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时间:2019-05-14 19:2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第一篇: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摘要:古代文学的“虚静”理论发源于老庄哲学,以“物我两忘”为本,排除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保持虚静的状态,观照宇宙万物的本源,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竞归于静,造成一种静态的心理定势。艺术创作需要以“虚静”的心态摒除外物的干扰复归人和社会的本真状态。“虚静”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虚静思维,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本真、空灵之美,而其中又往往寄寓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关键词:虚静 文学 创作 构思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虚静‛并不是道家的原创,早在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中就有‚冲上劂心,虚静于猷‛的讲法,指的是敬天崇祖仪式中的一种谦逊、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则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而在《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里,可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致,谓推致推穷之意。虚,谓外物本来不有。静,谓心体本来不动……‛其将虚、静内外两分,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虚‛的功夫在老子《道德经》中多采取‚以无观有‛和‚去欲‛的方式而进行,且老子多言虚无之用——因为虚,故能容纳、涵盖万物。宋人苏轼所言‚空故能纳了‛概括得颇为精当。所谓‚以无观有‛,乃是以‚空无‛之心而呈现‚妙有‛之用:如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即言虚无(空无)之用;第五章‚天地之间,其尤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则亦虚之‚动‛,‚虚‛而动,实乃‚静极而动‛,此乃从哲学之层面言说之。‚静‛的层次高于‚虚‛,乃属道的状态,所谓‚虚一而静‛即言由虚致静:空掉外物为‚虚‛,空掉‚自我‛则为‚静‛,恰如憨山大师所谓‚心体本来不动‛。如果说‚虚‛乃从主体对宇宙万有的‚不执著‛上下功夫,那么‚静‛则从主体自身上着力。‚空‛掉外物已属不易,空掉自我则更加困难,此亦‚修道者多得道者少‛之要因:因为空掉‚自我‛而达成的‚心体‛之‚静‛(定)意味着‚得道‛,意味着合于大化之流行。

老子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之上的。在道家看来,整个宇宙是和谐的,作为宇宙中的人也应该是和谐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往往被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因素所缠绕,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清除妨碍和谐的各种干扰,让心灵恢复到原始的朴素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理过程。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道德经〃第十六章》)王弼注云:‚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注。‛也就是说,道的本体是静,动由静而起,又归于静,动只是静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体道者只有虚静其心,静观万物,全身心地融人宇宙大化流行之中,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体验到宇宙深处的宁静,也才能与道周游,产生至美至乐。‚虚静‛也是哲学宗教上的一种认识方式,《庄子〃人间世》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就是要排除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有欲之人,心绪卑琐,目光屑小,自难对外物进行审美观照,所以主体要秉心养性,洗涤灵府,以期致虚守静,澡雪精神。两汉的《淮南子》发展了‚虚静‛说,认为‚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说林训》),‚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原道训》),使‚虚静‛说更具有美感的特性,将感性与理性辩证地统一了起来。

魏晋玄学继承老庄,从本体论哲学体系和建构理想人格目的出发,进一步发挥了‚虚静‛的理论。魏晋之后,‚虚静‛说则被大量运用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如顾恺之提出的‚悟对之通神‛(‘历代名画记》卷五),‚悟对‛就是‚虚对‛,也即对而不对,这是要求画家作画时既要把握对象的特征,又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达到‚通神‛的境界。嵇康认为欣赏音乐要‚听静而心闲‛,王羲之强调书法创作应‚凝神静思‛,宗炳提出‚澄怀味象‛,都触及了虚静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文赋》中‚伫中区以玄览‛、‚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罄澄心以凝思‛均是指虚静的思维活动。虚静体现了思维活动的物我不分性,虚静是宁静清澈的心态,是空诸万物的心灵境界。虚静要求摒除外物的干扰复归人和社会的本真状态,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竞归于静,造成一种静态的心理定势。

‚虚静‛概念的正式提出,当推六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刘勰继承了老庄‚虚静‛思想,并进一步将它运用到艺术构思的理论中。在《神思篇》中他引用了《知北游》的原意,甚至直接从庄子的论述中引用了原文:‚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文心雕龙〃神思》)刘勰明确地指出了‚虚静‛心理在艺术构思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刘勰认为‚虚静‛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文艺创作过程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它是艺术创作前唤起想象的起跑线,更是贯穿着艺术创作中审美感知的心态变化的全部流

程。如果在创作中,艺术家不能处于虚静的状态,则会出现 ‚关键将塞,神有遁心‛(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而虚静的方法则是‚疏瀹五藏,澡雪精神‛。集中注意力,专于一境,清洗主观上的杂念、陈见,使审美主体处于宁静清空的状态。显然,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最佳心理态势。周星莲《临池管见》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独居一室,不闻窗外之事,把笔濡墨,临上几行《黄庭经》,回味逸少‚笼鹅而归‛的喜悦;摹写几行《洛神赋》,涵咏大令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之韵致。不觉窗外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陶养性情,解脱烦闷,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极大的解放。

所以文艺家创作构思和审美意向中,‚虚静‛尤为重要。文艺家创作之前,应有一种虚空明净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促使‚感会‛的到来。从书法艺术的创作心理上来看,当一个书家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时,他完全摆脱了创作动机上的功利和创作上刻意于佳的心理负累,技法运用熟练似庖丁解牛,自身的审美性灵得到充分的抒发。从 ‚虚静‛的现实层面来看,文学创作需要高度的投人和忘我的专心专心致志。这就是说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应排除庆、禄、爵、赏等一切杂念.甚至‚忘吾有四枝(通肢)形体‛,以绝对的献身精神投人艺术创作。以高度的审美态度对待所描绘的事物。纯一不杂,恬淡虚无,使自己达到‚心斋‛‚坐忘‛的精神境界。这正是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这种亢奋的创作态度是收获艺术仕作的基本前提。庄子还强调精神专一,在‚询楼承惆‛的故事中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因为只有这样,艺术家才能够全身心地进人创作状态,像庖丁解牛那样‚官知止而神欲行‛。在文学创作中,有很多文学家全身心地和自己的故事和人物融为一体,他们和自己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呕心沥血地写出了动人心扉的、独特的典人物,如汤显祖写杜丽娘是如此,写到赏春香还是旧时裳,竟悲痛至极,不能自己,躲在柴草里长哭不止。

而且‚虚静‛中的聚精思索是创作灵感显现的最佳契机。老子‚涤除玄鉴‛的含义,在庄子那里得以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游心于物之初‛,即游心于‚道‛的命题,并予以较为完整的理论阐述。所谓‚游心‛,是人的心灵在自己内心比界、精神世界中的遨游。‚游心‛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如果我们再联系到刘勰的‚神与物游‛,这正是文学构思中的灵感思维。实际上灵感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是在一种高度亢奋的心理状态下倏然所出现的奇思妙想,是对所久久思索的艺术形象的明晰化的意象产生,在艺术创作中在灵感的支配下会创造出非常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如果说灵感现象的到来需依靠什么外界条件的刺激,这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但是在进人创作时,能够全身心地投人,保持一种专一的、抛却俗务的‚虚静‛的状态则对于创作灵感的触发有着重要作用。

魏晋田园诗派的产生正是得益于‚虚静‛思想促进。老庄的‚虚静说‛直接促使了魏

晋六朝美学理想由‚错采镂金‛向‚初发芙蓉‛之美的转变,对于魏晋人那种‚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审美观点的形成,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来观赏陶渊明诗中那清明的山水画面,恬淡的田园风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之一)。

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平淡自然,和融淳朴,充满生机,富有情趣。正是在这种远离了秽浊握凝的官场.摆脱了仕途‚尘网‛羁累的田园生活中,‚觉今是而昨非‛的诗人庄周化蝶,物我两忘。感受到‚复得返自然‛的愉悦欣快,悟了‚此中有真意‛的宇宙人生之理。对道家人生哲学及其艺术精神的深刻解悟,不仅使诗中流溢出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生活情趣,而且内涵了自然朴真的艺术精神。

唐代诗人王维颇得道家学说的精髓,在山水诗中描绘了许多带有几分禅意玄思的清逸雅致的画面。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斗,山、翠竹、溪水、明月、花鸟……这里是一个多么清静幽美,纯洁无暇的天地,又是一个多么独立而封闭的世界。这种静谧、空灵的无人之境,正是诗化了的物我两忘、与物想冥的庄禅境地!庄子提出‚心斋‛,‚坐忘‛;主张主体抛舍自我;禅宗要求破除‚法执‛,‚我执‛,这些思想都为王维所接受,并将这种境界融进于自己的诗歌,于是使其《辆川集》及晚年的那些山水作品都闪耀出一种似有若无的禅意玄思.呈现出一种物我冥一,思与境偕的画面。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画家、诗人宁采取‘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既往返,心亦吐纳’的看法,以达到‘澄怀味象’。

因此老庄的‚虚静‛说和后代文论家们对‚虚静‛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虚静思维,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本真、空灵之美,并寄寓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参考文献:

1《新东方》2001年第05期 作者:詹贤武.2《文史知识》1994年第11期 作者:魏宏灿 3《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06期 作者:靳义增 4.《中文自修》1995年第11期 作者:马国雄

第二篇: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异同

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的异同

王菲 03121261 计算机学院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老子和庄子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在社会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以划分衡量,二人却要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则独立于诸子百家之外。老子与庄子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方向相反。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虽然涉及面都很广,但又各有偏重,这种差异既是时代打在他二人身上的烙印,也与各人的性格分不开。老子哲学本质上是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庄子哲学称之为生命哲学(个体哲学)更恰当。庄子追求个人的自由、个体的超越,在这一方面,他已超越了老子,却也似乎走了老子的极端。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老子追求清静无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其政治思想以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为主。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庄子追求随心所欲,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所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入神秘主义境界,一切皆不可知。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庄子批判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庄子认为,所谓的伦理规范,都是与真正的“天道人德”相违背的。仁、义、礼、智这些伦理规范的出现,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结果,道德愈是败坏,礼仪规范也愈是隆盛。为世人多所称赞的名分与知识,正是使人类社会的道德衰败的凶器,名与知不仅不能使人的道德良善,反而却只能使道德愈加败坏。老庄道家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以“道”为最高的准则,连缀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中,内涵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老庄思想以“道”为原则和依据,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主张“无为而治”,建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彰显了未来社会的生活图景;老庄“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政治思想上与儒家讲礼治、法家讲法治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治”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否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及其生活体系走向和谐发展。道家政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庄子的思想一直被人认为是消极的,但任何事都要辩证地看待。在当今这个风云雷动、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世界里,活着的确是不易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呼风唤雨,更不是人人皆欲成为“风云人物”而后快的。怎么办,看看庄子的思想,聆听庄子的话语,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个平静安宁的自守精神世界,最简单也能让人们有一个暂时的心灵避难所,得到暂时的超脱和舒放。这样也更有利于现实世界中处于矛盾和紧张情绪中的问题解决。其实本来人生就是如幻梦一场,但关键的是我们还得在这个梦境中存续下去,因此在我们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不能缓解的时候,何不将一尊酒倾入江心明月的倒影,脱却苦闷,用有限的生命体会无限的生成意义和精神哲理呢!

第三篇:老子的思想与人生聪明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以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颐侵溃肥涤幸恢忠看嬖凇!妒の婪纭防镉幸黄翱紭剧保懊婕妇涫牵骸翱紭勗诮В度酥怼!蹦歉鍪焙蛎挥锌ɡ璒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年龄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倾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碰到了很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略冬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安闲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年龄战国事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进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沿化了。被边沿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往”。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实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考博英语词汇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往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分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往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往。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往评价当局,不要往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间隔,愤世嫉俗、指点山河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往,就是说,希看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熟悉往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荚冬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荚冬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荚冬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敬,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兴奋,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以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考博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年龄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年龄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出色。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卧冬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轻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固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题目。道到底是什么?老子以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kaoyan.china-b.com、总动力。老子夸大道是永恒的、无穷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往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委曲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躲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年龄战国事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假如说孔子讲仁义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那么,“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比如说天人感应等等,只有“道”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第二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同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就是变化。

第三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统治者喜欢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考研被统治者更能从中汲取柔弱胜刚强的生存聪明。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克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最厉害的。

第四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以为,老百姓之所以难治理,是由于上面的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于是就建立种种很复杂的制度、措施,可是仍然什么也弄不好。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居谁也不熟悉。鸡犬之声固然闻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看来是可以做到的。

二、老子的人生聪明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聪明回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允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往改变它、改造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洁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往规范、改造别人。

1.自然精神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以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往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夸大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老子夸大“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还反对过分夸大模式,以为这违反事物发展的本性。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强行定下来的目标——建设好大学。有个口号是十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可是,现在北大、清华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仅仅在招生环节上一挑战,都有变成国内二流之虞,还说什么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的,不是订了目标说什么时候做成就一定能做成的。现在,我们还爱把学术研究叫工程,清史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都是设计好了你往做,不是按照科研自身的规律来做。说到科研,我有三年时间一篇文章都没有写,都在读书找资料,但是以后三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并且都发表了。你说这样的考核怎么做bo.china-b.com?按前三年的情况,我考核分歧格,教授就下岗了,或者降为副教授了。你说这样能搞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吗?所以现在很多真正有水平的教授不愿意做“工程”,这违反教学规律。我们总是在口头上说尊重辩证法,但是真做起事情来最不尊重辩证法。所以,我觉得老子的自然精神很重要,他的所有理论和观点都是从自然精神中派生出来的。

2.四项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以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实在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老子最讨厌流行的说法和漂亮名词,对儒家也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义,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略冬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聪明,也出现了虚伪;***、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提倡孝,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但是统治者提倡的名教、道学,到后来往往成了伪名教、假道学,孝道表演得最动人的人实际上并不孝。而窃冬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有一个人偷人家的东西,被人家捉住后以为要被痛扁一顿。没想到丢东西的那个人却说,老兄,你偷的未几,你没有发现我们家还有很多好东西,现在我给你送过来了。这样沽名钓誉也太恶心了,可是那个人居然还成了典型,成为了东汉王朝上下学习的榜样。由于这样被偷了还要再送小偷东西的道德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因此要大力表彰。这样的名教、道学就很糟糕。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假如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因祸得福,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比如洋务运动。我们斗不过人荚冬就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可是不学他们的近代制度和近代思想,就是张之洞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证实光学技术是不行的。甲午海战中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炮的口径比他们的大,但日本的军舰速度比较快,炮也射得快,双方各有上风。这样,打下来应该是平手吧。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给打沉。战前日本人的观察结论就是中国的军队是可以被打败的。凭什么?凭一个细节:中***队不打仗的时候军舰上面都挂着大裤衩,这说明军队没有真正备战的意识。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军队的面貌,细节决定成败。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很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题目,不能由于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往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看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文化有一个责备的传统,什么都要责备,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人才上要责备责备。实在,一味责备会有很多弊端,会有所顾忌、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责备之毁。老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和纠正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我们经常说,做好人难,由于好人要责备。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日常生活中,老子的哲学也经常被用上。有句广告词的创意来自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很有趣:“多则惑,少则明,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老子还说,缺的东西、少的东西往往是完整的;表面上弯曲的,实际上是直的;空的东西,实际上是满的;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新的。女同道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买了三年的衣服,再穿出往就过期了,是旧的了;倘若再放一段时间,没准又变时髦,成新的了。我曾劝一位比较勤劳节俭,把易拉罐、汽水瓶都收起来的女同道说:这个东西不能收,你要学学老子,捡褴褛的人就是靠这些东西生活着,假如他们捡不到东西,维持不了生计,走投无路的话,可能就会往抢劫。

第四个柔弱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老子以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的开国天子刘秀。当他没有太强大实力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很会装孙子。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耐不在于你敢做敢为,而在于你不敢做不敢为”等等。

道家、儒家都讲和,传统文化里的***是我们今天建设***文化、***社会的重要资源。但我觉得道家比儒家还要高明。道家讲三个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三个“和”有三个特点:

一是包容性。***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之道,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首先是包容。

二是差异性。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什么形态都有。要承认差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幸福是一种很自我的感受,没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不能强求一律。当官的不见得幸福,当官太忙了;大学教授整天到晚填报表、写论文,也不幸福。我看最幸福的是北京的那些老大爷,天天二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走走公园遛遛鸟,自得其乐。承认、尊重差异性是***的第二个层次。

最后一个是平衡性,也是“和”的核心层次。差异是应该承认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差异太大了也会出题目。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夸大一种包含了超越、制衡的动态平衡。抑制权力过大或贫富差距过大符合上天之道。老子以为,固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公道,但是却要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老子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生聪明,而且也是很好的文学文章。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读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第四篇:老子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

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

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

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

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

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

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

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

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

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2、人力资源管理之“法”

这里的“法”,可以理解为方法、技巧,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人力资源之“法”。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具备“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的博大胸怀、宽广胸襟。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员工要“公”,要从员工的利益角度考虑,对员工的培训、考核、晋升、提薪都要公平、公正的进行,客观的分析员工的个人整体水平,不能掺杂有任何一点自己的私心,要以员工的心意为

自己的心意,以员工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在考察一个员工的水平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凭借平时的印象来完

成,而要以他的本人的个体水平(即追求卓越的渴望度、前瞻主动性、专业造诣情况、分析概括能力、谋略策划能

力、自我功效、情绪管理能力、执着专注力等)、人际水平(即组织用人能力、培养下属能力、诚信正直度、说服

感召力和行为塑造力等)、组织水平(平级合作、市场意识、管理上级、组织觉悟、关系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讨

论评价。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无为而治”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貌似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提倡“无为”,实则“无不为”。这里所说的“无为”,并非消极的“无为”,并非要求人们毫无作为,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运用撼

人心灵的艺术手法实施管理,强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每一项管理措施既合乎倒立,又激发民情;理治于外,情感于内,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无为而以为的境界。老子曾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第51章)即创造他但不占有他,提高他却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培训他但不去主宰他,让企业的员工真正的感到

主人翁的地位,这也许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所在吧!

3、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识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老子提出了大国与小鲜的原理,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好象箭小鱼一样,不可乱翻动,翻的多,小鱼要碎,损坏鱼型,烹时要掌握火候,不能

大也不能小,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恰到好处,这样煎成的鱼好吃亦好看。其实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是这样的道理。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企业中本身人际呈现多层关系,存在着领导和被领导、单位同单位、技术人员和

工人之间的矛盾,要管好人,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好各方面的矛盾,也应本着“烹小鲜”的精神,按照规

律,顺应本然去做,不能妄为、妄动。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中气以为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第42章)。“和”者,原意为互相调和,而对

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和”即意味者能善于抓住企业员工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在工作过程中,善

于让员工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局面,既能有利于把员工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又能

更好地加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拼搏向上的奋斗趋势,只有这样方能使企业的人力资

源得到更好的发挥。

老子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思想很丰富,以上仅仅是择其几点予以介绍,便可看出其中奥妙之所在。老子的思想逐渐被世人用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关于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我们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第五篇:孔子与老子的为政思想比较

孔子与老子为政思想的比较

刘启涵

(2016011406自动化系)

摘要:儒道两家思想,作为贯穿中华文化的两条主脉,衍生出了灿灿数千年的华夏封建政治文明。而其思想源泉孔子、老子二人,他们的为政思想,更是溶入了封建政治理论的内核之中,影响后世。本文将从他们的思想集大成之作《论语》和《老子》出发,分析两者为政思想的异同,并尝试探讨其现世意义。关键字:孔子 老子 仁政 无为而治

1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后世尊之圣人,其论已垂千载,“遮蔽了整个民族漫长的历史,一个民族都一直

1顺着他的倒影前行两干多年。”其“仁政”之政治思想,更是渗入中华文化的骨子里,成为东方政治哲学里不可撼动的基石之一。为政思想之精粹,即使在千年之隔的如今,也依旧有极大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1.1孔子为政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为政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不止有治国基本方针,也有推行教化的手段,更有对施政者的严格要求与施政方式的规劝,世人熟知的“仁政”仅是对它核心的提炼。下面简单从三个角度对其思想作简要归纳。1.1.1谋求恢复周礼的治国论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就是恢复周朝的制度,他认为只要周礼恢复,国家的政治面貌便会大为改观,“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讲信修睦”(《礼记》)的理想社会变有机会实现。以周礼为准,孔子提出了严格等级制度、以德以礼以乐治国、选贤与能、推广教化等等措施,等级严明以绝谋逆,任贤去佞以正风气,德治感化、振兴礼乐、教而广之以育其民。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等级观念的重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这是国家能稳定发展的基础,因为在孔子看来,只有这样做,才会杜绝谋权弑君的现象,从而保证国家政策的稳定实施。1.1.2要求以身作则的干部论

光有好的治国理念显然是不足的,还要有好的理念践行者,因此,孔子对于为政者也是有相当高要求的。首先是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太平盛世需要人站出来时必须要敢于担当。其次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则行”(《论语·子路》),只有自己给百姓带头,才能使人信服地跟随。最后,还要德才兼备,以和为贵等等,可以说,作为国家权力的掌控者,孔子对他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1.1.3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孔子眼里,执政者对待百姓群众是一定要温和而不严苛(尤其相对于法家),严于律己是自我的要求,宽以待人更是工作时的态度。此外,在自身忘我工作时,执政者也要发现人才而不要压抑人才。

1.2评价与启示

众所周知,孔子的学说是积极用世的学说,其主动改变的能动性在其为政思想的三个方面,治国论,干部论,方法论中也显而易见。其中,德治的理念、以身作则的官员作风也与 1鲍鹏山《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如今我们所推崇的为政观点不谋而合,体现出孔子政治学说经久不衰的历史进步性。但是,受封建社会大背景的影响,森严的等级观念和统治者-被统治者的二向思维模式局限了这一思想的适用性,因此,如今的我们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孔子的为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老子的为政思想

很难想象,在中华文明的孩提时期,有那么一位洞若观火的睿智老人,注视着朝代更迭下的混乱,了然一切后骑牛西去,踪迹杳然,空留五千余字道德真经,让后人揣摩千年难得其真意。他是老子,坚持无为而治的道家之祖。

2.1老子为政思想的内容

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老子的《道德经》里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从“道法自然”的核心准则,到“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到“虚静无执”的超然心境,在这里,“无为”,是最高标准的“为”。

2.1.1“君道无为”的干部论

所谓君道无为是指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自身要保持一种“虚静无执、贵身重生、少私寡欲”的精神状态,并以此实现君民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虚静无执,指人要清除杂念,摒除成见,保守空明,回归本真,统治者不能好大喜功,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时刻保持情绪的淡然,不以躁动知天下方不乱天下。贵身重生,在老子的思想中,人的生命是宝贵而不可替代的,名利权色的诱惑远远不及生命的可贵,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出发,老子提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十三章》),即执政者以己度人,将“贵身”的思想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大爱”,就会珍惜善待子民的生命,不因身外之物(名利权色)而伤害百姓。少私寡欲,是实现前两者的必然要求,“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第十章》)从自然的“无欲无求”出发,暗合“大道无为”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必须顺应自然,效法天地之无私,“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少私寡欲,反而能保全自身,长久生存,同时,减少私心也能实现统治的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2.1.2“治国无为”的治国论

老子为政思想中治国方法的核心便是“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换句话说,就是一切从百姓的权益出发,自觉地服务和奉献于民众,具体落实可分为以下三点:其一,减轻赋税,“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道德经·七十五章》)在老子看来,若是统治者对百姓宽厚仁爱,不用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不会导致民众饥寒交迫。其二,简化政令,行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六十章》)老子以烹鱼比治国,告诫为政者要遵从社会自然秩序,不朝令夕改,胡乱折腾,做“太上,下知有之”(《道德经·十七章》)的统治者,清静无为。其三,维护和平,与民休息,老子所处的时代战乱横生,因而他也深知战争的惨烈与残酷,“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三十章》)因此,他提出治国“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经·三十章》),而要让民众发展生产,繁衍生息。

2.2评价与启示

作为从老子“道法自然”的核心法则延伸出的廉政思想,它在理论意义上是对政治理论体系的一次巨大开拓,但是,由于时代背景所限,它并没有真正地投入过实践之中,反而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而“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并没有在封建社会中真正占据主流,而是为古代的文人墨客所青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创作的一大支柱思想。但是,从如今的角度看,老子的“无为”政治恰是解决当前受物质功利意识侵蚀严重的社会的一剂良方,廉政思想,也是控制官员腐败的关键。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老子的“无为”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且不论“虚静无执 无私无欲(少私寡欲的最高境界)”的状态是否能达到,单单是他所认为的“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五十七章》)的思想就将复杂的社会关系看得太简单了,此外,长期无为不争的思想也会影响人的积极性。但是,不论怎样,老子的无为政治、廉政思想仍是我们今日值得深掘的宝藏。

3迥然不同的思想

3.1处世态度——积极有为与谨言慎为

不难看出,孔老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处世态度的差异,孔子讲究积极入世,通过不断的改革恢复周礼,而老子推崇淡然出世,不过多干涉国家社会的正常运转(“君人南面之术”,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这并不能简单地用积极和消极来划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思想上的差异就像“人定胜天”和“顺其自然”的观点之争一样,难以简单的区别优劣高低,甚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分别有着各自的适用性。因而,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要结合两者综合考量。

3.2思想内核——“仁”与“大道无为”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为“仁”,其基本原则是“恭、宽、信、慧、敏”,皆是对人道德思想品质的高要求,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人的道德水平显然是并未达到这样的程度的,所以孔子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观点,约束君臣,教化百姓,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涉世举措来实现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孔子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与他对现实世界“礼崩乐坏”的道德沦丧的失望分不开的。反观老子,其核心思想是“大道无为”,强调遵循事物本身的内在运行规律,反映在政治思想中就是“无为而治”,反对君主胡作妄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老子是青睐“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形态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八十章》)原始的没有争端没有强加的意愿没有“妄为”的世界,仅仅行于天地之间,受天地约束,顺天地规律而生活——这也是一种返朴归真罢。

3.3产生背景——“传薪者”与“守墓人”

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对孔老思想的产生缘由做一番比较与考量。孔子祖上为商朝贵族,由于鲁国继承了周朝的部分制度而对周礼有所了解,后来在东周王都洛阳会见时任史官的老子后才系统地接触周官典籍,全面检讨“周礼”。再后来随着所办私学的扩大,他一面整理和传授《诗》《书》《礼》《乐》等典籍,一面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说体系,最终以一位古典王官文化继承者、传播者和集大成者的成就,成为鲁国的“国老”和儒学的开山。所以,深究孔子的理论本质,其实他是一个旧文化的复兴者与革新者,以教化的形式把他的“仁”薪火相传,同时由于孔子的家室和地位是由贵到贱的,少时替贵族看守过仓库,因而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后来也曾为官于是便带着既同情人民疾苦,又希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的心理大声疾呼:统治者实行仁政。但是老子就大为不同,作为周守藏室之吏(据司马迁所言),身处官场,自然多见统治者之恶,并且他整日接触者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阅读着朝代更迭中的浮世变迁与鲜血变革,“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以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比起孔子兴趣盎然的探寻整理周礼,他像是个枯坐在周朝将倾大厦前的守墓人,看着周礼崩坏,心中升起的确是归隐西去与——“大道无为”。

24相似之处——以民为本

仔细比较老子与孔子的政治主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反对君主胡作妄为,重视民生的观点,不论是“仁政”还是“廉政”,都要求统治阶级减轻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爱护人民。(同时,他们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一致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尽管这或许是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他们注重民生的核心还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保住剥削阶级的地位。)这种民本思想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春秋末年,中国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奴隶主统治阶级之间为争夺地盘疯狂地进行战争,导致当时社会百姓民不聊生,而孔老两者的做法虽异,但都是从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矛盾出发,以时代思想先驱的身份,力求寻找消除社会弊端,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策。

5总结

总之,孔子与老子的为政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都对现今的政治制度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取舍的加以借鉴吸收,才能不辜负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陈怡,程钢.《老子》《论语》今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曹萌.论孔子的为政思想[J].赤子.2014,22.[3]夏都颖.孔子为政思想的现代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4]李厚刚.“无为而治”理念下的廉政思想研究—基于《道德经》的分析[J].桂海论丛.2011,6 [5]褚梦茜,耿静.浅谈老庄无为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J].赤子.2014,22 2鲍鹏山《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

下载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的福利思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天子的“德政”和民间的“宗法”制度是传福利制度的两大基础。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建设史作业班级:城市规划08-1 学号:20080871 姓名:殷海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切以为统治者加强统治服务为中心。 中国传统的城市......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范文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

    中国古代人才培养与管理思想五篇范文

    中国古代人才培养与管理思想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历史久远、丰富的治国安邦之道,在如何选人用人及管理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思想与实践经验。总结这些思想与经验,对做好现代......

    老子美学虚与实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精选合集)

    一、老子美学“虚与实” 在版式设计中的原理1、老子美学中的“虚与实”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以“自然” 作为宇宙之本原, 以“道法自然” 作为人生之要义。“道”......

    文稿起草与文学创作

    文稿起草与文学创作 虽然我们在讲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时,在外在形式上把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划为文学类文本,把应用类文体如传记、新闻、报告、各种公文等划为实用类文本,但......

    老子思想研读论文5篇

    “道’’是“无为”却“有为’’ -----浅谈老子思想对领导者个人修为的启示 孙连超“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做人,做到外表看来不着痕迹,不费......

    浅谈老子的为道思想

    老子的道以及为道思想 老子的“道”以及为道思想 2220101357 于文 (摘要)道,如山谷一样。山谷是空虚的,惟其如此,才能永远存在并具有神妙莫测的功能。“道”是空虚的,不盈满的,因为......