诞生》 【7】《沈从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